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鎖定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英語: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簡稱埃塞俄比亞(台譯衣索比亞),位於非洲東北,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共和國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人口約1.2億, [31]  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國土面積110.36萬平方公里,全國分為2個自治行政區及9個民族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 [1] 
埃塞俄比亞具有3000年文明史 [1]  。公元前後建立阿克蘇姆王國 [1]  ,10世紀末被扎格王朝取代。 [1]  13世紀,埃塞俄比亞帝國興起,19世紀初分裂成若干公國。 [1]  1889年,紹阿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稱帝,統一全國,建都亞的斯亞貝巴,奠定現代埃塞俄比亞疆域。1889年,意大利同紹阿國王簽訂《烏西阿利條約》 [13]  ,1890年,意將佔領區命名為“厄立特里亞” [13]  。1896年,埃塞俄比亞大敗意軍,意被迫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 [1]  1950年12月,聯合國將厄立特里亞作為一個自治體同埃塞俄比亞結成聯邦 [13]  。1974年9月12日,廢除帝制。1993年4月23日~25日,厄立特里亞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公決,埃塞過渡政府接受公決結果,承認厄獨立 [13]  。1994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 [1]  2021年11月2日,埃塞俄比亞進入全國緊急狀態。 [19]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聯盟成員國,非盟總部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設在其首都,是金磚國家非洲聯盟政府間發展組織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等組織成員。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2021年埃塞俄比亞國內生產總值993億美元,經濟增長率5.6%。 [1]  [34] 
中文名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 [1] 
外文名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1] 
簡    稱
埃塞俄比亞
所屬洲
非洲
首    都
亞的斯亞貝巴 [1] 
主要城市
德雷達瓦季馬哈勒爾
國慶日
9月11日 [1] 
國    歌
前進,我的母親埃塞俄比亞
國家代碼
ETH
官方語言
阿姆哈拉語 [1] 
貨    幣
埃塞俄比亞比爾、輔幣分
時    區
UTC+3至UTC+4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薩赫勒-沃克·祖德(總統)
國家領袖
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總理) [15] 
人口數量
約 1.2 億 [1]  [31] 
人口密度
115.0 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民族
加拉人阿姆哈拉人提格雷人索馬里人錫達莫人 [1] 
主要宗教
埃塞俄比亞正教 [1] 
伊斯蘭教 [1] 
國土面積
1103600 km² [1] 
水域率
0.7%
GDP總計
1267 億美元(2022年) [26]  [32] 
國際電話區號
251
國際域名縮寫
.et
道路通行
靠右駕駛
最大城市
亞的斯亞貝巴
主要學府
亞的斯亞貝巴大學

埃塞俄比亞歷史沿革

古代時期
埃塞俄比亞是個有着3,000年文明歷史的古國。從阿拉伯半島南部移入的閃米特人是最早的居民。
公元前975年孟利尼克一世稱王。
公元前8世紀,建立努比亞王國。
公元1世紀至976年,在北方的阿克蘇姆建立埃塞俄比亞帝國,又稱阿克蘇姆王國,4~5世紀基督教傳入埃塞俄比亞。
12世紀~1270年,建立了札格維王朝
1270年,建立阿比西尼亞帝國
西方殖民主義早期入侵時期
16世紀葡萄牙和奧斯曼帝國相繼入侵,基督教和伊斯蘭勢力各引一方為奧援。起先穆斯林的阿達爾蘇丹國取勝於1529年的欣布拉庫爾戰役,1531年的安圖基亞戰役和安巴塞爾戰役。但在1543年的維納達加戰役中,埃塞俄比亞皇帝加拉維德沃斯於葡萄牙人的幫助下,重創了伊斯蘭的阿達爾蘇丹國。
1867年英國軍隊入侵埃塞俄比亞。
1887年蘇丹人馬赫迪軍隊入侵。
1889年,孟尼利克二世稱帝,統一全國,建都亞的斯亞貝巴,奠定現代埃塞俄比亞疆域。
1896年,孟利尼克二世率兵在阿杜瓦大敗意軍,意被迫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 [1] 
塞拉西皇帝統治時期
1916年海爾·塞拉西被封為攝政王,1928年登基為國王。
1930年11月2日加冕為海爾·塞拉西一世皇帝。
1936年,意大利入侵,佔領亞的斯亞貝巴,征服埃塞俄比亞全國,塞拉西流亡英國倫敦。
1941年盟軍擊敗意大利,同年5月5日塞拉西一世歸國復位。
1974年國內政變後下台。
軍政府統治時期
1974年9月,由於一批少壯軍官組成“軍隊、警察和地方軍協調委員會”(即DERGUE,英文SHADOW之意,後泛指軍政府和門格斯圖政權)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海爾·塞拉西政府,宣佈結束帝制,成立“臨時軍政府”。11月,“臨時軍政府”又改為“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12月,“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宣佈埃塞俄比亞為“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土地、金融財政機構和工業國有化。
門格斯圖獨裁時期
1977年2月,門格斯圖·海爾·馬里亞姆(MENGISTU HAILE MARIAM)中校發動軍事政變,擔任“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主席和國家元首。
1979年,成立以軍人為主的“埃塞俄比亞勞動人民黨組織委員會”,實行一黨制
1984年,按蘇共模式組成“埃塞俄比亞工人黨”。
1987年9月,門格斯圖宣佈解散“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結束軍事統治,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並建立新議會,門格斯圖擔任國家總統和政府首腦。
1988年3月,反政府武裝活動的“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EPLF)和“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TPLF)向政府軍發動進攻,大規模內戰爆發。
1989年,“厄立特里亞人民解放陣線”佔領厄省大部。
1991年5月28日,以“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為主的埃革陣軍隊進入亞的斯亞貝巴,門格斯圖政權宣告瓦解。
過渡政府時期
1991年7月,埃革陣主持召開全國會議,20多個政治和民族組織參加。會議通過了《過渡期憲章》,選舉產生了87人的代表院,埃革陣主席梅萊斯·澤納維任過渡政府總統和代表院院長。過渡政府成立。
1993年5月24日,厄立特里亞(原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省)通過在國際社會監督下的全民公決,成為一個主權國家。
聯邦政府時期
1994年12月,制訂《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埃塞在大選後將實行聯邦制議會內閣制,任期為五年。
1995年5月全國大選,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立,梅萊斯以人民代表院多數黨主席的身份就任總理。
2000年5月14日,埃塞舉行全國大選,埃革陣以絕對優勢擊敗其他反對黨蟬聯執政。10月,新一屆聯邦議會和政府成立,兩院議長和政府總理梅萊斯均當選連任,經議會批准原內閣也全部留任。
2001年10月,梅調整政府機構,並對內閣進行改組,增設了青年、體育和文化部與税務部,成立了由18名部長組成的新一屆內閣。
2015年10月28日,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自2016年至2018年。 [2] 
2018年4月2日,阿比·艾哈邁德·阿里就任聯邦政府總理。 [3] 
2022年11月3日,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埃塞俄比亞內戰雙方已達成協議,同意停止持續了兩年的衝突。 [21] 
國家緊急狀態
埃塞俄比亞國家通訊社2016年10月9日援引總理海爾馬里亞姆的話説,為應對奧羅米亞地區民眾示威引發的緊張局勢,埃塞進入為期6個月的國家緊急狀態。 [4] 
2018年2月16日,埃塞俄比亞宣佈實施國家緊急狀態。 [5] 
2019年3月11日,埃塞俄比亞聯邦議會人民代表院宣佈,將3月11日設為全國哀悼日 [6] 
2020年11月~2021年6月,“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提人陣”)和由繁榮黨執政的埃塞俄比亞聯邦政府之間爆發內戰。衝突迄今已造成數千人喪生,超兩百萬人逃離家園。 [17] 
2021年11月2日,埃塞俄比亞政府宣佈,鑑於當前埃塞北部安全局勢驟然惡化,決定從即日起在全國範圍實施為期6個月的緊急狀態。 [16] 

埃塞俄比亞地理環境

埃塞俄比亞區域位置

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之角的中心,位於紅海西南的東非高原上,是內陸國。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 [1]  ,北接厄立特里亞,南和肯尼亞接壤 [7] 

埃塞俄比亞地形地貌

埃塞俄比亞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屬埃塞俄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佔全境的2/3,東非大裂谷縱貫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高原四周地勢逐漸下降。
北部的達羅爾窪地降到海平面以下113米,為全國最低點。
紅海沿岸為狹長的帶狀平原。
北部、南部、東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25%。
西門山脈的達善峯海拔高度為4,623米,為埃塞俄比亞全國最高峯。 [8] 

