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滬江大學

鎖定
滬江大學(University of Shanghai)創辦於1906年,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一所有浸信會背景的綜合性大學,校址位於黃浦江畔的楊樹浦軍工路,今為上海理工大學
初名浸會神學院,1909年開設浸會大學堂,1911年二部合併為上海浸會大學,1914年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1917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滬江大學以學風純樸、較少教會氣和愛國主義傳統聞名全國,以文理商著稱於世。首任華人校長劉湛恩對學校進行一系列改革,確立”更為中國化“的辦學主張。在學科發展方面,堅持在職業化下發展應用性專業的“滬江模式”。倡導社會服務,提倡勤工儉學,實施平民化教育。開在華教會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國內最早開展社會工作,創辦中國第一個社會學系,興辦上海最早正規的建築教育,擁有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商學院,諸多領域開一時風氣之先,獨樹一幟的優秀辦學傳統孕育了一大批愛國青年、志士仁人、學術精英、工程專家和政商翹楚。
1951年2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辦學校。1952年院系調整,滬江大學撤銷,各系科(組)併入復旦大學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上海財經學院等校,華東工業部在原址開辦上海機械學院前身上海工業學校。滬江附中、附中分校先後合併為上海北郊中學金陵中學
20世紀80年代起,廣大海內外滬江校友與上海機械學院及後來的上海理工大學保持着聯繫,開始合作辦學,從而延續了滬江的文脈。2011年3月,經上海市社團局批准,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變更登記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 [1-7]  [121-127] 
中文名
滬江大學
外文名
University of Shanghai
簡    稱
滬大、滬江
創辦時間
1906年(丙午年)
辦學性質
綜合性大學
校    訓
信、義、勤、愛
主要獎項
上海第一所向中國政府立案的教會大學
開在華教會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
創辦了中國第一個社會學系
興辦了上海最早正規的建築教育
擁有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商學院 [8] 
知名校友
涂長望
胡壯麒
汪爾康
徐志摩
李公樸 展開
所屬地區
中國上海
主要院系
理學院、商學院、文學院
滬江大學校歌
Shanghai Will Shine Tonight
滬江大學原址
上海市楊浦區軍工路516號
首任校長
柏高德博士(美籍) [9] 
首任華人校長
劉湛恩博士

滬江大學歷史沿革

1900年,因庚子之變,美南浸信會的華中差會和美北浸禮會的華東差會成員都來到上海避難。期間他們達成了共識,決定在上海聯合創辦一所高等學校。
1902年,經美北浸禮會傳教士柏高德和美南浸信會傳教士萬應遠代表各自差會合作籌備,在楊樹浦軍工路購得165.5畝土地,建造第一所校舍,名思晏堂。
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端開辦了浸會神學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是萬應遠博士(Dr.R.T.Bryan)。
1909年,開設浸會大學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校長是柏高德博士(Dr.J.T.Procter)。校址選定在滬東軍工路,建成一所黃浦江畔的綠茵遍地、風景幽雅的美麗校園。
1910年成立格致部(理學院前身),設置物理、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等課程。 [10] 
1911年,二部分合並組建上海浸會大學(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長為美北浸禮會傳教士魏馥蘭博士(Dr.Francis John White)。此後,校務發展很快。
1919年滬江大學規劃平面圖 1919年滬江大學規劃平面圖
1913年,葛學溥教授在學校創立了中國大學第一個社會學系,到1930年,社會學系成為全校除商業系外學生最多的學系。 [11] 
1914年,根據副校長董景安的建議,校董會將中文校名定為滬江大學,並確定校訓為“信、義、勤、愛”。同年,滬江大學同學會成立。
1916年,其生源已涉及國內九個省,至1930年代初,生源更擴至全國17個省及日本、朝鮮。
1916年前後,中華民國大總統黎元洪為表彰滬江大學的辦學成績,特授予“澡雪心神”的匾額。
1917年,滬江大學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註冊立案,並獲得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同年,滬大創設滬東公社,這是中國最早的社會學實驗基地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學校在楊樹浦路1509號購置了一處原為教堂的房產,作為滬東公社社址,“以供滬大社會學系之實驗;同時又為教育、宗教、經濟各學系實習之所”,亦為提升當地社區文化生活質量的社會服務中心
1918年,校園面積擴充到303畝。
名人為滬江大學的題詞
1920年,教育科開設幼兒師範專科,為國內大學首創。 [12] 
1920年5月、6月,孫中山、美國教育家杜威先後來校演講。
1920年秋,招收4名女生入學,實行男女同校,開在華基督教大學男女同校之先河。 [13] 
1922年建造了第一幢女生宿舍,至1925年已有68名女生,約佔全校學生總數的18%。到1926年,滬江大學的學生人數已達446人,僅次於金陵大學燕京大學,成為當時規模最大的教會大學之一。
1923年,學校選科定型為教育、宗教、社會、商、理共五科,明確理科培養方向為醫學預科、理科教育和化工3項。
滬江大學1930屆畢業證書 滬江大學1930屆畢業證書 [14]
1927年,校方將宗教課程由必修課改為選修,又將神學院劃出,以便專門進行宗教教育。但校內宗教氣氛仍很濃厚,基督徒佔全校師生總數的三分之一。 [15] 
至1927年末,已有大小校舍30餘座,各類球場19個,游泳池1個,以及圖書館、健身房等,是一所校園設備齊全的高等學府。
20世紀20年代末,全國掀起“收回教育權”運動,滬江大學改組了校董會,增補8名華人為校董成員。1928年1月,經過改組的滬江大學校董會聘請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年僅31歲的劉湛恩博士為校長,這是滬江大學歷史上首任中國籍校長;2月25日,新校長劉湛恩舉行就職典禮並發表“大學的使命”演講,此舉被時人稱之為“滬江新紀元”的開始。 [128] 
劉湛恩就任校長後,主張滬江大學“更為中國化”,立即對這所美國基督教浸禮會創辦的宗教氣息濃郁的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他竭力削弱宗教對學校的影響,強調教學工作的獨立性,避免教會對教學的干預,改革陳舊的規章制度。他壓縮宗教課程,改為選修課,並不計學分。每星期日的禮拜活動,改為自願參加。他聘請凃羽卿、餘日宣、徐作和、蔡尚思等專家學者任教,還增設了許多新的專業課程,如商科的工商管理、國際貿易、銀行、會計等專業,化學系外又另設生物系,與協和醫學院掛鈎,協和承認滬江的學分,學生在滬江讀幾年後經考核及格,就可進協和醫學院,實際上成為協和醫學院的預科。 [16]  [17] 
1929年3月18日,滬江大學向中國政府立案,成為上海第一所立案的教會大學,英文校名也由Shanghai College改為University of Shanghai。大學部按國民政府規定,文理商、教育科改為文、理、商、教育4學院(後將教育學院併入文學院);中學部、小學部改稱附屬中學(滬江大學附中即今上海財經大學附屬北郊高級中學,滬江大學附中分校即今上海市金陵中學)、附屬小學。
九一八事變後,劉湛恩校長積極參加抗日救亡運動,被推為上海各界救亡協會主席。 [18]  1931年9月22日,來自上海30多所高校的代表在滬江大學集會,成立了領導上海學生救亡運動的上海高校學生抗日救國會聯合會,號召去南京請願並舉行無限期罷課。滬江大學學生代表也積極參加了赴南京的請願活動,以此表達抗日救亡的堅強決心。
滬江大學城中區商學院畢業生合影 滬江大學城中區商學院畢業生合影
1932年,劉湛恩校長在接近市中心的圓明園路209號真光大樓創辦了城中區商學院,這是滬江大學最富盛名的學院,院長為朱博泉。該學院專門為社會上的在職青年提供繼續深造的機會,培養工商業人才,實行學分制,分設有日班和夜班,這樣方便學生業餘就讀,是當時辦得較好的並卓有成效的一所夜大學。除本科外,還開辦專修科、普通科和單科訓練的特科。其辦學認真,課程切合實際,聘請楊蔭溥、章乃器、潘序倫潘公弼等學者和社會名士執教,徐寄廎劉鴻生吳藴初王志莘等工商名流捐資支持辦學並鼓勵自己企業中的青年職工報考,設置了獎學金、助學金。開辦以後入學者踴躍,遂與軍工路本部商學院合併,是當時全國規模最大的商學院。城中區學院是劉湛恩在“職業化”下進一步推行“平民化”的嘗試,其目的除方便滬江商科學生實習外,更主要是為社會上提供各種形式的職業補習教育,以幫助那些清寒好學的學生能夠完成大學學業。 [19-20] 
1933年,中國建築師學會陳植、黃家驊、莊俊等人應劉湛恩邀請,籌劃興辦滬江城中區商學院建築科。該科為兩年制專科,以招收在建築事務所工作的在職人員為主,以培養能力工作的建築師為辦學目的。該科始終得到中國建築師學會的大力支持,許多學會會員主持或參與教學工作,是當時上海最早正規的建築教育基地
至1936年,校園面積320餘畝,大小建築40餘幢,在校學生由最初時的4人發展到900餘人。大學部設有文、理、商三學院二十個系,並附設研究院、中小學、幼稚園。1937年8月統計,滬江大學已有各類建築物五十餘幢(所),總房產估值近四十萬美元。
滬江大學校園佈局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劉湛恩校長被推舉擔任上海各界人民救亡協會理事、上海教育界救亡協會主席、上海各大學抗日聯合會負責人、中國基督教難民救濟委員會主席。他為宣傳抗日、支援前線、救濟難民、安撫流亡學生,作了大量的工作。1938年2月,中共上海地下黨組織通過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在滬江大學商學院舉辦“上海社會科學講習所”,培訓優秀青年參加抗日救國。 [21-22] 
1938年4月7日,劉湛恩上班之際,慘遭日偽特務暗殺,以身殉國,樊正康接任校長。
淞滬會戰期間,滬江大學因地處戰區,校區遭嚴重破壞,學校被迫撤離,把位於公共租界內的城中區商學院作為全校的臨時校舍。由於大學、附中和城中區商學院都擠在了一起,不得不採用三班輪流的辦法上課,規定上午為中學,下午為大學,晚上為商學院。後來,隨着學生的增多,又增租了同在圓明園路上的廣學會大樓三樓和亞洲文會大樓五樓辦學。楊樹浦校區在滬大撤離後,隨即成為了侵華日軍的兵營和軍用機場的設施地。學校經過美國駐滬總領事與日本多次交涉,直到1938年11月,才從校園運出了區區80卡車的教學物資,其中包括2萬冊書籍、14架鋼琴和少量實驗設備
1938年夏,滬江大學與聖約翰大學、東吳大學、之江大學等校在公共租界組成上海“華東基督教聯合大學” [23-24]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教會聯合大學解散。
1942年1月15日,滬江大學被迫作出了學校無限期停辦的決議。1月21日,滬江大學同學會在香港路銀行公會舉行常務委員會議,由朱博泉、虞秉鏞、陳椿葆、徐振東、巢紀梅等委員出席,滬江大學董事長鮑哲慶、校董於壽椿、戚正成以及滬大的主要負責人鄭章成、鄭世察、林卓然、李好善等列席了會議。會議根據各方面意見,為了保存滬江“火種”,建議“由同學會出面,組織新校,繼續辦理,但母校校名必須避免,同時學校經濟亦須與校董會獨立。”最後決議成立“滬江書院”,並選出9人院務委員會,委員會中推舉朱博泉任主席。
1943年2月25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東吳滬江聯合法商學院”,由部分滬江大學校友在重慶和東吳大學校友聯辦,凌憲揚任商學院院長;兩校在重慶市中心區的保安路214號衞理公會社交會堂內建造了合用的校舍,於3月8日舉行入學考試,15日正式上課。
1944年9月,凌憲揚被選為滬江大學代校長,開始籌備戰後恢復事宜。
1945年春,之江大學遷,又合併為“東吳滬江之江聯合法商工學院”。4月,滬江書院所在的真光大樓被日軍徵用,書院只得搬出,另借虎丘路50號原猶太會堂圓明園路206號原女青年會宿舍的房屋棲身,直至抗戰勝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在上海的滬大校董會立即恢復活動,於8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自即日起本校恢復滬江大學繼續辦理。”歷時4年的滬江書院保存滬江“火種”的歷史使命,宣佈結束。
1948年畢業生離校前在大禮堂前的草坪聚會 1948年畢業生離校前在大禮堂前的草坪聚會
1946年初,在重慶的滬江商學院遷回上海。抗戰勝利後,滬江校園一度被作為收容遣返侵華日軍中朝鮮士兵的營地,經過半年的簡單修復,基本具備了覆校的條件。2月,滬江大學遷回楊樹浦軍工路原址,凌憲揚正式出任校長。4月,滬江大學部教職員和900多名學生返回校園。4月22日,舉行開學典禮。11月,滬江大學隆重慶祝40週年校慶,蔣介石親題校訓“信義勤愛”以示祝賀。
1949年上海解放後不久,校長凌憲揚辭職,並將全部校產責成總務長馮家聲按清冊移交。6月,滬江大學常務校董會議任命教務長餘日宣、張春江、蔡尚思三人組成行政委員會,暫時行使校長職能,同時會議通過決議規定校務委員會由校長、教務長,文、理、商學院院長等14人組成。8月,新的校務委員會由校內羣眾直接選舉產生,成員為18人,常務委員共5人:餘日宣、蔡尚思、張春江、鄭建國、鄭承華(學生),餘日宣任主任委員,蔡尚思任副主任委員,鄭建國任秘書長;校務委員會任期一年。
自創辦至解放上海為止,共有大學畢業生2689人。學生人數之多和校園幅員之廣居全國教會大學第二位。 [126] 
1949年9月,滬江大學開始瞭解放後的第一個學期,有1234名學生註冊。
1950年,全校土地面積341畝(含江邊新漲土地12.3畝)。
1950年5月,校董會召開了全體會議,在上海的校董參加,餘日宣和鄭章成、張春江、鄭世察等人列席了會議。此次會議通過決議,決定修改校董會章程、重新釐定學校的辦學方針。此時餘日宣任滬江大學行政委員會主席、校務委員會主任、常務委員會主席、教務長、文學院院長、政治學系主任。
1951年1月,滬江大學代表餘日宣參加了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召集的“處理外國津貼的高等學校遺留問題”會議。在北京,餘日宣應九三學社之邀,參加“反美文化侵略座談會”並作大會發言。
1996年建校九十週年時的部分領導題詞 1996年建校九十週年時的部分領導題詞 [120]
1951年2月14日,華東軍政委員會高教處接管滬江大學。學校改為中國人民自己辦理,不再接受外國津貼,接受上海市人民政府資助。校務委員會成立了處理日常校務的常務會議,餘日宣任主任委員,蔡尚思任副主任委員。同時,章靳以接替餘日宣擔任教務長,實際主持日常工作。
1952年,在思想改造運動中,滬江大學成立思想改造指揮部,餘日宣任總指揮,復旦大學黨委副書記王零任副總指揮。餘日宣致信周恩來總理希望組織滬江大學教授赴北京考察學習,後他們成行,受到周恩來和劉王立明(劉湛恩的遺孀)的接待。
1952年秋,全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滬江大學各系科(組)分別併入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今上海財經大學)、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交通大學(今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院校。同年,由華東工業部接管滬江大學校舍,在原滬江大學校址開辦上海工業學校(其後由第一機械工業部改為上海機械學院,即今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大學附中與晏摩氏女中合併為上海市北郊中學(其後由原滬江大學附中分校即北郊中學分校與上海市建工初級中學合併為上海市金陵中學)。 [1]  [120-121]  [123-125] 

