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簡稱“泰”,古稱海陵,江蘇省轄地級市,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城市
[1]
,長江三角洲地區重要的工貿港口城市。
[2]
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蘇中部,是揚子江城市羣重要組成部分,南瀕長江、北鄰鹽城、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截至2021年,全市下轄3個區、代管3個縣級市,
[3]
總面積5787平方公里
[73]
。截至2021年末,泰州市常住人口為452.18萬人。
[72]
[92]
泰州是承南啓北的水陸要津,為蘇中門户,自古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700多年前,馬可·波羅遊歷泰州,稱讚“這城不很大,但各種塵世的幸福極多”。
[4]
泰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時(公元937年)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泰州人文薈萃、名賢輩出,王艮、劉熙載、施耐庵、鄭板橋、梅蘭芳是泰州文化藝術史上的傑出代表。
[4]
目錄
泰州歷史沿革
編輯西漢,建海陵縣,屬臨淮。海陵縣始置時間史無明載。《漢書·地理志》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設置臨淮郡,下轄29個縣,其中有海陵縣。海陵縣命名由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七雲:“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漢代海陵,縣治所在地不詳,唐以後縣治位於今泰州市市區(海陵區)。新莽,海陵縣改稱亭間,屬淮平郡。東漢,海陵縣屬廣陵郡。三國,江淮之間為魏吳戰場,海陵縣廢。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縣復立,屬廣陵郡。東晉,海陵縣屬廣陵郡。劉宋,海陵縣屬廣陵郡。劉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轄臨澤縣。
南齊,海陵縣屬廣陵郡。南梁,海陵縣改屬海陵郡。海陵郡設置於東晉義熙七年(411),下轄建陵、臨江、如皋、寧海、蒲濤5個縣,郡治所在地不詳。後來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縣,下轄海陵、建陵、寧海、如皋、臨江、蒲濤、臨澤7個縣。海陵郡屬南兗州。
[14]
北齊,南兗州改稱東廣州,海陵郡屬東廣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南陳,宣帝太建五年(573),東廣州複稱南兗州,海陵郡屬南兗州,仍轄海陵等7個縣。北周,南兗州改稱吳州,海陵郡屬吳州,轄海陵、建陵、如皋、寧海、臨澤5個縣。蒲濤縣省,臨江縣併入寧海縣。
隋代,文帝開皇三年(583),海陵郡廢。建陵縣併入海陵縣,如皋縣併入寧海縣,臨澤縣併入高郵縣。不久,海陵縣分出江浦縣。海陵縣屬吳州。開皇九年,吳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煬帝大業初年,揚州改為江都郡,海陵縣屬江都郡。江浦縣又併入海陵縣。
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縣改稱吳陵縣,以縣設置吳州。武德七年吳州廢,複稱海陵縣,屬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稱揚州,海陵縣屬揚州。寧海縣併入海陵縣。中宗景龍二年,分海陵縣東境設置海安縣,玄宗開元十年,海安縣又併入海陵縣。
[9]
楊吳,海陵縣屬江都府。高祖武義二年,分海陵北境招遠場設置興化縣。睿帝乾貞中,於海陵縣設置海陵制置院。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設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個鄉設置泰興縣。泰州下轄海陵、泰興、鹽城、興化4個縣。元宗保大十年分海陵縣如皋場設置如皋縣,泰州增轄如皋縣。同年又於海陵縣東境設置靜海制置院。馬令《南唐書》卷一:“改元升元……以揚州海陵縣為泰州。”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四十:“相傳以為取通泰之義。”海陵縣為泰州州治所在地。後周,以泰州為團練州,屬揚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
北宋,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團練州降為軍事州,屬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國為15路,泰州屬淮南路。神宗熙寧五年淮南路分為東西兩路,泰州屬淮南東路。太宗太平興國前,泰州仍轄海陵等5個縣。太平興國二年鹽城改屬楚州後,泰州轄海陵、興化、泰興、如皋4個縣。
[9]
南宋,泰州為軍事州,屬淮南東路。高宗建炎四年,興化縣改屬承州,泰州轄海陵、如皋、泰興3個縣。紹興五年,泰興縣改屬揚州,興化縣廢為鎮並附入海陵縣,泰州轄2個縣。紹興十年,泰興縣改屬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興沙上。紹興十二年,泰興縣再次改屬揚州。紹興十九年復設興化縣,仍屬泰州。孝宗乾道二年,興化縣改屬高郵軍,不久又屬泰州。淳熙四年,興化縣再次改屬高郵軍,泰州僅轄海陵、如皋2個縣。
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裁府廢州,泰州改稱泰縣。三年,江蘇省分為5道,泰縣屬淮揚道。十六年道廢,泰縣屬江蘇省。二十一年,江蘇省劃為15個行政區,泰縣屬泰縣行政區,泰縣行政區轄泰縣、泰興、靖江、東台。二十三年,江蘇省劃為9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江都行政督察區。二十四年,江蘇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區,泰縣屬第五行政督察區。二十九年10月,新四軍東進抗日,在泰縣東部建立民主政權泰縣縣政府,隸屬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撤銷後,先後隸屬蘇中臨時行政委員會、蘇中區行政委員會第三行政區、蘇皖邊區第一行政區、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直到三十八年1月泰縣全境解放。民國三十年(1941年)2月至三十四年8月,日軍侵佔泰縣,成立偽政府,先後隸屬偽蘇中行營與蘇中綏靖主任公署。1949年1月22日設立泰州市,屬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5月,華中行政辦事處第一行政區改稱蘇北泰州行政區,轄泰州市及泰興、靖江、泰縣、海安、如皋、東台、台北(今鹽城大豐)7個縣。
[9]
1950年1月,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泰州專區與揚州專區合併為泰州專區,專員公署駐泰州,下轄1市9縣:泰州市、揚州市、泰縣、泰興、靖江、江都、高郵、寶應、興化、六合、儀徵。原所轄如皋、海安2縣劃屬南通專區,東台、台北(今鹽城大豐)兩縣劃屬鹽城專區。泰州行政區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揚州市直屬蘇北人民行政公署後,泰州行政區轄1市9縣。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縣合併,稱泰縣,縣政府駐今泰州,屬泰州專區。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復,仍屬泰州行政區。1953年1月,泰州專區撤銷。泰州市劃歸揚州專區。同年蘇北人民行政公署與蘇南人民行政公署、南京市合併恢復江蘇省,泰州重新劃歸江蘇省。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為省轄市,並受揚州專署督導。1958年7月,又改為專署轄市,屬揚州專區。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縣再度合併,稱泰州縣,縣政府駐泰州,屬揚州專區。
[9]
1962年5月24日,泰州縣撤銷,泰州市建制恢復,泰州市政府駐泰州,仍屬揚州專區。