埃塞俄比亞氣候特徵

埃塞俄比亞位於北緯15°,受高海拔的影響,氣候宜人,年平均温度為16℃。全年大致分為旱季和雨季,2~3月和6~9月分別為小雨季和大雨季,其他時間為旱季。 [18] 

埃塞俄比亞水系分佈

境內河流湖泊較多,青尼羅河發源於此,但利用率不足5%。 [1] 

埃塞俄比亞自然資源

埃塞俄比亞資源比較豐富,但勘探開發滯後。埃塞俄比亞的森林覆蓋率為9%。水資源豐富,清潔水源覆蓋率超過60%,素有“東非水塔”的美譽。埃塞俄比亞江河湖泊眾多,青尼羅河發源於此,但水資源利用率僅為5%,漁業資源迄今未得到有效商業開發。已探明的礦藏有黃金、鉑、鎳、銅、鐵、煤、鉭、硅、鉀鹽、磷酸鹽、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氣。其中,黃金儲量約900噸,鉭鈮礦儲量約1.7萬噸,天然氣儲量約249億立方米。 [18] 

埃塞俄比亞行政區劃

埃塞俄比亞區劃詳情

埃塞俄比亞全國分為2個自治行政區及9個民族州。2019年11月,錫達瑪地區通過公投宣佈獨立建州。 [1]  [18] 
埃塞俄比亞行政區劃 埃塞俄比亞行政區劃
區劃
州名
英文名
人口
面積(km²)
人口密度(人/km)
首府
Addis Ababa
3,147,000
530.14
5,936.2
N/A
Afar Region
1,389,004
96,707
14.36
艾塞塔
Amhara Region
19,120,005
159,173.66
120.12
巴赫達爾
Benishangul-Gumuz Region
625,000
49,289.46
12.68
Dire Dawa
398,000
1,213.20
328.06
N/A
甘貝拉州
Gambela Region
247,000
25,802.01
9.57
Harari Region
196,000
311.25
629.72
Oromiya Region
26,553,000
353,006.81
75.22
阿達瑪
Somali Region
4,329,001
279,252
15.5
吉吉加
Southern Nations, Nationalities, and People's Region
14,901,990
112,343.19
132.65
Tigray Region
4,334,996
50,078.64
86.56

埃塞俄比亞主要城市

亞的斯亞貝巴是直轄市和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位於國土中心,面積54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450米,最高點海拔高度3000米,終年氣候涼爽,平均氣温16℃,年均降雨量1237毫米。 [26]  人口逾546萬(2023年) [25]  [31]  。亞的斯亞貝巴是埃塞俄比亞第一大城市,也是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ECA)和非洲聯盟(Africa Union)總部的所在地,有“非洲政治首都”之稱。
埃塞俄比亞其他主要城市有阿瓦薩、德雷達瓦、阿達瑪、貢德爾、季馬、哈勒爾、巴哈達爾、馬克雷和吉吉加等。 [18] 

埃塞俄比亞國家象徵

埃塞俄比亞國旗

埃塞俄比亞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綠、黃、紅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旗面中間有國徽圖案。從19世紀末期起,埃塞俄比亞就開始採用綠、黃、紅橫紋三色國旗。在現代史上,埃塞俄比亞是第一個躋身於自由民族之林的非洲國家。 [9]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眾多非洲國家相繼獨立,並紛紛採用綠、黃、紅作為國旗色彩,於是被稱作“泛非洲色彩”。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古國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漫長曆史,賦予綠、黃、紅三種色彩在這片大地上更深的淵源。歷史上,它們與科普提克教堂的禮拜儀式息息相關,被供奉成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象徵,體現人類自由所崇尚的忠誠、希望、仁慈三種美德。這三種色彩還分別代表埃塞俄比亞的三個地區:提克列(紅)、阿姆哈拉(黃)、西奧亞(綠)。綠色代表肥沃的土地、温和的氣候和豐富的植物資源,還象徵對未來的希望;黃色象徵和平與博愛,也代表人民建設國家的決心;紅色象徵人民為保衞祖國隨時準備流血犧牲。
原國旗上無國徽圖案。1995年8月22日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成 立,新國旗中央增加國徽圖案。 [9] 
埃塞俄比亞國旗 埃塞俄比亞國旗

埃塞俄比亞國徽

埃塞俄比亞國徽呈圓形。藍色圓面上一顆放射光芒的金黃色五角星。藍色象徵和平;五角星代表多樣與統一,光芒象徵繁榮、昌盛。整體象徵國家的希望和民族性,各宗教族羣的平等和團結,和諧相處。 [9] 
埃塞俄比亞國徽 埃塞俄比亞國徽

埃塞俄比亞國花

馬蹄蓮。在雨量與氣温適應的地方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有旱季的地方是落葉植物。可長到1~2.5米高。地下具有根狀莖,心狀卵形葉子基生;初夏抽肉穗花序,外面有漏斗狀白色或乳色的佛焰苞,形狀似花冠。

埃塞俄比亞人口民族

埃塞俄比亞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2020年,埃塞俄比亞人口約為9975萬(埃塞俄比亞國家銀行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報告數據)。其中,城市人口占22.8%,其餘為農村人口。總人口中,工作年齡人口約5902萬人,勞動力資源豐富。首都亞的斯亞貝巴為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不過,據世界銀行估算,2019年埃塞人口已達1.12億。 [18] 
截至2022年10月,埃塞俄比亞人口1.12億。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主要有奧羅莫族(40%)、阿姆哈拉族(30%)、提格雷族(8%)、索馬里族(6%)、錫達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新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阿姆哈拉語為聯邦工作語言,通用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奧羅莫語、提格雷語等。 [1] 

埃塞俄比亞政治

埃塞俄比亞政體

2000年,埃革陣執政以來,創建以民族區域自治為基礎的聯邦政體,以發展經濟為重點,注重協調穩定、發展和民族團結三者間關係。 [1] 

埃塞俄比亞憲法

1994年12月8日,埃塞制憲會議通過第四部憲法—《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憲法》,次年8月22日生效。新憲法共11章106條,規定埃塞為聯邦制國家,實行議會內閣制和民族區域自治基礎上的聯邦制。總統為國家元首,行使憲法賦予的榮譽職責,由議會選舉產生,任期6年,可以連任1次。總理為掌握實權的政府首腦,任期5年,由議會多數黨或政治聯盟領袖出任,沒有明確任屆限制,向人民代表院負責。各民族平等自治,享有民族自決和分離權,任何一個民族的立法機構以2/3多數通過分離要求後,聯邦政府應在3年內組織該族進行公決,多數贊成即可脱離聯邦。各州可以本族語言為州工作語言。保障私有財產,但國家有權進行有償徵用。城鄉土地和自然資源歸國家所有,不得買賣或轉讓。組建多民族的國家軍隊和警察部隊,軍隊不得干政。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和基本權利。 [1]  [23] 

埃塞俄比亞議會

聯邦議會由人民代表院和聯邦院組成,系國家最高立法機構。人民代表院系聯邦立法和最高權力機構,負責憲法和聯邦法律的制定與修訂,由全國普選產生,每5年改選一次。一般不超過550個議席。2021年6月舉行第6次全國議會選舉,繁榮黨以較大優勢獲勝,現任議長塔格塞·恰福(Tagesse Chafo)。聯邦院擁有憲法解釋權,有權決定民族自決與分離,解決民族之間糾紛。任期5年,由各州議會推選或人民直選產生,每個民族至少可有1名代表,每百萬人口可增選1名代表。本屆聯邦院有163名議員,議長阿登·法拉赫·易卜拉欣(Aden Farah Ibrahim),2020年6月就職。 [1]  [31] 
2021年6月21日(當地時間),埃塞俄比亞第六次議會選舉舉行。埃塞俄比亞本次議會選舉原定於2020年8月舉行,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更改為2021年6月5日,後因行政和後勤問題,投票日期再次推遲至2021年6月21日。 [14] 

埃塞俄比亞司法

聯邦最高法院為聯邦最高司法機構,院長梅阿扎·阿什娜菲(Meaza Ashenafi),下轄聯邦高級法院和初審法院。 [1] 

