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閔行區

鎖定
閔行區,隸屬上海市。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西南部, [1]  東與徐彙區浦東新區相接;南靠黃浦江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 [5]  總面積371.68平方千米。 [1]  截至2022年,閔行區户籍人口126.70萬人,常住人口268.88萬人。 [3]  截至2022年10月,閔行區下轄4個街道、9個鎮。 [2]  閔行區人民政府駐莘莊鎮滬閔路6258號。 [1] 
元,析華亭縣置上海縣。明,劃出西北境置青浦縣。民國17年(1928年)7月,上海市、縣分治,劃出上海縣城及縣東北部地區(今黃浦區靜安區徐彙區長寧區地域。虹口區南境、楊浦區虯江以角、閘北區和普陀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區城和浦東新區陸家嘴、東昌、洋涇、高行、東溝、金橋、塘橋、楊思地區)和寶山縣南部地區置上海特別市。1959年,析上海縣閔行地區、吳涇地區建立閔行區。1992年,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建立閔行區。 [1] 
2023年,閔行區生產總值完成3002.0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0.88億元,下降2.6%;第二產業增加值970.56億元,下降0.1%;第三產業增加值2030.60億元,增長3.4%。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0.03:32.3:67.6,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40] 
中文名
閔行區
外文名
Minhang District
行政區劃代碼
310112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上海市
地理位置
上海市中部
面    積
372.56 km²
下轄地區
4個街道、9個鎮
政府駐地
莘莊鎮滬閔路6258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編碼
2011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68.88 萬(2022年)
著名景點
七寶古鎮
浦江郊野公園
錦江樂園
等等
機    場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
火車站
上海虹橋站
車牌代碼
地區生產總值
2880.11 億元(2022年)

閔行區建制沿革

春秋、戰國,區境屬越國地,其間,公元前495年為吳國所屬,公元前473年復歸越。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會稽郡,區境地跨會稽郡婁縣海鹽縣長水縣(前210年改長水縣為由拳縣)三縣境,位於長水縣東境、海鹽縣北境和婁縣南境。
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分浙東為會稽郡,浙西為吳郡。婁、海鹽、由拳三縣屬吳郡。
三國吳黃龍三年(231年),改由拳為禾興縣。赤烏五年(242年),又改禾興為嘉興縣。區境位於禾興(嘉興)縣東境,海鹽縣北境和婁縣南境。
東晉咸和元年(326年),改吳郡為吳國,嘉興、海鹽、婁縣隸屬吳國。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吳國為吳郡。梁天監六年(507年),裁婁縣併入信義縣,隸屬信義郡。大同元年(535年),分信義縣原婁縣部分置崑山縣。又析出海鹽縣東北境先後置前京、胥浦兩縣。區境屬縣地域不變。
隋開皇九年(589年),撤崑山縣(撤縣後地屬蘇州)。海鹽縣併入鹽官縣,崑山縣併入吳縣,廢嘉興縣入杭州。開皇十八年(598年),復置崑山縣,屬蘇州。今區境分屬蘇州吳縣,杭州鹽官縣。
唐天寶十載(751年),割崑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地置華亭縣,今閔行區境屬華亭縣東北境。
五代吳越寶大元年(924年),置開元府於嘉興,華亭縣隸屬於開元府,區境屬華亭縣。後唐長興三年(932年),吳越王錢元瓘廢開元府,華亭縣隸屬於中吳軍(蘇州);後晉天福五年(940年),錢元瓘設秀州於嘉興,華亭縣改求屬於秀州;區境均隨華亭縣屬之。
南宋慶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為嘉興府,區境屬嘉興府華亭縣。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嘉興府為嘉興路,區境隸屬浙西道嘉興路華亭府華亭縣。至元十五年(1278年),華亭府改名松江府,領華亭縣,區境屬之。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華亭縣東北境高昌、長人、北亭、新江、海隅5鄉26保置上海縣,區境位於上海縣西南境,大致為長人鄉之三分之一,高昌鄉之一隅。泰定三年(1326年),撤松江府,改都水庸田使司,上海縣轉隸嘉興路。區境屬嘉興路上海縣,位於上海縣西南境。天曆元年(1328年),復置松江府,上海縣仍隸松江府,區境位於松江府上海縣西南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罷江浙行省,松江府隸中書省。洪武十一年(1378年),廢中書省,松江府直隸京師(今南京)。永樂二年(1404年),遷都北京,原京師改為南京(稱南直隸),松江府隸屬南直隸。
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區境位於江南省松江府上海縣。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為江蘇、安徽兩省,區境屬江蘇省松江府上海縣。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江蘇省分設江寧、蘇州二布政使司,區境屬蘇州布政使司松江府上海縣,均位於上海縣西南境。
民國元年(1912年),裁松江府,區境所屬上海縣隸屬江蘇省。民國3年(1914年),區境屬江蘇省滬海道上海縣。民國15年(1926年),又隸屬於淞滬商埠督辦公署,民國16年(1927年),上海特別市成立(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民國17年(1928年),上海特別市接收上海縣和寶山縣部分共17個市鄉納入其區劃。上海縣保留閔行、顓橋、北橋、馬橋、曹行、塘灣、三林、陳行8個鄉152.86平方公里,仍屬江蘇省,除三林鄉外(1993年3月劃入浦東新區),其餘7個鄉均位於今閔行區境。市、縣分治,今閔行地區除以上江蘇省7個鄉外,還包括上海特別市的蒲淞市、漕河涇鄉、江蘇省的南匯縣、奉賢縣、松江縣、青浦縣、嘉定縣局部地區。民國24年(1935年)9月,江蘇省置10個行政督察區,區境內的上海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區。
民國26年(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11月區境淪陷。次年2月,日偽組成“上海縣治安維持會”;6月,改稱“上海縣自治會”,求屬偽上海市大道政府。民國28年(1939年)3月,縣境一分為三,浦西部分設偽北橋區,浦東部分分別劃入偽浦東南區和偽南匯區,均隸屬偽上海特別市。民國31年(1942年)9月,偽北橋區改為北橋特別區。民國33年(1944年)8月,改為偽申江縣。民國34年(1945年)9月抗戰勝利後,區劃恢復戰前,區境南片、浦東片部分地區仍屬江蘇省上海縣。民國37年(1948年),江蘇省分為9個行政督察區,區境南片、浦東片部分地區屬第三行政督察區上海縣。 [5] 
1949年5月,上海縣全境解放。5月24日,上海市龍華區和新涇區(今閔行區境)先後解放,境內的上海縣隸屬蘇南行政公署松江專區。
1952年9月,蘇南蘇北行政公署撤銷,合併設立江蘇省,區境屬江蘇省松江專區上海縣。
1958年1月,上海縣從江蘇省劃入上海市。8月15日,上海市撤銷西郊區,大部分(106平方公里)併入上海縣。10一11月,蒸定縣紀王鄉吳淞江以南的5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所轄地區(13平方公里)劃歸上海縣。
1959年12月,析上海縣閔行地區、吳涇地區建立上海市閔行區。
1964年5月,閔行區撤銷併入徐彙區。
1981年2月,恢復閔行區建制。 [5] 
1992年9月,撤銷上海縣和原閔行區,建立閔行區。 [1] 

