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黃旭華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核動力潛艇專家)

鎖定
黃旭華,1924年2月24日(一説1926年3月12日 [14]  )出生於廣東省海豐縣(今汕尾市田墘街道 [7]  ),祖籍廣東省揭陽市(今揭東區玉湖鎮新寮村 [12]  ),核動力潛艇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名譽所長、原所長。 [5-8] 
黃旭華於1945年就讀於國立交通大學造船系;1949年春節被批准成為中共預備黨員;1954年被調到上海船舶工業管理局;1958年8月被調到北京從事絕密工作;1961年11月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總工程師;1983年被任命為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 [1]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2014年2月10日當選“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8]  ;2019年9月29日獲頒“共和國勳章” [10]  ;2020年1月10日獲頒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1] 
黃旭華畢生致力於中國核潛艇事業的開拓與發展。 [20] 
中文名
黃旭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廣東省海豐縣(今汕尾市田墘街道) [7] 
出生日期
1924年2月24日(一説1926年3月12日)
畢業院校
國立交通大學 [1]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
主要成就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2019年獲頒共和國勳章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黃旭華人物經歷

黃旭華 黃旭華
1924年,黃旭華在廣東省海豐縣(今汕尾市田墘街道)一個普通的鄉醫之家出生,排行老三,名曰“黃紹強”。
1938年大年初四,14歲的黃紹強和大哥辭別雙親,趕往遷廣東汕頭的聿懷中學求學。 [23]  聽説廣西桂林是西南文化大後方,黃紹強又慕名到桂林中學。在那裏,他取“旭日榮華”中的二字,改名黃旭華。
1944年,幾經輾轉到了重慶,進入國民政府為流亡學生開辦的大學特設先修班。他先是被保送到中央大學航空系,接着又以第一名考上國立交通大學。
1945年,放棄中央大學,就讀國立交通大學造船系。
1946年,和同學們隨國立交通大學從重慶遷回上海。在校內,經同學引薦,加入國立交通大學的學生進步社團山茶社,通過文藝活動宣傳進步思想。
1947年5月,在“護校運動”中,黃旭華一腔熱血,振臂疾呼;讓國民黨當局心驚的“五四營火晚會”中,他竭力阻擋特務的破壞;他機智周旋,先後兩次躲過特務逮捕。
1949年春節,成為中共預備黨員。7月,被選派到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學習。畢業後的黃旭華先後在上海軍管會船舶建造處、上海招商局(海運局)、上海港務局工作。
1954年,被調到上海船舶工業管理局,參加蘇聯援華艦船的轉讓製造和仿製工作。 [1]  [3] 
1957年,開始接觸潛艇技術,跟隨前蘇聯專家學習潛艇的設計與製造技術。 [12] 
1958年8月,被調到北京,從事一項絕密工作,當中國核潛艇的研製項目的副總工程師。 [1]  [3] 
1961年11月,被任命為國防部第七研究院〇九研究室副總工程師。
1965年,中國核潛艇總體研究設計所組建,任副總工程師。
1966年,黃旭華拖家帶口,和一批技術人員進駐遼寧的荒島葫蘆島。
1970年,黃旭華研製的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
1974年8月1日,黃旭華研製的核潛艇被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列入海軍戰鬥序列。
1983年,被任命為第一代核潛艇的總設計師。
1987年,向在廣東海豐的母親寄郵件,信中是一本《文匯月刊》,其中一篇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比較詳細介紹了中國核潛艇總設計師的人生經歷。
1988年初,在南海開展深潛試驗,並順道探視母親。 [1]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2] 
2006年10月19日,指揮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文藝演出的大合唱。 [2] 
2014年2月10日,當選“2013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8] 
2016年10月26日,參與錄製的中國青年電視公開課節目《開講啦》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他向觀眾介紹了什麼是核潛艇,核潛艇的作用;面對中國國外核潛艇技術封鎖,中國是如何突出重圍。 [9] 
2019年9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共和國勳章”。 [10] 
2020年1月10日,在人民大會堂獲頒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1] 
黃旭華

黃旭華主要成就

黃旭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在攻克核潛艇的研製設計過程中,黃旭華依據大量的試驗和嚴謹科學論證,力挺水滴線型;他決策採用圍殼舵、艉水平舵相結合的操舵方式,成功地解決水下高、低速航行時的穩定性和機動性;他牽頭推導出艇體直徑比常規動力潛艇大約1倍,特別是導彈艙特大直徑和雙排大開孔等耐壓艇體結構的設計計算方法。 [12] 
經過以黃旭華為代表的第一代全體研製人員及協作單位的共同努力,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於1968年5月在毗鄰核潛艇總體研究設計所的核潛艇總體建造廠開始放樣,核潛艇建造正式拉開帷幕。在“091”首艇的製造過程中,囿於條件的限制,黃旭華及其建造者們再次克服重重困難,甚至採用了磅秤稱量的笨辦法來控制各種設備及艇體重心與重量的方法。終於在1970年12月26日,中國的第一艘魚雷攻擊型核潛艇順利下水。 [12] 
其後,在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研製過程中,黃旭華創造性地提出並運用了“毒蛇”理論、“尖端與常規”創新思想,並大膽取消大陀螺設計,積極協同彈道導彈的設計與試驗,中國首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於1981年4月30日成功下水。 [12] 
在中國一代兩型核潛艇的定型、完善過程中,黃旭華不畏兇險,指揮並參與了一系列的重大試驗。尤其是以總設計師的身份親自登艇,現場指揮極限深潛,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參與核潛艇極限深潛的總設計師。 [12] 
  •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
科研項目
獎項名稱
1982年
/
國防科工委二等獎
1985年
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研製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1996年
導彈核潛艇研製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7-8] 

