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基礎醫學

(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

鎖定
基礎醫學(Basic Medicine)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基礎醫學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五年,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1] 
該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熟悉基礎醫學先進儀器設備,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一定的教學實踐能力和開展實驗研究的能力,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基礎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3] 
中文名
基礎醫學
外文名
Basic Medicine
專業代碼
100101K
專業層次
本科
學科門類
醫學
專業類別
基礎醫學類
修業年限
五年
授予學位
醫學學士

基礎醫學設置背景

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是臨牀醫學乃至整個現代醫學發展的源泉。鑑於基礎醫學在醫學人才培養中的重要地位,基礎醫學涉及的二級學科所屬課程均為中國高等院校醫學生的必修課程。因此,高質量的基礎醫學教育是醫學教育的根本和重要保障。鑑於此,中國國內部分高校自20世紀90年代起陸續設立了基礎醫學本科專業,旨在培養既擁有基礎醫學知識,又有一定的臨牀實踐經驗,更知曉現代生命科學理論的複合型人才,充實到基礎醫學教師隊伍,以提高醫學人才培養的質量。 [1] 

基礎醫學發展歷程

1998年,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基礎醫學專業位列其中,屬基礎醫學類專業,專業代碼為:100101*(專業代碼後帶“*”的表示目錄內需一般控制設置的專業。)。 [7] 
2012年,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版)》,基礎醫學專業代碼由100101變更為100101K。 [8] 
2018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發布《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基礎醫學授予醫學學士學位。 [1] 
2020年,教育部頒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版)》,基礎醫學專業與生物醫學專業、生物醫學科學專業共同組成基礎醫學類專業,其中基礎醫學專業代碼為100101K,授予醫學學士學位,學制為五年。 [9] 

基礎醫學培養目標

基礎醫學專業本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具有全面的綜合素質、具有紮實的基礎醫學知識、較強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大的發展潛能,能在高等醫學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能在醫藥衞生領域從事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的專業人才。 [1] 

基礎醫學培養規格

  • 學位與學制
基本學制: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 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要求
(1)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遵紀守法,廉潔自律。
(2)具備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以科學方法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
(3)遵守學術道德規範,不抄襲、剽竊,不弄虛作假。
(4)崇尚學術,刻苦學習,勤奮工作,不斷進取,追求卓越。
(5)具有獨立思維、批判性思維、敢於創新和獨立工作的能力。
(6)具有團隊意識、人際交往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7)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
  • 知識要求
(1)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基礎。
(2)掌握基礎醫學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掌握一定的臨牀醫學知識及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方法和臨牀思維方法。
(4)掌握基礎醫學的科研思維和研究方法。
(5)掌握一定的公共衞生及預防醫學知識和思維方法。
(6)掌握一定的基礎醫學實踐的教學知識和技能。
  • 技能要求
(1)具有一定的醫學科研能力,握基礎醫學基本的實驗設計方法和各種實驗技能,並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能熟練閲讀、分析實驗數據和研究結果及其科學意義。具備初步的信息獲取、分析、應用和管能力。
(2)具有基礎醫學基本的教學能力,熟練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常用的教學方法。
(3)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具有一定的英文聽、説、讀、寫能力,能熟練閲讀和翻譯英文專業文獻,以及較強的英文寫作能力和進行國際學術交流的能力。 [1] 

