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行

(依法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

鎖定
銀行(Bank),是依法成立的經營貨幣信貸業務的金融機構,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專營機構、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的中央銀行
專營機構:指商業銀行針對本行某一特定領域業務所設立的、有別於傳統分支行的機構; [2]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中文名
銀行
外文名
Bank
性    質
金融機構
業    務
經營貨幣信貸業務
類    型
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專營機構、投資銀行、世界銀行等
示    例
中國銀行

銀行基本介紹

銀行基本解釋

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銀行按類型分為:中央銀行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世界銀行,它們的職責各不相同。
銀行 銀行
中央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是中國的中央銀行。職責:執行貨幣政策,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對金融機構乃至金融業進行監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機構。
政策性銀行: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職責:參股或保證的,不以營利為目的,專門為貫徹、配合政府社會經濟政策或意圖,在特定的業務領域內,直接或間接地從事政策性融資活動,充當政府發展經濟、促進社會進步、進行宏觀經濟管理工具的金融機構。
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等。職責:通過存款、貸款、匯兑、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是金融機構之一,而且是最主要的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主要的業務範圍有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
投資銀行:包括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花旗集團富國銀行法國興業銀行等。職責:從事證券發行、承銷、交易、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投資分析、風險投資、項目融資等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
世界銀行:用於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銀行詳細解釋

1.製造銀器的行業。《金瓶梅詞話》第九十回:“我便投在城內顧銀鋪,學會了此銀行手藝。”
2.通過存款、放款、匯兑、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任務的信用機構。我國第一家銀行是中國通商銀行,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成立。
梁啓超《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自餘庻政,若鐵路,若輪船,若銀行……莫不類是。”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我今天有點倦,銀行裏開會整開了一下午。”曹禺日出》第二幕:“顧太太,你看胡四這兩天又不到銀行辦事來了。”

銀行詳細種類

  • 中國香港
根據香港的銀行監管機構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定義,在香港營運的銀行可以分為以下三大類:接受存款機構、商業銀行、一般銀行。
  • 中國台灣
根據台灣銀行法所定義,在台灣營運的銀行可以分為以下四大類:
商業銀行:收受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供給短期、中期信用為主要任務之銀行。
銀行 銀行
專業銀行:包括工業銀行、農業銀行、輸出入銀行、中小企業銀行不動產信用銀行及國民銀行,但尚未有申請設立不動產信用銀行及國民銀行者。
信託投資公司:以受託人之地位,按照特定目的,收受、經理及運用信託資金與經營信託財產,或以投資中間人之地位,從事與資本市場有關特定目的投資之金融機構。
外國銀行:依照外國法律組織登記之銀行,經台灣地區政府機構認許、依公司法及銀行法登記營業之分行。
此外,根據銀行的背景亦可作以下區分:中央銀行、公營銀行、私人銀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銀行分為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商業銀行(含農村信用合作社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

銀行來歷

銀行一詞,源於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長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場上貨幣兑換商的營業用具。英語轉化為Bank,意為存錢的櫃子。在我國,之所以有“銀行”之稱,則與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相關。
在我國曆史上,白銀一直是主要的貨幣材料之一。“銀”往往代表的就是貨幣,而“行”則是對大商業機構的稱謂。把辦理與銀錢有關的大金融機構稱為銀行,最早見於太平天國洪仁玕所著的《資政新篇》。

銀行起源

一般認為最早的銀行是意大利1407年在威尼斯成立的銀行。其後,荷蘭阿姆斯特丹、德國在漢堡、英國在倫敦也相繼設立了銀行。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銀行得到了普遍發展。
在17世紀,一些平民通過經商致富,成了有錢的商人。他們為了安全,都把錢存放在國王的金庫裏。這裏要注意,那個時候還沒有紙幣,所謂存錢就是指存放黃金。
因為那時實行“自由鑄幣”(Free coinage)制度,任何人都可以把金塊拿到鑄幣廠裏,鑄造成金幣,所以鑄幣廠允許顧客存放黃金。但是很不幸,這些商人沒意識到,鑄幣廠是屬於國王的,如果國王想動用鑄幣廠裏的黃金,根本無法阻止。
查理一世 查理一世
1638年,英國的國王是查理一世(Charles I),他同蘇格蘭貴族爆發了戰爭,為了籌措軍費,他就徵用了鑄幣廠裏平民的黃金,貸款給國王。
下圖就是查理一世。後來1649年,他被克倫威爾砍了頭,這就是著名的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詳細情況可以參照《英國史筆記(四)》。
雖然,被徵用的黃金最終都還給了原來的主人,但是商人們感到,鑄幣廠不再安全了。於是,他們把錢存到了金匠(Goldsmith)那裏。金匠就為存錢的人開立了憑證,以後拿着這張憑證,就可以取出黃金。
很快地,商人們就發現了,需要用錢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取出黃金,只要把黃金憑證交給對方就可以了。
再後來,金匠恍然大悟,原來自己開立的憑證,居然具有貨幣的效力!他們抵抗不了誘惑,就開始開立“假憑證”。但是神奇的是,只要所有客户不是同一天來取黃金,“假憑證”就等同於“真憑證”。這就是現代銀行中“準備金制度”的起源,也是“貨幣創造”機制的起源。銀行體系可以將信用貨幣的數量放大,實物貨幣就做不到這一點。
百科x混知:圖解準備金 百科x混知:圖解準備金
此時是17世紀60年代末,現代銀行就是那個時候誕生的。