1971年5月,揚州專區改稱揚州地區,泰州市屬揚州地區,為地轄市。1983年1月,江蘇省實行市管縣體制,泰州市屬揚州市。1985年1月1日,泰州市成為江蘇省計劃單列市。
泰州行政區劃
編輯泰州區劃沿革
1997年,將姜堰市的寺巷、鮑徐、塘灣、白馬、野徐5個鄉鎮和泰興市的口岸、刁鋪、永安洲、田河、許莊5個鄉鎮劃歸海陵區管轄。同年新設高港區,區政府駐口岸鎮;管轄從海陵區劃出的口岸、刁鋪、許莊、田河、永安洲、白馬、野徐7個鄉鎮。
[15]
2011年12月,泰興市被列入江蘇省省管試點縣名單。
[16]
2019年10月8日,將泰州市姜堰區華港鎮劃歸泰州市海陵區管轄。11月21日將揚州市江都區浦頭鎮引江新村東野、永興2個村民小組劃入泰州市海陵區行政區域,由泰州市海陵區寺巷街道大王居委會管理。
[18]
泰州區劃詳情
駐地 | 人口 (萬人) | 面積 (平方千米) | 行政區劃代碼 | 區號 | 郵編 | 鎮 | 鄉 | 街道 | |
---|---|---|---|---|---|---|---|---|---|
泰州市 | 506 | 5788 | 321200 | 0523 | 225300 | 64 | 2 | 22 | |
57 | 305 | 321202 | 0523 | 225300 | 4 | —— | 10 | ||
26 | 334 | 321203 | 0523 | 225321 | 4 | —— | 3 | ||
79 | 928 | 321204 | 0523 | 225500 | 10 | —— | 4 | ||
154 | 2395 | 321281 | 0523 | 225700 | 24 | 1 | 3 | ||
67 | 656 | 321282 | 0523 | 214500 | 8 | —— | 1 | ||
120 | 1170 | 321283 | 0523 | 225400 | 14 | 1 | 1 | ||
注: |
泰州地理環境
編輯泰州位置境域
泰州地處江蘇中部,位於北緯32°01′57″~33°10′59″,東經119°38′24″~120°32′20″。西南、南部隔江與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四市相望,東臨南通,西接揚州,東北部、北部與鹽城、淮安毗鄰,是蘇中入江達海5條航道的交匯處,是沿海與長江“T”型產業帶的結合部。總面積5787平方公里。
[73]
泰州地形地貌
泰州全市除靖江有一獨立山丘外,其餘均為江淮兩大水系沖積平原。地勢呈中間高、南北低走向,南邊沿江地區真高一般為2米~5米,中部高沙地區真高一般為5米~7米,北邊裏下河地區真高為1.5米~5米。泰州全市總面積5787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佔77.85%,水域面積佔22.15%。市區面積639.6平方千米。
[23]
泰州氣候
泰州市的氣温最高在7月,最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温差不大,年平均氣温在14.4℃—15.1℃之間;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為113天,但受季風的影響,降水變率較大,且南北地域之間亦存在着差異。泰州市地區的温度帶屬亞熱帶、乾濕區屬濕潤區。
[23]
泰州水文
泰州境內河網密佈,縱橫交織。北部地區,地勢低窪,水網呈向心狀,由四周向低處集中,這裏的湖泊分佈較多。江淮分水嶺由西向東從中部穿過該市,境內河流大致以通揚公路為界,路北屬淮河水系,路南屬長江水系。人們習慣上把屬於長江水系的老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接的河流稱為“上河”,而把屬於淮河水系的新通揚運河和與之相連的河流稱為“下河”。高水位時,上河水位高於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為0.9米。
[23]
泰州人口
編輯泰州人口數量
2019年末户籍總人口500.55萬人,當年出生人口3.5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7.02‰,比上年下降1.37個千分點;死亡人口4.34萬人,人口死亡率8.64‰,比上年上升0.2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6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3.61萬人,比上年增加0.04萬人。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6.8%,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24]
泰州民族構成
泰州市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現有52個族別少數民族,全市少數民族總人口約28000多人。其中,常住人口10150人,約佔全市人口的0.2%;流動人口18001人,人口較多的民族為土家族3391人,苗族3009人,彝族2189人,回族1729人,壯族1123人,以來泰務工、經商為主。
[25]
泰州宗教
泰州市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現有市級宗教團體6個(市佛教協會、道教協會、伊斯蘭教協會、天主教愛國會、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基督教協會)、縣級宗教團體14個,依法設立的宗教活動場所238處,其中寺觀教堂34所。經認定備案的宗教教職人員500餘人,信教羣眾約13.2萬人(佛教信眾約10.6萬,道教信眾約0.4萬人,伊斯蘭教信眾約0.3萬人,天主教信徒155人,基督教信徒約1.9萬人)。
[26]
泰州經濟
編輯泰州綜述
2021年,泰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025.26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居全省第1位。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18.13億元,增長2.8%,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918.59億元,增長9.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788.54億元,增長11.8%。
[10]
2018年,泰州市就業人員275.5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55.7萬人,第二產業就業人員111.9萬人,第三產業就業人員107.9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0.37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78%,比上年下降0.04個百分點。
2018年,泰州市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0%。從調查項目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1.4%,非食品煙酒價格上漲2.2%;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9%,消費品價格上漲2.0%。工業價格指數保持上漲。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上漲6.3%,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0.9%。
201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133.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2.50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525.98億元,增長5.9%;第三產業增加值2314.88億元,增長7.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10731元,增長6.6%。勞動生產率不斷提升。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86498元,比上年增長7.2%。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全年三次產業增加值比重調整為5.7:49.2:45.1,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24]
