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帝國主義

(政治文化)

鎖定
帝國主義(Imperialism),亦稱“壟斷資本主義”或“現代資本主義”,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最後階段,依靠資本輸出,使用其他國家勞動力,以便本國賺取利潤。
中文名
帝國主義
外文名
Imperialism
別    名
壟斷資本主義
區    別
改變了附庸國的經濟生活

帝國主義概念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列寧認為帝國主義階段的經濟具有下述特徵:生產和資本的集中高度發展,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銀行資本工業資本融合為金融資本,並在此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資本輸出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瓜分世界的資本家國際壟斷同盟也已形成;最大的資本主義列強已把世界領土分割完畢。 [1] 
列寧指出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是壟斷資本主義,認為帝國主義最深厚的經濟基礎是壟斷,但這種壟斷是同競爭混合和並存的壟斷。 [3] 
21世紀初,英國首相顧問羅伯特·庫珀(Robert Cooper)公開鼓吹世界需要一種“新的帝國主義”。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也聲稱,治理國際社會無政府的混亂狀態需要帝國主義。實際上,早在20世紀70年代,新帝國主義就已經出現了。 [4] 

帝國主義歷史進程

19世紀末,資本主義的發展從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壟斷階段,資本主義固有的矛盾進一步發展,工人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日益高漲,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空前激化。1914年爆發的一戰給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俄國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危機,帝國主義戰爭為國內革命戰爭成為無產階級的迫切要求。 [3] 
①生產集中和壟斷。在20世紀初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集中已達到很高的程度,生產部門中的壟斷組織已經廣泛存在。這個時期,按照大公司聯合的範圍和程度,壟斷組織可分成多種形式。最簡單的是短期價格協定,進一步是普遍發展的、主要是在生產部門內瓜分市場、規定產量和價格等的卡特爾聯合採購原材料和銷售產品的辛迪加,高一級的形式則有統一掌管參加企業的業務和財務活動、以獨立的企業進行經營活動托拉斯,還有以實力雄厚的大公司為核心的不同部門企業結成聯合集團的康采恩。這些壟斷組織已成為經濟生活的主體。但是,從自由競爭中生長起來的壟斷並不消除自由競爭,而是凌駕於這種競爭之上,與之並存,因而產生出許多特別尖鋭特別劇烈的矛盾、摩擦和衝突。
這就是説,壟斷雖佔統治地位,但並不存在絕對的壟斷。不僅自由競爭仍然存在,而且產生了新形式的競爭,即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壟斷組織同非壟斷組織(局外企業)之間的競爭,以及壟斷組織內部的競爭。在壟斷組織之間的競爭中,競爭的手段不只是依靠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成本,而主要是憑藉各自實力,在掌握本部門的統治權、壟斷原料來源和銷售市場、壟斷交通工具和熟練勞動力、壟斷科學技術成果等方面進行鬥爭。在壟斷組織同局外企業進行的競爭中,壟斷組織是以剝奪對方所需原料、勞動力、運輸工具、銷售市場、信貸以及傾銷等手段,迫使對方處於屈從的地位。
在壟斷組織內部,則存在着同一卡特爾或辛迪加的成員間為爭奪有利市場,佔有更多產銷額,爭取有利的定價而進行的競爭,參加托拉斯康采恩的巨頭則為爭奪領導權和利潤份額而展開激烈鬥爭。這説明,由於壟斷組織實力強大,在壟斷條件下產生的競爭要比自由競爭階段規模較小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劇烈得多,這必然使得資本主義所固有的矛盾更趨複雜和尖鋭。
蔣宋孔陳是四大財政金融寡頭 蔣宋孔陳是四大財政金融寡頭
②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工業中生產的集中和壟斷形成工業壟斷資本的高度集中也在20世紀初期迅速發展,形成銀行業的壟斷,產生了銀行壟斷資本。這時銀行的作用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從普通的中介人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幾乎支配着所有資本家和小業主的全部貨幣資本以及國內外大部分生產資料和原料的來源。工業和銀行業的壟斷資本互相滲透,彼此溶合或混合生長,形成了最高形態的壟斷資本即體現帝國主義時代壟斷統治的金融資本。這時,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中都形成了少數控制着銀行又控制着工業的最大資本家和資本家集團,即金融寡頭的統治。他們在經濟領域內主要是通過參與制,即通過購買“股票控制額”成為母公司,對子公司、孫公司層層建立統治。用參與制的辦法,金融寡頭就可以支配比自己的資本大十倍、百倍的他人資本,從而控制整個國民經濟。他們還進一步通過同政府進行“個人聯合”來控制整個國家機器,使資產階級政府成為他們統治的工具。
資本輸出。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在形成一國範圍壟斷統治的同時,還實行對外擴張,造成了少數帝國主義國家金融資本在世界範圍內的剝削和統治,使帝國主義成為金融資本統治下的世界體系。資本輸出主要是對經濟不發達的殖民地和附屬國的資本輸出,成為經濟擴張的重要手段。自由競爭佔統治時的特徵是商品輸出,而壟斷佔統治時的特徵已是資本輸出。資本輸出是在20世紀初迅速發展起來的。在1870年前後,英、法、德、美、日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投資只有50億美元,1914年已增加到440億~480億美元。資本輸出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商品輸出,對外投資取得的收入大大超過對外貿易取得的收入。進入壟斷階段,資本輸出已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在帝國主義條件下,壟斷資本憑藉壟斷地位已積聚鉅額壟斷利潤,少數最富的國家通過國內外剝削已擁有巨大的貨幣資本。貨幣資本大量積聚,但在壟斷佔統治地位的部門裏,獲得高額利潤的那些投資場所幾乎都已被佔領。
壟斷 壟斷
為了追逐高額壟斷利潤過剩資本就會轉向國外,藉以壟斷原料來源並帶動商品輸出。殖民地和附屬國經濟落後,不但工資、地價、原料價格較低,資本有機構成也低,因而利潤率高。這時,資本主義的發展已把這些落後地區捲入了世界市場範圍,使這些地區的商品經濟有所發展,基礎設施也已開始建設,初步具備了投資條件。
因此在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的初期,資本輸出就發展很快,它成了帝國主義國家壓迫和奴役世界上大多數落後國家和地區的堅實基礎。金融資本的勢力從國內擴展到國外,使帝國主義成為金融資本統治下的世界體系。
國際壟斷同盟。金融資本的統治和資本輸出的發展,必然引起各國最大的壟斷組織從經濟上瓜分世界,形成國際壟斷同盟。帝國主義國家的壟斷組織首先控制國內的生產和流通,隨着資本輸出的猛增和經濟國際化的發展,它們又進而在國外激烈爭奪有利的投資場所、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這種鬥爭有時也會給一些壟斷組織帶來巨大損失。為了避免兩敗俱傷,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會改變鬥爭形式,取得暫時妥協,組成同盟,共同進行剝削。到20世紀初,國際壟斷同盟已有很大發展,它的主要形式就是國際卡特爾。在1914年,締結正式協定的國際卡特爾已有116個,其中著名的有國際電氣卡特爾,國際鋁卡特爾和國際鋼軌卡特爾。
⑤瓜分殖民地。奪取殖民地的高潮。因為,殖民地作為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的意義更為重要,同時,它又是帝國主義國家資本輸出的有利場所。從1876年到1914年,列強掠取了將近2500萬平方公里領土,把世界領土分割完畢。全世界土地總面積的2/3已淪為殖民地,總人口的56%已淪於殖民壓迫之下。隨後就不可避免地展開了重新分割世界領土的鬥爭,其中幾個大國的鬥爭更為激烈,終於導致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帝國主義特徵