滬江大學滬江傳統

滬江大學校徽

滬江大學校徽圖冊
滬江大學校徽

滬江大學校訓

滬江大學以“信義勤愛”為校訓。
滬江大學紀念戒指 滬江大學紀念戒指
信,乃信崇真理,信而有徵,講信修睦,誠信不欺;義,即仁義禮智,遵道秉義,義薄雲天,見義敢為;勤,則奮發勤勉,勤學好問,將勤補拙,業精於勤;愛,需大雅博愛,修身自愛,愛人以德,愛國敬業。

滬江大學校歌

校歌 校歌
《Shanghai Will Shine Tonight》
我來我校,時曰滬江,共高歌樂讚揚。
讚揚之聲,遍於四方,我愛我校,爰升其堂,
惟我母校,信義勤愛,讚揚母校榮光,
使我學行,罔或不臧,增榮名仰滬江。
校歌視頻 [25] 

滬江大學校報校刊

1950年滬江年刊(暨畢業同學錄) 1950年滬江年刊(暨畢業同學錄)
據統計,1906年-1952年,滬江大學校方及師生主辦的刊物近40種。其中創辦於1907年的《上海浸會大學堂學道院合章》(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 Prospectus)為最早的滬大刊物,也可躋身於中國最早出版的幾種大學校刊之列;創辦於1912年的綜合性校刊《天籟》(滬江大學月刊),雖有停刊、復刊現象,但總體上算是中國近代辦刊時間最長,影響較大的綜合性校刊之一。
就主辦主體而言,有以學校名義主辦者,有由各院系所主辦者,有學校社會實驗基地(如滬東公社)主辦者,有以學生名義主辦者,亦有由校內各學術團體和其他社團主辦者。出版期限有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雙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以及不定期刊等,篇幅長短不一,文體不拘文言白話,文種有中英文、英文、中文。其學科領域,與滬江大學文、理、商綜合性的科系設置密切相關,既有文學、教育、商業、社會學等人文社會科學的,也有自然科學類的。
滬大校方主辦的出版物主要有《滬江大學章程》、《學校年度報告書》、《私立滬江大學一覽》等出版物;院系主辦的有理學院的《滬大科學》,商學院的《滬大商刊》、《新商業》等;學校社會實驗基地滬東公社主辦的有《學徒之友》、《滬東新聲》等;學校相關團體主辦的有滬大科學社的《科學世界》、滬大商學會的《商業叢刊》、滬大文學會的《滬江》、滬大同學會的《校訊》、滬江新聞報社的《滬江新聞》等;滬大學生主辦的有當年畢業生的《滬江(大學)年刊》、滬大學生的《滬大週刊》、滬大附中學生的《滬大附中月刊》等。其中《滬江大學章程》、《新商業》、《學徒之友》是最具代表者。
1950年滬江年刊(含教職員介紹)
滬江大學所出的報刊,在弘揚學術、闡發思想、交流信息、發佈校情、提供實踐平台等方面,為滬大贏得相當的社會聲譽,並在中國近代教育史出版史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26] 

