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大公國(盧森堡語:Groussherzogtum Lëtzebuerg,德語:Großherzogtum Luxemburg,法語:Grand-Duché de Luxembourg),簡稱盧森堡,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國土面積2586.3平方公里。屬海洋—大陸過渡性氣候,1月平均氣温0.8℃,7月平均氣温17.5℃,年平均氣温9℃,年均降水量782.2毫米。全國劃分為3個大區、12個省、102個市鎮,首都為盧森堡市。截至2022年5月,盧森堡人口64.5萬,其中盧森堡人佔52.8%,外籍人佔47.2%(主要為葡、法、意、比、德、英、荷僑民)。
[1]
目錄
盧森堡歷史沿革
編輯法蘭克王國分裂後,盧森堡地區在963年成為阿登伯爵西格弗裏德的領地。1060年其後裔康拉德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盧森堡伯爵,盧森堡領地基本形成。
1364年,盧森堡升為公爵領地。
15世紀盧森堡為勃艮第公爵所控制。
1556年,轉歸西班牙國王統治。
16世紀末起,盧森堡的冶鐵業開始發展起來。
17世紀,盧森堡捲入三十年戰爭。
1659年簽訂《比利牛斯和約》,盧森堡南部一些地區劃歸法國。
1684~1697年,法國曾佔領盧森堡全境。
1795~1814年,法國佔領盧森堡。
1866年,盧森堡脱離德意志邦聯。
1868年,制定君主立憲制憲法。
1890年,徹底擺脱荷蘭國王的統治,由拿騷-威爾堡家族(Nassau-Weilburg)專領,盧森堡大公國獨立。
19世紀末20世紀初,盧森堡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冶鐵鍊鋼業成為國家主要工業,成為發達的工業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軍隊佔領盧森堡,大公及政府為德國控制。
1921年,盧森堡與比利時訂立關税經濟同盟。
1945年,戰後,盧森堡加入聯合國。
1948年,與比利時、荷蘭建立關税經濟同盟。
1958年,加入歐洲共同體。
1972年11月16日,盧森堡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1974年以來,為適應國際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改變國內經濟結構單一局面,盧森堡政府推行工業多樣化政策,取得了一些成績,經濟進一步發展,80年代鋼產量人均達16噸,遠居世界之冠,併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1995年成為申根區國家,1998年5月成為首批歐元國之一。
盧森堡地理環境
編輯盧森堡區域位置
盧森堡位於歐洲西北部,東鄰德國,南毗法國,西部和北部與比利時接壤。為內陸國家,國土面積2586.3平方公里。
[1]
盧森堡地形地貌
地勢北高南低,北部阿登高原厄斯林區佔全境1/3。南部為古特蘭平原。
盧森堡氣候特徵
盧森堡的氣候屬於海洋——大陸過渡性的氣候,全年温度較為適中,1月份平均氣温0.8℃,7月份17.5℃;年平均氣温9℃,年均降水量782.2毫米。北部氣候寒冷,冬季平均氣温在0℃以下,最低氣温在-15℃左右;夏季平均氣温18℃左右;南部氣候宜人,冬季平均氣温在2℃,夏季平均氣温17.5℃~19.5℃。年平均氣温9℃,年均降水量782.2毫米。
盧森堡自然資源
編輯盧森堡的自然資源比較貧乏。森林面積近9萬公頃,約佔國土面積的1/3。盧森堡境內鐵礦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南部的古特蘭平原的“紅土區”,土質含鐵量高,土呈褐紅色,因此被稱為“紅土國”。2010年已探明鐵礦儲量2.7億噸,是盧森堡最重要的礦產資源。
[1]
盧森堡行政區劃
編輯區 | 人口 | 面積(km) | 首府 |
---|---|---|---|
迪基希Diekirch | 67454 | 1157 | 迪基希Diekirch |