閔行區行政區劃

閔行區區劃沿革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析華亭縣東北境高呂、長人、北亭、新江、海限5個鄉26個保置上海縣面積約000平方公里,相當於今上海市政區面積的三分之。今閔行區境(以下簡稱區境)主要為高呂,長人鄉西南十地。高呂鄉9個保15個村,管高呂、盤龍、橫塘、三林4個裏。長人鄉6個保12個村,管長人、將軍、高陽3個裏
明初,前期上海縣仍為高呂、長人,北亭、新江、海隅5個鄉。區境屬高呂鄉、長人鄉地。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上海縣劃出西北境北亭、新江、海限3個鄉和華亭縣悠竹、華亭2個鄉部分地置青浦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廢青浦縣,析出地復歸上海縣。萬曆元年(1573年),再置青浦縣,上海縣上述上地再予劃回,上海縣境剩高呂鄉第22一30保的9個保、13個區、191個圖和長人鄉16一21保的6個保、20個區,286個圖,共15個保、33個區、477個圖:有吳會(今屬閔行區)、烏泥涇、龍華(以上今屬徐彙區)、下沙、周浦、莊行、新場、三林塘、八團、一團(以上今屬浦東新區)10個鎮,諸翟、鶴坡.閔行(以上今屬閔行區),東溝、北蔡、高家行、陳家行、王家行(以上今屬浦東新區)8個市(集市)。明萬曆年起,上海縣轄10個鎮8個市,地屬今閔行區境的有吳會1個鎮,諸翟、鶴坡、閔行3個市(集市)。
清雍正四年(1726年),上海縣劃出東南境長人鄉第17、19、20保3個保和第16、21保各半個保置南江縣,上海縣長人鄉剩第18保又第16、21保的餘下各半個保。嘉慶十五年(1810年),又劃高呂鄉近海地區第22保的15個圖和南縣下鄉10個圖及八、九兩個團置川沙撫民廳(1911年9月17日川沙改廳為縣)。至此,上海縣境僅轄有長人鄉的第18保和第16、21保的2個半保,高呂鄉的第23一30保和第22保半個保,計9保又3個半保27區214圖,面積600多平方公里,不及元代立縣時的三分之·,東南界已遠離海岸線。“9保又3個半保27區214圖”部分在今閔行區範圍。上海縣時有龍華、漕河徑、梅家弄、朱家行、長橋、華涇、曹家行、塘灣、顓橋、北橋、馬橋、閔行、吳會、高橋、塘橋、三林塘和法華17個鎮,其中朱家行、曹家行、塘灣、顓橋、北橋、馬橋、閔行、吳會8個鎮位於今閔行區境。另有荷巷橋、洋涇、東溝、陸家行、高行、楊思橋、老閘、新閘、引翔港、虹橋、北新涇、華漕、諸翟和江柵橋等14個市(集市),其中荷巷橋,虹橋、諸翟、華清4個市(集市)位於今閔行區境。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開埠,縣城(橡園一帶老城廂)外荒地為和界。此後,租界不斷擴張。咸豐十年(1850年),上海縣先後3次區劃嗣整,城分6段,鄉分東,東北、西、西南、西北、南等6路(20局)。西路的虹橋、曹行2局,西南的北馬橋(後分為北橋、馬橋兩局)、中渡橋(後改顓橋)、閔行、塘灣4局,西北路的諸翟1個局,南路的陳家行1個局位於今閔行區境。縣有13鎮32市,其中陳家行、諸翟、北橋、馬橋、閔行、吳會6個鎮,虹橋、華漕、張家塘、梅家弄、朱家行、曹家行、塘灣、顓橋、荷巷橋、女兒涇10個市(集市)位於今閔行區境。宣統二年(1910年),城鎮鄉自治,上海縣計1個城區,2個鎮區.12個鄉區,共15個自治區,增加24個鎮市,今閔行區位於鄉區。
民國元年(1912年),上海縣設上海、閘北、浦淞、洋涇4市15鄉,今閔行區位於西南鄉村地域。
民國16年(1927年)7月7日,上海特別市政府成立。
民國17年(1928年)7月,上海市、縣分治,劃出江蘇省上海縣城及縣東北部地區(今黃浦區、靜安區、徐彙區,長寧區地城。虹口區南境、楊浦區虯江以角、閘北區和普陀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區城和浦東新區陸家嘴、東昌、洋涇、高行、東溝、金橋、塘橋、楊思地區)和江蘇省寶山縣南部地區置上海特別市。上海縣剩下偏西地處西南農村的曹行、塘灣、顓橋、北橋、馬橋、岡行、三林、陳行8個鄉,其地在第16、18、21.24、26等保,共74個圖152.86平方公里。上海市,縣分治時,今閲行區地境除包括分治後的上海縣7個鄉外(三林鄉1993年劃給浦東新區),還包括上海特別市的浦淞市的虹橋,華清、諸翟地區和漕涇鄉的梅家弄,朱家巷、張家塘3市,江蘇省嘉定縣依仁鄉吳淞江以南紀王地區,江蘇省南匯縣杜行,魯匯地區,江蘇省奉賢縣景仰鄉部分地區,江蘇省松江縣莘莊鄉,七家鄉地區(今莘莊、七寶浦匯塘以南地區、朱行鎮渾堂橋以南部分地區),匯蘇省青青浦縣七家區地區(今七寶鎮浦匯塘以北地區)。
民國18年(1929年),上每縣分為6個自治區,有19個鎮192個鄉。第一區閔行,3個鎮35個鄉;第二區塘灣,5個鎮53個鄉;第三區北橋,2個鎮32個鄉;第四區三林,4個鎮27個鄉;第五區陳行,3個鎮22個鄉;第六區馬橋2個鎮23個鄉。其中除三林區外,其餘5個區均在今閔行區境內。民國23年(1934年),馬橋區撤銷併入北橋區。