滬江大學由理而工

2018年台灣滬江高級中學師生領導參觀上海理工大學校史館 2018年台灣滬江高級中學師生領導參觀上海理工大學校史館
滬江大學是一所以文理商著稱的綜合性教會大學,尤以商科和化學系的教學水平居上海各大學之首,沒有單獨設置的工科院系。初設格致部,後改理學院。1916年,設化學系、物理系。1919年,設生物學系。1923年,學校明確理科培養方向為醫學預科、理科教育和化工3項,同時增設地質學系。1928年劉湛恩就任首任華人校長,直至1938年遭日偽暗殺,任職十年間,他力倡學以致用,“由理而工”,寓工程教育於理科與商科教育,更主張“職業化”、“平民化”。理學院與城中區商學院中的工程教育就是在這種背景下,逐漸得到發展併成為滬江特色的。
滬江大學城中區商學院教職員暨畢業生合影 滬江大學城中區商學院教職員暨畢業生合影
化工教育可謂滬江工科教育的先聲。化學系是滬江理科中最強的一系,其課程設置在化工方面堪稱國內大學中最為系統,常被稱為“工業化學系”。為了讓學生對化工生產過程感性認識,化學系經常組織學生去上海水泥廠、大英煤氣廠、大華皮廠、寶山玻璃廠中國肥皂公司工場等不同類型化工廠參觀學習。1946年9月,為解決教授職數的限制,加強工業化學和化學工程方面課程,滬江邀請在上海化工廠服務的滬江化學系畢業生,成立化學同學會,請其會員為學校化學系講授化工課程,贊助或開設化學工業講座。後陸續開出的講座有:有機化學造紙工業、窯業工業、電化工業、印染工業、化工機械畫、工廠管理等。
物理系自1930年涂羽卿任主任後,突破了原來只能開設普通物理學課程的侷限,增設了大量電機學課程,建立起交直流電機實驗室。在發展方向上,涂羽卿把重點放在應用電學,努力發展電氣工程真空管研究。他認為:“位於一個工業地區,我們自然應朝向物理學的某種工業上的運用”。
1997年校領導與高級經理培訓班學員合影(背景為滬江商學院) 1997年校領導與高級經理培訓班學員合影(背景為滬江商學院)
為服務社會青年,1934年秋,在中國建築師學會的支持下,城中區商學院開辦了建築科,後逐漸發展成為滬江工程教育的主陣地。建築科為兩年制,招生對象主要為中等學校畢業或有相當程度的志願研究、經審查合格的在建築事務所工作的在職人員。凡修滿兩年、經考試及格者,准予畢業,並獲校、會雙方合發之畢業證書。城中區商學院負責辦理報名、招考、註冊等事務,學會負責教學策劃和師資籌備,具體由著名建築學家陳植負責。陳植還邀請了黃家驊哈雄文王華彬、吳子昂等名家一起制訂教學計劃與授課安排,後者先後擔任過建築科主任,還有一大批滬上建築專家擔任過授課教師。開設的課程有建築史、建築理論、建築設計、建築結構、射影學、鋼骨水泥學、徒手畫、暖氣衞生學、透視畫法等課程。1934年至1946年間,建築科先後培養了10餘屆350多名畢業生,後來最有成就的有林樂義陳登鰲閻永生、張志模等。此外,城中區商學院還開辦有“工程學科”。
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赴京訪問滬江校友及後代,獲贈珍貴校史資料 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赴京訪問滬江校友及後代,獲贈珍貴校史資料 [27]
解放初期,中國高校被要求按照蘇聯模式改革院系專業設置。於是,滬江物理系師生提出改設“電信工程系”,化學系師生提出要辦“化工系”,以因應國家大力發展工科的要求。最後校董會勉強同意在物理系增設電訊組,化學系則維持原狀。1952年8月,按照中央教育部下達的方案,華東區高校開始進行院系調整,包括滬江在內的所有私立教會大學被解散。滬江各系隨之被併入其他院校。華東工業部在滬江大學原址開始建設上海工業學校——這就是上海機械學院的前身。

滬江大學文脈傳承

1985年1月20日,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成立。
1985年4月,在滬江校友的反覆呼籲下,抗日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滬江大學校長劉湛恩被民政部正式追認為革命烈士。
1958年,旅居台灣的滬江大學校友于在台北成立台北縣私立滬江中學(今台北市私立滬江高級中學);
滬江大學校友會琺琅銅章
滬江大學校友會琺琅銅章(3張)
1986年,滬江大學香港同學會為紀念母校八十週年校慶於港東區康山創辦滬江小學
1988年,台、港、滬三地滬江校友聯合上海機械學院在滬江大學原址設立“滬江城中區商學院”暨復辦滬江大學商科。滬江人奔走相告,慶祝滬江自此有了“商科”一脈得以存世,滬江校友捐款、捐設備甚至派員擔任教師。滬江大學以理商文著稱於世,城中區商學院也是滬大歷史上最負盛名的學院,歷屆校友非但在商業財經界頗多建樹,而且遠及港台歐美也不乏名家和實業鉅子,影響遍及五洲。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劉湛恩之女劉光坤及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副總幹事喻超等多位滬大校友,都曾受聘滬江城中區商學院擔任過教職。這個商科,後來發展為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從而延續了滬江的文脈。 [28-29] 
滬江大學學生活動
滬江大學師生為紀念學校第一任華人校長、抗日烈士劉湛恩,抗戰勝利後將擴建後的圖書館命名為“湛恩紀念圖書館”。1948年7月3日,圖書館行奠基禮,在館內設專室陳列劉校長塑像及其遺物,以資景仰;是年底完工,隨即啓用。1952年院系調整,原滬江大學圖書館仍然作為圖書館使用,但不再稱“湛恩紀念圖書館”。1958年11月12日,康生來校“視察”,指示要教學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於是完全按照藏書承重要求建成的圖書館被改造成了實驗室、車間、工廠。1982年,在原滬大圖書館的西南方新建成了圖書館。
軍工路校園內的“湛恩大道”
1998年滬江商學院張逸民教授在港與香港滬江大學校友會人士合影 1998年滬江商學院張逸民教授在港與香港滬江大學校友會人士合影
1991年11月10日,時值滬江大學85週年校慶,300多位海內外滬江校友重返校園,深情緬懷劉校長的堅貞品格和光輝業績。圖書館再度被命名為“湛恩紀念圖書館”,並舉行劉湛恩塑像暨湛恩紀念圖書館揭幕典禮。新老校友齊唱滬江大學英文校歌《Shanghai Will Shine Tonight》。謝希德和上海機械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康民等為“湛恩紀念圖書館”揭幕,一塊黑底綠字的“湛恩紀念圖書館”匾額赫然呈現於眾人眼前,由著名書法家、上海圖書館原館長顧廷龍題寫。揭幕儀式上,有滬江大學校友會會長、校友代表、劉湛恩的子女等先後發言。重提其所倡導的“滬江大家庭”精神,並寄語全體在校學生,踏着前人足跡,發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鋭意進取,開創未來。之後,新老校友再次詠唱滬大校歌。 [30] 
2001年台灣滬江高中代表團訪問上海理工大學 2001年台灣滬江高中代表團訪問上海理工大學
滬江大學和上海理工大學之間的歷史認同,不唯商科一脈的接續。多年來,廣大海內外滬江校友一直和上海理工大學保持着聯繫,維繫着親情。
2001年,台灣滬江高級中學代表團訪問上海理工大學。
2005年,學校設立滬江學院,為港澳台及海外留學生提供國際教育及文化交流服務。
2006年,海內外滬江校友齊聚上海理工大學,慶祝建校100週年,香港校友還捐給滬江學院100萬元港幣。
2007年,上海理工大學附屬小學和香港滬江小學結為姊妹學校。
2008年,上海理工大學代表團應邀出席台灣滬江高級中學50週年校慶。
這其中,和滬江大學的靈魂人物劉湛恩有關。因為每年清明前後滬江校友、在校學生都要一起赴龍華烈士陵園悼念這位抗日烈士。如今,校園內除最寬敞的“湛恩大道”外,湛恩紀念圖書館及保存完好的劉湛恩故居和劉湛恩三座塑像非常醒目。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已經完成編輯出版的“滬江文化”叢書中就有兩本是《劉湛恩紀念集》和《劉湛恩文集》。
2010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外文系的原中國駐美大使李道豫為上海理工大學滬江文化研究所成立揭牌,並被聘請為該所顧問。
2011年,上海理工大學建校105週年之際,以若干幢滬江大學教授別墅為依託的滬江國際文化交流園正式開園,引起轟動,美國新任駐中國大使駱家輝到訪。
2012年,學校在校史館大廳舉行“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捐贈資料與實物展”,劉湛恩之女、上海理工大學名譽教授劉光坤也將自己保存多年的的劉湛恩革命烈士證明書捐贈給學校檔案館。

滬江大學校名傳承

教育部長和上海市長出席滬江大學30週年校慶活動 教育部長和上海市長出席滬江大學30週年校慶活動 [31]
上海理工大學的英文校名是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校名開頭用University of Shanghai是為了傳承前身滬江大學(University of Shanghai)的文脈底藴,而後面用for是為了避免of的重複使用,使校名更朗讀更流暢,而使用for作為連接詞,也符合語法需要。上海理工大學校名的英文翻譯包含着學校領導和全體師生的智慧和心血,藴涵着全體上理人的光榮與夢想,英文校名的最後方案確定前經學校原外語學院院長、著名學者盧思源教授和原滬江大學校長英文秘書曹欽和先生最後把關,這才有了上海理工大學的英文校名。