格雷文馬赫Grevenmacher | 51948 | 525 | 格雷文馬赫Grevenmacher |
盧森堡Luxembourg | 320137 | 904 | 盧森堡Luxembourg |
盧森堡國家象徵
編輯盧森堡國名
盧森堡(法Luxembourg,德Luxemburg)國名來源於首都名。公元3世紀,在布克附近修建一要塞,日爾曼族法蘭克人稱之為盧澤爾堡(Lutzelburg),在古高德語中意為小城堡。Lutzel是小的意思。公元963年,阿登伯爵之弟西熱弗魯克在阿爾澤特河畔的古羅馬大道上,選中一峻峭而又曲折峽谷所構成的地方建一城堡,並沿用盧澤爾堡這一名稱,後傳訛為今名。
盧森堡國旗
盧森堡國旗呈長方形,長寬之比為5:3或2:1。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紅、白、淺藍三色。紅色象徵着熱烈和勇敢的國民性格,還象徵在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鬥爭中犧牲烈士的鮮血;白色象徵人民的純樸和對和平的追求;藍色代表藍天,意味着人民獲得了光明和幸福。三色聯在一起又象徵平等、民主和自由。
盧森堡國徽
盧森堡國徽分為大中小三種,中心圖案為一盾徽,繪有白藍相間的十條橫條,中間為一隻頭戴金冠、呈憤怒狀的紅色獅子。上有大公冠冕。中間部分有兩隻獅子守護盾徽。大國徽為中間國徽加上鬥蓬,上方有大公冠,下飾勳章。大國徽為斗篷式。在頂部有一金色王冠的金、紅、白三色斗篷內,有一枚盾徽。盾面由白、藍相間的平行條紋組成,其上繪有一隻頭戴王冠的直立着的紅獅,紅、白、藍三色為國旗顏色。盾徽上方有一頂公爵金冠,兩側各有一隻金獅,周圍飾有綬帶,下端懸垂着一枚奧康勳章。國徽圖案象徵盧森堡是一個大公國。
盧森堡國歌
《我們的祖國》,密卡埃爾·倫茨詞,簡-安東尼·欽能曲。
國歌歌詞:
上天你有強勁的手主宰下界諸國,庇護盧森堡免受外來枷鎖和災禍。
您的自由精神請一如既往賞給諸國,讓亮堂堂的自由太陽從今永不落。
讓亮堂堂的自由太陽從今永不落。
盧森堡國花
盧森堡國鳥
盧森堡國語
盧森堡首都
盧森堡市(Luxembourg),面積51.2平方公里,人口11.6萬(2017年底)。
[2]
盧森堡人口
編輯盧森堡總數與構成
盧森堡多語言現象
“十字路口國家”的多語言現象都是由於不同民族雜居,而盧森堡卻不然,傳統上這個國家的主體民族只有一個——盧森堡人,這個民族血緣上和法國相近,但歷史上卻長期是德語系的“神聖羅馬帝國”一部分,而歐洲宮廷上層又普遍有用法語交流的傳統習慣,這就造成德法兩種語言都成為書面語言的現象,而長期未曾書面化的盧森堡語,則作為口語長期沿用。
盧森堡語是弗蘭康階語的一支,使用人口主要分佈在莫澤爾區以及接壤的德、法城市。盧森堡語雖屬於高地德語的中西語族,但有超過5000個法語語源詞彙。作為母語,盧語亦盧森堡人看做是“心之語言”,用於日常口語而非書面語.教育體制中盧、德、法三語循序漸進,並行不悖。小學低年級用盧森堡語授課,高年級開始用德語講習,中學開始再轉化成法語。熟練掌握這三門語言是當地中學畢業的必要條件,這就導致了半數的中學生都拿不到畢業文憑。體制之下,移民(尤其是非歐洲移民)子女尤其吃虧。
盧森堡政治
編輯盧森堡政體
實行君主立憲制。盧森堡政局長期保持穩定,政府推進經濟社會體制改革與多元化戰略,注重保障民生,經濟實現持續發展,外交活躍。
[1-2]
盧森堡王室:盧森堡大公——亨利大公;大公夫人——瑪麗亞·特雷莎·梅斯特雷。
盧森堡憲法
盧森堡議會
一院制,為最高立法機構。有議員60名,任期5年。本屆議會於2018年10月14日選舉產生,基社黨保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但席位未過半數。民主黨、社工黨和綠黨執政聯盟席位剛剛過半。議長費爾南·埃特讓(民主黨)。
[1-2]
盧森堡司法
全國設1個高等法院、1個行政法院、2個地區法院、3個治安法院。1996年成立憲法法院。各級法院的法官均由大公任命,終身制。最高法院院長羅傑·林登(Goger Linden),總檢察長瑪蒂娜·索洛維耶(Martine Solovieff,女)。
[1-2]
