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戰略防禦

(漢語詞彙)

鎖定
戰略防禦(strategic defense)是指在戰爭全局上的防禦。戰略行動的基本類型之一,也常成為戰爭的一個階段。目的是保存和積累力量,消耗、消滅敵人,改變戰場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阻止和挫敗敵人進攻,為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條件。
中文名
戰略防禦
外文名
strategic defense
含    義
戰爭全局上的防禦
實    質
戰爭的一個階段
分為全面防禦和在某個方向或地區實施的重點防禦。目的是保存和積累力量,消耗、消滅敵人,改變戰場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阻止和挫敗敵人進攻,為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條件。
通常為實行防禦戰略的國家和軍隊,在力量對比上處於劣勢時採用,一般出現於戰爭初期;推行進攻戰略的國家和軍隊,在戰爭的一定時間內或一定方向上,特別是當其進攻被打破後,也會採取或轉入戰略防禦。戰略防禦是一個複雜的鬥爭過程,一般包括抗擊敵人進攻的防禦戰和以消滅進攻之敵為主要目的的反攻戰。有時為保存軍力、待機破敵,還會有戰略退卻行動或階段。
成功的戰略防禦對順利實現攻防形勢的轉換,圓滿達成戰略目的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戰略防禦一詞出現於近代,但其實踐源遠流長,在歷代戰爭中常常出現,方式也不斷變化。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過在戰爭全局上的防禦行動。如燕、趙、秦諸國針對北方匈奴的犯擾,曾採取築長城、修關塞等措施,在戰略上實行防禦。楚漢戰爭中,戰略防禦的特徵和階段性表現已很明顯:劉邦設置滎陽、成皋(今河南滎陽西)防禦線,進行了兩年多的持久防禦,並結合實施戰略機動,打敗了楚軍的進攻。到了明清時期,戰略防禦範圍已擴及海上。戰略防禦理論在中國出現較早。《左傳》載有“深壘固軍以待之”的防禦對策。《孫子》提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避其鋭氣、擊其惰歸”,善守者“自保而全勝”等,不僅講了戰略上的防禦,也含有積極防禦的意義。歷代重要軍事著作對全局性的防禦問題多有論及,到20世紀20年代,已有包括系統論述戰略守勢作戰的戰略理論專著問世,在軍事譯著中使用了“戰略防禦”的術語。世界上戰略防禦的實踐也有悠久的歷史。古埃及曾在國境上築長牆,在戰略重地建要塞。17~18世紀,西方出現了防線戰法,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有過100千米的布拉班特防線。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爭雙方都曾實施戰略規模的防禦,突出特點是綿亙防線和陣地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略防禦規模大,投入的兵力多,形式多樣,作戰空間擴展到海洋和空中。在戰爭中,輕視戰略防禦和過分倚重陣地防禦的都曾遭到重大損失。反映戰略防禦理論較早的著作是C.von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系統地論述了戰略防禦的長處、特點、條件和手段。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有過長時間的戰略防禦實踐,創造和發展了革命戰爭戰略防禦的理論。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基本上處於戰略防禦地位,由於敵強我弱,戰略防禦問題成為紅軍作戰中最複雜和最重要的問題。前期進行遊擊戰爭,提出並實行“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就包含了革命游擊戰爭戰略防禦的行動準則。後來國民黨軍隊對革命根據地和紅軍進行大規模“圍剿”,紅軍由游擊戰為主向運動戰為主轉變,戰略防禦也隨之發展,一般是誘敵深入;先行退卻,爾後反攻;集中兵力各個殲敵;實行運動戰、速決戰、殲滅戰毛澤東總結中國土地革命戰爭經驗,在《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系統地論述了戰略防禦的思想、原則和方法,創造性地發展了革命戰爭的戰略防禦理論。