埃塞俄比亞政府

本屆政府於2021年10月組成,之後陸續進行過調整。目前除阿比總理外,還有22名內閣成員,包括:副總理特梅斯根·蒂魯內(Temesgen Tiruneh) [36]  ,和平部長比納弗·安杜阿勒姆(Binalf Andualem),亞伯拉罕·貝萊(Abraham Belay),財政部長艾哈邁德·希德(Ahmed Shide),司法部長吉迪恩·提莫德沃斯(Gedion Timotheos),農業部長戈馬·阿曼特(Girma Amente),貿易和地區一體化部長格佈雷梅斯克凱勒·恰拉(Gebremeskel Chala),工業部長梅拉庫·阿勒貝爾(Melaku Alebel),創新與技術部長亞伯拉罕·貝雷(Abrham Belay),交通部長阿勒姆·西梅(Alemu Sime),城市發展與建設部長恰圖·薩尼(Chaltu Sani),水和能源部長哈布塔木·伊特法(Habtamu Itefa),礦業與油氣部長哈布塔姆·泰格恩(Habtamu Tegegn),教育部長比爾哈努·尼加(Birhanu Nega),勞工與技能部長穆費里亞特·卡米爾(Muferiat Kamil),衞生部長莉亞·塔德塞(Liya Tadesse),婦女與社會事務部長埃爾戈格·特斯法耶(Ergoge Tesfaye),文化與體育部長拉克·阿耶留(Lake Ayalew),旅遊部納西斯·卡里(Nassise Cahli),税務部長拉克·阿亞留(Lake Ayalew),計劃與發展部長菲祖姆·阿塞法·阿德拉(Fitsum Assefa Adela),灌溉與低地部長埃莎·穆罕默德(Aisha Mohammed)。 [1]  [18]  [23]  [31] 

埃塞俄比亞政黨

全國現有約70多個註冊政黨。主要有:
政黨
性質
介紹
埃塞俄比亞繁榮黨( Ethiopian Prosperity Party, EPP)
執政黨
2019年12月,埃革陣的3個成員黨和5個盟黨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舉行政黨合併簽字儀式,宣告成立繁榮黨,取代埃革陣成為執政黨,阿比任黨主席。
團結民主聯盟黨(Coalition for Unity and Democracy Party)
主要反對黨
由原反對黨聯盟團結民主聯盟的4個成員黨於2005年9月合併而成,在本屆人民院中沒有席位。反對現行聯邦制度,主張土地私有化,反對政府在埃厄邊界問題上的立場。 [1] 

埃塞俄比亞政要

薩赫勒-沃克·祖德:總統,1950年生。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大學,獲博士學位。有近30年駐外工作經歷,曾擔任過埃塞駐多國大使及聯合國多個職位。1989年至1993年任埃塞駐塞內加爾兼駐馬裏、佛得角、幾內亞比紹、岡比亞和幾內亞大使,1993年至2002年任埃塞駐吉布提大使兼駐伊加特代表,2002年至2006年任埃塞駐法國大使兼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監管突尼斯、摩洛哥,2006年至2009年任埃塞駐非盟和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代表、外交部非洲司司長。2009年起進入聯合國系統工作,2009年至2011年任聯合國中非共和國建設和平綜合辦公室特別代表、主任,2011年至2018年任聯合國內羅畢辦事處總幹事(副秘書長級)。2018年6月任聯合國秘書長非盟特別代表及聯合國非盟辦事處主任。2018年10月當選總統。
阿比·艾哈邁德·阿里:總理,1976年生。2001年獲埃塞信息技術大學計算機工程學士學位,2005年在南非獲密碼學碩士學位,2011年獲由英國格林尼治大學與埃塞國際領導力學院合作開展的變革型領導專業碩士學位,2013年獲美國亞什蘭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17年獲亞的斯亞貝巴大學和平安全研究所博士學位。曾參加推翻門格斯圖政權的武裝鬥爭,2010年起任奧羅莫人民民主組織(奧民組)中央委員、埃塞人民代表院議員,2014至2016年創建埃塞科技信息中心並任主任,2015年起任奧民組執委、埃革陣執委,2016至2017年任科技部部長,2017年任奧羅米亞州城市發展與規劃局局長,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任奧民組書記處書記。2018年2月當選奧民組主席,3月當選埃革陣主席,4月就任聯邦政府總理,10月在埃革陣十一大上連任主席。2021年10月連任總理。 [1]  [15] 

埃塞俄比亞經濟

埃塞俄比亞綜述

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門格斯圖執政時期因內亂不斷和天災頻繁,經濟受到較大沖擊。埃革陣執政後,實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先導的發展戰略,向市場經濟過渡,經濟恢復較快,1992-1997年經濟年均增長7%。1998年埃厄邊界衝突爆發後,經濟發展受挫。2001年,以埃厄和平進程取得進展為契機,埃塞政府將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2002年,政府實施可持續發展和減貧計劃,先後採取修改投資和移民政策,降低出口税和銀行利率、加強能力建設、推廣職業技術培訓等措施,獲國際金融機構肯定。但2002年因旱災嚴重,經濟增長率放緩,翌年有所恢復。2005年以來,政府實施“以農業為先導的工業化發展戰略”,加大農業投入,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出口創匯型產業、旅遊業和航空業,吸引外資參與埃塞能源和礦產資源開發,經濟保持8%以上高速增長。聯合國視埃塞為實現千年發展目標的典範。2010年,埃革陣在多黨議會選舉中獲勝後,着手製訂並實施首個5年“經濟增長與轉型計劃”,着力加強水電站、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製造業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2015年,首個5年“經濟增長與轉型計劃”順利完成。2016年起實施第二個5年“經濟增長與轉型計劃”。2022年4月,埃塞計劃與發展部公佈了振興經濟的三年計劃,旨在使農業、製造業、採礦業、旅遊業及信息和通信技術行業等成為埃塞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力爭工業產值對GDP的貢獻率達到17%。近年來,埃塞陸續提出《2021-2030十年發展規劃》《內生經濟改革計劃》等發展戰略,國家發展進程加快。 [31] 
埃塞俄比亞貨幣—比爾 埃塞俄比亞貨幣—比爾
2022年主要經濟數字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
1267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
6.4%
貨幣名稱
埃塞俄比亞比爾。
通貨膨脹率
30.7%
外債總額
約290億美元
對外貿易額
222億美元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等) [1]  [23]  [31] 

埃塞俄比亞工業

埃塞俄比亞的工業製造水平低,基礎薄弱,配套差。工業門類不齊全,結構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進口。製造業以食品、飲料、紡織、皮革加工為主,集中於首都等兩、三個城市。皮革是第二大出口產品。近年來,埃塞加快推進工業化,積極建設工業園區。根據規劃,擬在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和4個主要城市阿瓦薩、迪雷達瓦、馬克雷、孔波查等重點建設工業園。2015年4月,埃塞政府出台《工業園法》。 [31] 
埃塞俄比亞內生經濟改革計劃和“埃塞俄比亞:非洲繁榮的燈塔”十年發展規劃(2020/2021至2029/2030財年)將製造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埃塞俄比亞政府致力於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吸引外資,助力本國工業化發展,特別是通過建設工業園招商引資。目前,埃塞俄比亞政府已建設十多個國家工業園。中資企業是埃塞俄比亞工業園建設的主力軍,已投資開發東方工業園、中交阿瑞提工業園、華堅國際輕工業城、中土德雷達瓦工業園等。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的工業產值同比增長9.6%,在GDP中的佔比進一步提高至29%。建築業和製造業為工業領域的支柱產業。 [18] 

埃塞俄比亞農業

農業系國民經濟和出口創匯的支柱,佔GDP約40%。農牧民佔總人口85%以上,主要從事種植和畜牧業,另有少量漁業和林業。現有農業用地1240萬公頃,以苔麩、小麥等穀類作物為主。近年來,因政府取消農產品銷售壟斷、放鬆價格控制、鼓勵農業小型貸款、加強農技推廣和化肥使用、糧食產量有所上升。經濟作物有咖啡、恰特草、鮮花、油料等。其中咖啡產量居非洲前列,年均產量33萬噸左右。咖啡出口創匯佔埃塞出口的約24%,其產量佔世界產量的15%。 [22] 
畜牧業大國,適牧地佔國土一半多。以家庭放牧為主,抗災力低,產值約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0%,吸收約30%的農業人口。牲畜存欄總數居非洲之首、世界第十。 [18]  [22]  [27] 
埃塞俄比亞卡法山區的紅色咖啡果 埃塞俄比亞卡法山區的紅色咖啡果