民國26年(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11月,上海縣淪陷,縣境一分為三,分別劃屬偽上海特別市的偽浦東南區、偽南匯區、偽北橋區。民國31一33年(192一1944年),日偽先後置偽北橋特別區和偽申江縣,區境三分之一為上海縣浦西地區。民國3134年(1942一1945年),松江縣朱行地區一度劃入。偽北橋特別區和偽申江縣,南,東部至黃浦江,西至松江縣界,北接上海市區。民國34年(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上海縣恢復戰前建置和政區原狀。
民國35年(1946年)11月,上海縣劃為閔行、塘灣、漕行、北橋、馬橋,三林、保行7個鎮,除三林外,均為今閒行區地域。設鶯壽、紫岡、荷溪、樂道、雙溪、關曹、華涇、顓橋、俞塘,三裕、臨浦、東林、荻山、題橋14個鄉。14個鄉除華涇、臨浦、東林、荻山4個鄉外,其餘10個鄉均位於今閔行區境內。民國37年(1948年),擴並鄉鎮,劃為閔行,北橋、馬橋、顓橋、陳行、三林6個鎮;西賢、曹行、塘灣和憩林4個鄉,其92個保、1248個甲。除三林鎮、憩林鄉、西賢鄉外,其餘均位於今閔行區境內。同年,南匯縣周浦鎮以西插入上海縣的7個保(今浦江鎮陳行、杜行部分地區,約24平方公里)及松江縣額橋鎮1一7保劃入上海縣。
1949年9月,上海縣劃為一區(馬橋地區)、二區(顓橋,北橋地區),三區(塘灣,漕行地區)、四區(三林、陳行地區)和1個閔行鎮。除四區三林地區外均位於今閔行區境內。
1949年11月,改閔行鎮為閔行區,全縣轄5個區36個鄉,閔行、北橋、三林3個鎮為區屬鎮。
1950年6月,南匯縣周浦區蘇民、中河2個鄉和下沙區濱浦、召樓、杜行、水月、閘港、魯6個鄉劃歸上海縣。濱浦、召樓、杜行、水月為今浦江鎮杜行、召樓地區,魯匯何港為今浦江鎮魯江、閘港地區。7一9月,上海縣原5個區調整為馬橋、塘灣、三林、杜行4個區,撤銷陳行區併入三林,杜行2個區。閔行鎮復為縣屬鎮。
1953年5月,奉賢縣景仰鄉大部分(耕地380餘公頃)劃入上海縣,為今魯匯地區。
1952年7月至1953年8月,塘灣區分為北橋、顓橋2個區。
1953年,調整為馬橋、北橋、顓橋、杜行、陳行和三林6個區,閔行為縣屬鎮不變。11月,調整為馬橋、塘灣、三林、杜行4個區和1個閔行鎮。
1957年9月,南匯縣達鄉5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約6平方公里地劃屬上海縣,為今魯匯地區。
1958年1月,上海縣自江蘇省劃歸上海市轄。8月,上海市西郊區的諸翟、寶北、寶南、莘莊,朱行、西郊6個鄉,七寶鎮全部和虹橋、華村、上中、華清4個鄉部分地區劃入上海縣,劃入面積106平方公里。即除上中鄉外的今閔行區華清鎮的諸翟地區、七寶鎮、莘莊鎮全部、梅隴鎮朱行地區、虹橋鎮,梅隴鎮的華一、華二地區和華洲鎮的華洲地區。10一11月,嘉定縣紀王鄉吳淞江以南的5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所轄地區,徐彙區龍華,洪河徑2個鎮及長寧區北新徑鎮劃歸上海縣。
1959年12月,從上海縣劃出閔行、吳徑地區置上海市閔行區。
1960年1月,閔行區人民委員會建立。3月,轄號路(今江川路),閔行鎮、工區、吳涇4個街道。4月,籌建閔行區人民公社,一號路街道和閔行鎮街道併為一分社,工區街道改為二分社,吳涇街道改為三分社。
1962年2月,閔行區人民公社停止試點,撤銷一、二、三分社,同時建立一號路、東河涇,吳涇3個街道。
1963年1月,撤銷東河徑街道併入一號路街道,同時設浦江街道。
1964年4月,撤銷一號路街道和浦江街道合併為閔行街道。5月,撤銷閔行區,閔行、吳涇2街道劃歸徐江區。
1981年2月,析徐彙區閔行街道、吳涇街道和上海縣15個大隊歸閔行區。上海縣北新徑鎮、新徑公社、虹橋公社部分地區共0.45平方公甲劃屬長寧區。
1982年6月,閔行區撤銷閔行街道,以蘭坪路為界建立華坪路街道和碧江路街道。
1982年,曹行,塘灣、北橋、馬橋等4個公社的15個大隊29.92平方公甲劃屬閔行區。
1984年9月,上海縣漕河涇、龍華、北新涇3個鎮及龍華、梅隴、虹橋、新涇、北橋5個鄉177個生產隊共49.98平方公劃屬上海市區。其中劃屬徐彙區30.03平方公里,長寧區16.09平方公里 [41]  ,閔行區3.86平方公里。
1986年1月,閔行區從碧江路街道劃出沙港以西建立昆陽路街道。
1992年7月,上海縣龍華鄉全部和虹橋鄉的虹三、虹南、星聯、長春4個村,以及梅俄鄉的桂林、牌樓、和平3個村劃歸徐彙區,同時新涇鄉和虹橋鄉虹四、四郊2個村劃入長寧區。
1994年5月,長寧區新涇鄉虹四村、四郊村1.14平方公甲歸閔行區。
1998年2月,松江區九亭鎮部分區域劃入閔行區(今莘正康城地區),面積1.02平方公甲。 [5] 

