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王國(荷蘭語: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英語: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簡稱“荷蘭”。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接比利時,西、北瀕北海。海岸線長1075公里。24%的面積低於海平面,1/3的面積僅高出海平面1米。從13世紀即開始圍海造田,增加土地面積約6000平方公里,國土面積41528平方公里。屬海洋性温帶闊葉林氣候。沿海地區平均氣温夏季16℃,冬季3℃;內陸地區夏季17℃,冬季2℃。年平均降水量797毫米。荷蘭王國由本土12個省和海外領地組成,首都為阿姆斯特丹。2022年1月,荷蘭人口1759萬人(荷蘭統計局)。
[1]
目錄
荷蘭歷史沿革
編輯荷蘭建國
古羅馬時代,萊茵河南岸的地區先是屬於“比利時高盧”省,後歸於“日耳曼行省”。這裏的北部地區居住着許多日耳曼部落,南部則是高盧人,而這些高盧人在移民時期也融合了許多日耳曼部落,其中撒利恩法蘭克人從這裏遷移到高盧,並在公元五世紀建立起了強大的墨洛温王朝,後來發展為查理曼帝國。
1463年正式成為國家,16世紀前長期處於封建割據狀態。
16世紀初受西班牙統治。
1556年帝國皇帝卡爾五世(1519-1556年在位)退位,將西班牙和低地(被稱為北方省)分給他的兒子腓力二世,將奧地利等其他地區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統分給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就這樣,北方省屬於西班牙王國。
1581年7月26日,來自荷蘭各起義城市的代表在海牙鄭重宣佈:廢除西班牙國王對荷蘭各省的統治權,聯盟正式宣佈獨立,成立荷蘭共和國(正式名稱為尼德蘭聯合共和國)。戰爭在繼續,直到1648年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才簽訂《明斯特條約》,承認七低地尼德蘭七省聯合共和國。
1588年,七個省份聯合起來,宣佈成立荷蘭聯省共和國。這是一個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國家。很多歷史學家説,它是世界上第一個“賦予商人階層充分的政治權利的國家”。
荷蘭稱霸
1602年,在共和國大議長奧登巴恩維爾特的主導下,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成立。
1648年西班牙正式承認荷蘭獨立,荷蘭已達到了商業繁榮的頂點,成為17世紀海上殖民強國,繼西班牙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
1656年,荷蘭使團到達北京。
到17世紀中葉,荷蘭聯省共和國的全球商業霸權已經牢固地建立起來。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擁有15000個分支機構,貿易額佔到全世界總貿易額的一半。懸掛着荷蘭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遊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當時,全世界共有2萬艘船,荷蘭有1.5萬艘。比英,法,德諸國船隻的總數還多。
荷蘭衰落
18世紀後,荷蘭殖民體系逐漸瓦解。
1810年併入法國。
1814年脱離法國,翌年,荷蘭和比利時、盧森堡成立荷蘭王國(1830年比利時脱離荷蘭獨立)。
1848年成為君主立憲國。一戰期間保持中立。二戰初期宣佈中立。
1940年5月被德國軍隊侵佔,王室和政府遷至英國,成立流亡政府。
荷蘭二戰後
1945年恢復獨立,戰後放棄中立政策,加入北約和歐共體及後來的歐盟。
1954年12月15日,荷蘭通過《荷蘭王國章程》(HetStatuut),使荷蘭的原殖民地和屬地在王國內與荷蘭本土享有同等地位。自此荷蘭王國專指由荷蘭本土及其前殖民地組成部分的王國,而“荷蘭”則專指歐洲大陸荷蘭。現時荷蘭王國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歐洲大陸荷蘭、荷屬安的列斯和阿魯巴。
2006年11月22日,荷蘭舉行議會第二院選舉。在150個議席中,荷蘭基督教民主聯盟贏得41席,荷蘭工黨獲32席,社會黨26席,自由民主人民黨獲得22席。2007年2月22日,新一屆大臣會議宣誓就職,由基督教民主聯盟、工黨和基督教聯盟3黨組成,揚·彼得·巴爾克嫩德擔任首相。
[6]
2015年3月28日,荷蘭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7]
荷蘭地理環境
編輯荷蘭區域位置
本土
荷蘭國土南北最遠端相距約300千米,東西最遠端距離約200千米,總面積為41864平方千米。沿海有1800多千米長的海壩和岸堤,海岸線長1075千米。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當於荷蘭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如今荷蘭國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
海外
除本土外,荷蘭管轄着兩個海外領地:阿魯巴和安的列斯羣島,面積為980平方千米。
阿魯巴(Aruba)是一個位於加勒比海地區的島嶼,位於南美洲國家委內瑞拉北方的委內瑞拉灣外海,距離巴拉瓜納半島(Paraguana Peninsula)約25千米。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一個單獨的政治實體,荷蘭繼續負責該島的國防和對外事務。
荷屬安的列斯羣島(The Netherlands Antilles)由加勒比海中相距800多千米的南北兩組島嶼組成。2007年1月1日,庫拉索島和聖馬丁島成為單獨的荷蘭屬國,剩下3島組成“王國列島”,地位待定。
荷蘭地形地貌
低平是荷蘭地形最突出的特點。全境為低地,四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除南部和東部有一些丘陵外,絕大部分地勢都很低。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接而成。“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部分地區甚至是由圍海造地形成的,比如弗萊沃蘭省的大部分地區。
荷蘭氣候特徵
荷蘭位於北緯51°~54°之間,受大西洋暖流影響,屬温帶海洋性氣候,冬暖夏涼。荷蘭沿海地區夏季平均氣温為16℃,冬季平均氣温為3℃。內陸地區夏季平均氣温為17℃,冬季為2℃。6~8月份温度為21~26℃。冬季陰雨多風,1月份平均温度為1.7℃。荷蘭歷史上記載過的最低氣温為-27.8℃,最高氣温達到38.6℃。荷蘭年降雨量約為760毫米。降雨基本均勻分佈於四季。1~6月份月平均雨量為40~60毫米,7~12月月平均雨量為60~80毫米。荷蘭每月平均的晴天小時數5月份最高,約為220小時,12月份最低,約為39小時。
荷蘭水系分佈
荷蘭時區
荷蘭屬於東一區,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7小時。每年3月到10月,實行夏時制,時鐘調快1小時,當地時間比北京時間晚6小時。
荷蘭自然資源
編輯荷蘭自然資源比較貧乏,僅天然氣和石油儲量比較豐富(2012年探明的天然氣總儲量約19300億立方米),還有一定數量的煤炭。荷蘭天然氣開發僅次於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2016年開採量477億立方米。2012年底,在其所屬北海海域發現石油。
荷蘭行政區劃
編輯荷蘭北部包括格羅寧根省、弗里斯蘭省和德倫特省三個省份,北瀕瓦登海(Waddenzee),東部鄰近德國邊境。弗里斯蘭省西面鄰近艾瑟湖,東面臨近格羅寧根省,是乳製品主產地。格羅寧根省東部與德國接壤,北部鄰近北海,省會格羅寧根市是一座著名大學城。德倫特省位於格羅寧根省南方,在東面與德國接壤,Emmen是該省主要工業中心。