滬江大學百年校慶

2006年,在原滬江大學校址辦學的上海理工大學,得到國家教育部的認可,正式將滬江大學作為學校前身。
上海理工大學慶祝建校100週年 上海理工大學慶祝建校100週年
2006年10月28日,上海理工大學100週年校慶,上海市市長韓正出席校慶典禮並致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全國政協副主席兼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國務委員陳至立、國家教育部等給學校發來賀信表示祝賀。滬江大學校訓為“信義勤愛”,上海理工大學百年校慶時定校訓為“信義勤愛,思學致遠”,學校四條幹道也分別被命名為“之信大道”、“之義大道”、“之勤大道”、“之愛大道”。 [32-34] 

滬江大學校園建築

“浦江之濱花木扶疏,紅樓三五矗立其間,滬江大學在焉。”滬江大學校園(今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位於上海東北部黃浦江西岸。1994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佈原滬江大學校址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滬江大學原有1906年至1948年間建造的50餘幢各類建築,大部分建於1937年前。解放以後因學校基建的需要,陸續拆除了一些滬大建築物,但仍保留了滬江大學主要的建築36幢,其中30幢被評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是上海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市級優秀歷史建築羣。2019年,“滬江大學近代建築”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5]  這批具有西洋建築風格的滬江大學歷史建築或處於綠樹濃蔭之中,或與現代建築相暉映,成為上海理工大學一道靚麗的景觀,軍工路516號校門至今鐫刻着“滬江大學”四字以示留念。
“對於1926年來訪中國的人而言,所見景觀的最有意思也最發人深省的特色之一,就是基督教傳教活動的行跡表徵。如果旅行者從上海進入這個國家, 在郊外他的輪船就會經過一所學校的建築羣,他會被告知這是由美國浸會辦的滬江大學。” 這是美國教會史學家賴德烈的名著《基督教在華傳教史》一書的開場白 [36] 

滬江大學校園設計師

滬江大學校園規劃總體設計師是美國建築師亨利·基勒姆·墨菲(Henry Killiam Murphy)。他畢業於耶魯大學建築系,1914年來華,曾任南京國民政府建築顧問,還為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復旦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校進行了校園建設規劃 [37-39] 
滬江大學校園設計者亨利.墨菲銅像及介紹

滬江大學教師別墅

湛恩大道北部小洋房建築羣,共14幢獨立式住宅,建於1907-1936年間,原為滬江大學教員住宅區,自2009年起陸續被修繕一新,2011年滬江國際文化園依託該建築羣啓用。教師別墅也是滬江大學建築羣的重要組成部分,均採用坡屋頂,設老虎窗,外牆用紅磚或青、紅兩色磚混砌,立面多有連續拱券, 採用斬假石門窗套,室內設有磚砌壁爐,單體別墅雖建築風格各有不同,但整體與滬江校園建築風格十分協調。

滬江大學院系設置

新中國成立後,滬江大學經過院系改組,設有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政治與歷史學系、社會學系、教育學系、音樂學系;理學院:物理與數學系(含電訊組)、化學系、生物學系;商學院:工商管理學系、會計學系、銀行學系、國際貿易學系;城中區商學院(學系與商學院一致,另設專修科)。
滬江大學運動場
民國時期曾設有地理與地質學系、醫學預科系、教育學院、滬東公社汽車專科學校(1937-1941)、神學院及宗教哲學系、音樂師範科等;曾在城中區商學院開設相當於大學專科的新聞學科、工程學科、建築科、實用藝術科和外國語科(英、法、日、德、俄、西等多國語言)等。

滬江大學文化傳承

滬江大學滬江音樂文化

滬江大學1917年開設音樂課,1929年專門成立音樂系(1952年併入華東師大,後成為中國音樂學院一部分 [40]  ),學生音樂活動是當時滬江校園的一大特色。上海理工大學先後成立音樂系、滬江室內樂團、滬江民樂團、滬江合唱團等組織,舉辦“滬江之夜”音樂會、滬江音樂文化節等活動,以傳承發揚滬江音樂文化。
上理工音樂文化活動

滬江大學滬江通訊社

即上海理工大學的新聞通訊社 [41] 
滬江通訊社成立儀式

滬江大學密氏校門

密氏校門 密氏校門
密氏校門現位於軍工路516號,1916年落成,是為紀念因尿崩症英年早逝的米拉德(W.H.Millard)教授而建。米拉德,新英格蘭人,他非常有才氣,為人機智幽默,是華東浸會歷史上最有學識的學者和最優秀的傳教士之一。滬江大學校長魏馥蘭説過,米拉德或許是滬大歷史上最能幹和最優秀的人,從1908年9月10日到1909年3月9日,他一直居住在校園裏,死時只有32歲。1916年,為了紀念這位早逝的優秀教授,學校將新建的校門命名為“密氏校門”。校門建在校園的主入口處,即後來的麥氏醫院旁;同年5月30日,密氏校門和門房建設完成且被正式啓用。
作為學校校門,密氏校門包含着莘莘學子對大學生活最深的記憶。校友王弘之(孫中山外孫)曾以校門照片代替賀年卡,寄給海外及外地的同年級校友,他們紛紛通信表示,看到校門照片猶如回到母校,感慨萬千,熱淚盈眶。校友説校門照片遠比印刷精美的聖誕卡珍貴,更有珍藏紀念意義。
1953年底,密氏校門被移至軍工路旁。1992年滬江大學86週年慶典前,經廣泛徵求意見,學校決定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對密氏校門進行改建,將校門門柱、鋼門按密氏校門原樣以1:1.23進行放大改建。為保持原風格,柱子採用蘇州產的天然花崗石,鋼門則由學校附屬工廠製造。2006年百年校慶前,因軍工路中環高架建設需要,密氏校門被內移至現位置。隨着遷移與擴建,也漸漸形成了今日模樣。除特殊節日對外開放,平日嚴禁機動車輛進出,只許廣大師生步行進出。密氏校門,已成為上理工的一張名片,是上理學子夢想開始和起航的地方,是合影留念的文化景點。 [42] 

滬江大學滬江青年報

原滬江大學校友會會長張耀忠在團拜會上致詞 原滬江大學校友會會長張耀忠在團拜會上致詞 [43]
1993年3月,學校《滬江青年》雜誌改版為《滬江青年報》。該報是上海理工大學團委機關報、官方學生媒體,以“自由思想,活力滬江”為口號,現有同名人人公共主頁新浪官方微博和手機APP。 [44] 

滬江大學滬江學院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杯”中外合作大學(學院)足球賽合影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杯”中外合作大學(學院)足球賽合影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
滬江學院成立於2005年12月,是上海理工大學為港澳台及海外留學生提供國際教育服務及文化交流的學院。2017年5月,原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音樂系等合併組建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國際教育學院,統籌開展全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音樂素養教育和留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2018年12月,學校決定今後統一使用滬江學院名稱。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書院
“滬江書院”由滬江陶藝工作室、設計藝術工作室(文創中心)、滬江講壇、滬江詩禮社、滬江書法工作室、工程德育研究中心、滬江名人研究社、戲劇工作室等各工作室組成,是上海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文化項目。 [45] 
[46-47] 

滬江大學滬江文化研究所

“滬江講壇”是“滬江書院”文化工程之一 “滬江講壇”是“滬江書院”文化工程之一
2010年3月29日,原中國駐美大使李道豫和上海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燕爽共同為滬江文化研究所成立揭牌。該所和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校史研究室合署辦公
滬江大學建校85週年紀念茶杯 滬江大學建校85週年紀念茶杯
畢業於1952屆滬江大學外文系的李道豫被聘請為滬江文化研究所顧問。李大使對母校的建設與發展感到十分高興,他表示,只要有需要,願為母校的發展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接受採訪時曾説:滬江大學停辦後外文系併入復旦大學復旦大學校友會曾向我發出邀請,歡迎我以復旦校友身份走進復旦校園。但我一天都沒在復旦校園待過,怎麼合適呢?我還是對今天的上海理工大學有感情。 [48-49] 

滬江大學滬江社團

滬江文化研究會、滬江名人研究社、滬江書法社、滬江詩禮社等是上海理工大學的大學生社團 [50-51] 

滬江大學湛恩紀念圖書館

華東師範大學館藏“私立滬江大學圖書館藏書票” 華東師範大學館藏“私立滬江大學圖書館藏書票”
滬江大學圖書館建成於1928年9月(圖書館初創於1909年,原設在思晏堂內)。民國四大書法家之首,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的譚延闓為其題寫“圖書館”三字匾額。磚木結構。清水紅磚外牆,雙坡紅瓦屋頂,立面中部凸出平頂城堡式塔樓。晚期哥特風格。穿越式塔樓形成構圖中心,尖券門洞形成建築主入口,外牆壁柱逐層收縮,上有小尖塔檐口有雉堞式裝飾。
1947年8月15日,凌憲揚校長從美國回來。在從美國得到一項鄉村中心的經費承諾後,他授權在校門口的馬路對面購置了5畝土地,把所建議的中心命名為“湛恩村”,以紀念已故的劉湛恩校長。1947年10月8日,凌憲揚在校董會上提議,計劃建設圖書館,並將圖書館建築命名為湛恩圖書館,得到批准。為了進一步紀念劉湛恩博士,還決定在1948年4月8日舉行他逝世10週年的紀年禮拜,並在他的墓前豎立一塊合適的碑。1948年,湛恩圖書館(大部分是師生和校友發起募捐)和校門外的湛恩村(弗吉尼亞女差會捐款)開工。湛恩圖書館向東擴建,造對稱的東翼,並連以塔式門廳,並更名為“湛恩紀念圖書館”,1949年3月26日舉行了落成典禮。 [52] 
1982年,於原滬江大學圖書館的西南方新建成了圖書館。1991年,新館被命名為“湛恩紀念圖書館”,大廳安放了劉湛恩烈士塑像,匾額由顧廷龍題寫。2006年百年校慶之際,圖文信息中心大樓落成,主樓為圖書館。2009年,湛恩紀念圖書館新址揭牌,著名文藝理論家、原滬江大學教授、上海市作協主席徐中玉受聘擔任名譽館長。