埃塞俄比亞旅遊業

旅遊資源豐富,文物古蹟及野生動物公園較多,有7處遺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政府已採取擴建機場、簡化簽證手續等措施促進旅遊業發展。 [27] 
2017年,埃塞俄比亞接待入境旅客91.8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4.9萬人次。對GDP的直接貢獻為20.5億美元,總貢獻達50.7億美元。2017年,旅遊業直接收入佔埃塞俄比亞GDP的比例由十年前的1%上升至2.7%。2018年,旅遊業為埃塞俄比亞經濟貢獻了74億美元,提供220萬個就業崗位。 [18] 

埃塞俄比亞金融

埃塞俄比亞的貨幣是比爾,埃塞俄比亞國家銀行是中央銀行,同時負責埃塞俄比亞外匯管理。
政府着力改革税收結構,削減赤字,停止國內借貸,改發國債,國家財政狀況好轉。埃塞屬重債窮國減債倡議和多邊債務減免倡議受益國,近年來獲美國、俄羅斯及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大幅減債。埃塞有商業銀行、開發銀行、商業建設銀行等多家國有銀行和保險公司。 [18]  [24]  [30] 

埃塞俄比亞對外貿易

目前埃塞進口平均税率為50%。近年出口回升較快,但因進口需求增加,逆差較大。出口商品主要有咖啡、油籽、恰特草、皮革和黃金,進口機械、汽車、石油產品、化肥、化學品等。主要貿易伙伴是中國、德國、日本、意大利、美國、印度、沙特阿拉伯等。 [22] 
據埃塞俄比亞國家銀行統計,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貨物出口29.88億美元,較上財年同期增長12%;進口138.81億美元,較上財年同期下降8.1%;逆差108.94億美元,同比下降12.5%。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的服務貿易逆差為2.14億美元,較上財年同期下降61.2%。另據埃塞俄比亞貿易和工業部披露,2020/2021財年埃塞俄比亞出口總額達36.2億美元,同比增長19.5%,創歷史新高。
據埃塞俄比亞國家銀行統計,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的主要貨物貿易伙伴有:中國、科威特印度美國土耳其、阿聯酋、荷蘭德國沙特阿拉伯等國家。中國是埃塞俄比亞第一大貿易伙伴。主要出口目的地為荷蘭(10.3%)、索馬里(7.7%)、美國(7.1%)、沙特阿拉伯(6.9%)、瑞士(6.7%)、德國(5.4%)、阿聯酋(4.2%)、吉布提(4.0%)、日本(3.8%)、以色列(3.4%)、中國(2.8%)。主要進口來源地為中國(26.0%)、印度(7.8%)、科威特(7.8%)、美國(7.7%)、土耳其(4.4%)、阿聯酋(3.9%)、沙特阿拉伯(3.3%)。
埃塞俄比亞的出口產品主要包括咖啡、鮮花、油籽、恰特草、豆類、黃金、紡織品等。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出口額為8.56億美元,鮮花出口額為4.22億美元,油籽出口額為3.45億美元,恰特草出口額為3.24億美元,豆類出口額為2.35億美元,黃金出口額為1.97億美元,紡織品出口額為1.69億美元。 [18] 

埃塞俄比亞外國資本

埃塞於1992年頒佈《投資法》,並先後於1996年、1998年和2002年進行修訂。近年政府採取放寬投資領域、降低投資最低限額等措施、簡化投資審批程序、免税等措施加大吸引投資力度,外國直接投資增長較快。目前,外商投資主要分佈在房地產、製造業、酒店和旅遊業、建築業、教育和服務業等領域,主要投資來自中國、美國、印度和沙特。 [22]  [27] 
根據埃塞俄比亞投資委的統計,中國是埃塞俄比亞最大的外資來源地。據埃塞俄比亞國家銀行的最新數據,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的外國直接投資淨流量為24.19億美元,較上財年同期下降19.2%。2020/2021財年上半年,埃塞俄比亞的外國直接投資淨流量為13.39億美元,同比下降1.7%。
為緩解外匯短缺,進一步吸引外資,2018年埃塞俄比亞允許國內外投資者購買此前長期由國有資本壟斷的埃塞電信、埃塞航空、埃塞電力和埃塞航運,以及物流公司的股權,但埃塞俄比亞政府仍將控股上述國企。此外,埃塞俄比亞政府已允許鐵路、糖業、工業園、酒店及其他國有製造業企業完全或部分私有化。
聯合國貿發會議發佈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20年埃塞俄比亞吸收外資流量為23.95億美元,同比下降6.0%;截至2020年底,埃塞俄比亞吸收外資存量為273.5億美元,是2010年底的6.5倍。 [18] 

埃塞俄比亞外國援助

1998年埃厄邊界衝突爆發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暫停向埃塞俄比亞發放新貸款,2000年12月埃厄簽署《全面和平協議》後恢復對其援助。援款主要來自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非洲開發銀行、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邊機構,以及美國、英國、中國、日本、歐盟、意大利和挪威等國家。2018年4月埃塞俄比亞總理阿比上任後,着力推進內生經濟改革,開放私營部門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力求解決外匯短缺和外債高企問題。為此,世界銀行、國際貨幣組織等提供一攬子融資支持,用於支持埃塞俄比亞的經濟改革。美國及西方國家亦通過無償援助、優惠貸款等形式支持埃塞俄比亞大選,抗擊疫情,應對提格雷州人道主義危機、糧食危機,以及減緩債務壓力。據不完全統計,阿比總理上任三年來獲得各類援助項目金額逾135億美元。 [18] 

埃塞俄比亞文化

埃塞俄比亞語言

埃塞俄比亞有83種語言和200多種方言。主要民族語言為阿姆哈拉語奧羅莫語提格雷語。阿姆哈拉語為聯邦政府的官方工作語言。常用的外語有英語、意大利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在政治和經濟活動中通用英語。 [18] 

埃塞俄比亞宗教

埃塞俄比亞居民中,45%信奉埃塞俄比亞正教(基督教一性論教派),40%~45%信奉伊斯蘭教,5%信奉新教,其餘信奉原始宗教。 [18] 

埃塞俄比亞習俗

埃塞俄比亞屬多民族國家,人民十分友善,習慣用靠肩及貼臉方式互致敬意,逢年過節習慣跳民族舞蹈。大多數人信仰宗教,喜歡披白紗布,每逢週日和宗教節日到宗教場所做禮拜。慣用手抓方式進食,喜食牛羊肉,不吃野生動物和豬肉,主食為英吉拉(INJERA),愛喝咖啡。 [18] 

埃塞俄比亞禁忌

埃塞人喜愛鮮豔明亮的顏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徵圖案。埃塞人哀悼死者時,穿淡黃色服裝,但出門做客是絕對不能穿黃色服裝的。 [1] 

埃塞俄比亞節日

2020年,埃塞俄比亞主要公共節假日包括:
1月7日,埃塞正教聖誕節;1月20日,埃塞正教主顯節;2月15日,穆哈默德生日;3月2日,阿杜瓦戰役勝利紀念日;4月17日,耶穌受難日(埃塞曆法,公曆日期每年不同);4月19日,埃塞俄比亞復活節(埃塞曆法,公曆日期每年不同);5月1日,國際勞動節;5月5日,愛國者勝利紀念日;5月23日,開齋節(伊斯蘭曆每年的10月1日,公曆日期每年不同);5月28日,推翻門格斯圖政權紀念日;7月31日,古爾邦節(伊斯蘭曆每年的12月10日,公曆日期每年不同);9月11日,埃塞俄比亞歷新年;9月27日,真十字架發現日;10月29日,聖紀節(伊斯蘭曆每年的3月12日,公曆日期每年不同)。 [18] 

埃塞俄比亞軍事

武裝力量由國防軍、安全部隊和民兵組成。聯邦政府總理為武裝部隊總司令,統帥全國武裝力量。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下轄空軍司令部和陸軍司令部,國防軍參謀長為最高軍事指揮官。安全防暴部隊負責重點警務、維持社會秩序。民兵組織屬地方武裝組成部分,配合正規部隊防衞作戰、維持治安。 [1]  [32] 

