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格哈德·施羅德

鎖定
格哈德·施羅德(Gerhard Schröder,全名:格哈特·弗裏茨·庫爾特·施羅德,德語:Gerhard Fritz Kurt Schröder),1944年4月7日出生於德國北威州德特莫爾德市莫森貝格鎮,政治家,第33任德國總理、德國社會民主黨前黨主席。 [13] 
格哈德·施羅德於1966年就讀格廷根喬治·奧古斯特大學法學系。1976年成為律師。1990年5月13日,推舉為被推舉為薩克森州新一屆州政府總理。1998年9月27日,在德國第14屆聯邦議院選舉中獲勝,當選德國總理。1999年4月12日,當選為社民黨主席。2002年10月22日,蟬聯總理。2003年11月17日,再次當選為社民黨主席。 [20]  2004年2月6日,辭去社民黨主席。2005年11月21日,宣佈告別政壇。2006年3月,被選為北歐輸氣管道建設公司監事會主席。2022年,參與化解俄烏危機。 [4] 
格哈德·施羅德擔任社民黨黨魁時改變傳統民主社會主義路線,提出“新中間派政策”。 [24]  在德國國內,施羅德開啓改革。在第一任期內採取了較為温和的改革措施,提出經濟振興計劃,取得一定成效;第二任期內推進一攬子改革方案“2010議程”,着力削減福利、減輕國家負擔,但引起了較大反對最終導致其下台。 [40]  外交政策上,跟隨美國步伐參加阿富汗戰爭、但仍堅持國家利益,同時秉承前任科爾政府的對華友好政策,曾於1999年5月、11月和2001年、2002年12月和2003年12月來華訪問。 [23] 
概述圖來源 [19] 
中文名
格哈德·施羅德
外文名
Gerhard Schroder
國    籍
德國
出生日期
1944年4月7日
畢業院校
格廷根大學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第33任德國總理(1998—2005年)
出生地
德國北威州德特莫爾德市
信    仰
基督教
代表作品
《抉擇:我的政治生涯》

格哈德·施羅德人物生平

格哈德·施羅德早年經歷

施羅德的父母 施羅德的父母
1944年4月7日,格哈德·施羅德(下面簡稱為:施羅德)出生於德國北威州德特莫爾德市莫森貝格鎮的一個工人家庭。幼年喪父,母親改嫁後靠社會救濟把他們兄妹五人撫養長大。生活的艱辛鍛鍊了施羅德自強、自立的性格。 [34] 
1958年,施羅德進入一家瓷器店當學徒 [34]  ,站在萊姆戈的一家雜貨鋪的櫃枱後面賣瓷器。 [32] 
1961年,施羅德進入一家零售店當學徒。 [34] 
1962年,在工作之餘,施羅德參加了哥廷根夜校參加學習。 [34] 
1963年,施羅德加入德國社會民主黨(以下簡稱為:社民黨)。 [34] 
1966年,讀完夜校和中學後,施羅德開始在哥廷根大學學習法律。 [34] 
1971年,施羅德通過第一次國家考試,獲得文憑。 [34] 

格哈德·施羅德從政生涯

1969年,施羅德當選為社民黨的青年組織、德國社民黨哥廷根地區青年社會主義者聯合會主席,1970年落選。 [34] 
1976年,施羅德在通過了第二次法律考試後,在漢諾威成為律師。 [34] 
1978年至1980年,施羅德擔任社民黨青年社會主義者聯合會主席。 [34] 
1980年,施羅德作為社民黨於下薩克森州首府漢諾威選區的代表,當選德國聯邦議院議員。 [33] 
1984年,施羅德擔任社民黨下薩克森州主席。 [34] 
1986年,施羅德被推舉為社民黨於下薩克森州州議會選舉的主要競選人,與此同時,他也進入了社民黨聯邦委員會成為領導人之一。一直到1990年,他都擔任下薩克森州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 [34] 
1990年,社民黨在下薩克森州競選獲勝,施羅德擔任州總理,並直到1998年3月,三次連續獲得該州選舉的勝利。 [34] 