銀行歷史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銀行一詞源於意大利語Banca,意思是板凳,早期的銀行家在市場上進行交易時使用。英語轉化為bank,意思為存放錢的櫃子,早期的銀行家被稱為“坐長板凳的人”。
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產生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現了貨幣兑換業和兑換商。
第二階段:增加了貨幣保管和收付業務即由貨幣兑換業演變成貨幣經營業
第三階段:兼營貨幣保管、收付、結算、放貸等業務,這時貨幣兑換業便發展為銀行業。
銀行的產生和發展是同貨幣商品經濟的發展相聯繫的,前資本主義社會的貨幣兑換業是銀行業形成的基礎。貨幣兑換業起初只經營鑄幣兑換業務,以後又代商人保管貨幣、收付現金等。這樣,兑換商人手中就逐漸聚集起大量貨幣資金。當貨幣兑換商從事放款業務,貨幣兑換業就發展成為銀行業。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最早的銀行業發源於西歐古代社會的貨幣兑換業。最初貨幣兑換商只是為商人兑換貨幣,後來發展到為商人保管貨幣,收付現金、辦理結算和匯款,但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費手續費。隨着工商業的發展,貨幣兑換商的業務進一步發展,他們手中聚集了大量資金。
貨幣兑換商為了謀取更多的利潤,利用手中聚集的貨幣發放貸款以取得利息時,貨幣兑換業就發展成為銀行了。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寺廟、公元前500年的希臘寺廟,都已經有了經營保管金銀、收付利息、發放貸款的機構。
近代銀行產生於中世紀的意大利,由於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當時的貿易中心
1580年,威尼斯銀行成立,這是世界上最早的銀行,隨後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國、荷蘭的一些城市也先後成立了銀行。
在我國,明朝中葉就形成了具有銀行性質的錢莊,到清代又出現了票號。第一次使用銀行名稱的國內銀行是“中國通商銀行”,成立於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國家銀行是1905年創辦的“户部銀行”,後稱“大清銀行”,1911年辛亥革命後,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一直沿用至今。
近代最早的銀行是1580年建於意大利的威尼斯銀行。此後,1593年在米蘭、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1621年在紐倫堡、1629年在漢堡以及其它城市也相繼建立了銀行。當時這些銀行主要的放款對象是政府,並帶有高利貸性質,因而不能適應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要求。
最早出現的按資本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股份銀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蘭銀行。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規模巨大的股份銀行紛紛建立,成為資本主義銀行的主要形式。
隨着信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國家對社會經濟生活幹預的不斷加強,又產生了建立中央銀行的客觀要求。1844年改組後的英格蘭銀行可視為資本主義國家中央銀行的鼻祖。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
到19世紀後半期,西方各國都相繼設立了中央銀行。早期的銀行以辦理工商企業存款、短期抵押貸款和貼現等為主要業務。西方國家銀行的業務已擴展到證券投資、黃金買賣、中長期貸款、租賃、信託、保險、諮詢、信息服務以及電子計算機服務等各個方面。
現代西方國家的銀行結構非常繁雜,主要有:政府銀行官商合辦銀行、私營銀行;股份銀行、獨資銀行;全國性銀行、地方性銀行;全能性銀行、專業性銀行;企業性銀行、互助合作銀行等。
按職能可劃分為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儲蓄銀行和其他專業信用機構。它們構成以中央銀行為中心、股份商業銀行為主體、各類銀行並存的現代銀行體系。
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20世紀以來,隨着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在世界各地陸續建立起一批世界性的或地區性的銀行組織,如1930年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1945年成立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1956年成立的國際金融公司、1964年成立的非洲開發銀行、1966年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等,銀行在跨越國界和更廣泛的領域裏發揮作用。

銀行發展

我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税後利潤逐年大幅增長,2011年中國銀行業所實現利潤佔全球銀行業總利潤的近三分之一。我國銀行業規模發展迅速,但是利率市場化加快、內外競爭加劇、盈利增速下滑背景下,銀行金融機構必須在業務結構、資源配置以及區域佈局上均做出相應戰略性調整。
而隨着銀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銀行業金融機構愈來愈重視對行業發展環境與市場需求的跟蹤研究,特別是對銀行業務發展環境和客户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銀行機構迅速崛起,逐漸形成自己的業務特色併成為行業的翹楚或新秀。

銀行分類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1.中央銀行:如,中國人民銀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PBC)、美聯儲、英格蘭銀行。
2.監管機構: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CBRC),簡稱銀監會。
3.自律組織:如,中國銀行業協會(China Banking Association,CBA)。
4.銀行業金融機構:包括政策性銀行、大型商業銀行5家(工、農、建、中、交)、全國性股份制中小型商業銀行12家(招商、浦發、中信、民生、興業、平安、光大、華夏、廣發、浙商、渤海、恆豐)、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

銀行作用

銀行是經營貨幣的企業,它的存在方便了社會資金的籌措與融通,它是金融機構裏面非常重要的一員。
我們可以看出銀行的業務,一方面,它以吸收存款的方式,把社會上閒置的貨幣資金和小額貨幣節餘集中起來,然後以貸款的形式借給需要補充貨幣的人去使用;在這裏,銀行充當貸款人和借款人的中介。
另一方面,銀行為商品生產者和商人辦理貨幣的收付、結算等業務,它又充當支付中介。總之,銀行起信用中介作用。
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包括: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創造金融服務

銀行主要銀行

銀行商業銀行

世界銀行(The World 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俗稱,“世界銀行”這個名稱一直是用於指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和國際開發協會(IDA)。
這些機構聯合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息貸款、無息信貸和贈款。它是一個國際組織,其一開始的使命是幫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破壞的國家的重建。
它的任務是資助國家克服窮困,各機構在減輕貧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2.花旗銀行Citibank美國
花旗銀行(Citibank, N.A.)是花旗集團屬下的一家零售銀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紐約城市銀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併購,已成為美國最大的銀行,也是一間在全球近五十個國家及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的國際大銀行,總部位於紐約市公園大道399號。
3.匯豐銀行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香港
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全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HSBC和匯豐)為匯豐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屬於匯豐集團的創始成員以及在亞太地區的旗艦,也是香港最大的註冊銀行,以及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其他兩個是中國銀行(香港)和渣打銀行),總部位於中環皇后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間分行及辦事處。