埃塞俄比亞交通

埃塞俄比亞公路

全國公路覆蓋率約為70%。公路運輸佔全國總運量的90%。目前,埃塞政府正實施公路部門發展計劃對公路系統擴建改造,計劃未來公路通車裏程達到22萬公里。 [22]  [24] 
其中,國家級公路2.87萬公里,鄉村公路3.09萬公里,城市公路2.27萬公里,縣級公路5.58萬公里。國家級公路中,瀝青公路1.59萬公里(佔比55.4%,含85公里高速公路),砂礫鋪裝公路1.28萬公里(佔比44.6%)。道路密度為每千平方公里125.6公里公路,每千人擁有1.26公里。 [18] 

埃塞俄比亞鐵路

由中國提供融資並承建的亞的斯亞貝巴至吉布提標準軌電氣化鐵路於2016年10月竣工通車,2018年1月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全長約760公里,埃塞境內長約670公里,是埃塞唯一一條電氣化跨國鐵路。 [22]  亞吉鐵路沿線共設19座車站,配備1171輛貨車和客車,貨車的單次運輸能力將超過3500噸。亞的斯亞貝巴城市輕軌是埃塞俄比亞乃至東非地區第一條城市輕軌。 [18] 

埃塞俄比亞空運

埃塞俄比亞的航空業發展迅速,全國共有40多個機場,其中亞的斯亞貝巴、迪雷達瓦和巴赫達爾為國際機場。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現有飛機82架,包括空客A350、波音787等最先近機型。航線遍佈各大洲,國內客運目的地19個、國際客運目的地95個、貨運目的地35個。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寶利國際機場曾獲評非洲年度最佳機場,向15家航空公司提供地勤服務。 [18]  [24]  [32] 

埃塞俄比亞水運

埃塞俄比亞所有海運業務均由國有埃塞俄比亞船運物流公司壟斷經營,有11艘船,總噸位48.4萬噸。曾以厄立特里亞的阿薩布、馬薩瓦港為主要港口。埃厄發生邊界衝突後,進出貨物主要通過吉布提港,使用該港90%的吞吐能力 [22]  [18] 

埃塞俄比亞社會

埃塞俄比亞科教

埃革陣執政後,將發展教育、提高國民文化素質和培養技術人才作為政府工作重點之一。全國實行10年義務教育制,包括小學8年、初中2年。共有小學2.1萬所,在校生超過1400萬人,教師約21.6萬人。綜合性大學33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0%,中學和大學入學率分別為40.5%和17%。成年男性識字率為63%,女性為47%。目前,埃塞公立大學入學人數接近8萬人。 [18]  [25]  [31] 

埃塞俄比亞衞生

據埃塞俄比亞官方最新統計,2019/2020財年,埃塞俄比亞男性平均預期壽命為62.4歲,女性平均預期壽命為66.7歲;嬰兒死亡率約為每千人43.3;平均每9977人擁有醫生1人,平均每1705人擁有護士1人,平均每2750人擁有醫院牀位1張。近年來,埃塞俄比亞大力普及衞生設施,從業人員數量不斷增加,人民健康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衞生事業的迅速發展與經濟增長形成良性互動。過去20年,埃塞俄比亞的衞生機構的數量從1515家增至19506家,其中205家為醫院,3256家為醫療中心,16025家為醫療站點。
埃塞俄比亞現有各級醫師86382人,職業醫生3257人,護士29550人,每年可培養約1.3萬名醫學院學生。目前,全國人口中有92%能夠享受醫療服務,政府正採取措施,努力使醫療惠及所有民眾。埃塞俄比亞的醫療衞生狀況較差,主要疾病包括與出生和生產相關的疾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瘧疾、營養不良、痢疾和艾滋病。
中國自1974年開始向埃塞俄比亞派遣援外醫療隊,迄今已派出22批375人次(除在當地醫院行醫的常規醫療隊外,還包括兩批於1975年、1984年派出的救災醫療隊)。在埃塞俄比亞執行任務的是第22批醫療隊,工作地點為埃塞提露內絲—北京醫院。 [18] 

埃塞俄比亞媒體

埃塞俄比亞最大的廣播電視機構為埃塞廣播公司(EBC),也是埃塞俄比亞的官方媒體。其所屬電視台(ETV)為該國的官方電視台,1965年開播,下設9個頻道,用阿姆哈拉、英語和多種民族語言播放節目。其他官方電視台還包括:OBN (Oromiyaa Broadcast Network) HDAddis TV HDAmhara TV HDTigray TV HDEthiopian Somali TVDire TVDebub (South) TV HDHarar TV此外,芳納廣播公司(FBC)和沃爾塔電視台(Walta TV)也是埃塞俄比亞的重要廣播電視媒體。“埃塞俄比亞之聲”是國家廣播電台,對內用阿姆哈拉語、提格雷語和奧羅莫語廣播,對外用英、法語和索馬里語廣播。埃塞俄比亞廣播電台對內用阿姆哈拉語等8種民族語言廣播,對外用英語、法語和阿拉伯語廣播。為加強廣播電視管理,埃塞俄比亞成立廣播局(EBA)。
全國現有121家報刊雜誌。官方有阿姆哈拉語日報《亞的斯澤門》(Addis Zemen)和季刊《澤門》(Zemen),奧羅莫語週報《貝瑞薩》(Beresa),阿姆哈拉語和英文季刊《今日埃塞俄比亞》(Ethiopia Today),英文日報《埃塞俄比亞先驅報》(The Ethiopian Herald),阿拉伯文週報《世界》(Alem)。
官方埃塞俄比亞通訊社(Ethiopian News Agency)成立於1942年,是非洲大陸歷史最悠久的通訊社之一,也是埃塞最早的新聞機構。在國內設有38家分支機構。另有私營的瓦爾塔信息中心(Walta Information Center),1993年成立,主要報道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要聞,向國內各廣播電台、電視台和主要報刊供稿。 [27] 
中國的新華社、中央電視台(含中國國際電視台)和光明日報社在埃塞俄比亞設有記者站。其他外國駐埃塞俄比亞的媒體有:英國廣播公司(BBC)、法新社、美聯社、德國之聲、半島電視台、美國之音、路透社等。 [18] 

埃塞俄比亞電力

因為地處東非高原,埃塞俄比亞的水電資源豐富,電力基本都來自水電和少量風電、光伏和地熱能。埃塞俄比亞的電力供應足以滿足本國需求,但由於配電網絡老化,經常發生斷電現象。此外帶,部分工業園區地理位置偏遠,電力配套不到位,影響了企業投資進度。
截至2021年5月,埃塞俄比亞總裝機容量為4498兆瓦。其中,水電站15個,裝機容量4068兆瓦,佔比90.44%,風電站3個,裝機容量324兆瓦,佔比7.2%,剩餘104兆瓦裝機容量來自地熱能和柴油發電等。2018/2019財年,埃塞俄比亞全年發電量為138億千瓦時。
埃塞俄比亞的電網與蘇丹、吉布提和肯尼亞聯通,並開始向上述國家出口電力。未來,埃塞俄比亞還將向埃及、坦桑尼亞和南蘇丹等國出口電力。2019/2020財年,電力出口為埃塞俄比亞帶來約6640萬美元外匯收入。 [18] 

埃塞俄比亞通信

埃塞俄比亞電信公司(Ethio Telecom,簡稱“埃塞電信”)是埃塞俄比亞的國有電信運營商。2020/2021財年,埃塞電信的收入為565億比爾,同比增長18.4%。埃塞電信因國際業務獲得外匯收入1.67億美元,同比增長13%。客户數量為5620萬户,手機用户數量達到5430萬户,網絡接入用户為2500萬户。目前,埃塞俄比亞大部分地區仍覆蓋3G網絡,亞的斯亞貝巴等70餘座城鎮已開通4G網絡。2019年7月,埃塞俄比亞財政部表示,埃塞俄比亞將出售國有企業埃塞電信公司部分股權,股權出售將通過競標完成。此外,埃塞俄比亞於2020年第一季度啓動兩張新運營商牌照的競標工作。2021年5月11日,埃塞電信啓動移動支付功能服務(tele birr)。
埃塞俄比亞國有郵政局和部分私營捷運快遞公司提供國內、國際郵政服務。 [18] 

埃塞俄比亞外交

埃塞俄比亞外交政策

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張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基礎上與各國發展關係。強調外交為經濟建設服務。重視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友好合作,努力發展與西方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爭取經濟援助。注重學習借鑑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發展經驗。努力推動非洲政治、經濟轉型,重視在非洲特別是東非發揮地區大國作用,積極調解南蘇丹、索馬里等地區熱點問題。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和非洲聯盟、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等組織成員,2023年8月獲邀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1]  [27]  [31] 