帝國主義寄生性

寄生性是帝國主義的突出特徵。金融資本使資本的所有權與經營權發生深刻的分離,從而使金融資本逐漸脱離生產過程,進行純粹金融產品的交易。這樣就產生了單純的“食利者”階層。他們以“剪息票”為生,整天遊手好閒就可以獲得巨大的利潤。帝國主義的壟斷和對外擴張,不僅造成了國內的食利者階層,而且產生了以資本輸出收益為主要收入來源乃至依靠剝削其他國家人民為生的“食利國”。 [3] 

帝國主義垂死性

帝國主義所體現的垂死性的確切含義是過渡性、階段性。在帝國主義階段,資本主義表現出特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但這種腐朽趨勢並不排除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一般而言,帝國主義的經濟發展有兩種趨勢,即停滯腐朽的趨勢和迅速發展的趨勢。 [3] 

帝國主義表現形式

帝國主義攻打清政府 帝國主義攻打清政府
19世紀末20世紀初,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中提出的帝國主義特徵,在所有帝國主義國家都已表現出來。但是,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和歷史條件的不同,帝國主義的特徵在每個國家的表現形式、發展程度,有着很大的差異。
美國托拉斯是美國壟斷組織最普遍的形式,是比卡特爾辛迪加壟斷程度更高的壟斷組織。參加托拉斯的企業,完全喪失了生產上和商業上的獨立性,被聯合為一個龐大的企業,由理事會統一經營管理,各個資本家變成托拉斯的股東,按照股份取得股息和紅利。到20世紀初,美國各重要工業部門一般都已為一兩個或幾個大托拉斯所壟斷,形成了各部門的所謂“大王”。如汽車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等。舉世聞名的美國鋼鐵公司,福特、通用、克萊斯勒3家汽車公司,杜邦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美國煙草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等大托拉斯,都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的。當時,各大托拉斯控制各部門生產的情況是:佔石油的95%,佔鋼鐵的66%,佔化學工業的81%,佔金屬工業的77%,佔鋁業的85%,佔製糖業和煙草業的80%。托拉斯已成為美國經濟生活中的統治力量,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
美國所以成為托拉斯帝國,成為壟斷資本最發達的典型國家,是與其社會經濟發展的特點分不開的。美國在歷史上沒有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擁有廣大的國內市場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美國又是一個後起的資本主義國家,既沒有陳舊的固定資本的牽累,又充分利用了外國的先進技術成就、大量資金和大批移民勞動力。這些條件使美國比較順利和充分地利用了19世紀70年代出現的技術革命的成果,一開始就在最新技術基礎上建立了許多規模巨大的企業,這就為美國工業生產的高度集中和壟斷奠定了基礎。
德國是在1848年革命失敗後發展經濟和進入壟斷階段的。具有根深蒂固的、普魯士式的封建主義軍國主義傳統的容克,在德國的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這種情況,給德國壟斷的形成和發展帶來了重大影響
德國在19世紀後半期和20世紀初,雖然經濟發展較快,工業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程度也比較高,但它的壟斷組織普遍採取較低級的卡特爾形式。參加卡特爾的企業,在生產和銷售方面仍然保持經營的獨立性,只是根據協定瓜分銷售市場,確定商品產量,規定標準價格。1911年,德國共有550~600個卡特爾,它們廣泛地分佈在採煤、冶金、電氣、化學、紡織、皮革、玻璃、磚瓦、陶器、食品等一系列部門。卡特爾成為德國最普遍的壟斷組織形式,是與德國經濟中廣泛存在封建殘餘分不開的。容克地主和壟斷資本結合在一起,對勞動人民進行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剝削,工人工資低,人民羣眾購買力低,國內市場狹小,爭奪市場的鬥爭異常尖鋭,從而推動了締結劃分市場和規定售價的卡特爾的發展。同時,封建勢力的存在,封建行會傳統對經濟影響很大,工業中與少數大企業並存的還有大量的小企業,它們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這為在生產上進行聯合的托拉斯的發展造成了困難,而卡特爾最易於把為數較多而技術狀況比較懸殊的企業組織在一起。
