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菜心

鎖定
菜心是十字花科、蕓薹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白菜的變種,是經過長期的馴化,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品種。 [4]  根系淺,鬚根多,再生能力較強;抽薹前莖短縮,花薹圓形,黃綠或綠色;葉為寬卵圓或橢圓形,呈綠或黃綠,葉脈明顯;葉柄狹長,有淺溝。菜心是總狀花序,花冠呈黃色,十字形;果為長角果,成熟時為黃褐色;種子近圓形,褐色或黑褐色。 [3] 
菜心起源於中國南部,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台灣、香港、澳門等地,是中國南部的特產蔬菜之一, [6]  一年四季均可播種。 [5]  菜心屬長日照植物,充足陽光會有利於生長髮育,在肥沃疏鬆的壤土上生長良好,但多數品種對光週期要求並不嚴格。 [3] 
菜心富含鈣、鐵、粗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有預防貧血、增強免疫力、預防缺鐵性貧血、降膽固醇、清熱解毒、除煩解渴、利尿通便等功效。 [6]  菜心品質柔嫩,味甘苦,在中國江南地區為食用習慣很廣的蔬菜。 [3] 
中文名
菜心
拉丁學名
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
別    名
白菜薹,水白菜花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白花菜目
十字花科
蕓薹屬
蕓薹
亞    綱
五椏果亞綱
分佈區域
廣東、廣西、福建、上海、浙江、安徽等地
起    源
中國南部,華東華南
草本/木本
草本
一年/多年
一二年生
貯    藏
温度4~9℃,相對濕度90%左右

菜心形態特徵

菜心十字花科蕓薹屬蕓薹種白菜亞種中以花薹為產品的變種。
葉:菜心葉緣波狀,葉片綠或黃綠;葉柄淺綠。抽生的花莖橫切面圓形,黃綠或綠色,花莖葉較小,卵圓,花莖下部的花莖葉葉柄短、上部的無葉柄。 [1] 
菜心
菜心(4張)
根:菜心淺根系,鬚根多,再生能力較強。抽薹前短縮,綠色。抽生的花薹圓形,黃綠或綠色。寬卵圓形或橢圓形,綠色或黃綠色,葉緣波狀,基部具有裂片或無,或葉翼延伸,葉脈明顯。葉柄狹長,有淺溝,橫切面為半月形,淺綠色。花莖上的葉片較小,卵形或披針形,下部的葉柄短,上部無葉柄。 [1] 
花:菜心花總狀花序,完全花,具分枝。花冠黃色,十字形。雄蕊為四強雄蕊,雌蕊為合生雌蕊。上位子房,側膜胎座 [1] 
果:菜心果為長角果,兩室,成熟時黃褐色。種子近圓形,褐色或黑褐色,細小,千粒重1.3~1.7克。 [1] 

菜心生長環境

菜心喜温和氣候,適應性廣,對光週期要求不嚴格,週年可栽培,適於有機質豐富、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壤土栽培。温度過高或過低,會導致菜薹纖細,產量低,質量差。 [1] 
菜心生長髮育的適温為15~25℃。不同生長期對温度的要求不同,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適温為25~30℃;葉片生長期需要的温度稍低,適温為15~20℃,15℃以下生長緩慢,30℃以上生長較困難。菜薹形成期適温為15~20℃,在晝温為20℃,夜温為15℃時,菜薹發育良好,約20~30天可形成質量好、產量高的菜薹;在20~25℃時,菜薹發育較快,只需10~15天便可收穫,但菜薹細小,質量不佳。在25℃以上發育的菜薹質量更差。 [1] 
菜心屬長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光週期要求不嚴格,但充足陽光會有利於生長髮育。在肥沃疏鬆的壤土上生長良好。花芽分化和菜薹生長快慢主要受温度影響。 [1] 
菜心

菜心分佈範圍

菜心起源於中國南部,主要分佈在廣東、廣西、台灣、香港、澳門等地,是中國南部的特產蔬菜之一, [6]  一年四季均可播種,現世界各地均有引種栽培。 [2] 