埃塞俄比亞外交關係

對重大國際問題的態度
國際形勢: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潮流,國際社會圍繞政治、經濟和社會等領域的合作趨勢有望加強。支持國際關係民主化,呼籲發展中國家通過聯合自強積極融入全球化進程。非洲應在全球治理問題上擁有更多發言權。
聯合國改革:重視聯合國作用,認為世界多極化趨勢為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提供了契機。主張促進聯合國民主化,支持安理會改革,希望非洲擁有具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席位,堅持非盟共同立場。
非洲發展:呼籲國際社會關注非洲,創新融資方式,增加融資渠道,加大對非援助力度。主張改革國際金融體系,為非洲國家增加相應政策空間,將非洲國家的發展成果和績效作為提供援助的標準,增加非洲代表性和發言權。認為非洲國家應認真思考自身發展道路和政策,避免被進一步邊緣化。
氣候變化:前總理梅萊斯曾任非洲氣候變化問題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委員會協調員、聯合國氣候變化資金問題高級別小組共同主席(該小組因任務完成已解散)。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呼籲非洲國家加強團結與合作,建立氣候變化問題非洲集體談判機制;基本認同全球升温不超過2℃及2050年全球排放減半的長期目標,要求發達國家必須率先大幅減排,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足夠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對德班會議結果基本滿意,認為會議堅持了雙軌談判機制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作出安排,啓動了綠色氣候基金,向國際社會發出了積極信號,整體對非洲有利。 [1]  [24] 
同中國的關係
1970年11月24日兩國建交。海爾·塞拉西皇帝、門格斯圖總統、梅萊斯總理等曾訪華。埃革陣政府堅持一箇中國立場,重視對華關係,願學習和借鑑我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經驗。兩國簽有貿易、經濟技術合作、文化合作等協定。
2005年是中埃建交35週年,兩國總理和外長互致賀電,雙方舉行了一系列慶祝活動,並以此為契機推動兩國全面合作伙伴關係向前發展。11月27-30日,埃塞俄比亞外交部長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曾慶紅副主席予以會見,李肇星外長主持會談。雙方簽署了中埃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2007年4月,埃塞俄比亞人劫持16名中國人質,7人遇害,9人獲救,他們於5月都回到國內,儘管如此,兩國的關係仍然是友好的。
此外,外交部部長助理呂國增兩次訪埃。中國政府還應埃政府邀請派遣觀察員對埃議會選舉進行了觀察。南京軍區司令員朱文泉中將、教育部援非工作組訪埃。中方派出12名青年志願者赴埃開展支援服務工作。埃議會聯邦院議長穆拉圖·特肖梅來華參加世界漢語大會。埃教育部長辛塔耶胡·沃爾德·米切爾來華出席首屆中非教育部長論壇。埃最高法院副院長曼比爾·謝哈耶、埃新聞團訪華。 [10] 
中埃塞經濟技術合作始於1971年,兩國簽有貿易、經濟技術合作等協定,迄今中國已為埃塞建成了公路、獸醫站、發電站和供水工程等成套項目。2023年1-11月,雙邊貿易額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5.5%;其中中方出口額約23.6億美元,進口額約4億美元。中方主要出口輕工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機器設備、紡織品和醫藥化工產品等,進口芝麻、乳香、沒藥、皮革、棉花和咖啡等。埃塞系中國第一大芝麻進口來源國。中國是埃塞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投資來源國和第一大工程承包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雙方積極開展抗疫合作,中方向埃塞提供抗疫物資。
1988年兩國簽訂文化合作協定。雙方文化代表團、演出團互訪頻繁。2021-2022年,埃塞在華留學生3184名。埃塞目前有2所孔子學院。自1974年起,中方共向埃塞派出26批醫療隊共407人次(包括2批救災醫療隊)。目前,中方在埃塞醫療隊員16名。埃塞是中國青年志願者前往服務的第一個非洲國家和中國公民組團出境旅遊目的地國。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開通至北京、廣州、上海、成都、香港等地航線,是開通赴華航線最多的非洲航空公司。 [35] 
2023年10月17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全天候戰略伙伴關係 [30] 
同美國的關係
埃塞與美國1903年建交。埃塞重視對美關係,是接受美援助最多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之一,但對美指責其侵犯人權予以嚴厲批評。美視埃塞為非洲反恐合作伙伴,支持埃塞出兵索馬里。兩國保持密切的軍事合作。2007年,埃塞總統吉爾馬、外長塞尤姆分別訪美。美國務院助理國務卿弗雷澤數次訪問埃塞。2008年10月,埃塞總理梅萊斯赴紐約出席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高級別會議期間會見美國務卿賴斯。2010年7月,美國務院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卡爾森訪問埃塞。2011年,埃塞副總理兼外長海爾馬里亞姆訪美,美國國務卿克林頓訪問埃塞。2014年4月,美國國務卿克里訪問埃塞。8月,埃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赴美出席美非峯會。2015年7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埃塞。2017年10月,美共和黨兩參議員訪埃,美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受特朗普總統委派訪埃。2018年3月,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訪埃。7月,阿比總理訪美,分別會晤美副總統彭斯、世界銀行行長金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組織總裁拉加德。11月,美國負責非洲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納吉訪埃,美軍非洲司令部司令瓦爾德豪澤隨訪。2020年2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埃塞。2020年4月,阿比總理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2020年11月埃塞北部軍事衝突爆發後,美對埃塞實施制裁。2022年1月,美國將埃塞從《非洲增長與機遇法案》受惠國名單中剔除。2022年12月,阿比總理赴美出席第二屆美非峯會,期間會見美國務卿布林肯。 [1]  [22] 
同英國的關係
19世紀,英國遠征軍入侵埃塞俄比亞,遭到當地軍民頑強抵抗。1973年,埃塞與英國簽署經濟技術合作協定。門格斯圖執政時期,雙方因埃塞與索馬里領土爭端關係疏遠。埃革陣執政後,兩國關係逐步改善。英在埃塞設有文化中心,是埃塞第二大援助國。2005年5月埃塞大選後,兩國關係因英國指責選舉不符合民主標準而受到一定影響。2006年兩國關係有所恢復。埃塞認為英在減免債務、加強能力建設、消除貧困、建立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立網絡信息平台等方面給予了很大幫助。2008年6月,英國外交國務大臣吉姆·豪威爾訪問埃塞。2011年,埃塞副總理兼外長海爾馬里亞姆訪英。英國國際發展大臣、外交大臣先後訪問埃塞。2013年1月,埃塞外長特沃德羅斯訪英。2月,英國副首相訪問埃塞。7月,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訪問埃塞。2018年11月,英國非洲事務大臣哈里特·鮑德温訪問埃塞。2019年5月,英國外交大臣亨特訪問埃塞。 [1] 
同俄羅斯的關係
冷戰結束後,埃塞同俄羅斯交往不多,經貿活動較少。1992年1月,埃塞宣佈承認獨立的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2001年,埃塞總理梅萊斯首次正式訪俄。11月,俄埃友好協會成立。2002年9月,俄羅斯總理卡西亞諾夫訪問埃塞,與梅萊斯總理舉行會談,雙方就修復原蘇聯經援項目、開發天然氣等合作達成一致。2004年兩國建立直接貿易關係。2011年,埃塞副總理兼外長海爾馬里亞姆訪俄。2007年至2013年11月,俄向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埃塞辦事處提供1300萬美元援助。2018年3月,俄外長拉夫羅夫訪埃。2019年10月,埃塞總理阿比出席在索契舉辦的俄羅斯—非洲峯會。2020年4月,阿比總理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電話。 [1] 
同厄立特里亞的關係
埃塞與厄特1952年結成聯邦。1962年埃塞政府宣佈將厄特併為一個州,引發厄特人民武裝獨立鬥爭。1993年厄特宣佈獨立,埃塞予以承認並與之建交。1998年兩國因邊界衝突爆發戰爭,2000年簽署和平協議,同年9月聯合國埃厄特派團成立。因埃塞對埃厄邊界委員會裁決先接受後拒絕,埃厄和平進程陷入僵局。邊委會於2007年11月完成“圖上標界”後宣佈解散。2008年7月30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終止埃厄特派團任期。2009年和2011年,埃塞兩次推動聯合國安理會對厄實施制裁。2016年6月,兩國在邊界中斷地區發生小規模交火,並互相指責對方發起挑釁。2018年6月5日,埃革陣執委會發表聲明,表示埃方將完全接受並執行2000年同厄方簽署的《阿爾及爾和平協議》和埃厄邊界委員會關於兩國邊界劃定的決議。7月,阿比總理與厄立特里亞總統伊薩亞斯實現互訪,宣佈埃厄結束戰爭狀態,恢復外交關係,實現通航、通信。9月,阿比與伊薩亞斯在沙特城市吉達簽署《和平友好全面合作協定》。2018年11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解除全部對厄制裁措施。2019年1月,兩國宣佈開放邊境。2020年1月,埃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三國峯會在阿斯馬拉舉辦。 [1] 
自2018年埃厄實現歷史性和解後,阿比總理和伊薩亞斯總統互動頻繁,2020年8月和10月再次互訪。2020年11月埃塞聯邦政府對提格雷州發動軍事行動。厄特予以協同。 [22] 
同吉布提的關係
