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簡稱“上海交大”,位於上海,是教育部直屬、上海市共建、中央直管的全國重點大學
[137]
,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135]
為九校聯盟
[139]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Universitas 21、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亞洲校園
[159]
成員,入選“珠峯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1-5]
- 中文名
- 上海交通大學
- 外文名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 簡 稱
- 上海交大、SJTU [9]
- 創辦時間
- 1896年
- 創辦人
- 盛宣懷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全國重點大學(1959年)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85工程(1999年)
211工程(1995年)
珠峯計劃(2009年) 展開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楊振斌(黨委書記)
丁奎嶺(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27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25人 [2] - 本科專業
- 71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8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9個
[2]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8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38個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9個
- 院系設置
- 33個學院/直屬系
- 校 訓
-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 校 歌
- 《上海交通大學校歌》
- 校慶日
- 4月8日
- 地 址
-
閔行校區: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
徐匯校區:上海市徐彙區華山路1954號 - 院校代碼
- 10248
- 主要獎項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項(2010-2015年)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7項(2000-2016年)
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00項(2010-2015年)
省部級人文社科獎130項(2010-2015年) - 知名校友
-
江澤民
錢學森
蔡元培
胡敦復
吳文俊 展開 - 佔地面積
- 3000000 m² [2]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上海交通大學清末發源
南洋公學(2張)
1897年,盛宣懷呈奏《籌建南洋公學及達成館舍》一折,提出南洋公學及達成館均可由輪電兩局集捐籌辦。聘請張煥綸為中文總教習,福開森為監院。在上海徐家彙賃屋辦學。首批招考師範生30名,於4月8日開學,按五層格進行培養。11月9日外院開辦,由師範生擔任教習。師範生自編《蒙學課本》,風行中國國內。何嗣焜擬訂公學第一份辦學章程——《南洋公學章程》。招商局認捐規銀6萬兩,電報局認捐規銀4萬兩,作為辦學經費。
1905年,學校改隸商部,改校名為商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始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為目標。
1907年改隸郵傳部,易校名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同年10月,學校的第一個工程專科,即學制3年的鐵路專科正式成立。
1908年夏,學校增設電機專科,為中國高等學校最早設立的電機系科。
1909年,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船政科成立,後於1911年改為郵傳部上海高等商船學堂。
1910年,學校建立電機實驗室,同年秋,定“勤、儉、敬、信”四字為校訓。
1911年,在辛亥革命的高潮聲中,唐文治宣佈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監督改稱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困難,唐文治提出自己減薪一半,師生同心,以維持教學。唐文治還著《人格》一書作為國文教材。該時期孫中山蒞校演講,全校師生開始共同致力於興建中國實業。
[13]
上海交通大學民國茁壯
1921年,葉恭綽任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時,將交通部所屬三所高校(上海、北京及唐山)統一更名為交通大學。學校定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並在全國率先成立董事會,校長亦由董事會選舉產生。葉恭綽當選為校長,張鑄為滬校主任,凌鴻勳和張廷金為副主任。學校在原有電機科外又增設了機械科。
1922年,由於政局變動,葉恭綽出走,學校改為交通部南洋大學。此後校長多次變換,直到1924年底凌鴻勳再次任校長,學校才有了進一步的發展。該時期仍設置電機、機械和鐵路管理三科,而土木科已調歸唐山學校。學校在該期間又新建成體育館和調養室,並於1926年創辦了中國高校最早的工業研究所。
[14]
1927年,北伐勝利,北洋政府垮台,南京政府成立。國民政府交通部接管南洋大學。學校改組為第一交通大學,設立校務委員會。並第一次招收女生,實行男女同校。附中、附小脱離學校,另組私立南洋模範中小學。
1928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改組,增設鐵道部。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將設在上海、唐山、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併,統稱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校長由鐵道部部長孫科兼任,副校長由黎照寰兼任。不久,黎又被任命為專職校長。該時期學校經費充裕,校舍建設和系科建設都得到較快發展,校園面積也擴大到近500畝。期間,學校先後成立了科學學院、管理學院、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電機工程學院和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由此形成了以工為重點,理為基礎,兼重管理的教學體系。
1930年春,學校將“工業研究所”擴充為“交通大學研究所”,設工業和經濟兩大研究部,分材料、設計、機械、電氣、物理、化學、社會經濟、實業經濟、交通、管理、會計和統計共12個研究組。從1931年起正式招收研究生。
[15-16]
1937年8月1日,學校劃歸教育部,名為國立交通大學。八·一三事變爆發後學校遷至上海法租界繼續辦學。
日軍侵佔上海租界後,國立交通大學總部從上海轉移到重慶九龍坡。該時期,交大開展院系建設。重慶商船專科學校併入交大組建造船等新專業。1943年,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成立,是解放前中國培養工學碩士最多的單位。
[17-18]
1945年10月,抗日戰爭勝利後,重慶交大總校師生分批覆員上海。
1946年,國民黨挑起內戰。滬校與渝校會合,教學秩序得以恢復。廣大師生投入到反對內戰的鬥爭之中。在通貨膨脹、經濟困難與“白色恐怖”之中,學校仍堅持改進教學,並增設電信管理、電信技術兩專修科。
至1949年1月,學校共有理、工、管理3個學院,18個學系,2個專修科和1個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學開闢新程
1952年,全國進行大規模院系調整,交大由10個系、1個專修科調整為機械、電機、造船3大類、7個系;開辦工農速中和工農調幹生班、開展學習蘇聯經驗的教學改革,走按專業培養專門人才的道路。
1956年7月1日,以交通大學和大連工學院造船系為基礎的上海造船學院在交通大學原址成立;同月,交通大學調整設有機械製造系、動力機械系、運輸起重系、電工器材製造系、電力工程系5個系,馬列主義教研組以及教務處下設的物理、化學、數學、俄文、體育、工程畫、材料力學、理論力學、機械原理、機械零件、電工原理等11個教研組。8月25日,根據周恩來總理“交大遷校,必須留一個機電底子,以為南洋公學之續”的指示精神,又在交大校址成立了南洋工學院籌備委員會。同年,交通大學電訊工程系調出組建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
[23-26]
1957年,由於國際形勢趨於緩和,根據交通大學的實際情況和上海、西安兩地的建設需要,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大部分專業及師生遷往西安,作為交通大學的西安部分;小部分留在上海並與原上海造船學院及籌辦中的南洋工學院合併,作為交通大學的上海部分,兩部分為一個學校,一個系統,統一領導。
[163]
1959年3月,中央下發《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將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共同列為全國16所重點學校之列。這是官方第一次明確地把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和上海部分稱為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27]
[163]
1959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西安部分分別獨立為兩所學校。同年,經國務院批准,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
1961年2月6日,中央決定上海交大劃歸國防科委直接領導,同時受教育部及上海市委領導。
1978年10月,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市第一機電工業局、第二機電工業局、上海造船工業局、上海交通運輸局、華東電業管理局和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政府聯合創辦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現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140]
1984年,鄧小平同志親切接見了上海交通大學校領導和師生代表。同年6月10日,上海交大被列為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等院校。同年試辦研究生院。
[18]
1995年12月,上海交大被列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30]
2001年,首批獲准試辦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同年,上海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併入學校。
[31-32]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國高校首個海外研究生院——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研究生院(2019年7月註冊成立)。
[33]
2005年7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
[34]
,成立了由教育部、上海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2006年,首批入選國家“111計劃”。
2009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依託學校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36]
;同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月,進入教育部、農業部合作共建全國八所涉農高校行列。同年,入選國家“珠峯計劃”。
[37-38]
2012年5月,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11月,入選教育部、衞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41-43]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成立兒科學院,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醫學院兒科系正式升格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兒科學院。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49]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
[50]
;同月,學校聯合招商銀行共建金融業首個AI實驗室。
[51-53]
2018年11月,成為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成員。
[10]
2019年2月,學校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同月,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4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5月,發起成立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9月,入選一流網絡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發起成立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11月,學校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12月,入選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試點單位。
