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簡稱“復旦”,位於直轄市上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高校,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由教育部與上海市重點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峯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九校聯盟、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亞洲校園、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成員。
[2]
[4]
[113]
[133]
[136-139]
[156]
- 中文名
- 復旦大學
- 外文名
- Fudan University [177]
- 簡 稱
- 復旦·FUDAN
- 創辦時間
- 1905年6月29日(乙巳年)
- 創辦人
- 馬相伯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40]
985工程(1999年)
211工程(1994年)
111計劃(2006年)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175] 展開-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40]
985工程(1999年)
211工程(1994年)
111計劃(2006年)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175]
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2012年)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1997年)
全國重點大學(1959年)
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2016年) [132]
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
九校聯盟(C9)(2018年) [174]
中國旅遊教育合作聯盟 [151] [153]
亞洲校園
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2018年) [3]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裘新(黨委書記)
金力(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2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 - 本科專業
- 80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3個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0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0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5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37個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11個
二級學科19個、培育學科3個 - 院系設置
- 35個
- 校 訓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校 歌
- 《復旦大學校歌》
- 校慶日
- 5月27日
- 院 訓
-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 地 址
-
邯鄲校區: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
楓林校區:上海市徐彙區東安路130號
江灣校區:上海市楊浦區淞滬路2005號
張江校區:上海市浦東新區張衡路826號 - 院校代碼
- 10246
- 主要獎項
-
全國優秀博士論文55篇(截至2012年)
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7年)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6年)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1年)
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6項 [6] - 知名校友
-
王滬寧
丁薛祥
韓正
李嵐清
李源潮 展開
復旦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復旦大學篳路藍縷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學學生脱離震旦,擁戴馬相伯在吳淞創辦復旦公學。6月29日,原震旦學院教師於《時報》登載《前震旦學院全體幹事中國教員全體學生公白》,是為“復旦”校名之始。校名擷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兩句中的“復旦”二字,本義是追求光明,表示不忘“震旦”之舊,寓含自主辦學、復興中華的意義。9月14日,復旦正式開學。
[7-9]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復旦學生多數參加革命軍;加上經費停發,校舍又為光復軍司令部佔用,學校一度停辦。12月中旬,校長馬相伯、教務長胡敦復在無錫士紳支持下,借李瀚章大公祠為課堂,昭忠祠為宿舍,籌備復學。1905~1911年,復旦公學培養出四屆高等正科,畢業生共57人。
1912年5月5日,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通告各省:大局初定,速令高等學校、專門學校開學。一時各校紛紛籌備復課,復旦則因校址無着,經費困難,束手無策。孫中山先生在聽了臨時政府交通部長于右任彙報後,當即決定撥補助金一萬元。之後,復旦遷址徐家彙的李鴻章祠堂辦學。
1913年3月1日,復旦重新開學。5月3日,上海學界公祭宋教仁。復旦公學派人佈置靈堂,校長李登輝、教師邵力子、蔣梅笙等在會上慷慨陳辭。不久,爆發“二月革命”,但這次革命迅速失敗。復旦校董中多人逃亡國外,學校經費補助又告斷絕。李登輝校長千方百計地開源節流,師生共同努力,終於使學校收支趨於平衡。在這樣克服困難的過程中,養成了復旦師生團結奮鬥,精打細算,講究效率的傳統。
1912~1916年,共培養大學預科畢業生十五人,中學畢業生一百五十人。其中知名的有張志讓、孫越崎等人。
1913~1936年,李登輝擔任校長,是復旦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
[10]
在他任內,復旦發展成為一所聞名全國、有特色的私立綜合性大學,形成了從中學到研究院的完整辦學體系。
1917年,復旦開始辦理大學生本科業務,改名為私立復旦大學,下設文、理、商三科以及預科和中學部。復旦升格為大學後學生也逐步增加。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復旦教師邵力子當時任《民國時報》總編,所以首先接到北京方面的傳真,立即告知李登輝及復旦同學,成立了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組織學生堅持罷課、罷市,站在了鬥爭的最前列,並得到了孫中山的支持。
[11-12]
復旦大學草創奠基
1920年冬,在江灣建造校舍,至1922年落成。計有教室樓一座,名簡公堂(今復旦博物館);辦公樓一座,名奕柱堂(1929年增添兩翼,改作圖書館,今校史館所在地);第一學生宿舍(抗日戰爭中毀於炮火,今相輝堂址)一座;教師宿舍一棟(已毀)。
1922年4月,大學部遷址江灣;中學部則留徐家彙原址,稱私立復旦大學附屬中學。
1924年,復旦學生為841人,教職員58人。
1929年,復旦大學進行系科改組,增設新聞系、市政系、法律系、教育系,其時全校共有17個系,分屬文、理、法、商四個學院。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復旦在李登輝校長主持下,召集全校師生開聲討大會,併成立軍事訓練委員會,加強對學生的軍事訓練。復旦同學在李校長的支持下,三次去南京向國民黨政府請願,要求出兵抗日。11月20日,復旦一百多同學組織“義勇軍”,參加十九路軍抗日,被分配擔任後勤、宣傳、教育等工作。戰爭期間,復旦大學遷至徐家彙的附中繼續上課。
1935年華北事變後,北平學生髮動了“一二·九”運動,復旦同學立即響應,到上海市政府請願,反對華北自治。後又云集火車站準備赴南京請願。蔣介石打電報給李登輝,李校長被迫去火車站勸阻學生,被同學們謝絕。由於國民黨當局的阻擾,復旦學生自己開火車準備去南京請願,但是鐵軌又被破壞。“我們修。”同學們修復鐵路後在無錫被阻攔。國民黨用武力將同學押解回滬。但京滬鐵路中斷四天,引起了國際的重視,反響很大。
1936年3月25日凌晨,上海市軍警當局包圍復旦大學,並從校外宿舍逮捕學生救國會幹部七人。下午,軍警又衝入校內,毆打師生,學生有力反抗,將軍警逐出校外。軍警在校外開槍,誤殺警察一人,反誣學生所為。26日上午,軍警進校搜捕,結果一無所獲。李登輝校長強烈抗議國民黨的暴行,29日召開臨時校董會,會後前往責問上海市長吳鐵城。吳承認發佈復旦學生槍殺警察的新聞是錯誤的,保證以後決不派警入校搜查。上海各界救國會也發表宣言,抗議軍警圍捕復旦學生。在各方面的反對和抗議下,國民黨不得不將全體被捕學生釋放,鬥爭取得了完全勝利。下半年,李登輝校長在國民黨當局的陰謀下被迫離職,吳南軒繼任。吳南軒到任後,復旦愛國學生遭迫害,救亡運動被扼殺。
復旦大學抗戰時期
1937年1月8日,為了貫徹國民黨最高當局把復旦大學遷出上海的意圖,學校董事會召開第九次會議“擬在太湖流域另覓佳處”。國民黨三屆二中全會期間,民族資本家榮德生出資購買太湖邊土地一千餘畝,以促成復旦遷校。由於抗日戰爭爆發,這一遷校計劃未能實行。
1937年,復旦大學設有文、理、法、商四學院,十六系科。附設有中學、實驗中學各一所,義務小學二所。
1937年,八一三事變爆發,日寇侵滬,戰火紛飛,復旦學生開學到校極少。不久,南京教育部派人來滬,指示覆旦大學、大同大學、大夏大學、光華大學四所私立大學組成臨時聯合大學內遷,大同、光華因經費無着落而退出,復旦、大夏組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所聯大,“復旦大夏聯合大學”分二部分別遷往江西、貴州。11月12日,上海淪陷。江西一部聯大決定內遷貴陽與二部合併,師生長途跋涉,於12月底抵重慶。
1938年秋,復旦渝校陸續增設史地系、數理系、統計系、農墾專修科、園藝系、農場、茶葉組、農藝系等。
1941年11月25日,國民政府行政院第五屆一次會議通過決議,復旦大學翌年起由私立改為國立,由吳南軒任校長。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進駐上海租界。李登輝宣佈復旦滬校實行“三不主義”,即不向敵偽註冊、不受敵偽津貼、不受敵偽干涉,三不不行,立即停辦。在敵偽環伺的情況下,學校堅持不教日文。
復旦大學復員回滬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112]
學校制定復員後發展規劃,對原有系科作大規模擴充:增設工學院,下設土木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化學工程學系、造船學系;文學院增設哲學系,原有史地學系分開,改設史學系;理學院數理學系分為數學系、物理學系,增設地理學系、地質學系;商學院增設國際貿易學系、工商管理學系、運輸學系;農學院增設水產學系、蠶桑學系、農業化學系;法學院內各學系酌量分組,如外交組之類。復員後學生人數定為6000至10000人。重慶北碚校址由留川校友創辦重慶相輝學院,院長許逢熙。
[121]
復旦改國立後,在上海的復旦附屬中學、實驗中學繼續保持私立性質。1945年11月3日,兩校召開聯合董事會議,決定其歸屬。原私立復旦大學附屬中學定名為“上海市私立復旦中學”,校長李登輝,主任何恭彥。原私立復旦大學實驗中學定名“私立上海市復旦實驗中學”,校長李登輝,主任朱祖舜。兩校各自成立校董會,主席均由李登輝擔任。
1946年8月,復旦渝校師生回到上海。同年秋,投考學生達11000多人,錄取400餘人,復旦生物系設立海洋學組,是國內高校第一個海洋學專業。12月24日夜,北京大學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國兵強行姦污。30日晚,復旦舉行“全校學生大會”,控訴揭露駐華美軍暴行,決定從12月31日起罷課三天。31日,復旦與其他各校代表開會,組成“上海市學生抗議美軍暴行聯合會”,並決定在1947年元旦舉行全市性抗暴遊行大示威。
1947年元旦,復旦同學七八百人由虹口公園經四川北路進行遊行示威。同日,復旦大學的33位教授,發表《正告美國政府的意見書》。這場抗議駐華美軍的運動持續到三月上旬,成為蔣統區人民鬥爭的新高潮的標誌。3月,復旦學生自治會進行改選,進步同學組成“五院聯合競選團”,反動學生組成“不談政治競選團”,展開了激烈的競選活動。“五院聯合競選團”獲得了壓倒的勝利。學生自治會競選一結束,復旦同學立即投入到三反運動中去。5月26日,在特務學生的指揮下,反動軍警在國權路埋伏,襲擊進步學生,這就是“國權路血案”。血案發生後,同學罷課,教授罷教,章益校長也多次向教育部提出辭職。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全市性大搜捕,全市共逮捕學生50餘人。復旦同學被捕去11人,由於爭議力量的努力,從7月8日開始,被捕學生陸續釋放。7月5日,李登輝老校長提出了“復旦精神”的定義,他對畢業生説:“…服務、犧牲、團結,是復旦的精神,也是你們的責任”。
1947年,復旦恢復招收研究生,是年春,經濟研究所成立,首屆招收研究生9人。至1949年春,研究生人數達97人。1948年,復旦向教育部申請設立生物研究所,從事醫藥、農業、漁業等問題的科學研究,獲准從1949年開始招生。
1948年底,國民黨教育部暗中策劃復旦遷校台灣,一千多名師生聯合簽名反對,這件事揭開了護校和迎接解放鬥爭的序幕。
1949年,為了做好護校工作,以學生為主建立了防護大隊。4月27日,上海警備司令部限令復旦大學在兩天內遷入市區育才中學。國民黨軍隊隨即進入學校。5月27日,上海大部解放,復旦同學立即集合,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乘汽車進入復旦校園。6月20日,學校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軍管會任命張志讓、陳望道擔任校務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該年學校設有文、理、法、商、農五個學院20多個系(科)和經濟、生物兩個研究所。郭沫若、鄒韜奮、老舍、竺可楨、馬寅初等學者曾到校演講或任教。
復旦大學跨越騰飛
1950年,復旦大學的海洋學組併入山東大學,暨南大學的文、法、商三院,同濟大學的文、法兩院,以及浙江大學、國立英士大學的部分系科併入復旦大學。
