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New York City,簡稱:NYC),位於美國紐約州東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紐約都市圈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圈之一,與英國倫敦、中國香港並稱為“紐倫港”(Nylonkong)。
[1-3]
紐約與倫敦並列為全世界最頂級的國際大都市。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4]
紐約是一座世界級城市,直接影響着全球的經濟、金融、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包括聯合國總部在內的世界上很多國際機構和跨國公司及銀行的總部都設在紐約。截至2017年,紐約市總面積達1214.4平方公里,人口約862萬人
[5]
,居住在78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2018年,紐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8017億美元。
紐約地鐵,紐新航港局過哈德遜河捷運(PATH)和斯塔滕島鐵路所組成的紐約軌道交通系統是世界上最為發達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之一,提供一日24小時、一週七日的服務。 而長島鐵路,大都會北方鐵路,新澤西捷運和美國國家鐵路客運公司則共同組成了紐約的城際和通勤鐵路系統。
[6]
紐約地名淵源
編輯紐約名稱由來
紐約雖然一般寫作“New York City”,但“City of New York”才是官方名稱。紐約(New York)意為“新約克郡”—英荷戰爭結束後,荷蘭戰敗被迫將新阿姆斯特丹割讓給英國,當時正好是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的生日,於是將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為新約克郡,作為送給約克公爵的禮物。另外由於在二十世紀初,紐約對外來移民來説是個嶄新天地,機會到處都是。因此紐約常被暱稱為“大蘋果”(the Big Apple),便是取“好看、好吃,人人都想咬一口”之意。
紐約紐約別稱
外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
The Big Apple | 大蘋果 |
Gotham | |
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 | 不夜城 |
The Capital of The World | |
The Empire City | 帝國之城 |
紐約歷史沿革
編輯◎ 早期歷史
◎ 發現紐約
(公元1492—1609年)
1524年,意大利人喬瓦尼·達韋拉扎諾來到河口地區,成為第一個歷史記載的造訪紐約的歐洲人。
[8]
達韋拉扎諾是一名來自佛羅倫薩的探險者,效忠於法國。他乘着太子妃號進入了紐約港區,宣佈此地為法國所有,並將之命名為新昂古萊姆。
1602 年荷蘭派遣亨利·哈德遜前往北美洲找尋新樂土,1609年抵達紐約灣並沿着河流北上,隔年哈德遜帶着北美洲的土產和毛皮回到荷蘭,許多荷蘭商人對這片擁有豐富資源的土地,產生高度的興趣並定居於此,荷蘭人並以“新尼德蘭”(New Nederland)命名。
[8]
◎ 曼哈頓誕生
(公元1624—公元1626年)
1624年,荷蘭人在加弗納斯島建立皮草貿易點,由此歐洲人在新尼德蘭開始了正式的永久居留。1625年,阿姆斯特在曼哈頓島上開始興建,後稱作“新阿姆斯特丹”(Nieuw Amsterdam)。1626年,荷蘭殖民總督彼得·米紐特從當地勒納佩人手中,以60荷蘭盾(2006年約為1000美元)買下曼哈頓島。建立貿易站,並按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名字,將這個地方命名為“新阿姆斯特丹”,荷蘭人在此建立家園落地生根,居民約300人。
[8]
◎ 紐約誕生
(公元1651—公元1770年)
1651年爆發英荷之戰,原住民之間的內戰和歐洲殖民者帶來的疾病使得勒納佩人的數量在1660年至1670年間大幅減少。1664年,英國艦隊開到這裏,荷蘭人自知無力與之抗爭,新尼德蘭總督彼得·斯特伊維桑特投降,將新阿姆斯特丹拱手相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將這片地方交給他的弟弟管轄,於是,國王的弟弟便將自己的領地從英國的約克郡遷到新阿姆斯特丹,並將地名改為“紐約”,即“新約克”。以與荷蘭交換印度尼西亞的倫島。
[8]
英國取得“新阿姆斯特丹”的領土,命名為“紐約”(New York),成為英國的殖民地。17世紀下半葉,紐約人口愈來愈多併成為商業中心,豐富的農產品得以出口,工業製品的進口,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在缺乏勞力的情況下,至1770年,勒納佩人的數量已經下降至200人。
[8]
使得紐約成為黑奴市場的大本營,人口販賣相當的盛行,卻也種下美國日後反黑奴的種子。
◎ 獨立宣言
(公元1773年—公元1775年)
由英國移居於此的新移民,建立不同於英國本土的新制度,成立了北美十三州的殖民地,原本以為可以在此安居樂業,卻因為英國政府的財政困難而美夢破裂,殖民地的人民被課以重税,更加深殖民地人民獨立的決心。
1773年,“茶葉事件”成為獨立戰爭的導火線,殖民地人民以“不自由,毋寧死”的口號發動戰爭。1776年7月4日,托馬斯·傑斐遜在費城召開大陸會議,發表 《獨立宣言》,紐約也成為英軍和美軍的決戰之地,由於抵擋不住英軍強勢的攻擊,紐約再度淪入英軍之手,美軍轉而向法國求援。1781年10月17日,美法聯軍取得最後的勝利,紐約重回美軍的懷抱。
◎ 獨立戰爭
(公元1776年—1783年)
美國獨立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戰役長島會戰於1776年8月在布魯克林區內進行。美國在此戰中失敗,由此在紐約的軍事衝突減少,該城也成為英國在北美的軍事和政治中心。紐約此時成為了保皇派和脱逃奴隸(英國承諾給予加入本方的脱逃奴隸自由)的庇護所,至少1萬名脱逃奴隸在英國佔領紐約時湧入城內。
◎ 地位陡升
(1785年—1790年)
1785年,邦聯會議將紐約定為美國首都。紐約是《邦聯條例》下的最後一個美國首都,也是美利堅合眾國憲法下的第一個美國首都。1789年,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在華爾街聯邦廳宣誓就職。在同一地點還召集了第一屆美國國會和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起草了《美國權利法案》。1790年,紐約超越費城成為美國第一大城市。
◎ 廢奴法案
(1799—1840年)