銀行投資銀行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户提供服務。
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着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户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鋭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
2004年,高盛實現突破,在北京建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公司,真正進入了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國金融服務市場
由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於1998年合併而成。換牌上市後,花旗集團運用增發新股集資於股市收購、或定向股權置換等方式進行大規模股權運作與擴張,並對收購的企業進行花旗式戰略輸出和全球化業務整合,成為美國第一家集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共同基金、證券交易等諸多金融服務業務於一身的金融集團
合併後的花旗集團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淨收入為500億美元,在100個國家有1億客户,擁有6000萬張信用卡的消費客户。從而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團之一。
從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統天下的威力令人側目。它的客户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的7個。當時惟一的廣告詞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大摩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於1994年在北京和上海開設辦事處。
1995年,摩根士丹利和中國建設銀行共同創立了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批准的一家合資投資銀行。2000年,摩根士丹利協助完成了亞信、新浪網中國石化中國聯通境外上市發行。
  • 摩根大通公司JP Morgan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為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公司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合併後的摩根大通主要在兩大領域內運作:
一是在摩根大通的名義下為企業、機構及富裕的個人提供全球金融批發業務;
二是在美國以“大通銀行”的品牌為3000萬客户提供零售銀行服務。摩根大通與新中國的關係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衞·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
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2003年10月,摩根大通得到中國證監會批准,取得了QFII資格。
世界最著名的證券零售商和投資銀行之一,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公司創辦於1914年1月7日,當時美瑞爾(Charles E. Merrill)正在紐約市華爾街7號開始他的事業。幾個月後,美瑞爾的朋友,林區(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於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為美林
20世紀20年代,美林公司紐約辦公室坐落於百老匯120號,並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磯和都柏林都有辦公室。這個跨國公司在世界超過40個國家經營,管理客户資產超過1800億美元

銀行銀行安防

銀行安全防範社會公共安全的一部分,是社會公共安全行業的一個分支。就防範手段而言,它包括人力防範、實體(物)防範和技術防範三個範疇。而技術防範是在20世紀80年代採取現代電子報警等科學技術用於銀行安全防範領域並逐漸形成的一種新的防範手段。
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
銀行安全技術防範系統是將具有防入侵、防盜竊、防搶劫、防破壞和有內部控制功能的專用設備、軟件等子系統有效地組合成一個有機整體,構成一個具有探測、延遲、反應綜合功能的信息技術網絡。

銀行中國銀行

中國大陸的銀行主要有:
中央銀行(1家):中國人民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134家)
農村商業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
其餘組成部分還包括:外資銀行合資銀行以及新增的村鎮銀行

銀行盈利渠道

銀行的盈利渠道分別是貸款、銀行類保險、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金融機具的銷售、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對沖業務、票據業務等。
中國的大部分銀行的盈利比例為:貸款30%,銀行類保險10%、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10%、金融機具的銷售5%、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30%、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10%等;國外銀行的盈利比例為:貸款15%,銀行類保險15%、銷售理財基金類產品15%、金融機具的銷售10%、金融智能終端業務消費獲利35%、對沖業務5%、票據業務5%等。
2016年2月24日,媒體報道:16家上市銀行中已有7家銀行交出2015年成績單,普遍淨利潤繼續下降。業績報告顯示,這7家銀行在2015年中,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共為2716.61億元,這意味着,7家銀行去年每天淨賺7.44億元。儘管這一數值在各行業中仍屬佼佼者,但利潤增速繼續下降仍是未來趨勢。7家銀行淨利潤增速均較2014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6家股份制銀行淨利潤增速更是跌至個位數,招商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淨利潤增速均下降一半以上。中信銀行淨利增速最低,僅為1.15%。只有身為城商行的南京銀行業績保持在兩位數,達到24.86%。

銀行歷史回顧

銀行封建時期

銀行LOGO
銀行LOGO(20張)
銀行在我國起源於唐,在唐宣宗時期(公元847年~858年),蘇州就有“金銀行”出現。《太平廣記》中有“行首率其黨,糾集徒,迎拌賽社,所獻無匹”,可見其店鋪與人匠之多。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蔡襄知福州時,作《教民十六事》,其中第六條為“銀行軋造吹銀出賣許多告提”。
這是“銀行”一詞單獨出現最早的時間。雖然在中國7到10世紀初期的唐朝,已經出現了辦理金融業務的獨立機構,但當時的“銀行”經營範圍比較單一。明朝中葉出現的錢莊和清朝產生的票號,實際都具有銀行的性質。
這類採取封建式組織管理形式的金融機構,都是獨資或合資經營的,很少有分支機構,資金力量薄弱,業務範圍小,與股份銀行在業務經營和管理方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別。
中國的第一家民族資本銀行是1897年成立的中國通商銀行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銀行”,是中國最早的國家銀行,最早的官辦銀行,總行設立於北京。1907年清光緒三十二年,大清户部銀行在濟南設立濟南分行。1908年,大清户部銀行更名為大清銀行