2019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4.58億元,比上年增長2.2%,其中税收收入287.48億元,下降2.5%。税收收入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為76.7%,比上年下降3.7個百分點。支出結構不斷優化。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6%。
泰州第一產業
2018年,泰州市糧食總產量287.11萬噸,比上年減少3.9萬噸,其中夏糧106.94萬噸,比上年減少1.01萬噸;秋糧180.17萬噸,比上年減少2.89萬噸。糧食播種面積570萬畝,比上年減少13.02萬畝。糧食畝產495.9公斤,比上年增加4.3公斤,糧食綜合畝產繼續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泰州市農藥實際使用量下降2.4%,化肥施用量減少3024噸,下降1.9%。示範推廣稻田高效種養模式。全市稻田綜合種養和“水稻+N”模式示範面積達到10.87萬畝。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全年關停禁養區內養殖場1231家,全市規模化養殖場治理率達96%,非規模化養殖場治理率達88%,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6%。
2018年,泰州市新增連片50畝以上高效規模設施農業基地122個,新增設施農業面積6.5萬畝,新增設施漁業面積1.17萬畝。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快。全年新增各類農業機械3200台,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284.02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7%。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全年舉辦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253期,培訓農民36176人。
[28]
泰州第二產業
2018年,泰州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9.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增長6.2%,重工業增加值增長5.1%。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增長2.2%,集體、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8%、5.0%、8.9%。支柱行業增長平穩。全年醫藥、石化、裝備製造、食品產業產值分別增長17.1%、11.0%、7.8%、4.4%。
2018年,泰州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11.8%,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44.2%,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5.6%,佔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為22.0%。五大主導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全年五大主導產業產值增長11.6%,其中生物醫藥及高新能醫療器械產值增長16.8%,高端裝備製造及高技術船舶產值增長11.6%,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產值增長33.3%。
2018年,泰州市完成建築業總產值3335.67億元,增長11%。年末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企業747家,比上年增加116家。其中具有特級、一級和二級資質企業308家,比上年增加33家。年末建築業從業人員達116.94萬人,增長9.5%。
泰州第三產業
-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泰州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2%,其中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4.9%,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9%,第三產業投資增長11.6%。在二產投資中,工業投資增長8.5%,其中食品行業投資增長5.5%,醫藥製造業投資增長12.1%,金屬製品業投資增長34.0%,電氣投資增長13.2%,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投資增長14.4%,儀器儀表製造業投資增長24.5%。在服務業投資中,金融業投資增長102.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投資增長36.9%,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37.1%,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增長25.1%,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0.8%。
2018年,泰州市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53.71億元,增長21.3%,其中住宅投資281.59億元,增長19.6%。商品房施工面積2563.06萬平方米,增長13.6%。商品房新開工面積739.36萬平方米,增長21.2%。商品房竣工面積377.75萬平方米,增長9.0%。商品房銷售面積704.76萬平方米,下降20.2%。商品房待售面積283.36萬平方米,下降10.8%。
[28]
- 國內貿易
2018年,泰州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82.87億元,增長5.8%。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177.21億元,增長5.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05.67億元,增長14.5%。從消費形態看,批發和零售業1100.09億元,增長5.3%;住宿和餐飲業182.79億元,增長8.6%。從限額以上單位看,全年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32.33億元,下降1.1%,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403.80億元,下降1.3%;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28.54億元,增長2.8%。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實現網絡零售額8.75億元,增長5.5%。
2018年,泰州市限額以上零售額中,基本生活類商品消費平穩增長,全年增長2.0%;發展享受型消費出現分化,全年傢俱消費增長77.8%,建築及裝潢材料消費增長24.0%,石油及製品類消費增長15.1%,家用電器及音像器材消費下降10.8%,汽車消費下降9.6%。
[28]
- 外向型經濟
①按貿易方式分,一般貿易出口55.84億美元,增長13.4%;加工貿易出口38.79億美元,增長18.4般貿易進口34.41億美元,增長11.5%;加工貿易進口11.60億美元,下降2.3%。
②按企業性質分,外商投資企業出口47.34億美元,增長8.2%;民營企業出口45.97億美元,增長26.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6.79億美元,增長11.3%;民營企業進口13.96億美元,增長4.5%。
④按出口地區分,對亞洲出口44.06億美元,增長43.5%;對歐洲出口16.33億美元,下降5.2%;對美國出口18.53億美元,增長17.8%。服務貿易出口有所回落。全年完成服務貿易出口3.14億美元,下降9.6%。