基礎醫學課程體系

基礎醫學總體框架

學校制訂的該專業教育計劃應與培養目標相適應,注重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的協同,調動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 課程計劃及管理
(1)必須依據國家醫學教育、基礎科學研究及學科發展的需要,結合醫學科學的進步和醫學模式的轉變,制訂符合本校實際的基礎醫學專業課程計劃。
(2)制訂課程計劃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參與。
(3)明確課程計劃、設置模式及基本要求。
(4)該專業的課程計劃在注重基礎醫學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同時,也應重視相對完整的臨牀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和培養。課程設置應包括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二者之間的比例可由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5)課程計劃必須體現加強基礎、培養能力、注重素質和發展個性的原則。
(6)倡導採用橫向或縱向整合的課程計劃,將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知識合理綜合,優化課程體系。
(7)倡導雙語教學,雙語的比重可根據學校師資和學生情況而定。
(8)學校必須有專門的職能機構負責課程計劃管理,此職能機構承擔課程計劃的規劃、制訂、實施與調整,並負責採集和反饋教師與學生的意見。
(9)課程計劃管理必須尊重教師、學生和各利益方代表的意見。
  • 教學方法
(1)採用“以學生為中心”和“自主學習”的教育方式,注重批判性思維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2)倡導採取小班和小組方式進行教學,倡導採用案例式、探究式、討論式、交互式、基於問題的學習法、基於小組的學習法以及科研為導向法等教學方法。
(3)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適當的實踐教學,包括實驗、見習、實習和科研訓練等。
(4)倡導研究型教學。為學生開設學術講座及組織科研小組等,積極開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活動。鼓勵學生早期接觸科研活動,儘早進行科學方法、基本科研素質及教學能力的學習和實踐,併為學生學習提供必要的條件、指導和支持。
教學方法包括教與學的方法,鼓勵各高校根據自身條件與特長創建有利於提高學生能力與思維的教學方法。
研究型教學指的是將學生置於真實的科研環境中,在實施項目研究中使學生獲得科研思維和創新精神,學習研究策略和研究技術,提高崗位勝任力。倡導學生早期接觸科研、早期進入實驗室。倡導建立導師制,通過導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為該專業學生的科研訓練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也為創新實踐提供實驗室平台。 [1] 

基礎醫學理論課程

  • 思想道德修養課程
該專業的課程計劃中必須包括思想道德修養課程。
  • 自然科學課程
該專業的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自然科學課程,為學生學習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及基本技能打下基礎。
自然科學課程通常包括數學、物理學和化學等基礎科學以及計算機應用等相關課程。
  • 基礎醫學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必要的基礎醫學課程,包括理論和實踐,為學生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
實驗教學提倡以綜合性、探索性實驗為主。
基礎醫學課程通常包括基礎醫學導論、生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原生物學、免疫學、藥理學、病理學及病理生理學等,還包括體現這些基礎醫學內容的整合課程等形式的課程。
  • 臨牀醫學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不少於0.5學年臨牀醫學數學,包括課堂教學與臨牀實踐教學,其中臨牀實習不少於3個月,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臨牀知識和技能。
倡導早期接觸臨牀,使學生早期瞭解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之間的關係以及基礎醫學的重要性。
臨牀醫學課程通常包括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及醫學影像學等課程的內容和臨牀見習,還包括體現這些臨牀醫學知識的整合課程等形式。
臨牀能力包括病史採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診斷與鑑別診斷、治療原則、基本的臨牀操作技能以及臨牀思維等。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適量的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課程,使學生掌握預防醫學和公共衞生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課程涵蓋流行病學、衞生統計學、循證醫學、衞生毒理學、環境衞生學和營養與食品衞生學等有關內容。
  • 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醫學倫理學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醫學倫理學課程,以適應醫學科學的發展;課程計劃中應安排人文素質教育課程。
行為科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醫學倫理學課程通常包括文學、哲學、經濟學、政治學、心理學、醫學史學、醫學法學、醫學倫理學、交流與溝通技能等學科知識。
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通常包括文學藝術類及外語等內容。
  • 醫學教育課程
課程計劃中倡導開設如高等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教育課程,必須安排一定的實踐教學,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醫學教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 專業技能課程
課程計劃中必須開設一定的圍繞培養科研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識、能力、技能和學術道德而構建的課程,如實驗動物學、科研設計與論文寫作、方法學和生物安全等課程,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等實驗技能。
  • 拓展課程
課程計劃中應開設一定的拓展課程,可以根據情況為學生開設交叉學科相關課程和傳統醫學課程,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 創新教育課程
圍繞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應開設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和創新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
交叉學科相關課程通常包括生物物理學、神經生物學、再生醫學、放射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及法醫學等。
傳統醫學課程包括中醫中藥概論等。 [1] 