1952年2月,中共復旦大學委員會成立,李正文任書記。
1952年秋,復旦大學的法學院、商學院、農學院調出,分別參與成立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政經濟學院和瀋陽農學院,農產品製造組併入南京工學院食品工業系,茶葉專修科併入安徽大學農學院;而華東地區的浙江大學、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安徽大學、金陵大學、聖約翰大學、滬江大學、震旦大學、大同大學、光華大學、大夏大學、上海學院、中華工商專科學校、中國新聞專科學校等高校的文、理科有關院系併入復旦大學。復旦在是年8月至9月的院系大調整中,不僅大大加強了基礎學科的實力,也集中了江、浙、皖、滬地區一批人才(如:蘇步青、陳建功、談家楨、盧鶴紱等知名教授),成為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全國重鎮,奠定了後50年學科發展的基本格局和師資基礎。
[16-18]
1956年,復旦第一次黨代會召開。五六十年代,楊西光、王零領導的學校黨委支持校長陳望道狠抓教學質量,發揮老專家、老教授的作用,有計劃、有重點地系統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期間,復旦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條件都有了長足發展,形成了有特色的學科高原。1949~1966年,復旦培養的學生中有70餘人日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人數在全國高校中名列第三。
1958年“大躍進”,復旦大學理科新建了計算數學、力學、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學、無線電電子學、生物物理、生物化學等新專業。此前,文科重建了法律系、哲學系。這些新專業的創建,標誌着復旦開始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會主義綜合大學之路。
1977年,復旦恢復招收本科生,次年恢復招收研究生。
1984年,復旦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高校。
[22]
同年4月,被國務院批准為“七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10所高校之一。
1993年2月,復旦大學提出了“追求優質,爭創一流,明確復旦作為高校國家隊的座標位置”的發展大計,並逐步確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奮鬥目標。
1994年,復旦大學通過由教育部組織的“211工程”部門預審。
1995年5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復旦大學題詞:“面向新世紀,把復旦大學建設成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會主義綜合性大學。”
2005年復旦大學百年華誕,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來賀信。賀信中稱復旦大學是“由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大學”。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參加校慶大會並致詞。國家郵政總局發行復旦百年校慶紀念郵票,這是繼北京大學百年校慶後中國第二次為一所大學百年校慶發行郵票。同年5月,復旦大學張江校區一期竣工。
[26]
2006年,“復旦”被評為上海市著名商標。同年,首批入選國家“111計劃”。
2007年,“復旦”商標(包括“復旦”二字和圖形標識)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教育類),復旦因此成為繼清華大學之後,中國第二所獲此殊榮的高校。同年,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
[27]
2011年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9]
2013年4月,學校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5月,被確定為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32-33]
2016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9月,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揭牌,系復旦上海本部之外的首個院區。11月,入選國家支持高校創建的首批16箇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基地之一。
[34-36]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獲准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5月,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等機構發起組建“中國高校綠色金融研究聯盟”;成立復旦大學-谷歌科技創新實驗室。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復旦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立。10月,成為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9所創始高校之一。
[39-46]
2019年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5月,發起成立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7月,學校與綠地集團簽約共建復旦綠地全球醫學中心、復旦大學創新校區。8月,學校與孔子學院總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9月,倡議併發起成立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
[47-54]
2020年1月,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7月,入選第二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建設名單。8月,復旦大學義烏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55-57]
9月27日,加入健康扶貧聯盟。
[58]
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59]
11月20日,被中央文明委表彰為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60]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長三角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資源共享研究聯盟。
[61]
同年,加入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聯盟。
[62]
3月30日,復旦大學中國金融法治研究院成立。
[111]
4月27日,復旦大學與匈牙利政府正式在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布達佩斯共建復旦大學匈牙利校區。
[114]
4月23日,發起組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
[115]
12月25日,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成立。
[135]
2022年2月,復旦大學列入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2022年3月1日,大足石刻研究院、復旦大學、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分別在重慶市大足區和日本奈良市舉行中日合作大足石刻保護協議簽訂儀式。
[141]
2023年3月,復旦大學書畫篆刻藝術研究中心成立。
[166]
3月28日,復旦大學等七所高校聯合發起組建國際傳播學會中國理事會。
[169]
4月8日,聯合成立“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
[171]
4月16日,由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哲學學院聯袂發起的“泓復學堂”正式成立。
[172]
5月7日,復旦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成立。
[173]
復旦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復旦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0月,學校建有上海數學中心、上海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有全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野外觀測台站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5個,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2個,國家醫學中心3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1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台1個,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1個,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台1個,創新引智基地9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個,衞健委重點實驗室9個,總後勤保障部衞生部重點實驗室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2個,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9個,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2個,上海市前沿科學研究基地4個,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5個;有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0個,中國研究院入選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
[1]
[63-64]
級別 | 科研平台 |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
國家數學中心 | ||
國家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 | 高校新聞學教材研究基地 | |
國家臨牀醫學研究中心 | 老年疾病國家臨牀醫學中心 | 介入治療國家臨牀醫學中心 |
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 ||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 | 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 | 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
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 | 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 |
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 | 世界經濟研究所 | |
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 | 美國研究中心 | |
前沿科學中心 | 腦科學前沿中心 | |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
新農村研究院 | 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特性材料與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
