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平洋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間美日等國在亞太進行的戰爭)

鎖定
太平洋戰爭(日語:太平洋戦爭/たいへいようせんそう [57]  、英語:Pacific War)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日本帝國為首的軸心國和以美國為首的盟軍於1941年12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期間進行的戰爭,範圍遍及太平洋印度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東亞等地區。 [1-2] 
太平洋戰爭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先導,以日本投降結束,參戰國家多達三十七個,涉及人口超過十五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六千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八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
太平洋戰爭對日本影響至深,日本失去自1894年以來所有侵略的土地,並受美軍的軍事管制,日後成了美國冷戰的亞洲根據地。太平洋戰爭也造成了亞洲非殖民化,加速了共產主義的傳播,許多地方因此興起獨立運動或爆發戰爭。
名    稱
太平洋戰爭
發生時間
1941年12月7日 至 1945年8月15日
地    點
亞洲、太平洋及鄰近島國
參戰方
以英美國為首的同盟國,日本
結    果
同盟國勝利,日本無條件投降
參戰方兵力
同盟國8,200,000人(最高峯)
日本5,500,000人(最高峯)
傷亡情況
同盟國698,859人陣亡
日本150萬人陣亡
主要指揮官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
山本五十六
山口多聞
英語譯名
Pacific War
所屬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
轉折點
中途島戰役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
著名戰役
萊特灣海戰馬里亞納海戰
日語譯名
太平洋戦爭、大東亜戦爭

太平洋戰爭戰爭概述

太平洋戰爭(1941年12月8日—1945年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主要以太平洋和周圍國家為戰場。由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交戰,戰爭爆發自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開始,日本空襲美國海軍太平洋基地夏威夷港,美國對日宣戰後,與日本交戰多年的中國也跟着宣戰,納粹德國意大利王國也對美宣戰,歐亞兩大戰場合一。直到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
太平洋戰爭參戰國家多達37個,涉及人口超過15億,交戰雙方動員兵力在6000萬以上,歷時三年零幾個月,傷亡和損失難以統計。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同盟國包括美國、中國、英國英屬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荷蘭流亡政府、自由法國蘇聯軸心國則主要是日本和其建立的傀儡政權,包括偽滿洲國汪偽國民政府,以及泰國。另外,日本在其殖民地(如朝鮮、台灣)徵召了不少兵力,在中國也有很多親日派參與戰爭。
這場戰爭除了日美兩國大型海上戰鬥外,同時也導致位於歐洲軸心國集團的滅亡、日後的冷戰局勢、原子彈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與中國政治發展,對亞洲與太平洋周邊國家未來發展影響甚巨。

太平洋戰爭戰爭背景

太平洋戰爭日本南進政策

1936年8月7日,廣田弘毅內閣提出日本的“國策基準”就決定“在外交和國防兩方面確保帝國在東亞大陸的地位,同時還要向南方海洋方面擴張發展”,即把“南進”和“北進”兩方面作為國策方針 [3-4]  。為了實現“國策基準”,日本先侵略中國,實施中間突破,卻陷於中國戰場無力自拔。日本急需從“南進”和“北進”上尋找新的突破口,在1938年和1939年先後對蘇聯用兵,結果都以失敗告終,“北進”戰略受到衝擊 [5]  [6] 
當時國際局勢發生了急劇變化,1940年夏,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荷法相繼敗降,英國也危在旦夕。
1940年4月15日,外務大臣有田八郎發表聲明,宣稱日本與東南亞諸國及南洋地區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日本政府對這一地區的任何變化“不能置之不理”。6月29日又發表了所謂“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的演説。7月26日,第二屆近衞內閣拋出了《基本國策綱要》,制定了《適應世界形勢演變的時局處理綱要》,宣稱日本政府的根本方針是“認為“在歐洲戰爭中,舊勢力正屈服於新興國威力之下,僅剩英國一國在苟延殘喘中,世界局勢轉變頗激,日本當前之急務,必須促進其實現者,為脱離歷來受英美拘束之情勢,而以日滿華為基幹,以印度以東及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北的南洋區域為一圈,確立自給自足之態勢,連成此一目的之機會,除今日以外,絕難俟諸來日,良機不再” [7-8] 
1940年8月1日,外務大臣松岡洋右在就職後的第一次演説中正式提出了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口號。此舉意圖,一是在經濟上,為日本的製造業提供巨大和可靠的市場以及穩定的原材料來源;二是在軍事上,提出要把東南亞和西太平洋地區變成日本的殖民地,進而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 [9]  。至此,日本的“南進”政策最終確立, [10]  1940年12月中旬在中國台灣省成立軍事研究部,負責“南方各地軍事情報及兵要地理之調查”,同月又命令華南方面軍對其所屬部隊實施熱帶及登陸作戰訓練。
1941年3~4月,日本大本營又進行依次假想佔領馬來西亞之後繼續攻佔新加坡的陸海空實際兵力聯合演習,對航空軍部進行海上遠距離飛行(包括夜間飛行)及其與海軍通訊聯絡訓練,並於1941年9月創設空降部隊。 [6] 
日本資源極端貧乏,主要戰略資源大部分要依靠進口,而東南亞地區資源豐富,尤其“荷屬東印度是東亞的石油寶庫,年生產量約800萬噸,計為日本的20倍。日本當時每年需用石油約500萬噸,而其自給能力尚不足十分之一” [11]  ,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佔領東南亞既可以切斷美英等國援華的兩條重要的路上交通線 [12] 滇越鐵路滇緬公路,又可以向西進入印度洋威脅印度,並與德軍在中東會師,向南則可以攻佔澳大利亞,稱霸西太平洋。 [13] 

太平洋戰爭日美矛盾激化

自1853年馬休·佩裏率美國軍艦“訪問”日本為日美關係掀開新的一頁後直到美西戰爭前,日美關係相對平緩。美西戰爭中的勝利者美國和中日甲午戰爭中的勝利者日本從19世紀末開始了在中國和太平洋地區爭奪霸權的角逐。 [13] 
日俄戰爭後,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勢力大增,日美關係急轉直下,雙方都開始把對方當作假想敵,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日美兩國在中國問題上的矛盾一度變得尖鋭。
1917年1月2日,日本代表石井菊次郎和美國國務卿藍辛簽訂了關於中國問題的藍辛石井協定。在協定中,美國承認日本在中國,特別是在南滿的“特殊權利”,但同時提醒日本不得獨霸中國,必須保證中國的門户開放和對各國工商業的機會均等。 [13] 
1921年11月到次年2月,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召開了由美、英、日、法、意、葡、比、荷、中九國參加的九國海軍裁軍會議和關於遠東問題的華盛頓會議。簽訂的《九國公約》宣佈在中國實行“門户開放”、各國“機會均等”的原則,日本交出所獲得的原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華盛頓會議以美國勝利而告終,使日美兩國矛盾公開化,並加劇了美日爭奪遠東太平洋地區的矛盾。
1923年2月,日本在修改帝國國防方針時,根據當時的國際形勢, 把美國列為了第一個假想敵國。 [13]  [14] 
九·一八事變後日美矛盾進一步發展,1934年,日本宣佈廢除海軍軍備條約,1936年1月又退出倫敦裁軍會議。日本脱離華盛頓、倫敦條約,嚴重地衝擊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這意味着日本與美歐列強之間的矛盾開始激化 。
1940年,《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使得美國的戰略地位與戰略環境嚴重惡化。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一年,美國在亞太地區採取了三項互有聯繫的行動:加緊援助中國抗戰;加緊對日經濟制裁 ;開始與日本談判。這樣的軟硬兩手構成了當時美國遠東戰略的實際內容 [15-16] 