菜心繁殖方法

菜心主要通過播種繁殖。

菜心栽培技術

育苗移栽的方法
早春選擇温室或冷棚育苗,在3月25~30日開始播種。
育苗牀:牀寬1.2~1.3米,牀長因地勢而定。做牀前翻細耬平,每平方米施入才充分腐熟有機肥5~6㎏,並加入50ɡ研碎的硫酸鉀型蔬菜專用複合肥與牀土混勻,耬平踩實,篩好覆蓋土預備。
播種:選擇粒大均勻、發芽率高的種子,播種前先淋水,使畦濕潤,濕籽播量為每平方米700粒左右,播後覆蓋篩好細土0.3釐米,充分淋水,一般2~3天便可全苗。天氣較冷時,可催芽後播種,播後蓋地膜或支小拱棚保温、保濕。
及時查看温濕度,適時補水保温。發現潛葉蠅、蚜蟲等害蟲,及時防治。
菜心種植 菜心種植
移栽:育苗20~25天,待苗長至2葉一心至3片真葉時即可移栽定植。育苗移栽節省種子,定植1畝田只需種子70克左右。45、49菜心等早熟種定植株行距10釐米×15釐米;60、80菜心等中熟種和遲熟種株型大,定植株行距分別為15釐米×18釐米、15釐米×20釐米。如果收主薹後繼續採收側薹的,定植時適當疏一些。
施肥播種及採收
施肥:原則上在做牀前,結合整地每畝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5000㎏、蔬菜專用複合肥50㎏,硫酸鋅、硼砂等微肥1kg。
生產牀做法:以1.4米為一帶,牀寬1.2米,溝寬0.2米,牀高0.2米。
播種:直播,可結合覆蓋地膜。光強天氣結合覆遮陽網,防止太陽暴曬,減少大雨衝擊,保證出苗質量和穩產。菜心適宜淺種,以子葉齊畦面為宜。播後隨即淋水,要全牀淋透,保證根系與土壤接觸良好。
及早疏苗、除草:直播一般密度大、易徒長,易感染病害,因此,應及時疏苗。畝留苗2~2.2萬株。第一次間苗在2-3片真葉時進行,把過密苗、弱苗、高腳苗除去;第2次可在5~6葉期進行,並結合補苗,保持15-20釐米株距,結合間苗拔除雜草。
施肥:菜心除要施足基肥外,必須追肥, 要做到早施、薄施、勤施。菜心出苗10天后,一般每隔4~5天追肥一次。追肥可用速效氮肥、生物菌肥,也可用高温腐熟人糞尿或花生麩等,施後及時淋水,以免發生肥害。
淋水:菜心對水分要求較嚴,必須正確掌握淋水方法和時間。淋水時,應使水滴均勻地灑在畦面和葉面,應避免水點太大。一般晴天早、晚要各淋一次水,炎熱天氣上午11時應淋一次“過午水”。有條件的應安裝噴灌設備,節省人工,增加淋水效果。臨近採收前5天儘量控制少噴水,以免因水大葉片生長過長而影響品質和保鮮時間。
採收:菜心採收時,以菜薹“齊口花”為標準,太早收產量低,遲收則品質差。採收時,可用小刀從莖伸長處切斷。收穫菜薹宜在早晨無露水後進行,收後在上面覆蓋一層濕氈布保持濕潤。一般早熟種收穫期較短,遲熟種收穫期較長,最長為10天~15天。出口菜心採後需及時預冷,保證貨架鮮嫩。
反季節栽培方法
菜心喜温和涼爽的氣候, 種子發芽的適温25-30℃,葉片及菜薹發育的適温15℃-20℃, 15℃以下生長緩慢。菜心喜濕怕澇,要求土壤濕度在80%-90%左右,但水分過多常造成根系發育不良。菜心對土壤適應範圍較廣,但以肥沃,保水保肥力好,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為宜,對肥料的吸收氮,鉀較多,磷較少。屬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一年中生長最困難的季節是高温、強光和暴雨多的7-8月。
具體方法如下:
建立遮陽網覆蓋平棚。菜心反季節栽培應選擇遮光率在60%-70%的黑色遮陽網。在擬栽菜心地塊的四周每隔5米豎1根高2.5-3米的水泥柱或鐵柱或木柱,用鐵絲或尼龍繩連接各柱頂端,將遮陽網覆蓋其上即可。遮陽網覆蓋平棚,可使地面温度降低4-6℃。
選擇抗熱耐濕品種。作為反季節栽培的菜心,應選擇生長速度快,耐濕,抗熱、病性強的早熟品種,如四九菜心-19號、四九菜心-20號、早優1號、早優2號等。
栽培管理措施
整地築畦、施足基肥,反季節栽培的菜心宜選擇前茬為瓜、豆、茄的田塊。田塊選定後,深耕耙平,每畝施1000-1500公斤腐熟糞肥和葉菜類蔬菜專用bb肥7.5公斤作基肥,而後築畦。畦寬60-100釐米,畦面做成龜背形,畦溝深35-40釐米,以利排水和灌溉
適量播種、及時間苗,反季節栽培的菜心一般採用直播,每畝播種量0.75公斤左右。在子葉展開時便開始間苗,共間苗2-3次,當植株長到5釐米時即可定苗,株行距為12釐米×12釐米。
肥水管理,菜心根系較淺,吸肥水能力較差,生長迅速,生長量大,一般種植又較密,對肥水要求非常嚴格。除施足基肥外,在整個生長過程中要多次追施以速效氮肥為主的混合肥。一般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施1次濃度為10%的腐熟糞肥。以後每隔5天追1次腐熟糞肥,濃度可逐步提高,並配合施用10-20公斤bb肥。菜心生長期正值高温和多雨季節,應及時排灌,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原則。
適時採收,菜心從播種至採收為30-40天。採收期以薹長至與最高的葉片尖端同高、花蕾初開——即“齊口開”時為好。每畝菜心產量為1000-1200公斤。
週年多茬栽培技術
菜心春季栽培一般利用春閒地,也可利用菠菜、萵苣等耐寒蔬菜收穫後的空閒地。收穫後可作秋菜的栽培利用。在茄果類或瓜類蔬菜春茬收穫後,可用於菜心的秋季栽培。菜心的前茬和後茬以茄果類。瓜類等蔬菜為宜,不宜與十字花科蔬菜為前後茬。
在越冬栽培中,一般是秋延遲番茄或黃瓜收穫後,在寒冬種一茬菜心。菜心收後接種春早熟黃瓜或番茄。這樣可根據菜心耐寒的特性,充分利用保護設施中温度較低的季節。 [1] 