荷蘭西部的北荷蘭省和南荷蘭省是荷蘭人口最稠密省份,也是荷蘭經濟最發達省份。北荷蘭省是西部北海和東部艾瑟湖之間的半島,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就位於該省。南荷蘭省被西部北海包圍,省會為海牙,也是王宮所在地,歐洲第一大港鹿特丹就在該省三角洲地區。
荷蘭中部包括弗萊沃蘭省和烏特勒支省。是荷蘭最年輕的省份,創建於1986年1月1日,弗萊沃蘭省人口密度較低,主要是農牧區。烏特勒支省是荷蘭地理中心,省會是烏特勒支市。
荷蘭東部位於德國和艾瑟湖之間。上艾索爾省和海德蘭省組成荷蘭這一部分。上艾索爾省位於西面的艾瑟湖與東面的德國之間,艾瑟河(IJssel)與數條運河流經這個省份。海德蘭省緊鄰東面的德國,海德蘭省擁有著名的DeHogeVeluwe國家公園(荷蘭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國家公園)。
荷蘭南部包括澤蘭省、北布拉邦省和林堡省。澤蘭省西面瀕臨北海,南面鄰近比利時,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北布拉邦省南面與比利時接壤,東面鄰近德國,向西延伸到Oosterschelde,幾乎到達北海,梵高就出生在這裏的Nuenen村。林堡省西面和南面鄰近比利時,東面與德國接壤,馬斯特裏赫特是這個省份的省會。1991年歐共體首腦在此簽署了著名的歐洲聯盟條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
荷蘭首都
荷蘭政區
省份 | 省會 |
---|---|
北荷蘭省(NoordHolland) | 哈萊姆市(Haarlem) |
南荷蘭省(ZuidHolland) | 海牙市(DenHaag) |
烏特勒支省(Utrecht) | 烏特勒支市(Utrecht) |
澤蘭省(Zeeland) | 米德爾堡市(Middelburg) |
北布拉邦省(Noord-Brabant) | 丹波斯市(DenBosch) |
格羅寧根省(Groningen) | 格羅寧根市(Groningen) |
弗里斯蘭省(Friesland) | 雷瓦頓市(Leeuwarden) |
赫爾德蘭省(Gelderland) | 安納姆市(Arnhem) |
上艾索爾省(Overijssel) | 斯瓦羅市(Zwolle) |
林堡省(Limburg) | 馬斯特裏赫特市(Maastricht) |
德倫特省(Drenthe) | 阿森市(Assen) |
弗萊沃蘭省(Flevoland) | 萊莉市(Lelystad) |
(以上資料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荷蘭國家象徵
編輯荷蘭國名
從15世紀開始,尼德蘭(Netherlands)這個名字就開始被使用作為國名。但是與英國或法國不同,這個名稱並不是起源於民族名稱,而是由地名轉化而來。嚴格來説,荷蘭是指尼德蘭(Netherlands)中一個地區的名稱,也就是北荷蘭省與南荷蘭省兩地的合稱。在七省聯合共和國時代,荷蘭被用來轉喻代指尼德蘭(Netherlands)整體。另一個常見的俗稱,稱他們為Dutch,用於稱呼荷蘭的主要族羣,也就是荷蘭人(Nederlanders)。這個單字源自英語,由德意志(Deutsch)這個單字分化出來,最早來自拉丁語:Theodiscus,本義為部落的,或人民的。
荷蘭國旗
荷蘭國徽
荷蘭國徽是一頂紅色華蓋如開啓的幕布,下部嵌有一條寫着威廉親王的法語誓言“我將一如既往”(Je Maintiendrai!)的藍色飾帶,兩隻跨立的金獅翹着尾巴,口吐紅舌護着一面藍色盾徽。盾徽頂部是威廉一世御璽上所用的王冠;後面中央繪有一隻頭戴王冠的金獅,右前肢揮舞着一把出鞘的利劍,左前肢揮動一束金色箭翎,利劍象徵着國王權力,箭鏃象徵着各個省份。
[9]
2020年1月起,採用含有鬱金香造型的大寫字母NL和Netherlands字樣的徽標,以取代僅有Holland字樣的舊徽標。
[5]
荷蘭國歌
荷蘭國花
荷蘭國花——鬱金香。荷蘭鬱金香的歷史是從一位名叫克盧修斯的園藝學家開始的。16世紀,在維也納皇家花園當園丁的克盧修斯,千方百計從出使土耳其的奧地利大使於中得到了原產亞洲的、美麗的鬱金香,並帶着鬱金香來到了荷蘭,使這種花很快地遍及荷蘭各地,一度掀起了鬱金香熱。
荷蘭國鳥
荷蘭人口
編輯荷蘭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它的人口密度超過407.5人/平方千米。
據荷蘭移民局統計,2012年荷蘭華人總人口約為12萬人,約佔荷蘭人口總數的0.7%。在荷華人無大規模集中地,荷大部分地市均有華人居住。
截至2021年,荷蘭人口有1752萬人(荷蘭統計局,2021年)。76.8%為荷蘭族,土耳其、摩洛哥、德意志、蘇里南等為較大的少數族裔。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弗里斯蘭省講弗里斯語。本土居民中20.1%信奉天主教,14.8%信奉新教(荷蘭統計局,2020年)。
[1]
荷蘭政治
編輯荷蘭政體
荷蘭的國家元首為奧蘭治-拿騷家族成員擔任的世襲君主,現任國王為威廉-亞歷山大。
荷蘭最高行政機關是內閣,並以總理為內閣首長統轄各部會。
需要指出的是:荷蘭政府的政府首腦的正式稱呼是“Minister-President”,該稱呼來自荷蘭議會通過的1945年憲法。正確的翻譯方法是“部長會議主席”,也可以參考意大利政府首腦稱呼的翻譯方法,將其翻譯成“政府總理”,但是翻譯成“首相”其實是很常見的錯誤譯法。因為荷蘭首相(Premire)這一職位早在1848年便被廢除了。
荷蘭以18歲為具有投票權公民的法定年齡,但選舉對象為政黨而非個別候選人。
荷蘭由於沒有任何一個政黨規模大到能單獨在國會取得過半席次,因此小黨聯合組閣的現象相當常見,也因此使得政府政策能夠長期保持一貫性。
荷蘭憲法
荷蘭議會
由一院和二院組成。兩院議員任期均為4年,但改選不在同一年進行。
一院(參議院)無立法權,但有權批准或否決法案。議員75名,由省議會間接選舉產生。本屆一院於2019年5月27日選舉產生,6月11日宣誓就職。現任議長為楊·安東尼·布勞恩(Jan Anthonie Bruijn,自民黨)。
二院(眾議院)主要職責是立法和監督內閣執政。立法權體現在二院可自行提出法案、批准或否決內閣提案和修改法案。監督權體現在二院具有預算核准權、獨立調查權和質詢權。議員150名,按比例代表制通過直接普選產生。本屆二院於2021年3月產生。現任議長費拉·博格坎普(Vera Bergkamp,六六民主黨,女)。
[1]
一、二院席位分配如下:
黨派 | 一院 | 二院 |
自民黨 | 12 | 34 |
六六民主黨 | 7 | 24 |
自由黨 | 5 | 17 |
基民盟 | 9 | 14 |
社會黨 | 4 | 9 |
工黨 | 6 | 9 |
左翼綠黨 | 8 | 8 |
基督教聯盟 | 4 | 5 |
其他黨派 | 20 | 30 |
總計 | 75 | 150 |
荷蘭司法
荷蘭全國設62個基層法院(市鎮法院)、19箇中級法院(地區法院)、5個上訴法院和1個最高法院。此外還設有軍事法庭、行政法庭等若干特別法庭。各級法院法官均系高等院校法律專業畢業,由國王任命,任期終身(實際到70歲)。
地區法院為初審法院,負責審理一般性民事、刑事及行政訴訟,上訴法院專門負責審理上訴、抗訴案件,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機構,對不服從上訴法院判決結果的案件進行終審,對下級法院的判決有否決權。最高法院終審不是通過對法律事實的再次認定,而是審查上訴法院在判決過程中是否正確使用了法律。最高法院僅審理民事案件、刑事案件和涉税案件,其他最高審判機關為樞密院下屬行政法庭(審理公民、庇護申請者等個體對政府普遍行政行為的訴訟)、交易與工業行政上訴法院(審理經社領域的行政訴訟)和中央上訴法庭(審理涉公務員和社保訴訟)。
[1]
荷蘭政府
內閣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自民黨),副首相兼衞生、福利和體育大臣於戈·德揚(Hugo de Jonge,基督教民主聯盟),副首相兼內政及王國關係大臣卡莎·奧隆恩(Kasje Ollongren,六六民主黨),副首相兼農業、自然和食品質量大臣卡羅拉·舒騰(Carola Schouten,基督教聯盟),外交大臣斯戴夫·布洛克(Stef Blok,自民黨)。