公共衞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智能化遞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代謝分子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醫學分子病毒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微納光子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計算物質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電磁波信息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基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心血管介入治療與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創新科學儀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先進照明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機器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網絡信息安全審計與監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現代應用數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分子催化與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大氣顆粒物污染防治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數據科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針灸機制和穴位功能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器官移植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周圍神經顯微外科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相關疾病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視覺損害與重建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乳腺腫瘤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老年醫學臨牀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腎臟疾病與血液淨化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醫學圖像處理與計算機輔助手術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超精密光學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工業菌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消化內鏡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分子影像探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重要產品追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結直腸腫瘤微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區塊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智能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心肺疾病人工智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心臟瓣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上海手性藥物工業不對稱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衞健委重點實驗室 | 衞健委新生兒疾病重點實驗室 | |
衞健委近視眼研究重點實驗室 | 衞健委糖複合物重點實驗室 | |
衞健委聽覺醫學重點實驗室 | 衞健委病毒性心臟病重點實驗室 | |
衞健委衞生技術評估重點實驗室 | 衞健委手功能重建重點實驗室 | |
衞健委抗生素臨牀藥理重點實驗室 | 衞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重點實驗室 | |
野外台站(國家林業局) | 上海崇明東灘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 | |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 | 儲能技術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現代人類學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發育與疾病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醫學表觀遺傳與分子代謝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國際聯合實驗室(教育部) | 遺傳與發育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 | |
創新引智基地 | 量子調控創新引智基地 | 先進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 |
現代應用數學創新引智基地 | 人類遺傳學創新引智基地 | |
功能納米材料系統工程創新引智基地 | 腦發育與重塑創新引智基地 | |
持續性感染與疾病創新引智基地 | 計算神經科學與類腦智能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
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 長三角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協同創新中心 | 上海藥物創制產業化開發中心 |
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上海市微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微分析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上海市微納器件與工藝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上海市重大疾病蛋白質組研究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上海市惡性腫瘤生物樣本庫專業技術服務平台 | |
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量子調控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
心力衰竭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蛋白質化學生物學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
表觀遺傳學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小分子活性物質上海高校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教委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視頻技術與系統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電子與光電子材料及器件分析技術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上海高校E-研究院 | ||
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
復旦大學科研成果
- 自然科學與工程&醫學研究
復旦大學誕生了中國第一台質子靜電加速器、第一台電子模擬計算機和第一個ALGOL-60編譯器,第一台X.25分組交換機,第一套因特網監控裝備、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數字電子計算機。在人類基因組學、基礎醫學與臨牀醫學等領域都取得了重要的科技進展。醫學科研的經費和項目數,已從兩校合併初期的25%左右,增長到全校總量的一半。
1.科研經費&項目
2010年度,學校理工科、醫科共獲得各類項目1393項,到款總經費108186萬元。獲得“973”計劃項目2項,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6項。
共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745項,獲資助項目482項,獲資助經費17465.9萬元。其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54項,青年科學基金159項,重點項目10項,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2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
獲得教育部博士點基金博導類項目資助20項,新教師類項目資助37項,資助經費為253.2萬元。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9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39項,經費128.5萬元。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資助立項3項。獲得財政部、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4357萬元。
2.論文發表
2010年度,學校理工科、醫科申請中國專利671項,數量較2009年增長近30%。授權專利數量164項,全校累計有效專利(維持中)841項。已完成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17項,為歷年最高。全校2009年發表SCI論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長12.98%。
2023年8月9日,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附屬腫瘤醫院陳飛課題組與浙江大學陸華松課題組合作,在Nature雜誌以長文形式發表了文章R-loop dependent promoter-proximal termination ensures genome stability (《R-loop依賴的啓動子近端轉錄早期終止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該研究首次發現了INTAC複合物與單鏈DNA識別複合物SOSS穩定結合並形成SOSS-INTAC複合物;該複合物以凝聚體的形式通過調控細胞內R-loop的水平維持基因組穩定性
[198]
。
3.科技獲獎
2014年度,該校醫科共有2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科普類)1項。
2013年度,該校醫科共有1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另外周良輔院士榮獲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該校理工科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
2012年度,該校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其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
2011年度,該校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4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二等獎3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
- 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
從2003年到2007年,該校文科研究和發展費用累計達到2.6億元,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46項、教育部課題194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236項。出版各類著作2200部,發表論文1.5萬篇,研究報告2300篇,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22項。
[67]
復旦大學獲獲第五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各類獎32項、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各類獎79項、獲上海市第十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各類獎17項、獲上海市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各類獎80項。
[68]
2022年8月,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成功研製中華家系1號(同卵雙胞胎家庭)人源B淋巴細胞系全基因組DNA序列和全轉錄組RNA標準物質,該成果在基因組測試質量及計量標準交流會上正式發佈。該系列標準物質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將為基因測序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146]
復旦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復旦大學圖書館前身為戊午閲覽室,1922年正式建館。由文科館、理科館、醫科館、張江館、江灣館(李兆基圖書館)、古籍部(國家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組成。
截至2022年底,館藏紙本文獻資源約602.14萬冊(含紙本圖書和期刊合訂本),其中中文475.79萬冊(含線裝古籍約37萬冊,包括善本6萬冊,民國時期圖書10萬冊),外文126.35萬冊,訂購中外文數據庫669個,自建數據庫14個。當年購置紙質中文圖書92881冊,外文圖書11842冊,中文報刊1156種,外文報刊470種,新增數據庫5個。特色館藏包括古籍、民國時期文獻、外文圖書、復旦人著作以及各類專題贈書。
[69]
- 學術期刊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主要刊載文、史、哲、經、法等學科論文。創刊於1935年6月,1978年復刊。
《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中、英文混版):創刊於1935年6月30日,主要刊登數學、化學、生命科學、技術科學、信息科學、管理科學、醫學科學等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方面的學術論文、研究快報、研究簡報等。
《復旦學報(醫學版)》:其前身是《上海醫科大學學報》,創刊於1956年6月。主要刊登基礎醫學、臨牀醫學、藥學、預防醫學等領域的以原創性研究為主的論文。
