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夏徵農

鎖定
夏徵農(1904年1月31日—2008年10月4日),江西豐城市人,中國共產黨員。抗日戰爭爆發後,夏徵農從南昌來到皖南參加了新四軍,經歷了皖南事變,曾任新四軍軍政治部民運部部長、中共蘇中四地委宣傳部部長、蘇中公學校長、蘇中建設大學副校長、中共濟南市委宣傳部部長。
建國後,任中共濟南市委副書記,中共中央山東分局宣傳部部長,中共山東省委常委、副書記,濟南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宣傳部部長,中共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社聯、文聯主席,復旦大學黨委書記,上海大學首席顧問,《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辭海》,《大辭海》主編。 [1] 
中文名
夏徵農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04年1月31日
逝世日期
2008年10月4日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
金陵大學(1952年併入南京大學)
出生地
江西豐城市
方    言
贛語
民    系
江右民系

夏徵農人物生平

1904年1月31日,夏正和(夏徵農)出生於江西豐城縣鈔塘鄉夏家村一個農民家庭。他從小志向遠大,讀了 8 年私塾後,進入南昌心遠中學學習。 [2] 
1919年,夏徵農作為小學學生代表參加了“五四”運動。1925年,又作為高中學生代表參加了支援上海五卅慘案的活動。 [1] 
1925年秋,21歲的夏徵農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得以接觸《共產主義ABC》、《三民主義》等進步書刊,並於次年10月秘密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受黨組織派遣,夏正和來到江西新建縣開展農民運動。7月27日,他接受了黨組織要求其參加武裝起義的任務,將已派到農村的各個工作組召回來加入起義部隊。 南昌起義爆發當天,夏正和組織農民參加運輸物資,還奉命在昌北的牛行車站附近挖戰壕和工事,準備阻擊九江來的敵人援軍。南昌重新被敵人佔領後,夏正和前往上海尋找黨組織。 [2] 
來到上海後,本來組織上考慮讓他去蘇聯留學。他卻不願意,説道:“幹革命就要在中國幹,到外國去幹什麼?”最後,在陳望道的幫助下,夏正和進入復旦大學,邊讀書邊從事地下工作。在校期間,他擔任復旦共青團支部書記,與進步同學公開辦起了《青鳥》雜誌,刊登進步文章,號召學生同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那時起,夏正和取了個筆名叫“夏徵農”,以後這個筆名竟取代了本名“夏正和”。
1929 年8 月,夏徵農在組織復旦學生參加集會時被捕,被反動當局判刑一年,與彭湃等革命志士一同關在龍華監獄。次年,他被轉移到蘇州監獄關押,隨後加入了監獄特別黨支部並任委員,發起了絕食抗議鬥爭。1930 年底,夏徵農出獄,先後任上海閘北區團委宣傳部長、江蘇省團委秘書等職。他在《海上青年》雜誌工作期間,翻譯了史沫特萊的《蘇區見聞》等報告文學。
1933 年初,深受魯迅影響的夏徵農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文學團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夏徵農受上級委派,前往各高校幫助大學生文藝團體開展進步演出活動。此外,他還參加了《春光》《讀書生活》等進步雜誌的編輯工作。 [2] 
1933年秋,他參加了李公樸主持的《申報流通圖書館》的工作。他在《申報》寫的“答問”散論,連續發表了數十篇。如《文學學習步驟及其它》《關於接受文學遺產》《文章可以報國嗎?》 [3] 