在紐約州1799年頒佈的《漸進廢奴法案》之下,奴隸母親的孩子生來將為契約勞工,直至二十五歲之後方可獲得自由。在獨立戰爭之後獲得解放的和脱逃的奴隸共同組成了曼哈頓為數眾多的自由黑人人口。在幾位開國元勳如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約翰·傑伊的支持之下,紐約奴隸解放會致力於推動奴隸制的徹底廢除,並建立非裔人自由學校以教育黑人兒童。直至1827年,奴隸制才在紐約州徹底被廢除,而此後黑人也仍然面臨着歧視的問題。紐約的廢奴運動持續了下去,其中許多運動領袖都是自由學校的畢業生。1840年,紐約市的黑人人口超過16000。
◎ 人才湧入
(1819年—1857年)
19世紀,在貿易的持續發展和歐洲移民的推動下,紐約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1811年委員會計劃》下,城市的街道覆蓋至整個曼哈頓。1819年伊利運河開通,將紐約港與北美內陸市場(農作物及其他商品)通過哈德遜河和五大湖連接起來。同時,紐約的政治也開始受到坦慕尼協會(愛爾蘭和德國移民支持的政治機構)的影響。在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有許多知名的美國文壇人物居住在紐約,其中包括威廉·卡倫·布萊恩特、華盛頓·歐文、赫爾曼·梅爾維爾、魯弗斯·維爾莫特·格里斯沃爾德、約翰·基斯、納撒尼爾·帕克·威利斯以及埃德加·愛倫·坡。在舊商界精英的遊説推動下,1857年中央公園建立起來,成為全美國第一個景觀公園。
◎ 移民內遷
(1860年)
◎ 徵兵暴動
(1861年—1863年)
民主黨候選人在選舉中屢屢獲勝,紐約與美國南方也產生了緊密的聯繫。1861年市長費爾南多·伍德號召紐約跟隨南方退出聯邦,但他的這一號召最終沒有成行。在南北戰爭期間,對於徵兵法律的不滿導致了1863年由愛爾蘭裔工人階級領導的紐約徵兵暴動。
◎ 紐約合併
(1898年)
◎ 經濟蕭條
(公元1929年)
由於未受到戰爭直接影響,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綜合國力有所增強,也帶動美國經濟的繁榮,全國沉醉在一片欣欣向榮的景氣之中。但在1929年10月24日這一天,華爾街的股市暴跌,三天之內損失了100億美元,遠遠超過流通在市場上的通貨,造成經濟大恐慌,美國股市崩盤的連鎖效應影響全世界,全球經濟陷入一片愁雲慘霧之中。
◎ 戰爭財富
(公元1933年—公元1941年)
1933年羅斯福總統就任。1939年的歐洲戰爭讓美國從恐慌中重新站起來,羅斯福總統的武器援助一案,隨後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向日本及德意等軸心國宣戰,全面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機器的全面啓動,使紐約人民就業狀況極大改善,年輕力壯的男人去前線打仗,剩餘的男人和廣大婦女進入工廠生產武器彈藥及各種軍需品,有力地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國家,紐約也成為了世界最富有的城市之一。
◎ 世界中心
(1904—1950年)
1904年,紐約的地鐵系統開始合併運作,幫助鞏固了這座全新的城市。20世紀上半葉,紐約成為了世界工業、商業和通訊業的中心。
1890年,紐約的非白人人口為36620人。20世紀20年代,紐約成為了非裔美國人從南部移民的重要目的地,到1916年,紐約已成為北美最大的非裔城市聚居地。在禁酒時期,哈萊姆文藝復興運動展開,黑人文學和文化生活得到興旺。經濟的繁榮推動了大量摩天大樓的建設,塑造了紐約的20世紀天際線。
20年代初,紐約超越倫敦,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區。紐約城市圈的人口在30年代超過1000萬,成為世界上第一座特大城市。大蕭條時期,改革家菲奧雷洛·拉瓜迪亞當選市長,帶領紐約復甦,同時坦慕尼協會垮台,結束了其八十年的政治霸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紐約經濟再次繁榮。在戰時該城毫髮未傷,由此也成為了世界的領頭城市,華爾街也成為了美國經濟霸權的龍頭。聯合國總部(1950年)的建設奠定了紐約的政治影響,抽象表現主義藝術的崛起使紐約超越巴黎成為世界藝術的中心。
[9]
◎ 恐怖襲擊
(公元2001年)
美國時間2001年9月11日早上8點45分左右,伊斯蘭教激進份子劫持兩架民航飛機撞上了世貿大廈,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震驚全球。
[9]
紐約市市長比爾·白思豪大力稱讚紐約市為減少暴力事件所做的努力。2017年12月,這座城市的犯罪率達到20世紀50年代以來的最低值。紐約市官員2018年10月15日表示,紐約上個週末迎來一件頗有意義的事件:週五、週六及週日都沒有任何發生槍擊事件的報道,這是25年以來的首次“零槍擊案件週末”,上一次發生這種情況還是在1993年。
[10]
年代 | 事件 |
---|---|
1664 | 紐約誕生 |
1775 | |
1776 | 發表《獨立宣言》 1781 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
1791 | 紐約證券交易所營業 |
1831 | 紐約大學創立 |
1852 | 《紐約時報》 創立 |
1861 | |
1863 | |
1880 | 大都會博物館開幕 |
1883 | 布魯克林橋通車 |
1886 | 自由女神像成為紐約的精神象徵 |
1929 | 華爾街股市崩盤 |
1931 | |
1951 | 聯合國大廈完成整修 |
1973 | 世界貿易大樓雙子塔完工 |
2001 | 911事件 |
2013 | 紐約驛站成立 |
紐約行政區劃
編輯紐約市,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布朗克斯區(The Bronx)、布魯克林區(Brooklyn)、曼哈頓(Manhattan)、皇后區(昆斯區)(Queens)、斯塔滕島(Staten Island)。全市總面積達1214.4平方公里。
紐約郡和曼哈頓區的邊界相同,紐約市的下屬,此郡下沒有進一步的政治區域劃分。面積包括整個曼哈頓島(Manhattan Island),東河(East River)、哈萊姆河(Harlem River)與哈得孫河(Hudson River)環繞。也包括一些小島,如羅斯福島(Roosevelt Island)(以前叫做“Welfare島”),再之前叫做(“Blackwell島”)、吳丹島(U Thant Island,官方名字為“Belmont島”)以及北美大陸的一小部分(Marble Hill),和布朗克斯區接壤。
◎ 布朗克斯區
最北的行政區,紐約洋基的主場洋基體育場位於此地。除了曼哈頓的大理石丘外,布朗克斯是紐約市唯一與美國本土相接的區域。世界上最大的市內動物園布朗克斯動物園也位於此地,面積達265英畝(1.07平方公里),居住動物達6千頭。同時,布朗克斯還是饒舌樂和嘻哈文化的發源地。
陸地面積:44 平方英里
◎ 布魯克林區
布魯克林區人口最多的行政區,位於長島西端,在1898年以前仍是獨立的城市。此區的文化、社會和種族極富多元性,帶有獨立藝術情調以及建築傳統。除了曼哈頓外,布魯克林是唯一有中心商業區的行政區。此外,此區還有一條長海岸線,其中的科尼島於19世紀70年代設立,是全美國最早的遊樂設施之一。
人口:超過 240 萬
陸地面積:82 平方英里
◎ 曼哈頓區