滬江大學滬江國際文化園

2011年10月29日,在105週年校慶之際,上海理工大學隆重舉行滬江國際文化園啓用儀式,這標誌着該文化園向全校師生以及公眾全面開放。
滬江國際文化園位於軍工路北校區核心位置,為湛恩大道北部小洋房建築羣。該建築羣共14幢獨立式住宅,原為教員住宅區。滬江國際文化園由其中7幢風格迥異的小洋房建築組成,通過對歷史建築進行保護性修繕,設立德國、美國、英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北歐7個文化交流中心。作為重現原滬江大學歷史保護區風貌的校園國際文化社區,是多元文化交流中心和國際文化學習、體驗基地。 [53] 

滬江大學滬江大學校友會

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上海市民政局登記在冊的合法社團組織,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之前只是侷限於校園內部和校友之間的非正式機構。從法律上來説,兩者之間沒有隸屬關係,前者的法律地位還高於後者。當年,滬江大學校友會在人民廣場附近的青年會賓館設有辦公室,空間非常侷促。後來,考慮到校友們年事已高和交通便利等因素,上海理工大學在復興路校區為滬江大學校友會安排了一間辦公室,儘管校友們只每週二上午辦公,利用率並不高。因為兩者之間的良好互動,2011年3月22日,經上海市社團局批准,“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正式變更登記為“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滬江大學校友會全部檔案資料悉數歸入上海理工大學檔案館。《滬江校友通訊》(1985年6月創刊)的編輯也改由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為主,滬江大學校友會為輔。這樣一來,上海滬江大學校友會事實上就演變成了上海理工大學校友會的分支機構。廣大滬江校友對滬江大學的感情之深,對上海理工大學的情感認同由此可見。 [54] 
滬江大學建校85週年紀念

滬江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任職時間
職務
柏高德(美籍)
1906-1911
校長
戴阼施(美籍)
1911-1911
代校長
魏馥蘭(美籍)
1911-1926
校長
1928-1938.4.7
校長
樊正康
1938.4.7-1939
校務長
1939-1942
校長
朱博泉
1942-1944
滬江書院院長
1944-1945
滬江書院院長
凌憲揚
1944-1946
代校長
1946-1949
校長
1949-1952
校務委員會主任
歷任校長和負責人 [55-57] 
歷任校長和負責人

滬江大學校長劉湛恩

1928年1月,滬江大學董事會聘請31歲的劉湛恩博士為校長,他是滬江大學歷史上首任華人校長,也是中國大學中最年輕的校長之一。
校園中的劉湛恩塑像
劉湛恩就任校長後,立即對這所美國基督教浸信會創辦的宗教氣息濃郁的大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整頓和改革,使滬江大學在當時私立大學中以學風純樸聞名,較少教會氣,更多中國化,致力革新校務,強調師生團結、學術自由。他曾説,滬江精神是積極的、前進的、建設的、犧牲的。他對學生從不疾言厲色,而是和藹可親、循循善誘。在他的努力下,滬江大學於1929年獲准在教育部正式立案。學校的設置作了一系列調整,相繼成立了文學院、理學院、商學院等院系,從院長到系主任皆由華人充任。課程設置注重打好基礎,強調文理相通,學生英文水平普遍較高。校內學術團體和社團眾多,學生課餘生活十分豐富。
滬江大學是國內最早開展社會工作、創辦社會學系的學校,其1917年創設的滬東公社是中國第一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劉湛恩校長上任後,滬東公社有了進一步發展,除了為工人區兒童創辦幼兒園和中小學,還開辦了醫院和診所,免費為周圍工人及附近農民施醫送藥,受到社會的歡迎。
劉湛恩早年有半工半讀的親身體會,認為學校不應專為中上層人士的子弟服務,也應面向貧寒子弟,因而對家境貧困、勤奮好學的學生十分愛護,在滬江大學設置了多種獎學金、助學金的名額,還讓他們有一邊讀書一邊做工的機會。有的學生因參加愛國民主活動,校方企圖以不讓畢業來阻撓。劉湛恩與校方進行説理鬥爭,保證這些愛國學生得以畢業。個別學生寒假期間因路費困難無法回家,他讓學生住在自己家中。他還非常關心這些學生畢業後的出路,為他們介紹工作。 [3] 
1932年,劉湛恩校長委託朱博泉在金融界資助下,於中華浸信會辦公大樓開辦商學院分院——城中區商學院,除本科外,另設專科和普通科,日班和夜班兼招,暑期也開辦培訓,便於學生自由選擇上課時間,為在職職工、家境貧寒好學的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其辦學認真,課程切合實際,專業設置多樣化,又聘請章乃器、潘序倫等社會名流執教,因而頗得社會好評,是當時中國較有影響力的商學院和夜大學。
他多次出國考察、募款,在滬北擴建校舍,購置了第一流的實驗儀器設備。當時滬江大學的經濟大權掌握在代表教會利益的美國人手中,劉經常為學校購置設備等與美籍財會人員力爭。 [3]  1928年-1937年,劉湛恩校長主持建造了滬江大學圖書館、教員住宅樓、女生健身房、男生新膳堂、大禮堂等16座建築,使校舍從1927年末的30餘座增至50餘座,學校規模得到較大發展;添置了大量的實驗設備,學生人數也有較大增加。時曰“大學地處黃浦江西岸,得浦江天然風光之先。東臨江海,為萬國郵船進出必由之路;西倚大道,為淞滬唯一之通衢。浦江之濱,花木扶疏。深林廣廈,叢林點綴有法;紅牆映日,道路旋曲成紋。” [58] 
劉湛恩故居
家屬樓108號建於1922年,為劉湛恩故居。後曾改作滬江大學校友招待所。現為上海理工大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59] 
劉湛恩是抗日戰爭時期唯一被日偽漢奸殺害的中國大學校長。1984年和1985年,上海市民政局、國家民政部先後追認劉湛恩為革命烈士。劉湛恩烈士墓位於上海龍華烈士陵園,在上理工校園中則保存有烈士故居,其烈士證明書也由其女兒劉光坤捐贈給學校檔案館。每年清明節開展紀念劉湛恩烈士的活動已經成為上理工的一項傳統項目。
人物影響
劉湛恩校長不僅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更是一位堅定不移的愛國者。他曾説:“我生平教導學生應為祖國獻身,自己就應當以身作則,做出榜樣。”1932年、1937年兩次淞滬抗戰爆發後,劉湛恩積極組織參與抗日救亡運動。1937年9月30日,劉湛恩在哥倫比亞廣播電台發表公開演講,譴責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呼籲美國人民在經濟上、政治上、道義上支持中國人民的反侵略戰爭,支持滬江大學 [128]  。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罪證照片,就是由滯留在南京城裏的西方傳教士冒死拍攝後輾轉交給劉湛恩保存並設法公佈於世的。在他的影響下,滬江大學學生也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
1938年初,日偽妄圖利誘他擔任偽教育部長,遭到他斷然拒絕。4月7日晨8時半,劉湛恩攜子出門,在靜安寺路大華路(今南京西路南匯路)口公共汽車站候車去圓明園路學校時,突遭日偽收買的暴徒狙擊,當即犧牲,以身殉國,年僅42歲。當時上海各報都報道了這條悲痛的新聞。噩訊傳出,全市都為之震動,滬江大學和附中師生更是萬分悲痛,立即停課悼念。國民政府在獲悉劉湛恩遇刺後,由行政院長孔祥熙頒佈了給劉湛恩以國葬並撫卹劉氏家屬的命令。4月9日下午,在衡山路美國禮拜堂為劉湛恩校長舉行隆重的葬殮儀式。上海各團體的挽幛“為國犧牲”懸於中間,左右輓聯為“長校十年,苦辛備至”,“成仁一旦,中外同悲”。國內外著名人士和團體也來電弔唁。參加悼念的包括中共駐滬代表在內的各界和各校代表以及滬江大學的全體教職員和學生等共計3000餘人。長長的送殯隊伍,前往虹橋公墓,成為一次規模較大的抗議日偽暴行的活動。
學校紀念劉湛恩烈士活動