太平洋戰爭英美綏靖政策

德國閃擊西歐成功,致使歐美帝國主義把主要精力投放在歐洲戰場,無暇東顧,使東南亞上空呈現“真空”狀態,給日本帝國主義以可趁之機。 [6]  [17-18] 
日本改變了此前對簽訂德意日三國軍事同盟的觀望猶豫態度,1940年9月27 日,《德意日三國同盟條約》在柏林簽字。它實現了日本帝國主義的“適應世界形勢之驟變,迅速建設東亞新秩序 ,謀求加強日德意軸心”的基本方針。 [19] 
美英與日本在遠東的矛盾由來已久,特別是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嚴重損害了美英在華的經濟利益。然而由於歐洲局勢日趨緊張、英國綜合國力的下降以及美國國內強大的孤立主義勢力,他們儘量避免在遠東與日本發生衝突,妄圖“以犧牲中國利益為代價,換取日本的讓步,實現雙方有條件的妥協,從而保全西方國家在華的基本利益” [20]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美英對日採取了妥協退讓的綏靖政策。英國在處理對日關係問題上力圖把美國推到第一線應付危局。為表示誠意,英國還同日本簽訂了“承認日本在華特殊地位與日軍在佔領區維護法律與秩序的責任”的《有田--克來萁協定》。 [6]  [21-22] 
九一八事變後,在日本不斷擴大侵略的情況下,美國的對日貿易,尤其是對日出售的戰略原料,仍不斷增加。
1932年以後至“七七事變”前,美國賣給了日本進口所需的90%的廢鋼鐵,65%的石油與石油產品,90%的銅和45%的鉛,以及擴大軍事工業所必須的70%的機牀 [23]  。1937年美國出口賣給日本的物資共28855.8萬美元,其中,棉花石油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戰爭物資佔了對日出口總額的58%;1938年出口賣給日本的物資共23957.5萬美元,其中,棉花、石油、煤炭、鋼鐵、有色金屬等戰爭物資佔了對日出口總額的67%;1939年,日本進口石油的90%是向美國購買的。 [24] 
美英推行的綏靖政策助長了日本的野心,加速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步伐。歐洲戰爭爆發以後,日本趁法國敗降,英國困守英倫三島之際,先後強迫他們關閉了滇越鐵路滇緬公路,並於1940年9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北部,邁出了用武力奪取歐美在東南亞殖民地的第一步。
1940年7月26日,美國宣佈對日本實行“道義禁運”、“出口許可證”、“經濟禁運”等措施,在日本進駐印度支那後又對日本實行廢鋼鐵出口許可證制度,英國也於10月18日重新開放了滇緬公路,開始輸運援華物資。
在歐洲戰爭爆發以後,美英兩國在研究制定全球性戰略時認為:英國本身是一個歐洲國家,擁有龐大的殖民帝國,如果説日本在東亞的擴張威脅的是英國的四肢,那麼德國在歐洲的擴張戰爭威脅的則是它的心臟,顯然德國的威脅要大於日本對它的威脅。而歐洲是美國的重要貿易伙伴和爭霸重點,美國的海外投資有很大一部分在英帝國和歐洲國家,“美國的120億美元的國外投資至少有百分之四十二在不列顛帝國境內” [25]  。因此,美英把在歐洲戰場打敗希特勒擺在了首位。
1940年7月26日~1941年1月15日,美國向日本簽署了700萬桶的石油輸出許可證,其中有300萬桶石油已經輸入日本,佔1936~1939年出口平均率1/3的數量 [31]  。直到1941年8月1日,美國才宣佈對日實行石油禁運,9月美英兩國才停止了與日本的所有貿易。 [6] 
1941年1月29日~3月27日,美英兩國總參謀長在華盛頓秘密會談上達成了ABC—1參謀協定,首次明確了“先歐後亞”的戰略。而在遠東防禦問題上由於美英仍存在較大分歧,即在“由誰在太平洋上擔當抵禦日本的主要角色” [26]  上未達成一致。在這一戰略指導下,盟軍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敗德國,而對日本將在東南亞發動的進攻只採取防禦。 [6] 
3月~12月7日,美日兩國進行了長達9個月的“馬拉松”式談判,這為日本發動戰爭贏得了時間 [32]  。在此期間,日本完成了南方作戰兵力的部署;提高了軍備生產能力,1941年日本年生產生鐵600萬噸、鋼550萬噸、飛機5000餘架、下水艦艇48艘(包括航母5艘、戰列艦巡洋艦各1艘),完成了戰爭的最後準備。 [6] 
4~5月間,本用來防禦東南亞的美國太平洋艦隊有3艘戰列艦、1艘航母、5艘驅逐艦等奉命調往大西洋艦隊,以應付英國危機形勢,致使東南亞防禦力量大為減弱。 [6] 
4月,英國遠東司令波帕姆在新加坡兩次召開由荷、澳、新、美等國代表參加的會議,制訂了被稱為“ADB”的協定,戰略部署“要求集中在作為主要基地的新加坡,同時守住香港和菲律賓這兩個前進基地,從這兩處封鎖和襲擊日本” [27]  。然而美國認為其戰略範圍太廣、承擔的義務過多而拒絕接受,美英兩國在遠東防禦問題上企圖採取聯合行動的計劃再次破產。 [6] 
7月,日本又強行進駐印度支那南部,並迫使法國簽訂《日法共同防衞印支議定書》,從而控制了西貢金蘭灣海軍基地,將印度支那變成其實現“南進”計劃的戰略基地和後勤基地。 [6] 
太平洋戰爭形勢圖
太平洋戰爭形勢圖(2張)
面對日本步步緊逼的侵略態勢,美英兩國對日本採取了相應的經濟制裁措施。
1941年7月28日,美、英凍結了日本在美、英的資本,這是“自1931年日本開始侵略擴張以來兩國第一次對日本的侵略行徑採取的抵制措施,是兩國第一次的協調行動” [30]  。但從這些制裁中美英仍不願意過分地刺激日本,特別是未對石油實行禁運。
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前,中英兩國已經意識到緬甸戰略位置的重要性和受到日本進攻的可能性 [28-29]  ,開始籌劃共同防禦計劃,於1941年12月23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但是英國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則以中英“形式上的結盟就足以保證緬甸的安全”為由拒絕中國軍隊入緬佈防,直到1942年2月,英國才意識到單憑自己力量無法保證緬甸的安全,要求中國軍隊入緬作戰。 [6] 

太平洋戰爭東南亞殖民統治

二次大戰前夕,東南亞地區除泰國為形式上的獨立國以外,其他各國均為歐美各國的殖民地,其中英國佔領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佔領菲律賓;法國佔領印度支那(越南、老撾、柬埔寨);荷蘭佔領印度尼西亞;葡萄牙佔領帝汶。
由於自身力量單薄,無法擺脱殖民統治的地位,因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和民族主義者把獨立的希望寄託在日本身上,認為日本是他們反抗西方殖民統治的同盟軍,幻想借日本之力來推翻歐美殖民統治。歐美各國的殖民統治給日本的“南進”創造了條件,日本間諜不遺餘力地向東南亞滲透。
1941年初,日本以“調停”印度支那和泰國的糾紛為由,偏袒泰國,促使泰國傾向日本,為日本向緬甸和馬來半島進攻準備了條件。1941年初緬甸人民革命黨同日本簽訂了秘密協定,要求日本幫助組建“緬甸獨立軍”,並派遣30名青年去中國的台灣和海南島接受訓練。 [33-35] 
1942年1月25日,泰國宣佈向英美等國宣戰。 [55] 