2018年,泰州市全年新批協議註冊外資29.43億美元,下降37.4%;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29個,比上年減少12個;新批及淨增資9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5個,比上年減少11個;實際到賬註冊外資15.07億美元,下降6.8%。
- 旅遊
2018年,泰州市接待國內旅遊者2868萬人次,增長12%;接待入境過夜遊客4.57萬人次,增長12%。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375億元,增長15%;實現旅遊外匯收入4657萬美元,增長11%。
[28]
- 財政
2018年,泰州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6.64億元,增長6.6%,其中税收收入294.86億元,增長11.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32.65億元,增長12.0%,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15.2%,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2.1%,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31.2%,節能環保支出增長24.2%,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10.6%,交通運輸支出增長15.8%,住房保障支出增長31.7%。
[28]
- 金融
2018年,泰州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6119.38億元,增長6.8%,其中住户存款餘額2876.63億元,增長9.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4784.04億元,增長14.6%,其中短期貸款餘額1837.26億元,增長12.03%;中長期貸款餘額2710.88億元,增長14.0%。
[28]
- 保險
2018年,泰州市全年保費收入162.71億元,下降9.3%,其中人身險125.14億元,下降12.4%;財產險37.57億元,增長2.8%。全年賠付金額46.52億元,下降8.8%,其中人身險21.77億元,下降26.6%;財產險24.75億元,增長15.8%。
[28]
- 證券
泰州交通運輸
編輯泰州綜述
泰州為蘇中門户,自古就有“水陸要津,咽喉據郡”之稱。優越的區位優勢,凸顯泰州承南啓北交通樞紐重要地位。新長、寧啓鐵路,京滬、鹽靖、啓揚高速公路縱橫全境。
2018年,泰州市全年公路客運量6057萬人,公路客運週轉量41.8億人千米。公路貨運量3041萬噸,增長8.6%;公路貨運週轉量78.4億噸千米,增長7.7%。水路貨運量18715萬噸,增長2.7%;水路貨運週轉量851.4億噸千米,增長4.6%。港口貨物吞吐量2.62億噸,增長21.0%,其中外貿吞吐量2196.12萬噸,增長22.7%。
泰州公路
泰州鐵路
- 北沿江高速鐵路:泰州段被列為2018年開工建設項目。
泰州航運
國家一類開放口岸——泰州港跨入全國億噸大港行列。泰州港是長江中上游西部地區物資中轉運輸的重要口岸;是江海河聯運、鐵公水中轉、內外貿運輸的節點;是上海組合港中的配套港,是國際集裝箱運輸的支線港和餵給港;具有裝卸、倉儲、物流服務等綜合化功能的港口。
泰州航空
揚州泰州機場(2張)
泰州公共交通
- 公共汽車
截至2016年5月,泰州市區內共有泰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泰州市姜堰區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兩家公交公司共同經營90餘條公交線路基本形成了佈局合理,管理科學,涵蓋市轄三區商業、文化中心、住宅小區、機關、醫院和所有鄉鎮的城市客運網絡。
- 出租車
起步價3千米9元,超出後每千米1.5元,每半千米增加一次價格。
- 公共自行車
泰州市公共自行車(1張)
泰州政治
編輯現任領導
市長:萬聞華
[89]
市委副書記、代理市長:萬聞華
[76-77]
常務副市長:劉浩
泰州社會事業
編輯泰州教育事業
江蘇省泰州中學新校區(2張)
- 高等教育
- 基礎教育
泰州市第二中學
[38]
| 姜堰區羅塘高級中學 |
泰州科學技術
截至2018年末,泰州市全年專利申請35045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3813件;專利授權15555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267件;年末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3.47件。全年378家企業進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示階段,189家企業通過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入庫評審,預計年末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80家。全年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4家,新增省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孵化器7家。
[28]
泰州文化事業
泰州體育事業
2018年,泰州市改造升級居民健身場所50個,完成10000人國民體質監測工作計劃。開展全面健身活動。舉辦2018年元旦“騎跑”、春節“健身大拜年”系列活動等全民健身賽事。舉辦2018年鐵人三項亞洲盃賽,全國游泳邀請賽,第十二屆春蘭杯世界職業圍棋錦標賽,第五屆高港杯全國象棋青年大師賽等品牌賽事活動。在省運會上,共奪得金牌42.5枚,銀牌36枚,銅牌44枚,總分1423分,金牌數名列全省第九名,遠大足球俱樂部成功獲得2019年度中乙聯賽名額。
[28]
泰州醫療衞生
截至2018年末,泰州市擁有各類衞生機構1997家,其中醫院、衞生院195家,衞生防疫防治機構10家,婦幼保健機構7家。各類衞生機構擁有牀位28275張,其中醫院、衞生院擁有牀位26812張。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9390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12251人,註冊護士12454人。年末農村無害化衞生户廁普及率為90.0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為100%。
[28]
泰州社會保障
2018年,泰州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03.48萬人,城鄉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97.71%,為4.45萬低收入人口等困難羣體代繳養老保險費674萬元。全面推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斷保救助,累計救助1333人,救助金額達2700多萬元。全市城鄉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50元,擴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範圍,13.96萬名居家老人接受上門服務,佔比達到10.7%。新建城鄉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11家,其中城市56家、農村55家,覆蓋率分別提高到60.3%、32.8%;新建街道日間照料中心5個、城市社區老年人助餐點186個。現有養老牀位總數50349張,每千名老人擁有牀位數達到38.6張。開展護理型養老機構達標創建活動,現有護理型牀位14508張,佔養老機構牀位比例達到53.27%。
[28]
泰州歷史文化
編輯泰州文物古蹟
泰州景點(49張)
泰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蹟眾多。境內有距今4000多年的龍山文化遺址,有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的古文化遺址,西漢初開鑿的古運鹽河遺址。戰國時期的昭陽墓,《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墓,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墓,南京吏部左侍郎儲山雚墓等亦在泰州。此外還有始建於東晉的江淮名剎光孝寺,唐建明修的南山寺大雄寶殿和城隍廟,明建清修的慶雲寺、東嶽廟、胡安定祠堂、岳飛生祠、崇儒祠、胡公書院、馬洲書院、襟江書院和揚郡試院。古典園林有日涉園和李園,另有鄭板橋、劉熙載、劉國鈞等故居。