銀行民國時期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將其改為中國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
中華民國時期,中國的銀行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但是,由於中國的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不發達帝國主義的侵略,中國的銀行業畸形發展。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在國民黨統治的後期,以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以及中央信託局中央合作金庫官僚資本金融壟斷體系,控制了國民經濟的命脈。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革命根據地,人民金融事業逐步發展壯大。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由於敵人的分割封鎖,中央蘇區、湘鄂西、海陸豐鄂豫皖閩浙贛、湘鄂贛、湘贛、川陝、陝甘等革命根據地都建立有各自的銀行。
建立銀行最早的是海陸豐根據地,1928年2月20日海豐縣蘇維埃人民委員會頒發第四號命令,建立勞動銀行,使工農貧民在革命過程中有借貸機關,得以從事生產,發展社會經濟。
1931年11月,中央蘇區的第一次全國工農兵代表大會規定:實行統一幣制,幫助勞苦羣眾,開辦工農銀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後的第一次執委會議上決定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1932年2月1日正式開業,毛澤民任行長,下設業務、總務兩處。
在長征途中,國家銀行幹部參加後勤供給工作,同時組織貨幣的發行和收兑。長征到達陝北後,與陝北根據地的陝甘晉蘇維埃銀行合併,成立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西北分行,林伯渠任行長。
抗日戰爭時期,西北分行改為陝甘寧邊區銀行,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山東、華中、大別山等抗日革命根據地相繼建立了各自的銀行。1941年“皖南事變”後根據鬥爭的需要,各革命根據地先後禁止國民黨政府的法幣流通,發行獨立的貨幣,推動了根據地金融事業的發展。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隨着解放區的擴大,根據地的銀行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並日趨統一。1947年10月陝甘寧邊區銀行與西北農民銀行合併。同年11月石家莊解放,不久晉察冀和晉冀魯豫根據地合併為華北解放區,兩地銀行也合併為華北銀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的前一年,1948年12月,在華北銀行的基礎上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1932年成立的蘇維埃國家銀行,後改組為陝甘寧邊區銀行。1948年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

銀行成立後至今

1949年以後,在沒收官僚資本銀行的基礎上,結合組織各革命根據地的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下,將原來的官僚資本銀行改組為新的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和農業合作銀行。以後,又新建和改組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
1953到1955年,經過清產核資、調整業務和實行儲蓄專業化、公私合營銀行的機構和業務併入中國人民銀行,從而建立了新的集中統一的金融體制
1983年9月,國務院發佈了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決定,中國人民銀行成為國家統一管理金融的機構,其他專業銀行成為經濟實體。1978—2005年間,我國採取了多項舉措,使國內銀行業呈現多元化發展,包括:
(1)恢復了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
(2)興辦了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
(3)向深圳、廣東、福建、上海四地政府發放了銀行牌照,由當地政府主持創辦深圳發展銀行(1988)、廣東發展銀行(1988)、福建興業銀行(1988)、上海浦東發展銀行(1993);
(4)向招商局集團中信集團首鋼集團光大集團四家國有企業發放了銀行牌照,開辦了招商銀行(1987)、中信實業銀行(1987)、華夏銀行(1992)、中國光大銀行(1992),打破了銀行由政府創辦的壟斷局面。
(5)通過各種形式,陸續建立了中國民生銀行(1996)、恆豐銀行(2003)、浙商銀行(2004)、渤海銀行(2005)四家民營股份制商業銀行。
1981年12月,為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我國成立了中國投資銀行(China Investment Bank),中國投資銀行總行設在北京,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是我國的國家專業銀行,按照國家對國營企業的要求,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1993年12月25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及其他文件,提出深化金融改革,將工農中建由專業銀行轉變成國有商業銀行,為此,從四大行中剝離了政策性業務,組建了國家開發銀行(1994)、中國進出口銀行(1994)、中國農業發展銀行(1994)三家專門執行政策性業務的專業銀行,即政策性銀行。
為解決國有獨資銀行長期積累的不良資產的問題,國務院於1999年先後成立了四家直屬國務院的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1999.10.19)、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1999.10.18)、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1999.10)、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1999.10),專門對應負責解決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不良資產的問題,為四大銀行發展成為大型商業銀行奠定了基礎。
華夏銀行 華夏銀行
1994年7月22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中國投資銀行管理體制改革的批覆》(1994年7月22日銀復[1994]243號),中國投資銀行整體劃歸中國建設銀行。
1998年12月11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國投資銀行主體併入國家開發銀行,分支機構併入中國光大銀行,中國投資銀行從此結束了自己的使命。
2003年,為了改革當時的銀行業監管體制,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同年4月28日,中國銀監會正式掛牌;12月27日,《銀行業監督管理法》頒佈。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決議進一步明確,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走股份制改造之路,是國有銀行走出困境的戰略抉擇。
2003年12月16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
2004年1月6日,中央政府創造性地運用外匯儲備注資大型商業銀行:由匯金公司拿出450億美元外匯儲備(合計3724.65億人民幣),對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並引進戰略合作伙伴,標誌着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拉開序幕。
2004年8月24日,中國銀行股份制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4年9月21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對外掛牌,標誌着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經完成。
2004年,交通銀行通過定向募股方式,補充資本金191億元,其中財政部、匯金公司和社保基金分別投資50億元、30億元、100億元。交通銀行通過財務重組由股份制商業銀行改製為國有商業銀行,為建立真正的現代金融公司治理結構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
2005年4月,中央匯金公司又拿出150億美元外匯儲備對工商銀行注資。2008年11月,中央匯金公司拿出190億美元對農業銀行注資。
在成立股份公司之後,在金融監管部門的協調下,國有商業銀行開展了極富創意的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工作。
作為引進戰略投資者的試點,2004年8月,交通銀行引進英國匯豐銀行(HSBC)作為戰略投資者,匯豐銀行以每股1.86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交行19.9%的股權,即77.75億股,成為僅次於財政部的第二大股東,投資金額達17.47億美元。
2005年10月,華夏銀行引進德國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作為戰略投資者,德意志銀行財團(包括德意志銀行、德意志銀行盧森堡公司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以每股4.5元人民幣的價格購入華夏銀行13.98%的股權,即5.872億股,總值26.424億元人民幣,德意志銀行財團成為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
2005年6月17日,建設銀行和美國銀行簽署了關於戰略投資與合作的最終協議。根據協議,美國銀行將分階段對建行進行投資,最終持有股權可達到19.9%。首期投資25億美元購買匯金公司持有的建行股份。2005年7月1日,建行和淡馬錫旗下的全資子公司亞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簽署了關於戰略投資的最終協議,亞洲金融以14.66億美元購入建行5.1%的股權。
2005年8月,中國銀行與英國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9月與瑞銀集團,10月與亞洲開發銀行;2006年3月與全國社保基金,分別簽署協議。5家機構作為新的戰略投資者。蘇格蘭皇家銀行出資總計31億美元,購入中行10%的股權,其中將一半股權賣給了高盛李嘉誠私人基金;淡馬錫購得中行5%股份。
2006年1月27日,工商銀行與高盛投資團簽署了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高盛投資團出資37.8億美元購買工行新發行的股份。2006年4月28日順利完成資金交割。這筆當時最大的境外投資者對中國金融業的單次投資,約佔工行股份比例總計的8.89%。
作為四大國有銀行的最後一名“登陸者”,2009年農業銀行股份公司成立之後,根據當時國內外資本市場的情況,沒有延續前期經驗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只引進了幾家財務投資者
在成功改制和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基礎上,國有商業銀行隨即展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工作:
2005年6月23日,交行H股在香港上市;
2005年10月27日,建行H股在香港上市;
2006年6月1日中行H股在香港上市,7月5日中行A股在上海上市;
2006年10月27日,工行A+H股同步上市;2007年5月15日,交行A股在上海上市;
2007年9月25日,建行A股在上海上市。
2010年7月15日和16日,農行A股和H股先後在上海證交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至此,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圓滿“收官”。
2007年3月20日,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掛牌成立,成為我國專營儲蓄業務的專業銀行。
我國已經形成以中央銀行為領導,以5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1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為輔,其他中小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以及許多非銀行金融機構為有效補充,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新的金融體系。在這種體系下,銀行既是經營貨幣、辦理信貸、結算業務經濟組織,又是國家調節經濟、管理經濟的重要機構。

