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屏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微生物学家
展开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赵国屏,男,1948年8月15日出生于上海 [1],分子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2]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3]、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32]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 [30]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5]、教授 [6]、博士生导师 [7],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 [7]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 [8]
赵国屏1982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12月获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 [9];1990年12月-1992年11月,在美国普渡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访问讲师 [9];1992年11月-1994年12月,任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副研究员、生产经理 [9];1994年12月-1997年1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所长;1997年1月-1999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2002年2月起,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9];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2008年7月起,任香港中文大学微生物学系、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和威尔斯亲王医院教授 [4];2011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3];2014年,被普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0]
赵国屏主要从事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进化、代谢调节、合成生物学的研究 [11]
中文名
赵国屏
国    籍
中国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48年8月15日
毕业院校
普渡大学
职    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1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32]
性    别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1948年8月15日,赵国屏出生在上海 [1]
1969年,赵国屏前往安徽蒙城县插队落户 [1]
1977年,恢复高考,赵国屏参加了1978年高考,被复旦生物学系录取 [1]
1978年10月-1982年7月,赵国屏在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3年,赵国屏通过“中美生物化学联合招生项目”的笔试和面试,远赴美国普渡大学求学 [1]
1983年8月-1990年12月,赵国屏在美国普渡大学生物化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9]
1990年12月-1992年11月,赵国屏在美国普渡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任访问讲师 [9]
1992年11月-1994年12月,赵国屏创办中美合资上海普罗麦克生物产品有限公司 [1],任上海普洛麦格生物产品有限公司副研究员、生产经理 [9]
1994年12月-1997年1月,赵国屏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副所长。
1997年1月-1999年7月,赵国屏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
2002年2月起,赵国屏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9]
2005年,赵国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2]
2008年7月起,赵国屏任香港中文大学微生物学系、李嘉诚健康科学研究所和威尔斯亲王医院教授 [4]
2014年,赵国屏被普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10]