[1]
荷蘭政黨
(1)自由民主人民黨(Volkspartij voor Vrijheid en Democratie,VVD):成立於1948年,現有黨員2.5萬人。曾多次參政,2006年大選後成為在野黨。2010年、2012年、2017年、2021年大選均當選第一大黨並牽頭組閣。崇尚自由主義,主張充分尊重個人的自由,推動經濟自由化和市場化,代表企業主的利益。領導人呂特(Mark Rutte),臨時主席胡斯(Onno Hoes)。
(2)六六民主黨(Democraten 66,D66):1966年由工黨、自由黨中分裂出來的左翼分子組成。現有黨員約2.7萬人。系中間黨派,20世紀70年代以來多次參與組閣。2017年大選並列第三大黨並參與組閣。2021年大選躍居第二大黨並參與組閣。主張對現有的民主模式進行改革,建立開放的民主制度,保障公民的個人權利。領導人卡格(Sigrid Kaag,女),主席艾弗哈爾特(Victor Everhardt)。
(3)自由黨(Partij voor Vrijheid,PVV):2004年,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脱離自民黨併成立一人政治派系“Group Wilders”。2006年2月,威正式註冊成立自由黨,首次參加大選即獲9個席位,被譽為“政壇黑馬”。2010年大選位居第三,2017年大選躍升為第二大黨,但因民粹主張被排除在組閣陣營外。2021年大選位居第三。主張降低税收,提高教育質量,反對接收外來移民尤其反對伊斯蘭教。領導人、主席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
(4)基督教民主聯盟(Christen-Democratisch Appèl,CDA):由歷史上的天主教人民黨、基督教歷史同盟和反對革命黨3個黨派於1980年合併組成。現有黨員約3.7萬人。21世紀前十年基本一直是荷蘭第一大黨,2010年大選位居第四但參與組閣。2012年大選再度失利退居第五大黨。2017年大選位居第三並參與組閣。2021年大選位居第四並參與組閣。屬基督教民主主義政黨,既代表壟斷資產階級利益,也得到深受基督教影響的農業地區和小城市選民及商界的廣泛支持。反對過分強調政府或市場的作用,主張維護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領導人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主席霍伊貝爾斯(Hans Huibers)。
(5)社會黨(Socialistische Partij,SP):成立於1972年,現有黨員約3.2萬人。主張實現求真、平等、互助的人類社會,強調人人擁有良好的工作、收入、福利、教育和健康權利。領導人瑪萊恩尼森(Lilian Marijnissen,女),主席維舍爾(Jannie Visscher,女)。
(6)工黨(Partij van de Arbeid,PvdA):1946年成立,現有黨員約4.1萬人,歷史上曾多次執政。2012年大選中成為第二大黨並參與組閣。2021年大選位居第五。為傳統左翼政黨,主張在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公正之間保持平衡,合理分配權力、收入和知識財富,代表工人、職員、知識分子和中小企業主利益。領導人暫空缺,主席埃斯特-米利亞姆·森特(Esther-Mirjam Sent,女)。
(7)左翼綠黨(GroenLinks,GL):由四個左翼小黨於1990年創建。主張實現社會公正,維護中下層人民的利益,特別強調環境保護。該黨規模較小,議會席位極少超過10席。2017年大選成為黑馬,獲得14個席位。2021年大選獲得8個席位。領導人克拉維爾(Jesse Klaver),主席埃克倫布姆(Katinka Eikelenboom,女)。
(8)基督教聯盟(Christen Unie):成立於2000年,現有黨員約2.5萬人。2006年首次入閣。主張和諧的勞資關係,推遲退休年齡,反對人為墮胎。領導人塞合爾斯(Gert-Jan Segers),主席範塔滕霍夫(Ankie Van Tatenhove,女)。
[1]
荷蘭政要
威廉-亞歷山大:國王。1967年4月27日生。1987年入萊頓大學學習,1993年獲歷史碩士學位。2013年4月30日繼承王位,為荷蘭王國第七代君主。愛好網球、滑雪、登山、駕駛飛機。育有3女。1999年4月以王儲身份陪同貝婭特麗克絲女王訪華。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以王儲身份訪華。2015年10月首次以國王身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2018年2月7日至8日再次來華進行工作訪問。
馬克·呂特:內閣首相。自民黨黨首。1967年2月14日生。畢業於萊頓大學歷史系。曾長期擔任聯合利華公司人力資源經理。2002年步入政壇,當年7月至2004年5月擔任社會福利部國務秘書,其間任二院議員4個月。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擔任教科文部國務秘書。2006年5月擔任自民黨黨團主席。2010年6月9日的議會大選中,在其領導下自民黨一舉成為第一大黨,並與基民盟組成少數內閣。同年10月就任首相。2012年4月23日內閣因減赤分歧嚴重而倒台,呂特留任看守內閣首相。在2012年9月、2017年3月舉行的議會大選中,自民黨均蟬聯第一大黨並牽頭組閣,呂特連任首相。2021年1月15日,內閣因“兒童福利案”集體辭職,呂特任看守內閣首相。3月大選中,呂特再次帶領自民黨勝選,並連任首相。
2013年11月正式訪華。2015年3月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習近平主席予以會見。2016年7月出席烏蘭巴托亞歐首腦會議,李克強總理予以會見。2018年4月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並正式訪華,習近平主席予以會見,李克強總理同其會談。2019年6月來華進行工作訪問,李克強總理同其會談。2020年4月和12月,李克強總理兩次應約同其通電話。2022年1月,李克強總理同其舉行視頻會晤。
[1]
荷蘭經濟
編輯荷蘭綜述
荷蘭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外向型經濟,80%的原料靠進口,60%以上的產品供出口。對外貿易的80%在歐盟內實現。商品與服務的出口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的80%。電子、化工、水利、造船以及食品加工等領域技術先進,金融服務和保險業發達;陸、海、空交通運輸十分便利,是歐洲大陸重要的交通樞紐;農業高度集約化,農產品出口額居世界前列。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8600億歐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9萬歐元。
經濟增長率:4.8%。
通貨膨脹率:2.7%。
2019年2月,2018年全球幸福指數出爐,荷蘭排名第六。
[12]
世界500強中的荷蘭公司。
公司名稱 | 排名 |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荷/英 | 5 |
空中客車集團(Airbus Group) | 100 |
荷蘭國際集團(ING GROUP) | 117 |
聯合利華(荷/英) | 147 |
路易達孚集團(Louis Dreyfus) | 157 |
荷蘭皇家阿霍德集團(ROYAL AHOLD) | 222 |
荷蘭全球人壽保險集團(AEGON保險集團) | 253 |
利安德巴塞爾工業公司(LYONDELLBASELL INDUSTRIES) | 315 |
法國航空-荷蘭皇家航空集團(AIR FRANCE-KLM GROUP) | 363 |
Achmea公司(Achmea) | 413 |
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 GROUP) | 445 |
喜力控股公司(HEINEKEN HOLDING) | 459 |
任仕達控股公司(RANDSTAD HOLDING) | 494 |