基礎醫學實踐教學

  • 科研實踐
(1)學校必須將科學研究訓練作為培養該專業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的重要途徑,採取積極、有效措施為學生創造參與科學研究的機會與條件。
(2)在課程計劃中應當把科研訓練與理論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3)倡導該專業學生早期接觸科研、早期進入實驗室。
(4)要求各高校建立導師制,通過導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為該專業學生的科研訓練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以及實驗室平台。
(5)科研訓練必須有合理的考核機制,包括畢業實習的科研實踐,必須要有文獻學習與課題選題實驗研究、中期報告、畢業論文撰寫與答辯等評價環節。
(6)鼓勵學生進行創新研究,並根據研究成果撰寫和發表論文。鼓勵學生參加區城和全國的大學生科研競賽活動。
各高校應根據自身的科研條件與特點開展該專業學生的科學研究訓練。
  • 實習見習
基礎醫學課程計劃中必須安排不少於1學年的畢業實習,包括科研實踐和教學實踐,確保學生獲得基本的科學研究能力和教學能力。
臨牀醫學課程計劃中臨牀實習不少於3個月,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臨牀知識和技能。 [1] 

基礎醫學教學條件

基礎醫學教師隊伍

  • 師資建設
各高校必須實施教師資格認定製度和教師聘任制度,配備適當數量的教師,保證合理的教師隊伍結構,適應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的需求;必須明確規定教師職責;被聘任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及與其學術等級相稱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承擔相應的課程和規定的教學任務;必須定期對教師的業績進行評估檢查。
教師數量必須符合學校的辦學規模和目標定位,滿足教學、科研和教學改革的需要。教師隊伍結構包括醫科教學人員與非醫科教學人員、全職與兼職教師、教師職務及學位比例等,該專業的本科生導師需具有獨立主持科研項目和開展科研活動的能力。
指導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科學研究能力,承擔相應的科研項目,取得相應的科研成果。科研項目包括國家級、省部級的科研和教學項目;科研成果包括論文、專著、教材、專利和獲獎成果。
  • 師資政策及師資培養
各高校必須提供條件使數師可有效履行教師職責,並保障教師的合法權利。有明確的師資政策並能有效執行,保證教學、科研及服務職能的平衡,認可和支持有價值的業務活動,確保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必須建立教師直接參與教育計劃制訂和教育管理決策的機制,使教師理解教學內容和課程計劃調整的意義;必須制訂教師隊伍建設計劃,保證數師的培養、考核和交流,師資交流應包括教師在該學科領域內、學科領域間以及校際和國際交流,特別強調醫學院內基礎醫學與臨牀醫學教師間的溝通交流,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機會。
  • 教育專家
(1)必須有教育專家參與基礎醫學教育的決策、實施情況的總結評鑑和定期審查修訂,指導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
(2)建立與教育專家聯繫的有效途徑,能體現教育專家在師資培養和基礎醫學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1]  [2] 