銀行現狀前景

中國銀行業改革創新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整個銀行業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有力的支持中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2005年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境內本外幣資產總額達到35.9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3%。國有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9.15萬億元,增長17.5%;股份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5.49萬億元,增長24.4%;城市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88萬億元,增長19.9%;其他類金融機構資產總額9.44萬億元,增長20.0%。
相關圖片 相關圖片
2006年,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快速增長,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盈利能力穩步提升。主要商業銀行税前利潤為2409億元,比2005年增加559億元,增長30.2%,4家國有股改商業銀行總資產回報率股本淨回報率平均達到0.9%和14.9%,主要商業銀行中間業務收入佔比17.5%,收入結構進一步發生變化。其中,國有商業銀行税前利潤為1974.9億元,股份制商業銀行緊隨其後,為434.2億元。其次是政策性銀行為311億元,隨後為農村信用社和城市商業銀行,分別為186.2億元和180.9億元。
國內銀行的資產擴張倍數約在20—40區間,總資產利潤率只有0.1%—0.9%(平均在0.5%左右),資產利用率約為2%—4%,國內銀行自身素質與經營管理效率提高潛力很大。
改革開放以來,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開始交叉並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競爭局面,商業化的驅動和對利潤的追逐使這種競爭尤其是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變的越來越激烈。同國際標準和國外成功的商業銀行相比,中國的四大商業銀行仍然是幼稚的,低效的,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銀行間的競爭也始終未走出各自為戰的低層次競爭格局
金融危機開始的背景下,財富管理機構將面臨許多重大挑戰,尤其是老牌機構面臨三大威脅。
一是信用缺失,自身資產負債表的金融損失及其客户組合的不良發展使老牌機構變得不再可信。這使得其保留員工和客户更具挑戰性。
二是客户信任的缺失,一旦客户認為機構的推薦不是為其帶來最大利益而是追求費用最大化,那麼重新建立客户的信任將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
三是收入減少。事實上,正是中資銀行採取果斷行動的最佳時機:利用全球競爭對手聲譽受損、積極僱用人才並獲取客户、考慮進行戰略性海外收購以及特別要將建立能力的目標銘記於心。

銀行現狀趨勢

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絕對核心,銀行業維持了健康和穩定運行,不可否認,受金融危機以及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影響,國內銀行業正面臨一系列不可忽視的深刻挑戰但在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銀行業仍然面臨着異常複雜的外部經營環境
全球經濟一體化及經濟金融環境不確定性,也使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顯現出複雜性、突發性、擴散性和快速傳播性等新特徵。在市場競爭方面,隨着金融市場發育程度和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大型銀行面臨的競爭格局、競爭的空間範圍和競爭對手已經並正在繼續發生深刻的變化。
這些都是中國銀行業未來發展面臨的挑戰。因此,我國銀行業應該以長期的信譽和實力為保障,以信貸和網絡優勢為依託,以廣泛的客户資源和信息資源為平台,以沿海發達城市為重點,全面優化和提升傳統優勢業務,進一步整合和深化現有投資銀行業務,積極拓展財務顧問、銀團貸款槓桿融資企業併購等新型投資銀行業務,加強對邊緣投資銀行業務的前瞻性研究,完成投資銀行業務的組織體系構造,力爭實現投資銀行業務的規模化經營。