[54-61]
2020年6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揭牌。
[62]
7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在呼和浩特市正式揭牌。
[63]
8月,學校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64]
9月2日,上海交通大學應急管理學院成立暨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應急管理局戰略合作簽約儀式舉行。
[65]
9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成立。
[66]
10月16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67]
11月,學校入選“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
[68]
同月,上海交通大學教育學院成立。
[69]
12月29日,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成立。
[70]
2021年1月17日,加入長三角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資源共享研究聯盟。
[71]
4月,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安全研究院正式成立。
[111]
4月23日,發起組建“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
[113]
。5月,“上海交通大學-建水紫陶聯合研究中心”簽約揭牌
[114]
;同月,上海交通大學-德爾股份“先進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簽約揭牌
[115]
;同月,獲批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116]
6月30日,上海交通大學在徐匯校區隆重舉行學校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落成儀式。
[122]
2022年7月30日,首屆上海交大中銀科技金融高峯論壇成功舉辦,新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在本屆峯會中舉行了揭牌儀式。
[141]
8月,加入全球中文學習聯盟。
[144]
9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中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小學舉行揭牌儀式。
[146]
9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紹興新能源與分子工程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浙江紹興舉行。
[149]
12月1日,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
[161]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研究
編輯上海交通大學科研平台
上海交通大學(7張)
平台級別/類別 | 名稱 |
---|---|
國家實驗室 | 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實驗室(籌) |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癌基因及相關基因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生物代謝國家重點實驗室 微米/納米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
國家級研究機構 |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心組織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
國家級研發中心 | |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振動衝擊噪聲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 | IFSA協同創新中心 高新船舶與深海開發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未來媒體網絡協同創新中心 |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機構 | 系統生物醫學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中美食品安全聯合研究中心 激光製造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先進核能系統熱工水力基礎研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上海轉化醫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世界衞生組織合作中心 | WHO新生兒保健合作中心 WHO癌症研究合作中心 WHO免疫遺傳學與免疫病理學合作中心 |
其它國家級平台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水動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 海洋智能裝備與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
動力機械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系統控制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高速電路系統與電磁兼容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 |
“智能計算與智能系統”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籌) | 科學工程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人工結構及量子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粒子物理與星系宇宙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激光等離子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 | 遺傳發育與精神神經疾病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系統生物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細胞分化與凋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環境與兒童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人工智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籌) | |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代謝與發育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 |
衞生部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兒童血液腫瘤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內科消化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內分泌代謝病重點實驗室 | |
衞生部醫學胚胎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 | |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 農業部都市農業(南方)重點開放實驗室(籌) |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空天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 數字醫學臨牀轉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太陽能發電和製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網絡與信息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細胞工程與抗體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上海市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胃腫瘤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骨科內植物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糖尿病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激光製造與材料改性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胰腺疾病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網絡化製造與企業信息化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數字媒體處理與傳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內分泌腫瘤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環境與兒童健康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電氣絕緣與熱老化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信息安全綜合管理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聯合格爾) | |
上海市血管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眼底病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組織工程研究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生殖醫學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人類基因組研究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獸醫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胚胎與生殖工程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複雜薄板結構數字化製造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可擴展計算與系統重點實驗室 (省部共建國家培育基地) | 上海市北斗導航與位置服務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先進高温材料及其精密成形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粒子物理宇宙學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腫瘤微環境與炎症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婦科腫瘤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輔助生殖與優生重點實驗室 | 上海市小兒消化與營養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耳鼻疾病轉化醫學重點實驗室(籌) | 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與關節病損傷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重性精神病重點實驗室 | ||
上海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市鎂材料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市食品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市MED-X重大疾病檢測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上海電化學能源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 |
上海市智能診療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 | —— | |
上海市功能型平台 | 上海臨港智能製造研究院 | 臨牀研究功能型平台 |
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國家林業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 —— |
未來技術學院 | —— |
上海交通大學科研成果
●自然科學與技術
1.歷史開創性成果
上海交通大學(25張)
2.重大研究成果項目
截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學擁有“暗物質探索研究”“捕獲馬約拉納費米子”“第二代高温超導帶材製造”“量子信息存儲”“富營養化初期湖泊面源污染入湖河道流域治理成套技術”“4500米無人遙控潛水器(海馬號)研製”“火箭發動機關鍵部件加工”“納米材料全新力學現象”“合成光學活性無機材料”“DNA磷硫酰化修飾基因組圖譜破譯”“腎上腺腫瘤致病基因”“腎上腺和胰腺內分泌腫瘤醫學基因組學”“胃癌發生機制”“生態系統鎂研究”“生長素調控植物氣孔發育”“水稻花器官發育”、“為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尋找潛在新靶點”“治療帕金森症天然產物”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項目。