太平洋戰爭戰爭經過

太平洋戰爭戰爭爆發

1941年10月16日,近衞內閣被東條英機內閣所取代 [36] 
11月5日,日本御前會議決定,對美國和英國發動進攻。攻擊時間定於12月初,陸海軍在此之前要完成戰爭準備和軍事部署, 聽候命令 [37] 
11月20日,日本向美國提交了被稱為“乙”案的建議,該建議被國務卿赫爾等人認為是最後通牒 [38]  。它要求以“日美兩國都不以武力進入東南亞和南太平洋(不包括印度支那)”來換取美國解除禁運和停止援華,日方聲稱這是“絕對最後建議”。
11月26日,赫爾向野村提交了《美日協定基本綱要》,即赫爾備忘錄,該備忘錄包括一條對日本的要求和九條對雙方的共同要求。
在戰前雙方的陸海空三軍力量的對比上,陸軍方面日軍作戰部隊約25萬人,美英等國同盟軍作戰部隊約35萬人;海軍方面日本共出動艦艇232艘,其中航母10艘,盟軍共出動艦艇219艘,其中航母3艘;空軍方面日本第一線作戰飛機約1540架,盟軍約646架,但有35架被喻為“空中堡壘”的B-17遠程轟炸機 [39] 
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盟國在東南亞的防禦部隊主體是當地的僱傭兵,缺乏先進的武器裝備和應有的作戰素質。在菲律賓的防禦部隊約有13萬人,其中只有美國正規軍1200人,其餘均為菲僱傭軍和民兵。在馬來亞、新加坡8.8萬人的守軍中絕大多數是印度、澳大利亞和馬來亞當地的部隊,裝備、訓練和戰鬥力都較差,且沒有坦克的支援。在緬甸,戰前只有2個師兵力,許多軍官都是由白人律師、商人和種植園主充任的,士兵大都是緬甸當地人,難以抵擋訓練有素的日軍。 [40] 
  • 偷襲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清晨至中午,日本時間12月8日), [56]  日軍偷襲美國海空軍基地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出動飛機約360架、軍艦55艘,由南雲忠一率領,連續兩次猛襲珍珠港的美國軍艦和機場,擊沉、擊傷軍艦20餘艘,其中有戰列艦8艘,擊毀、擊傷飛機260餘架,美軍猝不及防,太平洋艦隊主力幾乎全被摧毀,死傷3000多人。這是日本南進政策的重要步驟。
珍珠港事件宣告美國孤立主義外交和防務政策的破產。在國家利益受到嚴重損害時,美國不得不放棄與日妥協,為有效阻止日軍繼續南進,美國一方面指望利用中國豐富的人力和資源最大限度地拖住和消耗日軍,另一方面,將反攻日本的戰場放在西南太平洋一帶。
1942年3月,英美聯合參謀長委員會達成分區負責協議,太平洋海域由美國負責,而印度洋海域和蘇門答臘則由英國掌控。4月,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五國政府一致同意建立西南太平洋軍事指揮部,同時制訂和頒佈總指揮官的行動準則。經澳大利亞政府提議,麥克阿瑟將軍被羅斯福總統委任為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統帥。 [41] 
西南太平洋戰區包括澳大利亞、菲律賓、所羅門羣島和荷屬東印度地區。太平洋其他地區為太平洋戰區,由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任戰區總司令。為了遏制日軍在南太平洋的擴張,美軍同時組建了南太平洋部隊,由戈姆利海軍中將指揮,下轄第61、第62特混編隊,擁有航母3艘、戰列艦1艘、巡洋艦14艘、驅逐艦32艘,隸屬尼米茲的太平洋戰區。
5月,日軍佔領了菲律賓全境,美國又失去了它在太平洋的一個重要基地,與中國東南海岸的聯繫也被切斷了,給中國軍隊運送物資便發生了很大困難。
  • 第二路
同一天,從台灣起飛的日軍機羣開始對香港發起進攻。在日機對香港進 行狂轟濫炸的同時,裝備精良的38步兵師在駐九龍的日軍第23軍的配合下向香港進攻。 香港的英軍守備部隊只有6個步兵營和少數義勇隊,基地和港口都沒有防禦工事。兩軍剛一交手,英軍就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1941年12月25日,日軍以打死1200多名英國人,生俘12000人的戰績,成為香港的新主宰。
  • 第三路
7日晨,由駐印度支那半島的日軍第15軍向泰國和緬甸進攻。日軍沒有遇到有組織的抵抗,第二天就佔領了泰國首都曼谷。泰國政府被強行捆綁在日軍的戰車上,並於第二年1月向美、英宣戰。當日軍佔領泰國部分地區後,便集中力量奪取緬甸。日軍進攻緬甸的目的,第一,切斷中國與外界的最後一條交通線,以孤立、包圍中國;第二,從西部為大東亞共榮圈建立防禦屏障。
12月23日到25日,日軍對仰光進行了空襲,3月8日,日軍攻佔仰光。此時,在泰國北部集結的日軍也開始越過泰緬邊界,向緬甸內地發起進攻,並消滅了中國赴緬作戰的一個軍,切斷了從仰光後撤的英軍退路和中國遠征軍另一個軍的後路。潰不成軍的英軍和遠征軍不得不化整為零, 於5月底撤向印度。
  • 第四路
由駐印度支那半島的日軍第25軍向馬來亞和新加坡進攻。英國殖民地新加坡是由太平洋進入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日軍進攻的主要目標。美國在太平洋的 失利,對英國在太平洋的防禦也是一個嚴重挫折,為了加強在亞洲的防禦力量,丘吉爾派出“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趕赴新加坡。
12月7日、8日,日軍在克拉地峽和哥達巴魯等地登陸;航空兵對新加坡進行了密集轟炸。在海空力量的配合下, 日軍地面部隊沿鐵路向南進攻。駐馬來亞的北部的英國守軍,倉惶退往新加坡。
12月9日,英國戰列艦“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為了消滅在關丹登陸的日軍從新加坡出航,10日晨,在接近關丹時遭到日本轟炸機和魚雷機的攻擊而沉沒,英 國遠東艦隊司令菲利普斯也隨艦沉入茫茫大海。至此,英國在太平洋地區完全失去了制空權和制海權。
在馬來西亞登陸的日軍繼續向南發展進攻,於1942年佔領吉隆坡。
1月底,整個馬來半島淪陷。
2月14日,新加坡被包圍,淡水被切斷。25日,8萬守軍成為日軍的俘虜。這樣,連結亞、非、歐、澳的海洋通道落到日本人手裏。
  • 第五路
由駐海南島的日軍第16軍向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進攻。由於當時的荷蘭殖民軍抵抗不力,日軍於1942年 2月佔領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帝汶和蘇門答臘等島嶼。
此後,美、英、荷等國軍隊企圖在爪哇海突擊日軍艦隊,結果慘遭失敗。 日軍乘勝登陸爪哇島,9日佔領萬隆,12日荷蘭總督正式投降。荷屬東印度的重要島嶼及其豐富的戰略資源統統落入日軍手中。
此外在太平洋南部,日軍侵略者為了截斷美國和澳大利亞的海上交通線,拆除以後可能成為美國進行反攻跳板的澳大利亞這個幅員廣闊的基地,在戰爭一開始,就向這一地區發動了進攻。
1942年1月,從加羅林島出發的日軍,先後佔領了新幾內亞羣島以及所羅門基地,在布干維爾島和瓜達爾卡納爾島修建機場。這樣就對美澳之間的海上交通線構成巨大威脅,並有可能把戰爭推進到澳大利亞大陸。
至此,從戰爭的第一天起,日軍就在主要進攻方向上,集中兵力實施突然襲擊, 迅速掌握了西太平洋廣大地區的制空權、制海權,然後實行陸海軍協同作戰,完成預定作戰計劃,取得了戰爭初期的暫時優勢。共控制了7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多達1.5億的人口。在北起阿留申羣島、南至澳大利亞、西起印度洋、東至中途島的1萬多公里的戰線上,與美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 日軍佔領東南亞
1941年12月7日,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日本南方軍40餘萬人,分兵數路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12月8日,侵入泰國並轟炸菲律賓,9日入侵馬來亞,10日在菲律賓登陸並進攻關島,19日突入香港,23日進攻威克島。
日軍在偷襲了珍珠港數小時後就轟炸了棉蘭老島達沃城,接着又轟炸了克拉克機場和卡維特海軍基地。
12月9日,日軍轟炸了馬尼拉。
12月10日,日軍在北呂宋的阿帕裏和維甘登陸兩天後,又在南呂宋的累加斯皮登陸。
12月24日,日軍主力在仁牙因登陸。同一天,日軍在阿蒂莫南登陸,然後向馬尼拉實施向心攻擊。
1942年1月2日,日軍佔領馬尼拉。麥克阿瑟統率的美、菲守軍無力抵抗,退至巴丹。後美國政府為避免麥克阿瑟成為俘虜,命令他將指揮權轉交温萊特並赴澳大利亞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指揮該區盟軍作戰。
1月23日,日本佔領了新不列顛島嶼,並將拉包爾及其附近的機場建設成南太平洋最重要的海空基地。這一新的基地連同日軍在特魯克的龐大基地一起成為日軍在南太平洋的力量中樞。但令日本人不安的是,這些基地都離澳大利亞和盟軍在新幾內亞的基地太近。雖然日本軍部否定了征服澳大利亞的計劃,但卻支持佔領新幾內亞剩餘島嶼的行動,目標是擊垮盟軍的任何反攻。 [42] 
2月,日軍攻佔了所羅門羣島的阿德米納爾蒂羣島和布克島。
2月15日,新加坡英軍司令帕西瓦爾簽訂投降書,新加坡失守。
3月8日,日軍推進到新幾內亞內陸;9日,印尼羣島荷軍投降;10日,日軍遭到美軍艦反擊, 有7艘運輸艦被損毀。
4月9日,麥克阿瑟的繼任者喬納森·温萊特率巴丹守軍投降。至此,日本完全控制了中部太平洋,連接美國和菲律賓之間的交通線被日軍截斷。日本侵略者極其野蠻地對待七萬美、菲俘虜,強迫他們進行一次從巴丹到打拉省卡帕斯集中營的“死亡行軍”,約有1萬名菲律賓士兵和1200名美軍士兵死在路上。
與此同時,日本出動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第一機動部隊向印度洋進軍,相繼擊沉了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等一批英國艦艇,並空襲斯里蘭卡,重創了英國遠東艦隊,使其勢力範圍縮小至印度洋西部地區。
5月,日軍攻佔了圖拉吉島,該島位於所羅門羣島南部,正處在以拉包爾為基地的戰鬥機作戰半徑的邊緣,南距所羅門羣島第二大島瓜達卡納爾島約30海里,北面緊挨着佛羅里達島,是南太平洋海空交通的樞紐要地,原由澳大利亞部隊駐守, 後澳軍因戰局惡化無力防禦而主動撤離。日軍佔領該島後就開始修建機場。
5月6日,美菲聯軍7萬餘人在巴丹投降,菲律賓淪陷。
5月8日,緬北重鎮密支那失守,中國遠征軍、英印軍全面撤退,緬甸落入日軍之手。中國與盟國的陸上交通被徹底切斷,只能靠駝峯航線空運獲得援助物資。
5月, 日本又先後侵佔新加坡、緬甸、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羣島其餘島嶼等戰略要地,幾乎達到了原定的全部戰略目標。日本在征服東南亞和西南太平洋之後,控制了這個地域的1.5億人口和386萬平方公里土地。連同以前侵佔的地區,包括朝鮮、中國淪陷區和印度支那,總面積達7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億,形成了一個北起阿留申羣島,南臨澳大利亞,西迄印度洋的龐大殖民帝國,基本上實現了“大東亞共榮圈”的擴張計劃。 [43] 
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體系是依託一系列島嶼所形成的三條島嶼鏈。第一條島嶼鏈從南到北依次是吉爾伯特羣島馬紹爾羣島威克島阿留申羣島;第二條島嶼鏈依次是新幾內亞羣島、馬里亞納羣島硫磺列島小笠原羣島;第三條島嶼鏈依次是菲律賓羣島台灣島琉球羣島,再由東西向的加羅林羣島連接,形成蜘蛛網狀的戰略防禦態勢。日軍企圖憑藉這些島嶼消耗、疲憊美軍艦隊,並適時出動聯合艦隊,進行一場海上決戰,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西太平洋上的霸主地位,取得體面的媾和。
就在日軍完成對太平洋島嶼的初步佔領,形成三條島嶼防禦鏈後,日本在戰略上開始顯露進攻乏力、防守失位的跡象。由於急於求成,日本的進軍路線拉得過長而在太平洋戰場陷入了困境。在對珍珠港襲擊6個月後, 日本在兩個關鍵性的戰役中接連受挫,這為盟軍全面反攻提供了良機。