《數學年刊》:2008年,該刊出版《數學年刊A輯》(中文版)6期,《數學年刊B輯》(英文版)6期,以及A輯中譯英版C輯(英文版)4期(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Mathematics《中國當代數學》,由美國阿倫頓出版公司在美國出版發行)。
《復旦教育論壇》:已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並且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之教育類的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RCCSE權威、核心期刊排行榜與指南》核心期刊。
《新聞大學》:為全國新聞核心期刊,中國社科期刊學術論文統計數據庫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論文與引文數據庫首批來源期刊,並被許多名牌大學在學術評審時內定為權威刊物。
《當代修辭學》:為語言學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核心期刊。
《世界經濟文匯》:屬於CSSCI來源期刊。
《研究與發展管理》: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認定的中國管理科學類重要期刊之一。
《中國感染與化療雜誌》:獲得2007年度“中國百種傑出學術期刊”稱號。經過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遴選指標體系綜合評價,被評選為2008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中國眼耳鼻喉科雜誌》: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復旦大學核心期刊,被萬方數據、中國知網及重慶維普數據庫全文收錄。
《微生物與感染》:2008年,共發表述評3篇,論著25篇(其中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論著5篇,國家“973”和“863”計劃資助的論著5篇,其他項目資助的論著3篇),綜述21篇,其他文章34篇。
《中國循證兒科雜誌》:全年共發7期(包括增刊1期)。刊發論著42篇,專家對談錄7篇,講座2篇,綜述10篇,病例討論2篇,病案報告7篇。
《中國臨牀神經科學》:2000年起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等5家期刊數據庫收入並評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中國醫學計算機成像雜誌》:為中國科技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核心期刊)。
《中華手外科雜誌》:已加入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數字化期刊全文數據庫、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
《中國臨牀醫學》: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CJFD)、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全文收錄;被國家圖書館、中國版本圖書館、上海圖書館等全文收錄。
《中國癌症雜誌》: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入選“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來源期刊”;加入“萬方數據庫―數字化期刊羣”全文上網,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被北大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收錄為中文核心期刊。
[70]
復旦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復旦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0月,學校有教學科研人員3602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59人,文科傑出教授1人,文科資深教授15人,獲得各類國家級人才計劃661人,佔師資隊伍比重近20%,
[1]
國家級教學團隊11個,上海市教學團隊7個。
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雙聘):幹福熹、郝柏林、安芷生、楊雄裏、胡和生、楊福家、沈學礎、李大潛、沈自尹、陸汝鈐、王迅、陳凱先、賀福初、黃春輝、林國強、楊玉良、洪家興、陶瑞寶、趙國屏、彭實戈、江明、王正敏、麻生明、趙東元、穆穆、許寧生、包信和、葛均波、金亞秋、孫鑫、陳恕行、金力、徐國良、張人禾、龔新高、樊嘉、李駿、王梅祥
[71]
[131]
文科傑出教授:裘錫圭
國家級教學名師:陳紀修、袁志剛、範康年、陳思和、喬守怡
教學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獲批時間 |
---|---|---|
物理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2007年 | |
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
生物學基礎和骨幹課程教學團隊 | 喬守怡 | 2008年 |
哲學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俞吾金 | |
西方經濟學教學團隊 | 袁志剛 | |
兒科學教學團隊 | 桂永浩 | |
數學類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陳紀修 | 2009年 |
英語閲讀賞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陸谷孫 | |
細胞與分子醫學教學團隊 | 左伋 | |
預防醫學骨幹課程教學團隊 | 姜慶五 | 2010年 |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 | 顧鈺民 | |
復旦大學教學建設
- 本科生培養
1.課程結構
本科階段的課程結構由通識教育、文理基礎和專業教育三大板塊組成。通識教育課程包括核心課程、專項教育課程和選修課程。文理基礎課程設置人文、社會科學、經管、數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醫學七組,為學生提供基礎性、公共性和學術性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專業教育課程由專業必修和選修課程組成。2015年12月,本科教學年開課種類3100餘門、開課量5650門次,生均擁有課程0.46門次,班級規模在30人以下的課程達到總量的54%以上,開設全英文課程超過180門次,
2.望道計劃
2010年起,復旦大學在文、理、醫的基礎學科開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實施方案”(簡稱“望道計劃”),帶動各學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計劃配置了基礎課程平行班、探究研討式課程、專業基礎課、專題研究、學術研究資助和國際交流六個平台,對全校申請加入的本科生進行個性化培養。
3.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
本科生學術研究資助計劃(Fuda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是為支持本科學生參與學術研究而搭建的平台,包括三個項目,分別是莙政項目、望道項目、曦源項目。FDUROP給本科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創新思想的機會。每年資助近500名學生獨立開展創新性的學術研究活動。學校與境外的195所大學開展學生交流,本科期間參加國際訪學的學生佔總數的40%。學校每年資助的學生社會實踐項目超過400個、社團310多個。此外,學生還可接受系統的創業培訓和項目扶持。
4.質量工程
截至2015年11月,復旦大學擁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3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建有各類國家級精品課程及精品資源共享課63門,教育部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12門。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環境科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精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史、漢語言文學原典精讀、中國文學批評史、美學、史學導論、現代西方哲學、西方哲學史、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選讀、大學英語、新聞學概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審計學、概率論、數學分析、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大學物理實驗、文科物理、近代物理實驗、譜學導論、物理化學、遺傳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醫學遺傳學、局部解剖學、法醫學、醫學導論、內科學、兒科學、耳鼻咽喉科學、婦產科學、腫瘤學概論、預防醫學、藥理學、健康評估
教育部-IBM精品課程(國家級):服務管理學、高級服務管理學數據庫新技術、商務智能、高級Web技術、面向服務的業務流程管理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中國文學批評史、當代中國政治制度、量子力學、大學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熱力學與統計物理、文科物理(理論與實驗)、譜學導論、物理化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醫學遺傳學、局部解剖學、法醫學、兒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概論、預防醫學、藥理學
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吳越踏歌
[83]
復旦大學 | 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歷史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藥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課程名稱·中文 | 課程名稱·英文 |
---|---|
全球化下的中國文化與社會 |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 under Globalization |
能源與環境 | Energy and Environment |
普通化學 | General Chemistry |
旅遊市場研究 | Tourism Market Studies |
免疫學 | Medical Immunology |
微生物學 | Medical Microbiology |
先秦儒家與法家 | Pre-Qin Chinese Phylosophy I(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
中國公共行政 | 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
中國背景中的社會研究 | Conducting Research in Chinese Context |
國際商務的演進 |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
中國語言與文化 |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中國社會保障體系及其改革 | China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Its Reform |
- 研究生培養
1.概覽
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在全國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過三個“率先”。1923年,從金陵大學畢業的文學學士蔡樂生,進入復旦大學心理學院為研究生,標誌着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的開始,這在國人所辦的高等學校中是首開先河的。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復旦大學率先在全國公開招收研究生,從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計招收、培養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復旦大學又在全國最早恢復研究生招生。1981年1月1日實施《學位條例》以後,復旦大學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與其他高校一樣,真正步入了發展軌道。在1983年全國18名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中,復旦佔4名,全國最早的2名文科博士也是復旦培養的。1984年國務院批准全國22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復旦大學和上海醫科大學都在其中。復旦培養的研究生中有23名在1991年被國家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博士學位獲得者”光榮稱號。
[85]
復旦大學2012年共有1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另有11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至此,在1999年至2012年連續14屆的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活動中,復旦大學共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55篇,在全國高校中位列第三,並累計有70篇博士學位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