盧森堡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8年12月5日由民主黨、社工黨和綠黨聯合組成,2020年7月小範圍改組,內閣共17名成員(1名首相、2名副首相、14名大臣)。主要成員有首相兼國務、媒體、宗教、數字化及行政改革大臣格扎維埃·貝泰爾(Xavier Bettel),副首相兼國防、交通及公共工程大臣弗朗索瓦·鮑什(François Bausch),副首相兼消費者保護大臣、衞生大臣、社會安全部長級代表波萊特·勒內(Paulette Lenert),外交、歐洲事務、移民及避難大臣讓·阿瑟伯恩(Jean Asselborn)。
[1-2]
盧森堡政黨
(1)基督教社會黨(Parti Chrétien Social,CSV):簡稱“基社黨”,1914年成立。原名“右派黨”,1944年改用現名。主席克勞德·維瑟勒(Claude Wiseler)。
(2)民主黨(Parti Démocratique,D.P.):1904年成立。前身是自由黨,1945年重建,稱民主愛國集團,1955年改用現名。主席科琳娜·卡昂(Corinne Cahen,女)。
(3)社會工人黨(Parti Ouvrier Socialiste Luxembourgeois,LSAP):簡稱“社工黨”,1902年成立。原名盧森堡社會民主黨,1945年改用現名。主席丹·比安卡拉納(Dan Biancalana)。
(4)綠黨(Parti Vert / Dei Greng):1983年成立。1986年分裂,1994年12月重新合併。兩主席容娜·伯納德(Djuna Bernard ,女)、梅里·瑟奧維奇(Meris Sehovic)。
(5)選擇民主改革黨(Parti réformiste d’alternative démocratique,A.D.R.):1989年成立。原名民主與合理退休金行動委員會,2006年4月改用現名。主席弗雷德·庫普(Fred Keup)。
(6)左派黨(La Gauche / Déi Lénk):1999年由部分來自盧森堡共產黨、新左派、社會革命黨等黨派的成員創建。全國協調委員會為最高領導機構,委員會成員輪流擔任黨主席和書記等職。
盧森堡政要
大公亨利:國家元首,1955年4月16日生。1975年在英國桑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學習並獲得軍官文憑。1978年在瑞士日內瓦大學獲政治學學士學位。曾獲多項榮譽博士學位。1989年成為盧軍上校,並被授予英國傘兵團榮譽少校軍銜。1980-1998年任國務委員會成員。1998年以來任國際奧委會委員。2000年10月7日正式即位。曾於1988年、1994年、1998年三度以大公儲身份訪華,2006年9月以大公身份對華進行國事訪問,2008年8月以盧國家元首及國際奧委會委員身份來華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2010年10月出席上海世博會盧森堡國家館日活動。2022年2月來華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習近平主席同其會見。
[2]
扎維埃·貝泰爾:首相兼國務、媒體、宗教、數字化及行政改革大臣,1973年3月生,法學碩士。1988年加入盧森堡民主黨,曾多次連任國會議員,2009年當選民主黨議會黨團主席,2013-2015年任民主黨主席。2005年當選盧森堡市副市長,2011年當選盧森堡市長,成為該市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市長。2013年12月起任盧森堡首相兼國務、媒體、宗教、文化大臣。2018年12月獲得連任。
[2]
盧森堡經濟
編輯盧森堡綜述
盧森堡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國小民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連續多年排名世界前三。自然資源貧乏,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大。鋼鐵工業、金融業和衞星通信業是盧森堡經濟的三大支柱產業。2021年主要經濟數據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783.92億美元。