格哈德·施羅德兩屆總理

1998年4月17日,施羅德在德國社民黨特別代表大會上被正式推舉為該黨聯邦總理候選人。9月27日,施羅德在德國第14屆聯邦議院選舉中,擊敗連續執政16年之久的赫爾穆特·科爾總理,成為德國新總理,同年10月27日宣誓就職。 [18] 
1999年2月,施羅德政府上台104天之後,社民黨就在德國中部黑森州選舉中大敗,失去了聯邦參議院多數議席。 [18]  3月,奧斯卡·拉方丹在與施羅德的奪權鬥爭中失利,辭去財政部長以及社民黨主席職位。施羅德於4月12日正式當選為社民黨戰後第八位黨主席。 [18] 
2002年9月22日,在舉行的2002年德國聯邦選舉中,紅綠聯盟再次勝利,也為施羅德贏得了又一個四年的任期。 [18] 
2004年2月,施羅德辭去社民黨主席一職,把精力集中在德國的改革進程上,由弗朗茨·明特費林繼任主席。由於施羅德的改革方案未能獲得民眾支持,社民黨在全境地區性選舉基本上落敗。 [18] 

格哈德·施羅德黯然下台

2005年5月22日,社民黨在傳統民意支持地北萊茵—威斯特法倫的州選中被基民盟顛覆,作為反應,施羅德迅速聲稱接受不受民眾擁護的事實,會“儘快為新的聯邦選舉鋪平道路”,於議會中首先通過對其個人的不信任議案,進而根據憲法對總統提請解散議會提前發起聯邦選舉。提前選舉的請求被通過,在同年9月18日舉行的提前大選中,施羅德雖然領導社民黨相當成功地挽留和扭轉了一部分選民的支持,連續追回民意率,並於最終選舉中進一步獲得大幅超出事先調查機構估計的得票,但仍然不足以和綠黨達到多數而繼續執政。在之後的多方組閣磋商中,逐漸喪失主動,最終社民黨與主要競爭者基民盟和基社盟結成大聯盟,由對方選舉人默克爾擔任總理。10月,施羅德宣佈自己將不再於內閣任職,並於11月退出政壇。 [14-15] 

格哈德·施羅德涉身商界

2005年12月,施羅德離任總理後,出任世界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和出口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一個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的董事長,他領導的董事會全面參與公司所有領域活動的戰略決策。 [17] 
2017年9月29日,當選俄羅斯石油公司董事會主席 [1] 
2022年2月5日,施羅德被提名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成員。 [3] 
2022年3月10日,施羅德受烏克蘭政府委託前往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與俄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就烏俄局勢會談。 [5] 
2022年5月17日,德國執政聯盟開始裁減前總理施羅德的工作人員,但保留其安保力量。原因是施羅德在烏克蘭戰爭背景下仍拒絕辭去在俄羅斯國有企業擔任的若干管理職務。 [7] 
2022年5月20日,施羅德已辭去俄羅斯石油公司董事會的職務。 [8] 

格哈德·施羅德為政舉措

格哈德·施羅德政治方面

  • 改革政黨
在施羅德的領導下,德國社民黨依照理論調整和執政政策調整的要求,對該黨的組織方式、宣傳方式以及和德國工會的關係進行了改革。德國社民黨通過這些改革,建立了較為廣泛的社會政治基礎,黨員的年齡結構趨於合理,而且德國社民黨經過對各種理論問題的討論,使黨內民主氣氛更為濃厚。在宣傳方面,德國社民黨學會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達到宣傳的目的,施羅德更是擅長與媒體溝通相處,他在媒體上的良好形象為德國社民黨在大選中吸引到了不少選票。德國社民黨的治黨理論政策調整取得了不少成績,被評價為在國家制框架內解決全球化挑戰的典範。 [27] 
施羅德在任期第一年就以“媒體總理”聞名,由於不時採取協商來完成個人決定,其贏得了温和的形象。經過幾次的改組內閣,反對黨基民盟在德國聯邦議會逐漸佔據多數而不斷髮難,因此施羅德的風格有時也會因為總理辦公室的授權突然的改變。但施羅德執政八年,因一系列改革,造成社民黨分裂。從社民黨分裂出來的人加入了左派陣營。從而分散了社民黨的選票,造成執政後的一些選舉,在選情上總是與基民盟有一定的差距,也使社民黨很難再獲得執政權。 [28] 