2.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資助計劃
2010年,復旦大學啓動了“研究生創新人才培養資助計劃”。計劃包括優秀大學生夏令營資助、推免生暑期科研訓練資助、研究生暑期學校資助、重點學科優秀博士生科研資助、交叉學科優秀博士生科研資助和博士生短期國際訪學資助六個板塊。
3.研究生獎學助學體系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設有30多種校級研究生獎學金,獎額1000-10000元不等;學校撥出專款試行的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三助工程;各院系設立的專項獎學金;政府撥款與學校自籌資金相結合的困難補助基金;學校協助辦理的國家助學貸款等等。
復旦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2年10月,學校設有直屬院(系)35個,附屬醫院18家(其中2家籌建),開設本科專業80個,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2個學科門類。
[1]
[160]
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178]
| |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179]
| |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182]
| |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
[180]
| |
復旦大學旅遊學系
[181]
| |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
[183]
| |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184]
| |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185]
| |
復旦大學法學院
[186]
| 法學(卓越法律人才基地)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187]
| |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189]
| |
復旦大學核科學與技術系 | |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
[191]
| |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192]
| |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
[193]
| |
復旦大學航空航天系 | |
復旦大學海洋工程系 | 海洋信息工程 |
復旦大學軟件學院(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 | |
護理學、護理學(助產士方向) | |
物理電子學、計算機應用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專業學位)、機械(專業學位) | |
- 書院概況
系紀念復旦創始人馬相伯。“每月7日書院日”、“志德學子高中行”、“志德登高”、“志德詩文化節”等是書院特色文化品牌。 | |
系紀念復旦老校長李登輝。“騰飛論壇”、“騰飛定向”、“騰飛月”等是書院特色文化品牌。 | |
系紀念上海醫學院創辦者顏福慶。“克卿人節”、克卿峯會、書院刊《新卿年》等是書院特色文化品牌。 | |
系紀念解放後第一任校長陳望道。“任重沙龍”、任重年華,任重體育周等是書院特色文化品牌。 | |
系紀念復旦傑出女校長謝希德。導師論壇、卿雲講會、書院學生自主社團等是書院特色文化品牌。 |
- 附屬醫院18所(含籌)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公共衞生臨牀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浦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靜安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復旦大學附屬青浦區中心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徐匯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質子重離子醫院、復旦大學附屬精神衞生中心(籌)、復旦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籌)
[87-88]
復旦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0月,學校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3個(含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7個;擁有“雙一流”建設學科17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1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0個,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9個;在全國第四輪一級學科評估中,5個學科獲評A+,參評的學科中60%以上獲評A類學科;13個學科納入上海市高峯學科建設;建設全國首個“交叉學科”門類一級學科1個。
[1]
[89-90]
2017年12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佈,在此次學科評估中,復旦大學共有38個學科參評,其中,A+學科5個(哲學、理論經濟學、政治學、中國史、數學),A學科8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物理學、化學、工商管理、臨牀醫學、基礎醫學),A-學科10個(應用經濟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生態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公共管理、藥學、中西醫結合),A類學科佔參評學科數60.5%。
[91]
截至2019年7月,在ESI學科榜單上位列全球第156位,有材料科學、化學、臨牀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工程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數學、社會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環境與生態學、免疫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微生物學、農業科學、地球科學、經濟與商業、精神病學與心理學、綜合交叉學科等19個學科進入ESI前1%,材料科學、化學、臨牀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等4個學科進入ESI前1‰。
[92]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生物醫學工程、基礎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公共管理、藥學、中西醫結合、臨牀醫學、護理學
[93]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大氣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光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大氣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護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戲劇與影視學
[94]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臨牀醫學、口腔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金融、應用統計、税務、國際商務、保險、資產評估、法律、社會工作、教育、漢語國際教育、應用心理、翻譯、新聞與傳播、出版、文物與博物館、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臨牀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衞生、護理、藥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遊管理、圖書情報、工程管理、藝術
[196]
“雙一流”建設學科:哲學、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95]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產業經濟學、金融學、政治學理論、國際關係、歷史地理學、中國近現代史、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內科學(心血管病、腎病、傳染病)、兒科學、神經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婦產科學、流行病學與衞生統計學、藥劑學、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材料物理與化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重點學科:西方經濟學、生物物理學、民商法學、生物醫學工程、國外馬克思主義、材料物理與化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英語語言文學、內科學(呼吸系病)、新聞學、婦產科學、原子與分子物理、外科學(胸心外)、無機化學、流行病學與衞生統計學、分析化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管理科學與工程
上海市醫學重點學科:臨牀病理科、新生兒內科、傳染病科、頭頸腫瘤科、檢驗科、神經內科、呼吸內科、婦產科、介入影像科
復旦大學國際交流
- 首腦訪問
美國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法國總統德斯坦、荷蘭首相呂貝爾斯、以色列總理拉賓、挪威首相布倫特蘭、美國國務卿克里斯托弗、比利時首相邁斯塔特、印度副總理納拉亞南、阿塞拜疆國民議會主席阿列斯克羅夫、韓國前總統金大中、美國微軟公司前總裁比爾·蓋茨、巴基斯坦總統馬姆努恩·侯賽因、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等相繼訪問了復旦大學。
- 孔子學院
據2019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復旦大學在國家漢辦的指導和幫助下,與海外友好學校共建了七所孔子學院,設立的七所孔子學院分別是:奧克蘭大學孔子學院,法蘭克福大學孔子學院,漢堡大學孔子學院,愛丁堡大學蘇格蘭孔子學院,諾丁漢大學孔子學院、悉尼大學孔子學院和盧森堡大學孔子學院。
[97]
- 合作辦學項目
復旦大學與華盛頓大學合作舉辦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復旦大學-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國際)碩士項目
- 合作中心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建有的合作中心有復旦-北卡聯絡辦公室、北歐中心、奧地利中心、復旦-耶魯教育合作中心、復旦-BI聯絡辦公室、中瑞復旦學院等機構。
- 國際合作
2022年11月27日,在紀念復旦經濟學科百年主題系列活動中,由復旦大學和法國圖盧茲經濟學院共同建設的“復旦大學創新與數字經濟研究院”揭牌,未來將以柔性方式引進11名在創新與數字經濟領域享有國際聲譽的學者,其中包括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讓·梯若爾,並組建由讓·梯若爾和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擔任聯合主任的學術委員會。
[157]
復旦大學兩岸交流
復旦大學所獲榮譽
復旦大學社會評價
- 國內排名
- 國際排名
2019年9月,位列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109。
[100]
2019年10月,位列2020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171。
[101]
2020年6月,位列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第34。
[102]
2020年8月,位列2020年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第67。
[103]
2020年8月,位列2020年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100。
[104]
2023年8月,位列2023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54。
[197]
復旦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復旦大學形象標識
- 校名
復旦大學的前身是馬相伯於1902年創辦的震旦學院。震旦開學一年多之後,因法國教會勢力干預學校教務,篡奪校政,以于右任為首的絕大部分同學憤然退學。1905年,他們重新擁戴馬相伯創立了復旦公學,校名“復旦”便是于右任所取,表示不忘“震旦”之舊,更含復興中華的意義。
“復旦”二字出自《尚書大傳》中的一篇《虞夏傳·卿雲歌》。《虞夏傳》記載,舜禪讓給禹時,“卿雲聚,俊集,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卿雲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
- 校徽
一九一八年,校長李登輝到南洋募集資金十五萬銀元,在江灣購地七十餘畝。一九二零年冬,復旦大學在江灣奠基。從此,學校擁有了永久校址。復旦校徽即根據江灣校區奠基石拓片製作。
學校的標識系統包括題名、校徽等。題名繁體中文“復旦大學”由毛澤東主席題寫。復旦大學校徽為正圓形,校徽為圓形,“復旦”篆書居中,英文名上環繞,創校時間(公元紀年)下環居中。使用的校徽於1999年申請商標註冊,2000-2001年陸續發佈認證。