銀行行業調查

銀行看重城鎮化融資需求
城鎮化的推進離不開金融的支持,而政府和農民的需求同銀行做大信貸市場的想法一拍即合。事實上,城鎮化的融資涉及到銀行各類貸款業務,這也是商業銀行尤為看重的一塊市場。
據《中國銀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瞭解,截至2012年末,建行涉農貸款從2011年的10499億元增至2012年的12749億元,其中保障房開發貸款增長129.6%,新農村建設貸款增長166.2%。
對於農行來説,城鎮化建設與該行的縣域經濟有諸多相似內容,而其農村金融的優勢也逐漸凸顯出來。
據悉,2013年4月,農行先後與湖南、重慶、四川、雲南等省市簽署城鎮化與金融服務的戰略合作備忘錄。未來5年分別向湖南、重慶、四川和雲南提供不少於800億元、1000億元、1500億元和800億元的意向性信用額度,總規模達到4100億元。
“股份行受限於能力,很多項目資金需求量大,不能完全承接下來。但是,股份行爭奪城鎮化業務的想法也很明顯。”一家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相比之下,股份行更重視城鎮化進程中相關小微企業的貸款。

銀行機構列表

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
中央銀行
政策性銀行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
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合資銀行
外資銀行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
瑞士寶盛銀行
-
港資銀行
永亨銀行
台資銀行
城市商業銀行
北京:北京銀行
天津:天津銀行
吉林:吉林銀行
上海:上海銀行
安徽:徽商銀行
西藏:西藏銀行
陝西:長安銀行、西安銀行
青海:青海銀行
海南:海南銀行
農村商業銀行
村鎮銀行

銀行附錄

銀行利率表

銀行貸款利率表
年限
年利率(%)
月利率(%)
月還款額(元)
本息總額(元)
6個月
4.86%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
--
1
5.31%
--
--
--
2
5.40%
4.5
440.51
10572.18
3
5.40%
4.5
301.51
10854.29
4
5.76%
4.8
233.75
11220.07
5
5.76%
4.8
192.21
11532.84
6
5.94%
4.95
165.45
11912.1
7
5.94%
4.95
145.8
12247.04
8
5.94%
4.95
131.12
12587.75
9
5.94%
4.95
119.76
12934.19
10
5.94%
4.95
110.72
13286.33
11
5.94%
4.95
103.36
13644.14
12
5.94%
4.95
97.27
14007.57
13
5.94%
4.95
92.16
14376.58
14
5.94%
4.95
87.8
14751.12
15
5.94%
4.95
84.06
15131.14
16
5.94%
4.95
80.82
15516.58
17
5.94%
4.95
77.98
15907.38
18
5.94%
4.95
75.48
16303.49
19
5.94%
4.95
73.27
16704.85
20
5.94%
4.95
71.3
17111.37
21
5.94%
4.95
69.54
17523.01
22
5.94%
4.95
67.95
17939.68
23
5.94%
4.95
66.53
18361.31
24
5.94%
4.95
65.24
18787.83
25
5.94%
4.95
64.06
19219.16
26
5.94%
4.95
63
19655.22
27
5.94%
4.95
62.02
20095.93
28
5.94%
4.95
61.13
20541.21
29
5.94%
4.95
60.32
20990.98
30
5.94%
4.95
59.57
21445.14
以上銀行貸款利率表更新至2013年1月1日
銀行存款利率
項目
年利率(%)
一、城鄉居民及單位存款
---
(一)活期
0.40
(二)定期
---
1.整存整取
---
三個月
2.85
半年
3.05
一年
3.25
二年
4.10
三年
4.65
五年
5.1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
一年
3.10
三年
3.15
五年
3.25
3.定活兩便
按一年以內定期整存整取同檔次利率打6折
二、協定存款
1.31
三、通知存款
.-
一天
0.94
七天
1.49

銀行網上銀行

網上銀行(Internetbank or E-bank),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個是機構概念,指通過信息網絡開辦業務的銀行;另一個是業務概念,指銀行通過信息網絡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傳統銀行業務和因信息技術應用帶來的新興業務。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提及網上銀行,更多是第二層次的概念,即網上銀行服務的概念。網上銀行業務不僅僅是傳統銀行產品簡單從網上的轉移,其他服務方式和內涵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而且由於信息技術的應用,又產生了全新的業務品種。
特點:
全面實現無紙化交易
以前使用的票據和單據大部分被電子支票電子匯票和電子收據所代替;原有的紙幣被電子貨幣,即電子現金電子錢包電子信用卡所代替;原有紙質文件的郵寄變為通過數據通信網絡進行傳送。
通過網絡銀行,用户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和可靠的全方位服務。任何需要的時候使用網絡銀行的服務,不受時間、地域的限制,即實現3A服務(Anywhere, Anyhow, Anytime)。
經營成本低廉
由於網絡銀行採用了虛擬現實信息處理技術,網絡銀行可以在保證原有的業務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減少營業點的數量。
簡單易用
網上E-mail通信方式也非常靈活方便,便於客户與銀行之間以及銀行內部的溝通。與傳統銀行業務相比,網上銀行業務有許多優勢。
一是大大降低銀行經營成本,有效提高銀行盈利能力。開辦網上銀行業務,主要利用公共網絡資源,不需設置物理的分支機構或營業網點,減少了人員費用,提高了銀行後台系統的效率。
二是無時空限制,有利於擴大客户羣體。網上銀行業務打破了傳統銀行業務的地域、時間限制,具有3A特點,即能在任何時候(Anytime)、任何地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how)為客户提供金融服務,這既有利於吸引和保留優質客户,又能主動擴大客户羣,開闢新的利潤來源。
三是有利於服務創新,向客户提供多種類、個性化服務。通過銀行營業網點銷售保險、證券和基金等金融產品,往往受到很大限制,主要是由於一般的營業網點難以為客户提供詳細的、低成本的信息諮詢服務。利用互聯網和銀行支付系統,容易滿足客户諮詢、購買和交易多種金融產品的需求,客户除辦理銀行業務外,還可以很方便地進行網上買賣股票債券等,網上銀行能夠為客户提供更加合適的個性化金融服務
一是完全依賴於互聯網的無形的電子銀行,也叫“虛擬銀行”;所謂虛擬銀行就是指沒有實際的物理櫃枱作為支持的網上銀行,這種網上銀行一般只有一個辦公地址,沒有分支機構,也沒有營業網點,採用國際互聯網等高科技服務手段與客户建立密切的聯繫,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
以美國安全第一網上銀行為例,它成立於1995年10月,是在美國成立的第一家無營業網點的虛擬網上銀行,它的營業廳就是網頁畫面,當時銀行的員工只有19人,主要的工作就是對網絡的維護和管理。
另一種是在現有的傳統銀行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開展傳統的銀行業務交易服務。即傳統銀行利用互聯網作為新的服務手段為客户提供在線服務,實際上是傳統銀行服務在互聯網上的延伸,這是網上銀行存在的主要形式,也是絕大多數商業銀行採取的網上銀行發展模式。