埃塞和吉布提於1995年建立領事級關係,1996年正式建交。兩國鐵路和公路相連,合營埃塞-吉布提鐵路公司,簽有友好合作條約。埃厄交惡後吉布提港成為埃塞第一大出海通道。目前,埃塞進出口貨物的85%通過該港轉運,每年向吉支付7億美元港口使用費。近年來,雙邊關係良好,兩國領導人多次互訪,並簽署了安全、港口、貿易、投資等多項合作協議。2017年3月,吉布提總統蓋萊訪問埃塞。2018年4月,阿比總理訪問吉布提。12月,吉布提總統蓋萊訪問埃塞。2019年2月,埃塞外交部長沃爾基內訪問吉布提。5月,埃塞副總理德梅克訪問吉布提。 [1] 
同肯尼亞的關係
埃塞和肯尼亞於1961年建交(1954年建立領事級關係),埃革陣執政後,雙邊關係進一步發展。2005年3月,肯總統齊貝吉訪埃。雙方同意在投資、貿易、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地區和平等領域進行合作,並簽署兩國軍事領域合作協議。2007年1月,埃塞總理梅萊斯對肯尼亞進行工作訪問。2012年3月2日,埃塞總理梅萊斯、肯尼亞總統齊貝吉和南蘇丹總統基爾在肯尼亞拉穆港共同出席拉穆港-南蘇丹-埃塞交通走廊項目奠基儀式,該項目包括港口、道路、鐵路和輸油管道建設,旨在為東部和中部非洲地區的內陸國家提供貿易通道和出海港口。2013年4月,埃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訪問肯尼亞,會見肯總統肯雅塔,雙方就兩國關係和索馬里和平和重建問題交換意見。2016年6月,海爾馬里亞姆再次訪問肯尼亞,兩國簽署了從肯尼亞拉穆港至亞的斯亞貝巴的輸油管線建設協議。2016年11月,肯尼亞外長阿明娜訪問埃塞,就加強兩國關係達成共識。2018年5月,埃塞新總理阿比就職後不久即訪問肯尼亞。2019年3月,埃塞總理阿比出面協調解決肯尼亞和索馬里之間的海上爭端。5月,埃塞總統薩赫勒-沃克·祖德訪問肯尼亞。2020年3月,埃塞總統薩赫勒-沃克·祖德再次訪問肯尼亞,與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討論復興大壩等地區問題。2022年9月,阿比總理赴肯出席新任總統魯託就職儀式。10月,魯託總統訪問埃塞。 [18]  [22] 
同蘇丹的關係
埃塞和蘇丹1956年建交。20世紀80年代,埃塞、蘇丹因相互支持對方反政府武裝交惡。埃革陣執政後,兩國關係特別是經貿合作發展較快。開通了公路和微波通訊,埃塞開始從蘇丹大量進口石油,並使用蘇丹港。埃塞支持蘇政府在達爾富爾問題上的立場,認為達問題屬蘇內政。反對國際刑事法院起訴蘇總統巴希爾。2008年4月,埃塞參與聯合國/非盟蘇丹達爾富爾混合行動的首批警察共15人啓程赴蘇,此後在達區部署了1600名維和士兵。近年來兩國高層互訪不斷。2010年4月,埃塞總理梅萊斯致電蘇丹總統巴希爾,祝賀巴連任。2011年7月,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埃塞向阿布耶伊地區部署聯合國臨時安全部隊(UNISFA)。2017年3月,蘇丹總統巴希爾訪問埃塞。2018年5月,埃塞新總理阿比就職後不久即訪問蘇丹,兩國領導人就埃塞政府參股蘇丹港口和加強其他領域經貿合作等事宜達成共識。11月,蘇丹總統巴希爾訪問埃塞。2019年4月,蘇丹發生政變;5月,埃塞總理阿比會見蘇丹過渡軍事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法塔赫·布爾漢,表示不干涉蘇丹民主進程。6月,阿比訪問蘇丹,調解蘇丹軍政府和反對派矛盾。2023年1月,阿比訪問蘇丹並同布爾漢舉行會晤。 [22] 
埃塞同蘇丹存在邊界爭端,主要集中在法什卡地區。近年來,埃蘇圍繞該地區發生數次摩擦。2022年6月再次爆發軍事衝突,7月以來,局勢有所緩和。 [1]  [22] 
同南蘇丹的關係
在埃塞皇帝海爾·塞拉西推動下,蘇丹政府於1972年與南部蘇丹當局簽署《亞的斯亞貝巴協議》,蘇第一次內戰結束。門格斯圖軍政府時期,埃塞與蘇丹關係相對較冷淡。1983年蘇第二次內戰爆發,埃塞加大了對蘇南部地區反蘇武裝的支持。蘇政府亦支持埃塞境內的反政府武裝,兩國由此交惡。1991年埃革陣推翻門格斯圖軍政府上台執政後,注意平衡發展與兩蘇關係,並通過多渠道參與調解蘇內戰。2005年,兩蘇在肯尼亞簽署《全面和平協議》(CPA),埃塞為此發揮了積極作用。此後,埃塞與南蘇丹當局分別在朱巴和亞的斯亞貝巴互設領事館。2011年7月,埃塞總理梅萊斯出席南蘇丹獨立日慶典活動,當天兩國建交。同年11月,埃塞將駐朱巴領館升格為大使館。建交後,兩國互訪頻繁,雙方成立了部長級聯合委員會,確立了戰略伙伴關係,在交通、運輸、貿易、通訊、教育、能力建設、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2013年12月南蘇丹爆發激烈武裝衝突後,埃塞積極參與斡旋,海爾馬里亞姆總理親赴南調解,發揮了重要作用。2014年1月以來,在東非政府間發展組織(伊加特)等各方大力斡旋下,南蘇丹衝突雙方多次在埃塞進行談判並簽署停火協議。5月,南蘇丹總統基爾和反對派領導人馬夏爾在埃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主持下,在亞的斯亞貝巴舉行衝突爆發以來首次會晤,並簽署《關於解決南蘇丹危機的協議》。2017年底、2018年初以來,儘管埃塞政局出現變化,但埃塞仍堅持推動在該國召開了三次“重振南和平協議高級別論壇”會議,斡旋解決南蘇丹國內衝突,取得一定進展。2018年5月,南蘇丹總統基爾再次訪問埃塞,與埃塞新總理阿比就伊加特(IGAD)牽頭協調南蘇丹和平進程達成共識。10月,埃塞總統薩赫勒-沃克·祖德訪問南蘇丹,討論南蘇丹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和平協議。埃塞總統薩赫勒-沃克參加了2018年10月31日在南首都朱巴舉行的《重振協議》簽署慶典。 [1] 
同埃及的關係
兩國在尼羅河水資源使用問題上素有分歧。埃革陣執政後,雙邊關係逐步改善。兩國與蘇丹在尼羅河水資源使用問題上保持溝通,成立“東尼羅河流域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和“三方論壇”,協調合理開發和利用尼羅河水資源問題。2007年1月,埃塞外長塞尤姆訪問埃及。2009年6月,兩國簽署《關於共同開發利用尼羅河的諒解備忘錄》。2010年5月,以埃塞為首的尼羅河上游7國單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要求尼羅河流域各國享有公平、合理利用尼羅河水資源的權利,埃及對此予以反對。2013年6月,埃及外長訪問埃塞,雙方發表聯合公報,表示將通過對話解決有關問題。2015年3月,在蘇丹推動下,埃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埃及總統塞西和蘇丹總統巴希爾在喀土穆共同簽署《復興大壩原則宣言協議》,強調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分歧,在互利共贏和尊重國際法基礎上進行合作。2018年1月,海爾總理訪問埃及,同埃及總統塞西就尼羅河水資源分配和埃塞復興大壩建設進行直接對話。同月,蘇丹總統巴希爾、埃及總統塞西、埃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在第30屆非盟峯會期間舉行三方會議,就三國關係特別是建設復興大壩交換看法,宣佈成立由三國水利部長參與的技術委員會,就建設復興大壩面臨問題進行探討。5月,埃塞與埃及、蘇丹在亞的斯亞貝巴就復興大壩問題舉行新一輪磋商並達成共識。6月,阿比總理訪問埃及,表示復興大壩不會影響埃及的尼羅河水量份額。12月,埃塞宣佈復興大壩水電站將推遲至2022年完工。2019年至今,在美國、世界銀行、非盟等各方斡旋下,埃塞、埃及、蘇丹圍繞復興大壩舉行多輪磋商,但尚未在關鍵問題上達成一致。 [1] 
同索馬里的關係
1964年和1977年,兩國曾因領土爭端兩度交戰,並於1977年斷交。埃革陣執政後,埃塞積極參與調解索國內衝突,多次在其境內推動索各派召開和會併發起國際援索會議。2002年1月,伊加特首腦會議授權肯尼亞、埃塞俄比亞和吉布提等國聯合調解索問題,並召開索新一輪和會。在埃塞等國推動下,索通過過渡聯邦憲章併成立過渡聯邦政府和議會。2006年10月,索過渡聯邦政府總統優素福訪問埃塞,會見梅萊斯總理,尋求埃塞繼續支持索和平進程並提供援助。12月,埃塞出兵協助索過渡聯邦政府擊敗反政府武裝伊斯蘭法院聯盟。2010年3月,索過渡政府與重要武裝派別遜尼派聯盟達成合作協議,埃塞為此發揮了重要作用。2010年9月和11月,索過渡政府總理和總統分別訪問埃塞。2011年12月,埃塞出兵越境打擊索反政府武裝沙巴布。2012年索正式政府成立後,兩國高層交往較多,埃塞並促成索政府與朱巴蘭地方臨時政府達成和解協議。2013年4月,索馬里總理希爾敦訪問埃塞,埃塞表示將一如既往支持索馬里和平和穩定。2014年1月,埃塞駐索部隊正式加入非盟駐索特派團。2017年2月,索舉行總統選舉,前總理穆罕默德當選新一屆聯邦政府總統並就職,埃塞對穆當選表示祝賀。阿比總理就職以來,埃塞同索馬里互訪和高層互動頻繁。2018年9月,埃塞、厄特、索馬里簽署《全面合作聯合宣言》,三國將加強合作,建立密切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安全關係,協調促進區域和平與安全。6月,索馬里總統穆罕默德訪問埃塞。2020年1月,埃塞、厄立特里亞、索馬里三國峯會在厄特首都阿斯馬拉舉辦,三國就加強次區域合作達成廣泛共識。2022年8月,埃塞總理阿比訪索,並出席馬哈茂德總統就職儀式。2023年2月,阿比與索馬里、吉布提、肯尼亞等多國領導人在索首都摩加迪沙會晤,就地區安全和反恐局勢等交換意見。 [1]  [22] 
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埃塞積極發展同阿拉伯特別是海灣國家的關係,爭取經援和投資。2003年1月,埃塞、蘇丹、也門外長會議在喀土穆召開,三方就加強經濟合作等問題進行了討論,同意建立地區反恐聯盟。2004年2月,埃塞總理梅萊斯在出席非盟特別首腦會議期間與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舉行會談。2005年2月,梅萊斯總理訪問卡塔爾,兩國簽訂了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同年3月,沙特議會代表團訪問埃塞。2008年4月,埃塞指責卡塔爾破壞非洲之角穩定,宣佈兩國斷交。2012年11月,卡塔爾首相兼外交大臣訪問埃塞,此係兩國斷交後首次高層訪問,標誌着埃卡關係正式恢復正常化。2013年3月,阿聯酋外長謝赫·阿卜杜拉訪問埃塞。埃塞決定在阿布扎比開設新使館。11月,埃塞總理海爾馬里亞姆赴科威特出席“第三屆非洲-阿拉伯峯會”。 [1] 
與烏克蘭的關係
埃塞俄比亞是烏克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設立了3個大使館的國家之一。 [20] 
與金磚國家的關係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4日上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召開特別記者會,宣佈金磚國家擴員。埃塞俄比亞等國獲邀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28] 
當地時間2023年8月24日上午,在約翰內斯堡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五次會晤特別記者會上,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宣佈,金磚國家決定邀請埃塞俄比亞等六國,自2024年1月1日起成為金磚合作機制的正式成員。 [29] 
2024年1月1日,埃塞俄比亞成為金磚國家正式成員。 [33] 