菜心病蟲防治

菜心病害

菜心病毒病 菜心病毒病
病毒病又叫孤丁病、抽瘋病。可危害蘿蔔、大白菜、白菜、甘藍等多種十字花科作物。國內各地普遍發生,危害嚴重。
病狀: 各生育期均可發病。發病初,心葉出現葉脈色淡而呈半透明的明脈狀,隨即沿葉脈褪綠,成為淡綠與濃綠相間的花葉。葉片皺縮不平,有時葉脈上產生褐色的斑點或條斑。後期葉片變硬而脆,漸變黃。嚴重時,病株矮化,停止生長。根系不發達,切面呈黃褐色。種株發病,花梗畸形、花葉、種莢瘦小,結籽少。
發病條件: 該病為病毒病害,由多種病毒侵染引起。病毒有多種越冬方式。有的在種子、田間多年生雜草、病株殘體上越冬;有的在種株上越冬;有的在保護地內越冬。翌年通過蚜蟲、接觸等傳播。高温、乾旱有利於蚜蟲的發生,也有利於病毒病的發生流行。在重茬、鄰作有發病作物、肥料不足。生長不育等情況下發病嚴重。在菜心6~7葉以前的幼苗期易染病,蓮座期以後感病減少。不同的品種抗病性亦有顯著差異。
防治方法:
抗病品種:國內各育種單位培育出的雜交種多數較抗病。
選留無病種株:秋冬收穫時,嚴格挑選無病種株。這樣可減少翌年的病毒源,並減少種子帶毒。
合理安排茬口:十字花科蔬菜應避免連作或鄰作,減少傳毒源。
秋播:適時晚播秋冬栽培應適時晚播。使苗期躲避高温、乾旱的季節,待不宜發病的冷涼季節播種,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苗期避蚜:苗期是病毒病易感病時期,應及時噴藥防治,避免蚜蟲傳播。
田間管理:深耕細作,消滅雜草,減少傳染源。增施有機肥,配合磷、鉀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提高抗病力。加強水分管理,避免乾旱現象。及時拔除弱苗、病苗。
及時防治蚜蟲:洋見蟲害部分。
藥劑防治:發病前可用下列藥劑:高脂膜的200~500倍液;83增抗劑原液的10倍液;病毒寧500倍液;20%病毒淨400~600倍液;抗毒劑1號300~400倍液,上述藥之一,在苗期每7~10天一次,連噴3~4次。
霜黴病
菜心霜黴病 菜心霜黴病
霜黴病欲稱“烘病”、“跑馬乾”等。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甘藍、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國內各地普遍發生,危害十分嚴重。
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其次是莖、花梗、種莢。發病先從外葉開始,葉正面出現淡綠色至淡黃色的小斑點,擴大後呈黃褐色,由於受葉脈限制而成多角形斑。潮濕時,病斑背面產生白黴。嚴重時,外葉大量枯死。種株發病,莖、花梗、花器、種莢上都長出白黴、畸形。種莢淡黃色,出現黑褐色長圓條斑,細小彎曲,結實少。
發病條件:
該病是真菌病害。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母株上越冬。翌年借風、雨傳播侵染。在16~20℃時發病迅速,多雨、多露、日照不足時流行嚴重。此外,連作、重茬、低窪地、通風不良、密度過大、營養不良、生長衰弱時,發病嚴重。田間病毒病發生嚴重時,霜黴病發生也嚴重。不同的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
防治方法:
品種:選用抗病的品種。多數雜交一代均有一定抗病性。
種子消毒:播種前,用種子重量的0.3%的50%福美雙;或25%瑞毒黴;或75%百菌清拌種,消滅種子表面的病菌。
合理輪作,適期播種:與十字花科作物隔年輪作,鄰作也忌十字花科作物,減少傳染源。秋冬栽培的播種期適當推遲,避開高温、多雨季節。
田間管理:苗期及時除去病苗和弱苗;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深翻土壤,減少病源。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生長期及時澆水,施足追肥,保證植株健壯生長,增強抗病力。
軟腐病
菜心軟腐病 菜心軟腐病
軟腐病又叫“爛葫蘆”、“爛疙瘩”、“水爛”等。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甘藍、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國內各地都有發生,危害十分嚴重。
症狀: 多在生長後期開始發病。發病初,植株外葉萎蔫,早晚還可恢復。嚴重時,葉萎蔫不能恢復,外葉平貼地上,葉柄基部及根莖髓部完全腐爛,呈黃褐色勁稠物,發出臭氣。