滬江大學知名校友

銀行家、實業家,台灣中國旅行社董事長、上海申南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南洋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兼總經理、香港南洋紗廠有限公司常務董事兼總經理。1946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工商管理系。 [60] 
香港及新加坡著名企業家,香港鉅富包玉剛胞弟,香港寧波同鄉會原名譽會長。畢業於滬江大學經濟管理系。
美國著名華人實業家、僑領,美國華人十大財團之一的美國大中集團創始人,美國華僑聯合會主席,全美華人總商會會長。畢業於滬江大學商學院。 [61] 
朱博泉
上海近代著名金融家,教育家,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贈給這位上海灘保險業的元老“世紀老人”紀念銅匾。畢業於滬江大學,滬江大學城中區商學院首任院長。 [62] 
實業家,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原會長,浙江省工商聯原名譽會長。畢業於滬江大學。 [2] 
龔甲龍
香港著名實業家,香港滬江大學校友會會長。畢業於滬江大學。 [63] 
近代新月派代表詩人,散文家。曾入滬江大學學習。 [64] 
香港著名粵劇劇作家。曾在滬江大學修讀中文。
翻譯家、作家、編輯出版家。畢業於滬江大學工商管理系。 [65] 
社會歷史學家、教育家,歷任嶺南大學校長、中山大學副校長、暨南大學校長、南開大學副校長。1922~1923年就學於滬江大學生物系。 [66] 
畫家,美國國家設計學院院士,美國國立藝術學院終身院士。1937年入滬江大學,研讀中國史及哲學等科目。
著名導演、編劇,曾任上海電影家協會副主席。1933年肄業於滬江大學新聞系。 [67-68] 
文學家,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1936年畢業於滬江大學英文系。 [69] 
作家、詩人、出版家。1942-1943年就讀滬江大學中文系,1948年任滬江大學助教。 [70] 
音樂活動家、教育家,歷任雲南省歌舞團團長、江西省文化廳廳長、江西省音樂家協會主席,現任江西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省鋼琴學會名譽會長。畢業於滬江大學音樂系。 [71] 
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首任指揮系教授,教育家。1941年畢業於滬江大學生物系,後留校任教。
機械工程專家,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國電器工業協會前理事長、現終身榮譽會長,中國動力工程學會前理事長、現名譽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前理事長、現榮譽理事長,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前理事長、現榮譽理事長。畢業於滬江大學附屬中學。 [72] 
著名生物化學家、教育家,北京大學原校長,中國生物化學學會原副理事長。1930年至1933年就讀於滬江大學附屬中學高中部,1933年至1934年就讀於滬江大學化學系。 [73] 
英語教育專家,復旦大學教授。
法學家,北京大學教授。
作家、翻譯家。
作家、翻譯家。
音樂家,香港民族音樂學會榮譽會士。
翻譯家。
民俗學家、比較宗教學家。
皮千得
韓國著名散文家。
台灣著名神學家。
教育家,原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
中國骨科先驅,中國骨科醫學奠基人,被譽為"骨聖"。
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74] 
通信工程專家,中國光纖通信的奠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75] 
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委員(院士)。1921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化學系。 [76] 
內科學家、熱帶病學家和醫學寄生蟲學家,中國熱帶醫學奠基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 [77] 
氣象學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九三學社創始人之一,中國氣象局首任局長。 [78] 
徐次達
著名工程師、固體力學家,中國“加權殘值法計算力學”創立人,原同濟大學力學系主任。
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化學會、中國藥學會原副理事長。 [79] 
化學家、教育家、科學史家,中國化學會發起人,開創了中國最早的分析化學理論體系。
農業昆蟲學家,法國農業部曾授予農業功勳騎士勳章,中國科學院院士。 [80] 
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81] 
放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電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82] 
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化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83-84] 
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金屬材料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85] 
電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86] 
力學與地球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87] 
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88] 
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經濟學家,銀行家,糧食部首任部長 [89] 
物理學家、力學家、教育家,原天津大學校長、天津市副市長、市科協和市政協主席。 [90-91] 
兒科專家,兒童營養學家,醫學教育家,獲首屆“樟樹獎”(獻給兒童事業並作出傑出貢獻人物的最高榮譽獎)。 [92] 
社會學家,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原副主席。 [93] 
教育家,原上海商務印書館總經理兼光華大學校長。 [94] 
著名建築師,建築學家。1937年畢業於滬江大學建築系,獲學士學位。 [95] 
孫仲康
雷達信號專家,國防科技大學教授。
行為科學家,心理人類學創始人之一,第62屆美國人類學會主席,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暖通製冷大師,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原副總工程師、顧問總工程師。
著名腫瘤外科醫學家,中國腫瘤醫學奠基人
化學工程學家,原石油部副部長、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96] 
陳乃沅
中國工業心理學奠基人,原杭州大學校長
中國健美運動創始人之一,首任中國健美運動委員會主任
著名足球守門員 ,上海足球元老,舊中國國家隊和新中國首屆國家隊成員,被評為全國優秀足球選手。 [97] 
健美運動家,中國舉重協會原副主席,中國健美運動之父 [98] 
吳敬仁
上海外國語學院運動訓練學教授,上海市高校體育突出貢獻獎獲得者,被收錄進“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授名人錄”。 [99-100] 
孫中山侄孫,排球國手,民國最後一任中山縣縣長
體育外交家何振梁夫人,原《人民日報》記者英國記者站站長。 [101] 
外交家,中國國際公共關係協會榮譽會長,前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中國駐美國大使(副部級),被授予“外交工作傑出貢獻者” 國家榮譽稱號。 [102-103] 
著名法學家,原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國民黨政府立法院委員、中華民國憲法起草委員會副主席、立法院外交委員會委員長、駐梵蒂岡教廷公使。 [104] 
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
台灣當局原"外交部長"
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史上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 [105] 
無產階級革命家、外交家、詩人和書法家,原大連大學校長,曾任中國駐緬甸大使、國務院外事辦副主任、中聯部副部長、中紀委副書記、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 [106] 
社會活動家,香港第一位獲得英王頒贈CBE勳街的中國女性,第—位獲香港大學頒發榮譽法學博士的中國女性,第—位被委任為香港市政局議員和立法局議員的中國女性,曾任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會長、香港中國婦女會會長。 [107-108] 
社會活動家,香港婦女會創會主席及永遠名譽主席,前家庭計劃指導會執行總監、香港國際婦女協會副會長、大學婦女香港協會會長、香港中國婦女會副會長,香港特區政府籌委會委員,香港諮詢投訴委員會主席。 [109-111] 
社會活動家、指揮家。
外交家、社會活動家。
上海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
滬江大學末任校長。
中國人民保險創始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國際法學家,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檢察官首席顧問,新中國第一位國際大法官。 [112]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原上海市有機氟材料研究所所長、上海市化工局副局長,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 [113] 
前中國國家足球隊隊長,廣東足球六十年終身榮譽獎、廣東足球70年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114] 
油脂學科專家,原無錫輕工業學院教授、糧油系副主任,曾任無錫市政協副主席、民進無錫市委主委 [115] 
北京大學一級教授 [122] 
-
-

滬江大學體育勁旅

滬江大學女籃合影 滬江大學女籃合影
滬江大學的學生體育組織很多,有足球隊、男女籃球隊、排球隊、網球隊、壘球隊、田徑隊、女子體育促進會等。每逢舉辦運動會,校園內便萬人爭睹,氣氛高漲。上世紀20年代起,滬江大學成為華東地區一支體育勁旅,在華東八大學體育聯合會組織的籃球、足球、網球、壘球比賽中均多次獲得過錦標。解放後,滬江大學的體育運動在高校中已名列前茅,多次在市大學生運動會、校運動會、工人運動會上獲得獎牌。1930年,在學生趙竹光的倡導和組織下,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健身組織,也是亞洲最早的健身組織——滬江大學健美會,“健美”的名字也是由他首先提出的。滬江大學足球隊負有盛名,曾奪得上海中華足球聯賽甲組冠軍、上海足球聯合會甲組聯賽冠軍等榮譽。校足球隊隊員張邦綸後成為國家隊主力門將,被譽為“遠東第一鐵門”。 [99] 