容克和壟斷的結合,使德國特別富於對外侵略性。在國內階級矛盾和市場問題十分尖鋭的條件下,德國為了轉移人民視線,同英法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積極地投入了世界的鬥爭,並最早走上了軍國主義的道路。
英國是最早實現產業革命的國家,它是最強國家和“世界工廠”。但是進入壟斷以後,它的經濟發展相對地緩慢下來,工業生產集中的速度和程度,壟斷組織的數量和對經濟的統治程度,都低於美國和德國,而且壟斷組織的建立也比美國和德國晚10~15年。英國壟斷組織較大發展是在19世紀90年代。到20世紀初,雖在多數部門都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壟斷組織,但在紡織、煤炭、冶鐵等一些舊工業部門還處於分散經營的狀態,這與英國經濟發展緩慢,舊工業部門牽累較大有關,同時也與英國實行自由貿易政策有關。
俄國農奴制改革 俄國農奴制改革
但是,在資本輸出和從領土上世界方面,英國卻表現得非常突出。殖民地對英國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從17世紀初起到19世紀中葉,英國已逐步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體系,以後又得了大量海外地。到1914年,英國擁有的地面積達3350萬平方公里,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為英國本土面積的111倍以上;擁有的殖民地人口達39350萬人,為英國人口的8倍以上。在大量佔領土的同時,英國又進行了大量資本輸出。到1913年,英國的國外投資總額已達40億英鎊,相當於英國國民財富的1/4,佔各國對外投資的一半。英國資本的輸出,一半以上是投放在發展中國家。英國最大的壟斷組織也是產生在壟斷原料生產和銷售的領域。如在南非創立的大壟斷公司德比爾斯採礦公司,1907年英國資本與荷蘭資本共同創立的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和1909年創立的英伊石油公司。英國對外投資的收入,不僅超過了對外貿易的收入,而且超過了工業的收入,英國成了典型的食利國
法國基本上類似英國。工業發展相對緩慢,集中的程度也遠不如美國和德國,壟斷的程度也比較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法國的工業人口仍然少於農業人口,基本上還是個農業-工業國。而在工業中,重工業又不很發達,以時裝和奢侈品為其特色的輕工業佔居優勢,工業中廣泛地存在着大量中小企業。
法國猶太高利貸者 法國猶太高利貸者
法國和英國一樣,也握有大量地和輸出資本。1914年法國擁有1060萬平方公里面積和5550萬人口的地。就面積來説僅次於英國和俄國,佔第三位,而在人口上則僅次於英國,佔第二位。1869年,法國的資本輸出總額為100億法郎,1900年增至300億法郎,而到1913年激增到600億法郎,大大地超過了同一時期國內投資的總額,成為僅次於英國的資本輸出國。法國的國外投資多半是借貸資本即公債,而不是對工業企業的投資。法國投資的60%以上集中在歐洲國家,最多的是俄國,其次是處於瓦解前夕的土耳其(1299~1922)、奧匈帝國(1867~1918)、西班牙和比利時。大量輸出借貸資本帶來的鉅額利息收入。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法國的食利者階層達200萬人之多,連同他們的家屬,竟佔全國人口的1/8以上。
日本明治維新 日本明治維新
俄國日本地跨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的俄國和亞洲東部的日本在基本方面是十分相似的。這兩個國家的革命都是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進行的,因而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保留了濃厚的傳統勢力。並採取專制主義的政權形式;都是在經濟沒有多大發展的歷史條件下進入壟斷的,並都在經濟上對歐美先進國家有着依附性。因此,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和日本雖然也確立了壟斷資本的統治,但在國內社會關係中,普遍存在着封建關係,在工業技術和其發展水平上大大低於美國和西歐,大部分設備靠進口,幾乎沒有機器製造業。在壟斷組織上,俄國普遍採取辛迪加的形式。參加辛迪加的企業,在商業上喪失了獨立性,商品銷售和原料購買完全由總辦事處辦理,但是在生產上仍然保留其獨立性。這種只在商業上進行聯合的壟斷組織的大量產生,是與俄國各個地區和各個部門之間在經濟上和技術上的巨大差別相聯繫的,也是與封建關係的廣泛存在使國內市場問題十分尖鋭有關。而在日本,作為壟斷組織最高形式的“財閥”。
俄國、日本,不僅具有濃厚的封建性,而且具有強烈的軍事侵略性。這兩個後起的經濟落後國家的國內矛盾和經濟矛盾都異常尖鋭。專制主義政權建立了龐大的軍事力量,一方面在國內對人民進行軍事鎮壓,另一方面瘋狂地進行對外侵略,奪取國外市場和地,藉以轉移人民視線,緩和國內矛盾。