[43]
興化景點(67張)
泰州風俗民情
泰州傳統的文娛活動,主要有講、唱、舞、技四類,總體來看是風格各異,或雅緻秀美,或剛勁質樸,或活潑靈巧,或風趣詼諧,體現了泰州人民對生活、愛情、自由幸福的美好願望和對英雄人物的讚美和膜拜。
泰州節慶活動
名稱 | 時間 | 地點 | 簡介 |
---|---|---|---|
每年清明前後 | 姜堰區溱潼鎮 | ||
中國(泰州)銀杏節 | 每年9月—10月 | 泰興市 | 泰興是名聞遐邇的“銀杏之鄉”,古銀杏、銀杏定植數、銀杏產量、銀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美譽。 |
每年4月—5月 | 興化市 | 在泥土缺乏的澤國,先民們從水下取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積如垛。千垛田漂浮於水中,雲蒸霞蔚,煞是壯觀。陽春時節,金黃色的油菜花盛開於垛田之上,猶如一朵朵祥雲飄舞於水面,又似一片片流霞散落在人間。人們置身於一望無際的千島菜花間,感受隨風而來的醉人菜花香,有心曠神怡之感、美不勝收之慨。 | |
每年9—10月 | 泰興市黃橋鎮 | 黃橋燒餅產於江蘇泰興黃橋鎮,它之所以出名,與著名的黃橋戰役是緊密相連的。黃橋燒餅製作是以麪粉等為主要原料的餅狀麪點的傳統手工技藝,餅形飽滿,色澤金黃,香脆肥潤,熱食尤佳。中國黃橋燒餅節旨在以節會友,以節招商,宣傳黃橋,推介黃橋燒餅。黃橋燒餅節已成為中國有特色的地方飲食文化節。 | |
泰州泰州方言
泰州市花市樹
- 市花——梅花
梅原產我國,每歲2月開花,花容端莊靜雅,傲霜迎雪,凌寒獨放,被人們視為高風亮節的象徵。
- 市樹——銀杏樹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古又稱鴨腳樹或公孫樹。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是古代銀杏類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種,因此植物學家們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並與雪松、南洋杉、金錢松一起,被稱為世界四大園林樹木。
[42]
泰州風景名勝
編輯泰州景點彙總
轄區(縣級市) | 景區名稱 | ||||
海陵區 | 鳳城河風景區(4A) | 泰州城遺址 | |||
税東街明清住宅 | 新四軍東進泰州談判處舊址 | - | |||
高港區 | - | - | |||
姜堰區 |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5A) | 溱潼古鎮 | |||
北大街文化街區(胡錦濤故居) | 天目山遺址公園(規劃在建) | 人民公園(重新在建) | 河橫生態園 | 王氏宗祠(北大街) | |
興化市 | |||||
影山頭遺址 | 成氏宅第 | 興化市博物館 | |||
靖江市 | |||||
- | - | - | |||
泰興市 | |||||
泰興公園 | 黃橋明清民居建築羣 | 新四軍第三縱隊司令部 | 新四軍蘇北指揮部 | ||
韓秋巖故居 | 黃橋“裕泰和”茶莊 | 韓氏故宅 | 何御史府 | - |
泰州地方特產
“梅蘭宴”以淮揚菜風味為主,用料考究,製作嚴謹;追求本味、清鮮平和、菜品雅麗、形質兼美。“梅蘭宴”是為紀念梅蘭芳先生而研製成,將戲曲與烹飪文化相結合,以梅蘭芳先生的18個代表劇目為背景,以戲成菜,喻形或喻意,同時吸收梅先生日常飲食習慣,兼收巡演時期所品泰州名饌,構成該宴清麗多姿、典雅華貴的風格。共有21道菜、9道麪點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於梅蘭芳的代表劇,如錦鳳還巢、黛玉憐花、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
[44]
- 靖江長江三鮮
包括刀魚、鰣魚、河魨,屬迴游性魚類。刀魚,學名刀鱭,魚型狹長而薄,頗似尖刀,因此得名;肉質細嫩,腴而不膩。鰣魚體扁而長,色白如銀,肉質鮮美肥嫩,列全國“鰣、甲(中華鱘)、鯧、黃”四大名魚之首;加工時不去鱗,以保持其真味。河魨古稱“鰒魚”,有毒,國家衞生部門明令禁食;改革開放後,人工網箱或圍欄養殖獲得成功,無毒或微毒河魨菜餚堪稱一絕;河魨富含膠原蛋白,有滋容養顏等功效。
[44]
靖江豬肉脯選料精細,採用傳統工藝,配以多種天然香料,經過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產品色澤鮮豔、味道鮮美、食用方便、回味無窮,曾兩次榮獲國家金質獎。遠銷日本、俄羅斯、東南亞及港澳地區,是饋贈之佳品。
乾絲是泰州早餐名點,一般有煮乾絲與燙乾絲。煮乾絲即乾絲加火腿絲、筍絲、口蘑絲、木耳絲、銀魚絲、紫菜絲、蛋皮絲、雞絲,高檔的還要加海蔘絲或燕窩絲。燙乾絲是用潔白大幹劈成細絲,用開水燙泡裝盤,然後用芽姜切成細絲,覆於盤頂,乾絲潔白,薑絲金黃,另加一小撮蝦米,澆上黃豆醬油和純香小磨麻油,一經拌和,黃白相間,一碟食畢,齒頰留香。“菽乳淮南是故鄉,乾嘉傳世九絲湯,清清淡淡天資美,絲絲縷縷韻味長”。
[45]
選用優質高粱、小麥為主要原料,採取高温制曲、高温蒸餾工藝,經過長期貯存,精心勾兑而成。色澤微黃,清澈透明,香氣幽雅,酒體醇厚。先後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歷屆江蘇省食品博覽會金獎;遠銷香港、台灣、東南亞、中亞及歐美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2年,金日成訪問揚州時,梅蘭春酒被選作國禮。
[44]
黃橋燒餅產於江蘇泰興黃橋鎮,因黃橋戰役而出名。黃橋燒餅吸取了古代燒餅製作法,成為一種半乾式麪點,保持了香甜兩面黃,外撒芝麻內擦酥這一傳統特色,並在花色品種上不斷改進,已從一般的“擦酥餅”、“麻餅”、“脆燒餅”等大路品種,發展到葱油、肉鬆、雞丁、香腸、白糖、桔餅、桂花、細沙等十多個不同餡的精美品種。黃橋燒餅的風味獨特,其色、香味均不同與其他麪點,外形飽滿美觀,色澤金黃如蟹殼,入口酥鬆,不焦不糊、不油不膩。
[44]
銀杏俗稱白果,泰興是銀杏之鄉,以盛產果大、仁滿、漿足、殼薄、粒重、色白、味甘糯、耐貯藏的“大拂指銀杏”而著稱於世。泰興白果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營養豐富,藥食俱佳,經常食用可預防老年痴呆、哮喘痰咳、遺精、帶下、尿頻等疾病,尤其對心腦血管疾病有特殊療效。1999年,被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指定為全國唯一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2004年9月,通過國家有機食品和綠色食品雙認證;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44]
興化市的傳統名產,歷史悠久,曾是清廷貢品。選料講究,配製精細;肉質細嫩,色清比玉;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酒香濃郁,香中帶甜,營養豐富。1915年,時任國民政府農商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的張謇將“童德大”牌中莊醉蟹推薦到巴拿馬國際貿易博覽會上,贏得了食品類金獎。
興化大閘蟹,江蘇省興化市特產,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興化市內湖蕩密佈,河道縱橫交織,湖蕩內水草豐美,為優質淡水螃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有4鄉鎮被授予“中國河蟹之鄉”稱號,興化市被授予“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稱號。所產大閘蟹具有“青殼、白肚、金爪、黃毛、博螯、捷足”的特點,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多個品牌的大閘蟹入選“中國十大名蟹”、榮獲“中國名蟹金獎”。
宣堡小餛飩以產於泰興市內宣堡鎮而得名,具有皮薄餡嫩、味美湯鮮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其中小餛飩的麪皮,薄似宣紙,幾近透明,可以用火柴點燃,堪稱一絕。中央電視台曾拍攝《宣堡小餛飩》專題片。
[45]
- 溱湖銀魚:通體透明、如晶如玉、體態纖細、形似柳葉、無鱗無骨,是稀有的水產品之一。
- 溱湖青蝦:殼堅色青,體肥肉厚,取其製成的各種佳餚,別具風味。
- 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種繁多,各種美食水禽的體內含有賴氨酸、丙氨酸、組氨酸等,既有野生風味,又有較高的營養價值。
