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迅

(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學家)

鎖定
王迅,籍貫江蘇無錫,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出生於上海,表面物理、半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迅195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物理系。1960年復旦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歷任復旦大學半導體物理教研室副主任,微電子教研室副主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學術委員會主任,復旦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復旦大學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等職。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王迅主要從事半導體表面與界面的結構和電子態研究,硅基低維量子體系和光電子物理等研究。 [1] 
中文名
王迅
外文名
Wang Xun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23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中國科學院院士(1999年當選)
性    別
籍    貫
江蘇無錫

王迅人物經歷

王迅 院士 王迅 院士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4月23日,出生於上海,籍貫江蘇無錫 [1] 
1945年——1952年,就讀於上海南洋模範中學。 [2] 
1956年,從復旦大學物理系本科畢業。
1960年1月,從復旦大學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後留校。 [2] 
1962年,任半導體物理教研室副主任。 [2] 
1963年,任復旦大學講師,承擔國家重點項目“固體能譜”的研究和順磁共振與紅外低温強磁場實驗室建設。 [2] 
1966年——1976年,從事半導體微電子專業的教學和科研,任微電子教研室副主任。 [2] 
1978年起,從事表面物理研究,歷任表面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2] 
1978年5月,任復旦大學副教授。
王迅院士
王迅院士(7張)
1980年3月——11月,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密澳基分校訪問教授。
1984年8月,任復旦大學教授。 [1] 
1985年,任復旦大學凝聚態物理學科博士生導師。 [3] 
1990年——1997年,任復旦大學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 
1992年,和謝希德教授在復旦大學合作領導建立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4] 
1993年,任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半導體委員會委員。
1996年5月,任復旦大學首席教授。 [3] 
1998年起,任復旦大學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2] 
1999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數學物理學部。 [1] 

王迅主要成就

王迅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迅長期從事半導體物理學和表面物理學的教學、科研與學科建設工作。在半導體表面結構和電子態研究,多孔硅的發光特性和機理研究,硅基低維量子體系的材料製備、物理特性研究和新型器件研製等方面,作出多項創新成果。 [1]  [3] 
  • 學術論著
據2020年5月上海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網站顯示,王迅在中國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其中在國際SCI刊物上發表的有170餘篇,論文被國際刊物他引1200餘次。 [3]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81.07
《半導體表面鈍化技術及其應用》
管紹茂,王迅編著
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3
《物理學家談物理》
王迅主編
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20年5月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顯示,王迅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與三等獎1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與三等獎3項,1996年光華科技基金二等獎。 [5] 
獲獎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獎勵等級
獲獎時間
硅基低維結構材料的研製、物性研究及新型器件製備
第三完成人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2001年 [6] 
硅基低維結構材料的研製、物性研究及新型器件製備
第三完成人
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002年 [7] 
用計算凝聚態物理方法研究多種新型材料的結構,電子態和物理特性
第四完成人
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004年 [8] 
半導體表面電子態理論與實驗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 
InP極性表面的原子結構和電子態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 
III—V族化合物半導體的極性表面和界面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 
多孔硅的發光特性和機理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2] 
硅分子束外延生長異質結構及其特性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2] 
高完整性GeSi/Si應變層超晶格的生長和表徵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2] 
硅的表面結構與表面吸附研究

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2] 
  • 學術交流
據2020年5月上海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網站顯示,王迅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邀請報告21次,曾十餘次擔任過國際半導體物理會議、國際硅分子束外延會議、國際表面結構會議、國際固體薄膜與表面會議等等國際學術會議的程序委員會、顧問委員會、組組織委員會委員或分組會主席。 [3] 

王迅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據2020年5月復旦大學物理系官網顯示,王迅培養了30名博士、20名碩士。 [4] 
  • 教學改革
王迅一直把注意力放在教學改革的探索上,對教科書刪繁就簡,提升教學效果。時常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結合時政社會事件,借題發揮,在與學生交流他的看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出自己的期望和要求。還組織培訓系裏有條件的教師用英語給研究生教授專業課程,組織教師編寫英文版教材。 [9] 
  • 主講課程
王迅主講過《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晶體管原理》《MOS集成電路》《表面物理》等多門課程,期間也給復旦大學的本科生當“代課老師”,教授《大學物理》等多門基礎課程,每個學期為不同系科的本科生教授20到30節課。 [5]  [9] 

王迅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97年
中國物理學會第五屆葉企孫物理獎 [5] 
1998年
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 [5] 
1999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1] 

王迅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93——1999年
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聯合會(IUPAP)半導體委員會委員
1993年
國際學術刊物《Surface Science》顧問編委
1996——1999年
中國物理學會理事
1996——2000年
上海市物理學會理事長

中國微結構高等科學與技術中心理事

上海應用物理中心理事

中國物理學會半導體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超晶格與微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信息功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合肥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半導體學報》副主編

《真空科學與技術學報》編委

《發光學報》編委

《物理》編委
參考資料來源: [3] 

王迅個人生活

  • 老師
研究生導師:謝希德(中國科學院院士) [2] 
  • 淡泊名利
王迅對名利的態度淡泊,復旦的學生告訴解放日報記者尤蓴潔:一次王迅做講座,走上講台的第一件事,是擦掉了黑板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幾個字;第二件事,是擦掉了“復旦大學物理系首席科學家”中的“首席”兩個字。 [10] 
  • 健康狀況
王迅在15歲時就做手術切除了一個腎,這在當時是一場大病。 [10] 

王迅人物評價

王迅在採訪中妙語如珠,但他格外強調邏輯的嚴密與完善,在這個“脱口秀”盛行的快餐年代,他不會説正確的廢話,也不願在缺乏深入思考的前提下信口開河。他對職稱和頭銜很清醒:“我就是王老師”,這並不只是他面對媒體的自許。(解放日報》記者尤蓴潔評 [10] 
王迅是中國硅鍺超晶格和量子點研究的首創者之一,在材料、物理和器件三方面都作出了成果:他領導的研究組所生長的硅鍺超晶格材料質量達到很高水平。(何梁何利基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