1934年夏,國民黨對上海文化界開始大掃蕩,柔石、殷夫以及《申報》總編史量才等多位“左聯”成員先後遭到殺害。 [2] 
1934年底,正在辦(太白》雜誌的陳望道得知夏徵農辭去《讀書生活》社的職務,即邀請他參與《太白》的編輯工作,並介紹夏徵農與魯迅見面。這以後因為《太白》幾乎每期都有魯迅的文章,於是徵農在一段時間裏與魯迅的接觸頻繁,這期間既受到魯迅先生的讚揚,也從中獲得不少教益,並撰寫《魯迅研究》(1937年出版)。 [3] 
夏徵農冒着危險每期都向魯迅先生約稿,魯迅用"公汗"的筆名發表文章。夏徵農在1936年成為“左聯”後期領導人之一,那時“左聯”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國會,編輯出版了《魯迅研究》等著作,與後方的文化精英一起為抗日救國奔走呼號 。 [2] 
抗日爆發以後,按黨的需要,他一直從事軍政領導工作,轉戰南北,還到了南昌組織江西省青年服務團,進行抗戰宣傳活動。 [3] 
1938年,夏徵農到皖南參加了新四軍,任政治部統戰部副部長兼民運部部長。1941年1月6日,9000餘名新四軍戰士在皖南涇縣茂林地區遭到8萬餘國民黨精鋭部隊的伏擊。經過7晝夜的激戰,終因彈盡糧絕,除少數人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當時,夏徵農隨葉挺軍長一起乘着夜色向外突圍,遭到敵人居高臨下的炮轟,形勢十分危急。
夏徵農回憶道,第二天天亮時,滿山遍野都是搜山的敵人,同時傳來高音喇叭聲“你們快出來投降吧,你們的軍長已經被捕了”。接着,軍部就遭到敵人密集炮火的掃射。他帶着7位戰士突圍到荒無人煙的大王坑山頭上。由於擔心人多太顯眼,他讓一個參謀帶着兩位同志先行轉移,自己則率其他3位同志,白天靠採野果子充飢,晚上就露天宿營,好幾次都與搜山的敵人擦肩而過。
夏徵農頑強地堅持到第7個夜晚,等搜山的敵人撤退後才平安下山,在民主人士和老百姓的保護下,化裝成茶商和教會人員從蕪湖登船轉移到南京、上海,然後再到江蘇鹽城的新四軍軍部。此後,夏徵農擔任過慄裕的秘書並隨軍轉戰南北。
新中國成立後,夏徵農長期主持思想宣傳和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文革”結束後,夏徵農回到母校復旦擔任黨委第一書記。他為撥亂反正、推動學校恢復正常的教學科研秩序做了大量工作。
夏徵農認為, 對於大學生不僅要讓他們學到豐富的科學知識, 還要培養他們的民主作風、獨立思考和辦事的能力。在他的鼓勵下,學生成立了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小組,各系科都辦起了學生自己主編的牆報。在復旦工作近一年時間裏,夏徵農先後發表了《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談起》《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重視知識分子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要民主辦校》等一系列重要文章。
1978年,74歲的夏徵農繼舒新城、陳望道之後出任《辭海》第3任主編。他提出了“10年修訂一次”的決策,因此有了《辭海》1989年版、1999年版。在修訂《辭海》的過程中,夏徵農親自審閲、核對重要條目,並且提倡“求實”的原則: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實事求是地解決各種難題。《辭海》的編校質量越來越高,形成“一絲不苟、字斟句酌”的“辭海精神”。
2002年,編纂《大辭海》的工作開始啓動。虛齡近百歲的夏徵農,在大家的要求下,出任主編。夏徵農從74歲主編《辭海》,編到101歲。
2002年11月,夏徵農以99歲高齡,出席黨的十六大。 [2] 