銀行手機銀行

移動銀行業務不僅可以使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處理多種金融業務,而且極大地豐富了銀行服務的內涵,使銀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較為安全的方式為客户提供傳統和創新的服務,而移動終端所獨具的貼身特性,使之成為繼ATM、互聯網、POS之後銀行開展業務的強有力工具,越來越受到國際銀行業者的關注。
我國移動銀行業務在經過先期預熱後,逐漸進入了成長期,如何突破業務現有發展瓶頸,增強客户的認知度和使用率成為移動銀行業務產業鏈各方關注的焦點。
構成
手機銀行是由手機、GSM短信中心和銀行系統構成。手機銀行在手機銀行的操作過程中,用户通過SIM卡上的菜單對銀行發出指令後,SIM卡根據用户指令生成規定格式的短信並加密,然後指示手機向GSM網絡發出短信,GSM短信系統收到短信後,按相應的應用或地址傳給相應的銀行系統,銀行對短信進行預處理,再把指令轉換成主機系統格式,銀行主機處理用户的請求,並把結果返回給銀行接口系統,接口系統將處理的結果轉換成短信格式,短信中心將短信發給用户。
特點
手機銀行並非電話銀行。電話銀行是基於語音的銀行服務,而手機銀行是基於短信的銀行服務。通過電話銀行進行的業務都可以通過手機銀行實現,手機銀行還可以完成電話銀行無法實現的工行手機銀行二次交易。比如,銀行可以代用户繳付電話、水、電等費用,但在劃轉前一般要經過用户確認。
由於手機銀行採用短信息方式,用户隨時開機都可以收到銀行發送的信息,從而可在任何時間與地點對劃轉進行確認。
手機銀行與WAP網上銀行相比,優點也比較突出。首先,手機銀行有龐大的潛在用户羣;其次,手機銀行須同時經過SIM卡和賬户雙重密碼確認之後,方可操作,安全性較好。

銀行轉賬額度

2014年3月12日瞭解到,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都調整了快捷支付轉入的額度限制,力度最大的直接從無額度限制調整到單日不超過5000元。
據瞭解,工行調低電腦端和無線端的銀行卡快捷支付限額,其中電腦端本人儲蓄卡轉入餘額寶資金限額調低至5000元/筆,單日限額2萬元,單月限額5萬元。無線端則調整為:單筆單日單月5000元/5萬元/5萬元。在此之前,工行的快捷支付並沒有額度限制。
做出調整的還有農業銀行,其單筆單日額度均為1萬元,在此之前,農行對單筆單日均沒有做出額度限制。微信理財通建行的單月轉賬額度為不超過10萬元,在此之前額度是50萬元。
有額度限制的不止一兩家銀行。比如理財通支持的12家銀行中,單筆單日最高的轉賬額度為5000元,分別是民生銀行、興業銀行。單筆最高的5萬元,分別是建行、中行、中信、平安、浦發。
銀行的“限購”直接影響到了餘額寶、理財通等“吸金”的能力。不過,餘額寶所受到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除快捷支付方式外,支付寶還有網銀渠道,消費者可以用網銀將資金轉到支付寶餘額中,通過支付寶餘額購買餘額寶。
餘額寶基金經理王登峯表示,貨幣基金收益率下降會持續一段時間,會尋找到新的均衡點,下一個可能是收益率年化4.5%左右。近期餘額寶還是穩定淨申購,平均每天幾十個億。餘額寶進行過20%甚至50%贖回的壓力測試,理論上的投資可以應對全部贖回。