[106]
復旦大學精神文化
- 大學精神
校風:文明、健康、團結、奮發。
學風:刻苦、嚴謹、求實、創新。
復旦精神:愛國奉獻,學術獨立,海納百川,追求卓越。
被網友認可為中國言論最自由的大學。
- 校歌
復旦大學校歌 |
---|
劉大白作詞、豐子愷作曲,創作於1925年 復旦復旦旦復旦,巍巍學府文章煥,學術獨立思想自由,政羅教網無羈絆;無羈絆,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師生一德精神貫,鞏固學校維護國家,先憂後樂交相勉;交相勉,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復旦復旦旦復旦,滬濱屹立東南冠,作育國士恢廓學風,震歐鑠美聲名滿。聲名滿,前程遠,向前、向前,向前進展!復旦復旦旦復旦,日月光華同燦爛! |
- 校花
白玉蘭,1913年3月,春寒料峭,復旦公學剛剛從吳淞遷入上海西區徐家彙的李公祠。庭院中有數株白玉蘭樹,師生譽之為“花中君子”,以她為校花。1947年李登輝正式提議白玉蘭為復旦校花。
校旗
- 校慶日
1905年9月14日(光緒三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復旦公學正式開學,1949年以前,復旦一直把這天作為校慶日。1937年3月2日,復旦大學召開校務會議,把5月5日定為校友節。1938年5月5日,復旦大學決定本日為遷北碚“立校紀念日”。自此,校慶日與校友節合二為一。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復旦大學獲得新生的日子,後來復旦校務會議通過陳望道校長的提議,把5月27日定為復旦的校慶日。
復旦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復旦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常務副校長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
校長助理 | |
復旦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任期(解放前) | 姓名 | 任期(解放後) |
---|---|---|---|
1905~1906;1910~1912 | 1949.7-1952.10 | ||
1906~1907 | 1952.9-1977.10 | ||
1907~1909 | 1978.7-1983.1 | ||
1909~1910 | 謝希德(女) | 1983.1-1988.11 | |
1913~1936.7 | 1988.12-1993.2 | ||
1918~1919 | 1993.2-1998.12 | ||
1924.7~1925.3 | 1999.1-2009.1 | ||
1936.8~1940.5 | 2009.1~2014.10 | ||
1940.5~1943.2 | 2014.10~2021.11 | ||
1943.2~1949.7 | 2021.11~ | ||
復旦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根據中國校友會網2012中國大學全球億萬富豪校友排行榜:截至2011年,復旦大學擁有46位全球億萬富豪校友、21位中國政界英才校友、83位兩院院士和60位傑出社會科學家校友。
美國對其本土大學中外籍學生獲得博士學位者(1999-2003)的本科畢業院校的統計數據顯示,復旦大學畢業生獲得美國學位的有626人,排全球前7位。
屆數 | 姓名 | 介紹 | 姓名 | 介紹 |
---|---|---|---|---|
1901-1910 | 政治家、教育家 | 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 | ||
政治家、教育家 | 中國數學會早期的組織者 | |||
地理學家、氣象學家 | 數學家 | |||
1911-1920 | 教育家、思想家 | 法學家、法學教育家 | ||
實業家、社會活動家 | 畫家、美術教育家 | |||
1921-1930 | 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 心理學家 | ||
生物學家、教育家 | 中國科學院院士、神經生理學家 | |||
外交官 | 原中共上海市委書記 | |||
陳瑛 | 中國倫理學會會長 | 中國戲劇導演、戲劇活動家 | ||
1931-1940 | 國際法學家 | 作家,原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 | ||
傳染病學專家 | 皮膚病學家 | |||
當代詩人、翻譯家 | - | - | ||
1941-1950 | 現代劇作家、童話作家 | 華人企業家 | ||
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 | 華人企業家 | |||
國家級名老中醫 |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
1951-1960 | 農業科學家,農業部原副部長 | 政治家,國務院原副總理 | ||
經濟學家 | 外交官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核武器工程專家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1961-1970 | 上海科技大學校長 |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局長 | ||
心血管專家,中國首席健康專家 | 中國農工民主黨十三屆中央副主席 | |||
《英漢大辭典》主編 | 人民日報原副總編、教授、博士生導師 | |||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 | 全國婦聯主席 | |||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中國新醫藥博士聯誼會理事長 | |||
全國政協常委 | 中國科協名譽主席 | |||
1971-1980 | 當代作家、畫家 | 世界銀行原常務副行長 | ||
UT斯達康公司總裁 | 鳳凰衞視資訊台副台長 | |||
高盛集團(亞洲)區董事總經理 | 摩根士丹利執行董事 | |||
花期銀行商業銀行部總經理 | 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 | |||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 蔡洪平 | 中國民營海外上市之父 | ||
巴克萊資本亞太區副主席 | 哈佛大學研究生院首位華人院長 | |||
1981-199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黨組書記。 | ||
IMF全球副總裁 | 上海銀行總行行長 | |||
中國平安銀行副行長 | 華山醫院感染病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數學家 | 當代作家、影視編劇 | |||
光明日報出版社副社長 |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 | |||
中國平安銀行行長 | 中國哲學、社會學博士生導師 | |||
感動中國的人物之一 | 久遊網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總裁 | |||
新浪董事長 |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 |||
復旦金融期貨研究所所長 | 英籍華人女作家、詩人 | |||
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兼董事長 | 江蘇省鹽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 | |||
億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 | 攜程網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 |||
西安海星集團總裁 | 百度集團副董事長 | |||
1991-2000 |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 | |||
盛大在線首席技術官 | 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 | |||
盛大網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 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董事長 | |||
原四川省省長 | 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 | |||
上海《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 | 上海市文物局局長 | |||
愛康網健康科技公司董事長 | 上海英富信息發展公司董事長 | |||
上海復星集團總裁 | 中國人民銀行紀委書記 | |||
- | - |
- 參考資料
-
- 1. 復旦簡介 .復旦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0-04-03]
- 2. 復旦大學章程 .復旦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2-02-09]
- 3. 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在京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3-25]
- 4. 中國大學智庫論壇2019年年會 .復旦大學.2019-12-24[引用日期2020-05-10]
- 5. 復旦簡介 .復旦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1-01-14]
- 6. 復旦大學多個項目獲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9-08-02]
- 7. 城市漫步·場所 .網易新聞.2016-11-04[引用日期2018-09-28]
- 8. 校名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8-09-28]
- 9. 篳路藍縷:“公立”復旦公學的創辦 .復旦大學.2013-04-02[引用日期2018-09-28]
- 10. 復旦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是誰? .學校網 .2015-11-15[引用日期2016-10-07]
- 11. 輝煌校史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4]
- 12. 復旦大學歷史沿革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4]
- 13. 研究生教育 .復旦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7-06-17]
- 14. 復旦校史簡介 .新華網.2005-05-27[引用日期2017-06-23]
- 15. 院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0-07-08]
- 16. 兩次騰飛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9-08-26]
- 17. 我國首個糧食工程專業的創建與發展 .江南大學.2018-10-17[引用日期2020-07-10]
- 18. 復旦大學茶葉專修科 .中國普洱茶網[引用日期2020-07-09]
- 19. 復旦錄取通知書被贊為最萌 通知書變臉顯人文情懷 .東方網[引用日期2020-08-27]
- 20. 第二次騰飛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0-08-04]
- 21. 歷史上的今天:國務院批准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2-22]
- 22. 研究生教育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0-09-26]
- 23. 教育部關於復旦大學等2校合併組建新的復旦大學的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05-27]
- 24. APRU 過去の事業一覧 .京都大學[引用日期2019-05-25]
- 25. 首批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26. 總體介紹 .復旦大學張江校區[引用日期2020-08-04]
- 27.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02-26]
- 28. “珠峯計劃”11所名校培養拔尖人才 .網易新聞.2009-11-25[引用日期2017-06-17]
- 29. 教育部公佈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2-23]
- 30.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 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31. 教育部辦公廳 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室關於 公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2-26]
- 32. 復旦大學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5-27]
- 33. 民政部關於確定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引用日期2019-05-18]
- 3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6年度全國創新創業 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35. 復旦青島發展論壇舉行 復旦大學青島研究院揭牌 .新華網.2016-10-01[引用日期2016-10-03]
- 36. 入選國家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基地 .大河網[引用日期2019-02-26]
- 37.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引用日期2019-02-26]