夏徵農主要事蹟

夏徵農皖南脱險

1941年1月6日下午,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國民黨軍隊8萬多人在皖南涇縣茂林一帶對新四軍9000多人發起了圍殲性的伏擊。當時的夏徵農正隨軍長葉挺一同轉移,在將近十倍的敵人面前頑強地拼殺了好幾個晝夜,數次突圍卻遭到敵人的堵截。為了衝出國民黨軍隊的包圍圈,葉挺軍長下令給每人發50塊銀元,分散突圍。
按照葉挺的囑咐,夏徵農冒雨突圍。在山上連續攀爬了好幾個晝夜後,他已筋疲力盡,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他心一橫,找了個山洞,把揹包往洞口一睹,身子往草上一倒便睡去了。天剛矇矇亮時,夏徵農被一陣悉悉嗦嗦的響聲驚醒,起初認為是野獸回洞,後來才認定是患難中的戰友。在那個特定的歲月,正經歷着難以想象的艱難,戰友重逢,歡樂、激動,一股熱血沸騰的暖流,衝散了山野清晨的寒氣。“這下好了!”“現在我們是四個人三隻槍,頂呱呱的武功隊,只要渡過青弋江,我們就魚躍大海了。”
在夏徵農的帶領下,他們經過一週的晝伏夜行,來到承流峯下的殷衝澇柳村。正當他們為如何走出這個是非之地發愁時,他得到了一位馮姓青年的幫助。在小馮的協助下,他們和遠在茂林村的中華聖公會陸會長取得了聯繫。在他們的建議下,夏徵農化名“柳青山”化妝成中華聖公會,跟隨小馮去往蕪湖。
初春的金色陽光,暖洋洋地灑在彎彎曲曲的山徑小道上。夏徵農跟隨着小馮上路了。白天他們沿着碧青見底的青弋江岸,起早摸黑,走村串户。白天,他們輪番着象唱山歌似的吆喝着:“染衣嘍!染衣嘍!祖傳秘方,永不褪色!”晚上,他們亮出中華聖公會證件,安安穩穩吃飯,舒舒服服住店,絲毫不露破綻。皖南的隆冬,打個瞌睡就過去,轉眼之間,明媚的春光已把大地喚醒。夏徵農跟隨着小馮,經過一個多月的晝伏夜行,有驚無險地通過了一道又一道國民黨軍隊的封鎖線,終於在3月12日下午,勝利到達蕪湖市,順利登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車,成功脱險。 [1] 

夏徵農主編《辭海》

1998年6月的一個夜晚,96歲的夏徵農還在伏案。突然,電話鈴響了。夏徵農拿起電話,那端傳來江澤民總書記的問話。他問夏徵農:“為什麼《康熙詞典》收詞有4萬多,《辭海》只有1萬多?”夏徵農答道:“因為《辭海》是面向大眾的普及型、實用型工具書。因此,一些冷僻的、專業性很強的詞就不收了。我們還準備編一部《大辭海》,供學術工作者使用。這裏的收詞就多了。”在修訂《辭海》的過程中,夏徵農親自審閲、核對重要條目,並且提倡“求實”的原則: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實事求是地解決各種難題。《辭海》的編校質量越來越高,形成“一絲不苟、字斟句酌”的“辭海精神”。
2002年,編纂《大辭海》的工作開始啓動。虛齡近百歲的夏徵農,在大家的要求下,出任主編。有人以為,他也就是掛個虛名而己。其實不然,雖然具體工作有他人做,但在一些重大問題上,還由他拍板、出面。但凡《大辭海》的工作會議,他都參加。夏徵農從74歲主編《辭海》,編到101歲,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生於1904年、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夏徵農,黨齡長達82年。改革開放後,他雖已過古稀之年,但是仍思想敏捷,目光犀利。他清醒地看到:經濟發展以後,各種誘惑勢必給共產黨人帶來新的考驗。因此,他在多種場合提出:共產黨員,尤其是受黨多年培養的老同志,一定要“保持革命晚節”。事實上,夏老的這根“馬克思電筒”棒,不光是用來照別人,也是照自己的。他有13個子女,大多數是工薪階層。對子女,他説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要老老實實做人,出了事,我是不會幫你們開脱的。”
2002年11月,夏徵農以99歲高齡,出席黨的十六大。他吟詩一首獻給十六大:“六入京都為黨謀,敢因衰老不分憂?歡呼祖國愈強盛,高唱和平是主流。反對霸權成眾志,清除腐敗解民愁。相期後浪超前浪,高舉紅旗萬萬秋。”這裏的“六入”,指的是他曾經6次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他説:“我1926年10月在南京加入共產黨。當時我莊嚴宣誓:永遠跟黨,永不叛變,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我一輩子記住我的入黨誓言,什麼時候都不會忘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