太平洋戰爭相持階段

  • 杜立特空襲
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爾中校率領16個B-25轟炸機機組人員從海軍航空母艦大黃蜂號上起飛,成功空襲東京。這次空襲給日本造成的物質損失微不足道。但在心理上極大震撼了日本朝野。
杜立特空襲被稱為美國二戰的首次勝利。其實日方損失的是:50人死亡,252人受傷,90座建築物被毀,日本柴油機制造企業,日本鋼鐵公司的橫濱製造倉庫,名古屋飛機制造廠,1個軍火庫,1家海軍化學廠,1個機場,1個彈藥臨時堆集庫,9座電力建築,6座燃料庫,1個服裝廠,1個食物儲存倉庫,1個燃料公司,名古屋第二臨時部隊醫院的6個病房,6所小學或中學和無數非軍事住宅。日本物質損失達320萬美元。這次空襲確實對戰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中途島戰役
  • 珊瑚海戰役
1942年5月3日-8日,在珊瑚海戰役中,美國的航空母艦機羣對駐紮在莫爾茲比港的日軍力量進行打擊。這次海戰是美、日航空母艦在太平洋戰場上的首次交鋒,雙方參戰兵力相當,所受損失也不相上下。從戰術角度來看,不分勝負;但從戰略角度來分析,美軍積極迎戰取得的戰果,有力地鼓舞了盟軍勝利的信心。迫使日軍放棄攻佔莫爾茲比港的企圖,日軍的南進勢頭受到扼制。 [44] 
  • 莫爾茲比港戰役
日軍進攻莫爾茲比港是整個戰爭中路途最漫長、最痛苦的一次行動。此役是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所取得的第一次陸戰勝利。為了確保與澳大利亞的聯繫,並建立對日反攻基地,美國決定奪取瓜島。
面對美澳聯合,日本遭受反攻壓力陡增,日本如想反制,就必須佔領西南太平洋島嶼,切斷澳美之間的戰略聯繫。這預示着西南太平洋島嶼將接受戰爭的嚴酷考驗,而它的重要性也隨着盟軍與日軍的正面交鋒而凸顯。於是日本大本營於1942年夏將作戰方針調整為:佔領東部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羣島中的重要島嶼,鞏固西南太平洋日軍的控制地位,切斷美澳交通線,保護日軍在拉包爾和特魯克的重要軍事基地,以使“澳大利亞今後將不可能靠美國的援助來增強其抗戰能力,美國將失去在南太平洋上對日反攻據點,美澳通過太平洋的聯繫將陷入癱瘓狀態” [46] 
面對日軍的戰略調整,7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也適時頒佈了新的作戰計劃,準備採用有限的反擊戰重奪新不列顛、新愛爾蘭、所羅門羣島和新幾內亞東部。而日軍也在許多島嶼登陸,試圖搶佔據點,但大多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日軍布重兵在新幾內亞東北海岸的戈拉登陸,用來攻襲莫爾茲比港。日軍對叢林戰訓練有素,他們成功地越過赤道,發動了一場對澳大利亞軍人來説完全陌生的戰爭。在一個月的殊死戰鬥中,日軍到達距離莫爾茲比港只有22英里的山脊。由於補給困難,加上澳軍的頑強阻擊,日軍被迫撤退,重新集結。 [47] 