荷蘭第一產業
農業高度集約化、機械化,常年位居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2021年,農產品出口總額1047億歐元,同比增長9.4%。乳製品生產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牛奶年產量近1500萬噸,約佔歐盟10%。花卉生產和出口居世界首位。
[1]
荷蘭人利用不適於耕種的土地因地制宜發展畜牧業,現已達人均一頭牛、一頭豬,躋身於世界畜牧業最發達國家的行列,畜牧業僅次於丹麥。他們在沙質地上種植馬鈴薯,並發展薯類加工,世界種薯貿易量的一半以上從這裏輸出。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荷蘭共有1.1億平方米的温室用於種植鮮花和蔬菜,有“歐洲花園”的稱號。荷蘭把美麗送到世界各個角落,花卉出口佔國際花卉市場的40%~50%。
荷蘭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之一。農業構成中,畜牧業佔50%,園藝業佔38%,種植業佔12%。2005年荷蘭曾創造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額789.3億美元的記錄。荷蘭人均擁有一頭牛、一頭豬,處於畜牧業最發達國家行列。荷蘭面積僅約41500平方千米,但荷蘭卻有110平方千米用於種植鮮花和果蔬的温室,因而享有“歐洲花園”的美譽。花卉是荷蘭的支柱性產業,年出口額達100億歐元,出口量佔國際市場的60%。荷蘭還是世界上奶酪產量最大的國家,世界上成立最早的豪達奶酪交易中心久負盛名,其運營時間已有300多年之久。此外,荷蘭也是馬鈴薯種薯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
荷蘭第二產業
工業發達,佔國內生產總值17.8%。主要工業部門有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製造、電子、鋼鐵、造船、印刷、鑽石加工等。是世界主要造船國家之一。鹿特丹是歐洲最大的煉油中心。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荷政府積極鼓勵發展新興工業,特別重視發展空間、微電子和生命科學等高技術產業。
[1]
跨國公司
《財富》雜誌2007年度排名: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Dutch/ShellGroupofKompanies)。
[2]
●飛利浦電子公司(PhilipsElectronicN.V)。
●阿克蘇·諾貝爾公司(AkzoNobelN.V)。
●荷蘭國際集團(InternationaleNederlandenGroepN.V.,簡稱ING)。
荷蘭第三產業
服務業
服務業是荷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70.2%,主要集中於物流、銀行、保險、旅遊和法律等行業。
[1]
荷蘭擁有多家著名銀行和金融機構。例如:荷蘭銀行(由荷蘭通用銀行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銀行於1991年合併而成,在全球擁有3000多家分支機構,是世界上擁有銀行網絡最多的銀行之一。銀行排名居歐洲前十、世界前20名);荷蘭國際集團(即ING,由荷蘭中產-郵政集團與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於1991年合併而成。為荷蘭第一大金融機構,在2011年世界500強企業中名列第17位);荷蘭農業合作銀行(由荷蘭數家農村信用社於1973年合併而成,是荷蘭第二大銀行,居全球銀行50強)。
荷蘭旅遊業較為發達,攔海造陸工程、鬱金香種植區(荷蘭有“鬱金香王國”之稱,鬱金香是其國花)、奶酪小城豪達(擁有世界第一家奶酪交易中心)、大型風車羣(荷蘭是風車最多的國家)都是旅遊觀光的好去處。
對外貿易
外貿在經濟中佔重要地位。2020年貨物貿易總額9076億歐元,其中進口4246億歐元,出口4830億歐元。進口主要是工業原料、原油、半製成品和機械等;出口主要是食品、機械、化工、石油製品、電子產品、船舶和農產品等。
[1]
對外投資
對外援助
20世紀80年代以來,荷蘭官方外援金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一直保持在0.8%左右,居發達國家前列。受歐債危機影響,2011、2012年這一比值降至0.7%,2014年更是降至0.4%。2015年預算重新加大發展援助投入,緊急援助預算近6億歐元,在全球排名前十。2016年這一比值為0.69%,2017年再次收縮至0.56%。2020年對外援助預算約30億歐元。本屆荷蘭政府的發展援助主要針對以下地區:西非/薩赫勒、非洲之角、中東和北非等。
[1]
外國資本
荷蘭文化
編輯荷蘭語言
荷蘭習俗
荷蘭文化的多元化體現在了不同地區文化的差異以及外國文化所帶來的影響。
荷蘭以社會風氣寬容開放著稱。通常,荷蘭的形象與貿易、鬱金香、風車、木鞋、奶酪和白藍彩釉瓷器等相聯繫。荷蘭在對待麻醉劑、性交易、同性婚姻和安樂死等問題上的開放政策,引起世人關注。
荷蘭人時間觀念強,講究準時。
荷蘭人把胡蘿蔔、土豆和洋葱混和烹調而成的菜叫“國菜”,每年的10月出去上飯館吃飯,家家户户都要吃這種“國菜”。
荷蘭被譽為“鮮花之國”,其中最多且最著名的花卉為鬱金香。鬱金香是荷蘭的象徵,因此被譽為“國花”。因而荷蘭素有“歐洲花園”的名稱。
荷蘭文學
13世紀產生了荷蘭民間文學。當時以佛蘭德為中心的南方,由於受法蘭西文化的影響以及市民階級的覺醒,陸續出現了《騎士傳奇》、《列那狐》等動物故事和宗教詩等文學作品。
在中世紀,荷蘭文學是西歐廣博傳統文學的一部分,作品包括講述騎士故事的史詩,如《Floris ende Blancefloer》和《Karel ende Elegast》,以及寓言故事,如《Van den Vos Reynaerde》(列那狐的故事)和《Elckerlyk》(普通人)。16世紀人文主義文學出現,荷蘭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伊拉茲馬斯,他的作品《愚人頌》對教會和社會進行了諷刺,後被譯成了多種語言文字。斯賓諾莎的哲理故事是17世紀文學精粹之一。荷蘭文學在這一時期處於繁榮階段,造就了像Vondel、Hooft、Huygens以及Bredero等偉大的作家。《聖經》在當時也被翻譯成了荷蘭語。1637年出版的《Statenbijbel》一書(系授權出版),被視為是荷蘭語演變的一個里程碑。Multatuli是19世紀有着重要影響的作家,他的小説《Max Havelaar》對荷蘭在東印度羣島(即今天的印度尼西亞)的統治進行了控訴。
二戰後文學長期以來由三位傑出的小説家統領着,他們是Willem Frederik Hermans、Harry Mulisch和Gerard Reve。其他著名的當代作家還包括Hella Haasse、Cees Nooteboom、A.F.T. van der Heijden、Marcel Möring、Adriaan van Dis、Thomas Roosenboom以及年輕一代的作家Arnon Grunberg等。
[6]
荷蘭音樂
經典音樂方面,荷蘭擁有大量的管弦樂團,分佈在荷蘭各地。其中最負盛名的為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經常在國外演出,著名的小型樂團有十八世紀管經樂團、阿姆斯特丹巴洛克管弦樂團以及阿姆斯特丹的斯宏伯格樂團。荷蘭歌劇院每年推出約10曲劇目,主要在阿墓特丹上演。現代歌劇在演出劇目中佔有重要份額,在首都阿姆斯特丹之外,也有一些劇團上演歌劇。
荷蘭音樂節每年的六月份在阿姆斯特丹持續1個月的時間。另一個重要的音樂節是烏得勒支的荷蘭早期音樂節,主要由荷蘭國內外的傑出音樂家和樂團演奏中世紀音樂與巴洛克音樂。
各大城市有國際知名的音樂中心,譬如阿姆斯特丹的畢姆音樂室。北海爵士音樂節每年在海牙舉辦,是歐洲規模最大和知名度最高的爵士音樂節。薩克斯管女吹奏手朵珥弗與流行樂隊都市舞蹈隊在國內外的演出都場場爆滿。從年初到年末不斷地有大型流行音樂演唱會,其中最有名的是:聖靈降臨節流行音樂會、公園流行音樂會和地拿摩露天流行音樂會。
荷蘭節日