格哈德·施羅德經濟方面

  • 一攬子改革計劃
施羅德多次榮登《時代週刊》封面人物 施羅德多次榮登《時代週刊》封面人物
2003年3月14日,施羅德在聯邦議院就德國政府內外政策發表演講時,提出了一攬子經濟改革計劃。該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放寬有關小企業解僱僱員的職業保護法,減少失業者領取失業金的年限並逐步將失業金與社會救濟金合併,減少醫療保險服務項目及改革養老保險制度。此外,為刺激經濟增長,德國政府還計劃為鄉鎮和建築業提供總額達150億歐元的低息貸款。施羅德在講話中呼籲全體德國民眾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共同努力,力爭使德國經濟重新恢復活力。他表示,“德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困境迫使德國政府在財政緊縮、經濟增長和減輕税務負擔之間尋找一個新的平衡點”。 [10] 
2003年10月16日,德國議會下院通過了施羅德經濟改革計劃的勞工福利改革和税收削減兩項主要法案。根據法案,德國將在2004年執行一項總額達155億歐元個人所得税削減計劃,同時減少長期失業者的福利補貼,以刺激他們接受低薪工作;幫助德國走出長達三年的經濟蕭條。為了贏得議會的支持,施羅德投票前對原方案進行了大幅修改,並威脅説,如果計劃得不到通過,他將辭職。 [11] 
  • 税制改革
施羅德的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務還是以削減賦税為主。施羅德在上台之初就提出了較具體的削減賦税的方案。他將這項削減賦税的改革方案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1999年開始,削減賦税的總額約為140億馬克;第二階段從2000年到2001年,進一步減税總額為160億馬克;2002年為第三階段,減税總額為140億馬克。同時,税制改革不可能完全是減税計劃。為了達到財政平衡,必須有相應的增收計劃。因此,與施羅德的增收計劃相呼應的,旨在增加税收的改革方案應運而生,它們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將徵税時核算的基礎增加;二是加大生態税收的徵繳力度,並增加繳税金額;三是出售或拍賣國家擁有所有權的資產;四是減免一部分税收補貼。通過實施上述改革措施,才使得德國在進行被稱為其歷史上最大的税收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國家税收的收入不降反升。 [24] 
在施羅德的減税政策中,改革幅度最大的是個人所得税。該政策規定,德國個人所得税免税收入部分從0.615萬歐元提高到0.675萬歐元,並在2005年前將最低税率由22.9%逐步降至15%,同時最高税率從53%逐步降至42%。僅此一項,德國減税總額每年就高達300億至400億歐元。 [26]  改革使低收入階層的收入得以增加,原來因税率太高而移居他國的部分高收入者也回到德國。在減税的同時,税收制度也得以簡化。施羅德執政時,德國還大幅降低了公司所得税率,使企業總體税務負擔大幅下降,與美日等國大致相當。 [25] 

格哈德·施羅德社會方面

  • 削減福利
2003年3月14日,施羅德宣佈將削減國家福利,促進個人的責任意識,要求每個人都必須做出自己的貢獻。“2010議程”在其後的數年間,它全面清理了戰後德國的勞工市場以及社會福利制度。施羅德在他的政府聲明中説,此次改革的目標是,讓德國“重返歐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領頭羊地位”。為實現這一目標,以及實現“更多經濟增長以及更多就業“,德國需要相應的框架條件。 [21] 
2010議程的核心從一開始就是勞動市場的改革。同工資掛鈎的失業金,最長只提供12個月。超過55歲的失業者,可以領取最多18個月的一類失業金。本來一類段失業金的發放期限結束後,可以接着領取“失業救濟“,後者被完全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二類失業金”。“二類失業金”不再同失業前的工資掛鈎,而是按需發放:被救濟者不能擁有超過一定界限的財產,必須公佈包括家庭存款以及未成年子女存款在內的財產狀況。2010議程還規定,任何一項合法工作對領取二類失業金的人都不是過高的強求,即便該項工作的報酬十分低廉、領取失業金者的教育資質也遠遠超過工作的要求。不接受工作,二類失業金將連續兩個月減少30%。2003年後,尋找工作的途徑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以前的勞動局變成了勞動署,後者同福利局一道成立“聯合工作署”。此外,2010議程還放鬆了對解僱的保護法律,致使企業僱用臨時工有了更多的空間。 [21] 
  • 教育改革
2001年6月13日,施羅德在德國議會就教育問題發表演講,呼籲對德國現行教育體制實施全面改革,為不同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的每個孩子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機會。施羅德重視幼兒和學前教育,為他們將來的學習打好基礎;將德國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齡適當提前;學校應根據每名學生的不同情況做到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他還強烈呼籲各州與聯邦政府進行合作,在全國成立1萬所全日制學校。他説,德國政府近年來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政府教育和科研方面的預算高達90億歐元。 [12] 
在施羅德的努力下,德國的教育經費提高,全日制學校得到推廣,大學生貸款制度也作了調整。改革還對托幼設施投入更多的資金。 [21] 