太平洋戰爭轉折點

  • 中途島戰役
1942年6月3日-6日,日本海軍出動聯合艦隊全部主力,計艦艇350艘、飛機1000架,兵力10萬,發動了大規模的中途島戰役,並企圖誘殲美國在太平洋上殘存的航空母艦艦隊。結果,美國艦隊擊沉了日本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250架飛機;日軍有3500人死亡,包括許多飛行員。由於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日本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45] 
  • 瓜島戰役
1942年8月7日,美軍開始局部反攻,在所羅門羣島的瓜達爾卡納爾島登陸,展開了長期的爭奪戰。圍繞着瓜島的爭奪,日美雙方在六個月的時間裏進行過大小海戰三十餘次,其中較大規模的海戰就有六次,雙方損失的驅逐艦以上的作戰艦艇各24艘,美國海軍陣亡約3300人,傷約2500人;日本海軍的傷亡則高達2.5萬人。
8月7日,美軍在瓜達爾卡納爾登陸, 佔領了幾近竣工的機場。
11月,日本海軍在所羅門海戰中損失慘重,1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和12艘運輸艦被擊沉、擊毀。
在瓜島的地面作戰中,美軍參戰兵力最多時達到6萬人,陣亡1592人,負傷4200餘人,日軍投入瓜島的陸軍兵力約3.6萬,戰鬥中陣亡約1.4萬人,因傷病致死或下落不明的有9000餘人,合計死亡近2.38萬人,還有1000餘人被俘。
為爭奪瓜島制空權而進行的空戰中,美軍僅駐瓜島的“仙人掌航空隊”海軍陸戰隊航空兵先後就有六個戰鬥機中隊參戰,湧現出十大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尤其第121戰鬥機中隊的福斯上尉,在1942年8月至1943年1月間共擊落日機26架,獲得國會勳章。在六個月的空戰中,日機被擊落427架,美軍損失僅118架。加上被高射炮火擊落的,日軍共損失飛機892架,飛行員2362人。美軍共損失飛機約250架。
日軍殘部被迫於1943年2月從該島撤走。1943年2月1日至7日,約10800餘名日軍分三批撤出瓜島,瓜島被美軍佔領,日軍的反攻被挫敗。在對該島長達半年之久的攻守爭奪戰中,美日雙方共進行大小海戰達30餘次。美國太平洋艦隊協同各國盟軍,先後參戰兵力約60000餘人,傷亡5000多人,日軍入侵瓜達爾卡納爾島的兵力約35000人,僅在戰場上傷亡的就約24000多人。更沉重的打擊是,日軍至少損失600架飛機及其大批訓練有素的飛行員。 [48]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殊死戰鬥中,美軍共陣亡約5000人,傷6700人,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3艘,飛機約250架。日軍共有約5萬人喪生,損失軍艦24艘,運輸船16艘,飛機892架(也有資料説600架)。日軍不僅海軍、航空兵損失慘重,甚至開戰以來從未失利的陸軍,最精鋭的第二師團等部也蒙受了巨大損失,特別是日軍的大型軍艦、飛機和技術熟練訓練有素的飛行員的損失,更是日軍所難以彌補的,戰役結束時日軍兵力上的優勢已蕩然無存,雙方的戰略態勢也隨之改變。
太平洋油畫
太平洋油畫(13張)
中途島海戰日軍的失敗是二戰中太平洋戰場的轉折,戰局開始向着不利於日本而有利於美國方面發展,日軍戰略主動權逐步喪失;而瓜島戰役,日軍不僅沒有實現重新奪回戰略主動的作戰企圖,反而其軍事實力進一步受到削弱,最終完全喪失了戰略主動權,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從此後,日軍不得不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禦,處處設防,步步被動,直至戰敗。而美國則通過瓜島戰役,逐步改善了不利的戰略態勢,贏得了動員人力、物力的時間,為太平洋戰場上即將開始的戰略進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瓜島戰役之後,戰況較為沉寂,美軍在太平洋只展開了有限的進攻(如1943年5月奪回阿留申羣島中的阿圖島);日軍雖進行反撲,但徒勞無功。由於密碼被破譯,1943年4月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在前往布干維爾島前線視察途中被美機伏擊斃命。