主要成就

播报
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赵国屏早期从事微生物生理生化、代谢调控及酶作用机理的研究。1998年起,领导建立基因组学研究平台及体系,参与人类疾病基因组研究工作,克隆若干人类遗传病致病基因。启动生物芯片、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参与建立人类HapMap研究技术平台。启动中国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工作并主持若干重要微生物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比较和进化基因组研究工作。赵国屏积极开拓系统合成生物学研究领域,在微生物代谢调控、包括代谢酶翻译后乙酰化修饰研究方面,做出开创性工作。 [10]
赵国屏于1998年领衔中科院人类基因组重大研究项目;2001年—2003年,他完成乳光牙致病基因克隆和问号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测序;2003年—2005年,他揭示“非典”SARS冠状病毒进化机理;2010年,他揭示代谢酶“乙酰化组”是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全局调控机制;2018年,他研发出一批细胞工厂并构建首例“单染色体啤酒酵母”。 [1]
  • 学术论文
据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官网显示,近5年,赵国屏先后NatureSciencePNASNature Genetics等杂志在发表SCI论文50篇,他引360次 [13]
代表性论文
1. Yan X, Fan Y, Wei W, Wang PP, Liu QF, Wei YJ, Zhang L, Zhao GP*, Yue JM*, Zhou ZH*.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ginsenoside compound k in metabolically engineered yeast. Cell Research 2014;24:770-773.
2. Lin W, Wang Y, Han XB, Zhang ZL, Wang CY, Wang J, Yang HY, Lu YH, Jiang WH, Zhao GP*, Zhang P*. Atypical ompr/phob subfamily response regulator glnr of actinomycetes functions as a homodimer, stabilized by the unphosphorylated conserved asp-focused charge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4;289:15413-15425.
3. Lyu LD*, Tang BK, Fan XY, Ma H, Zhao GP*. Mycobacterial mazg safeguards genetic stability via housecleaning of 5-oh-dctp. Plos Pathogens 2013;9.
4. Chen WH, Qin ZJ, Wang J*, Zhao GP*. The master (methylation-assisted tailorable ends rational) ligation method for seamless DNA assembly.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3;41.
5. Zhao W, Zhong Y, Yuan H, Wang J, Zheng HJ, Wang Y, Cen XF, Xu F, Bai J, Han XB, Lu G, Zhu YQ, Shao ZH, Yan H, Li C, Peng NQ, Zhang ZL, Zhang YY, Lin W, Fan Y, Qin ZJ, Hu YF, Zhu BL, Wang SY*, Ding XM*, Zhao GP*. Complete genome sequence of the rifamycin sv-producing amycolatopsis mediterranei u32 revealed its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in phylogeny and metabolism. Cell Research 2010;20:1096-1108.
6. Lu LD, Sun Q, Fan XY, Zhong Y, Yao YF, Zhao GP. Mycobacterial mazg is a novel ntp pyrophosphohydrolase involved in 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0;285:28076-28085.
7. Wang QJ, Zhang YK, Yang C, Xiong H, Lin Y, Yao J, Li H, Xie L, Zhao W, Yao YF, Ning ZB, Zeng R, Xiong Y, Guan KL, Zhao SM, Zhao GP. Acetylation of metabolic enzymes coordinates carbon source utilization and metabolic flux. Science 2010;327:1004-1007.
8. Zheng HJ, Lu LD, Wang BF, Pu SY, Zhang XL, Zhu GF, Shi WL, Zhang L, Wang HH, Wang SY, Zhao GP*, Zhang Y*. Genetic basis of virulence attenuation revealed by 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strain h37ra versus h37rv. Plos One 2008;3.
9. He JF, Peng GW, Min J, Yu DW, Liang WJ, Zhang SY, Xu RH, Zheng HY, Wu XW, Xu J, Wang ZH, Fang L, Zhang X, Li H, Yan XG, Lu JH, Hu ZH, Huang JC, Wan ZY, Hou JL, Lin JY, Song HD, Wang SY, Zhou XJ, Zhang GW, Gu BW, Zheng HJ, Zhang XL, He M, Zheng K, Wang BF, Fu G, Wang XN, Chen SJ, Chen Z, Hao P, Tang H, Ren SX, Zhong Y, Guo ZM, Liu Q, Miao YG, Kong XY, He WZ, Li YX, Wu CI, Zhao GP (as the corresponding for overall work), Chiu RWK, Chim SSC, Tong YK, Chan PKS, Tam JS, Lo YMD, Epidemiology CSM. Molecular evolution of the sars coronavirus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SARS epidemic in china. Science 2004;303:1666-1669.
10. Ren SX, Gang F, Jiang XG, Zeng R, Miao YG, Xu H, Zhang YX, Xiong H, Lu G, Lu LF, Jiang HQ, Jia J, Tu YF, Jiang JX, Gu WY, Zhang YQ, Cai Z, Sheng HH, Yin HF, Zhang Y, Zhu GF, Wan M, Huang HL, Qian Z, Wang SY, Ma W, Yao ZJ, Shen Y, Qiang BQ, Xia QC, Guo XK, Danchin A, Saint Girons I, Somerville RL, Wen YM, Shi MH, Chen Z, Xu JG, Zhao GP*. Uniqu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genic features of leptospira interrogans revealed by whole-genome sequencing. Nature 2003;422:888-893. [4]
  • 授权专利
据2020年5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官网显示,赵国屏先后获得国际发明专利1项,中国国内发明专利20项 [13]
时间
专利项目
专利号
作者排名
备注
2010
一种生产高活性和高纯度利福霉素SV的方法
201010205439.X
第一作者
发明 [9]
  • 科研项目
起止时间
研究项目
项目级别
备注
2015-01--2019-12
放线菌全局性调控蛋白GlnR调控细胞代谢的分子机理
国家级
主持
2015-01--2017-12
微生物代谢生理的系统与合成生物学研究
国家级
主持
2014-01--2017-12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遗传操作体系的建立
国家级
主持
2012-01--2016-08
新功能人造生物器件的构建及集成
国家级
主持 [9]
  • 科技奖励
时间
研究项目
所获奖励及等级
2008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6
SARS冠状病毒分子进化及其相关流行病学规律的研究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4]
2005
钩端螺旋体全基因组测序和部分功能的研究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15]
2005
广东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防治研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6]
2004
广东科技进步特别奖
2004
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
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2
遗传性乳光牙本质致病基因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6] [17]
2001
上海科技进步二等奖 [9]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据2020年5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显示,赵国屏先后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人 [12]
  • 学术讲座
2020年1月8日,赵国屏院士到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并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作了一场题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生命科学的人生》的报告。赵国屏院士结合自身经历以“不忘初心”为主题讲述了自己与生物步步结缘的科研生涯。在讲到知青插队的艰苦奋斗岁月时,他回顾了农村生产的经历对自己以后科学研究的帮助和启发,并指出“农村是精彩的人生课题,农民是鲜活的人生导师”。 [8]
2015年1月18日,赵国屏在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报告,首先,赵院士以“学生物,享受科学,建设国家,造福人类”为题,解读了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和方法。他以研究所徽章,自己微生物老师——周德庆的话语为例,鼓励同学们善于思考,懂得创新。他点明了中国和世界面临的挑战,呼吁改变“经济>社会>生态”的陈旧发展方式,提倡以科技保证“社会—生态/环境—经济”的和谐发展,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对此中国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最后,他以自己为例,讲述了自己科研的心路历程,向同学们提出了改造自身,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还要注重培养科研能力素质的建议。期间,他向老师同学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表达了热爱生命科学、热爱中国人民之心不改,鼓励同学们改造自我,认真学习,不断创新,以天下为己任。 [18]
2018年11月10日,赵国屏院士应邀做客湖南农业大学第100期“科学论坛”,作了题为“为了生命科学的人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学术报告。赵国屏寄语青年大学生:学习科学,热爱生活,建设国家,造福人类 [19]