經濟增長率:7%。
通貨膨脹率:2.5%。
盧森堡農業
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不斷下降,2016年約為0.2%。農業生產主要位於盧北部、東部,多半由擁有50公頃以上土地的大農場經營,其中畜牧業佔農業生產50%以上,另有葡萄種植、林業、狩獵、漁業等。農業用地13.14萬公頃。農業人口約3000人,約佔全國就業人口1%。盧綠色農業佔地3924公頃,從業單位102家,其中養蜂廠15家,菜地14家,葡萄園8個,果園8個。盧森堡人均消費綠色食品量在歐盟27國中排名第三。
[1-2]
盧森堡工業
盧森堡旅遊業
盧森堡財政金融
2021年,盧國家財政收入316.64億歐元,財政支出310.14億歐元。盧金融業發達,銀行林立。首都盧森堡市被稱為“金融之都”,是全球第十二大、歐盟第一大金融中心。2021年,在盧註冊銀行124家,銀行總資產9536億歐元,主要國內銀行包括國家儲蓄銀行、通用銀行、國際銀行、信貸銀行等。盧森堡也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歐洲最大的基金管理中心,共管理基金約4000支。
[1-2]
盧森堡著名公司
(1)阿塞洛-米塔爾集團(Arcelor-Mittal):長期為世界第一大鋼鐵集團。總部設在盧森堡市。2001年,盧阿爾貝德鋼鐵公司(創建於1882年)與法國北方和西班牙阿塞拉利亞合併,形成阿塞洛集團(Arcelor)。2006年7月,阿塞洛又與世界第一大鋼鐵公司米塔爾合併,成立阿塞洛-米塔爾集團。目前在全球18個國家進行開採和生產,全球員工超過19萬人,產品銷往160多個國家。2021年收入765.71億美元,其中營業收入169.76億美元,淨收入149.56億美元。
[2]
(2)歐洲衞星公司(SES GLOBAL):成立於1985年,總部設在盧森堡。該公司通過運營ASTRA、AMERICOM及NEW SKIES衞星系統為客户提供電視、廣播和多媒體直接到户的信息傳送服務。擁有衞星數量52顆,居歐洲首位、世界第二,其衞星信號全球覆蓋率達99.999%。1.22億歐洲家庭可接收該公司衞星轉播的2400套電視、電台節目。公司還參股SES SIRIUS、QUETZSAT、CIEL等多家衞星運營商。1998年12月參股亞星公司,與中國的中信公司同為亞星公司股東。2015年,美國電視網絡Fashion One Television通過該公司衞星推出世界首個環球超高清(Ultra HD)頻道Fashion One 4K。2021年營業額17.82億歐元,淨利潤4.53億歐元。
[2]
(3)盧森堡貨運航空公司(Cargolux Airlines International):成立於1970年,是歐洲最大全貨運航空公司,擁有波音747貨機30架,員工2500人,航線90多條,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1年收入44億美元。目前開通至北京、上海、深圳、廈門、重慶、鄭州、香港、台北航線。
[2]
盧森堡對外貿易
主要出口產品為機械設備、鋼鐵製品、輪胎和塑料等。原料和消費品大多靠進口。2021年,進出口總額356億歐元,其中出口額為139億歐元,進口額為217億歐元,逆差78億歐元。主要貿易伙伴是歐盟國家,2021年對德、法、比三個鄰國出口佔出口總額55%,從三國進口占進口總額73.6%。中國是盧在歐盟以外第三大出口目的國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國(2021年)。
[1-2]
盧森堡對外援助
盧森堡人類發展指數
盧森堡文化
編輯盧森堡重要節日
盧森堡習俗
盧森堡人雖然傳統,但並不守舊,也不像德國人或瑞士人那麼古板。盧森堡人喜歡握手,人們在見面時握手,離去時也要握手。盧森堡人對工作早餐有特殊的偏愛,邊吃邊聊;午餐通常是又慢又長,切記不可讓談判話題擾亂了對美味佳餚的享受。而在工作晚餐時,假如客人對產自摩澤爾網谷的盧森堡白葡萄酒加以獎賞的話,盧森堡主人會感到心情愉悦。假如盧森堡主人邀請你去他家進晚餐,給女主人帶去一束花或者一盒糖則是應有的禮節。不要送菊花,對盧森堡人來説,菊花意味着死亡。