太平洋戰爭盟軍反攻

  • 馬紹爾戰役
經過中途島、瓜達爾卡納爾島等戰役,盟軍不僅取得對日反攻軍事上的優勢,而且也建立了對日反攻心理上的優勢,逐步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奪取了戰略主動權。盟軍在取得瓜島等戰役勝利後,便開始準備第二階段的聯合進攻。
為對日本本土的防禦施加壓力,盟軍決定攻打馬紹爾羣島。但欲取該島,必須先拿下西南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羣島,然後以此為基地,再發動進攻。為此,美軍開始有計劃地進行前進基地建設,從薩摩亞羣島出發,沿圖瓦盧羣島向吉爾伯特羣島逐步推進。1943年6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正式下達攻取馬紹爾羣島的指令。(詳見:馬紹爾羣島戰役
1943年中,美軍對拉包爾的日軍發起攻擊,其第一個戰略目標是攻佔所羅門羣島中部的新喬治亞羣島和西北部的布干維爾島。10月初,美軍佔領新喬治亞後,日本加強了布島的防禦,守軍增至6萬人。11月1日,美軍在布島登陸,受到日軍拼死阻擊。美軍雖沒有佔領全島,但島上的日軍孤立無援,難有作為。布干維爾登陸戰的勝利為美軍進一步奪取日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防禦中心拉包爾建立了鄰近基地。11日美國再次空襲拉包爾,日本進行了空中還擊,但損失嚴重。(詳見:布干維爾島戰役
11月,美軍發起吉爾伯特羣島戰役(代號“電流行動”)並最終佔領塔拉瓦等島嶼,雖然損失較大,但美軍逐步取得了兩棲登陸經驗,並將其應用到後來舉行的各次戰役中。11月下旬,盟軍佔領了吉爾伯特羣島。
太平洋戰爭 太平洋戰爭
1944年1月至2月,美軍連續組織“燧發槍”和“法警”作戰,奪取了誇賈林、羅伊島—那慕爾島、埃尼威托克諸環礁,為下一步攻馬里亞納羣島創造了條件,在作戰中,美軍與塔拉瓦戰役時相比,技戰術水平有了巨大飛躍,尤其參戰各軍兵種之間的配合協同,相互默契,堪稱經典。同時美軍總結出了著名的“蛙跳”戰術。
2月,美軍解放了馬紹爾羣島中的其他島嶼。3月20日,美軍在俾斯麥羣島登陸,完成了對日本要塞拉包爾的包圍圈。自3月30日起,駐守賽多爾的美第5航空隊屬下的遠程轟炸機向新幾內亞沿岸的日軍基地發動猛烈空襲, 日軍機場遭到輪番轟炸,日軍約40架飛機被毀在機場的跑道上。(詳見:空襲特魯克
在新幾內亞戰役中,麥克阿瑟成功地實施了其獨創的“越島戰術”,僅動用有限的兵力即達到了收復新幾內亞全島的戰略目標。雖然仍有日軍殘留在新幾內亞內陸山區和個別日軍據點,但由於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他們的存在對盟軍的主要作戰行動已不構成威脅。 [49] 
  • 緬甸戰役
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中英美三國在開羅會商,並簽訂《開羅宣言》,確認聯合對日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重新打開中印交通線,中美聯合發動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到1944年7月攻克密支那為止,日軍被徹底趕出緬甸北部,戰役取得徹底勝利。這次勝利不僅打通了中國與盟國間的陸上交通線,而且揭開了亞洲戰場盟軍向日軍反攻的序幕。(詳見:緬甸戰役
在緬甸戰場上,日軍大本營於1944年1月7日以“大陸指第1776號”的指令,下達了代號為“烏”號的英帕爾作戰計劃,企圖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進而控制整個東印度地區。日軍擔任進攻任務的是緬甸方面軍第15軍,由素有“小東條”之稱的牟田口廉也中將指揮,轄有第15、第31和第33師團。英軍駐守英帕爾和科希馬等地區的是斯利姆將軍指揮的第14集團軍,下轄第4、第15和第33軍。由於後勤不濟,日軍進攻徹底失敗,在開始發動進攻時約有10萬人,結果有53000多人在戰鬥中死亡或失蹤,另有20000餘人受傷,日軍敗退回原來進攻的出發地。作為日本緬甸方面軍主力部隊的15軍,已不再具有一個戰役兵團的戰鬥力了。盟軍在印緬戰場,從此轉入了戰略反攻。
  • 馬里亞納海戰
1944年3月,美軍決定實施奪取馬里亞納羣島的作戰行動。美軍共投入包括航母15艘、護航航母14艘、戰列艦7艘、巡洋艦25艘、驅逐艦180艘、潛艇35艘在內的600餘艦艇,飛機2000架,地面部隊四個師又一個旅,15萬人。戰役密語代號“徵糧者”。
6月15日,根據預定計劃,美軍在塞班島組織兩棲登陸作戰。與此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出動以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為首的艦隊應戰,共有9艘航母(共搭載艦載機439架)、5艘戰列艦、14艘巡洋艦和31艘驅逐艦。
6月19日,雙方艦隊在馬里亞納西部海域遭遇,爆發了激烈海戰(日方將此役稱為“馬里亞納海戰”,美軍稱為“菲律賓海海戰”或“馬里亞納獵火雞”)。日軍投入了聯合艦隊的全部主力艦隻和大部分岸基航空兵,原想一舉扭轉戰局,不料又以慘敗而告終。美軍僅2艘航母、2艘戰列艦和1艘巡洋艦受輕傷,無一艘軍艦沉沒,艦載機損失117架。日軍被擊沉航母3艘、油船2艘,被擊傷航母3艘、戰列艦、巡洋艦和油船各1艘,艦載機損失404架,佔全部艦載機的92%;岸基飛機損失247架,幾乎全軍覆沒;此外日軍出動的36艘潛艇也被擊沉20艘。雖然聯合艦隊僥倖逃脱了被殲滅的命運,但飛機和飛行員的損失,日軍在短時期裏是無法補充的,經此一戰,日軍可以説其海軍的核心力量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中太平洋上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隨之徹底落入美軍之手,從此後,日軍艦隊失去了遠洋作戰的空中支援,使日軍在以後的戰爭中更為被動和困難,而美軍取得了戰略主動和戰區制海權制空權,能夠從容選擇下一個進攻的目標,獲得了更大的主動。
在馬里亞納羣島歷時三個月的登陸作戰中,美軍先後攻佔了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並基本全殲了三個島的守備部隊約七萬餘人,導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態勢嚴重惡化,大本營規定的“絕對國防圈”由於核心地區的喪失而面臨崩潰,日本本土將遭到從馬里亞納羣島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的直接空襲,並使美軍獲得了在中太平洋上繼續進軍的前進基地。馬里亞納羣島的失陷,不僅使京濱、阪神等工業地帶直接暴露於美軍的空襲之下,更極大震撼了日本,加劇了其統治階層的內部矛盾,對發動戰爭的東條內閣不信任和反感情緒高漲,在國內的巨大壓力下,東條內閣於戰役進行中下台。
  • 菲律賓戰役
1944年7月,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兩位指揮官分別提出了各自計劃。麥克阿瑟提出,先攻取菲律賓,再進攻日本沖繩,而尼米茲提出先攻取台灣,並在中國東部沿海登陸。從軍事角度看,尼米茲的建議更為合理。但麥克阿瑟則提出政治上的理由,如果繞過菲律賓就等於承認日本散佈的關於美國已經拋棄菲律賓,不願犧牲美國士兵的生命來解救菲律賓人民的謠言,這對於美國在遠東地區的聲望和影響將是極其不利的。並説服總統羅斯福實施菲律賓戰役。美軍先後投入的地面部隊有美軍第6集團軍、第8集團軍和澳大利亞第1集團軍;海軍有美軍第3艦隊和第7艦隊,共有包括大型航母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144艘和護衞艦25艘在內的800餘艘作戰艦隻,艦載機約1700架;航空兵參戰兵力有美軍第5、第13航空隊和澳大利亞航空隊,飛機1000餘架。登陸作戰指揮由麥克阿瑟負責,海上支援則由尼米茲的太平洋艦隊負責。
日本方面則以“捷一號”作戰計劃應對,在菲律賓組建陸軍第14方面軍,由綽號“馬來之虎”的陸軍大將山下奉文任司令,下轄九個步兵師團、一個裝甲師團和四個獨立混成旅團,共約35萬人;海軍將殘存的所有軍艦編為四個艦隊全部投入作戰;在菲律賓的航空兵有海軍航空兵的第1航空艦隊和陸軍第4航空軍。其中第1航空艦隊在剛結束的馬里亞納海戰中損失殆盡,正由寺岡謹平中將任司令組織重建,駐菲律賓地區約250架飛機;第4航空軍司令為富永恭次中將,從6月起陸續由中國東北地區調往菲律賓,截止10月初抵達菲律賓約300架,合計作戰飛機約550架。日軍考慮到菲律賓地區的航空力量還比較薄弱,大本營決定一旦戰役開始,即從日本本土、中國大陸和台灣等地抽調飛機支援。
9月,戰役打響。美軍首先攻取貝里琉島和摩鹿加島,消除了側翼威脅。
9月-10月間,美軍出動大量岸基飛機和海軍艦載機,對日本在琉球羣島呂宋島、台灣等地的機場進行大規模空襲。特別是10月6日至10月14日的連續空襲,使日軍損失飛機1093架,在菲律賓的陸軍第4航空軍只剩200架,海軍第1航空艦隊僅存35架,在台灣的第2航空艦隊尚存230架。戰役尚未開始,日軍就已經喪失了在空中的反擊力量。而美軍僅有102架飛機被擊毀或擊落。
  • 萊特灣海戰
1944年10月20日,美軍在萊特島登陸,同日下午麥克阿瑟在菲律賓總統奧斯汀納的陪同下,淌着齊膝的海水上岸,14時在海灘上,麥克阿瑟通過大功率電台向全世界發表了著名的“我回來了”的演講。
在此之前的18日,日本聯合艦隊判明美軍企圖,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立即下令實施“捷一號”計劃,日本海軍的第1、第2和機動艦隊全部出動,對萊特灣美軍登陸灘頭實施向心合擊,由此從1944年10月23日至1944年10月26日爆發了世界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海戰——萊特灣海戰
這場大海戰美軍參戰兵力多達航空母艦16艘,護航航母18艘,戰列艦12艘,重巡洋艦11艘,輕巡洋艦15艘,驅逐艦144艘,護衞艦25艘,運輸艦後勤輔助艦592艘,飛機近2000架。在戰鬥中被擊沉航空母艦1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2艘,護衞艦1艘;被擊傷護航航母4艘,驅逐艦2艘,護衞艦3艘,潛艇1艘;損失飛機162架,人員傷亡不足三千。
日軍參戰的兵力可以説傾其所有,共有航空母艦4艘,航空戰列艦2艘,戰列艦7艘,重巡洋艦14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32艘,飛機約600架。在戰鬥中被擊沉航空母艦4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0艘;被擊傷航空戰列艦1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3艘;損失飛機288架,人員傷亡超過一萬。
經此海戰,日本海軍幾乎喪失了遠洋作戰能力,也就失去了戰場制海權,從而使陸地上的第14方面軍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
1945年1月,美軍在呂宋島西北面的仁牙因灣登陸,日軍在抗擊登陸時首次使用了神風特攻隊對美登陸艦隊實施自殺式攻擊。3月4日,美軍佔領馬尼拉,在而後的作戰中,日本陸軍第14方面軍在菲律賓被殲滅,日軍傷亡和被俘達45萬人。在整個菲律賓戰役中,日軍損失軍艦68艘,其中航母4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6艘、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13艘;損失運輸船42艘,約17萬噸;飛機7000餘架,其中“神風特攻隊”的自殺飛機700架。美軍傷亡6.2萬人,損失軍艦17艘,其中航母1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9艘、護衞艦1艘、坦克登陸艦2艘和掃雷艦1艘;損失運輸船6艘,約6萬噸,飛機900餘架。另有數十艘艦船被擊傷。
  • 盟軍的空襲
1944年6月16日,美軍B-29轟炸機從中國成都起飛轟炸日本九州,戰火直接燒到了日本本土,這樣的戰略轟炸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日本主要城市除京都、奈良等外均被摧毀。日本城市居民中總計有850萬人逃往農村,工廠工人的缺勤率到1945年7月已達49%。日本的戰時經濟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煉油工業生產下降83%;飛機引擎生產下降了75%;飛機機體生產下降了60%;電子裝備生產下降了70%;600多家主要軍事工廠不是炸燬就是遭到嚴重破壞。(詳見:李梅火攻
  • 硫磺島戰役
日軍守備部隊陣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計23388人。日軍其他損失為飛機90餘架,潛艇三艘。
美軍陣亡6821人(其中陸戰隊陣亡5324人),傷21865人,傷亡共計28686人。
美日雙方傷亡比為1.23:1,這是太平洋戰爭中獨一次傷亡美軍大於日軍。
美軍在硫磺島的慘重傷亡,使美軍的高層意識到如果進攻日本本土,一定會遇到比在硫磺島更頑強的抵抗,美軍的傷亡將會更慘重,因此,日後美國對日本使用原子彈,很大程度上是出於擔心在日本本土登陸將會遭到硫磺島那樣的巨大傷亡。
  • 沖繩島戰役
美軍陸軍4600人、海軍4900人、海軍陸戰隊3400人,合計1.3萬人陣亡;陸軍1.81萬人、海軍4900人、海軍陸戰隊1.36萬人,合計3.6萬人受傷,另有2.6萬人的非戰鬥傷亡,合計傷亡7.5萬人。損失飛機763架、艦艇404艘(32艘艦船被擊沉,368艘被擊傷,其中有13艘航母、10艘戰列艦、5艘巡洋艦、67艘驅逐艦重傷)、坦克372輛。
日軍傷亡11萬人,被俘9000人。損失飛機783架。包括“大和”號戰列艦在內的16艘水面艦艇和8艘潛艇被擊沉。
此外,島上平民死亡超過10萬人。
該戰役被丘吉爾稱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之一”。
1945年3~6月,美軍在付出沉重代價後佔領硫磺島沖繩,迫近日本本土。5月,德國無條件投降。為了保住本土和朝鮮,日本進行了空前的戰爭大動員,叫嚷“本土決戰”。美國也計劃組織在日本九州島南部和關東平原的兩棲登陸作戰行動,代號是“奧林匹克”和“冠冕”。