帝國主義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 [2]  後,隨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和生產的進一步社會化,當代經濟發展內在危機加劇,主要表現為:
生產能力的巨大增長同消費規模相對狹小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的加劇通過嚴重的經濟危機迫使國家干預
②國民經濟按比例發展的客觀要求同社會生產無政府狀態的矛盾。壟斷組織對高額利潤的追逐,使競爭帶來很大的破壞性,又使一些低利潤部門和落後地區缺乏投資,因而要求國家干預和調節。
社會化大生產所需鉅額投資同私人壟斷資本積累有限性之間的矛盾。生產力的空前發展,某些部門企業規模的空前擴大,要求基礎設施的迅速建設,均需鉅額投資。在超過私人的能力和意願的情況下,就會要求國家投資。
④科學研究社會化同個別壟斷資本侷限性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隨着科技進步而發展,國家不得不承擔很大部分的開支。上述這些矛盾的發展,迫使國家進一步同壟斷資本結合起來。當然,戰後世界範圍內重大矛盾的激化,也促進了國企發展。進入50年代,國企已取得巨大的穩定的發展,在國家的經濟生活中居於統治地位。
國家同壟斷資本的結合的雙重含義
國企體現了壟斷實質的新發展,也體現了資本關係社會化的更高層次的發展。國家同壟斷資本的結合具有雙重涵義:一是國家同壟斷資本直接結合,這就是國家直接佔有資本,使國家成為國有壟斷資本的所有者,成為真正的國企經營者。二是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事實上這也就是國有資本同私人壟斷資本相結合。

帝國主義形態

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 石油大王 洛克菲勒
由於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結合的方式不同,就形成國企三種基本的資本形態:
①國有壟斷資本,是國家財政資金中轉化為資本的那個部分。
②國家和私人共有的壟斷資本,是作為總壟斷資本家的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在一個企業範圍內結合而形成的壟斷資本,它為國家和私人壟斷資本家所共有。
③同國家密切聯繫的私人壟斷資本,是作為國有企業所有者的國家同私人壟斷資本在社會範圍內結合而形成的壟斷資本。這種私人壟斷資本,儘管組織形式仍然保持舊貌,但實際上由於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不論是在財富的生產或分配方面都同國家結合在一起,因而已經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私人壟斷資本,而是轉化為國企的一種資本形態了。

帝國主義當代變化

列寧所説的帝國主義階段一直延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這時,美國成為世界上實力最雄厚的帝國主義國家,趁英法德日等舊帝國主義國家衰敗,美國強化了其在帝國主義集團中的壟斷和霸權地位,標誌性事件就是1944年7月的佈雷頓森林會議確定了美元霸權 [4] 

帝國主義白條輸出

相比舊帝國主義的資本輸出,新帝國主義的白條輸出具有更強烈的帝國氣息和掠奪性。因為舊帝國主義輸出的是價值相當的資本,憑藉資本來獲得剩餘價值、得到別國的進貢,而新帝國主義首先迫使別國用自己的生產資本和商品來換取他的白條,憑藉白條的發行權攫取別國的鑄幣税,得到第一重進貢收益,然後再把換來的別國生產資本作為自己的資本輸出,去獲得進一步的剩餘價值,得到第二重進貢收益。 [4] 

帝國主義知識租權

隨着新帝國主義攫取知識租權,知識產權就成為國際事務中最重要的因素。知識產權之爭就從利益得失上升為所謂正義與邪惡的較量。新帝國主義憑藉其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尤其是其所控制的巨大市場容量來強行推廣其知識租權。 [4] 

帝國主義碳貢賦

在世界氣候變化談判過程中,以美歐為主體的新帝國主義國家不僅拒絕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過去數百年裏肆意排放的二氧化碳承擔責任,反而聯手加大對中國發展中國家的減排壓力,試圖通過限制發展中國家的碳排放來阻礙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4] 
①私人和金融雖則仍是客觀的現實,資本集中和私人壟斷也在發展,而且還出現了混合聯合企業,但在國家條件下,佔主要統治地位的是國有資本,它已滲透到了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私人資本社會總資本的運動中,很難離開同國有資本的結合而單獨運行。
2007年的世界跨國公司分佈圖 2007年的世界跨國公司分佈圖
②在資本輸出領域內,國家壟大大發展,國有資本在資本輸出中的比重迅速上升。它是國家推行其國際政治經濟戰略和維護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重要手段,也是佔領國外市場和推動私人壟斷資本輸出的工具。即使私人壟斷資本的輸出,也通過國家信貸、國家對投資的保證、國家對投資信息的提供,事實上已經同國家緊密聯繫在一起了。同時,由於國際分工生產國際化的發展,資本輸出更多地集中在發達國家之間。這部分資本輸出所體現的社會經濟關係,已不同於發達國家對落後國家和地區的資本輸出。
③隨着私人企業資本輸出的發展,跨國組織獲得了廣泛的發展。這是當代國際的新的重要形式。當代國際組織的國際性已經不單單表現為流通領域,而且直接表現為生產領域,主要是發達國家的生產領域。如今,在戰前盛行的國際卡特爾已經不是國際壟斷同盟的主要形式。
④在國家高度發展和經濟國際化水平空前提高的條件下,出現了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在當代國際經濟、政治的格局下,這種趨勢表現為地區性一體化集團(如歐洲經濟共同體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出現。
殖民主義
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瓦解、分割世界領土已成過去,新殖民主義代之而起。國家和資本結合起來向發展中民族主義國家進行擴張和滲透,加深了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矛盾。因此,新殖民主義也是完全同國家緊密聯繫的。

