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鎖定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是上海交通大學下設二級學院。
學院辦學歷史上溯於1913年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設立的電氣機械科;1921年8月1日起,學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除原有的電機科外,新增設了機械科;1928年9月,機械科擴充為機械工程學院;抗日戰爭時期,交通大學一度是兩地(渝校與滬校)辦學,渝校為交通大學本部;1942年8月,渝校增設航空工程系、工業管理系、造船工程系、輪機工程系4系;抗日戰爭勝利後,渝校復原回上海,滬校與渝校兩校合一;1959年7月,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學校院系調整為機械製造系、運輸起重機械製造系、動力機械製造系、船舶動力系、工程物理系;1978年,學校院系調整為機械工程系、動力工程系;1992年,動力機械工程系和能源工程系合併組建上海交通大學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和工業工程專業組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02年1月,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與機械工程學院合併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3]  [27]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師357人,博士研究生1036名,全日制碩士生1502名,非全日制碩士生490名,本科生1804名,工科試驗班1180名;設有3個教學系和1個二級學院,開設4個本科專業,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工程博士學位授予領域、8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領域和3個博士後流動站。 [1]  [7]  [25] 
中文名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34] 
創辦時間
1913年4月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上海交通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胡永祥
院長:杜朝輝
專職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8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
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個
博士後
博士後流動站3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2個
院系設置
3個教學系和1個二級學院
地    址
上海市閔行區東川路800號閔行機械羣樓
知名校友
錢學森
顧誦芬
吳耀祖
王希季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1913年4月,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設立電氣機械科。
1915年,電氣機械專科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
1921年8月1日起,學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除原有的電機科外,新增設了機械科。機械工程科四年級分機廠工務、鐵路工務、工業管理等三門。
1928年9月,機械科擴充為機械工程學院。
抗日戰爭時期,交通大學一度是兩地(渝校與滬校)辦學,渝校為交通大學本部。
1942年8月,渝校增設航空工程系、工業管理系、造船工程系、輪機工程系4系。
抗日戰爭勝利後,渝校復原回上海,滬校與渝校兩校合一。
1946年,組建工學院共有10個系2個專修科,機械工程系為其中之一。
1949年6月,學校的院系設置調整為機械工程系、航空工程系、工業管理系、造船工程系、輪機工程系、動力工程系、起重運輸系。 [27] 
1959年7月,交通大學上海部分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學校院系調整為機械製造系、運輸起重機械製造系、動力機械製造系、船舶動力系、工程物理系。
1966年,學校院系調整為船舶動力系、工程物理系、機械系、機車系。
1978年,學校院系再次調整,變更為機械工程系、動力工程系。
1992年,動力機械工程系和能源工程系合併組建上海交通大學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和工業工程專業組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2002年1月,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與機械工程學院合併為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2016年,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下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動力與能源工程系、核科學與工程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3]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3個教學系和1個二級學院,開設4個本科專業。
教學系和二級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系、動力與能源工程系、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核科學與工程學院 [25] 
本科專業: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 [1]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師35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教授、研究員147人,副教授、副研究員182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6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2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8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8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海外)獲得者15人,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 [7] 
中國工程院院士:翁史烈(專職)、謝友柏(專職)、林忠欽(專職)、黃震(專職)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平(專職)、丁漢(專職) [5]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首席科學家:華宏星、朱向陽、來新民(已故)、高峯 [18]  [20-21]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丁漢、彭志科、朱向陽、來新民(已故)等 [10]  [13]  [19]  [2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麗偉呂興才彭志科朱向陽張文明谷國迎李永兵吳慧英 [2]  [12-16]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陳根良、丁燁、胡永祥、王麗偉、李玉陽瞿葉高李永兵劉曉晶葛天舒 [2]  [9]  [11]  [15]  [17] 
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畢慶貞等 [8] 
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張文明、何清波 [14]  [24]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工程博士學位授予領域,8個工程碩士學位授予領域,3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1]  [25] 
  • 學位點
博士後流動站: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 [7] 
一級學科授權博士點: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 [7]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機械工程 [7]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
製造業工程管理(智能製造、質量效率工程等)
信息工程管理(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5G大數據、物聯網)
智慧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智慧城市工程管理