盧森堡郵寄舊服裝時需徵收關税。郵寄舊服裝如收件人拒收是不能退回原處的,因此要註明替代收件人及其地址。金、銀首飾和貴重物品郵寄時要保險。按盧森堡規定,禁止郵寄包括未署名及未標明出版者的小冊子、氣槍、匕首、內藏劍和手杖,裝有彈藥的手杖、秘密防衞武器、糖精及類似甜劑(政府購買除外)。
盧森堡實行每週5天工作日,每週工作40~45小時。通常辦公時間上午8時半至下午5時半。銀行營業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半。零售商店上午9時至下午6時。
盧森堡餐飲
大多盧森堡的餐館菜單中以香腸及德國酸菜為特點,以及豬肉,野味及河魚。其它包括肝醬堡加德國酸菜及土豆。典型的盧森堡風味有“tripala”:黑布丁配蘋果醬及土豆泥,“juddmatgardeboenen”:鹹豬肉配法式嫩煎土豆及奶油豆角,“FrituredelaMoselle”:炸小魚,及“Fesch”:黃油炸整魚.盧森堡市飯館很貴,但土耳其,中國等餐館相對很便宜。
盧森堡的典型小吃有土豆蛋糕配蘋果醬,及盧森堡傳統的“咖啡與蛋糕”。
盧森堡美食
盧森堡的特色美食有乳豬、燻火腿、燻豬脖子等;手工製作的鹹奶酪味道鮮美,值得試一試。此外,莫賽爾河谷盛產優質的葡萄酒和啤酒;而用梅子釀製而成的梅子酒口味醇美,是絕佳的佐餐飲料。
盧森堡美酒
摩澤爾峽谷是葡萄酒產地,位於申根(Schengen)和瓦瑟比利格(Wasserbillig)之間,許多品酒師評價這裏出產的葡萄酒是萊茵河支流最好的葡萄酒。著名的申根協議讓這座曾經不為人知的寧靜小村莊聲名鵲起。除了秋天的酒季,格萊文馬奇爾(Grevenmacher),沃爾默丹格(Wormeldange),雷米奇(Remich)和雷默申(Remerschen)都是領略各種各樣葡萄酒窖和小型葡萄酒博物館的理想之地。你還可以在摩澤爾乘船徜徉水上。蒙多夫勒斯巴恩(Mondorf-les-Bains)擁有美麗的公園、現代温泉療養中心、健身中心和桑拿。而在特馬利姆(Thermarium),則可以享受羅馬浴和土耳其浴(奧斯曼帝國時代)。在蒙多夫勒斯巴恩,你甚至還能看到賭場。一年四季,摩澤爾鎮擁有各種各樣的奇觀勝景和休閒娛樂活動。
盧森堡宗教
9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5]
盧森堡軍事
編輯大公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實際由國防大臣直接指揮。盧森堡武裝力量總兵力2114人,由陸軍、憲兵和警察組成。其中陸軍930人,編成1個輕步兵營(轄3個連)和1個獨立連,主要裝備有5輛裝甲運兵車和若干反坦克導彈。憲兵682人,警察502人。陸軍實行志願兵役制,服役期3年。憲兵和警察實行招募制。2016年國防支出約佔國民生產總值約0.5%。
盧森堡交通
編輯盧森堡公路
2019年,盧森堡公路總長2908公里,其中國道837公里,高速公路161公里,二級公路1891公里,與周邊的德國、法國、荷蘭、比利時均有高速公路相連。密度為每100平方公里國土5.88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佔全部公路里程5%。
[9]
盧森堡鐵路
盧森堡運行鐵路總長275公里,連接歐洲各大鐵路網絡。2006年開始,盧森堡和巴黎之間開通了高速鐵路(TGV),與周邊的比利時、德國、荷蘭也有相應的鐵路客運、貨運相連。
盧森堡國家鐵路公司(盧森堡語:Société Nationale des Chemins de FerLuxembourgeois)簡稱盧森堡國鐵(CFL),是盧森堡大公國的國營鐵路運營商,擁有超過3000名員工,是該國第七大企業僱主。其主要經營在盧森堡境內的鐵路客運業務及近30條線路的巴士業務,跨境連接則多與鄰國的法國國鐵、德國鐵路和比利時國鐵聯合運營。
盧森堡空運
盧森堡因國土面積有限,僅有一個機場——盧森堡機場,本地有經營客運的Luxair和經營貨運的Cargolux Airlines International兩家航空公司。
盧森堡有直達法國巴黎,德國法蘭克福、慕尼黑,西班牙巴塞羅那、馬德里,英國倫敦,意大利都靈、米蘭、羅馬以及瑞典斯德哥爾摩等國的航線。