帝國主義最後階段

最重要的是,舊帝國主義是資本的佔有同資本在生產中的運用相分離,資本佔有的利潤還要來自對生產過程的直接剝削,而新帝國主義則完全脱離了生產過程,直接通過碳貢賦攫取一個又一個國家的整體利益。再也沒有比碳貢賦更高效的剝削手段了,這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剝削社會的終點。新帝國主義是帝國主義的最後階段,也是資本主義的最後階段,是一切人類剝削社會的最後階段。 [4] 

帝國主義理論考察

帝國主義馬克思

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列寧的《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
帝國主義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9世紀之前的帝國概念隱含了暴力性和壓迫性,指一個政治體對領土和臣民的絕對控制。19世紀中葉後,儘管馬克思並未直接研究這一領域,但帝國主義的意義大部分被馬克思主義或社會主義覆蓋。直到19世紀末,馬克思主義催生了對帝國創建和擴張過程中思維方式和實現形式的批判性考察。 [5] 

帝國主義希法亭

繼馬克思之後,希法亭《金融資本》為20世紀初帝國主義研究打開了一個重要理論向度,希法亭對資本主義經濟現象的研究,指明瞭自由競爭被壟斷所代替,壟斷成為更先進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生產形式,壟斷組織成為資本主義全部經濟生活的基礎。 [5] 