[2]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學研究指出,1070 nm的激光照射可以改善阿爾茨海默症小鼠的認知障礙並減少β澱粉樣蛋白的沉積。
[160]
2022年,中科院近代物理所牽頭,上海交通大學等合作完成, 發現了β衰變中最強同位旋混雜現象
[162]
。
3.論文發表
2016年,上海交通大學SCI收錄論文數等指標連續多年居中國國內高校前列。2015年度SCI收錄兩類文獻(Article,Review)達到6027篇,其中國際卓越論文2497篇,均位居中國高校首位;中國國內論文被引26749次,位居中國高校第一;國內卓越論文2414篇,居中國高校第三;十年SCI收錄論文累積被引39913篇、366612次,位居中國高校第二;國際會議論文705篇,位居中國高校第二。1篇論文入選“2015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
4.科研項目&經費
校園風景(18張)
●人文社會科學
1.獲得項目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共獲人文社科類項目立項資助160餘項(不含各級各類委託項目)。其中國家社科基金36項,其中重大項目7項、重點項目6項、年度和青年項目14項、後期資助5項、藝術學專項2項、重點委託項目2項;教育部項目18項,其中重大項目2項、規劃和青年項目13項、高校思政工作專項2項、工程科技人才培養專項1項。
[79]
2.研究經費
2015年,上海交通大學人文社科科研經費達到8446萬元,其中,縱向經費3957萬元,橫向經費4489萬。重大、重點與智庫項目經費1600萬元。
●成果獲獎&專利授權
上海交通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根據2017年5月該校官網顯示,上海交通大學主辦有35本中外文學術期刊,其中《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分為中文版、農業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三種。
Nano-MicroLetters | JournalofManagementAnalytics |
《歐洲評論》(EUROPEANA) | 《中國文化產業評論》(CSSCI) |
中國金融評論 | |
中國海洋法學評論 | |
Journalof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English.Edition) |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中文版)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 |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 |
微米/納米科學與技術 | |
鑄造工程·造型材料 | |
CommunicationsonPureandAppliedAnalysis | |
學校體育科研 | |
— | |
注:各期刊內容簡介可查閲參考資料。 |
- 館藏資源
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校圖書館文獻累積總量(不包括電子版)338萬冊,電子圖書總量1113.2萬冊,電子期刊總量5.77萬種,182.05萬冊;生均擁有文獻(不含電子文獻)59.51冊,生均擁有文獻(含電子文獻)225冊。本科生均圖書流通量為13冊次(總量為21.02萬冊)。全年共採購中外文圖書5.36萬種,5.83萬冊;中外文期刊2001種;新增數據庫7個,總數達到428個。各類多媒體資源總量達16.5TB。館際互借/文獻傳遞全年總申請量為7999條,總完成量為7206件,總滿足率90.1%。
[81]
上海交通大學教育教學
編輯上海交通大學院系專業
學院名稱 | 招生專業名稱 | 分流專業名稱 |
---|---|---|
海洋工程類/土木類 | 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交通運輸(3+1+2改革省份要求物理且化學) | |
工程力學(強基計劃) | 工程力學(強基計劃) | |
機械類 (國際化人才培養試點班) | 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
機械類 | 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
工業工程 |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 | |
電子信息類 | 自動化、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電子信息類 (IEEE試點班) | 自動化、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 | |
人工智能 (卓越人才試點班*) | ——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 | |
生物醫學工程 | —— | |
航空航天工程 | —— | |
上海交通大學智慧能源創新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產教融合培養班,回生源地國電投分公司工作) | —— |
化學類 | 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含高分子方向) | |
從優秀新生中選拔,進入“致遠榮譽計劃” | 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生物科學、生物醫學科學 | |
海洋科學 (物理海洋與觀測技術) | —— | |
海洋科學 (化學、生物與地質海洋) | —— | |
生物科學類 | 生物技術、生物工程 | |
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 | 農業資源與環境、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 | |
藥學類 | 藥學、臨牀藥學(五年制) | |
經濟管理試驗班 | 金融學、經濟學、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
金融學 | ——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 |
法學試驗班 | 法學 | |
法學 | 法學 | |
英語 | —— | |
日語 | —— | |
德語 | —— | |
漢語言文學(中外文化交流) | —— | |
行政管理 | —— | |
傳播學 | —— | |
廣播電視編導 | —— | |
文化產業管理 | —— | |
工業設計 | —— | |
建築學 | —— | |
視覺傳達設計(含環境設計) | —— | |
風景園林 | —— | |
上海交大密西根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 | 電子信息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英語授課) | 機械工程、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未來技術方向)、電子與計算機工程(未來技術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未來技術方向) |
機械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英語授課) | ||
材料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全英語授課) | ||
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 (SPEIT) | 電子信息類 (零法語基礎,英語+法語授課) | 信息工程、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 |
機械類 (零法語基礎,英語+法語授課) | ||
法語 (零法語基礎,英語+法語授課) | —— | |
理科試驗班類 | 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天文學 | |
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 工科試驗班類 (工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 海洋工程類、機械類、電子信息類、材料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海洋科學(物理海洋與觀測技術)、電子信息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機械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材料類(交大密西根學院、未來技術學院)、電子信息類(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機械類(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 |
自然科學試驗班 | 自然科學試驗班 |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海洋科學(化學、生物與地質海洋)、藥學 |
文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 人文科學試驗班 (文科創新人才培養平台) | 法學 |
漢語言文學(中外文化交流)、行政管理、傳播學、廣播電視編導、文化產業管理 | ||
學院名稱 | 招生專業名稱 | 年制 |
---|---|---|
臨牀醫學院 | 臨牀醫學(本博連讀) | 八年制 |
臨牀醫學(本博連讀法語班) | ||
臨牀醫學 | 五年制 | |
臨牀醫學(英語班) | 五年制 | |
口腔醫學院 | 臨牀醫學(本博連讀口腔醫學方向) | 八年制 |
口腔醫學”5+3一體化“ | 五+三 | |
兒科學院 | 兒科學”5+3一體化“ | 五+三 |
公共衞生學院 | 預防醫學 | 五年制 |
基礎醫學院 | 生物醫學科學 | 四年制 |
檢驗系 | 醫學檢驗技術(法語班) | 四年制 |
檢驗系 | 醫學技術類(醫學檢驗技術、食品衞生與營養學) | 四年制 |
營養系 | ||
護理學院 | 護理學 | 四年制 |
卓越醫學創新班 | 醫學實驗班(卓越醫學創新班)(臨牀醫學、兒科學(5+3)、預防醫學) | 五年制 |
上海交通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有專任教師3236名,其中教授98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3名(包括1名兩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45名,青年拔尖人才24名,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2名,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36名(青年科學家2名),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4名,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1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0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獲得者73名(青年項目獲得者7名)。
[2]
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王振義、阮雪榆、顧健人、曾溢滔、劉永坦、謝友柏、何友聲、饒芳權、翁史烈、葛脩潤、範滇元、陳亞珠、楊勝利、邱蔚六、潘健生、陳賽娟、戴尅戎、項坤三、趙連城、聞雪友、林忠欽、丁文江、寧光、張志願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紀志剛
[83]
注:兩院院士名單據2017年5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陳竺、曹誼林、賀林、盛慧珍、陳國強、陳竺、曹誼林、任秋實、林忠欽、倪明選、程旭、張傑、馬紫峯、鄧子新、毛軍發、賀林、張文軍、徐學敏、韓澤廣、賈偉平、陳建平、朱向陽、李建國、張荻、馮雁、高峯、來新民、沈南、周朦、馬紫峯、張傑、寧光、楊小虎、過敏意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賈偉(敖平)、郭熙志、曾凡一、陳國強、崔大祥、金穎、李保界、高維強、陳賽娟、吳際、劉熒、曾凡一、張軍、徐天樂
國家級教學團隊:力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洪嘉振)、工業工程主幹課程教學團隊(江志斌)、口腔頜面外科學教學團隊(張志願)、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團隊(孫麒麟)、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教學團隊(胡其圖)、工科數學基地教學團隊(樂經良)、生命科學導論教學團隊(林志新)、大學英語教學團隊(劉龍根)
[84-87]
上海交通大學學科建設
據2022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交通大學有18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7個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峯高原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全校25個學科入選A類。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8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8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32個;38個博士後流動站。
[2]
ESI發佈的2019年3月排名數據顯示,上海交通大學已有19個前百分之一學科、7個前千分之一學科、1個前萬分之一學科。總排名在世界第116位,較之上期上升1位。
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藥理學與毒理學、數學、化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牀醫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物理學、農業科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免疫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社會科學、動植物科學、經濟與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19個學科位居全球前1%。