- 38. 權威發佈:“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網資訊 [引用日期2017-09-21]
- 39. 上海論壇2018綠色金融高峯圓桌會議召開 .中國電子銀行網[引用日期2019-05-05]
- 40. Google與復旦大學正式合作:主攻人工智能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05-31]
- 41. 復旦大學成立科學技術研究院 .新浪[引用日期2018-06-13]
- 42. 全球大學生就業競爭力排行榜公佈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8-11-18]
- 43. 關於公佈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 .華禹教育網【原中國高校網】[引用日期2019-11-13]
- 44. 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55所高校入選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1-17]
- 45. 祝賀!復旦7項目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課程如何建設,學分怎麼算?提前瞭解下 .復旦大學 .2018-04-13[引用日期2019-08-01]
- 46.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所高校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5-05]
- 47. 關於公佈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11-13]
- 48. 復旦大學與孔子學院總部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青塔[引用日期2019-08-26]
- 49. 復旦大學與綠地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組建校企合作平台 打通科研項目落地“最後一公里”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9-07-31]
- 50. 重磅:青浦或圓大學夢!復旦綠地聯手建設“復旦大學創新校區”“全球醫學中心” .騰訊[引用日期2019-07-30]
- 51.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發佈:清華北大取得歷史最高名次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06-20]
- 52. “華東五校”在蕪湖發動成立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 .新浪[引用日期2019-05-25]
- 53. 泰晤士高等教育公佈世界大學排名 清華北大領跑亞洲高校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9-12]
- 54. 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在滬成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9-23]
- 55. 投資50億!頂尖高校研究院正式揭牌 .青塔網[引用日期2020-08-22]
- 56. 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 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1-16]
- 57.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第二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名單的通知 -- 國家知識產權局 .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07-11]
- 58. 高校“健康扶貧聯盟”在我校成立 .四川大學[引用日期2020-09-28]
- 59.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11-01]
- 60. 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第二屆全國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及新一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11-22]
- 61. 華東五大名校成立文化研究聯盟:長三角文化“一體化”進入縱深發展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1-18]
- 62.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聯盟在山東財經大學成立 .大眾日報[引用日期2021-02-02]
- 63. 科研機構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7-09-25]
- 64. 科研機構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0-05-03]
- 65. 復旦大學年鑑·科學研究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5]
- 66. 科研成果光榮冊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5]
- 67. 文科概況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5]
- 68. 獲獎情況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5]
- 69. 本館概況 .復旦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2-26]
- 70. 學術刊物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9-05-29]
- 71. 師資隊伍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7-09-25]
- 72.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7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12-15]
- 73.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8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12-15]
- 74.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9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12-15]
- 75.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12-15]
- 76.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77.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12-16]
- 78. 國家級特色專業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79. 教育部關於批准北京大學環境與生態實驗教學 中心等100個“十二五”國家級實驗 教學示範中心的通知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8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9年度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的通知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81.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8年度國家級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的通知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82.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07年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83. 第一批55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新浪.2018-11-03[引用日期2019-08-04]
- 84. 歷年國家級精品課程及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一覽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85. 概況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5-12-16]
- 86. 復旦大學2023年招生專業(類)目錄 .復旦大學招生網[引用日期2023-06-05]
- 87. 復旦大學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合作共建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 .青塔[引用日期2020-01-16]
- 88. 學院概況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引用日期2019-08-04]
- 89. 復旦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9-07-31]
- 90. 【迎接黨代會】強化優勢 突出特色 主動作為 復旦大學奮力開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新局面 .復旦新聞文化網[引用日期2019-07-31]
- 91.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今日公佈 復旦23個學科獲評A類學科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9-07-31]
- 92. 復旦大學在ESI學科領域的科研表現(2019年07月) .復旦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7-31]
- 93. 博士後流動站概況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5-12-16]
- 94. 復旦大學培養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學術學位) .復旦大學.2023-06-25[引用日期2023-07-18]
- 95.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 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2-14]
- 96. 上海市教委高峯高原學科動態調整名單公佈,調整後共121個學科入圍(附表格) .文揮教育.2018-10-26[引用日期2019-07-31]
- 97. 關於我們 .復旦大學孔子學院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8-03]
- 98. 復旦大學合作辦學項目一覽 .復旦大學外事處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2018-09-01[引用日期2019-08-03]
- 99.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出爐,排名前十的是這些高校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7-15]
- 100. Fudan University |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THE .THE[引用日期2020-07-25]
- 101. usnews .USNews[引用日期2020-07-25]
- 102. 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中國[引用日期2020-06-12]
- 103. 俄2020年國際大學排名出爐!中國122所高校入圍,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 .北京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27]
- 104. 世界大學排名揭曉:6所內地大學全球百強,北大首進前50 .網易[引用日期2020-08-15]
- 105. 復旦標誌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0-08-29]
- 106. 校徽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18-09-28]
- 107.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復旦大學校訓背後故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8-26]
- 108. 治理架構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0-12-27]
- 109. 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06]
- 110. 無償獻血促進獎獲獎名單 .醫政醫管局[引用日期2021-03-25]
- 111. 青島循環經濟協會在青島理工大學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3-31]
- 112. 復旦舊憶:在夏壩的那些日子 .重慶晨報[引用日期2021-04-11]
- 113. 復旦大學——杜倫大學聯合金融研究中心成立儀式隆重舉行-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復旦大學.2010-09-16[引用日期2021-04-23]