- 溱湖螺貝:殼薄肉嫩,味道鮮美,無臊腥之氣,性温涼。經常食用可滋陰降火,降壓補腎,平肝宣肺。
- 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為青(魚)、白(魚)、鯉(魚)、鱖(魚),“小四喜”為昂(刺)、旁(皮)、羅(漢)、鰺(魚)。用“大四喜”製作的各式大菜,實為溱湖美食之佳餚。“小四喜”均為野生,營養豐富,味道特別鮮美。
指麻油、麻糕、麻餅。“壽星”牌麻油,不僅質純、香濃、味醇,而且對延緩皮膚衰老和燙(燒)傷後的皮膚再生有奇效。泰州生產麻糕歷史悠久,尤其是“嵌桃麻糕”,素享盛譽。雙色麻餅始創於清同治年間,兼甜、鹹兩味,色澤金黃,質地酥脆,回味無窮。
- 刁鋪羊肉
- 難得米酒
取裏下河地區的精良糯米,採用傳統工藝釀製而成。風味獨特,含有多種氨基酸,久負盛名,“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為之留下了“家釀亦已熟、呼僮傾益盆,小婦便為客,紅袖對金樽”的佳句。
[45]
國別 | 友好城市 |
---|---|
美國 | |
澳大利亞 | |
韓國 | |
芬蘭 | |
加拿大 | 巴里 |
休伊 | |
新西蘭 | |
泰州著名人物
編輯泰州歷史上名賢輩出,尤以明清、近現代為盛。
- 古代
人物 | 相關簡介 |
---|---|
三國名將 | |
唐代書法理論家 | |
北宋理學先驅 | |
北宋名臣 | |
元末義軍領袖 | |
《水滸傳》作者 | |
明初吏部尚書 | |
明代“五朝元老” | |
明代內閣首輔 | |
明代內閣次輔 | |
“泰州學派”創始人、明代著名哲學家 | |
道教內丹東派的創始人 | |
明代學者 | |
明代“後七子”之一 | |
明代直吏、禮部尚書 | |
抵禦荷蘭侵略的福建巡撫 | |
明末著名評話藝術家 | |
明末詩人 | |
清初史學家 | |
“清代第一諫臣” | |
清代著名藏書家 | |
清代畫貓大家 | |
清代才女 | |
清代著名畫家 | |
清代著名天文歷算家 | |
“揚州八怪"之一 | |
清代三大棋聖之一 | |
清代書法家、篆刻家、數學家 | |
“揚州學派”代表人 | |
“太谷學派”集大成者 | |
清朝武狀元 | |
兩儀拳祖師、武狀元 | |
清代著名文藝理論家和語言學家 | |
清末音韻學家 |
- 近現代
類別 | 人物 | 相關簡介 |
---|---|---|
文體宗教類 | 京劇表演藝術家、“同光十三絕”之一 | |
民國著名畫家 | ||
劉宜良(江南) | 華裔美籍作家 | |
著名畫家 | ||
中國文學批評史學科奠基者與中國現代傳記文學拓荒者 | ||
上海藝術研究所創始人 | ||
前上海交通大學校長 | ||
前北京語言學院院長 | ||
文學翻譯家 | ||
雜文家、文藝評論家 | ||
蒙元史學家 | ||
著名錶演藝術家 | ||
中國作家協會前副主席、小説作家 | ||
茅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作家 | ||
著名書法家 | ||
著名詩人、出版人 | ||
著名娛樂評論人 | ||
紅牆女作家 | ||
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 | ||
國際象棋國際特級大師 | ||
國際象棋國際特級大師 | ||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 ||
中國女足核心 | ||
近代佛教禪宗大師 | ||
台灣佛學大師 | ||
佛教高僧 | ||
科學技術類 | 中國地質學奠基人 | |
中國無線電廣播事業奠基人 | ||
中國植物生理學的開拓者 | ||
中國近代科學治水和水利科學研究事業奠基人 | ||
中國政治地理學先驅 | ||
中國環境電磁學先驅 | ||
近代物理學家、劇作家 | ||
兩彈一星功勳 | ||
著名生物化學家 | ||
著名數學家 | ||
著名能源專家 | ||
中國測繪學界泰斗 | ||
中國會計界泰斗 | ||
漢字編碼和漢字信息處理開拓者 | ||
繞月探測工程、嫦娥衞星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 ||
201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著名內科血液學專家 | ||
著名化學家、原子轉移自由基聚合(ATRP)發明人 | ||
創業企業類 | 中國近現代石油工業創始人 | |
著名愛國實業家、“紡織鉅子” | ||
政治軍事類 | 辛亥革命元老 | |
中共傑出秘密情報員 | ||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 ||
世界著名狙擊手 | ||
教育部循環經濟社會科學創新基地首席專家、致公黨中央常委 | ||
民革中央副主席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 ||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 ||
原國家保密局局長 | ||
原駐以色列大使、原駐納米比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 ||
原駐約旦哈希姆王國特命全權大使、原駐以色列國特命全權大使 | ||
胡錦濤(祖籍安徽績溪) | 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前國家主席 | |
- 祖籍泰州的名人
人物 | 相關簡介 |
---|---|
京劇大師 | |
近代傑出女教育家 | |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 |
香港大學前校長 | |
“打工皇帝” | |
泰州城市榮譽
編輯泰州入選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42
[7]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8]
12月,被評為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100強。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範城(縣)。
1995年首批江蘇省歷史文化名城 | 2013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第56
[55]
| ||
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第34
[59]
| ||
泰州友好城市
編輯國別 | 友好城市 |
---|---|
美國 | |
澳大利亞 | |
韓國 | |
芬蘭 | |
加拿大 | 巴里 |
休伊 | |
新西蘭 | |
泰州現任領導
編輯市長:萬聞華(女)
副市長:劉浩、劉霞(女)、徐文進、劉宇軒、葉冬華、劉志明、周小慧(女)
市監察委員會主任:沈峻峯
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孫轍
市政協主席:盧佩民
市政協副主席:徐軍、奚愛國、劉漢秋(女)、祝光、卞賦章、查學斌(女)、方針、周國翠(女)
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餘松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明冠、鄒祥鳳(女)、臧大存、張育林、沈明剛
- 參考資料
-
-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03]
- 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批准 泰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2017年02月16日[引用日期2020-02-28]
- 3. 2018年泰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統計信息網 .2019-03-13[引用日期2020-02-28]
- 4. 泰州概況 .泰州市人民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0-02-28]
- 5. 城市榮譽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5-07-13]
- 6.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名單(截至2011年6月13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引用日期2014-02-22]