帝國主義列寧

帝國主義論”吸收了大量經濟學材料和觀點,列寧承認希法亭對金融資本生成的分析,不過他提醒,金融資本很可能造就高收入的工人貴族緩解矛盾,工會最終會淪為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基礎。同時,列寧肯定了希法亭對“組織化資本主義”的敏鋭洞察力,但列寧確認,“壟斷特有的停滯和腐化持續不斷地發揮作用”,帝國主義必將是寄生性和腐朽性的同一。 [5] 
列寧的四個論點
其實,列寧在這方面的見解是極為明確的。它包括四個論點:
①壟斷之所以引起停滯和腐朽的趨勢是因為在規定了壟斷價格的情況下,技術進步的動因在一定程度上消失;壟斷在經濟上可能人為地阻礙技術進步;殖民地壟斷可以保證高額利潤,因而也起了削弱技術進步動因的作用。
②壟斷不能全面長久地排除競爭,為了在競爭中獲勝,為了追逐高額利潤,壟斷企業就要用改良技術的辦法降低成本。
③腐朽趨勢並不排除經濟的迅速發展。某些部門、某些國家、某些時期不同程度地時而表現出發展趨勢,時而表現出停滯趨勢,但整個説來,經濟的發展比從前要快得多。
④壟斷特有的停滯和腐朽趨勢始終在發生作用,而且在一定時期會佔上風。從以上論點中並不能得出停滯腐朽趨勢等同於技術不可能再迅速發展的結論。
一方面,壟斷對技術的發展起着阻礙作用,許多事例都已説明了這一點;但另一方面,它也包含對技術發展促進作用的因素。因為,在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科技發展、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生產和積累規模的擴大、生產過程的社會結合的發展,都是同壟斷競爭生產集中聯合制和專業分工等等的發展分不開的。列寧在分析這個問題時就已經明確指出競爭以及技術發明和改良的社會化的作用。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本身也説明了這一點。
帝國主義時期整個説來,資本主義的發展要比過去快得多。這是符合歷史發展進程的。應當從生產力本身的發展和生產關係的發展變化對生產力的反作用這二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並且要注意這兩者之間的聯繫。就生產力來看,這是因為它的發展具有延續性,並存在加速的趨勢。但它的發展並非直線上升,隨着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突破,它在某個時期可能出現特別迅速的發展。再就生產關係來看,它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界限內是在不斷調整的。體現這種調整的主要是資本關係的社會化,它會在逐漸發展的基礎上出現一個時期的集中變化,這時的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當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階段過渡,就表明壟斷這種資本關係社會化的較高形式,是較能容納當時生產力的發展的。隨着壟斷條件下生產力和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又要求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一資本社會化的更高形式來代替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在它們的轉變過程中,生產關係進一步社會化的反作用都對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推動作用。這也是資本主義發展比過去快得多的原因。但這都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範圍內進行的,因此必然有它的極限。而且,既然立足於資本主義的基礎上,這種社會化的利益必然為少數資本巨頭所佔有,從而加深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當資本關係被推到了頂點,是要發生變革的,正因為如此壟斷資本主義必將走到自己的盡頭。
應當看到,在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中確實存在兩種趨勢,時而發展趨勢佔上風,時而停滯趨勢佔上風。在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期(1890~1913),發展是比較迅速的;接着,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1913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1938年,經濟增長率顯著下降,停滯趨勢佔了上風;而戰後的1948~1973年期間,增長率在資本主義歷史上是空前的,發展趨勢又佔了上風;此後,從70年代中期起,在世界性經濟危機的衝擊下,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轉入滯脹階段,停滯趨勢又佔上風。所以,從根本上看,停滯腐朽的趨勢來源於壟斷。不過,在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它又增加了新的內容。例如,為了減輕生產過剩的壓力而毀掉部分生產資料消費資料,為了保證高額壟斷利潤而進行的經濟軍事化,還有與壟斷資本主義矛盾加劇相聯繫的經濟危機頻繁和自然資源的浪費等,這種趨勢始終在起作用,但其程度如何則取決於它對抵消因素之間的消長變化。
帝國主義的腐朽性在經濟上還表現為龐大的食利者階層和食利國的形成。在壟斷階段,大量的貨幣資本集中在金融資本家的手中,這種狀況大大地促進了資本所有權與使用權的分離以及食利者的增加。隨着資本輸出的發展,少數富強國家成為食利國、高利貸國。它們享有高額壟斷利潤,因而有可能收買無產階級上層、培植工人貴族,分裂工人隊伍。這樣就形成了機會主義的社會基礎。
帝國主義的必然滅亡
馬克思在他對資本主義的論述中,曾反覆指出發展物質生產力是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但這一任務是在同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矛盾中實現的。這個任務的實現意味着更高級的生產方式的物質條件的具備。這樣,資本主義就在發展生產力中為自己安排了必然滅亡的命運。他説:“發展社會勞動生產力,是資本主義的歷史任務和存在理由。資本正是以此不自覺地為一個更高級的生產形式創造物質條件”。在帝國主義階段,生產已接近全面社會化,社會主義的物質條件已創造出來,同時,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對抗已極為尖鋭,這一切就決定了人類社會最後一個剝削制度終將被社會主義制度所取代。歷史的發展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科學真理。
生態思想中的帝國主義
生態思想中,imperialism也稱為“帝國式論點”,是一種認為人在地球上的適當角色就是儘量擴大控制自然的權力的觀點。其含義類似於一個國家要建立對其邊界以外的其他國家的統治——類似於建立政治帝國。在這中間,是弗朗西斯·培根最早提出藉助於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人類將能夠獲得一種直接的對自然界的統治權的觀點。認為科學被當作一種支持帝國論的力量來使用的觀點一直是在近代重複出現的論題。事實上,這是一種經常用來評價,甚至指導知識追求的一種道德觀