曼哈頓島是紐約的核心,在五個區中面積最小,僅57.91平方公里。但這個東西窄、南北長的小島卻是美國的金融中心,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把總部設在曼哈頓。7家大銀行中的6家以及各大壟斷組織的總部都在這裏設立中心據點。這裏還集中了世界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等行業的精華。位於曼哈頓島南部的華爾街是美國財富和經濟實力的象徵,也是美國壟斷資本的大本營和金融寡頭的代名詞。這條長度僅540米的狹窄街道兩旁有2900多家金融和外貿機構。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美國證券交易所均設於此。
人口:超過 150 萬
陸地面積:24 平方英里
◎ 皇后區
面積最大的行政區,位於長島布魯克林的東側,也是全美種族最多元的郡,其人口成長的速度將會使該區打破布魯克林成為人口最多的行政區。過去此區由一些荷蘭移民所創立的小城鎮和村莊組成,後期則發展為重要的商業和住宅區。這裏也是全美唯一一個非裔美國人收入大於白人的縣(年收入約$5.2萬)。皇后區有紐約大都會的花旗球場,是美國網球公開賽的舉辦地。交通方面,紐約都會區的三個主要機場重有兩個——肯尼迪國際機場和拉瓜地亞機場——位於此區(第三個是位於新澤西州紐瓦克的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
人口:超過 220 萬
陸地面積:112 平方英里
◎ 斯塔滕島
斯塔滕島是紐約市人口最少的一個區(儘管其面積是曼哈頓的 2.5 倍)。它擁有眾多的歷史、文化勝地、體育場館和自然風光。一半的享受來自於乘坐斯塔滕島渡輪(Staten Island Ferry)前來這裏的旅程。行程 20 分鐘的免費渡輪每天擺渡往來於曼哈頓下城的乘客,乘客可在其中一覽無餘地觀看紐約港和自由女神像。
人口:超過 44.3 萬
陸地面積:60 平方英里
英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英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
New York County | Manhattan | 曼哈頓區
[11]
| |
Bronx County | 布朗克斯郡 | The Bronx | 布朗克斯區
[11]
|
Kings County | 國王郡 | Brooklyn | 布魯克林區
[11]
|
Queens County | 皇后郡 | Queens | 皇后區
[11]
|
Richmond County | 里士滿郡 | Staten Island | 斯塔滕島
[11]
|
紐約地理環境
編輯紐約位置境域
紐約市地處美國東北紐約州東南哈德森河口,大約在華盛頓特區和波士頓中間位置,緊鄰的哈德遜河讓紐約市享有運航之便,使其快速發展成為一個貿易重鎮。紐約城區大多落在曼哈頓、斯塔滕島和長島,因為土地狹小所以人口密度很高。紐約市整體面積約1214平方公里(468.9平方英里),其中425平方公里(164.1平方英里)為水域,789平方公里(304.8平方英里)為陸地。
方向 | 度 | 分 | |
---|---|---|---|
緯度 | 北緯 | 40 | 43 |
經度 | 西經 | 74 | 00 |
中文譯名 | 英文名稱 |
---|---|
New York State |
紐約地形地貌
紐約城內最高海拔位在斯塔滕島的託德山,約409.8英尺(124.9米),是緬因州以南的東部沿岸的最高地。紐約市大部分的土地遭人為變動過,從荷蘭統治時期開始就有大量的填海造地工程,特別是在曼哈頓下城,如1970至1980年代的炮台公園城市計劃。
英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
Upper New York Harbor | 上紐約港 |
Lower New York Harbor | 下紐約港 |
Verrazano Narrows | 韋拉札諾海峽 |
The Kill Van Kull | |
Arthur Kill | 阿瑟溪 |
Newark Bay | |
Raritan Bay | |
The Atlantic Ocean | |
Jamaica Bay | |
Rockaway Inlet | |
Long Island Sound | |
Eastchester Bay | |
Throg's Neck | |
Little Neck Bay | |
Flushing Bay | 法拉盛灣 |
英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
Hudson River | |
East River | |
Harlem River | 哈林河 |
Gowanus Canal |
紐約氣候
紐約市屬於北温帶,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候宜人。夏季平均温度為23攝氏度,冬季平均温度為1攝氏度。
紐約水文
紐約哈德遜河流經哈德遜河谷,進入紐約灣,為紐約市和新澤西州的分界線。一樣位在紐約市的東河流經長島海灣,將布朗克斯和曼哈頓與長島隔開。哈萊姆河位於東河與哈德遜河之間,分隔曼哈頓和布朗克斯兩行政區。布朗克斯河流經布朗克斯和威斯特徹斯特郡,是紐約市唯一皆為淡水的河流。
紐約人口
編輯紐約是全美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個多族裔聚居的城市,擁有來自97個國家和地區的移民,截至2012年,紐約市人口約為834萬人。其中包括西裔在內的白人約佔67.9%、非裔15.9%、亞裔5.5%。
美國人口調查局在2010年統計紐約人口約為818萬人,但前任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立即表示這一數字偏低。根據統計局數字,紐約市的人口占到全紐約州的40%。2006年,人口統計學家預測2030年紐約的人口將達到920萬至950萬。2010年紐約人口44%為白人(33.3%非拉丁裔白人),25.5%為黑人(23%非拉丁裔黑人),0.7%為美洲原住民,12.7%為亞裔。拉丁裔美國人佔總人口的28.6%,而亞裔則為2000年至2010年間數量上升最快的羣體;非拉丁裔白人人口下降了3%,這也是數十年來最小的下降額;自南北戰爭以來,黑人人口首次在十年中下降。
2010年,紐約的人口密度為27,532人每平方英里(10630人每平方公里),在全美人口超過10萬的城市中排名第一,但根據2000年數據,臨近位於新澤西州哈德遜縣的一些小城市(人口少於10萬)人口密度要更高。曼哈頓(紐約縣)的人口密度為66,940人每平方英里(25846人每平方公里),為全美人口最稠密的縣,密度比任何一個美國城市都要大。
在1892年至1924年間就有超過1200萬歐洲移民經由埃利斯島入境美國。“大熔爐”一詞最早便被用於形容下東城許多移民密集居住的街區。至1900年,德國人成為紐約最大的移民團體,其次為愛爾蘭人、猶太人和意大利人。1940年,白人佔全市人口的92%。
紐約近37%的人口出生於海外。截至2011年,十個最主要的海外出生人口來源地為:多米尼加共和國、中國、墨西哥、圭亞那、牙買加、厄瓜多爾、海地、印度、俄羅斯及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而孟加拉裔移民則增長最快,2013年達到7.4萬人。紐約地區仍然是合法移民的最主要入境城市,在數目上遠超兩大次主要入境城市——洛杉磯與芝加哥的總和。