[88]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口腔醫學、藥學、工商管理
[89]
級別 | 名稱 | ||
---|---|---|---|
一級學科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機械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力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二級學科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凝聚態物理 | 光學 |
遺傳學 |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兒科學 | 內科學 | 外科學 | |
口腔臨牀醫學 |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學 | - |
光學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微生物學 | 遺傳學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流體力學 | 車輛工程 | 岩土工程 |
蔬菜學 | 企業管理 | 醫學基因組學 | 組織工程學 |
口腔頜面外科學 | 內分泌與代謝學 | 消化病醫學 | 腎臟醫學 |
口腔修復與生物材料學 | 風濕病學 | 兒科學 | 發育生物學 |
醫學免疫學 | -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力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外國語言文學、生物學、環境科學與工程、臨牀醫學、藥學、化學、園藝學、土木工程、應用經濟學、光學工程、軟件工程、法學、生態學、公共管理、統計學、化學工程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天文學、科學技術史、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
[90]
授權類別 | 序號 | 學科代碼 | 學科名稱 | 授權時間 |
---|---|---|---|---|
博一 | 1 | 0202 | 應用經濟學 | 2011.03 |
2 | 0301 | 法學 | 2011.03 | |
3 | 0302 | 政治學 | 2022.07 | |
4 | 0305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2018.03 | |
5 | 0401 | 教育學 | 2022.07 | |
6 | 0402 | 心理學 | 2020.03 | |
7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 | 2019.05 | |
8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 | 2011.03 | |
9 | 0503 | 新聞傳播學 | 2018.03 | |
10 | 0701 | 數學 | 2003.09 | |
11 | 0702 | 物理學 | 2000.12 | |
12 | 0703 | 化學 | 2011.03 | |
13 | 0704 | 天文學 | 2015.12 | |
14 | 0707 | 海洋科學 | 2019.05 | |
15 | 0710 | 生物學 | 2003.09 | |
16 | 0712 | 科學技術史 | 2015.12 | |
17 | 0713 | 生態學 | 2011.09 | |
18 | 0714 | 統計學 | 2011.09 | |
19 | 0801 | 力學 | 1998.06 | |
20 | 0802 | 機械工程 | 1998.06 | |
21 | 0804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2000.12 | |
22 | 0805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1998.06 | |
23 | 0807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1998.06 | |
24 | 0808 | 電氣工程 | 2000.12 | |
25 | 0809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2000.12 | |
26 | 0810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2000.12 | |
27 | 0811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1998.06 | |
28 | 0812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2000.12 | |
29 | 0813 | 建築學 | 2022.07 | |
30 | 0814 | 土木工程 | 2011.03 | |
31 | 0817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2018.03 | |
32 | 0824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1998.06 | |
33 | 0825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2019.05 | |
34 | 0827 | 核科學與技術 | 2011.03 | |
35 | 083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2003.09 | |
36 | 0831 | 生物醫學工程 | 1998.06 | |
37 | 0832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2020.03 | |
38 | 0836 | 生物工程 | 2018.03 | |
39 | 0839 | 網絡空間安全 | 2016.01 | |
40 | 0902 | 園藝學 | 2011.03 | |
41 | 1001 | 基礎醫學 | 2000.12 | |
42 | 1002 | 臨牀醫學 | 2003.09 | |
43 | 1003 | 口腔醫學 | 1998.06 | |
44 | 1004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 2011.03 | |
45 | 1007 | 藥學 | 2011.03 | |
46 | 1010 | 醫學技術 | 2021.11 | |
47 | 1011 | 護理學 | 2011.09 | |
48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1998.06 | |
49 | 1202 | 工商管理 | 2003.09 | |
50 | 1204 | 公共管理 | 2011.03 | |
51 | 1305 | 設計學 | 2019.05 | |
52 | 1401 | 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 | 2021.11 | |
碩一 | 1 | 0101 | 哲學 | 2015.12 |
2 | 0403 | 體育學 | 2011.03 | |
3 | 0602 | 中國史 | 2015.12 | |
4 | 0823 | 交通運輸工程 | 2011.03 | |
5 | 0834 | 風景園林學 | 2011.09 | |
6 | 0906 | 獸醫學 | 2021.11 | |
自設學科 | 1 | 0802Z1 | 工業工程 | 2002.12 |
2 | 1002Z1 | 臨牀病理學 | 2013.12 | |
3 | 1002Z2 | 臨牀中西醫結合 | 2018.12 | |
4 | 1204Z1 | 應急管理 | 2020.07 | |
5 | 99J5 | 動物科學與工程 | 2015.12 | |
授權級別 | 序號 | 學位類別碼 | 授權點名稱 | 獲批年份 |
---|---|---|---|---|
博士 | 1 | 0854 | 電子信息 | 2019 |
2 | 0855 | 機械 | 2019 | |
3 | 0856 | 材料與化工 | 2019 | |
4 | 0858 | 能源動力 | 2019 | |
5 | 0859 | 土木水利 | 2022 | |
6 | 0860 | 生物與醫藥 | 2021 | |
7 | 0861 | 交通運輸 | 2019 | |
8 | 1051 | 臨牀醫學博士 | 1998 | |
9 | 1052 | 口腔醫學博士 | 2000 | |
碩士 | 1 | 0251 | 金融 | 2010 |
2 | 0252 | 應用統計 | 2010 | |
3 | 0257 | 審計 | 2011 | |
4 | 0351 | 法律 | 2003 | |
5 | 0451 | 教育 | 2021 | |
6 | 0452 | 體育 | 2014 | |
7 | 0453 | 漢語國際教育 | 2010 | |
8 | 0454 | 應用心理 | 2014 | |
9 | 0551 | 翻譯 | 2007 | |
10 | 0552 | 新聞與傳播 | 2010 | |
11 | 0851 | 建築學 | 2020 | |
12 | 0854 | 電子信息 | 2019 | |
13 | 0855 | 機械 | 2019 | |
14 | 0856 | 材料與化工 | 2019 | |
15 | 0857 | 資源與環境 | 2019 | |
16 | 0858 | 能源動力 | 2019 | |
17 | 0859 | 土木水利 | 2019 | |
18 | 0860 | 生物與醫藥 | 2019 | |
19 | 0861 | 交通運輸 | 2019 | |
20 | 0951 | 農業 | 2002 | |
21 | 0952 | 獸醫 | 2004 | |
22 | 0953 | 風景園林 | 2005 | |
23 | 1051 | 臨牀醫學 | 1998 | |
24 | 1052 | 口腔醫學 | 2000 | |
25 | 1053 | 公共衞生 | 2010 | |
26 | 1054 | 護理 | 2010 | |
27 | 1055 | 藥學 | 2010 | |
28 | 1251 | 工商管理 | 1993 | |
29 | 1252 | 公共管理 | 2000 | |
30 | 1253 | 會計 | 2004 | |
31 | 1256 | 工程管理 | 2010 | |
32 | 1351 | 藝術 | 2009 | |
碩士(目錄外) | 1 | S1257 | 技術轉移 | 2022 |
2 | S1352 | 數字文創與管理 | 2022 | |
-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了2016年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排名結果。上海交通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工程、臨牀醫學、生物學、工商管理5個學科排名A+檔。10個學科排名A檔,排名前5%的學科共15個,居全國第四名。10個學科排名A-檔。
[91]
上海交通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2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上海交通大學擁有43個國家一流專業建設點,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000年以來獲61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39項為第一完成單位);擁有國家級和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3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4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5個;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課程55門,有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9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27門,國家雙語示範課7門;上海市精品課程183門,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課程53門。
[2]
序號 | 學院 | 專業名稱 | 批次 |
---|---|---|---|
1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第一批 |
2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船舶與海洋工程 | 第一批 |
3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工程力學 | 第二批 |
4 | 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 | 第三批 |
5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 | 第一批 |
6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第一批 |
7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核工程與核技術 | 第二批 |
8 | 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 工業工程 | 第二批 |
9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第一批 |
10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信息工程 | 第一批 |
11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自動化 | 第一批 |
12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第一批 |
13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第二批 |
14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第二批 |
15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軟件工程 | 第二批 |
16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信息安全 | 第二批 |
