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鑄(1885年—?),字劍心,江蘇江浦人,早年就讀於南洋公學中院,1905年留學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學習造船工業,獲船政學士學位;回國後任北洋政府交通部主事、技士、技正等;1921年4月任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主任,1921年夏至1922年6月任交通大學上海學校主任。
[1]
- 本 名
- 張鑄
- 字
- 劍心
- 出生地
- 江蘇江浦
- 出生日期
- 1885年
張鑄人物生平
編輯張鑄早年就讀於南洋公學中院。
1905年,清朝商部委派到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學習造船專業,獲船政學士學位。
回國後,歷任北洋政府交通部主事、技士、僉事及技正等職。
1921年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改組為交通大學的一部分,校名改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4月,交通大學董事會在北京召開第四次會議,推舉張鑄為滬校主任。隨後交通總長葉恭綽頒佈交通部第929號訓令予以正式任命。鑑於交通大學尚未完全成立,該令任命張鑄暫行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校長職務。
1921年5月12日,張鑄蒞校視事,隨機召開全校教職工和學生大會,發表就職演講。他指出南洋公學在中國國內外都有很好的名譽,在英美等國家,南洋公學的留學生都可以不經過預備考試,免試入各大學深造。他要求學生要愛護學校這來之不易的名譽。
1921年9月10日,學校舉行開學典禮,張鑄主任發表講話,對學生以“勤、慎、忠、信、恆”五字相勖。
張鑄在校任職一年多,深得全校教職員和學生的好感。
1922年6月,因政局多變,不得不辭職離校,全校學生紛紛到他家為他送行,依依惜別。他離校後,全校教職工還呈電文到交通部挽留。
張鑄主要成就
編輯張鑄任職期間,工作認真負責,踏實肯幹,平易近人。在任職伊始,他利用暑假,帶領教職員,根據總辦事處的方略進行校務整頓,辭去一批不稱職的教職工,聘請了陳石英、周仁、周銘、胡明覆等一批學識淵博的知名教授,從而提高了教學質量。
張鑄積極推進教學制度和管理的變革,將上海工業專門學校時期的學年制改為選科單位制,並於1921年9月成立了由電機科總教授謝爾屯、教授張廷金、機械科總教授狄克蓀等知名學者組成的指導本科學生常會,以幫助解決學生在選科單位制中關於學科課程等事宜的諮詢質疑。隨後又聘萬特克、狄克蓀、張廷金等教授組成學生顧問委員會,以資解決大、中學生功課上的疑難問題。
這一時期學校中大學部的人數為299人,中學部為369人,小學部120人,小學補習科32人。整個學校由此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