基礎醫學設備資源

基礎設施
(1)必須有足夠的供師生教學活動使用的基礎設施,並定期進行更新及添加,以確保教育計劃得以完成。
(2)使用先進科學儀器裝備實驗室,保證醫學實驗教學及技能訓練的完成。
(3)必須有足夠的基礎醫學研究實驗室,為學生進行科研訓練提供保障。
基礎設施應包括各類教室及多媒體設備、小組討論(學習)室、教學實驗室和實驗設備、臨牀示教室、臨牀模擬技能實驗室及設備、教學考核設施、圖書館、現代信息技術設施和互聯網接人、文體活動場所及學生公寓等。
基礎醫學研究實驗室,學校應建立相應的措施,保證有足夠數量的實驗室對該專業學生開放,使其在導師的指導下實施創新研究活動。
實踐教學基地
學校應有供學生進行科研實踐和教學實踐的基礎醫學實踐基地。
(1)科研訓練基地
1.必須為該專業學生提供公共教學實驗室、公共研究平台、教學和科研共建實驗室及基礎醫學研究實驗室等場地作為科研訓練基地。
2.應結合自身科研優勢,定期為該專業學生開展學術活動,拓寬科研視野,創造學術氛圍。
3.必須制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全面為該專業學生開放上述實驗室,以保證科研訓練的實施
(2)教學訓練基地
各學科、教學實驗室或實驗教學中心應為該專業學生安排一定的數學實踐,培養教學能力,使該專業學生對大學本科的教學實踐有直接的初步的認識和體會。參加教學實踐的形式可以是試講、輔導、組織課堂討論和指導實驗等。
(3)臨牀醫學實踐基地
1.為該專業學生提供臨牀教學活動的醫院應該為該校附屬/教學醫院
2.建立該專業專門的臨牀教學基地管理體系、管理人員與協調機制。
臨牀教學基地必須成立專門機構,配備專職人員,負責臨牀教學的領導與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臨牀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檔案,加強教學質量監控工作。
圖書及信息服務
必須擁有維護良好的圖書館和網絡信息設施,必須建立相應的政策和制度,使現代信息和通信技術能夠有效地用於教學,使師生能夠利用信息和通信技術獲得信息,進行自學和從事研究。 [2] 

基礎醫學教學經費

(1)必須有足夠的經費支持和可靠的經費籌措渠道。教學經費投人必須保證教育計劃的完成且應逐年增加。
(2)依法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明確教育預算和資源配置的責任與權利,嚴格管理教育經費提高教育投資效益。
(3)應配備支撐科研訓練的經費。
學校收取的學費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和使用,其中教學經費及其所佔學校當年會計決算的比例必須達到國家有關規定的要求。教育經費預算視各高校或區域的預算慣例而定。鑑於醫學教育成本較高,醫學院校生均撥款額度標準應高於其他學科。 [1] 