閔行區區劃詳情

閔行區行政區劃
閔行區行政區劃(2張)
截至2022年10月,閔行區下轄4個街道、9個鎮:江川路街道、古美街道、新虹街道、浦錦街道莘莊鎮、七寶鎮、顓橋鎮、華漕鎮、虹橋鎮、梅隴鎮、吳涇鎮、馬橋鎮、浦江鎮,另轄:莘莊工業區。 [2]  114個村,471個社區,閔行區人民政府駐莘莊鎮滬閔路6258號。 [1] 

閔行區地理環境

閔行區位置境域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西南部。最南端至最北端為北緯3059'~31°15',最西端至最東端為東經121°14'~121°34'。 [1]  東與徐彙區浦東新區相接;南靠黃浦江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 [5] 
黃浦江在閘港北折後,在閔行區境內南北縱貫,把全區分為浦東、浦西兩部分。浦西部分的東、東北部分別與徐彙區、長寧區相連,西部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南隔黃浦江與奉賢區、松江區相望,北隔吳淞江與嘉定區相望。浦東部分浦江鎮的東、北部與浦東新區相接,南與西南側連奉賢區。東西最長31.8千米,南北最寬31.2千米,總面積371.68平方千米。 [1] 

閔行區地質

閔行區,地下岩層頗為複雜,有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地層;中、新生代地層廣佈全區,在上海地區有一定的代表性。大地構造單元位於揚子地塊東南的欽州一杭州結合帶,上海境內橫跨朱徑一南復背斜和青浦一寶山復向斜。 [5] 

閔行區地形地貌

閔行區,境內為平原地貌。按地貌形態和成因分為湖積平原、濱海平原、河積平原3個地貌單元。湖積平原。境內西南隅馬橋西部為湖積平原,平均高程3.4米(以吳淞基準點為標準,下同),主要為湖相沉積的褐灰色淤泥質粘土,厚度為3米。濱海平原。分佈於區境內大部分,南北縱貫全境。濱海平原又可分為早濱海平原和晚濱海平原。早濱海平原位於岡身地帶,分佈於境內西部南北兩端的紀王西部和馬橋中部,高程約3.6一4.5米,以褐黃色亞粘土或亞黏土夾粉砂為主,厚約2.56米;晚濱海平原分佈於早濱海平原以東是境內的地貌主體,高程4一4.6米,沉積物為褐黃色亞黏土、亞砂土。厚度約3.46米。河積平原。可分為吳淞江與黃浦江形成的沖積平原,沿兩江岸發育。吳淞江沖積平原高程約3.14.4米,黃浦江沖積平原高程約3.34.4米。河積平原沉積物為褐黃色亞砂土夾粉細砂。 [1] 

閔行區氣候

閔行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受冬季風和西伯利重冷高壓影響,且太陽高度角小,氣候寒冷,降水和日照較少,夏季受夏季風和副熱帶高壓控制,且太陽高度角大,氣候炎熱多雨,日照充裕。 [5]  年平均氣温18.3℃,年總降水量1386.8毫米,年總降水日數135天。 [1] 

閔行區水文

閔行區,南緣有黃浦江,北緣有吳淞江。黃浦江從松江區流入由西向東沿着區境南緣流至閘港,折而北下,由南向北縱貫區境後,流經浦東新區、徐彙區、黃浦區、虹口區、楊浦區,在寶山區吳淞口匯入長江。吳淞江西沿區境北緣由青浦區流人,東入長寧區流出,流至長寧區北新涇進入上海中心城區後稱為蘇州河,再流經普陀區、靜安區、虹口區、黃浦區後在外白渡橋匯入黃浦江。 [1] 
閔行區,河道屬太湖流域黃浦江水系。有市、區、鎮、村四級河道1706條段,其中市管河道9條段、區管河道39條段、鎮管河道1202條段、村級河道1391條段、其他河道65條段,總長度1205.75千米;湖泊5個;小微水體744個(面積小於667平方米的坑塘水體、面寬小於3米的灌排溝渠)。全區河湖面積共計34.1455平方千米,河湖水面率為9.21%。參與評價的市、區級、鎮級骨幹河湖250條,共292個斷面。各河道水質綜合評價類別為Ⅱ~V類,其中Ⅱ類水斷面佔0.3%:V類水斷面佔2.1%。取水總量39109.81萬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取水量39105.56萬立方米,地下水取水量4.25萬立方米。大治河西閘(閘外)站澱浦河東閘(閘外)站最高潮位分別為5.13米(7月26日02:40)和5.26米(7月26日01:55):大治河西閘測得最大日雨量為7月25日的137.0毫米。 [1] 

閔行區土壤

閔行區,西部為古海岸岡身遺存,南自奉賢地區入境,北向嘉定延伸。十壤成陸,自西向東,逐步推進:上壤分佈隨成陸定勢,也由西向東演變,是南北帶狀,分為3個地帶。 [5] 

閔行區人口

截至2022年,閔行區户籍人口126.70萬人,比上年增長2.4%,其中城鎮人口124.95萬人。出生人口6357人,死亡人口11369人。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壽命83.67歲,其中,男性81.32歲,女性86.19歲。常住人口268.88萬人,其中,外來常住人口119.87萬人。 [3] 

閔行區經濟

閔行區綜述

2022年,閔行區地區生產總值2880.1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2.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95億元,增長22.7%;第二產業增加值976.50億元,下降5.5%;第三產業增加值1902.66億元,下降0.4%。第一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為0.03%,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3.9%,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66.1%。 [3] 
2022年,閔行區固定資產投資666.82億元,比上年下降15.6%。其中,城市基礎設施投資22.09億元,比上年下降61.6%。 [3] 
2023年,閔行區生產總值完成3002.0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0.88億元,下降2.6%;第二產業增加值970.56億元,下降0.1%;第三產業增加值2030.60億元,增長3.4%。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0.03:32.3:67.6,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40] 
財政
2022年,閔行區財政總收入830.01億元,比上年下降7.0%,其中區級地方收入307.30億元,下降7.2%。地方財政支出470.36億元,比上年增長16.9%。 [3] 
2023年,閔行區實現財政總收入935.67億元,增長12.7%,其中區級財政收入326.70億元,增長6.3%。各行業税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税收增長較快,分別增長28.9%和24.7%。 [40] 
人民生活
2022年,閔行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413元,比上年增長2.0%。 [3] 