發病條件: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由細菌侵染致病。病菌在病株殘體,堆肥中越冬,翌年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傳播。病菌主要通過機械傷口、昆蟲咬傷等侵入。在植株其他病害嚴重,生長衰弱,癒合能力弱時發生嚴重。在15~20℃的低温,多雨、高温、光照不良等氣候因素下,病害易流行。比如,連作、平畦栽培、管理粗放、傷口多時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品種:凡抗霜黴病、病毒病的品種,均抗軟腐病。
輪作:可與禾本科作物、豆類作物等不易感病的作物輪作,忌與十字花科、茄科、瓜類作物連作。
整地、施肥:選用高燥地塊,忌低窪、潮濕、黏重地。應用高壟、高畦栽培,忌平畦。增施腐熟的有機肥,防止肥料帶菌。
田間管理:適當晚播,避開高温多雨易發病季節。雨季及時排水、防澇,降低田間温度。發現病株,及時清除,攜出田外,深埋或燒燬。病穴應撒石灰粉消毒。田間管理應儘量減少機械損傷。
及時防治病蟲害: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及其他食葉害蟲,減少傷口。及時防治病毒病、霜黴病,也可減輕軟腐病的發生。
藥劑防治:發病嚴重地,在根周圍撒石灰粉,每公頃900千克,可防止病害流行。播種前,用菜豐寧B1拌種,每公頃用量1500克,或用種子重量的1.5%的中生菌素;或用增產菌50毫升拌種,可消滅種子及苗周圍土壤中的病菌。發病初可用:農抗120的150倍液;農用鏈黴素100毫克/升液;新植黴素200毫克/升;70%敵克松500~1000倍液;菜豐寧B1的80倍液,上述藥之一,噴霧或灌根,每株250毫升。
白斑病
菜心白斑病 菜心白斑病
該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甘藍、蘿蔔等十宇花科蔬菜。國內發生普遍,華北、東北地區發生嚴重。
症狀: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葉面上散生灰褐色微小的圓形斑點,後漸擴大成為圓形、不正圓形或圓形病斑,中央變成灰白色,有1~2道不明顯的輪紋,周緣有蒼白色或淡黃綠色的暈圈,直徑約6~18毫米。後期病斑互相合並,形成不規則的大病斑。潮濕時,病斑背面產生淡灰色黴狀物。後期病斑變白色半透明,並破裂穿孔。一般外層葉先發生,向上蔓延。
發病條件:該病為真菌病害。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表越冬,也可在種子或種株上越冬。翌春隨風、雨傳播。白斑病發生的温度範圍為5~28℃,適温為11~23℃。適於發病的空氣相對濕度為60%以上。在温度偏低、晝夜温差大、田間結露多、多霧、多雨的天氣易發病。此外,連作、地勢低窪、澆水過多、播種過早等因素也會造成病害流行。不同的品種抗病性亦有一定差異。
防治方法:
品種一般雜交種較抗病。
輪作實行與非十字花科作物2~3年的輪作。
種子處理選用無病種株,防止種子帶菌。帶菌種子可用50℃温湯浸種;或把種子放在70℃的温度下處理2~3天,以消滅種子上的病菌。
田間管理適期晚播,避開發病環境條件;增施有機肥,配合磷、鉀肥料,補充微量元素肥料;及時清除田間病株,減少病源。
藥劑防治發病初可用:15%嗪胺靈300倍液;50%黴鏽淨500倍液;40%多硫600倍液;40%混殺硫6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每15天一次,連噴2~3次。
炭疽病
菜心炭疽病 菜心炭疽病
該病主要危害大白菜、白菜、蘿蔔、甘藍等蔬菜。國內發生普遍,長江流域發生嚴重,華北、東北亦有危害。
症狀:主要危害葉片、葉柄、葉脈,有時也侵害花梗和種莢。葉片上病斑細小、圓形,直徑約1~2毫米,初為蒼白色水浸狀小點,後擴大呈灰褐色,稍凹陷,周圍有褐色邊緣,微隆起。後期病斑中央部褪成灰白至白色,極薄,半透明,易穿孔。在葉脈、葉柄和莖上的病斑,多為長橢圓形或紡錘形,淡褐色至灰褐色,凹陷較深。嚴重時,病斑連合,葉片枯黃。潮濕時,病斑上產生淡紅色黏質物。
發病條件:該病為真菌病害。病菌隨病株殘體在土壤裏越冬,或在種子上越冬。翌年通過雨水濺落在植株上侵染。發病適温為26~30℃,在高温、高濕條件下發生嚴重。此外,播種過早、雨量過多、低窪地、種植過密、田間積水等情況下易發病。
防治方法:
整地:選用地勢高燥、易灌能排的地塊,忌低窪地、積水地。整地應精細,儘量採用高畦栽培,雨季及時排水。