太平洋戰爭傷亡情況

美軍傷亡情況,美軍陣亡12萬左右。
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死亡人數: 根據日本經濟安定本部的調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一共死亡1140429人,海軍一共死亡414879人,該數據同樣被載於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世界軍事史研究室副主任劉庭華編著的《中國抗日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系年要錄·統計薈萃 (1931——1945)》(海潮出版社1995年1月第2版)第367頁。

太平洋戰爭主要將領

太平洋戰爭美方

太平洋戰爭日方

太平洋戰爭戰爭評價

太平洋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家間的主戰場,是民主力量與法西斯勢力在全球最廣闊海域的大沖撞,其驚天動地的氣勢堪稱戰爭史上的絕筆。珍珠港的慘敗促使美國舉國一致地投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此後,英、荷等20多個國家對日宣戰。

太平洋戰爭戰爭影響

太平洋戰爭後,美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一員。
1942年6月,中美兩國政府簽訂了《中美租借協定》法案,美國向國民政府提供總額達8.4億美元的租借物資。此外美國還向國民政府提供總計7.47億美元的政府貸款。
通過這些貸款,美國將大批軍用物資輸入中國,中國大量的戰略性礦產品和農產品則通過易貨償債的貿易方式出口到美國。國統區的主要出口商品均被指定用於易貨償債。
1942-1945年,51.3%的礦產品運往了美國,其餘的48.7%被運往蘇聯。主要農產品的出口貿易方向與礦產品類似,也主要是以易貨償債的貿易方式輸往美國和蘇聯等同盟國。 [51]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西南國際交通線完全被中斷,國統區的對外貿易通道僅剩中印空中航線和到達蘇聯的西北公路 [52]  。日軍加強了對國統區的軍事進攻,尤其是對重慶進行狂轟濫炸,以期逼迫國民政府投降,儘早結束在中國的戰爭。與此同時,日軍強化對華經濟掠奪,以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國民政府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困難之中,國統區面積不斷縮小,財政短缺,物資匱乏,通貨膨脹嚴重,工業生產和農業生產都遭受到沉重打擊,可用於出口的農副礦產品減少 [53]  [54] 