日期 | 中文名稱 | 當地名稱 | 註解 |
1月第一天 | 新年 | Nieuwjaarsdag | 元旦 |
3月/4月 | Pasen | 復活節放假兩天 | |
4月最後一天 | Koninginnedag | 女王日就是女王的生日。女王日是已故朱莉安娜女王的生日,亦是已故上任女王讓位與其長女貝婭特麗克絲 | |
5月4日 | 死難紀念日 | Dodenherdenking | 紀念二戰死難者。 |
5月第5天 | 解放日 | Bevrijdingsdag | 慶祝二戰中從德國佔領中解放。 |
復活節後第40天 | 耶穌昇天日 | Hemelvaartsdag | |
復活節後第7周 | 聖靈降臨日 | Pinksteren | 放假兩天 |
12月第5天 | 聖尼古拉斯前夜 | Sinterklaas | Sinterklaas給孩子帶來禮物。 |
12月的第25天,12月的第26天 | Kerstmis | 放假兩天 |
(以上資料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
荷蘭宗教
荷蘭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對荷蘭社會影響最大的是羅馬天主教和荷蘭新教
本土居民中23.7%信奉天主教,15.5%信奉新教,10.6%信奉佛教、伊斯蘭教等其他宗教,50.2%無宗教信仰。海外領地居民近80%信奉天主教
[1]
。荷蘭還擁有一些印度教徒,主要是來自前殖民地國家蘇里南的移民。羅馬天主教信徒主要集中於荷蘭南部的林堡省和北布拉邦特省;而新教則在從西南澤蘭省到東北格羅寧根省的一條廣闊地帶勢力最強。新教曾經是荷蘭最大宗教,然而在過去一個世紀,新教教堂不斷減少。伊斯蘭教發展始於清真寺興建。
荷蘭軍事
編輯荷蘭國防
荷蘭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為中立國,戰後加入北約,並以北約的集體防衞政策作為其國防政策的基礎。國王是全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實際指揮權掌握在內閣手中。國防委員會是荷最高安全決策機構,首相為委員會主席。現任國防大臣安克·拜勒費爾德(Ank Bijleveld,女)。1997年1月1日起軍隊全面實行職業化,通過與志願者簽訂合同形式招募人員。現役部隊6.9萬人。2017年軍費預算約79億歐元,佔GDP的1.16%。
[1]
當地時間2018年6月25日,法國、德國、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愛沙尼亞、西班牙和葡萄牙歐盟9國防長在盧森堡簽署“歐洲干預倡議”意向書,承諾組建一個歐洲聯合軍事幹預部隊。“歐洲干預倡議”由法國總統馬克龍提議,旨在針對可能威脅歐洲安全的危機,能夠立即採取軍事部署。
[14]
荷蘭國策
荷蘭是北約成員國,其主要軍事力量均交由北約統一指揮。因此,荷蘭把堅持奉行依靠北約的集體防務作為其國防政策的核心,並將北約視為維護歐洲和荷蘭安全的基石。與此同時,荷蘭也主張由歐洲承擔更多的防務義務,在維護地區安全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在軍隊建設上,為了適應近世界和歐洲安全形勢的變化,荷蘭也進行了改革,強調建立一支職業化的軍隊。
[2]
荷蘭軍力
1999年現役部隊7.5萬人,其中陸軍24900人,海軍13300人,空軍11700人,憲兵4900人,文職2萬人。荷在荷屬安的列斯羣島的庫拉索建有一個海軍基地,駐軍400人。荷有4000人蔘加聯合國維和部隊和其他軍事行動。
駐外兵力
駐德國2600人,其中陸軍2300人,編成1個輕型裝甲旅(1個裝甲步兵營、1個坦克營)及作戰支援分隊。空軍300人;駐冰島16人,“獵户座”P-3C型反潛巡邏機l架;駐荷屬安的列斯羣島1個海軍陸戰營、護衞艦1艘、兩棲登陸艦1艘、“獵户座”P-3C型反潛巡邏機3架,海軍20人。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駐波黑維和部隊(SFOR1I)1100人、1個機械化步兵營;駐塞浦路斯維和部隊99人;駐埃一厄邊境軍事觀察員1人,維和部隊7人;駐意大利80人、F-16戰鬥機4架;駐中東軍事觀察員11人;駐科索沃維和部隊(KFOR)1450人。
外國駐軍
荷蘭駐軍北約北歐盟軍司令部;荷蘭2013年在美國駐軍665人(其中陸軍355人、空軍290人、海軍10人、海軍陸戰隊10人)。
荷蘭交通
編輯荷蘭公路
荷蘭政府重視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荷蘭公路網絡發達,與德國、比利時、法國、盧森堡等國均有高速公路相連,人員和貨物在邊境自由流動。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截至2019年底,荷蘭各類公路總里程13.76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總里程2790公里,佔各類公路總里程的2%。荷蘭公路密度在全球列第2位,道路質量位居歐盟第一,全球第五。據荷蘭統計局統計,2019年,荷蘭公路貨運總量為7.66億噸。荷蘭公路全部免費,僅在使用Dordse Kil 隧道和 Westerschelde 隧道時需要支付少量費用。
[25]
荷蘭鐵路
荷蘭鐵路系統與德國、比利時、法國等周邊國家接軌,實現了較好的互聯互通。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荷蘭鐵路總里程為3220公里,其中包括2275公里電氣化鐵路,逾60%為複線。荷蘭有三條重要的歐洲鐵路貨運走廊,分別是鹿特丹—熱亞那、鹿特丹—里昂、鹿特丹—波蘭/捷克。為加快鐵路貨運發展,加強鐵路運輸與海運的銜接與互動,2007年初,荷蘭投資60億美元,開通了時速160公里的“Betuwe”快速直達鐵路貨運專線,連接鹿特丹港和歐洲內陸地區,設計通車能力為每天最高480列。連接泰爾訥曾和比利時也有同樣的鐵路貨運專線。2019年,荷蘭鐵路貨運總量為4257萬噸。
客運方面,荷蘭鐵路客運系統較為發達,主要城市間均通火車,是荷蘭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荷蘭主要城市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均有地鐵,城區有軌電車等公共交通也非常方便。荷蘭與比利時、法國之間開通了時速達300公里的高速火車,經比利時和德國與歐洲其他國家鐵路客運網絡相連接。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19年,荷蘭鐵路客運量達3.89億人次。荷蘭國內的高速鐵路主要是Hogesnelheidslijn (HSL),於2000年開始建設,2009年起提供客運服務。目前有兩條高速線路:從阿姆斯特丹到鹿特丹的Zuid線和從萊利斯塔德到茲沃勒的Hanzelijn線。目前在建的HSL-Oost高速線路計劃從阿姆斯特丹經烏得勒支和阿納姆進入德國。荷蘭還計劃升級多條線路,使列車能夠以160公里/小時或200公里/小時的速度運行,其中對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佈雷達之間運營路線的升級已於2020年12月逐步開始。
[25]
荷蘭空運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國際機場多年來一直是歐洲四大航空樞紐之一,已經與近100個國家的332個機場間建立了直航。鹿特丹、埃因霍温、馬斯特裏赫特、萊力斯塔等城市有4箇中央政府管理的機場,主要停靠往返於歐洲地區國家的廉價航班;登海爾德和埃因霍温有兩個軍民兩用機場;此外還有12個省級政府管轄的小型民用機場。
2020年,荷蘭全國航空貨運量為157.7萬噸,同比下降6.18%。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航空客運量顯著下降,2020年客運量為2360萬人次,同比下降70.96%。其中,阿姆斯特丹史基浦國際機場運送旅客量從2019年的7168萬人次下降至2020年的2088萬人次,貨物吞吐量降至144萬噸,排名均位列歐洲第三。
[25]
荷蘭水運
海運