滬江大學滬江精神

滬江大學1952屆在上海理工大學歡聚紀念畢業60週年 滬江大學1952屆在上海理工大學歡聚紀念畢業60週年 [116]
“浦江之濱花木扶疏,紅樓三五矗立其間,滬江大學在焉。”1906年,上海理工大學的前身滬江大學在這裏創辦。實行男女同校,確立“更為中國化”的辦學主張,最早開展社會工作,創辦社會學系,諸多領域開一時風氣之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辦學傳統。百年薪火相傳,凝練的“信義勤愛”四字校訓更滋養着校園的每個角落、每個人。
張森題寫的上海理工大學校訓 張森題寫的上海理工大學校訓
“蓋聞古之學子,必有所得訓於其師焉……諸同學能以是四言銘諸座右,何患不成偉人,為滬江光哉?”1919年,求學滬江、浸潤校訓精神的朱博泉為此四字感慨,在滬江大學學術刊物《天籟報》上撰文以評。此後,他成了“大宅門裏出來的銀行家”,和無數滬江校友一樣,終其一生躬行實踐之。
以不世出的才情、對生活的熱誠,以及創作的勤奮熔鑄成優美詩文的徐志摩,也曾徜徉在這片美麗的校園。滬江融貫中西的氣質、開闊的視野,構成了這位新文學著名詩人思想和詩藝追求的底色。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李公樸民國法學家吳經熊,“醫德風範終身獎”獲得者鄧家棟,被稱為“打開中國文化與世界一扇窗”的翻譯家和編輯出版家馮亦代,我國“加權殘值法計算力學”創立人、固體力學家徐次達……一串串名字從這裏閃耀,一種精神在這裏傳承。
“信義勤愛”——四個字簡簡單單,道出的是立身治事最樸素的道理。如今,在上海理工大學的校園,校訓石靜默而立,凝望着每一位從它身邊走過的學子。上海理工大學承續了滬江校園之形,也綿延着百年滬江精神。
所謂信者,言信行果、取信於人;所謂義者,含仁懷義、樂善好義;所謂勤者,勤學好問、業精於勤;所謂愛者,仁民愛物、愛國一家。“信義勤愛”四字,汲取了我國傳統文化中社會倫理道德的精華,説的是如何“為人”。百年校慶之際,學校又在此基礎上提出“思學志遠”,對“為學”提出要求。
愛人者,人恆愛之。”單是一個“愛”字,公私兼盡,便須畢生體悟踐行。滬江大學首任華人校長劉湛恩,抗戰時期被推為上海各界救亡協會主席,為抗日救亡大業獻出了生命。81年後,著名文藝理論家、滬江校友徐中玉在《我的滬江歲月》中回憶道:“劉湛恩抗日救國的鬥爭精神特強,他的犧牲是滬江的不幸,也是滬江的光榮。”劉湛恩曾説,“滬江是個大家庭”,確如其願,一代代學子在這大家庭中緬懷先賢,勤求智識,獻身社會。
在新生入學第一課上,曾就讀滬江大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戴立信,和同學們分享:“信義勤愛”的“信”字,在當今社會對於各行各業都很重要。曾任駐美大使的李道豫重返母校,寄望校友:“要加強實幹教育,年輕人,眼光要遠一點。”
1917年由滬江大學創辦的滬東公社是中國第一個大學所辦社會學實驗基地,開啓了中國社會學專業教育的優良傳統,即以大學為依託,把人才訓練和社會服務結合起來。2002年創立的上理創行團隊,開展了農業保險推廣、女囚再就業、秸稈能源推廣應用、農社對接等50餘個社會公益項目,提供種植培育技術、新媒體營銷培訓等專業化服務,繼續詮釋着“愛”的教育。
校園環境 校園環境
如今,這所以工學為主,理、管、經、文等多學科交融發展的上海市屬重點大學,緊密對接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上海市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形成了卓越工程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和國際化教育的鮮明特色。
“每一艘開往上海的輪船,都必須在這座大學的視線內經過。在這樣一個校園裏,任何一個有思想的學生,都不得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個大的世界裏。”校史館裏,滬江大學第一任化學系主任梅佩禮先生的這句話,至今依然承載着上理人的夢在黃浦江畔奮勇前行。 [117] 

滬江大學校園氛圍

“我們的大家庭”——滬江大學
20世紀上半葉,凡進入吳淞口開往上海的輪船,船上人目光都會被新聳立在上海東北角郊外黃浦江畔的一所美麗的大學所吸引,它就是以“我們的大家庭”而載入口碑的著名高等學府——上海滬江大學。 [10] 
滬江大學始建於1906年,初名上海浸會大學,是一所由美國基督教南北浸禮會聯合創辦的大學。1914年經校董會決議,學校正式確定中文名為滬江大學,確立了“信、義、勤、愛”的四字校訓,並遵教育部條例實行分科制,計有教育、宗教、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四科。於1910年成立的理學院則設置物理、化學、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等課程。從1919年開始,學生開始實行新的選科制。1923年時,學校選科定型為教育、宗教、社會、商、理共五科。
在遠避市區塵囂的寧謐環境中,滬江像一座令人賞心悦目的大花園,在綠草如茵、四周都栽着柳樹和四季常青的灌木的校園內,巍巍矗立着四十餘幢具有美國弗吉尼亞風格的洋樓建築羣。教學樓“思晏堂”、“思伊堂”,學生宿舍樓“思裴堂”、“伊文思堂”,大禮堂“思魏堂”,體育館、健身房、科學館、圖書館,以及附中“思喬堂”、“思孟堂”、“思雷堂”……課餘飯後,同學們喜歡三五成羣,或在黃浦江邊散步,或在草地上圍坐,仰望夕陽白雲,俯聽浦江潮聲,儼然一幅世外桃園景象。
2016年110週年校慶活動
滬江不僅是一所傳授知識的學府,也是一個師生共同生活的社區和共同創建的大家庭。校方刻意營造一種家庭化的學習、生活環境,學校從開辦之初就規定所有的中外教師和學生都必須住校,教師住教員宿舍,他們的妻子也都充當義務教員或承擔部分校內工作。學生住集體宿舍,平時不得擅自外出。
在滬江,師生之間平等相處,互敬互愛,關係十分融洽。學生有問題求助,教師莫不盡力相幫。教師還時常邀請學生去家中,與自己家人一起辦茶話會,吃茶點,談笑娛樂,以聯絡感情。魏復蘭校長的夫人和其他一些教師於1913年還發起成立“感親會”,引導學生探討如何實現最佳的家庭生活。校長劉湛恩也常請學生到家中作客,雙方熱烈討論,談笑風生,唱歌做遊戲,毫無隔閡。校內竭力避免等級意識,不管是達官富商的子女抑或打雜的校工,一律以禮相待,滲透着平等精神。受師生間的這種感情影響,學生之間也充滿了互助友愛的精神,新、老學生之間,級與級、班與班之間,均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
作為增進感情、鑄就團體精神的一種體現,學生的社團組織和交誼活動異常活躍。為培養學生的自理和組織能力,滬江在開辦之初就推行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治體制,每一級設立級會,有自選的委員和級長,全校則設學生自治會,負責全校宿舍、食堂、浴室、衞生、消防等庶務。校內不僅有按學生籍貫組織的同鄉會,還於1914年成立了滬江大學同學會,為聯絡校友,發展母校做出了很大貢獻。此外,社會團體基督教青年會、學生立志佈道團、女青年會、校外通訊社,學術團體如翻譯社、教育研究社、科學社、國際關係研究社、邊疆問題研究社等如雨後春筍相繼湧現,競相組織活動。學生自己創辦的校刊《天籟》續存了三十餘年之久,期間刊載了不少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如“國外在華航運業之發展”、“蒙藏問題及中國外交之方針”、“東三省經濟狀態的研究”等。
1996年滬江大學建校90週年暨劉湛恩校長百歲誕辰紀念特輯
滬江學生課餘活動十分豐富,有書法研究會、健美學會、口琴會、英美文學會、英文劇社、女子體育促進會等。在上世紀20年代校內就已放映電影、開音樂會。滬江的英文唱詩班和化裝演劇團在滬上極負盛名,唱詩班還去外埠巡迴演出,頗受當地歡迎。校長魏復蘭親自給學生開了唱歌課,後來又有音樂欣賞課。學生自己成立的西洋樂隊和民族樂隊也常去校外演出。受學生普遍崇尚音樂藝術的影響,學校還專門成立了一個音樂系。
滬江在上世紀20年代後已成為華東地區一支體育勁旅,在華東八大學體育賽事中,它在籃球、足球、網球、壘球比賽中均多次獲得過錦標,校足球隊隊員張邦倫後成為上海著名足球運動員。每逢舉辦運動會,校園內便萬人爭睹,氣氛高漲。
滬江是最早實行男女同校制度的教會大學,自1919年起就有4名女生入學,以後逐年增多,1922年建造了第一幢女生宿舍,至1925年已有68名女生,約佔全校學生總數的18%。男女同校,使得校園生活更為豐富多彩。隨着時間的推移,滬江的招生範圍也不再侷限於江浙而逐漸推廣到全國。據1916年統計,其生源已涉及國內九個省,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生源更擴至全國17個省,及鄰國日本、韓國。
在學科發展方面,學校堅持在職業化下發展應用性專業的“滬江模式”。倡導社會服務,提倡勤工儉學,實施平民化教育,是滬江的一大特色。在華各所基督教大學中,滬江是最早開展社會工作的學校,在國內大學中也是最早開設社會學系。滬江創辦之初即組織學生在學校周圍地區佈道,為村民治病,開辦平民學校、提供掃盲教育等。1915年校內成立了“滬江社會服務團”,組織學生對學校周圍村莊作一系列調查,指導村童讀書寫字,遊戲,佈道,打掃衞生等。1917年,學校在楊樹浦工業區(今楊浦區眉州路一帶)開闢了中國第一個大學社會實驗基地----滬東公社(The Yangtzepoo Social Center),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全方位接觸社會實踐、培養服務精神的實習場所,使“大家庭”精神從校內移植到了校外。 [10] 
滬東公社依靠中外企業的贊助和學校師生的捐助,義務開辦男童學校、女童學校和工人夜校,在當地工人及其子女中普及文化知識,並開設縫、編結、刺繡、家政等職業課,並進一步發展到創辦幼兒園和中學,開辦醫院和診所,組織體育娛樂活動,放映幻燈片、電影等。
1931年,校方在圓明園路真光大樓創辦了滬江商學院,又稱城中區商學院,並聘請章乃器、潘序倫等著名學者執教。這是一所業餘制夜大學,專為在職職工和家境貧寒的好學青年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頗受社會歡迎,名盛一時,成為滬江在“職業化”下推行平民教育的成功嘗試,學生人數也迅速上升。
1936年滬江三十週年校慶時,大學生人數已從剛建校時的7人增至631人,教師從6名增至57名,校園面積從27畝擴至17﹒4萬平方米,校舍則從最初的三幢增至四十四幢。學校的應用性學科特色廣受社會歡迎。滬江已堪稱全國教會大學中規模最大的大學之一,其畢業生遍佈政界、商界、教育界、社會事業界、國內外研究院等,其中出了一大批國內一流的社會學家、化學家、教育家、金融家、外交家等。 [10] 