閔行區第一產業

2022年,閔行區農業總產值3.12億元,比上年下降13.3%。其中,種植業2.43億元,增長4.8%;林業0.10億元,下降29.0%;畜牧業0.02億元,下降47.4%;漁業0.04億元,增長24.3%;農林牧漁服務業0.53億元,下降50.4%。
糧食播種面積1.64萬畝;蔬菜生產面積0.84萬畝,上市蔬菜5.08萬噸。水產品生產總量為72噸。綠色食品獲證核准產量2.20萬噸;綠色食品認證率為38.87%;開具食用農產品合格證36.86萬張。有農民專業合作社77家,涉農企業30家,家庭農場41家,農業規模化生產比例90%以上。農業企業(合作社)農產品商標、品牌在用數量63個。
截至2022年,閔行區、鎮兩級農業主管部門認定且正式對外開放的農業旅遊景點有2家。完成50個村的農村人居環境優化工程任務;圓滿完成第四批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浦江鎮匯中村創建任務;華漕鎮鷲山村、馬橋鎮友好村被評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累計創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村13個,區級美麗鄉村示範村35個。 [3] 

閔行區第二產業

工業
2022年,閔行區工業增加值921.7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5.3%。工業總產值3669.7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6.0%。
新能源、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22.30億元,可比下降0.7%,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52.4%。四個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1872.92億元,比上年下降4.8%。
2022年,閔行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9.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中,碳酸飲料產量86.67萬噸,比上年下降9.3%;服裝產量0.94億件,比上年下降20.6%;橡膠輪胎外胎產量533萬條,比上年下降26.8%;汽車產量0.41萬輛,比上年增長46.8%。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90.69億元,比上年下降19.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為27.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百元產值利潤8.51元。 [3] 
2023年,閔行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3365.77億元,下降4.1%。工業內部結構加快調整,重點行業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總產值增長10.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16.5%。
2023年,閔行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735.46億元,其中,新能源和高端裝備業保持較快增長,分別增長22.9%和16.0%。 [40] 
建築業
2022年,閔行區建築業增加值58.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7.2%。建築業總產值809.98億元,比上年增長13.0%。其中建築工程產值750.22億元,增長13.8%;安裝工程產值52.49億元,下降0.2%。 [3] 
2023年,閔行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其中,工業投資增長1.4%,房地產開發投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社會事業投資均保持兩位數較快增長,分別增長21.9%、18.0%和17.7%。
2023年,閔行區建築業總產值完成948.57億元,比上年增長17.1%。 [40] 

閔行區第三產業

批發和零售業
2022年,閔行區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44.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9.0%。商品銷售總額7203.90億元,比上年下降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44.58億元,比上年下降12.5%。
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中,汽車類銷售額723.82億元,增長1.2%。通過公共網絡的商品銷售額785.55億元,比上年下降4.1%。
至2022年,閔行區共有各類市場116個,其中,專業(工業消費品)市場16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5個,室內菜市場95個。現有1個國際級消費集聚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商業中心);3個市級商業中心(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商業中心、吳中路商業中心、莘莊商業中心);6個地區級商業中心(南方商城商業中心、南虹橋商業中心、七寶商業中心、梅隴商業中心、顓橋商業中心、浦江商業中心);3個特色商業街區(虹梅路休閒街——老外街、環錦江樂園、馬橋人工智能小鎮);1個夜間經濟集聚區(吳中路商圈);1個區域物流樞紐(虹橋物流樞紐);41個城市商業綜合體。
2023年,閔行區商品銷售總額增長3.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分類別看,增長較快的有書報雜誌類零售額增長88.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增長22.9%,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19.3%。 [40] 
郵電和旅遊
2022年,閔行區郵政服務業業務收入3.58億元,比上年下降4.5%。收寄國內、國際函件450萬件,包件12萬件,國內匯票1.11萬張;投送函件5762萬件,各種報刊雜誌4551萬件,快遞業務收入78.38億元,比上年下降26.0%。快遞業務量3.55億件,比上年下降27.4%。“電信”、“移動”和“聯通”共業務收入41.56億元,比上年增長5.3%。固定電話用户66.6萬户,移動電話用户460.7萬户,其中5G用户222.5萬户。 [3] 
2022年,閔行區共有星級旅遊飯店5家,其中五星級2家,三星級3家,星級旅遊飯店共接待6.26萬人次,飯店客房總數為772間。共有4A級旅遊景點5家(錦江樂園、召稼樓古鎮、浦江郊野公園、閔行文化公園、七寶古鎮),3A級旅遊景點4家(老外街、體育公園、韓湘水博園、麥可將文創園)。9家A級旅遊景點共接待遊客650.62萬人次。有4A級旅行社3家,3A級旅行社21家,區內旅行社共組團3.06萬餘人次,接待2.32萬人次。 [3] 
2023年,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37.85億元,增長32.3%。其中,客房收入增長33.5%,餐費收入增長31.6%。
2023年1-11月,閔行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2420.64億元,增長2.5%。重點行業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651.03億元,增長7.5%。 [40] 
房地產業
2022年,閔行區房地產開發投資414.80億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住宅投資280.19億元,下降1.6%。房屋施工面積1535.21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6%,其中,新開工面積379.43萬平方米,增長8.1%。房屋竣工面積146.02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61.4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75.78萬平方米,下降48.4%。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 華東理工大學附屬閔行科技高級中學
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36.14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7%;新建商品房銷售金額1051.32億元,比上年增長21.9%。二手住宅成交面積131.9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0.5%;二手住宅成交金額557.13億元,比上年下降41.7%。
新建住宅項目上市銷售22個(31批次)約120萬平方米,新建商辦等項目上市銷售24個,約46萬平方米。完成虹梅南路東側02-16B-09地塊動遷簽約工作及23項大居配套建設任務。建成動遷安置房102萬平方米。 [3] 
金融
2022年,閔行區金融業增加值134.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828.10億元,比年初增長14.8%;貸款餘額3238.44億元,比年初增長17.7%。 [3] 
對外經濟
2022年,閔行區吸收合同外資45.6億美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有68個,吸收合同外資37.7億美元。服務業吸收合同外資44.3億美元,佔比97.1%。虹橋商務區核心區合同外資11.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2.3%,實際到位外資6.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3.2%。實際到位外資1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新增功能性機構19家,累計功能性機構121家,其中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2家,外資研發中心59家。 [3] 
信息化建設
2022年,閔行區累計建成5G基站超6700座,推進和引導工業製造、健康醫療、交通物流、智慧教育等領域的5G應用創新示範項目84個。出台經濟、生活、治理三大領域專項行動方案,推動各條線、各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建設。經濟領域,累計培育14家市級智能工廠,5家企業入選市工業互聯網平台和專業服務商推薦目錄。生活領域,推進數字家園、易就業等13個重點場景建設。治理領域,完善“一網通辦”服務體系;完成27類15400餘物聯設備數據接入物聯感知平台,集中匯聚57個已建應用場景。
截至2022年,閔行區共申領新版社保卡203.60萬張,其中23家社區網點辦理70.53萬張,11家服務銀行辦理102.44萬張,網上申領30.62萬張。申領敬老卡26255張。全面梳理可實現“材料免提交”事項,涉及政府部門核發材料5777件,落地率98.8%。穩步推進電子證照歸集與合規應用,累計歸集5230張電子證照,通過區各級政務服務應用調用關聯“用證清單”的電子證照540萬餘次。“一網通辦”平台接入公共服務事項1168項。推出10個“高效辦成一件事”,開發“好辦”事項5個、“快辦”事項6個、“免申即享”服務14個。促進長三角政務一體化發展,實現138項政務服務事項“異地通辦”。 [3] 