基礎醫學質量保障

  • 成績評定
(一)學業成績評定體系
(1)必須建立學生學業成績全過程評定體系和評定標準。
(2)對學生考核類型及成績評定方法應有明確的規定和説明。
(3)注重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注重能力考核及考核方法、方式的創新,全面評價學生的綜合素質、知識和能力。
形成性評價是指通過作業、回答課堂問題、課堂點評、小組討論、實驗記錄、實習手冊、問卷調查和課餘活動等方式,進行學習過程中的評價。終結性評價是指通過課程結束考試、畢業論文和(或)畢業綜合考試等方式進行學習結果的評價。
(二)考試與學習的關係
(1)評價活動必須圍繞培養目標和課程的目的與要求,以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崗位勝任力。
(2)倡導分階段的綜合考試,以促進學生融會貫通地學習;提倡制定多樣化考核方案,以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倡導學生自我評估,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形成。
考試頻次和類型應注意發揮考試對學習的導向作用,避免負面作用。
(三)考試分析與反饋
在所有考試完成後必須進行基於教育測量學的考試分析,應將分析結果以適當的方式反饋給有關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並將其用於改進數與學。
考試分析包括試卷分析、試題分析、考生個人分析,涉及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等參數
(四)考試管理
管理部門必須制定有關考試的具體管理規章制度,建立專門的組織,規定專門人員負責。學院應對教師開展考試理論的培訓,以提高命題和考試質量。 [1] 
  • 教育評價
(一)教育評價機制
(1)必須建立教育評價體系,使領導、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教育評價活動,形成有效的教育質量監控運行機制,確保教育計劃的實施及各個教學環節的正常運行。
(2)教育評價必須覆蓋各個教學環節,並建立常規教學檢查制度,其重點是對教育計劃、教育過程及教育結果的檢測。
(二)教師和學生的反饋
必須確定相應機構,建立多渠道評價反饋系統,系統地蒐集和分析教師與學生的反饋意見,獲得有效的教學信息,為改進教學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三)利益方的參與
(1)教育評價必須有領導、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參與。
(2)評價必須有政府主管部門、用人單位和畢業後受教育機構的積極參與,充分考慮他們對專業設置、教育計劃、教學質量監控及就業等各方面提出的改進意見,並讓他們獲知教育評價的結果。
(四)畢業生質量
(1)必須建立畢業生質量調查制度,採取多種形式定期對畢業生質量進行調查,並從畢業生用人單位蒐集改進教育質量的反饋信息。
(2)必須將畢業生的工作表現、業務能力職業素質及就業情況等有關信息,作為調整教育計劃和改進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 [2] 
  • 機構與制度
(1)開設基礎醫學專業的高校必須建立醫學教育教學管理機構,制訂數學計劃和督導教學活動等職能。
(2)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制度、保障體系及操作程序。
(3)設立學術委員會、教學指導委員會等組織,審議教學計劃、教學改革及研究等相關的重要事項
(一)學校領導
學校必須明確主管醫學教育的領導在組織教育計劃的制訂和實施,合理調配教育資源等方面的責任和權力。
(二)行政管理人員
學校必須建立和發展結構合理的行政管理隊伍,行政管理人員必須承擔相應的崗位職責,執行相應的管理制度,確保教學計劃及其他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三)與政府部門的相互關係
學校必須主動與社會及政府的有關部門加強聯繫、交流和合作,努力爭取有關部門在各方面對人才培養的支持。 [2] 
  • 改革與發展
學校必須定期回顧和檢查自身發展規劃,適應國家醫藥衞生服務體系改革及醫學科學發展,不斷改革和完善基礎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發展需要。
學校必須隨着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在總結和分析的基礎上,努力加強對學校的教育政策、制度及規劃等方面的定期審查和修訂工作,以不斷完善學校管理體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必須定期調整培養目標、教育計劃、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方法,完善考核方法,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學校必須依據教師數量和結構、經費投人、教學設施等教學資源配置和基礎醫學發展需求情況,定期調整招生規模,保持基礎醫學專業的適宜招生數量,以促進基礎醫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 