荷蘭海運業發達,是歐洲最重要的海運中心之一。除擁有歐洲最大的鹿特丹港外,還擁有阿姆斯特丹港、澤蘭港等港口,與周邊各國港口均實現了高效便捷的互聯互通。根據歐盟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荷蘭海運貨運量達6.08億噸,客運量達198萬人次。
鹿特丹港是荷蘭乃至歐洲最重要的港口,自1961年起吞吐量雄踞世界港口榜首達43年之久。2020年,鹿特丹港吞吐量達到4.368億噸,較上年度下降6.9%,排世界第11位,歐洲第一位。該港港區面積約127平方公里,碼頭總長42公里,吃水最深處可達24米,是500多條航線的船籍港或停靠港,通往全球1000多個港口,貨運量佔荷蘭全國的近80%。鹿特丹港基礎設施完善,是西歐地區散貨、原油、集裝箱的最大集散中心。該港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ECT集裝箱碼頭(即無人操作裝卸碼頭),70%的進入鹿特丹港深水船集裝箱都要在此裝卸,該碼頭年裝卸量約1400萬標準箱。
河運
荷蘭內河航運網絡密集程度居歐洲之最。據歐盟統計局數據,截至2018年底,荷蘭內河航運(包括天然河流和人工運河)運輸總里程為6297公里,其中47%的航道具有承載1000噸級船舶的運力。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數據,2019年,荷蘭境內16.7%的國際貨運和17.3%的國內貨運通過內河航運完成。2019年,荷蘭內河航運貨運總量3.16億噸,同比增長0.95%。其中國際貨運量總量為1.96億噸,國內貨運總量為1.20億噸,分別佔比62%和38%。
[25]
荷蘭社會
編輯荷蘭教育
荷蘭的教育在嚴格法律框架下運行,各類教育都有完備法律保證和監督。國家實行12年義務教育制,兒童滿5歲必須進入全日制學校學習,直至年滿16歲為止。學生在滿16歲畢業後兩年內,每週必須至少在學校上課1-2天。孩子父母、監護人或照料其生活者有義務保證他們就學。各地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監督義務教育的實施。
荷蘭高等教育分為大學和高等職業教育。荷蘭現有13所重點大學,其中6所綜合性大學,3所理工大學,4所專業類大學,在校生24萬人。這13所公立研究型大學全部進入2018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著名大學前200名,其中7所躋身前100名,僅次於美國、英國和德國。著名高等院校有萊頓大學、烏特勒支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格羅寧根大學、鹿特丹伊拉斯謨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瓦格寧根農業大學等。
荷蘭高校整體水平較高,尤其是13所研究型大學,在歐洲乃至世界都有一定影響。在近年國際大學排行榜上,荷蘭通常有10所左右入選歐洲前100所高校。荷蘭高校國際化水平在全球排名靠前,外國留學生比例佔全部學生總數9%左右。荷蘭高校和研究機構中,在國際專業學會和國際性雜誌及國際會議擔任主要職務人員比例較高,有相當發言權,在部分專業領域有大師級人物和作品,這些條件使得荷蘭高校和教育擁有特殊地位和影響。因此,每年在荷蘭舉辦的有影響的國際會議和學術活動也比較多。
荷蘭學校教育經費有許多不同來源,主要來源是政府撥款。正規教育(基礎教育)由教育、科學和文化部撥款,農業方面的課程由農業部資助。政府資金主要來自税收,只有很少部分來自學校的聽課費和學費收入。部分私立學校也接受學生家長贊助。某些類型的成人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由福利衞生部、經濟部以及就業和社會事務部提供部分資助。
[25]
萊頓大學荷蘭最古老的一所大學,建立於1575年,2013QS世界大學最新排名第75位
[10]
。
阿姆斯特丹大學前身AcenaeumIllustre成立於1632年,建校初期只開設貿易、哲學、數學、法律、醫學等課程。1877年,根據政府的“高等教育法案”,正式改稱阿姆斯特丹大學,開始授予學生高等教育學位。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荷蘭三所理工大學中建校最早、規模最大和學科最全的一所。它在1905年正式取得大學地位。在此之前,它屬於1842年建立的“皇家學院”的一個分支——理工分院,主要培訓服務業、工業界的工程師及從事貿易的人員。
格羅寧根大學建於1614年,是在荷蘭建立的第二所大學。
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前身荷蘭商學院成立於1913年。
瓦赫寧根大學建於1918年,是荷蘭唯一的農業大學,歸荷蘭農業與漁業部領導。
瓦赫寧根是在世界上著名的一所專門從事農業和環境科學教育的大學。該大學也設有許多短期的大學後培訓課程。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建於1880年,設有15個系,約有12000名在校學生,大約3500名教職員。
埃因霍芬理工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U Eindhoven;荷蘭語為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縮寫為TU/e),位於荷蘭王國埃因霍芬。
[22]
荷蘭媒體
報刊發行始於1618年。現共有日報近90種(其中全國性日報9種),綜合性和專業性期刊約4000種。主要報刊有《人民報》、《新鹿特丹商報》、《忠誠報》、《金融日報》、《電訊報》,週刊有《埃爾什維爾》、《自由荷蘭》、《HP時代》、《綠色阿姆斯特丹人》等。荷蘭通訊社:半官方新聞機構。
共有5個全國廣播電台、10個地區廣播電台和150個地方廣播電台。電視廣播覆蓋率100%,其中85%的家庭可接收有線電視。全國有35個廣播電視組織,由荷蘭廣播電視協會根據各組織會員人數分配廣播電視的播放時間,其中8大廣播電視組織在3套半官方的全國性電視節目中擁有絕大部分播放時間。近年來,商業電視台發展較快。
[1]
荷蘭體育
七十年代代表人物有克魯伊夫和內斯肯斯並率隊獲得1974年和1978年世界盃亞軍(注;1978年世界盃克魯伊夫未代表國家隊出戰);八十年代代表人物是有荷蘭三劍客之稱的範巴斯滕、古力特、裏傑卡爾德,並取得了1988年歐錦賽冠軍;之後又出現冰王子博格坎普和小禁區之王范尼斯特魯伊。
2014年FIFA世界排名荷蘭上升到第三位。
荷蘭醫療
荷蘭擁有完善的健康醫療網絡,可提供初級診斷和專門護理,因此在荷就醫十分方便。此外,荷蘭急救系統發達,只要撥打112電話,可迅速得到急救服務。在荷蘭,藥品須在藥店購買,處方藥須有醫生簽發處方。在一些大城市,藥店輪流在夜間和週末值班,24小時對外營業,值班日期可在藥店和當地報紙上查詢。
據荷蘭中央統計局統計,2011年荷蘭荷蘭醫療衞生總支出佔GDP的14.9%,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5375歐元。據世界衞生組織統計,2005—2010年間,荷蘭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29人、護理和助產人員2人、牙醫6人、藥師3人;2005—2011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牀位47張。
荷蘭科技
荷蘭科技發達,擁有比較完善的科研體系。荷蘭教科部把科研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包括經費支持機構、經費劃撥分配機構、經費使用執行機構。荷蘭將服務支撐體系(圖書館、科普活動和科技諮詢)歸入經費使用執行機構(第三層次)。荷蘭在科技領域閃光點主要表現在農業、水利、食品、化工、電子和材料研究方面。荷蘭政府對荷蘭科技水平的評估報告顯示,荷蘭在許多研究領域處於世界前沿,並領導世界潮流;荷蘭科技論文產出率高於歐洲平均水平;荷蘭的研究人員人均專利申請數也位居世界前列;荷蘭專利申請最多的領域為電子和食品;荷蘭研究水平最高的領域為化學品、電子機械、石油和食品;大部分科技論文從大學產出,體現了荷蘭大學為主要新知識提供者的重要地位;荷蘭科技合作主要夥伴國為美國,其次為歐盟國家,中國是與荷蘭雙邊科技合作較多的新興市場國家。
[25]
荷蘭外交
編輯荷蘭外交政策