格哈德·施羅德外交方面

  • 綜述
施羅德帶領德國社民黨在外交方面,強調擺脱歷史負擔,實現外交正常化,突出德國民族利益等主張受到了德國民眾的廣泛支持。德國政府為緩解國內湧人外國移民的壓力而出台的各項政策行之有效。施羅德政府努力加強德國在歐盟內的政治領導能力,發展德、法、英三角關係,以英制法的外交策略也取得了實效。同時,社民黨政府執政期間努力發展同世界主要國家美、俄、中的關係,也為德國爭取到了比較好的外交環境。尤為值得強調的是,社民黨政府在美國對伊戰爭中的堅定反對態度受到了廣泛好評。 [27] 
  • 對美國關係
施羅德多次榮登《經濟學人》封面人物 施羅德多次榮登《經濟學人》封面人物
德國與美國雖然在基本價值觀和安全利益基本一致的前提下,總體上,特別在關鍵時刻能保持團結與合作。1998年10月,施羅德上台執政,在政治和軍事上迅速與美國“保持一致”。1999年3月24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發動對南聯盟科索沃的空中打擊。這時,施羅德政府聲稱“德國的作用已經發生了變化,不能推卸責任。”於是,施羅德一改德國奉行的“自我約束”政策,在外交政策“正常化”輿論的推動下,直接派4架轟炸機參加了對南的首輪空襲。而且,德國將軍首次成為包括美、英、法在內的北約派駐科索沃”維和”部隊的司令。施羅德又認為“2001年9月11日紐約的那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告訴我們,對世界和平的威脅上升到了一個新高度。”在阿富汗戰爭爆發後,施羅德依然選擇了派兵。 [9] 
2003年,美國準備向伊拉克開戰。經過慎重思考,施羅德決定反對美國在沒有確鑿證據表明伊拉克和恐怖分子有聯繫的情況下攻打這個中東國家。施羅德寫到,“我決心已定,寧可辭職也不妥協。拒絕參加伊戰的決定不容改變。” [9]  施羅德拒絕對伊拉克戰爭提供任何軍事支持。 [31]  他的反對導致了美國和德國之間政治摩擦,象徵着二戰以後德國作為美國最重要和親密的夥伴關係終結。 [30] 
  • 對歐洲關係
歐盟政策和北大西洋聯盟政策歷來是德國外交的兩大支柱。施羅德政府執政後,對德國內外環境進行了認真分析,認為在全球化條件下,德國和歐盟的利益已經緊緊聯繫在一起,歐洲一體化進程不僅關係到歐洲的繁榮與穩定和德國的安全與發展,更關係到德國爭取世界政治大國地位努力的成敗。因此,施羅德政府對歐盟政策給予了高度重視。鑑於德國在歐洲舉足輕重的地位,施羅德政府的歐盟政策對歐洲一體化進程已經並將繼續發揮重要影響。 [29] 
在施羅德執政時期,德國與一些歐洲國家的關係變得緊張;例如奧地利、捷克共和國、西班牙和瑞士。但在位期間,德國也與俄羅斯關係發展順利,並與同樣支持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的法國立場更接近。 [29]  在其領導下,德國也同樣扮演了反對戰爭和反思歷史者的形象,對納粹德國犯下的戰爭罪行,施羅德莊重承諾,德國將“嚴肅地承擔起這一歷史責任”。 “在我看來,紀念納粹德國給他國人民帶來的痛苦和不幸,是德國肩負的特殊責任,”施羅德説。 [42]  2004年,施羅德獲邀參加了諾曼底登陸60年紀念,也成為了第一位獲得此資格的德國總理。施羅德認為,德國已就二戰作出了彌補,無須再糾纏於過去,他應邀出席諾曼底登陸紀念儀式“顯示戰後時期已經永久結束”。 [41] 
  • 對中國關係
施羅德總理上台前即表示要抓住與中國增加對話和發展關係的時機。執政後,一直視對華關係為亞洲的重點。他與中國領導人一致強調,從戰略高度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着眼於21世紀。 [22]  施羅德曾重點論述:“為了戰勝這些重大的國際挑戰,我們需要中國。所有了解中國的人都清楚,我們只能通過相互信賴的合作實現這個目標。在德國,我們為中國開放和現代化貢獻力量的機會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在所有歐洲國家當中,德國能夠產生的影響最大。” [2] 
施羅德執政七年來曾六次訪問中國。多年來德國一直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經貿合作伙伴,而在2002年,中國成為德國在亞洲的頭號貿易國家。施羅德指出,德中關係不是一般的關係,而是心心相印的關係。 [2]  [22] 
胡錦濤與施羅德