馬克思主義者論述中的帝國主義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所有概念中,帝國主義這個概念在使用上也許是最富有折衷主義的性質,同時也是最少照顧到它所依據的理論基礎的一個概念。這個術語的最通常的用法,是狹義地指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落後的國家之間的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帝國主義這個詞已經成為強國對窮國和弱國實行壓迫和“剝削”的同義語。許多對帝國主義提出這種解釋的作者,都把列寧作為理論權威來引證,雖然列寧曾尖鋭地批判考茨基對帝國主義作出那樣的解釋。
帝國主義指的是壟斷資本主義時代在世界規模上進行的資本主義積累過程,而帝國主義理論則是在這種積累建立起一個世界市場的情況下來對它進行調查研究。這種理論有三個要素:(1)對資本主義積累的分析;(2)資本主義的歷史分期所劃分的時代;(3)根據世界的政治劃分來把現象納入“各個國家”。由於第一個要素包含着第二個要素,因此實際上只有兩個相互有別的要素。這些要素組合起來,產生了以下的密切聯繫但又各有特點的調查線索:(1)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係(“帝國主義的競爭”);(2)資本主義對非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影響(生產方式的表現);(3)受資本統治壓制的人民所受的壓迫(“民族問題”,參看民族條目)。在正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內部,列寧的著作構成帝國主義理論的基礎。他的最有名的論著是專門論述這個問題的一部小冊子,書名就叫《帝國主義論》。但是,如果把這部著作看作是列寧對於資本主義在世界規模的發展的分析所作的理論貢獻,那就錯了。理論基礎是列寧稱之為“通俗綱要”的東西,可以在他大約20年前寫的兩篇長文中找到,即《論所謂的‘市場問題’》和《經濟浪漫主義的特徵》。這兩篇論文的目的都是在於捍衞馬克思的積累理論,反對消費不足論的論斷,從而發展了關於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理論,並且展示了資本主義的進步性質,以對空想社會主義進行批判(參看蒲魯東條目)。
在他的論帝國主義的小冊子中,列寧列舉了眾所周知的下列的現象特徵:
(1)在與商品輸出同時,“資本輸出”具有首要的意義;
(2)生產和分配日益集中在大托拉斯卡特爾中;
(3)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日益融合起來;
(4)資本主義列強瓜分世界勢力範圍
(5)這種瓜分進行完畢,這預示着資本主義內部將要為重新瓜分世界而鬥爭。
其中第一個特徵——“資本輸出”,往往被單獨用來標誌帝國主義時代的因素。可是,“資本輸出”這個術語,正如列寧在他那兩篇論文中所指出,是不明確的。這種不明確性的產生,是因為商品是資本,而資本實現其循環的形式之一是:M—C…P…C’—M’(即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商品資本,然後又回到貨幣資本)。
在考慮為什麼貨幣資本和生產資本的輸出是帝國主義的特徵之前,必須考慮到輸出這個詞的用法。在論著中,帝國主義的特徵不是用資本運動這個術語,而是用輸出這個特殊的詞來表述,這就在資本運動跟資本輸出之間作了明顯的區分,即前者是指國內的運動,而後者是指國際的運動。由於資本在僅僅越過國界或關卡時並不發生形態的變化,因此這種分析性的區分就必須通過這樣一種説明來論證,即説明政治界線對於資本的運動究竟意味着什麼。換句話説,就是必須解釋為什麼在從一個抽象的資本主義社會轉移到一種比較具體的,即根據不同的國家來考慮世界劃分的表述方式時,就一定需要若干附加的概念(就像對帝國主義本身那樣)。這裏明顯地牽涉到對一個國家的概念所附加的意義。明確地進行政治劃分,這就是列寧的帝國主義概念跟考茨基的概念不同之處。在列寧的表述中,資本輸出是在世界被不同的統治階級瓜分的情況下出現的,這些階級的勢力是由每個國度中的國家來代表的。因此,資本輸出意味着國家的媒介作用和統治階級在利益上的勢力衝突。這種勢力衝突可能發生在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資本主義內部的競爭),也可能發生在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和一個前資本主義國家或其統治階級之間(表現為不同的生產方式和民族問題的衝突)。列寧特別強調資本主義內部的競爭,並把他的主要的政治結論發展為,帝國主義時代的積累產生資本主義內部戰爭的傾向。正是從這種框架出發,他把第一次世界大戰定為帝國主義戰爭,同樣地,共產國際在納粹入侵蘇聯以前,也把第二次世界大戰定為帝國主義戰爭。
至於考茨基,則是把帝國主義定義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不發達國家(農業地區)之間的關係,並且明確地斷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之間的衝突會在帝國主義時代過程中趨於消失。這就是考茨基的理論的兩塊基石,它們有助於説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出現的有關帝國主義論著的特點,這特別清楚地表現為依附論上。這種理論十分強調帝國主義對落後國家的統治,並且時而含蓄時而明確地表達這樣一種觀點,即認為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的資本家階級已經強大到足以把其他一切資本家階級下降到附庸的地位。
關於帝國主義的這兩種闡述究竟哪一種是正確的?這是一個兼有經驗性和理論性的問題。列寧所發展的帝國主義理論,是從馬克思的積累理論那裏來的。資本主義代表着階級社會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的特殊的發展規律反映着從直接生產者那裏榨取剩餘產品的方式。這種對剩餘產品的榨取是在生產中發生的,因為資本主義社會是建立在購買和出售勞動力的基礎上。購買和出售勞動力,既反映資本主義的實質,又決定這種實質。它反映工人跟生產資料的脱離(參看原始積累條目),而一旦這種脱離得以實現,勞動力作為商品這種狀況便決定資本主義社會的再生產的方式。這種再生產一定要通過商品流通來完成。一無所有的工人必須掙取工資來購買那些他們不再為自己而生產的商品,而資本家則必須出售商品來取得貨幣資本,以便購買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來重新開始生產過程。
資本主義社會的再生產,是通過交換、生產、銷售(資本循環)的不斷重複的週期來進行的。由於這個道理,馬克思把資本稱為自行增殖的價值。資本是通過把一定數量的貨幣形式的價值用來交換勞動力和生產資料來開始再生產的過程,並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一批已經增殖的價值的商品,而這些商品又必須通過銷售而成為貨幣資本。這種在競爭條件下實現的自行增殖的過程,不斷在擴大的規模上進行,這就是資本增殖的理論。這種增殖的理論完全是抽象於任何空間條件的一般理論。一旦我們要對世界的政治劃分進行考慮的時候,就不需要專門的資本增殖理論了。跟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發展的這種理論相對照的,是消費不足論者特別是盧林堡所進行的分析,後者否定資本主義是在進行自我再生產的結論,因而認為有必要制定一種關於資本在不同地理區域之間進行運動的特殊理論