工業工程
金融、物流等服務工程管理
項目管理
新能源工程管理 [30] 
  • 重點學科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機械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7] 
  •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機械工程學科位列A+(前2%),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學科進入A檔(前2-5%),核科學與技術學科位列B檔(前20-30%)。 [7]  [25]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工業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 [1] 
  • 教學成果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2002年以來,學院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5項。 [1] 
部分教學成果獎
成果名稱
獲獎級別
獲獎等級
面向製造強國的建設戰略,培養創新型機械工程人才
國家級
二等獎
國際產學合作,建設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培養學生綜合工程能力
二等獎
加強機械大類學生主動實踐能力培養
二等獎
交叉複合型機械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二等獎
交叉複合型機械工程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
上海市
特等獎
基於國際產學合作的設計與製造系列課程的建設
特等獎
構建能源動力類基礎課程國際化教學體系與特色化教學平台
一等獎
兼顧製造與服務業需求的國際化複合型工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一等獎 [7] 
  • 學生成績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學生5次獲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 [1] 
獲獎項目
獲獎時間
《一種高效、低成本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金屬雙極板》
2011年
《基於反向雙螺桿萬向關節的微型機械臂及其在微創手術中的應用》
2015年
《發動機尾氣餘熱驅動的冷藏車吸附式製冷系統》
2017年
《基於旋渦水動力特性的觸鬚集羣式海底集礦設備》(參與)
2017年
《單目多光譜三維重構技術及其在醫用內窺鏡中的應用》
2019年
《雙向水氣暢流的高效—體式可逆燃料電池》
2022年 [26] 
學院學子獲得挑戰杯特等獎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21個科研機構、8個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和工程中心、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羣體。 [1]  [7]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羣體:“複雜裝備的數字化設計”創新羣體、“傳熱傳質與高效熱力系統基礎研究”創新羣體等 [22-23] 
科研機構
生物醫學制造與生命質量工程研究所
智能製造與信息工程研究所
震動、衝擊、噪聲研究所
重大裝備設計與控制工程研究所
機電設計與知識工程研究所
製造技術與裝備自動化研究所
現代設計研究所
機器人研究所
機電控制與物流裝備研究所
薄板結構製造研究所
智能汽車研究所
葉輪機械研究所
新能源動力研究所
熱能工程研究所
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製冷與低温工程研究所
燃料電池研究所
航空動力研究所
前瞻交叉研究中心 [6] 


國家及省部級重點(工程)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汽車動力與智能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船艦設備噪聲與振動控制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燃氣輪機與民用航空發動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6] 
國家重點實驗室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科研成果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2002年以來,學院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20項。2012年—2021年,學院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75項、“973”計劃課題14項、國家“863”計劃項目6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9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6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4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7項、科技部其他重要項目7項、教育部及其他部委重要科研項目10項、上海市重大和重點項目41項。 [1]  [7] 
2010-2021年學院獲國家技術獎的項目
項目名稱
獲獎人
獎項名稱
高效切削刀具設、製備與應用
國家技術進步二等獎
微通道管材與換熱器製造技術及其應用
土壤作物信息採集與肥水精量實施關鍵技術及裝備
複雜薄板產品裝配的數字化工藝設計與裝備技術
吸附式製冷的吸附機理、循環構建及熱設計理論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燃料設計理論及其控制內燃機燃燒與排放的基礎研究
並聯機器人機構拓撲與尺度設計理論
基於燃料多樣化的壓燃發動機關鍵技術及應用
黃震等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7] 
靈巧假肢及其神經信息通道重建技術
太陽能空調與高效供熱裝置與應用
王如竹等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學術交流

2022年12月,學院承辦2022年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燃燒學學術年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燃燒項目交流會,舉辦2022年國際青年學者論壇;8月,與中國振動工程學會機械系統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召開2022非線性振動論壇。 [31-33]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密西根大學聯合辦學;與美國普渡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等幾十所高校開展實質性、高水平聯合培養項目,建立了“上海交大-國外高校-跨國企業”三方合作模式,開展國際聯合畢業設計。 [1] 
部分國際合作辦學項目
合作院校
項目名稱
2+2雙本科聯合培養、3+1+1本碩連讀聯合培養、GEARE學期交流及實習項目
Global Capstone國際畢設項目
雙碩士、碩博連讀、雙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學期交換項目
雙碩士聯合培養項目、博士生交換項目
雙碩士聯合培養項目、雙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學期交流項目
3+1+1本碩連讀聯合培養項目
本科聯合暑期項目
雙碩士聯合培養項目、博士生交換項目
學期/學年交流項目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本科生學期交流項目 [7]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 學院標誌
學院標誌 學院標誌
學院標誌為藍底白字的“ME”抽象而成的圖案,“ME”是“機械(Mechanical)”“工程(Engineering)”的英文單詞首字母,體現學院辦學特色。 [1] 
  • 社團文化
據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成立有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乒乓球師生俱樂部,每週都會在南區體育館乒乓球館集中開展活動,包括針對不同水平學員的乒乓球培訓活動,俱樂部比賽。另外還成立有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師生合唱團、機動足球隊、機動女籃隊、機動男籃隊、機動乒乓球隊、機動排球隊、機動羽毛球隊、辯論隊等。 [28-29]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院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院長、工會主席
副院長
李玉陽、朱磊、瞿葉高、夏唐斌 [2]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知名校友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