- 7. 中國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監測報告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8-04-20]
- 8.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中國經濟導報[引用日期2018-11-25]
- 9. 泰州歷史沿革 .海陵全民國防教育網[引用日期2014-02-21]
- 10. 2021年江蘇各市GDP數據排名:江蘇萬億GDP城市名單 .閩南網.2022-01-25[引用日期2022-02-07]
- 11. 江蘇的一城一艦 .鐵血網[引用日期2016-04-03]
- 12. 泰州全景 .泰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7-05-05]
- 13. 韓立明告別南通:畢竟南通不虛到 .江海明珠網[引用日期2018-04-19]
- 14. 泰州概況 .中國泰州[引用日期2015-04-13]
- 15. 泰州介紹 .長三角頻道-東方網[引用日期2020-07-17]
- 16.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開展省直管縣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中國縣域發展研究中心.2013-08-02[引用日期2019-03-16]
- 17. 國務院和省政府批准姜堰撤市設區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2013-01-04[引用日期2013-01-04]
- 18. 省政府關於同意變更揚州市江都區和泰州市海陵區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江蘇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17]
- 19. 行政區劃 .泰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8-05-19]
- 20. 江蘇省(蘇) - 泰州市 (省會南京) .民政部[引用日期2018-05-19]
- 21. 省政府關於變更泰州市姜堰區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 .江蘇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0-16]
- 22. 興化市人民政府 統計公報 興化市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興化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7-30]
- 23. 泰州自然地理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4-02-21]
- 24. 2019年泰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泰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0-04-23]
- 25. 泰州少數民族概況 .泰州市民宗局[引用日期2020-07-19]
- 26. 泰州市宗教概況 .泰州市民宗局[引用日期2020-07-19]
- 27. 朱立凡同志當選泰州市市長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引用日期2020-01-11]
- 28. 2018年泰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泰州市人民政府網.2019-03-13[引用日期2019-04-25]
- 29. 泰州新聞廣播 .騰訊房產網[引用日期2015-10-05]
- 30. 滬泰寧城際鐵路將途經揚州 蘇中融入“上海都市圈” .揚州網[引用日期2013-11-24]
- 31. 從泰州出發55分鐘達上海不再是夢 .新華報業網[引用日期2013-11-24]
- 32. 泰州市公共自行車簡介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7-7-8]
- 33. 泰州學院簡介 .泰州學院[引用日期2013-12-07]
- 34.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引用日期2013-01-27]
- 35.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 .南京師範大學泰州學院[引用日期2013-01-27]
- 36.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官方網站 .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引用日期2013-06-20]
- 37.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官方網站 .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13-06-20]
- 38. 泰州市第二中學簡介- .泰州市第二中學 [引用日期2020-05-18]
- 39.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公佈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上等級圖書館名單的通知 .文化和旅遊部[引用日期2021-02-02]
- 40. 煙花三月精彩繽紛 2012江蘇春季節慶活動薈萃 .中國江蘇網.2012-03-21[引用日期2014-02-22]
- 41. 2013年姜堰溱潼會船 .新華網江蘇頻道[引用日期2014-02-22]
- 42. 市樹市花 .泰州市人民政府網.2012-06-12[引用日期2014-09-22]
- 43. 泰州歷史人文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4-02-22]
- 44. [四川新聞網]吃在泰州 .中國江蘇網.2012-12-05[引用日期2014-02-22]
- 45. [四川新聞網]吃在泰州(2) .中國江蘇網[引用日期2014-02-22]
- 46. 泰州市友好城市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14-02-22]
- 47. 江蘇13市再登國家衞生城市榜單 .網易[引用日期2018-04-18]
- 48. 89個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名單公佈,包含5個省會城市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7-11-14]
- 49. 共同推進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40萬張選票托起2017"質量之光"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7-12-23]
- 50. 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出爐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7-12-24]
- 51. “中國城市產業競爭力百強”榜單發佈,遵義貴陽榜上有名 .騰訊[引用日期2018-11-14]
- 52. 中國大陸最佳地級城市30強發佈,蘇州中山無錫列前三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8]
- 53. 福布斯中國發布2018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榜 .福布斯中國[引用日期2018-12-08]
- 54. 2018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出爐:深圳上海東莞排名前三 .新浪[引用日期2019-08-10]
- 55.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佈:北上廣深穩居“一線”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9-09-25]
- 56. 最新!中國地級市百強榜單出爐,河南7地市上榜 .中華網河南.2019-11-06[引用日期2019-11-07]