紐約經濟
編輯紐約是世界的經濟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外兩個為倫敦和香港)。據財經日報辛科迪亞斯統計,截至2008年底,紐約控制着全球40%的財政資金,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紐約證券交易所擁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總市值,全球市值為15萬億美元。有超過2800家公司在此上市。根據美國聯邦政府的報告,截止到2013年底,紐約市的所有財產總值為879萬億美元。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有73家企業位於紐約。曼哈頓中城是世界上最大的CBD及摩天大樓集中地,曼哈頓下城是全美第三大的CBD(僅次於芝加哥)。由於在2013年日元兑美元單邊大幅度貶值20%
[12]
等因素,2013年紐約GDP超越東京,現位居世界第一。人均GDP13.88萬美元,居世界城市第一名。2010年大紐約都會區GDP為27544億美元。
[13]
在2013新華-道瓊斯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位居世界第一。
[13]
紐約是服裝、印刷、化妝品等行業均居全美國首位,機器製造、軍火生產、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佔有重要地位。時報廣場聯盟公佈的一項報告顯示,位於紐約市中心著名的時報廣場2011年創造的經濟價值高達1100億美元。雖然佔地面積只有紐約市區的0.1%,但時報廣場街區卻彙集了紐約市11%的經濟活動,10%的紐約市民在這裏工作。
紐約綜述
2011年,紐約國內生產總值為11579.69億美元,同比增長2.5%;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為10163.5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1%,位居加利福尼亞州和德克薩斯州之後,在全美排名第3。當年,紐約州人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為51931美元,在全美排名第4。
[14]
紐約第一產業
紐約的農業和林業資源也相當豐富,擁有農場4萬家,約佔全州土地面積的25%,年產值約30億美元。奶製品、蘋果、葡萄和酸草莓產量豐富,食品加工業也相當發達。森林面積佔全州的35%,為木材、木製品、傢俱和造紙業提供了大量原材料。
[14]
紐約第二產業
紐約州有13個產業集羣,主要包括計算機硬件與電子、工業機器與系統、交通設備、生物醫藥、材料加工、光學與成像、軟件、食品加工、金融服務、通訊與傳媒、金融與保險服務業等。紐約州光電子製造業就業數在全美排名第1位,國防電子製造業排名第2位,高技術製造業排名第3位。生物醫藥和納米技術產業在紐約州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州政府擬投資2.25億美元進一步發展該產業;全球12個最大的芯片製造公司將聯手在紐約建立新一代芯片研究中心,預計以納米電子為主導的納米技術產業也將使紐約州成為全美納米技術的“硅谷”。
[14]
紐約州有82個技術孵化器,包涵企業600家,僱用員工4000多人。自2003年以來,紐約州技術孵化器的數目增長了25%。紐約州的每個區都有至少1個孵化器,紐約市有14個孵化器。紐約州有13個先進技術中心和多個研究中心,這些中心集中在計算機科學、納米技術與微電子、電子器件和信息技術、生命科學、光電子和圖像與傳感器、環境與能源系統、材料科學與材料加工等領域。
[14]
此外,分子生物學方面的冷泉港實驗室,高能物理方面的布魯克海文實驗室,愛滋病研究方面的愛倫戴蒙實驗室,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以及羅切斯特大學等集聚了許多優勢科技資源。一些傑出的美籍華裔科學家也集中在紐約市。
[14]
製造業在州經濟中所佔比例雖不斷減小,但仍創造了近100萬個就業崗位,年產值高達1500億美元。紐約州在服裝、印刷、出版、儀器及相關行業力量雄厚,全美領先。25萬多家制造業企業包括了各行各業,產品十分廣泛。
[14]
紐約第三產業
紐約是美國的貿易和金融中心,2012年《財富》美國500強企業中,有50家企業的總部設在紐約州,在全美僅次於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州,其中45家在紐約市,使紐約市成為美國最大的國際金融和商業活動中心。2012年,紐約州金融、證券、保險業就業人數高達67.1萬人,從事法律、諮詢、會計、審計、研發、管理等領域專業服務的人員超過117.5萬人。
[14]
紐約交通運輸
編輯紐約街道
大道(Avenue) | |||||||
---|---|---|---|---|---|---|---|
羅斯福路 | 萊辛頓大道 | ||||||
中央公園西側 | 阿姆斯特丹大道 | 哥倫布大道 | |||||
第十一大道 | 第十二大道 | West End Avenue | Riverside Drive | 西側高速公路 |
紐約公交
紐約市的公車路網遍佈紐約市五大行政區,並在多處與地鐵路網配合轉乘,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紐約市區公車由紐約大都會運輸署營運管理,平均每天有5800輛公車載着2.01萬人次的乘客,行走於200多條的慢車線及301條的快車線上。其編碼分別以行經趨明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標示(M表示曼哈頓區,B表示布魯克林區,Q表示皇后區,Bx表示布朗克斯區,S表示史泰登島)。而為了更縮短行車時間,部分線路還加開了直達快車,專於市區的幹道及著名景點附近搭客。
紐約地鐵
紐約地鐵(New York City Subway, NYCS)是美國紐約市的快速大眾交通系統,也是全球最錯綜複雜,且歷史悠久的公共地下鐵路系統之一。紐約地鐵共有472個車站,商業營運路線長度為394公里(245英里),用以營運的軌道長度約為1,121公里(約691英里),總鋪軌長度達1,370公里(850英里)。
[15]
紐約地鐵雖其名為地鐵,但約40%的路軌形式為地面或高架。
紐新航港局過哈德遜河捷運(Port Authority Trans-Hudson,簡稱PATH)則是紐約市內另外一條地鐵系統,是一條連結曼哈頓到新澤西州的澤西市及霍伯肯的城際地鐵,由紐約與新澤西港口事務管理局(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簡稱PANYNJ)營運,系統長度22.2 公里(不含軌道重疊的部份)。
[16]
斯塔滕島鐵路(英語:Staten Island Railway,簡稱SIR)是紐約的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全程在斯塔滕島上運行,與紐約地鐵並無直接連接,乘客若需前往紐約市的其他地區,必須乘坐斯塔滕島渡輪或公交車。