輪作:
品種:選用抗病的品種。
種子處理:在無病區、無病株上留種,防止種子帶菌。帶菌種子可用温湯浸種法消毒;或用種子重量0.3%的50%的多菌靈或福美雙拌種。
田間管理:適期晚播,避開發病季節。及時清除田間雜株,減少病源。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6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農抗120的100單位液;50%託布津500倍液:抗菌劑“401”800~1000倍液:上述藥之一,或交替應用,每5~7天一次,連噴3~4次。
黑腐病
菜心黑腐病 菜心黑腐病
黑腐病主要危害白菜、甘藍、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國內分佈普遍,已成為主要病害之一。
症狀:幼苗受害,子葉、心葉萎蔫乾枯死亡。成株發病,病斑多從葉緣向內發展,形成“V”字形黃褐色枯斑,病斑周圍淡黃色。病斑在葉中間時,呈不正形淡黃褐色斑,有時沿葉脈向下發展成網狀黃脈,葉中肋呈淡褐色,被害部幹腐,葉片歪扭,部分發黃。濕度大時,病部產生黃褐色菌濃或油浸狀濕腐。
發生條件:該病為細菌性病害,由細菌侵染致病。病菌隨種子、種株、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通過病苗、肥料、風雨、農具進行傳播。發病適温為25~30℃。高温、高濕有利幹發病。在連作、早播、低窪地塊、管理粗放、蟲害嚴重、機械傷口多等條件下發病嚴重。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
防治方法:
種子:在無病區或無病種株上留種,防止種子帶菌。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可用温湯浸種或藥劑處理,方法同霜黴病。
輪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1~2年的輪作。
土壤處理:每用50%福美雙1.25千克;或用65%代森鋅0.5~0.75千克,加細土10~12千克,溝施或穴施入播種行內,可消滅土中的病菌。
田間管理:適期播種,高壟直播;施足腐熟的有機肥;合理密植;拔除病苗;適當澆水;減少機械傷口等,均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藥劑防治:發病初可用:65%代森鋅500倍液;農用鏈黴素或新植黴素200毫克/升;50%福美雙500倍液;上述藥之一,或交替應用,每7~10天一次,連噴2~3次。
黑斑病
菜心黑斑病 菜心黑斑病
又叫黑黴病。主要危害白菜、大白菜、甘藍、蘿蔔等十字花科蔬菜。國內普遍發生,危害有上升趨勢。
症狀:幼苗和成株均可受害。受害子葉可產生近圓形褪綠斑點,擴大後稍凹陷,潮濕時表面長有黑黴。成株可危害葉片、葉柄、花梗和種莢等部位。葉多從外葉開始發病,病斑近圓形,直徑2~6毫米,初呈近圓形褪綠斑,擴大後呈灰白色至灰褐色,病斑上有明顯的輪紋,周圍有黃色暈圈。濕度大時,病斑上有黑色黴狀物。葉柄上病斑梭形,暗褐色,稍凹陷,種株上症狀同上。
發病條件: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殘體及種子上越冬。翌年借風雨傳播。發病適温為13~15℃,在低温、高濕的條件下有利於病害的發生。此外,早播、多雨、管理粗放也有利於病害的流行。不同品種間抗性也有差異。
防治方法:
品種: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
種子處理:在無病區和無病植株上採種。播種前應行種子消毒,方法同霜黴病。
輪作: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
田間管理:及時排水防澇;利用高壟、高畦栽培;施足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施用微量元素肥料;適當晚播;及時清理田間病株,深埋或燒燬,減少田間病源。
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70%代森錳鋅500倍液;40%滅菌丹400倍液;農抗120的100單位;多抗黴素50單位;50%撲海因100倍液;60%殺毒礬500倍液;大生M-45的400~600倍液,上藥之一,或交替應用,每7~10天一次,連噴3~4次。 [2] 