- 114. 復旦大學與匈牙利政府正式在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4-29]
- 115.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成立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5-03]
- 116. 關於全國“兩優一先”擬表彰對象的公示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6-08]
- 117. 上海市“兩優一先”擬表彰對象公示 .上觀[引用日期2021-06-23]
- 118. 安徽大學名列其中 .安徽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6-29]
- 119. (受權發佈)中共中央關於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決定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6-30]
- 120. 全國開放數林標杆城市中濟南排名第5!副省級城市排名第2!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8-07]
- 121. 復旦簡史:復員時期(1945.8-1946.10) .新浪.2005-09-20[引用日期2021-08-09]
- 122. 上海表彰“兩優一先”,400名個人、200個基層組織獲榮譽稱號(附名單) .上官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8-21]
- 123. 關於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入選名單的公示 .安徽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9-10]
- 124. “復旦七十子”瞿宣穎 (3) .中華網.2016-02-21[引用日期2021-09-18]
- 125. “三項大學使命”MosIUR第五次發佈!南京大學內地高校第四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21-09-20]
- 126. Moscow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 Three University Missions '', 2021 .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1-09-20]
- 127. 【軟科排名】-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引用日期2021-09-25]
- 128. 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聯合公佈國家智能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 .中央網信辦[引用日期2021-10-01]
- 129. 金力任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不再擔任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1-08]
- 130. 中共中央決定 金力同志任復旦大學校長 .復旦大學微信公眾號.2021-11-08[引用日期2021-11-08]
- 131.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科學院[引用日期2021-11-22]
- 132. 中俄成立綜合性大學聯盟 目前60所高校加入 .新浪教育[引用日期2021-11-29]
- 133. Network members — UBIAS .全球大學高研院聯盟 官網[引用日期2021-12-12]
- 134. 復旦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調整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1-12-13]
- 135. 復旦大學老齡研究院成立 .界面新聞 · 快訊[引用日期2021-12-26]
- 136. 中管高校 .共產黨員網[引用日期2022-01-26]
- 137. 復旦大學2021年招生章程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2-02-09]
- 138. 教育部和上海市簽約重點共建復旦大學等4所高校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2-09]
- 139.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2-14]
- 140.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7]
- 141. 中日簽署合作協議 共話重慶大足石刻文物保護 .人民諮詢[引用日期2022-03-03]
- 142. 科教司關於首批高等級實驗室生物安全培訓基地名單的公示 .科教司[引用日期2022-05-22]
- 143.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官網[引用日期2022-07-25]
- 144. 重磅發佈!2021—2022年度中國大學官微百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8-09]
- 145. 清北、浙大躋身全球學術50強,202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佈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08-15]
- 146. 中華家系1號基因組和轉錄組標準物質發佈 基因測序可靠性有了計量支撐-中國科技網 .其他.2022-08-27
- 147. 困擾水系儲能電池的三大難題有解了-中國科技網 .其他.2022-09-24
- 148. 復旦大學新增4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2-10-01]
- 149. 教育部公佈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10-01]
- 150. 世界大學最新排名公佈!7所中國內地高校進入前100名 .魯網.2022-10-16[引用日期2022-10-16]
- 151. 澳大與內地三高校成立中國旅遊教育合作聯盟 .澳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10-22]
- 152. 澳大與內地三高校成立中國旅遊教育合作聯盟 .海外網[引用日期2022-10-23]
- 153. 澳門大學與內地三所高校成立中國旅遊教育合作聯盟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10-24]
- 154. 2023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北京大學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第一 | 榜一 .百家號.2022-11-10
- 155. 科技倫理與人類未來研究院成立 .解放日報.2022-11-16[引用日期2022-11-16]
- 156. 復旦大學代表團赴日參加“2017年‘亞洲校園項目‘年度討論會暨第二期項目啓動儀式”-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2-11-18]
- 157. 蘭州大學發訃告 | 學術快報 .微信.2022-11-29[引用日期2022-11-29]
- 158. 復旦大學創新與數字經濟研究院成立—新聞—科學網 .科學網.2022-11-29[引用日期2022-11-29]
- 159. 統計概覽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2-12-29]
- 160. 院系專業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2-12-29]
- 161. (二十大受權發佈)中共二十屆中央領導機構成員簡歷-新華網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3-02-06]
- 162. 遼寧省人民政府 .遼寧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2-06]
- 163. 上海在復旦大學等7家高校成立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界面新聞 · 快訊[引用日期2023-02-17]
- 164. 裘新任復旦大學黨委書記 .澎湃.2023-02-21
- 165. 歷任領導 .復旦大學.2022-02-22[引用日期2023-02-22]
- 166. 復旦大學書畫篆刻藝術研究中心成立 .文匯報[引用日期2023-03-12]
- 167. 新華社快訊:大會經投票表決,決定丁薛祥、何立峯、張國清、劉國中為國務院副總理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3-03-13]
- 168. 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發佈 .百家號.2023-03-30
- 169. 中國科大等七所高校發起組建國際傳播學會中國理事會 .中國科大新聞網.2023-04-03[引用日期2023-04-03]
- 170. 馬英九一行造訪復旦大學 籲“推動兩岸年輕人交流是迫切任務” .新華網官方賬號[引用日期2023-04-06]
- 171. 剛剛成立的“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它有哪些關鍵詞? .澎湃.2023-04-08
- 172. 復旦大學“泓復學堂”正式成立 .封面新聞[引用日期2023-04-17]
- 173. 復旦大學紀檢監察研究院成立 .新民晚報.2023-05-08[引用日期2023-05-08]
- 174. 北大清華浙大等九校建立聯盟 互認本科課程學分 .北京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5-09]
- 175.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5-09]
- 176. 上海高校教師教學發展聯盟成立 8所高校發起倡議-中新網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3-05-27]
- 177. 復旦大學 Fudan University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3-06-18]
- 178.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 .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引用日期2023-06-18]
- 179.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80. 歷史學系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引用日期2023-06-18]
- 181. 旅遊系 .復旦大學旅遊系[引用日期2023-06-18]
- 182.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83. About us .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引用日期2023-06-18]
- 184.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85. About us-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Public Affairs Fudan University .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86. 復旦大學法學院 .復旦大學法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87.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88. 院系簡介 .院系簡介[引用日期2023-06-18]
- 189. 首頁 -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首頁 -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90. 物理系 .物理系[引用日期2023-06-18]
- 191.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 .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引用日期2023-06-18]
- 192. 首頁 -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首頁 -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93.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官網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官網[引用日期2023-06-18]
- 194. 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 .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引用日期2023-06-18]
- 195. 2024QS世界大學排名公佈:北京大學第17位,清華大學位列第25位 .環球網.2023-06-28
- 196. 復旦大學培養研究生學科、專業目錄(專業學位) .復旦大學.2023-06-25[引用日期2023-07-18]
- 197. 2023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佈,清華大學全球第22,上海兩高校穩居全球百強 .文匯報.2023-08-15[引用日期2023-08-15]
- 198. Nature發文!生物醫學研究院陳飛團隊揭示轉錄與基因組穩定性“雙重質控”新機制 .復旦大學.2023-08-09[引用日期2023-08-1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