17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第三批 |
18 | 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 | 人工智能 | 第三批 |
19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第一批 |
20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第一批 |
21 | 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 | 第一批 |
22 | 航空航天學院 | 航空航天工程 | 第二批 |
23 | 數學科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第一批 |
24 | 數學科學學院 | 統計學 | 第三批 |
25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物理學 | 第一批 |
26 | 物理與天文學院 | 天文學 | 第三批 |
27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 | 第一批 |
28 |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第二批 |
29 | 海洋學院 | 海洋科學 | 第三批 |
30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生物技術 | 第一批 |
31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生物科學 | 第二批 |
32 |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 | 生物工程 | 第二批 |
33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植物科學與技術 | 第二批 |
34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農業資源與環境 | 第二批 |
35 | 農業與生物學院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第三批 |
36 | 醫學院 | 生物醫學科學 | 第一批 |
37 | 醫學院 | 臨牀醫學 | 第一批 |
38 | 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第一批 |
39 | 醫學院 | 預防醫學 | 第二批 |
40 | 醫學院 | 護理學 | 第二批 |
41 | 醫學院 | 醫學檢驗技術 | 第三批 |
42 | 醫學院 | 兒科學 | 第三批 |
43 | 藥學院 | 藥學 | 第一批 |
44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商管理 | 第一批 |
45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金融學 | 第二批 |
46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會計學 | 第二批 |
47 | 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 經濟學 | 第三批 |
48 | 凱原法學院 | 法學 | 第一批 |
49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第二批 |
50 | 外國語學院 | 德語 | 第三批 |
51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 | 第三批 |
52 | 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 | 行政管理 | 第二批 |
53 | 媒體與傳播學院 | 傳播學 | 第一批 |
54 | 媒體與傳播學院 | 文化產業管理 | 第二批 |
55 | 媒體與傳播學院 | 廣播電視編導 | 第三批 |
56 | 設計學院 | 工業設計 | 第二批 |
57 | 設計學院 | 風景園林 | 第三批 |
58 | 設計學院 | 建築學 | 第三批 |
59 | 設計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 | 第三批 |
60 | 密西根學院 | 電子與計算機工程 |
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微電子學、微電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臨牀醫學、口腔醫學、生物技術、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工業工程、醫學檢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土木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護理學、法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植物生物技術、核工程與核技術
[94]
國家級精品課程(2003-2010):《材料科學基礎》《工程熱力學》《理論力學》《現代機械工程圖學》《現代生物學導論》《自動控制原理》《大學體育》《大學物理》《檢測技術基礎》《交響音樂鑑賞》《生物醫學圖像處理》《數學實驗》《大學物理實驗》《現代遺傳學》《製冷與低温原理》《高等數學》《流體力學》《市場營銷學》《大學化學(含實驗)》《基本電路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食品工程原理》《大學英語》《船舶原理》《生產計劃與控制》《運營管理》《組織胚胎學》《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網絡教育)》《婦產科學》《醫學微生物學》《口腔頜面外科學》《政治學原理(網絡教育)》《金融工程學》《數據結構》《醫學影像學精品課程》《口腔粘膜病學精品課程》《電路實驗》《金融學導論(網絡教育)》《數據結構(網絡教育)》
[95]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眼病的預防與治療》《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法與社會》《數學之旅》《看名畫、談醫學》《婦科常見腫瘤的預防和治療》《現代力學與工程分析》《西醫內科學歷史和現代不良生活方式病》《經濟學的理解與運用——價格扭曲與通貨膨脹》《工業工程導論》《醫學檢驗技術導論》
[96]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第一批):《大學物理》《高等數學》《生命科學導論》《現代遺傳學》《數學實驗》《流體力學》《現代機械工程圖學》《細胞工程》《自動控制原理》《低温技術及其應用》《數據結構》《理論力學》《基本電路理論》《兒科學》《口腔黏膜病學》《外科學》《組織胚胎學》《醫學微生物學》《生產計劃與控制》
國家級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98]
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147]
、致遠學院——力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148]
- 教學成果
2009年9月,教育部公佈第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名單,上海交通大學獲一等獎2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和獨立完成單位分別獲1項),二等獎10項(獨立完成7項,參與完成3項)。
2014年9月,教育部公佈了第七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9—2014年)獲獎成果名單,上海交通大學13項成果獲2014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12項為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這12項中,交大作為獨立完成單位獲獎成果6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作為參與完成單位獲獎成果6項,特等獎1項、二等獎5項。此外,以交大附中為獨立完成單位獲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級別 | 項目名稱 |
---|---|
一等獎 | 生命科學公共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致遠”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 |
二等獎 | 優秀運動員學生全面培養及轉型發展的探索和實踐 |
國際產學合作,建設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培養學生綜合工程能力 | |
模擬醫學平台結合示範病區,構建全面提升學生臨牀能力的新教學模式 | |
創新機制和舉措,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 |
上海交通大學社會評價
- 國內排名
2020年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上海交大位列第4。
[100]
- 世界排名
QS: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47名,位列中國大陸第4位。
[102]
軟科:2020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63名,位列中國大陸第4位。
[103]
THE: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100名,位列中國大陸第6位。
[104]
U.S. News:2021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上海交大位列全球第122名,位列中國大陸第3位。
[105]
上海交通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2002年,上海交大在新加坡成立中國在海外設立的第一個研究生院。
2006年,建成交大密西根學院。
2012年,上海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上海交通大學學校標識
- 校名
上海交通大學校名字體為毛體,校名中核心詞為“交通”二字。
1912年(民國元年),學校改隸北京國民政府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並將鐵路科改為土木科,電機科改為電氣機械科。
[12]
此為“交通大學”的“交通”的來源——“交通部”的“交通”。
2009年,中國傳播學論壇暨第三屆全球傳播論壇在上海交通大學召開,使交大校園羣賢畢至,蓬篳生輝。
[11]
張傑校長在“2009中國傳播學論壇暨第三屆全球傳播論壇”上致辭《天地交而萬物通 上下交而其志同》,引用《易·泰》解釋“交通”。
[11]
《易·泰》曰:“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張傑校長説,天地之交是最大的“交”,是萬物大“通“之時。將交通大學中的“交通”賦予新的人文精神和辦學理念,
[11]
之後“交通”二字之意,變為由《易經》“泰”卦闡發的“上下交而其志同”
[11]
,並非今道路交通之“交通”,具有重要的現代性價值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11]
- 校徽
上海交通大學校徽為圓形,圖案由齒輪、鐵砧、鐵錘、錘鏈和書本等元素構成,寓意實踐教育與工程教育。校徽中心齒輪內的鐵砧上置四本平放的線裝書和三本豎放的現代書籍,寓意人文教育與知識創新。上述幾種要素互相呼應,象徵學校倡導古今融匯、中西兼容、文理貫通、工讀並重、知行合一。以其圓形大小規格不同,齒輪數量有兩種:24齒寓意一年24節氣、一日24小時,象徵繼往開來、與日俱進;48齒為24的兩倍,寓意相似,同時表示交大的校慶日(4月8日)。齒輪外圈書寫中英文校名:其中上半部分為中文校名,“交通大學”四字為篆書(此係20世紀30年代校徽中所使用的篆體字樣)。下半部分為英文校名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砧座“1896”四個數字,表示學校創辦年份。鐵砧、鐵錘、錘鏈和書本構成一艘船舶形狀,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校徽主色調為紅色(RGB:200,22,30/CMYK:20,100,100,0)。
[121]
|
上海交通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飲水思源,簡單的解釋就是指喝水的時候要記着水是從哪兒來的,比喻人不能忘本。北周的庾信《徵調曲》中有“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之句;宋時的宗禮《大鑒禪師殿記》中有“飲水知源,自覺自悟,師豈遠哉”之句。
[107]
愛國榮校,主要來自著名國學家、教育家、交大原校長唐文治曾在《人格·學生格》中的格言:“學生之對於學校,愛情而已矣,有愛情於學校,乃能有愛情於社會,有愛情於社會,乃能有愛情於國家。”語雖簡約,卻深含着由“小我”及“大我”的文化要義。
[108]
- 校歌
《上海交通大學校歌》
歌詞:
交大,交大,學府莊嚴,師生切磋共涉艱險
為飛躍而求實,為創業而攻堅
同學們,同學們!振興中華,振興中華,宏圖在胸,重任在肩
迎向那真理之光,揚起青春的風帆
交大,交大,羣英匯聚,同舟共濟遠航彼岸
為自強而奮發,為人類多貢獻
- 交大精神
1.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
2.救國興國的愛國精神;
3.與日俱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
上海交通大學所獲榮譽
上海交通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上海交通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務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上海交通大學歷任校長
姓名 | 屆別 |
---|---|
第一屆(創始人、督辦) | |
第一屆 | |
第二屆 | |
第三屆 | |
第四屆 | |
第五屆 | |
第六屆 | |
第七屆 | |
第八屆 | |
第九屆 | |
第十屆 | |
第十一屆 | |
第十二屆 | |
第十三屆 | |
第十四屆 | |
第十五屆 | |
第十六屆 | |
第十七屆 | |
第十八屆 | |
第十九屆 | |
第二十屆 | |
第二十一屆 | |
第二十二屆 | |
第二十三屆 | |
第二十四屆 | |
第二十五屆 | |
第二十六屆 | |
第二十七屆 | |