菜心蟲害

黃曲跳甲幼蟲生活於土壤中,為害根系,成蟲為害莖葉。菜心早期被害,對幼苗危害較大。防治方法:清潔田園,除去前作老葉枯莖,翻耕整畦時撒生石灰滅幼蟲。藥劑可用闢殺1000~2000倍液、魚藤氰800~1500倍液,早晨或傍晚噴藥,同時要全面噴藥。
蚜蟲灰飛蝨 乾旱時為害嚴重,為害菜薹和花,還可傳染病毒病。可用10%吡蟲啉2000倍或高效大功臣1000倍液噴殺。
菜青蟲、小菜峨、斜紋夜峨、甘藍夜蛾:用菜寶1000~1500倍液、BT、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滅掃利2000~3000倍液防治。使用藥劑防治外,在種植地安排上,必須與椰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種植地分開,各種藥劑注意安全間隔期,同時,在採收前15天,停止用藥。 [2] 

菜心主要價值

菜心醫用價值

菜心富含鈣、鐵、粗纖維、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有預防貧血、增強免疫力、預防缺鐵性貧血、降膽固醇、清熱解毒、除煩解渴、利尿通便等功效。 [6] 

菜心食用價值

菜心品質柔嫩,味甘苦,在中國江南地區為食用習慣很廣的蔬菜。 [3] 

菜心物種區別

本變種與青菜Brassica rapa var.chinensis的區別在於基生葉葉柄基部不抱莖,且葉柄纖細而具溝槽。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