太平洋戰爭相關事件

當地時間2024年4月7日報道,日本自衞隊一部隊的官方X賬號在發帖時使用了“大東亞戰爭”表述,這是二戰時期日本政府使用的表述,現在日本政府將其稱為“太平洋戰爭”。此舉引發一些日本網民的警惕,有人將這形容為“日本帝國陸軍的復活”。4月5日,日本陸上自衞隊大宮駐地第32普通科連隊的官方X賬號發帖介紹了該部隊參加美日硫磺島戰死者追悼儀式的情況。帖文中將硫磺島描述為“大東亞戰爭最大的激戰地區”,並對“為祖國奉獻寶貴生命”的美日雙方戰死者表示敬意。 [58] 
參考資料
  • 1.    陳顯泗,尹明新,李廣一.中外戰爭戰役大辭典:湖南出版社 ,1992-12
  • 2.    劉金質,梁守德,楊淮生,王傑,王炳元,李石生等.國際政治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4-09
  • 3.    《現代史資料7·滿洲事變》美鈴書房1964年版,第145頁、第134—135頁。
  • 4.    (日)藤原彰: 《日本近現代史》(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53頁。
  • 5.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下冊)[ 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0,第667頁:由於德軍的攻勢受到遏制 ,短期內看不到蘇聯崩潰的可能性,因此8月6日召開的陸海軍聯席會議做出了放棄北進的決定 ,參謀本部緊接着在8月9日宣佈,不管蘇德戰爭進展如何, 也要放棄1941年內武裝解決北方的想法 ,而集中力量作好在南方對英美的戰爭準備。
  • 6.    張秋生,李先進.再論太平洋戰爭初期東南亞迅速淪陷的原因:《東南亞縱橫》 ,2009 (6):69-74
  • 7.    (日)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史I》,軍事印粹社,1979年版,第10頁、第27頁、第95頁。
  • 8.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648
  • 9.    列·庫達科夫:《現代國際關係史》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版,第665頁、第665頁。
  • 10.    K.R.Howe,Robert C.Kiste,Brij V.Lal.eds. Tides of History:The Pacific Island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 154
  • 11.    (日)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史I》,軍事印粹社,1979年版,第10頁、第27頁、第195頁。
  • 12.    日本國際政治學會太平洋戰爭原因研究部,通向太平洋戰爭的道路·7·日美開戰[M] ,朝日新聞社,1963.223:捕捉英國的困境和美國的猶豫不決這種良機對英、荷開戰,攻下馬來亞、香港,把英國勢力從遠東及南方驅逐出去,利用勝利的餘威 ,把荷屬印度納入日本的資源圈內,擺脱對英美的經濟依存關係。
  • 13.    楊曉傑.對太平洋戰爭爆發主要原因的再探析:《軍事歷史研究》,2000 (1):140-152
  • 14.    劉笑盈.眺望珍珠港-美日從合作走向戰爭的歷史透視[M] .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2.
  • 15.    勞倫斯·肖普和威廉·明特:《帝國智囊團,對外關係委員會和美國外交政策》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125—126頁。
  • 16.    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542頁。
  • 17.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 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第147頁:1941年6月22日 ,蘇德戰爭爆發。這一事件從根本上消除了日本統治者念念不忘的北方威脅, 一度沉寂的南進論又高漲起來 。德軍進攻蘇聯的第三天,大本營陸海軍部就制定了《適應形勢演變的 帝國國策綱要》的重要文件。《適應形勢演變的帝國國策綱要》指出:“帝國為自存自衞,促進對南方重 要地區的各項施策。為此 ,做好對英美作戰的準備 ……不惜對英美一戰。
  • 18.    日本防衞廳防衞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二分冊)[ M] .北京:中華書局, 1983,175:歐洲戰局並沒有象預期的那樣取得進展 ,德國在英國本土登陸的希望淡薄下 去了 。扮演南方作戰主角的海軍, 隨着獲得了充裕的考慮時間, 那種對行使武力需要重新作慎重考慮的論調又抬起頭來了。
  • 19.    (日)外務省編::《日本外交年表及主要文書(1941-1945)》(下)原書房1966年,第459頁
  • 20.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第二卷),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713頁、第418頁
  • 21.    徐藍:《英國與中日戰爭1931~1941》,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87頁、269頁、第306頁,第274頁、419頁
  • 22.    (英)温斯頓·丘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四卷),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第63~64頁。
  • 23.    樊亢等編著:《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簡史》,人民出版社,第333頁;(蘇)德波林主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第1卷第207頁,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年版
  • 24.    比森:《1931—1941年美國的遠東政策》(T .A.Bilson,“American Policy in the Far East,1931--1945”)紐約 1941年版, 第85頁;《珍珠港事件的歷史》第371—372頁;安德森:《美孚真空石油公司與美國的東亞政策》 (Anderson,“Mobil Vacuum Oil Corporation and Eastern Asia Policy of USA”)普林斯頓大學出版1975年版,第224頁。
  • 25.    (美)福斯特:《美國共產黨》,1952年英文版,第376頁。轉引自朱貴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修訂版),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頁。
  • 26.    徐藍:《英國與中日戰爭1931~1941》,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87頁、第269頁、第306頁、第274頁、419頁。
  • 27.    (英) 阿諾德·託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美國、英國和俄國:她們的合作和衝突 1941~1946》,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0頁。
  • 28.    日本防衞廳防衞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三卷第二分冊)[ M] .北京:中華書局, 1983.37:民國29年11月, 蔣總統達成一個有重大意義的決定。他決定中國與英美直接採取一致行動 ,以對抗軸心國的侵略。從此以後 ,中國對於日本企圖與中國單獨解決的一切和平條件概置之不理。
  • 29.    《蔣委員長接見英國駐華軍事代表團團長戴尼斯將軍商談關於擬具軍事聯繫與合作之具體計劃等問題談話紀錄》(1941年12月10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3編,“戰時外交”(3),48—49頁。
  • 30.    徐藍:《英國與中日戰爭 1931~1941》,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74頁、419頁。
  • 31.    (美)赫伯特·菲斯:《通向珍珠港之路》,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168頁,第112頁
  • 32.    喬治·沃勒編:《珍珠港:羅斯福和戰爭的來臨》(George Waller[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Pearl Harbor:Roosevelt and the Coming of the War”)列剋星敦1976年版,第14頁。
  • 33.    Frederic S. Marguardt ,“Before Bataan and After”,N.Y. 1943.P.241. 轉引自金應熙:《菲律賓史》,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557頁。
  • 34.    東南亞歷史研究所編:《泰國簡史》,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第77頁。
  • 35.    王任叔:《印度尼西亞近代史》(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第875頁。
  • 36.    服部卓四郎.大東亞戰爭全史[M]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206頁:天皇“目前形勢緊迫 ,繼任首相必須是一個 ……確實能控制陸軍部的人。 當然這並不是肯定東條陸相的開戰論。”
  • 37.    《現代史資料》、《太平洋戰爭》(2)東京1978年版,第123頁。
  • 38.    奧村房夫:《日美談判和太平洋戰爭》第310頁
  • 39.    (英)利德爾·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上冊),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版,第287~289頁
  • 40.    (英)約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戰爭》(上冊),東方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頁、第197頁、第206頁。
  • 41.    Norman Harper,Documents and Readings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States.Thomas Nelson (Australia) Limited,1971:160
  • 42.    安德魯·威斯特、格里高裏·路易斯·莫特遜,血戰太平洋:從珍珠港到廣島 (1941—1945),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97
  • 43.    梁志明,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410~411
  • 44.    翁賽飛、時平,第二次世界大戰海戰史,海潮出版社,1995,276
  • 45.    淵田美津雄、奧宮正武,中途島海戰,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7
  • 46.    A.F.Mediansky and A.C.Palfreeman.In Pursuit of National Interests: Australian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90s. Sydney:Pergamon Press,1988:146
  • 47.    Claf Ruhen,Mountains in the Clouds.London:Horwitz Publications,1968:185-186
  • 48.    鄭孝時、千鐵,世界第一大海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0
  • 49.    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戰 ( 第四卷)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218- 224
  • 50.    日本海軍中將南雲忠一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0-06-20]
  • 51.    孫玉琴,中國對外貿易史(第二冊)[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269
  • 52.    [美]費正清,費維愷.劍橋中華民國史(下)[M].北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582
  • 53.    高陽.陳光甫外傳[M].台北:南京出版公司,1981,289
  • 54.    吳太昌.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的貿易、物資管制及國家資本的商業壟斷活動[Z].平準學刊.第5輯,下冊.
  • 55.    董佳主編.《東南亞、南亞經濟概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19年1月:第:61頁
  • 56.    抗戰破譯日軍密碼四大英傑:預知日本偷襲珍珠港  .全國徵兵網[引用日期2023-11-08]
  • 57.    世界大百科事典 第2版 「太平洋戦爭」の意味・わかりやすい解説  .コトバンク[引用日期2023-12-09]
  • 58.    日本自衞隊一部隊使用“大東亞戰爭”表述引爭議,被批“回到二戰前”  .環球網.2024-04-08[引用日期2024-04-0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