抗日戰爭時期,總的戰略方針是持久戰,在戰略防禦階段,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武裝深入敵後戰場,發動抗日遊擊戰爭,以分散的游擊戰為主,集中兵力打運動戰為輔,在戰略內線的持久防禦中,廣泛進行戰役戰鬥外線的速決進攻戰,打擊敵人,發展自己,創造了廣大的抗日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人民解放軍在以內線作戰為主的戰爭第一年裏,貫徹“以殲滅國民黨有生力量為主而不是以保守地方為主”的戰略方針,大量進行戰役戰鬥的進攻戰以外,也進行了戰役戰鬥的防禦戰,以保障主力進攻殲敵,或掩護領率機關、人民羣眾,或暫時保守有重要意義的地方,戰略防禦組織和實施得極為成功,僅用一年時間,就粉碎了國民黨軍的戰略進攻,消滅敵軍112萬人,收復和解放了大片土地,並使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
從土地革命戰爭到解放戰爭,人民戰爭的戰略防禦理論不斷髮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在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兩年多實行以陣地戰為基本作戰形式的戰略防禦,創造了以坑道為骨幹的防禦陣地,建立了全正面、大縱深的戰略防禦體系,使中國的戰略防禦理論和實踐又增添了新的內容。戰略防禦必須實行積極防禦,反對消極防禦。只有積極防禦才能實現敵我力量的消長,轉換全局的形勢,打破敵人進攻,併為自己轉入戰略進攻創造條件。實行積極防禦,不僅要在適當時機舉行戰略反攻,而且應在戰略防禦全過程中積極採取攻勢行動,使戰略防禦具有活力。實行積極防禦是中國革命戰爭打敗強敵進攻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未來戰爭戰略防禦獲得成功的關鍵。
戰略防禦的基本原則是:①實行大立體全縱深防禦。要能有效地抗擊敵人陸上、海上、空天等多種方式的進攻,必須建立全方位、全縱深、大立體的戰略防禦體系。要有靈敏、高效的情報和指揮、通信系統,嚴密的戰略防空系統,可靠的後方保障系統,構成既能抗擊,又能反擊,可應付各個方向、各種規模之敵入侵的作戰體系。
②重點設防,重點守備。防禦空間愈是廣闊,設防和用兵愈要有重點。在同一時間,應明確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集中主要兵力於主要戰略方向。在次要方向上儘量節省兵力。為了應付突然情況,實現防中有攻,爭取戰略主動,應建立和保持戰略預備隊,特別是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機動兵力。
③靈活運用作戰形式。不同的戰場,不同的戰略方向,不同的軍種,應有適合各自特點的作戰形式。作戰形式應隨着客觀情況的變化而變換。機動戰、陣地戰、游擊戰有機結合,互為補充。
④充分準備,搞好各種保障。從防禦中爭取主動,必須對戰爭的發生、發展有科學的預見,切實做好抗擊敵人進攻特別是戰略突襲的準備。要組織好各種作戰保障和後方保障,構成強有力的保障體系。
⑤密切協同,發揮整體威力。遂行戰略防禦任務的各種武裝力量,各軍種、兵種,各戰區、戰場,前方與後方,都應有高度的全局觀念,主動配合,密切協同,在統一的方針和計劃下,協調一致地行動。
敵方戰略進攻的企圖、規模、方式不同,戰略防禦的實施方法也不同。
①對於敵之局部性進攻,一般應實行堅守作戰,保衞領土(領海、領空)不受侵犯,適時還擊,並努力避免戰爭升級。
②對於敵人的全面性進攻,首先要組織好戰爭初期作戰,中心是組織指揮各種力量抗擊敵人的突然襲擊。密切注意戰略形勢的變化,及時獲取敵人進攻和突襲的情報,對敵人的進攻時機、主要方向和手段作出正確判斷,在此基礎上迅速定下戰略防禦決心,調整平時建立的部署,進行軍民動員。
③抗擊敵人突然襲擊,首要的是反戰略空襲。強調嚴密組織防護,充分運用各種防空力量和高新技術,進行積極抗擊。要有計劃地組織實施一系列的防禦戰役和進攻戰役,堅守對全局安危相關的陸上和瀕海的重要地區,阻滯、消耗、分散敵人,積極創造和捕捉戰機,舉行進攻戰役,消滅敵人,以攻助守。
④戰略相持時,除必要的堅守作戰外,堅決實行戰役戰鬥的外線進攻作戰,積極破壞敵人的補給線,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努力轉變戰場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條件具備時,不失時機地舉行戰略反攻,集中兵力,選準主要方向和打擊目標,構成立體和縱深的攻擊部署,打好初戰並適時擴大戰果,把局部勝利發展為戰略勝利,最終實現戰略防禦目的。
隨着信息技術和軍隊信息化武器裝備的發展,戰場範圍進一步擴大,戰略攻防形式也更加多樣化,對付敵人使用高新技術打擊手段的攻擊成為防禦作戰的主要內容,戰略防禦全縱深、大立體的特徵愈來愈明顯,戰略防禦體系將向更加完整、嚴密、適應性強的結構發展。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