至於這種貿易給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所帶來的後果,這是一個很有爭議並在帝國主義理論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問題,特別是當我們結合到對生產方式的表現進行分析的時候。有一些作者(斯威齊等)斷言,單靠貿易就足以使資本主義實質上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中占主導地位,而且在19世紀過程中世界的落後地區實際上就是這樣改變的(參看非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條目)。然而,馬克思則斷言,由商業資本佔統治地位的單純貿易,只能具有加固前資本主義關係的傾向。人們根據這種論斷所得出的結論是:世界市場的早期發展,往往限制資本主義在列寧所説的“落後”國家或殖民地、半殖民地地區中發展。由此可見,在工場手工業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改變了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社會關係,發展了這些國家的生產力,然而卻限制了其他地區實現同樣的改變和發展。
可是,到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進入了馬克思所説的現代大工業的階段(主要參看《資本論》第1卷第13—14章),其特點是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同時伴隨着資本的集中和促進這種集中的信貸機構的發展。這樣就開始了所謂的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也就是在日益擴大的規模上所進行的生產(集中),產生了在國內和國際範圍實行壟斷的傾向。在馬克思和以後列寧的理論表述中,伴隨這種壟斷化過程的是競爭的加劇。這也是一個有爭議的論點。如同上文所指出的,考茨基把壟斷化完全解釋為跟競爭截然相反的東西,即認為它預示着資本主義內部競爭的結束。布哈林和普列奧布拉仁斯基則採取一種中間的立場,即斷言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競爭會在資本主義國家內部消滅,但卻會在這些國家之間繼續進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這個術語,就是用來説明這種狀況的。
根據馬克思和列寧的論斷,壟斷化和競爭加劇這兩者結合起來,便宣告帝國主義時代的到來。這種情況產生了一種在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發生資本主義內部戰爭的傾向,並使經濟領域中的衝突採取資本輸出的形式。信貸制度的發展,促進了財政資本和工業資本的結合(參看金融資本條目),從而使貨幣資本的大規模輸出成為可能。在整個帝國主義時代,貨幣資本(還有生產資本,下面要談到)的輸出無論何時大都由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進行,還有商品資本的運動也是同樣如此。這反映了落後國家的社會關係和生產力都不發達。在有關帝國主義論著中有兩個主要爭論之點,資本主義內部的競爭能否説明這個時代的特徵,以及貨幣資本特別是生產資本的輸出對落後地區的影響如何。後一個問題的實質在於,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這樣一些形式的資本輸出,是否有助於使落後的國家發生變化並使資本主義在那裏得到發展。如果是的話,那麼資本主義在帝國主義時代便可以被認為是進步的,這指的是在落後國家中出現的資本主義這種傾向,將意味着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和作為階級鬥爭的重要力量的無產階級的出現。
正是在這個問題上,關於帝國主義的理論便有必要對世界的政治劃分進行明確的考慮。如果像馬克思所説的,單純的交換並不能帶來資本主義的發展的話,那麼就有必要採取強制力量來打破阻礙自由工資勞動力發展的前資本主義社會關係,而使用這種強制力量則要求有國家的操縱。再看看以列寧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學派的説法,它認為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的統治階級傾向於跟落後國家的前資本主義統治階級結成同盟,而這種同盟則阻礙落後國家的本國資產階級去成功地進行一場資產階級革命並取得政權(參看民族資產階級條目)。在沒有取得政權的情況下,這些國家的資產階級始終是軟弱的,同時那裏的資本主義也是不發達的。
在這種分析中,資本主義本身還是被看作是進步的,然而,由於資本主義統治階級對世界實行帝國主義的統治,便阻礙了資本主義在不發達的國家的發展。這些國家的民族資產階級,由於它們跟帝國主義資產階級的矛盾,便被視為重要的反帝力量。有許多作者,特別是毛澤東,從這種分析中得出不發達國家的革命鬥爭有兩個階段的結論。首先是反對帝國主義的階段,即推翻前資本主義的統治階級和帝國主義資本的聯合統治;接着是社會主義革命的階段。毛澤東把第一階段稱為“新民主主義”,它要求無產階級、農民跟本國資產階級(或至少是該階級的分子)結成聯盟,因為後者跟帝國主義資本有着強烈的矛盾。
認為在一個由前資本主義統治階級統治下的國家裏,以反帝為主的鬥爭是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前提,這個總的論斷相對來説是沒有什麼爭議的。可是,就一個資本主義佔主導地位的不發達國家而言,如何對帝國主義進行分析,這個問題倒是大有爭議的。有些人認為,在一些國家裏一旦資本主義佔主導地位,這些國家就有希望發展到跟的先進資本主義國家相類似的水平和結構,而這種情況實際上正在諸如巴西墨西哥這樣的國家裏發生(見“參考書目”⑥)。可是,主張依附論的理論家卻反對這種看法,認為這種情況連可能性都不存在。他們使用“依附的資本主義發展”(或“歪曲的”資本主義發展)這個術語來説明世界落後地區中資本主義佔主導地位的社會形態。由於這個術語有它的吸引力,它便以一種相當主觀的方式被普遍地使用。這種依附論給“依附的資本主義”所規定的特徵,基本上就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在實現其資本主義轉變的早期階段所具有的那些特徵。然而一個不同的特徵是,不發達的國家必須在世界已被資本主義列強所統治的時代裏實現其資本主義轉變。這個事實就是依附論的理論家藉以奠定其全部分析的基礎,這樣一來,不發達國家的全部動力只不過是對外來統治的反應,而帝國主義這個術語也就在極端侷限的意義上被用來説明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和落後國家之間的關係。此外,依附論的理論家們對依附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所提出的假設,在邏輯上是奠定在這樣一個命題上,即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內部和它們之間的競爭已經消滅。正是這種所斷言的競爭已經消失,使得帝國主義資本關心限制不發達國家的資本主義的發展,以此作為維護它們的壟斷地位的一個方面。這種關於壟斷資本主義的平庸之見,受到相當多的抨擊(見“參考書目”②、⑦)。
綜上,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理論家們充分吸收了馬克思及其後思想家關於帝國主義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他們積極捍衞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深刻批駁了修正主義的帝國主義觀;另一方面,根據世界革命鬥爭形勢和資本主義發展最新情況,制定了符合時代要求的馬克思主義帝國主義學説。特別是列寧分析了帝國主義產生的歷史、現實背景,總結了帝國主義的特點和規律,科學預測了帝國主義未來發展趨勢,為俄國及其他國家的社會主義革命做了重要的理論鋪墊,給全世界尋求民族國家獨立解放的無產階級指明瞭可實現的革命道路。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