荷蘭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對外政策具有大西洋派和歐洲派雙重色彩。國家安全、經濟利益和民主人權是其外交的三大支柱。視美國為傳統盟友,認為世界上任何重大問題的解決均離不開美國的合作,美在歐洲的存在是實現歐洲安全與穩定的保證。積極參與歐盟事務,於2016年上半年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現任財政大臣戴索爾布盧姆為歐元集團主席,原外交大臣蒂莫曼斯為歐盟委員會第一副主席。支持歐盟和北約雙東擴。重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支持聯合國改革,當選2018年聯合國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重視發展與亞洲國家的關係。
[1]
荷蘭對外關係
與中國關係
政治關係
1662年,鄭成功從荷蘭殖民者手裏收復台灣。
中荷於1954年11月建立代辦級外交關係,1989年,荷隨同歐共體對我“制裁”,兩國關係受到較大影響。1990年10月後,中荷關係逐漸改善。1997年4月,中荷關係因人權問題再次受到影響。1997年底,荷改變在涉中國人權問題上的立場,中荷關係恢復。
[10]
經貿關係
從2003年起,荷已連續10年成為在歐盟的第2大貿易伙伴。自1980年以來對荷貿易一直順差,但對荷出口70%都屬轉口貿易,50%以上屬於加工貿易。
2019年6月5日央行消息: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試點地區擴大到荷蘭。
[17]
文化、教育、科技和軍事交流
2012年,共有8873名中國留學生在荷蘭學習,荷在華留學生1818人。2005年5月兩國政府簽訂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及入學的協議(2006年6月生效)。中國在萊頓大學海牙分校和格羅寧根大學各設有一所孔子學院。
中荷兩國簽有科學技術合作協定。2001年,兩國簽訂為期15年的戰略科學聯盟計劃,至今已選定6個項目執行合作研究。
1995年,荷蘭海軍“內斯”號和“加倫”號導彈護衞艦對上海進行非正式訪問。
1998年1月,荷國防部秘書長巴斯率後勤代表團訪華,2月,荷國防參謀長範登布雷蒙應邀訪華。
1999年10月,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一行過境荷蘭,會見了荷國防大臣德赫拉夫。
[18]
2006年10月,荷在華設立武官處並派駐首任武官。
中荷兩國地方往來頻繁、密切。截至2013年7月,兩國已建立26對省、市友好關係。
相互設領情況
同美國關係
政治上荷主張同美保持平等夥伴關係,軍事上依靠美核保護傘,強調美在歐洲的存在是歐洲穩定的重要保證;經濟上美是荷在歐盟以外最大的貿易伙伴,2003年兩國貿易額達317億美元,約佔荷外貿總額的7.35%;雙方互為主要投資國。荷對美拒絕批准《京都議定書》及阻撓成立國際刑事法庭不滿,但積極支持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立場,後在國內反戰勢力壓力下,立場有所後退,未出兵參與。兩國高層互訪頻繁。1995年11月,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和王夫克勞斯親王對美國進行私人訪問,會見了克林頓總統。1997年5月,荷舉辦紀念馬歇爾計劃實施59週年活動,美國總統克林頓及歐洲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等出席。1999年4月,北約華盛頓首腦會議後,科克首相與其他歐美領導人非正式會晤,共同探討“第三條道路”問題。9·11事件後,荷領導人發表聲明,譴責恐怖分子對美國的襲擊,支持美反對恐怖主義的行動。2003年2月、4月,外交大臣夏侯雅伯兩度訪美。5月,亞力山大王儲夫婦訪美。9月,首相鮑肯內德訪美。
同歐洲國家關係
1997年上半年,荷輪任歐盟主席國,科克首相和範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先後訪問了德、法、英、意、西、葡等歐盟國家,推動簽訂了修改《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的歐盟《阿姆斯特丹條約》。1998年荷蘭成為首批歐元成員國之一。1999年德國總理施羅德、芬蘭總統阿赫蒂薩裏、北約秘書長索拉納和羅伯遜等相繼訪荷;荷女王貝婭特麗克絲、首相科克、外交大臣範阿爾森等分別出訪德、法、西班牙等國。2000年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法總統希拉剋先後訪荷。
2000年10月,科克首相訪問土耳其。
2002年8月,鮑肯內德首相首次出訪即訪問了比利時、盧森堡和歐盟總部。10月,鮑肯內德首相訪問德國。2003年,荷擔任為期一年的歐安組織輪值主席,撥款1300萬歐元,確立反恐、打擊非法販運、強化歐安組織派往有關國家小組工作,發揮解決地區衝突作用的三大重點工作目標。2004年下半年,荷再次輪任歐盟主席國。
荷與東歐國家高層互訪增多,1997年3月,科克首相和範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俄羅斯,範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阿爾巴尼亞;7月,貝婭特麗克絲女王訪問波蘭;9月,範米爾洛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俄羅斯。1997年俄羅斯總理切爾諾梅爾金(10月)訪荷。1998年3月,羅馬尼亞總統康斯坦丁內斯庫訪荷,科克首相訪問波黑;10月保加利亞總統斯托揚諾夫訪荷。1999年5月,科克首相及荷外交國務大臣博斯霍普訪問波蘭,就波加入歐盟的準備工作與波官員進行探討;8月,荷國防國務秘書範霍夫訪問波斯尼亞;在薩拉熱窩舉行的東南歐(巴爾幹)穩定公約峯會上,科克首相宣佈從下一財政年度開始,荷每年向公約所規定的東南歐國家提供5億荷盾的援助。荷還積極參與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的空襲。2000年11月,阿爾巴尼亞總理米塔訪荷。同年5、6月,科克首相分別訪問匈牙利和羅馬尼亞。2001年,科克首相先後對俄羅斯(1月)、保加利亞(4月)進行訪問;女王貝婭特麗克絲先後對俄羅斯(6月)、羅馬尼亞(11月)進行訪問。匈牙利總理5月訪荷。2002年6月,看守內閣首相科克訪問波斯尼亞。12月,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訪荷。2003年10月,首相鮑肯內德訪問即將加入歐盟的波蘭和匈牙利。
[2]
同俄羅斯國家關係
同尼加拉瓜關係
同其他國家關係
1999年2月,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與科克首相赴約旦出席侯塞因國王葬禮;3月,南非總統曼德拉訪荷,支持歐盟與南非達成貿易協議;8月,荷議會代表團及發展合作大臣赫爾弗肯斯訪問非洲,範阿爾森外交大臣對中東進行穿梭訪問,分別會晤以色列、巴基斯坦、阿曼和敍利亞和土耳其領導人;9月,赫爾弗肯斯發展合作大臣訪問馬裏,並與到訪的美國務卿奧爾布賴特舉行會談;10月,範阿爾森外交大臣與亞歷山王儲前往坦桑尼亞出席尼雷爾葬禮;10-11月,荷外貿大臣易伯瑪訪問古巴;11月,德赫拉夫國防大臣訪問以色列。2000年10月,巴西總統卡多佐訪荷;荷蘭王儲威兼·亞歷山大訪問摩洛哥。2001年2月,科克首相訪問厄立特里亞、埃塞俄比亞、南非。2002年4月,為紀念荷加交往300週年,荷王儲亞歷山大夫婦訪問加納,這是王儲夫婦第一次正式出訪。9月,荷首相鮑肯內德出席在南非舉行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首腦會議。2003年8月,外交大臣夏侯雅伯訪問非洲大湖地區。
荷蘭旅遊
編輯荷蘭四寶
風車
人們常把荷蘭稱為“風車之國”,荷蘭是歐洲西部一個只有一千多萬人口的國家。它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尼德”是低的意思,“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窪之國”。荷蘭三分之一的面積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於海平面,真是名符其實的“尼德蘭”。