第二十八屆 | |
第二十九屆 | |
第三十屆 | |
第三十一屆 | |
第三十二屆 | |
第三十三屆 | |
第三十四屆 | |
第三十五屆 | |
第三十六屆 | |
第三十七屆 | |
第三十八屆 | |
第三十九屆 | |
第四十屆 | |
參考來源: |
上海交通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階段 | 職務/成就/事蹟 |
---|---|
南洋公學時期 | 蔡鍔:1898年考入南洋公學,政治家、軍事家 蔡元培:1901年任南洋公學特班總教習,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 侯紹裘:1918年考入南洋公學,“五卅”運動領導人之一 黃炎培:1901年入讀南洋公學,教育家,實業家,政治家,中國民主同盟主要發起人之一 李叔同:1901年就讀於南洋公學,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以弘一法師名世,律宗第十一代祖師 凌鴻勳:1910年考入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鐵道工程學家 陸定一:1922年入南洋大學電機工程科學習,中國共產黨重要作家和文化人物 邵力子:1901年就讀於南洋公學特班,中國共產黨發起人之一 |
交通大學上海學校時期 | 江澤民:1947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前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軍委主席 丁關根:195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運輸管理系,中國共產黨前高級領導,高級工程師 何祚庥:1945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 黃萬里:1927年進入唐山交通大學,中國水利、水文學專家,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 林同炎:1926年進入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結構工程師 茅以升:1916年畢業於唐山工業專門學校,結構工程師,橋樑工程專家 王安:1936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計算機專家,王安電腦的創辦人 汪道涵:1932年考入國立交通大學物理系,前上海市市長、前海協會會長 汪耕: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文俊:194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數學系,數學家 吳有訓:1949年任國立交通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先驅 張光鬥: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專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光憲:194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化學系,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 張鍾俊:1934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自動控制理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嘉墀:1941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電機系電信專業,中國航天科技專家和自動控制專家、自動檢測學的奠基者 張維:1933年畢業於唐山交通大學,力學家、教育家、兩院院士 朱物華:1923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電機系,無線電電子學家、水聲工程專家 鄒韜奮:1912年就讀於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中國記者、出版家 黃旭華:1949年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 屠基達:1951年畢業於交通大學,飛機設計專家,“殲7之父” 茅於軾:1950年畢業於交通大學,經濟學家 趙錫成:1949年畢業於交通大學航海專業,美國福茂集團董事長 盧燕:1945年考入交通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旅美華裔影人 |
上海交通大學時期 | 潘健生:1959年畢業於冶金系,材料熱處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友梅:1961年畢業於電力機車專業,中國電力機車的開拓者,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恆一:1961年畢業於海洋石油工程專業,海洋石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禮恆:1962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航天部副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聞雪友:1962年畢業於渦輪機專業,中國艦船燃氣輪機的著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亞珠:1962年畢業於電機系,高電壓技術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強伯勤:1962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龍樂豪:1963年畢業於自動控制專業,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連城:1963年畢業於冶金系,材料物理與信息功能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繩武:1966年本科畢業於工程物理系核反應堆專業,1981年碩士畢業於物理系光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董事長、上海市政協常委 許曉鳴:1987年畢業於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交大南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現任上海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上海理工大學校長 陳賽娟:1975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學院,血液細胞和分子遺傳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文江:1978年本科畢業於鑄造專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國家973首席科學家,上海市科委副主任 陳竺:1981年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分子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院士,衞生部部長 倪軍:1982年畢業,密歇根大學教授,吳賢銘先進製造技術中心主任。1994年獲"美國傑出青年教師總統獎" 林忠欽:1982年本科畢業於船舶工程系,973首席科學家,交大校長、黨委副書記,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敏:1982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澳大利亞斯威本大學光電子學首席終身教授,2006年、2007年分別當選澳大利亞工程院、科學院院士,成為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兩院院士 張文軍:1984年本科畢業於信號處理專業,1989年獲博士學位,上海交大副校長 趙鋒:1986年畢業,1992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任微軟研究院網絡嵌入式計算研究組首席研究員 鄭明光:上海交通大學核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中國著名核電專家,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 葉軍:1989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美籍物理學家,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師從20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約翰·霍爾,並接管其研究組及實驗室,現任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和科羅拉多大學共同所屬的美國天體物理聯合實驗室研究員 潘軍:1990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特聘教授 丁洪:1990年本科畢業於物理系,美國波士頓學院物理系正教授,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 楊廣中:1982年考取上海交大自動化系,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凌文:1963年出生,198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崢:198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自動控制系,中國人民解放軍91910部隊司令員,海軍少將 平野真一:前名古屋大學校長,上海交通大學名譽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平野材料創新研究所所長。
[131]
|
姓名 | 簡介 |
---|---|
1985年本科畢業於計算機系,曾任新浪CEO | |
1985年畢業於上海交大電子工程系,夏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 |
張欣 | 1986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南京依維柯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 |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上海國際信託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 |
1987年獲上海交通大學工學學士學位,焦點科技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 | |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工程專業1989屆本科校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 |
1987年於上海交通大學獲電子工程工學碩士學位,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及總裁 | |
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 |
中國建設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 | |
第九城市董事長 | |
1988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船舶及海洋工程系,快錢創始人,公司首席執行官 | |
攜程網創始人 | |
趙建軍 | 1992年畢業於計算機專業,TP-link創始人 |
1991獲電力系統自動化學士學位,1994年獲電子電力技術專業碩士學位,方太集團創始人 | |
1991年畢業於高電壓專業,上海思源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總經理 | |
解雲航 | 199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神州數碼網絡公司總經理 |
浩方對戰平台創始人,上海起凡數字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 | |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網絡螞蟻”創始人,安思網絡總經理 | |
1993畢業於塑性成型專業,東方財富網創始人及現任董事長 | |
1993年於上海交大汽車工程系畢業,丁丁網創始人 | |
1994年工業外貿專業畢業,易趣共同創始人 | |
- 參考資料
-
- 1. 上海交通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2018-05-28[引用日期2019-12-12]
- 2. 學校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2-28]
- 3. 公開欄目:辦學基本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8-05-18]
- 4. 中美新工科教育研討會在深舉行,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成立 .天津大學[引用日期2019-04-28]
- 5. 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第十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召開 .浙江大學[引用日期2019-05-28]
- 6. 上海交通大學章程 .上海交通大學.2016-04-21[引用日期2020-10-23]
- 7. 張傑在建校119週年校慶大會上的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2015-04-10[引用日期2020-10-19]
- 8. 第一觀察 | 鑑往知來——跟着總書記學歷史,重温交大西遷精神 .新華社.2020-04-23[引用日期2020-10-18]
- 9.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章程核准書第8號 .教育部.2014-06-04[引用日期2020-10-19]
- 10. 醫學“雙一流”建設聯盟在京成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3-25]