黃旭華人才培養

  • 培養學生
截至2017年12月,黃旭華培養鍛鍊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其中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船舶設計大師2位、中國船舶重工集團首席技術專家2位、核潛艇工程總設計師1位、型號總設計師7位、型號副總設計師30餘位。 [18] 
  • 培養理念
黃旭華對自己的定位是當好青年科研人員的“啦啦隊長”,給他們撐腰,給他們敲鑼打鼓。他更願意當“場外指導”,不當教練,放手讓青年科研人員去幹,大膽去幹。黃旭華説,年輕人需要支持、需要鼓勵。黃旭華會利用做報告、接受採訪的機會,“苦口婆心”地講故事,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年輕人。 [8] 

黃旭華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方
1978年
全國科學大會獎
中共中央、國務院
1986年
船舶工業總公司勞動模範
/
1989年
中共中央、國務院
1994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
2013年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感動中國組委會
2017年9月27日
潮汕星河獎成就獎
/
2017年10月25日
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
2017年11月9日
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敬業奉獻類獎項
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
2018年3月20日
2017-2018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終身成就獎
華人盛典組委會
2018年11月9日
改革開放傑出貢獻表彰推薦人選
/
2019年9月1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2019年9月25日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
2020年1月10日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務院 [7-8] 

黃旭華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 [20] 
/
湖北省科學技術協會榮譽委員 [21] 

黃旭華個人生活

家庭
黃旭華的祖父是清朝的武秀才,他的父親也略通武術。黃旭華幼時練過套路,中年又學過長拳、習過太極,晚年他又依據自己的身體特點,結合長拳與各派太極的特點,自創了一套拳法,每天晨起研習,風雨不輟。 [12] 
父親黃義林(又名黃育黎、黃樹榖),出生於揭陽縣玉湖鎮新寮村。母親曾慎其,出生於揭西縣五經富鎮水門,倆人都是醫生,1919年從汕頭福音醫院醫士學校畢業後,到海豐縣(今汕尾市紅海灣試驗區)田墘鎮開辦醫務所。 [12] 
1956年,黃旭華與同事李世英結婚。 [1]  1957年,黃旭華的大女兒黃燕妮出生。 [2]  1962年底,李世英調到北京,一家人團聚。黃旭華的二女兒出生時,因葫蘆島生活困難,李世英忍痛將孩子送到上海外婆家。1973年,黃旭華的三女兒黃峻出生。 [1] 
隱姓埋名三十年
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年,家人遭難他未能照顧、父兄逝世他沒有送行,困窘批鬥不墮其志、委屈誤解不鳴其冤,舍小家顧大家,終以其鑄就的國之重器換來家人的理解和敬佩。 [12]  30多年中,8個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黃旭華搞核潛艇,父親臨終時也不知他是幹什麼的,母親從63歲盼到93歲才見到兒子一面。 [13] 
興趣愛好
在20世紀40年代末的“國立交通大學”校園裏,黃旭華喜歡打球、音樂、舞蹈。1947年,在去南京請願的“護校”運動中,黃旭華指揮大家唱《國際歌》《馬賽曲》。當看到國民黨統治下的黑暗和腐敗後,黃旭華參加中國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把“山那邊喲好地方,一片稻田黃又黃……你要吃飯得做工喲,沒人給你做牛羊”這首當時的“流行歌曲”,改編為“解放區喲好地方……”教同學們唱。
黃旭華會吹口琴、拉二胡、打揚琴。他自稱“看五線譜不太行”,但五六歲時就熟悉簡譜,隨手拿起一個新歌的簡譜,他都能唱出來 [2] 

黃旭華人物評價

黃旭華的一生,就像在水底的核潛艇一樣,寂靜無聲,默默地為國家的安全保駕護航、奉獻一生,激勵着中國一代又一代的科研工作者砥礪前行,再創佳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 [3]  (西部文明播報 評)
時代到處是驚濤駭浪,你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窮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三十載赫赫而無名,花甲年不棄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潛艇,無聲但有無窮的力量。 [4]  (感動中國節目組頒獎詞)
黃旭華是國防科技戰線上無數無名英雄的縮影,一旦“許國”,便隱姓埋名、無聲奉獻。黃旭華和老一代核潛艇人用自己的人生經歷,完美詮釋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無私奉獻”的核潛艇精神,這種精神必將感召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獻身國防科技事業。 [8]  (新華網 評)
黃旭華,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為國家利益隱姓埋名、默默工作,60多年來潛心技術攻關,為核潛艇研製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10]  (共和國勳章頒授現場評語)

黃旭華人物影響

  • 人物雕像
2021年10月28日,黃旭華的漢白玉雕像被安放在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新寮村的院士廣場。 [16] 
漢白玉雕像 漢白玉雕像
2022年5月16日,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汕尾學校舉行黃旭華塑像揭幕儀式。 [17]  [22] 
黃旭華塑像 黃旭華塑像
  • 科學基金
武漢科普發展公益基金
2021年7月29日,“武漢科普發展公益基金”成立,黃旭華捐款100萬元。黃旭華的捐贈將重點面向武昌區青少年,組織開展中小學生課外科技活動,推進科技創新進校園,組織開展“專家院士進校園”等特色活動,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 [19] 
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
2021年10月28日,黃旭華向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作為科技創新獎勵基金,以助力更多優秀人才為裝備研製事業作出更大貢獻。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遵照黃旭華意願,設立“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制定了《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管理辦法》,成立了相應的管理機構。據瞭解,獎勵基金每兩年評選一次,用於獎勵為推動裝備研製事業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科研人員。 [1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