紐約鐵路
除地鐵外,經營長途和城際鐵路客運的美鐵為紐約市的賓夕法尼亞車站提供服務。
[17]
紐約還有複雜的通勤鐵路系統,由三家鐵路公司提供服務,其中長島鐵路和新澤西捷運給賓夕法尼亞車站提供服務,
[6]
而大都會北方鐵路則給紐約中央車站(或稱大中央車站)提供服務。
[18]
整個通勤鐵路系統將紐約市與紐約州上州和長島,新澤西州,以及康涅狄格州連接起來,總共包括超過250個車站和20條線路。
紐約橋樑隧道
紐約市的五大區之中有四區位於島上,區之間的交通便需要由數量眾多的橋樑及隧道連接。故紐約市不論是橋樑隧道的建築、數量及繁忙程度,均領先於全球。
橋樑 | |||||
---|---|---|---|---|---|
皇后區大橋 |
隧道 | |||
---|---|---|---|
中城隧道 |
紐約航空
紐約有三大機場,肯尼迪國際機場(JFK)、拉瓜迪亞機場(LGA)以及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EWR)。一般從中國起飛前往紐約的國際航班都會在肯尼迪機場降落,少部分會在紐瓦克機場降落。而拉瓜迪亞機場更多的是接待美國國內航線。
紐約水運
紐約港是北美洲最繁忙的港口,亦為世界上天然深水港之一。1980年吞吐量達1.6億噸,多年來都在1億噸以上,每年平均有4000多艘船舶進出。由於紐約位居美國大西洋東北岸,鄰近全球最繁忙的大西洋航線,再加上港口條件優越,又以伊利運河連接五大湖區,因此奠定了其成為全球重要航運交通樞紐及歐美交通中心的地位。在紐約的發展史上,紐約港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該港不僅為紐約市帶來大批的財富及物產,19世紀初及20世紀末時,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也透過紐約港進入紐約市,而這些移民及其後代日後都成為了紐約市發展的主力。
紐約港有兩條主要航道。一條是哈德遜河口外南面的恩布婁斯航道,長16公里,寬610公尺,維護深度13.72公尺,由南方或東方進港的船舶經這條航道進入紐約灣駛往各個港區。另一條是長島海峽和東河,由北方進港的船舶經過這條航道。哈德遜河入海口的狹水道,水深30多米,東河水道大部分河段水深在18米以上,最深處近33公尺。港口不易淤積。紐約港腹地廣大,公路網﹑鐵路網﹑內河航道網和航空運輸網均四通八達。紐約地區的14條鐵路線,其中8條可通往美國各地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等。
紐約社會事業
編輯紐約文化藝術
綜述:
紐約是美國文化、藝術、音樂和出版中心,有眾多的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科學研究機構和藝術中心,美國三大廣播電視網和一些有影響的報刊、通訊社的總部都設在這裏。
紐約市擁有世界上一些最引人入勝的藝術博物館和展覽館。為了從紐約世界級藝術體驗中得到最大的收穫,一定別忘了身盡其中。藝術館大道:參觀上東部(Upper East Side)藝術館大道上這座城市的美術館。由於這些美術館相隔不過幾個街區,穿越街道時可在中央公園或麥迪遜大道附近的咖啡館稍作休息。在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壯觀的圓形大廳內,有一個不斷更新的展台,其中的永久收藏包括馬蒂斯和梵高的不朽作品。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精選幾個展覽館和陳列館,重點了解希臘和羅馬陳列館之類的新展。
各區的場館:
切爾西藝術博物館 | |||
新畫廊 | 格雷畫廊 | ||
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 | |||
紐約歷史社會博物館 | 修道院藝術博物館 |
時尚之城
市區:紐約市區景色賞心悦目,包括這裏的人、新潮時裝、紐約特有的個性化商店,乃至頂級零售店。在百老匯和第六大道之間,上述一切應有盡有,包括新近在 Astor Place 重新開張的 Canal Jean Company 和 SoHo 區的珠江百貨公司(Pearl River Mart)。市內另一個繁華購物區是 NoLita 時尚街區。如果您想購買高檔商品,請到肉類加工區(Meatpacking District)的高檔專業設計服裝店。
市中心:沿着第五大道,從洛克菲勒中心到 57 街,奧黛麗·赫本與《慾望都市》同時上演,經典的紐約百貨商店與華麗的國際設計師時裝店和本身就是個亮點的大型旗艦店融合在一起。向左或向右轉進入 57 街,您將進入更高端的區域。
麥迪遜大道:高度發達、奢侈華貴正是這條時尚走廊的代名詞。這是 57 街和 79 街之間的奢華之行,這裏有大量經典的意大利、法國和美國時裝店。
布魯克林:本區隨處可見舊貨店、時裝店、美酒和搖滾樂成衣。請參觀威廉斯堡 (Williamsburg) 的 Bedford 大道和 Park Slope 第七大道上的商店,它們距離曼哈頓都只有幾個地鐵站路程。
紐約醫療衞生
截至2014年,經過幾十年的持續發展,紐約醫療服務業(包括社會援助)佔私人服務業產值的比重平均穩定在8%以上,佔所有產業產值比重超過6%。
截至2014年,紐約市共擁有26家教學醫院,其中有著名的紐約長老會(Presbyterian)醫院、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紐約州立大學醫學中心、貝斯以色列(Beth Israel)醫學中心等,同時,還聚集了紐約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學院、康乃爾大學維爾(weill)醫學院等世界頂尖大學研究機構。研究機構、教學醫院的積聚保證了紐約醫療服務業的人才培養,促進了紐約醫療服務業的發展。
[19]
紐約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有兩大部分組成,分別是OASDI(老年人、生還者和殘疾人保險)和SSI(補充保障收入計劃)。
OASDI是指每月為那些收入減少或無收入的退休職工、生還者、殘疾人及其他們的家庭提供的保障。職工(老年人)的退休保險或殘疾保障費均由其在職時的收入水平決定。SSI是指每月為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各年齡層的盲人和傷殘人(包括兒童)提供的現金資助。
紐約教育事業
英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年制 |
---|---|---|
4年制 | ||
2年制 | ||
4年制 | ||
4年制 | ||
4年制 | ||
4年制 | ||
4年制 | ||
2年制 | ||
2年制 | ||
4年制 | ||
4年制 | ||
2年制 | ||
4年制 | ||
紐約大學
[20]
| ||
哥倫比亞大學
[20]
| ||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 | 下州醫學中心 | |
紐約州立大學採購學院 | ||
Boricua College | Boricua學院 | |
College of New Rochelle | 新羅謝爾學院 | |
庫珀聯盟學院 | ||