閔行區交通運輸

滬渝高速 [6]  、外環高速 [7] 上海—嘉興—湖州高速公路 [8] 上海—金山高速公路 [13]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直接與區境接壤,區內有黃浦江、吳淞江、大治河、澱浦河4條市級航道,黃浦江沿岸建有閔行、吳涇、車溝輪渡站和龍吳港口。滬杭鐵路和南莘鐵路穿越區中心,G60、G50、G2等高速公路和318、320國道經由閔行區通往南北諸省市。 [1] 

閔行區軌道交通

閔行區公路 閔行區公路
截至2022年,閔行區區內運營有上海地鐵1號線上海地鐵2號線上海地鐵5號線上海地鐵8號線上海地鐵9號線上海地鐵10號線上海地鐵12號線上海地鐵15號線上海地鐵浦江線金山鐵路共11條線路、55個軌交站點,線路總長約92.11公里。此外,機場聯絡線、嘉閔線、13號線西延伸和23號線已開工建設。
軌道交通五號線共計運行16.56萬列次,運營里程376萬列公里。年度客流量365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38.2%,日均客流10萬人次。單日最高客流在2月25日,單日客流20.37萬人次。 [3] 

閔行區公共交通

2022年,閔行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4.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下降28.3%。
至2022年,閔行區域內有公交線路242條,其中,區域性線路96條,過境公交線路146條。公交線網密度2.014公里/平方公里。年內優化調整18條公交線路,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90.9%。新增備案公共停車場(庫)63家、泊位22164個。 [3] 
至2021年,閔行轄區等級航道11條,總里程97.7千米。其中,市管航道3條(24.66千米),區管航道8條(73.04千米)。閔行轄區共有內河企業運輸船舶29艘,持證船員288人。 [1] 

閔行區政治

區委書記
區長
領導信息截止2024年1月 [18-19] 

閔行區社會事業

閔行區教育事業

2021年,閔行區有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機構366所,教師19431人,學生251326人。其中,公辦中小學113所(含特殊教育學校2所,工讀學校1所),民辦中小學35所(含以招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為主的民辦小學13所),公辦幼兒園86所,民辦幼兒園105所,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2所,成人教育培訓中心(社區學院)2所,社區學校14所,直屬單位9家。有民辦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179所;有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5所,市示範性幼兒園2所。 [1] 
2021年,閔行區有托幼園所260所(機構191所,分園69所),在園嬰幼兒65368人。其中,公辦幼兒園155所(機構86所,分園69所),嬰幼兒38389人;民辦幼兒園105所,嬰幼兒26979人。市示範性幼兒園4所(機構2所,分園2所),一級幼兒園109所(機構73所,分園36所),二級一類幼兒園112所(機構85所,分園27所)。 [1] 
截至2022年,閔行區共有中學、小學、幼兒園、中職校、工讀學校、特殊教育學校357所,在校學生25.85萬人,教職工2.87萬人,其中專任教師2萬人。2022年,新開辦上海市閔行中學東校等5所中小幼學校,完成1所新型職業技術學院辦理程序。完成上海閔行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入學。審核通過居住證積分申請29962人,引進人才3597人,“居轉户”5896人。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143人、教育專技人員959人、衞生專技人員289人、“三支一扶”大學生1人。申請人才安居租房補貼730人,涉及資金808萬元;59人獲得2022年度領軍人才資助,涉及金額1050萬元。 [3] 

閔行區文化事業

國家一級圖書館:閔行區圖書館。 [24]  國家一級文化館:上海市閔行區羣眾藝術館。 [25] 
截至2022年,閔行區新增公共文化設施共計2.58萬平方米,包括江川圖書館新館、復地北橋城文體中心、吳頤人藝術館、建新村文化客堂間以及新建15家城市書房等。舉辦各類公共文化活動1400餘場,線上、線下參與總量超943萬人次。閔行文化雲註冊用户逾97萬人,累計平台訪問量1703萬人次。區圖書館流通書籍35.88萬冊次,接待到館讀者28.18萬人次。650家社會主體、2997項文化產品入選文化配送產品資源庫,完成市區兩級文化配送演出、展覽、講座及特色活動266場。公益電影放映577場次,開展160餘場“非遺在社區”活動。 [3] 

閔行區科學技術

2022年,閔行區已建有國際技術轉移渠道28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41家。共認定技術合同3807項,合同成交額266.72億元。共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54家、市級科技小巨人(培育)企業13家、區科技小巨人企業35家、2家科創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上市。共有118家院士(專家)工作站,其中院士工作站8家。專利授權量21961件,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約50件。新增國家知識產權示範企業2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1家、市專利工作示範企業2家、市專利工作試點企業8家。 [3] 