荣誉表彰

时间
所获荣誉
授予单位
2005年
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
200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
高校自然科学奖(生物类)生物实验技术一等奖(研究所、学校类) [9]
2011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3]
2011年
国际基因工程机械比赛(2011年香港)金奖 [9]
2015年11月
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奖励委员会 [20]
2019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学部委员
2021年12月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9]

社会任职

播报
编辑
时间
任职单位
兼任职务
2014年9月20日
浙江宏冠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首席科学家 [21]
2006年5月31日
复旦大学
双聘院士 [22]
2004年3月1日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微生物与微生物工程系
主任
2002年2月1日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2001年7月1日
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主任 [9]
1998年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
理事 [1]
上海市疾病与健康基因组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主任
中国微生物学会
名誉理事长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理事
上海生物工程学会
理事长
委员
副主席 [10]
中国科学院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委员 [13]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学术委员会
主任 [13]
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
成员 [23]
兰州大学结核病研究中心
顾问
中国科学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专家委员会主任 [24]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心学术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基因资源与基因组工程研究室
主任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 [31]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生物信息学
    作者名称 赵国屏
    作品时间2002-4
    《863生物高技术丛书?生物信息学》力求人各个重要的角度反映生物信息学今天的面貌: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若干个主要分支,并特别介绍了与人类基因组研究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的一些较新的成果;着重介绍了数据库和数据库的查询、序列的同源比较及其在生物进化研究中的应用;以生物芯片中的生物信息学问题为例...

个人生活

播报
编辑
赵国屏夫妇
赵国屏的父亲赵祖康是市政和道路工程专家 [25],时任上海工务局局长,后来成为上海市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任代理市长,抗战时期曾筹建滇缅公路等国际道路 [1] [25]
1978年高考招生,复旦大学在安徽只招生两人,赵国屏如愿考上了复旦生物系。而立之年的赵国屏离开了他守望了十年的蒙城 [26]
赵国屏的妻子是俞自由教授 [26-27]。俞自由曾任天长县副县长 [26],她在美国获得农经系博士学位,在香港岭南大学管理学院教书育人十二年,并两度担任亚太风险和保险学会主席,推动了中国保险学界与国际同行的合作 [26]

人物评价

播报
编辑
赵国屏曾主持SARS分子流行病学和SARS冠状病毒进化研究,为认识该病毒的动物源性及其从动物间传播到人间传播,特别是关键基因的变异规律奠定了基础 [28]新华社评)
赵国屏42岁博士毕业时,他怀揣着建设祖国之梦、创新科研之梦,选择归国,继续服务于中国人民 [5]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评)
赵国屏在改革开放浪潮中,他从饱经风霜淬炼的插队知青,成长为一名为上海和中国生命科学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科学家;他不仅为SARS歼灭战作出贡献,而且为探知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传播规律,提供了基因组时代的研究模式,展现出上海科学家科研专业精神和科研协同态度 [1](上海科技报社评)
赵国屏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 [26]凤凰卫视评)
赵国屏在SARS分子流行病学、SARS冠状病毒的分子进化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10]。(复旦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评)
赵国屏是中国分子微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 [21](《钱江晚报·今日桐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