荷蘭的風車,最早從德國引進。開始時,風車僅用於磨粉之類。到了十六、十七世紀,風車對荷蘭的經濟有着特別重大的意義,有造紙等作用,被譽為“風車之國”。荷蘭向來以風車聞名。而保存風車較多的地方,則是“小孩堤坊”。
如今,在這個地方還保留了19部風車,並且還能見到穿着傳統服飾的荷蘭婦女。
直到8月26日為止,是2013年的荷蘭的“風車之日”。每逢星期六,小孩堤坊的風車將一起轉動,有的還開放內部,讓遊人參觀。
鬱金香
奶酪
荷蘭人有各種各樣的奶酪。奶酪也像紅酒一樣分開等級。
[16]
木鞋
風車、木鞋、奶酪、鬱金香號稱荷蘭四寶,而木鞋又位於四寶之首,其地位可見一斑。木鞋成為荷蘭的特產,和光照期短、地勢低窪有關。全年晴好天氣不足70天,這使荷蘭人的愛陽光一如所愛他們的畫家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也使他們不得不穿上敦實的木鞋對付潮濕的地面,下地幹活、庭院勞作乃至室內打掃都穿不同樣式的白楊木鞋。後來,精明的荷蘭人把木鞋製作發展成一門半機械操作的工藝,木鞋也就成為特色產品和旅遊紀念物。
[16]
荷蘭景觀
水壩廣場原本是建築於12世紀末,位於阿姆斯托河上。水壩廣場是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起點,也是整個城市最有活力的地方。水壩廣場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就是整個城市的政治中心與商業中心,以前的市政廳、計量所曾駐紮於此,而各種理由的政治騷動也都在這裏舉行過。
鬱金香公園
海牙地方節日
國王國會遊行
時間:9月的第3個星期二
荷蘭國王會乘坐鍍金馬車到中世紀騎士樓發表王室演講,這個特別的日子被稱作國王國會遊行,因為這也標誌着荷蘭國會正式開會。
荷蘭舞蹈節
時間:10月的第30天到11月的第17天
舞蹈節匯聚數萬名觀眾和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家。節日的高潮是於10月30日舉行的舞蹈大遊行。
豪達燭光之夜
時間:每年12月19日
中世紀古城豪達自15世紀以來就以生產蠟燭而聞名於世。每年聖誕節前,哥特式建築的市政府大樓前,巨大的聖誕樹上裝飾了無數閃爍的蠟燭。
[16]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也是荷蘭最大的城市,黃金時代的原貌多有保留,幾乎是一座活的博物館。美麗的運河交織出“水都”風光,林立的博物館囊括荷蘭所有知名畫家的作品。阿姆斯特丹的工商業發達,也是西歐著名的海港,城區大部分低於海平面1~5米,稱的上是一座"水下城市",全靠堅固的堤壩和抽水機,才使得城市免遭海水淹沒。過去的建築物幾乎都以木樁打基,全城有幾百萬根塗着黑色柏油的木樁打入地下14~16米的深處,如王宮就建在13659根木樁上。
市內上百條大小水道縱橫交錯,有1000多座橋樑在河上,多數是人行的石拱橋。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達姆廣場經常是一些荷蘭性的慶典儀式的舉辦地。廣場中央矗立着為紀念兩次世界大戰中的犧牲者而建的戰爭紀念碑,對面是富麗的王宮,這裏原來是市政廳,建於1648—1662年。
[19]
阿姆斯特丹新的市政廳是在1648年開始興建,由於地質的關係,整個建築物是用1.3萬多根木樁支撐起來的,而新市政廳古典而宏偉的建築風格,至今仍然是水壩廣場上最顯眼的目標。
荷蘭簽證
荷蘭簽證辦理流程
荷蘭簽證所需資料
申請人親自填寫的個人資料表,身份證原件與本人5張證件照片。
簽證保險一份,最低三萬歐元醫療保障。
工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的擔保信紙五張,信中須列有負責人的簽名、加蓋公章。
公司營業執照複印件並加蓋公章。
申請人本人的存有人民幣三萬元以上資金的存款證明原件。
申請人身份證及全家户口本複印件。(夫妻雙方不在同一個户口本上也要提供結婚證複印件)
夫妻同去必須提供結婚證複印件。
申請人退休證及暫住證須提供原件。(暫住證須在半年前開具)
若申請人是學生,必須提供校方開具的學生批假信。(批假信中必須有校領導的簽名和聯繫電話)
- 參考資料
-
- 1. 荷蘭國家概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18-07-18]
- 2. 荷蘭概況 .中國人大網[引用日期2014-08-12]
- 3. 荷蘭改名了?不,改的只是國家徽標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0-01-02]
- 4. 荷蘭概況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4-08-12]
- 5. 荷蘭改名了?不,改的只是國家徽標 .百家號(新華網).2019-12-31[引用日期2021-07-25]
- 6. 荷蘭概況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8-12]
- 7. 荷蘭今日宣佈申請加入亞投行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5-03-28]
- 8. 荷蘭比利時“和諧”置換領土 全程不用一兵一卒 .網易[引用日期2016-11-29]
- 9. 荷蘭國旗和盾徽 | 關於荷蘭王國 | niyuhelan.nl .荷蘭駐華大使館[引用日期2020-10-16]
- 10. 中國同荷蘭的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14-02-20]
- 11. 荷蘭與土耳其宣佈外交關係正常化 .海外網[引用日期2019-03-24]
- 12. 全球最快樂的25個國家名單出爐,中國人幸福感飆升!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02-09]
- 13. 2016財富世界500強榜:國家電網超兩桶油居世界第二 .新浪網.2016.07.20 [引用日期2018-06-20]
- 14. 歐盟9國籤意向書欲組建軍事部隊 意大利拒絕加盟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18-06-27]
- 15. 荷蘭概況 .北京週報[引用日期2014-08-12]
- 16. 旅遊:荷蘭洗盡鉛華迴歸自然 別開生面農場高爾夫 .新浪[引用日期2014-02-20]
- 17. 央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試點地區擴大到荷蘭 .新浪[引用日期2019-06-05]
- 18. 中和關係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引用日期2014-08-12]
- 19. 荷蘭風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引用日期2014-08-12]
- 20. 荷蘭旅遊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王國大使館[引用日期2014-08-12]
- 21. Population Density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引用日期2021-06-02]
- 22. EuroTech Universities Alliance .Empowering Society[引用日期2021-09-13]
- 23. 九個歐盟國家已停止對俄羅斯人發放簽證 .百家號.2022-09-13
- 24. 尼加拉瓜與荷蘭斷絕外交關係 .央視網.2022-10-01
- 25. 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 荷 蘭 (2021年版) .商務部[引用日期2022-10-0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