2014年,“鄭州—盧森堡”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橫貫中歐的貨運“空中絲綢之路”成功開啓。重慶、上海、鄭州與盧森堡目前開通了直達貨運航線,其中每週兩班直飛重慶,6班直飛上海,一班串飛北京和廈門。
[9]
盧森堡水運
盧森堡僅有一條可通航的河流—摩澤爾河,是萊茵河的第二大支流,在盧森堡境內總長42公里。盧森堡唯一的貨運港口—梅爾特爾港(Mertert),2018年發貨量為20.96萬噸,其中鋼鐵產品為10.54萬噸,卸貨量53.79萬噸,其中燃料約35.52萬噸。通過水運可與德國、法國聯通。
[9]
盧森堡社會
編輯盧森堡教育
法律規定,在盧森堡年滿6歲兒童必須接受九年義務教育。2003年建立首所完整的大學——盧森堡大學,2014/2015年度在校生6200多人。
盧森堡科研
2016年科研支出佔政府預算約1%。從事科研人數占人口百分比位居世界前10位。重要的科研機構有:盧森堡大學中心,高等技術研究所,大公國研究院,地球動力研究中心等。
盧森堡衞生
盧森堡體育
盧森堡1900年首次參加奧運會,1924年獲得1金1銀。在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上,盧森堡的巴塞爾意外奪得男子1500米的金牌,震驚體育界,並因奪金的突然性而導致舉辦者在頒獎時放錯盧森堡的國歌。之後至2008年盧森堡再無奪牌記錄。
盧森堡新聞出版
有6家日報:5家德文報,1家法文報,日發行量共約13萬份。其中,《盧森堡言論報》(德文)日發行7.5萬餘份;《日報》(德文)日發行2.5萬餘份;《新聞》(德文)日發行2萬餘份;《洛林共和報》(法文)日發行2萬餘份。盧森堡電視台用法、德、荷、盧語播送,星期日還有意大利語節目。盧森堡廣播電台用法、德、英、盧、荷等多種語言廣播。
盧森堡民生
人均收入水平排名世界第一,失業率低,人民生活水平高,人均壽命80歲。盧森堡市是世界最安全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盧森堡公共交通
編輯2018年,盧森堡政府為20歲以下的兒童和年輕人提供了免費交通。中學生可以使用免費班車往返於學校和他們的家。此外,普通人僅需2歐元就可以進行2小時的旅途,這幾乎可以涵蓋該國所有旅程。據英國《衞報》報道,自2019年夏天起將取消火車、有軌電車、公共汽車的費用。盧森堡將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所有公共交通免費的國家。
[6]
盧森堡外交
編輯盧森堡基本國策
盧森堡主張在國際關係中應遵循的準則是:平等、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軍備競賽、遵守國際法、尊重人權、尊重小國利益。盧對外政策以歐洲為重點,與比利時、荷蘭結成經濟聯盟,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主張在北約、歐盟和歐安會組織的框架內建立歐洲集體安全體系,積極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強調美應在歐洲事務中發揮作用,認為俄羅斯和前南斯拉夫地區的穩定對歐洲安全至關重要。主張積極發展和擴大與亞太地區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動歐亞國家間進行政治對話,加強與新興大國合作關係。發展援助以消除貧困、促進發展、維護安定為目標,重點是非洲。盧已同147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
[2]
盧森堡同中國關係
雙邊政治關係
雙邊經貿關係
2022年中盧貿易額8.51億美元,同比下降51.9%,其中中方出口5.21億美元,同比下降63.5%,中方進口3.3億美元,同比增長1.4%。
截至2022年底,盧在華直接投資68.7億美元。中國對盧直接投資共207.48億美元。