格哈德·施羅德個人榮譽

2002年12月30日,經同濟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討論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審核批准,決定授予施羅德總理名譽博士學位。 [36]  施羅德訪問上海同濟大學時,在授證儀式上被校長吳啓迪授予同濟大學名譽博士學位,這也是他首次接受德國國外大學的名譽學位稱號。 [35] 
德國總理施羅德訪問同濟大學被授榮譽博士學位 德國總理施羅德訪問同濟大學被授榮譽博士學位 [36]

格哈德·施羅德個人作品

2006年10月25日,德國霍夫曼·坎佩出版社出版了施羅德的回憶錄《抉擇:我的政治生涯》,施羅德在本書中回顧了紅、綠聯盟在執政七年中所經歷的一些重大事件,總結了成敗得失,並對近年來在德國引起爭議的一些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9] 

格哈德·施羅德個人生活

格哈德·施羅德家庭

1944年4月7日,施羅德出世時,他的父親正在二戰前線參戰,幾天後陣亡羅馬尼亞。作為二戰遺孤,施羅德從未見過自己的生父。直到2001年,他才得到一張父親身着戎裝的黑白照片,施羅德才第一次見到父親的模樣。戰後的饑荒時期,施羅德的母親獨自一人帶着他和他的姐姐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施羅德從小就在放學後到田裏勞動。家境的艱辛使施羅德早熟,小小年紀就開始擔起家中重擔。 [37] 
施羅德直至2004年時還沒有自己的孩子,這常常被他引為一大憾事。多麗絲與前夫有個叫克拉拉(生於1991年)的女兒,當不在德國首都柏林的時候,施羅德夫妻及克拉拉住在漢諾威的一幢普通住宅內。為彌補這一缺憾,施羅德於2004年8月底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市一家幼兒園領養了一個小女兒。女孩名叫維多利亞。 [13] 

格哈德·施羅德婚姻

1968年,24歲的施羅德與青梅竹馬的愛娃·舒馬赫初結連理,但是婚後施羅德感覺生活與想像中的差距很大,極不適應。他們的婚姻僅僅維持了3年。 [34] 
1972年,28歲的施羅德與24歲的女教師安妮·塔申馬赫結婚,他們的婚姻持續到1981年。 [13]  [34] 
1984年,施羅德選擇了第三任妻子希爾特露德。婚後,希爾特露德的名聲越來越大。施羅德認為她不知天高地厚。夫妻關係開始出現裂痕。 [13]  施羅德終於無法忍受希爾特露德的倔強、偏激和挑剔的性格,1997年9月25日,施羅德與希爾特露德經法庭裁定正式離婚。 [34] 
1996年1月4日晚,施羅德在法蘭克福皇宮飯店邂逅《焦點》雜誌的金髮女記者多麗絲·科普夫。兩人一直談到深夜,感受相見恨晚。1997年夏天,多麗絲和6歲的女兒搬進了施羅德在漢諾威的住處。10月,他在與希爾特露特離婚22天之後與多麗絲結婚。與希爾特露德不同,多麗絲非常尊重丈夫,從不干涉丈夫的工作。 [13]  她個性堅強、聰明果敢。結婚之後,她遵循傳統,放棄了自己熱愛的記者職業,成為一名全職主婦,在家相夫教子。 [34] 
2018年,施羅德在他的第四次婚姻破裂後,宣佈與小26歲的金素妍結婚。47歲的金素妍擔任德國北萊因-威斯特法倫州經濟發展局駐首爾代表,同時也是施羅德的韓語翻譯員。 [6]    