銀行轉賬新規

2016年12月1日起,為最大限度阻斷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進行資金轉賬和贓款變現,除向本人同行賬户轉賬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ATM,含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設備)轉賬的,髮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賬。在髮卡行受理後24小時內,個人可以向髮卡行申請撤銷轉賬。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針對性措施也會對一些個人正常業務產生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大銀行櫃面工作量。對此,要求銀行和銀行卡清算機構進一步研究提高自助櫃員機轉賬安全性的技術措施 [1] 
個人ATM轉賬24小時後到賬
為最大限度阻斷詐騙分子誘導受害人進行資金轉賬和贓款變現,自2016年12月1日起,除向本人同行賬户轉賬外,個人通過自助櫃員機(ATM,含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設備)轉賬的,髮卡行在受理24小時後辦理資金轉賬。在髮卡行受理後24小時內,個人可以向髮卡行申請撤銷轉賬。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針對性措施也會對一些個人正常業務產生影響,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大銀行櫃面工作量。對此,要求銀行和銀行卡清算機構進一步研究提高自助櫃員機轉賬安全性的技術措施。
微信、支付寶等限制轉賬金額
與銀行櫃面渠道相比,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支付機構網站等非櫃面渠道由於不能面對面接觸操作人,難以確認賬户的實際操作人是否是賬户的持有人,所以央行採取了三項措施阻斷異常交易,自12月1日起執行。
一是要求銀行和支付機構與客户事先約定支付限額和筆數。超過限額和筆數的,銀行賬户轉賬應當到銀行櫃枱辦理,支付賬户則不得辦理。二是強化安全驗證方式。除向本人同行銀行賬户轉賬外,銀行為個人辦理非櫃面轉賬業務,單日累計金額超過5萬元的,應當採用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等安全可靠的支付指令驗證方式。三是大額交易提醒。單位、個人銀行賬户非櫃面轉賬日累計分別超過100萬元、30萬元的,銀行應當進行大額交易提醒,單位和個人確認後方可轉賬。
取現轉賬免異地手續費
為降低居民轉賬成本,9月30日央行261號文件規定,銀行對本銀行內異地存取現、轉賬等業務,收取異地手續費的,應當自本通知發佈之日起三個月內實現免費。也就是説,最遲到2017年1月1日左右,市民在同一銀行辦理轉賬業務,異地取現、轉賬都將免費。
半年無交易賬户暫停非櫃面業務
公安機關反映,不法分子在大量收購賬户、假冒開户後,一些賬户不會馬上啓用,而正常情況下,個人開户後一般會立即啓用,長期不用賬户應作為異常情況引起高度關注。在央行出台的新規中,還規定對開户之日起6個月內無交易記錄的賬户,銀行應當暫停非櫃面業務,支付機構應當暫停所有業務,待單位和個人重新向銀行和支付機構核實身份後,方可恢復業務。
同一手機號碼對應同一身份證
隨着手機短信驗證碼、短信餘額提醒和重要事項通知等功能的使用,手機已經成為銀行和支付機構驗證個人身份和保護個人資金安全的重要手段。通常而言,一個手機號碼由一個人使用,應當對應同一個人的賬户。
銀行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聯繫電話號碼與個人身份證件號碼的一一對應關係,對多人使用同一聯繫電話號碼開立和使用賬户的情況進行排查清理,聯繫相關當事人進行確認。對於無法證明合理性的,應當對相關銀行賬户暫停非櫃面業務,支付賬户暫停所有業務。 [1] 

銀行使用事項

2022年12月2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中國銀保監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規範“銀行”字樣使用有關事項的通知。
各銀保監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信辦、通信管理局、市場監管局(廳、委),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
為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等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規範“銀行”字樣使用,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未經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批准,任何法人、非法人組織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國際金融組織、中央銀行、多邊開發機構與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自然人(包括個體工商户)不得以營利性為目的或者以可能誤導公眾的方式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未經批准不得在名稱中使用“銀行”字樣的情形包括:
(一)法人、非法人組織名稱的全稱、簡稱;
(二)商標名稱
(三)產品、業務和服務名稱;
(四)互聯網網站名稱、互聯網用户賬號名稱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名稱;
(五)其他情形。
三、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對轄內“銀行”字樣使用情況加強監測。對於違法使用“銀行”字樣的行為,根據違法行為具體情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依法進行行政處罰。對於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改正等情形,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規定,依法進行處理。涉嫌犯罪的,依法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互聯網行業違法使用“銀行”字樣的,由網絡賬號歸屬地或網絡運營者所在地銀保監局牽頭開展整改規範工作
四、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及時在官網公佈、更新合法設立、取得業務許可或者備案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名單,並與當地政府及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等有關部門共享。
五、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在職責範圍內應當加強對含有“銀行”字樣名稱的審核工作。對於未獲相關前置許可資質的申請主體,不允許使用含有“銀行”字樣名稱,對含“銀行”字樣的不予登記註冊。
互聯網用户賬號服務平台、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分發平台,應當要求註冊“銀行”字樣的賬號和移動應用程序主體提供金融許可證或者其他職業資格、服務資質等相關材料,並進行必要核驗。未獲相關資質的,不予註冊、上架。
六、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應當將規範使用“銀行”字樣的宣傳內容納入金融消費者教育普法宣傳活動,設立公眾監督舉報電話,並通過風險提示、案例通報等形式,增強政府部門、新聞媒體社會公眾規範使用“銀行”字樣及防騙、防詐的意識。
七、各銀行保險機構發現違法使用“銀行”字樣情況的,應當及時向銀保監會或其派出機構報告。對於違法使用“銀行”字樣的主體,各銀行保險機構不得為其業務系統開發提供技術支持,不得與其開展營銷推廣方面的業務合作;在提供授信、承保等金融服務時,應當對其整改情況進行必要審查。
八、違法違規使用“總行”“分行”“支行”“農商行”“城商行”“農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儲蓄所”“資金互助社”等字樣,仿冒銀行機構營業場所裝潢、網站外觀、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外觀和標誌等情形,欺騙或者可能誤導金融消費者的,參照本通知要求進行整改;構成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規定進行行政處罰。
九、各銀保監局應當積極協調並會同網信部門、電信主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共同開展整改規範工作,通過提示主動變更名稱、依職權變更名稱等方式糾正規範違法行為。各銀保監局牽頭彙總轄內相關工作情況,並請於2023年3月1日前向銀保監會報送整改規範工作總結
中國銀保監會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工業和信息化部 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11月17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