中盧在金融、鋼鐵、貨運航空三大傳統合作領域成果豐碩,亮點頻出。2019年3月,中盧雙方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盧森堡大公國政府關於共投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12]
文化和教育交流
1979年兩國簽訂文化合作協定。1983年至2005年,雙方先後簽署了6個文化交流執行計劃,2005年11月兩國簽署《2006—2010年文化合作協定執行計劃》。中國曾在盧舉辦民間藝術展、湖北省周朝藝術品展。中國雜技團、民族樂團、體操隊等曾訪盧。中國還在盧舉行過編鐘表演。雙方還互辦過畫展、“武漢-盧森堡卓有成效之百年合作紀念展”。2001年9—11月,盧方先後在北京和上海舉辦《盧森堡繪畫展——盧森堡大公國國立歷史藝術博物館藏品展》。2002年4月盧方舉辦了“世界遺產在中國”圖片展及“向中國致意”專場音樂會。2003年11月,盧交響樂團訪華演出。2004年5—6月,盧森堡畫家安日爾個人回顧展在深圳舉辦。2006年8月,盧森堡鋼琴家繆勒來華巡演。2008年11月,盧森堡交響樂團在北圖音樂廳舉辦音樂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盧森堡Largo樂隊等來滬舉辦音樂會。2011年10月,盧承辦“第四屆中歐文化對話”,盧前首相、文化和財政大臣分別出席活動並致辭,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和各領域專家組成的中方代表團與歐方就多個專題進行深入探討。
[7]
2000年中國教育部長陳至立訪盧,雙方簽署了中盧教育合作諒解備忘錄。2001年盧教育大臣布拉瑟隨波爾芙副首相訪華,與中國討論了兩國教育合作事宜。2006年盧大公亨利訪華期間,兩國簽署《中國人民大學和盧森堡大學合作備忘錄》。2007年,盧森堡大學正式啓動與中國山東大學、人民大學等高校的研究生互換委培項目,中國首批留學生已學成歸國。現今,盧每年派一名學生來華學習。中國方派學生赴盧學習酒店業及旅遊業管理。此外,中國有少量自費留學生在盧學習,2010年,中國在盧留學生人數達50餘人。2011年7月,“盧森堡中國語言文化中心”成立,在旅盧華人社團開辦的“盧森堡中文學校”基礎上,增設成人班和書法、繪畫和武術等課程。
設領情況
盧森堡旅遊
編輯盧森堡主要城鎮
跨進阿登地區的門户,在埃特布魯克鎮(Ettelbruck)或迪克爾其鎮(Diekirch)之外,分佈着眾多城堡和軍事要塞,出生在盧森堡的著名美國攝影師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用鏡頭記錄下克萊沃城堡(Clervaux),作為其精彩的“《人類一家》(The Family of Man)”攝影展的作品之一。除此之外,阿登地區還彙集了野生公園、阿伯蘇里湖(Upper-S?re)和我們的峽谷(Ourvalley)。
盧森堡著名景點
大公府
大公府(6張)
聖母教堂
聖母教堂建於1613—1621年之間,以前這座文藝復興式的建築並沒有當作教堂,而是作為教會學校。1935年擴建工程之後,三個尖頂的帽子被加上去,成為了聖母堂。這座教堂又被成為聖子聖母教堂,裏面供奉的是聖母瑪利亞。教堂北部門的結構是文藝復興時期藝術風格與巴洛克式風格相結合的產物。教堂內部金碧輝煌,內壇飾以名貴的雪花石膏雕像,牆柱上雕刻着阿拉式圖像。
[3]
大公宮殿
大公宮殿為當時盧森堡最高統治者大公所居住,該建築在歷史上多次被修復,曾將於1554年在一場大火中被毀壞的原市政府大樓也連接起來,作為一個整體,隨後被其西班牙統治者重建。現位於聖母教堂北方的土姆廣場上,該建築物的風格受到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內部裝飾十分的講究且精緻,特別是主會廳,國王的房間和宴會廳。
憲法廣場
憲法廣場(Place de la Constitution),在峽谷邊的憲法廣場是觀賞盧森堡大峽谷的好地方。站在憲法廣場最高點上,放眼眺望,身邊不遠就能望見兩座最大橋樑,阿道夫橋(Pont Adolphe)和夏洛特橋(Pont Grande Duchesse Charlotte),它們懸於絕谷上,攀過峭壁,連接着新舊城區,氣勢如霓如虹。憲法廣場的英雄紀念碑是1923年完工。當時是為了紀念一戰中所陣亡的3000名盧森堡士兵,而在二戰被毀壞之後重建,因此就具有了雙重的意義。紀念碑有12米高,上面的勝利女神像是出自本地藝術家克勞斯之手。在憲法廣場的兩個角落,則分別為貝特留斯炮台及貝克炮台的地下入口處,而其對面則為聖母教堂。