格哈德·施羅德個人軼事

格哈德·施羅德苦學英語

在德國政治家中,施羅德的英語水平不算高。他的英語帶有很濃的德國口音,不會發清齒擦音(英語的th音),繼而以濁齒齦擦音(英語的z音)取代之。他曾把“Thepartyisgood”讀成“Zepartyisgoot”,而成為德國國內電視節目的話題。在大選前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面對一名美國記者的英語提問,施羅德甚至非常沒有風度的要求美國記者改用德語提問,因為他的“英語不好”。 [39] 
2005年卸任後,為了便於和國際客户交流,施羅德到在英國威爾士蒙哥馬利的一棟18世紀古宅中埋頭苦學英語。在擔任總理的7年間,施羅德對自己英語水平不佳的短處毫不遮掩。 [38]  2006年12月初,他還預定了兩週在倫敦的英語速成課程。 [39] 

格哈德·施羅德奮鬥之路

二戰後的饑荒時期,施羅德生活艱難但仍堅持奮鬥。有一次,討債人又逼上門來,施羅德輕輕用臂膀攬住母親,説:“媽媽,你等着吧,總有一天,我要用奔馳車來接你!”這個諾言終於在1990年得以實現。當時已經當選下薩克森州州長的施羅德,開着銀灰色的奔馳車,從帕德博因一套三居室公寓裏把母親接走,為她慶祝80歲生日。 [37] 
1957年中學畢業後不久,施羅德成了一名零售商學徒。店員的生活,使他切身體會到沒錢沒勢的人受到的是什麼待遇。在這個瓷器店裏,施羅德曾經説過一句後來在德國家喻户曉的名言:“我一定要從這兒走出去!”施羅德靠上夜校讀完了高中,並於1966年走進格廷根大學法學系。 [37] 
1980年,施羅德當選為德國聯邦議員。這個年輕的社民黨議員在此期間又有了這樣一個經典的傳説:有一天晚上施羅德和一些議員同事喝啤酒回來經過總理府,他隔着鐵門向裏面大聲叫道:“總有一天,我要成為這裏的主人!” [37] 

格哈德·施羅德人物評價

弗朗茨·明特費林:施羅德執政7年中有兩項重要決策將永遠讓人銘記在心:一是他勇敢地開始了被推遲已久的經濟改革,二是他力排眾議反對美國進行伊拉克戰爭。你想讓德國成為一個和平、自信的國家,讓我們自己決定我們在國際舞台上該做什麼……你為這個國家的歷史寫下了新的篇章。 [14] 
霍斯特·克勒(德國前總統):出任總理伊始,施羅德就促成了聯邦軍與北約夥伴一道執行海外作戰任務,以阻止科索沃的人道悲劇。歐元的引進和歐盟的擴大使得歐洲更加緊密和強大,德國因此而為世界和平與自由作出了積極和重要的貢獻。施羅德認識到,越來越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和我們國家的人口老化問題要求我們有一個新的政策。施羅德以極大的政治勇氣和工作熱忱推動起草2010改革議程,並頂住了巨大的壓力。這一旨在革新我們國家的政策一定會為德國帶來福祉。施羅德為此傾力發揮了他的政治影響。 [14] 
烏爾裏克·波舍(《明星》週刊女記者):施羅德性格堅強剛毅、有時近乎生冷。有人説,如果他(施羅德)是泰坦尼克,那麼下沉的將是冰山。施羅德生平坎坷,多次大起大伏,從沒有人像他那樣,在短時間內經受了那麼多的“輝煌的勝利和慘痛的失敗,但更重要的是無論輸贏他都一鳴驚人。他是社民黨的“希望之星”,但無論是在任青年社會黨主席期間,還是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他總是倍受排擠,於是他和黨的距離越來越遠,漸漸變得和他的前任科爾總理一樣,在對付自己所在的黨時,恪守“寧願事後請求原諒、也不事先徵得同意”的信條。他實際上是先戰勝了自己的黨,然後才戰勝政治對手。他在經歷了多年的冷遇後變得玩世不恭,嘴角上總是帶着一副蔑視的冷笑,於是教皇變成了世界上唯一能使他感到敬畏的人。他從不掩飾自己旺盛的權力慾。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