- 11. 天地交而萬物通 上下交而其志同 ———張傑校長在“2009中國傳播學論壇暨第三屆全球傳播論壇”上的致辭 .上海交大報[引用日期2020-11-05]
- 12. 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1912-1921) .上海交通大學歷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17-05-12]
- 13. 南洋大學堂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引用日期2014-10-26]
- 14. 1926年成立的南洋大學工業研究所,是中國最早的大學科學研究機構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博物館.2008-11-03[引用日期2019-08-17]
- 15. 【校史故事】交通大學研究生教育紀事(一)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9-15]
- 16. 1930年代學科格局:“科學管理工程”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館(黨史校史研究室)[引用日期2019-09-15]
- 17. 【校史故事365】115 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解放前我國工學碩士授予最多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1-02]
- 18.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9-02-14]
- 19. 院系調整中的交大 .上海交通大學檔案館(黨史校史研究室).2018-03-20[引用日期2020-10-28]
- 20. 歷史沿革 .吉林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8]
- 21. 歷史沿革-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官網[引用日期2020-10-26]
- 22. 《交通大學校史》編委會.《交通大學校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 23. 【成電紀事】建國初期院系大調整與成電的創建(上) .電子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8]
- 24. 院史沿革 .上海交通大學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0-10-28]
- 25. 從分設兩地到獨立辦學 — 交大記憶 .上海交通大學.2016-04-05[引用日期2020-10-26]
- 26. 學校歷史 - 電子科技大學 UESTCH .電子科技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20-10-26]
- 27. 交通大學校史編委會 劉露茜、陳貽芳.交通大學校史(1949~195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6
- 28. 歷史上的今天:國務院批准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2-14]
- 29. 關於中歐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引用日期2019-12-17]
- 30. 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高校行列 .北京理工大學[引用日期2017-05-12]
- 31. 首批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32. 單位概況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學研究院[引用日期2020-01-03]
- 33. 着力建設海外中心,深化實施開放戰略 上海交通大學新加坡研究生院註冊成立並召開第一次管理委員會會議 2019年07月2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9-06]
- 34. 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5-07-20[引用日期2020-10-30]
- 35. 今年17所高校首批試點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 .人民網.2007-03-23[引用日期2019-07-29]
- 36. SAIF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引用日期2019-12-17]
- 37. 學院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引用日期2019-02-10]
- 38. 2009年度全國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報道 .中國教育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2-22]
- 39.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引用日期2018-12-12]
- 40. 歷屆會議 .21世紀學術聯盟[引用日期2019-05-25]
- 4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啓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05-28[引用日期2019-02-14]
- 42. 教育部辦公廳 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室關於公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14]
- 43.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 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11-09[引用日期2019-02-10]
- 44. 關於2014年度“2011計劃”專家綜合諮詢結果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8-12-12]
- 45. 教育部 農業部 國家林業局關於批准第一批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14]
- 46.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新浪[引用日期2019-11-07]
- 47. 上海交大建校120週年 江澤民發賀信(圖) .中華網[引用日期2016-04-13]
- 48. 上海交通大學雙創工作領導小組考察雙創示範基地重點建設項目 .上海交通大學.2018-11-09[引用日期2019-12-19]
- 49. 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7-11-18]
- 50. 關於公佈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 .華禹教育網【原中國高校網】[引用日期2019-11-13]
- 51.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5-30]
- 52. 招行信用卡聯合上海交大共建金融業首個AI實驗室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6-22]
- 53. 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名單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02-14]
- 54. 關於公佈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11-13]
- 55. 網絡安全優秀教師獲獎名單公佈 20名教師獲獎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9-16]
- 56. 上海交大獲批全國首批教育融媒體試點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12-12]
- 57. 上海交大與國家電投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深化戰略合作 .新浪.2019-11-28[引用日期2019-12-14]
- 58. 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在滬成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9-09-23]
- 59. 上海交通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青塔.2019-02-05[引用日期2019-02-14]
- 60. 教育部科技司關於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結果公示的函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16]
- 61. “華東五校”在蕪湖發動成立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 .新浪[引用日期2019-05-25]
- 62. 上海交通大學重慶研究院揭牌 將在渝佈局高端研發平台 .新華網官方帳號[引用日期2020-06-09]
- 63. 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揭牌成立|上海交通大學|內蒙古|研究院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8-05]
- 64. 上海交大與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9-13]
- 65. 上海交大成立應急管理學院,將啓動“三導師”制聯合培養模式 - 上海教育新聞網 .上海教育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06]
- 66. 上海交通大學政治經濟研究院揭牌,鄭永年出任名譽院長 .澎湃[引用日期2020-10-02]
- 67.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11-02]
- 68. 上海交大入選“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11-14]
- 69.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教育學院 .央廣網[引用日期2020-11-25]
- 70.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電投智慧能源創新學院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20-12-31]
- 71. 華東五大名校成立文化研究聯盟:長三角文化“一體化”進入縱深發展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1-18]
- 72. 國家級科研平台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4-20]
- 73. 交大同濟領銜四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2011計劃"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7-05-21]
- 74. 國家級科研平台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5-03]
- 75. 省部級科研平台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5-05]
- 76. 平台基地 > 政府批建 > 省部級 .上海交通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19-05-05]
- 77. 國家林業局上海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引用日期2019-05-05]
- 78. 上海交通大學年鑑編纂委員會.上海交通大學年鑑(2016):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235
- 79. 上海交通大學年鑑(2016).上海交通大學年鑑: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6:242
- 80. 數據統計(2010-2015)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7-05-11]
- 81. 上海交通大學2017-2018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8-10-31]
- 82. 2021年本科招生專業一覽表 .交大招生辦[引用日期2022-01-01]
- 83. 馬克思主義學院紀志剛教授當選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通訊院士 .上海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2019-06-24[引用日期2020-10-12]
- 84.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7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5-17]
- 85.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8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5-17]
- 86.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9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5-17]
- 87.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5-17]
- 88. 上海交大生物與生物化學學科新晉ESI全球前1‰,千分之一學科總數達到7個 .上海交通大學.2019-03-15[引用日期2019-07-20]