閔行區體育事業

2022年,閔行區新增體育場地面積6.24萬平方米。新(改)建市民球場6個、長者運動健康之家12個、益智健身苑點75個、市民健身步道13條。組隊參加第三屆農民體育活動周系列賽、市社區體育“一街(鎮)一品”展演比賽等12項市級賽事。舉辦上海市第九套廣播體操聯賽閔行區預賽、上海市皮划艇系列賽暨閔行區皮划艇比賽等6項區級賽事。華漕鎮趙家村、馬橋鎮旗忠村被評為上海市農民體育健身活動示範基地,馬橋鎮評為市全民運動健身模範街鎮。 [3] 

閔行區醫療衞生

截至2022年,閔行區共有公立醫療衞生機構27個,其中醫院6個(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2個,三級專科醫院1個,二級中西醫結合醫院1個,二級專科2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4個,專業公共衞生機構6個,其他機構1個,專業衞生技術人員9592人,實有牀位4874張。公立醫療機構門急診1334.58萬人次,比上年減少18.5%。未發生孕產婦死亡,户籍嬰兒死亡率1.06‰,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類傳染病發病率276.65/10萬(其中,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佔80.28%),與2021年同期相比上升176.47%。接種疫苗169.38萬針次,常規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率421.08/10萬,新冠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率13.76/10萬,均無接種差錯及事故。 [3] 

閔行區社會保障

2022年,閔行區共實施9.6萬平方米老舊工房成套改造。全面啓動185幢老舊住房成套改造項目意見徵詢,已完工55幢;完成14個片區老街舊住房“四個保基本”改造。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完工280台。共有產權保障房本市户籍第十批次審核通過312户;非滬籍第四批次審核通過37户。發放廉租住房租金補貼3571萬元,廉租住房累計受益家庭3311户。累計完成籌措供應保障性租賃住房5.4萬套,認定人才公寓1.6萬套。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人員0.8萬人,領取養老金人員1.56萬人,基礎養老金標準從每人每月1200元提高到1300元。區集中管理的徵地養老人員有2.45萬人,徵地養老人員生活費由每人每月2214元提高至2331元。定點醫療機構醫保預算費用實際申報數38.05億元,醫保各類業務76.88萬人次,城鄉居民醫保參保38.95萬人,互助幫困參保3.56萬人。
2022年,閔行區享受最低生活救助保障待遇對象9655人,發放生活救助保障金15803萬元;對49877名支援外地建設退休(職)回滬定居人員發放幫困補助金26497萬元。為182名安徽下放回滬定居人員發放專項幫困幫扶金80萬元。區救助站全年共救助受助人員481人,愛心社街面勸1人次。
新增養老牀位550張,完成230張認知障礙照護牀位改建。新增6家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6家日間照料中心、14家助餐服務點、4家社區老年人示範睦鄰點。至2022年,閔行區享受政府養老服務補貼的困難家庭老人有5540人;助餐受益老人總數1.8萬人。共為30.63萬名65週歲及以上户籍老年人發放老年綜合津貼4.88億元。
至2022年,閔行區共有持證殘疾人38834人。為5517名殘疾人提供輔助器具適配服務;為6120名殘疾人提供免費健康體檢;使46938人次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服務,投入康復經費4930萬元。新增殘疾人就業人數377名,失業登記殘疾人94人。投入助困、助醫、助養、助學、扶貧等社會保障資金2761萬元。為16859人發放殘疾人交通補貼926萬元。 [3] 

閔行區歷史文化

諺語(滬諺)
諺語(滬諺),上海市閔行區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滬諺,是中國幾大著名的方言諺語之一。其中心流行區是上海的陳行,故也有人稱其為“陳行諺語”。內容涉及時政、修養、事理、社交、生活、鄉土、生產、自然等大類,充滿着歷代當地民眾的“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
陳行諺語來自百姓生活,以極為樸實又充滿機趣的言語,濃縮當地風土人情,評論世態善惡美醜,反映各自喜怒哀樂,調節周邊人際關係,既富有口頭文學的獨特魅力,又凸顯了當地百姓的智慧和美德。2007年6月,陳行謠諺被列為上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34]  2011年5月23日,諺語(滬諺)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Ⅰ-125。 [35] 
獅舞(馬橋手獅舞)
獅舞(馬橋手獅舞),又叫“手帶獅舞”,俗稱“調獅子”、“獅子燈”,主要流傳於馬橋鎮一帶。
手獅舞的表演與其他獅舞有着很大區別,它是由舞獅者分別手舉篾扎紙糊的獅子表演。獅子道具大小不一。集燈綵、舞蹈等民間藝術為一體,技藝性較強。既汲取了龍舞的翻滾、纏繞、跌撲等基本技巧,也繼承借鑑了其他獅舞粗獷勇猛、剛柔相濟的表演風格。由於手獅舞舞蹈場面熱烈,充滿自娛、娛人的生活氣息和喜慶祥和的藝術感染力,因此深受人們喜愛。近百年來,一直是當地主要的歲時節令習俗舞蹈之一。 [36] 
2011年5月23日,獅舞(馬橋手獅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5。 [35]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上海民族樂器製作技藝)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上海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海市閔行區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上海的民族樂器製作技藝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嘉慶年間。20世紀初,城隍廟大街(今方浜中路)、五馬路(今廣東路)、六馬路(現北海路)一帶集聚了幾十家樂器作坊。1956年,上海民族樂器業全行業實行合作化,其中86家民族樂器製作坊合併成為上海民族樂器合作社。1958年7月,合作社組建為集體所有制的上海民族樂器一廠。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融入了歷史、色彩、美學等元素,結合了造型、雕刻、彩繪、鑲嵌等多種工藝手法,具有突出的文化和藝術價值。 [37] 
2011年5月23日,民族樂器製作技藝(上海民族樂器製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24。 [35] 