DeVr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York | 德鋭科技學院 - 紐約 | |
Dominican College of Blauvelt | 多明尼加布勞維爾特學院 | |
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
Iona College | Iona學院 | |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America | 美國猶太神學院 | |
King\'s College | 國王學院 | |
實驗室採購研究所 | ||
瑪利曼曼哈頓學院 | ||
Mercy College | 慈悲學院 | |
帕森設計學院 | ||
曼尼斯音樂學院(紐約市) | ||
尼亞克學院 | ||
視覺藝術學院 | ||
聖若瑟書院紐約布魯克林 | ||
St. Thomas Aquinas College | 聖托馬斯阿奎那學院 | |
圖羅學院 | ||
沃恩航空技術學院 | ||
◎ 圖書館
名稱 |
---|
皇后圖書館 |
布碌侖公共圖書館 |
曼哈頓大圖書館 |
紐約體育運動
紐約市擁有大量四季皆宜的娛樂健身場所。有公園、操場、高爾夫球場、河邊休閒小道、室內體育競技場和日常會員俱樂部。活動包括皮艇、釣魚、游泳、體操、攀巖、騎馬、溜冰、騎自行車等等。還有大量機會去看專業網球、曲棍球、籃球、橄欖球和棒球比賽。也可以觀看洋基隊的大牌明星 Derek Jeter 和 CC Sabathia等人在紐約著名的棒球場進行比賽(在2009年全新的洋基棒球場開放之前)。
英文隊名 | 中文譯名 | 所屬聯盟 | 主場 | 成立年 | 冠軍次數 |
---|---|---|---|---|---|
New York Yankees | MLB棒球 | 1901 | 26 | ||
New York Mets | 紐約大都會 | MLB棒球 | 1962 | 2 | |
New York Rangers | 1926 | 4 | |||
New York Islanders | 紐約島人 | NHL冰上曲棍球 | 拿索體育館 | 1972 | 4 |
New York Giants | 大都會人壽保險體育場 | 1925 | 6 | ||
New York Jets | NFL美式足球 | 大都會人壽保險體育場 | 1960 | 1 | |
New York Knicks | NBA籃球 | 1946 | 2 | ||
Brooklyn Nets | NBA籃球 | 巴克萊中心 | 1946 | 2 | |
New York Liberty | 紐約自由人隊 | WNBA籃球 | 麥迪遜廣場花園 | 1997 | 0 |
New York Red Bulls | 紐約紅牛隊 | MLS足球 | 大都會人壽保險體育場 | 1995 | 0 |
New York Dragons | 紐約龍 | AFLArena Football | Nassau Veterans Memorial Coliseum | 1995 | 0 |
Long Island Lizards | 長島蜥蜴 | MLL長曲棍球 | Mitchel Field | 2001 | 2 |
New York Titans | 紐約泰坦 | MLL長曲棍球 | Madison Square Garden | 2006 | 0 |
New York Athletic Club | 紐約體育俱樂部 | Rugby Super League | Travers Island | 1973 | 1 |
Old Blue | 舊藍色 | Rugby Super League | Pier 40 | 1964 | 0 |
New York Knights | 紐約騎士隊 | AMNRL 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 | Falls Township Community Park | 1997 | 1 |
Northern Raiders | AMNRL 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 | Andrews Field | 2002 | 0 | |
Brooklyn Wonders | 布魯克林奇蹟 | ABA籃球 Kingsborough | Community College | 2006 | 0 |
Staten Island Yankees | 斯坦登島洋基棒球 | Minor league baseball (A) | Richmond County Bank Ballpark | 1999 | 3 |
Brooklyn Cyclones | 布魯克林旋風 | Minor league baseball (A) | KeySpan Park | 1999 | 1 |
Brooklyn Knights | 布魯克林騎士 | USL PDL (Minor league soccer) | Aviator Field | 1994 | 0 |
紐約歷史文化
編輯有許多體會這座城市極其豐富的文化和多元性的方式:
●在艾里斯島移民博物館的保護建築內瞭解移民的故事,他們首先是來到這裏的。
●唐人街是美國最大的華人社區,也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真正的商販雲集的街道之一。
●晚上,繁忙的小意大利誘使着人們品味真正的美味佳餚;該區的中心、迷人的桑樹街(Mulberry Street) 兩旁盡是餐館和咖啡屋。
●哈萊姆區是紐約市的美國非裔人文化中心。
紐約特產美食
編輯
美國紐約(5張)
紐約風景名勝
編輯紐約綜述
紐約市是眾多世界級畫廊和演藝比賽場地的所在地,使其成為西半球的文化及娛樂中心之一。由於紐約24小時運營地鐵和從不間斷的人羣,紐約又被稱為“不夜城”。紐約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娛樂城市。芭蕾、古典音樂、歌劇、大型音樂會、爵士音樂、搖擺舞;戲劇、電影、卡巴萊歌劇表演、迪斯科、鋼琴演奏表演應有盡有,生動活潑,扣人心絃。尤其值得指出的是,這一切都是世界一流水平。另外,紐約的浪漫夜生活也值得期待。
[21]
紐約擁有充滿世界級藝術和歷史展品的博物館,令人目不暇接,在這一點上,沒有一座城市能與之相媲美:遊客可在博物館大道流連數日。在第五大道的這一段有着富麗堂皇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羅門R古根海姆博物館、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新畫廊和猶太博物館;在中央公園西側,可選擇參觀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紐約歷史社會博物館;在市中心,可參觀現代藝術博物館,這無疑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現代藝術收藏;另一個探索藝術和歷史的地方是修道院藝術博物館 ,它位於特賴恩帕克堡的城市綠洲內,屬於中世紀藝術收藏。
[21]
每年來到紐約的遊客達到近5500萬,有許多方式可以體會這座城市極其豐富的文化和多元性:可以在艾里斯島移民博物館的保護建築內瞭解移民的故事,他們首先是來到這裏的;唐人街是美國最大的華人社區,也是這座城市最古老、真正的商販雲集的街道之一;晚上,繁忙的小意大利誘使着人們品味真正的美味佳餚;該區的中心、迷人的桑樹街 兩旁盡是餐館和咖啡屋;皇后區是美國民族多元化最明顯的社區之一。