- 57. 《2019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指數報告》在京發佈 北京深圳三亞位列前三 .中國網[引用日期2019-11-18]
- 58. 唐山又進全國百強!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榜單揭曉 .環渤海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5]
- 59. 2019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榜發佈(附榜單) .央廣網[引用日期2019-12-01]
- 60. 最新城市科技創新指數發佈!你的家鄉排名第幾?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01-07]
- 61. 全國愛衞辦公佈2018年度健康城市建設示範市、各省份排名第一位城市和進步最快城市名單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0-01-15]
- 62.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北京綜合排名第一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0-06-19]
- 63. 遼寧六市上榜2019中國外貿百強城市 .騰訊網[引用日期2020-08-18]
- 64. 關於命名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的公告 .生態環境部[引用日期2020-10-15]
- 65. 名單來了!命名411個全國雙擁模範城(縣),表彰59個模範單位和100名模範個人 - 中國軍網 .中國軍網[引用日期2020-10-20]
- 66. 讀城識幸福——“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在杭州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11-20]
- 67. 宜居委發佈2020中國宜居宜業城市榜 .人民政協網[引用日期2020-12-01]
- 68. 關於表彰2018-2019年度全國無償獻血表彰獎勵獲獎者的決定 .國家衞健委[引用日期2021-01-11]
- 69.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命名第十批(2020年度)國家節水型城市的公告 .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1-16]
- 70. 張敬華 簡歷 - 人民網 地方領導資料庫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1-04-08]
- 71. 中國地級市品牌百強出爐,温州位列第三! .澎湃[引用日期2021-05-10]
- 72. 江蘇省統計局 文件公告 江蘇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第二號) .江蘇省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6-21]
- 73. 泰州概況 .泰州市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6-21]
- 74. 出身書香世家,和鑑湖女俠秋瑾義結金蘭 這位泰州人是中國最早的女記者 .中國江蘇網[引用日期2021-07-15]
- 75. 朱立凡任泰州市委書記-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引用日期2021-07-20]
- 76. 萬聞華任泰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1-08-02]
- 77. 萬聞華任泰州市代理市長 .羣眾雜誌[引用日期2021-08-02]
- 78. 關於泰州市區公共自行車停運的通告 .泰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8-05]
- 79.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 黨務政務 .泰州市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1-08-24]
- 80. 《中國海關》發佈2020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海口榜上有名!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24]
- 81. 最新任免名單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10-26]
- 82. 安徽4市上榜!這份全國榜單,阜陽榜上有名! .澎湃網[引用日期2021-11-24]
- 83. 泰州市再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殊榮 .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2021-12-31[引用日期2021-12-31]
- 84. 剛剛通過!最新任免名單 .泰州發佈[引用日期2022-01-21]
- 85. 常泰長江大橋進入全面施工期 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中國江蘇網.2019-11-06[引用日期2022-02-09]
- 86. 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關於同意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進行解讀 .央視網[引用日期2022-02-10]
- 87. 政府信息公開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泰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2-11]
- 88. 喜訊!我市通過國家衞生城市複審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2-13]
- 89.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2-27]
- 90. 張餘松當選泰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萬聞華當選泰州市市長 盧佩民當選泰州市政協主席 -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 .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引用日期2022-02-28]
- 91. 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佈2022中國活力城市百強榜 .澎湃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31]
- 92. 杭州常住人口突破1200萬人 去年增量居長三角首位 .央視新聞[引用日期2022-05-24]
- 93. “2021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佈 .新華社[引用日期2022-06-13]
- 94. 關於公佈201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官網[引用日期2022-09-01]
- 95. 政府信息公開 統計公報 2021年泰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泰州市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12-04]
- 96. “江蘇省首批省級地名文化遺產”出爐 .中國經濟網.2022-12-08
- 97. “202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結果發佈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2-12-21]
- 98. 江蘇13市2022年GDP排名出爐 .百家號.2023-02-09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