基礎醫學培養模式

  • 創新基礎醫學拔尖人才培養機制
學校以醫學協同創新平台特區建設為試點,建立了科研機制體制改革先行區。致力於將這一特區打造成為“政策配套高地、人才集羣高地、交叉融合高地、協同創新高地、臨牀轉化高地”,成為引領推動學校全面發展的關鍵力量。
該中心有三大特色:一是在建設模式上,制定了“1+X”模式建設計劃,“1”就是“1”個跨學科的從基礎到臨牀的全週期大型協同創新平台。“X”就是數個特色建設方向,比如腫瘤、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等影響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二是在建設宗旨上,堅持以協同、開放、交叉、融合為宗旨,打破學院和醫院之間的行政壁壘和學科邊界,促進創新要素有效匯聚,實現相關學科深度協作,協同發展。三是在政策支持上,設立特色發展專項基金,每年投入不少於2000萬元支持示範性特區建設。取消中心行政級別,設立首席科學家制,首席科學家享有相對獨立的人才引進、人事管理及財務自主權。建立以創新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對中心高層次人才招聘、薪酬、考核、科研管理等實施多元化管理制度。
在基礎醫學人才培養方面,天津醫科大學積極探索國家創新發展急需的基礎醫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早在2005年學校就在臨牀醫學七年制基礎上開設了基礎醫學方向,培養高素質基礎醫學人才。2014年學校開設基礎醫學專業,以培養具有較強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研素養的基礎醫學拔尖人才為目標,創辦基礎醫學朱憲彝班,每年招收20人。實施本博貫通培養模式,採用精英培養,小班化教學,雙語授課,強化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培養,全程導師制,助力學生實現“早進課題、早進實驗室、早進科研”,將科研創新能力培養貫穿於整個培養過程。開展專業榮譽項目,實現學生個性化培養。基礎醫學專業在2017年獲批天津市優勢特色專業,在2020年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代表院校:天津醫科大學 [5] 
  • 科研創新能力培養“4個1”人才培養模式
基礎醫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4個1”模式,即1個方式:“LGSL”學習方式,1個舉措:“早研”舉措,1個模式:“結對”研究模式和1個體系:保障體系完善。“4個1”模式,聚焦解決基礎醫學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方面普遍存在的四個方面共性問題
(1)研究生對高質量原創性科技工作理解認識欠缺。
(2)對團隊科研工作和科研技能熟悉掌握不夠。
(3)開展高質量系列研究時間不足,難以形成高質量研究體系。
(4)保障體系建設不足。
分別採取針對性方案,並結合培養方案完善、平台建設、團隊建設等其他措施,以達到最終提升研究生對科研創新的認識和系統開展原始創新性科研工作的能力,服務國家對基礎醫學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目的。
(1)“LGSL”學習方式:以文獻為導向的自我學習方式(Literature-guiding self- Learning)。讓研究生以高質量的領域科技文獻為對象,培養研究生對高質量原創性科研工作的認識,引導研究生主動學習、主動分析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2)“早研”舉措:早進實驗室、早進團隊和早進平台開展研究。讓研究生在新生錄取後,儘早進入實驗室,儘早加入導師團隊學習和儘早進各級實驗平台。以方便其儘快適應研究生生活,提前接觸和了解今後團隊的科研項目開展情況,提早鍛鍊實驗技術能力。
(3)“結對”研究模式:通過高年級和低年級研究生結對,圍繞同一領域重要科技問題,開展系列研究,不僅可發揮高年級研究生傳、幫、帶的作用,而且有利於低年級研究生儘快熟悉科研工作,有利於系統性高質量原創性科技工作的開展。
(4)“保障體系”完善: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保障體系建設,包括:制度建設、平台建設、導師隊伍建設、課程改革等;同時,通過學術道德講座等形式,積極引導研究生對科研創新過程中的學術道德和規範的理解,提升研究生學術道德認識和素養,通過學術規範來引導科研創新,為科研創新保駕護航。
代表院校:遵義醫科大學 [6] 

基礎醫學發展前景

基礎醫學人才需求

該專業培養具備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醫學科學基礎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熟悉基礎醫學先進儀器設備,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一定的教學實踐能力和開展實驗研究的能力,自主學習、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基礎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3] 

基礎醫學考研方向

生物學、生理學、神經生物學、細胞生物學。 [3] 

基礎醫學就業方向

事業單位人員、科研人員、化驗/檢驗科醫師、公務員(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省級機關)、醫療管理人員、公務員(區縣級及以下機關)、考研、內科醫生、生物工程/生物製藥、公務員(地市級機關)。 [3] 

基礎醫學開設院校

地區
開設院校
北京
北京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

天津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
河北醫科大學


山西
山西醫科大學


遼寧
中國醫科大學
錦州醫科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黑龍江
哈爾濱醫科大學


上海
復旦大學


江蘇
南京醫科大學


浙江
浙江大學
温州醫科大學
杭州師範大學
安徽
安徽醫科大學
皖南醫學院

福建
廈門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江西
南昌大學


河南
鄭州大學


湖北
武漢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湖南
中南大學
南華大學

廣東
中山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重慶
重慶醫科大學
陸軍軍醫大學

四川
四川大學
西南醫科大學

貴州
貴州醫科大學
遵義醫科大學

陝西
西安交通大學
空軍軍醫大學

甘肅
蘭州大學


寧夏
寧夏醫科大學


新疆
新疆醫科大學


2023年12月10日摘錄 參考資料: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