[21]
紐約作為世界上摩天大樓最多的城市,以建築本身作為景點的當然就不在少數。想要一睹現代文明的壯觀景象,絕對不能錯過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和克菲勒中心。想要深入的瞭解紐約,就去逛逛大都會博物館和百老匯;如果沒到過久負盛名的布魯克林大橋和自由女神像也不能算來過紐約了。
[21]
紐約景點名單
英文名稱 | 中文譯名 |
---|---|
Broadway | |
The Bronx Zoo | |
Brooklyn Bridge | 布魯克林大橋
[22]
|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
Grand Central Terminal | 大中央車站 |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 帝國大廈
[22]
|
Fifth Avenue | |
Flushing, Queens | 皇后區法拉盛 |
Columbia University | |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 |
Wall Street | |
Carnegie Hall | |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 |
Lincoln Center | |
East Village | 曼哈頓東村 |
Greenwich Village | 曼哈頓格林威治村 |
Harlem in North Manhattan | 曼哈頓哈林區 |
SOHO | 曼哈頓蘇荷區 |
Upper East Side | 曼哈頓上東城 |
Upper West Side | 曼哈頓上西城 |
Chinatown | 曼哈頓華埠 |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
New York University Area | 紐約大學區 |
Washington Square Park | |
The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 |
World Trade Center | |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 紐約證券交易所
[23]
|
New York Botanical Garden | |
George Washington Bridge | |
Times Square | |
Madison Square Garden (MSG) | |
The Staten Island Ferry | 斯泰滕島渡輪 |
Museum of Modern Art – MoMA | |
Central Park | 中央公園
[22]
|
The Statue of Liberty | 自由女神像
[22]
|
New York Rockefeller Center | 紐約洛克菲勒中心 |
紐約著名景點
自由女神像的正式名稱是“自由照耀世界之神”,是美國國家的紀念碑。1886年10月28日,美國克里夫蘭總統主持揭幕。從那以後,凡進紐約港的船隻都從神像42英尺高的右臂下進入美國。 | |
歸零地指的就是在“911恐怖襲擊”中倒塌的世界貿易中心遺址,如今已成為遊客的必到之地。世貿雙子塔曾經傲視全球的地方,如今只剩下一片空地,兩排鐵欄圍出一條走道,鐵欄後掛着“我們永遠不會忘記”的大布條。 | |
百老匯本是印第安人所闢的一條羊腸小道,如今它已變成一條寬22到45米,長50裏,兩旁大廈如林、高樓蔽日的繁華大街,猶如一條喧鬧的長河,縱貫曼哈頓區。百老匯起自曼哈頓南端的炮台公園(Battery Park),與金融重鎮華爾街相接,路東則是紐約少有的古建築之一,市政廳(City Hall)。被譽為“偉大的白光大道”。 | |
華爾街座落在曼哈頓南區,僅長500米,陰暗狹窄,美國10大銀行中的6家總行設在這裏,被視為美國金融帝國的象徵。 | |
中央公園,在市區中心有一片長方形的綠蔭被眾多拔地而起的高樓環抱,這就是有“紐約綠洲”之稱的中央公園。整個公園大得驚人,南北長4公里,東西寬800米,佔地面積達843英畝,有茂密的樹林,湖泊和草坪,甚至還有農場和牧場。 | |
聯合國總部座落在紐約東河之濱,佔了6個街段,由39層聯合國秘書處大樓、聯合國大會及安全、經社和託管理事會會議樓、圖書館組成,被稱為“國際領地”。總部正面廣場上飄揚着聯合國成員國的國旗,有來自各國的5000多名工作人員在這裏工作。 | |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位於5號大道上的82號大街,是個巨大的寶庫,佔有四個街區。整個博物館的展品超過在三百萬件,包括從古代文明至當代的各種藝術作品,其中有成千上百件世界文明的傑作。 | |
帝國大廈俯瞰曼哈頓四分之一的區域,每年吸引成千上萬的遊客前來一覽美景。在晴朗的天氣裏,遊客能看到整個紐約州、新澤西州,康乃狄克州、馬薩諸塞州以及賓夕法尼亞州。
[22]
| |
紐約中央火車站享有“世界最美麗車站”的美譽,同時也是紐約市最富盛名的景點之一。穴狀的中央大廳裏懸掛着用珍貴貓眼石製造的四面鐘,可謂是整個火車站的鎮站之寶。 | |
紐約時報廣場(Times Square)中國人常誤譯為(紐約時代廣場),原名“朗埃克廣場”(Longacre Square),又稱為“世界的十字路口”。時報廣場得名於《紐約時報》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 |
紐約著名人物
編輯伍迪·艾倫
製片人伍迪·艾倫雖然出生在布魯克林,但他回憶道:“從記事之初,我就愛上了曼哈頓。”20世紀60年代早期,他憑着一部巡迴播映的格林威治村喜劇片而一舉成名。該片美化了一位生活於恐怖籠罩下的紐約的猶太人。艾倫最受好評的兩部片子《安尼-霍爾Ⅺ》和《曼哈頓》都極具紐約風情。
唐納·喬普
唐納·喬普是20世紀80年代野心勃勃的實業家們的縮影。20世紀90年代早期因房地產火縮水破產之前,他給曼哈頓留下喬普塔,還在亞特蘭大城開了一家綜合性賭場。他與其妻——同樣著名的愛瓦娜的2500萬美元的離婚賠償協議也成為更多報紙的頭條。儘管負債累累,喬普繼續以他獨有的能力進行着創造。
柯尼里爾斯·萬得比特
19世紀早期斯塔喋島至曼哈頓渡船服務的創建,開始了一個交通的王國。它很快把紐約和拉美的廣大地區以及淘金熱中的加利佛尼亞連接起來。這使萬得比特成為世界上的首富之一。當他1877年去世時,他的財產估計達1.05億美元。
安迪·沃荷
安迪·沃荷,憑着電椅和湯罐頭的形象,成了20世紀60年代流行藝術的一代宗師。他在自稱為“工廠”的工作室裏製造藝術和地下電影。1968年的一次刺殺和對他經濟事務的調查促使沃荷採取了敵對性較小的姿態,為他的創造力尋找更有經濟價值的渲泄方式。由於為上流社會所接受,沃荷的肖像畫一度曾標價25000美元,而他也成為宴會的必請之客。晚年時他成功的項目甚為寥寥。1987年沃荷死前宣稱“致富不像從前那樣有趣了”。
[24]
紐約對外交流
編輯紐約國際組織
紐約是世界政治、經濟中心,是聯合國總部所在地。
紐約友好城市