滬江大學地學教育

葛德石與滬江大學
1896年12月15日,葛德石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北部小城蒂芬。葛氏家族在當地頗有影響,其父母皆是教會精英及大學教師,這為葛德石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環境。葛氏家族從葛德石祖父弗雷德裏克上尉開始便與丹尼森大學結下淵源,上尉自己畢業於丹尼森大學,並娶校長千金,而葛德石父母又都曾在丹尼森大學執教。1915年8月,葛德石進入丹尼森大學,主修地質學。 [118] 
葛德石喜歡學以致用,專注和執著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但是葛德石的大學生活遠不止專業課程學習。在課餘之際,葛德石還有兩大愛好。第一是辯論,第二是運動。辯論使葛德石學會思考,並清晰表達自己的思想,而運動又增強他的體質和野外活動能力。這兩大愛好都為葛德石日後成為一名地理學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18] 
1919年5月,在修滿一百二十四個學分之後,葛德石順利從丹尼森大學地質系畢業,獲得理學學士。1920年秋,葛德石進入芝加哥大學地質系,師從當時美國地質學名家羅林·索爾茲伯裏,並於 1923年 5月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 [118] 
葛德石的堂兄葛德基於 1910年被派往漢陽,在華洋義賑會華中地區工作。1916年定居杭州,任私立蕙蘭中學校長。1925年起為中華基督教教育會幹事,直至 1946年才最終離開中國。葛德基一生在中國三十餘年,致力於中國的基督教會大學教育,與胡適顧毓秀等名宿均有來往,在民國教育界赫赫有名。 [118] 
受堂兄的影響,葛德石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20年,葛德石致信葛德基表達要去中國的意願。在中國舉目無親而又無子的葛德基非常希望葛德石能來中國。葛德基告知他,浸會在中國的傳教事業蒸蒸日上,由浸會創辦的滬江大學有一個非常適合葛德石的地質學教職,機不可失,最好碩士畢業後即來。同時,作為滬江大學的校董,葛德基將葛德石推薦給滬江大學校長魏馥蘭。 [118] 
1921年春,在葛德基引薦下,葛德石在芝加哥見到返美述職的魏馥蘭,商談去滬江大學任教之事。魏馥蘭告知滬江大學計劃成立地質地理系,需要地學老師,現在只待董事會批准。葛德石和魏馥蘭約定先拿到芝加哥大學博士之後再去中國,而且他有芝加哥大學的獎學金,離博士學位只有一步之遙。1923年3月,葛德石被美北浸禮會海外差會任命為耶穌福音會華東差會的一名傳教士。6月,葛德石獲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即被派往上海滬江大學任教。 [118] 
1923年6月,葛德石乘船至歐洲,在蘇聯駐德國大使館辦理簽證,並在歐洲周遊一個月後,乘坐火車穿越蘇聯的西伯利亞,途經外蒙古,最後抵達中國內地。1923年10月,葛德石抵達上海滬江大學報到。作為傳教士的慣例,他被派往北京的華北協和華語學校學習一年漢語與中國文化。經過一年的學習,掌握一定的中文會話能力及閲讀能力,開啓了他研究中國的第一步。 [118] 
1924年5月,葛德石在掌握一定漢語之後,結束了在北京的學習。在返回上海之前,葛德石從北京啓程,前往甘肅考察,特別是海原地震區。1920年12月,甘肅海原縣發生8.5級地震,其震級和烈度均為世所罕見,震驚全球。作為地質學者的葛德石,對地震引起的地質變化非常有興趣,所以前往考察,前後歷時三個月。1924年8月底,葛德石返回上海,執掌滬江大學地質地理系,並於1924年至1929年間擔任助教授兼系主任。 [118] 
中國的地學高等教育是在二十世紀初才確立的,而地理學的高等教育是在1921年東南大學地學系成立後才正式確立。在當時中國高等地學教育極其缺少的情況下,千里迢迢而來的葛德石已經在滬江大學系統地講授地質與地理學,他是當時滬江大學為數不多具有博士學位的教授。據1928年統計,滬江大學59位教員中,有9人具有博士學位,葛德石就是其中之一。 [118] 
地質與地理學是滬江大學理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葛德石在地質學方面開設有“普通地質學”、“歷史地質學”、“礦物與岩石學”、“經濟地質學”和“地質學原理”等課程;地理方面的課程則有“人文地理”、“亞洲地理”和“中國地理”。在日常教學中,葛德石繼承其芝加哥大學導師羅林的風格,是個標準的學者。他治己嚴謹,早眠早起,不抽煙,不喝酒,日常生活非常有規律。他對學生也是愛之深,責之切,是位出名的嚴師。葛德石這種風格一生未變。在滬江大學,葛德石每學期都開設四門課,每週十二小時。每年均有近百位學生選修地質地理系的課程,除了課堂講授,注重實地考察的葛德石還多次帶領學生在上海及周邊地區進行野外考察,收集了許多地質標本與地圖。作為滬江大學地質與地理系唯一的教授,葛德石一身兼數職。1924年至1926年間,葛德石大部分時間都用在系裏工作上。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滬江大學地質與地理系不斷壯大,成為中國當時為數不多的地學系之一。1926年,葛德石在給滬江大學校長魏馥蘭的信中寫道:“地質地理系在過去的三年中,從無到有,目前已是中國最好地學系之一。1921年在我回復您信的時候就曾表示我到滬江大學,是因為我有興趣建設中國最好的地學系。” [118] 
1928年,滬江大學地質地理系在全國已經擁有一定地位。當時中國的國立大學只有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北平師範大學和中央大學設有地學系。所以葛德石毫不矜持地説:“它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幾個地學系之一。燕京大學是另外一個擁有地學系的教會大學,其餘均在北京大學、南京的中央大學等國立大學。即使在國外,一個僅有六百名學生的學院有這麼一個系也是少見的。”雖然沒有學校的特別撥款,地質地理系還是積累了不少資料。“收集的岩石、礦物、化石等標本總計已經超過五千件。一個規模不大但逐漸成長的博物館正在利用這些標本向公眾展出。中國地圖的收集也很完整,同時還有八百多張幻燈片,所有資料及設備的總價值估計已經超過五千美元。” [118] 
滬江大學的理科則是在文科基礎上發展而來,至1924年才正式授予理學學士。理科初設時宣稱提供化學、物理、生物、地質、生理衞生學及數學的訓練,以供在中學教授此等科目,或在專科學校進行理工科的深造。但滬江大學理科最有聲譽和最受重視的是生物和化學兩科,地質與地理系不幸位列末席,這在師資力量方面有清晰反映,例如鄭章成主持的生物系有五名教員,兩名助教;化學系則有四位教員,兩名助教,而地質與地理系只有葛德石一人。 [118] 
其實早在1923年,滬江大學就確定其理科培養方向為醫學預科、理科教育和化工三項。由於地質與地理系在滬江大學是小系,所開設課程多為選修而非必修課,所以選課者寥寥。而系裏也只有葛德石一人慘淡經營,經費嚴重不足。校方和教會都對地質地理重視不夠,對於葛德石提出的地質與地理系發展的七項要求,始終未予以妥善解決,這也最終促使葛德石於1929年辭職返回美國。 [118] 
滬江大學的地質與地理系因為葛德石回國而解散,滬江大學理學院從此再無地質與地理系,只保留一門地理通選課,為大學一年級學生開設,每週講授三小時,主要研究地理上之環境與人類生活之關係,如地理對位置、地文、物產、氣候等影響,對歷史、社會學及商學各學生最有價值。雖然葛德石獨撐的滬江大學地質與地理系只有五年的歷史,但仍為民國地學培養了一批人才,其中翹首當屬涂長望。 [118] 

滬江大學校名題記

記“滬江大學”校名題寫者鄭章成先生 [119] 
滬江歷任華人校長後人齊聚 滬江歷任華人校長後人齊聚
滬江大學的前身浸會大學及附中於1909年2月10日在軍工路校址正式開學。當年,招收大學一年級新生7人,附中新生49人,教師一共7人。到1913年,大學有了首屆畢業生,一共2名,其中一位便是題寫“滬江大學”四字的鄭章成先生。
鄭先生於1913年畢業後,赴美在耶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返國後,任母校生物學教授兼系主任,期間,他聘請了許多知名教授,培養出了大批生物科學高級人材,學生讚揚他的創業精神,尊稱他為“系主人”。他講生物學,自編了四冊講義,但從不照本宣科,要求學生自學預習。他開《文獻討論課》也用啓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科學觀察力。滬江大學非生物系的學生也有眾多選聽他的課程。
“九·一八事變”後一次大會上,鄭先生慷慨激昂地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是一箇中國人,值此國難當頭,我有責任上前線抗戰。可是,我年老體弱,得不到上前線的機會,我願送我兒子上前線!”講到這裏,鄭先生老淚縱橫,聲音哽咽,語不成聲。1937年抗戰爆發後,軍工路滬江大學校址成了日本侵略軍的兵營,校本部遷到城中區商學院,與東吳大學、聖約翰大學等校組成教會聯合大學繼續開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租界淪陷,教會聯合大學解散,學校易名為“滬江書院”,由鄭章成先生主持教務。抗戰勝利後,滬江大學復學,鄭先生任理學院院長。他培養的學生,有的成了中科院院士,不少當了教授,真是桃李滿天下。許多滬江校友重訪母校故地,一見“滬江大學”那四個熟悉的大字,許多在母校生活的情景便一下湧上心頭,從心底泛起對鄭章成老師的崇敬、懷念之情。
“滬江大學”歷史留念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