- 89.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 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2-14]
- 90. 全名單!2019年新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來了 .青塔[引用日期2019-10-15]
- 91. 上海交通大學25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檔 .新浪[引用日期2019-05-30]
- 92. 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4-20]
- 93. 關於“上海交通大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評選結果公示 .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17-05-16]
- 94. 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名(第1-7批) .陽光高考[引用日期2017-05-16]
- 95. 國家級精品課程 .上海交通大學精品課程網[引用日期2017-05-16]
- 96. 教育部關於公佈第二批 “精品視頻公開課”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5-17]
- 97.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2010年度 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引用日期2017-05-17]
- 98.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五年建設規劃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6-11]
- 99.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發佈,新興大學顯實力|北京 .新浪.2020-07-15[引用日期2020-08-31]
- 100. 權威發佈: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 .軟科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8-19]
- 101. 俄2020年國際大學排名出爐!中國122所高校入圍,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 .北京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9-27]
- 102.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1: Top Global Universities | Top Universities .QS[引用日期2020-08-17]
- 103.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 2020 | China Universities in Top 1000 universities | 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 2020 | Shanghai Ranking - 2020 .軟科[引用日期2020-08-17]
- 104. 清華進入世界前20名!泰晤士高等教育2021世界大學排名出爐 .中國教育在線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9-03]
- 105.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USNews[引用日期2021-01-21]
- 106. 招辦主任幫你薦學校:上海交通大學 .人民網(教育頻道)[引用日期2017-05-21]
- 107.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上海交通大學校訓 .中國高校之窗[引用日期2017-05-17]
- 108. “飲水思源,愛國榮校”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17-05-17]
- 109. 交大領導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12-28]
- 110.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會[引用日期2014-01-04]
- 111.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國家安全研究院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4-18]
- 112. 上海交通大學與合創科技簽約共建智能網聯汽車聯合研發中心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4-23]
- 113. 長三角可持續發展大學聯盟成立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1-05-03]
- 114. “上海交通大學-建水紫陶聯合研究中心”簽約揭牌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5-07]
- 115. 上海交通大學-德爾股份“先進材料聯合研發中心”簽約揭牌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21-05-07]
- 116. 12所“一流大學”入選!教育部公佈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5-26]
- 117. 上海交通大學成立碳中和發展研究院,黃震擔任院長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21-05-26]
- 118.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5-28]
- 119. 上海交通大學-甘肅公航旅建設集團“低碳路材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6-24]
- 120. 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院成立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6-27]
- 121. 上海交通大學視覺形象識別系統 .校徽規範.2014-03-24[引用日期2021-06-29]
- 122. 上海交通大學第一個黨團支部紀念碑落成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網.2021-07-01[引用日期2021-07-01]
- 123. 未來已來!今天,上海交大未來技術學院成立! .中國青年報.2021-08-23[引用日期2021-08-23]
- 124.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7]
- 125. Moscow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 Three University Missions '', 2021 .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1-09-20]
- 126. 【軟科排名】-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引用日期2021-09-25]
- 127. 喜報!2021年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狀(章)、工人先鋒號揭曉!寶山這些單位、個人、班組獲獎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0-15]
- 128. 翁史烈:中歐商學院是如何辦起來的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11-16]
- 129. 學院創辦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引用日期2021-11-16]
- 130. 上海交大與浦東的同頻共振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11-18]
- 131. 日本愛知縣知事大村秀章一行訪問上海交大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12-05]
- 132.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12-08]
- 133. 直播預告 | 交大安泰校友沙龍:企業互聯網轉型的品牌頂層設計-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管學院.2020-03-19[引用日期2021-12-14]
- 134. 上海位列亞洲電競制度第一,全球綜合排名第二!上海交大公佈全球電競之都排名 .人民資訊[引用日期2021-12-24]
- 135.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7]
- 136. 毛軍發任深圳大學校長,此前為上海交大副校長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7]
- 137. 教育部和上海市簽約重點共建復旦大學等4所高校 .中國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2-23]
- 138. 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26]
- 139. “C9聯盟”高校名單 .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引用日期2022-05-28]
- 140. 上海地方誌辦公室-院校簡介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官網.2001-12-10[引用日期2022-06-18]
- 141. 上海交通大學中銀科技金融學院揭牌 .人民資訊.2022-07-30[引用日期2022-07-30]
- 142. 重磅發佈!2021—2022年度中國大學官微百強 .澎湃[引用日期2022-08-09]
- 143. 清北、浙大躋身全球學術50強,202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發佈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2-08-15]
- 144. 全球中文學習聯盟用户超600萬 覆蓋182個國家和地區-中新網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8-20]
- 145. 教育部公佈一重要名單,僅10所高校入選 .百家號.2022-09-01
- 146. 今天,上海交通大學附屬黃浦實驗中學、小學正式揭牌! .其他.2022-09-01
- 147. 上海交大6個學科基地入選首批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上海交通大學.2020-09-08[引用日期2022-09-21]
- 148. 教育部公佈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9-21]
- 149. 上海交大紹興新能源與分子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新華網 .其他.2022-09-25
- 150. 全國高校碳中和人才培養聯盟啓動儀式在西北大學舉行 .其他.2022-09-27
- 151. 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2022-07-15[引用日期2022-10-14]
- 152. 專業學位授權點 .上海交通大學研究生院.2022-09-08[引用日期2022-10-14]
- 153. 最新!交大60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上海交通大學.2022-06-16[引用日期2022-10-14]
- 154. 世界大學最新排名公佈!7所中國內地高校進入前100名 .魯網[引用日期2022-10-16]
- 155. 向上生長的民企|米哈遊總裁:做出好遊戲需要耐心和匠心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2-11-04]
- 156. 2023QS亞洲地區大學排名:北京大學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為亞洲第一 | 榜一 .百家號.2022-11-10
- 157. 破解工程教育核心難題:10所大學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 .新浪財經.2022-11-10[引用日期2022-11-10]
- 158. 上音校史館今亮相 揭秘上海交大、同濟校歌創作歷程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11-16]
- 159.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11-19]
- 160. 我學者“經顱近紅外激光刺激提升人類工作記憶”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發表 .科技日報.2022-12-04[引用日期2022-12-04]
- 161. 上海交通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工程師|上海交通大學 .新浪網.2022-12-08[引用日期2022-12-08]
- 162. 科學家發現最強同位旋混雜現象 .科技日報.2022-12-13[引用日期2022-12-13]
- 163. (西遷華章)定名“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西遷博物館[引用日期2023-02-08]
- 164. 上海在復旦大學等7家高校成立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界面新聞.2023-02-17[引用日期2023-02-17]
- 165. 丁奎嶺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澎湃.2023-02-21
- 166.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3年3月2日) .人社部[引用日期2023-03-02]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