亞當夫吊橋
亞當夫吊橋是盧森堡的市標之一,橋跨越峽谷,很壯觀,由火車站外過馬路沿AUENUELIBERTE走10分鐘就到。
盧森堡古堡
盧森堡古堡久經戰火洗禮,是兵家力爭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它始建於1644年,40年後由法國工程師擴建,最後由奧地利人完成全部工程。古堡下面鑿有20多公里長的地道,都是從堅硬的岩石中開鑿出的。其中防禦通道建立在不同層面上,向下延伸40米,工程十分浩大。這個被稱為“北部的直布羅陀”的防禦體系,在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阿道夫大橋
阿道夫大橋作為歐洲地區傑出建築物之一,也是盧森堡的市標之一的“阿道夫大橋”建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是一座由石頭砌成橫跨盧森堡大峽谷的高架橋,此橋高46米、長84米,且支撐橋樑的拱門成左右對稱顯得十分壯觀。該橋連接了盧森堡的新、舊兩市區,遊客可以從橋上眺望遠處的美麗風景。
班尼帝克汀修道院
埃特馬赫城坐落在蘇里(Sure)河畔,緊鄰著名的班尼帝克汀修道院,由牧師聖威利布羅德(St Willibrord)建於7世紀,是遊覽穆勒塔爾地區的理想起點。引人入勝的沙石巖形態、鮮為人知的清泉溪流、浩瀚壯麗的林海,形成一道道迷人的風景。埃特馬赫城修道士和騎士文化,與原始的自然風光,足以吸引高山健行愛好者來此體驗有着盧森堡小瑞士之稱的步道——途經比尤福特(Beaufort)、博爾多夫(Berdorf)、康斯多夫(Consdorf)、拉咯切特(Larochette)、哈勒(Haller)、克里斯特納奇(Christnach)和瓦德比利格(Waldbillig),以及同樣迷人的蘇里低谷——途經洛斯波特(Rosport)、巴恩(Born)和摩爾斯多夫(Moersdorf)。
[2-3]
[5]
[7]
- 參考資料
-
- 1. 盧森堡 .中國外交部[引用日期2014-01-11]
- 2. 盧森堡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19-04-10]
- 3. 背景資料:盧森堡大公國 .中國中央電視台[引用日期2014-08-09]
- 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3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引用日期2014-02-10]
- 5. 盧森堡大公國 .盧森堡駐華大使館[引用日期2014-08-09]
- 6. 全球首例!這個國家明夏起公共交通全免費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8-12-16]
- 7. 中國與盧森堡 .盧森堡駐華大使館[引用日期2014-08-09]
- 8. Population Density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引用日期2021-06-02]
- 9. 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 盧森堡 (2021年版) .商務部[引用日期2022-10-06]
- 10. 世界政黨政要廣泛持續祝賀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新華網.2022-11-03
- 11. 國家概況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16]
- 12. 雙邊關係 .外交部[引用日期2023-03-16]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