埃塞俄比亞旅遊

埃塞俄比亞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北起西亞的死海約旦河谷地,南出亞喀巴灣經紅海,由東北向西南縱貫埃塞俄比亞高原中部。抵達埃塞俄比亞南端的阿巴亞湖後,大裂谷分成東西兩支繼續向南延伸。東支裂谷為主裂谷,它經肯尼亞北端的圖爾卡納湖向南縱貫肯尼亞高地,過馬尼亞拉湖向西南延伸至坦桑尼亞南端的馬拉維湖。 [11] 
東非裂谷帶地形複雜,千姿百態。有時高峯矗立,層巒疊嶂;有時峽谷含幽,湖光秀美。裂谷帶火山林立,多姿多彩。在眾多的火山中有數百年不曾活動的死火山,也有本世紀還曾爆發過的活火山。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乞力馬扎羅山和位於肯尼亞境內的肯尼亞火山。坦桑尼亞境內的梅魯火山是一座活火山,曾於1953年爆發過。這裏最為壯觀的活火山應數位於基伍湖以北的尼臘貢戈火山。這座火山海拔只有3700米,但火山上空終年籠罩着濃煙,方圓幾十裏都可聞刺鼻的硫磺氣味,火山口裏有一個充滿高温熔岩的岩漿湖,湖中岩漿紅如鋼水,時而熱浪翻滾,火光沖天,時而轟鳴大作,響徹雲霄,真可謂為世上少有的奇觀。
東非大裂谷幾乎跨越了東部非洲所有的國家,其中以在埃塞俄比亞境內為最長。其實東非大裂谷不只侷限於東非範圍之內,它實際上是地跨中東與東非的一條巨大斷裂帶,所以人們將其稱為地球最大的傷疤。 [11] 
東非大裂谷 東非大裂谷

埃塞俄比亞拉利貝拉教堂

拉利貝拉教堂在埃塞俄比亞的北部,隱藏在綠色橄欖樹林中的11座拉利貝拉教堂突然顯現。人們通常是仰視教堂,而在這裏則變成了俯視。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精緻的教堂像龐大的雕塑,與埃洛拉的廟宇一樣從堅硬的岩石中開鑿而成。它們建於公元12世紀後期拉利貝國王統治時期。由於該城鎮名聲日增,最終以國王拉利貝的名字重新命名(原名為“哈”)。聖喬治教堂是拉利貝惟一被鑿成十字架形的教堂。
這些教堂的建成使拉利貝拉城成了一個宗教中心。它也許可以與埃塞俄比亞最重要的城市阿克薩姆,或者甚至與耶路撒冷相匹敵。從前人們只能乘坐騾車抵達這裏。21世紀初,從公路或空中都很容易到達拉利貝拉。 [11] 
拉利貝拉教堂 拉利貝拉教堂

埃塞俄比亞“黃金”温泉

這座硫磺温泉位於非洲埃塞俄比亞,温泉的水面低於海平面,水中鹽分極高。受鹽及其他礦物的影響,温泉呈現鮮亮的顏色。 [11] 

埃塞俄比亞世界遺產

至2008年止,埃塞俄比亞共有8處世界遺產,如下 [12] 

名稱
類型
所在地
1
文化遺產
提格雷州
2
3
文化遺產
阿姆哈拉州
4
文化遺產
阿姆哈拉州
5
阿瓦什河谷
自然遺產
6
哈勒爾設防城
文化遺產
哈拉里州
7
文化遺產
南方州
8
奧莫河谷
自然遺產
南方州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