閔行區風景名勝

2021年,閔行區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家級1個、市級4個、區級33個;非遺代表性項目中,國家級3個、市級10個、區級38個。 [1] 
馬橋古文化遺址
上海馬橋遺址,位於馬橋鎮俞塘與竹港的匯合處,俞塘北岸。海拔4.46~6.29米,東西寬60米,南北長80米餘米,面積約5000平方米,為4000餘年前村落遺址。1960年、1966年兩次發掘,出土有新石器時代良褚文化遺物及唐、宋、明、清各代文物,分佈於5個土層。遺址的第四層為太湖地區(包括杭州灣地區)早期印紋陶文化的典型的遺存。第五層文化為典型的良渚文化,所出陶器經熱釋光測定,平均年代為距今4410±11%年。1960年考古學界據此把上海成陸史上推2000年。遺址於1977年12月7日被市政府公佈為上海市古文化遺址保護地,2007一2011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辦公室更名為“馬橋遺址”。2013年3月5日,國務院公佈“上海馬橋遺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召稼樓老街
召稼樓老街,也稱為召樓老街、召稼樓古鎮,位於浦江鎮。明工部右侍郎談倫之子談田建樓鳴鐘,以召農耕,因名召稼樓。清嘉慶《松江府志》地圖已標有召稼樓。古鎮沿王家浜(王:當地人讀yang,後訛為“姚”,故今稱姚家浜)而建,東西約500米,有梅園、禮耕堂、寧儉堂等清代建築。2005年召樓老街被列為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之一:2011年被評為上海市最美鄉村;2012年被評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2014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村);201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 
民國上海縣政府舊址
民國上海縣政府舊址,為舊上海市縣分治的特殊產物和佐證,也是閔行區境唯一完整保存的舊政府大樓,位於滬閔路2550號院內,具有較高的文物和建築藝術價值。舊址大樓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青瓦多坡屋面。正門外筑前挑門廊,四根橫排的科林斯柱支承長方形廊頂,上承形似帽頂的刻花山牆。 [28] 
上海普慈療養院舊址
上海普慈療養院舊址,由天主教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募建,今為“上海市精神衞生中心(分部)”,位於滬閔路3210號。現存西式風格的二層舊建築九棟(包括原門診樓、三病房、四病房、五病房、六病房、七病房、八病房、九病房、十病房)和一棟原為教堂的建築。建築磚混結構,清水紅磚外牆。 [28] 
南張天主堂
南張天主堂,又名“南張若瑟善終立保堂”,位於七莘路九號橋北堍東側,即今秀文路485弄50號。是一座傳統庭院佈局的歐式天主教堂。前身為建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南錢天主堂”,原為一座傳統民宅形式的小教堂,它在一起教案中被燒燬,之後新建的“南張天主堂”。 [28] 

閔行區地方特產

七寶黃金瓜
七寶黃金瓜,上海市閔行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七寶黃金瓜種植歷史悠久。據《上海縣縣誌》記載,“黃金瓜,據傳明代已有種植。表皮各有十條金黃、乳白色條紋相間,肉色乳白,亦佔香、甜、糯三勝,瓜透熟後有異香……原產今七寶鎮一帶。”味美可口,營養豐富,除了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外,還含有易被人體吸收的磷、鐵、鈣等多種營養成分。 [32] 
2021年4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准對七寶黃金瓜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33] 

閔行區著名人物

鄒逸
鄒逸,上海市上海縣杜行鎮(現上海市閔行區浦江鎮)人。1916年12月出生,1937年5月考進上海郵政管理局,分配到吳淞郵局,先後又調徐家彙郵局、上海郵政局做郵差(投遞員)。1938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天台縣委書記兼縣長、縣大隊政委,台州專員公署秘書科科長、台州麻紡廠廠長、省(浙江,下同)統計局財貿科科長、省百貨公司經營指導科科長、省針織品公司秘書科科長、省文化用品公司儲運科科長、臨海方溪水電站副指揮、臨海縣桔果辦事處和副食品公司副經理、湧泉西嶺桔場負責人等職。 [27] 
秦榮光,上海縣陳行(今浦江鎮陳行)人,近現代教育家,創辦私塾和三林書院。 [1] 
顧言,上海縣馬橋(今馬橋鎮荷巷橋)人,現代教育家,創建縣內第一所農業職業學校上海縣中等農業學堂。 [1] 
李英石,上海縣閔行鎮(今江川路街道閔行老街)人,辛亥上海光復功臣,創辦滬閔南柘長途汽車公司。 [1] 
鈕永建,上海縣馬橋人,參加辛亥革命,創建俞塘民眾教育館。 [1] 
張翼,上海縣顓橋(今顓橋鎮顓橋村)人,江蘇省政府參事,創辦《明心報》,顓橋職業中學。 [1] 
錢瑞升,上海縣曹行(今梅隴鎮曹行)人,政治學教授,參加新中國第一部憲法的起草。 [1] 
陸詒,南匯縣魯家匯(今浦江鎮魯匯)人,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戰地記者。 [1] 
張充仁,婁縣七寶喻家巷(今七寶鎮聯明村)人,當代雕塑大師。 [1] 
沈渭濱,青浦縣北七寶鎮(今七寶鎮北大街)人,復旦大學教授,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專家。 [1] 

閔行區榮譽稱號

2001年,閔行區入選“國家園林城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1] 
2002年,閔行區入選“聯合國迪拜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 [1] 
2003年,閔行區入選“國家衞生區”。 [1] 
2006年,閔行區入選“國家生態區”。 [1] 
2007年,閔行區入選中華寶鋼環境優秀獎。 [1] 
2008年,閔行區入選全國綠化模範城區。 [1] 
2009年,閔行區入選全國第二批生態文明試點區。 [1] 
2010年,閔行區入選世界屋頂綠化最佳城市金獎。 [1] 
2014年,閔行區入選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 [1] 
2018年,閔行區入選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 [1] 
2019年7月,閔行區入選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10] 
2019年8月,閔行區入選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11] 
2019年11月,閔行區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 [12] 
2020年7月,閔行區入選第一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 [9] 
2020年10月,閔行區入選全國雙擁模範城。 [4] 
2020年11月,閔行區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14] 
2020年12月,閔行區入選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 [15] 
2020年12月,閔行區入選“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16] 
2021年2月18日,閔行區入選“2020年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 [17] 
2021年9月8日,閔行區入選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試點縣。 [21] 
2022年1月,閔行區入選國家衞生城市(區)。 [26] 
2022年6月,閔行區入選“推進質量強國建設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 [29] 
2022年7月,閔行區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示範城市。 [30] 
2022年10月,閔行區入選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 [31] 
2023年11月,被推選為“2023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區(直轄市轄區)”。 [3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