國家 | 城市 | 建交年份 |
---|---|---|
日本(Japan) | 東京(Tokyo) | 1960年 |
中華人民共和國(China) | 北京(Beijing) | 1980年 |
埃及(Egypt) | 開羅(Cairo) | 1982年 |
西班牙(Spain) | 馬德里(Madrid) | 1982年 |
多米尼加(Dominican) | 聖多明各(santo domingo) | 1983年 |
匈牙利(Hungary) | 布達佩斯(Budapest) | 1992年 |
意大利(Italy) | 羅馬(Rome) | 1992年 |
以色列(Israel) | 耶路撒冷(Jerusalem) | 1993年 |
英國(England) | 倫敦(London) | 2001年 |
南非(South Africa) | 約翰內斯堡(Johannesburg) | 2003年 |
紐約友好城區
城區名稱 | 所屬城市 | 所屬國家 | 結好城區 | 結好日期 |
---|---|---|---|---|
南京市 | 中國 |
紐約城市榮譽
編輯2018年11月,紐約被GaWC評為Alpha++級世界一線城市。
[3-4]
2018年12月,紐約獲得第四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
[26]
紐約投訴舉報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紐約城市名片 因球聞名 .網易[引用日期2019-06-09]
- 2. 香港迴歸20年 實現向全球領先國際金融中心的跨越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1-10]
- 3. 世界城市排名權威發佈:北京首進四強深圳成世界一線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4. 廣深雙雙躋身世界一線城市,GaWC發佈2018年世界級城市名冊 .南方網[引用日期2018-11-14]
- 5. 最新統計數據:紐約市人口十多年來首下降 .南方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8-11]
- 6. LIRR opens upgraded stations in Farmingdale, Wantagh .News Today.2018-10-30[引用日期2018-11-05]
- 7. New York .The world-famous scenic spots[引用日期2013-10-21]
- 8. 紐約概況 .新浪網.2005-03-24[引用日期2014-08-03]
- 9. (英)埃裏克,(英)魯思·貝利著;夏力力譯.紐約:中華書局,1999:5-192
- 10. 這竟可當做奇蹟?紐約市出現25年來首個“零槍擊事件”週末 .環球網[引用日期2018-10-24]
- 11. 紐約必去景點推薦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8-03]
- 12. 美元續演“王者歸來” 日元繼續貶值 .中國新聞網.2014-01-10[引用日期2014-02-19]
- 13. 全球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名點評 .中國金融信息網.2013-09-10[引用日期2014-02-20]
- 14. 紐約經濟 .新浪網財經頻道.2013-07-17[引用日期2014-08-04]
- 15. Cortlandt Street Station, Damaged on Sept. 11, Reopens 17 Years Later .紐約時報.2018-09-08[引用日期2018-11-06]
- 16. History .PATH [引用日期2018-11-05]
- 17. New York, New York Penn Station .Amtrak[引用日期2018-11-05]
- 18. TRANSPORTATION .Grand Center Terminal[引用日期2018-11-05]
- 19. 王振,王玉梅主編.健康經濟與上海的轉型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4.05:22
- 20. 教育部批准境外高校名單:美國紐約州 .新浪教育.2013-01-06[引用日期2014-08-04]
- 21. 紐約必去景點推薦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4-08-05]
- 22. 暢遊美國 紐約最著名景點盤點(2) .新浪旅遊[引用日期2014-08-04]
- 23. 盤點全球證券交易所 .網易財經.2012-05-30[引用日期2014-08-04]
- 24. 米克·辛克菜爾著 王燕飛譯.紐約:中華書局,2002年01月:14
- 25. 紐約皇后區與建鄴區結為友好城區 .網易新聞中心[引用日期2014-07-17]
- 26. 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評選結果揭曉 全球共5個城市獲獎 .南方日報[引用日期2018-12-08]
- 27. 世界旅遊城市排行榜出爐 中國三城市躋身前十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9-09-05]
- 28. 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發佈:中國20城入圍經濟百強,深圳領跑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11-13]
- 29. 全球城市競爭力榜單發佈:中國20城入圍經濟百強,深圳領跑 .新浪網.2019-11-13[引用日期2019-11-13]
- 30. 2019年全球城市500強揭曉 .全球城市實驗室(Global City Lab)[引用日期2020-01-09]
- 31. 全球排名前五科研城市出爐,北京穩居榜首 .百家號.2021-09-25[引用日期2021-09-25]
- 32.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來了!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位居第三、第四名!還有這些變化...... | 國際背景板 .國際金融報[引用日期2021-09-25]
- 33. 亞當斯當選美國紐約市長 成紐約史上第二位非裔市長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1-11-03]
- 34. 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維持全球第三位 .廣州日報[引用日期2022-03-25]
- 35. 美國“奶粉荒”持續:軍機運送歐洲奶粉,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 .觀察者網[引用日期2022-05-2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