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日涉園

鎖定
日涉園,曾被稱為三峯園、蟄園、喬園,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南路436號喬園賓館內,建於明萬曆年間,為明朝萬曆年間陳所藴修建的私人住宅園林。 [1] 
日涉園前身最初為明代陳鳶舊居。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其孫太僕寺卿陳應芳倚宅建園,取晉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園日涉以成趣”句意,命名為“日涉園”。日涉園是泰州市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私家園林,素有“淮左第一園”之稱。整座園林由建築、山水、花木組成,尤以古柏、奇石及用花木來表現四季之變化成為顯著特點。園林部分主要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院牆相隔,通過可以“覽全園之勝”的來青閣來連接兩大組團。其中西部庭院與住宅部分相連,如同別院,起到過渡作用,東部庭院是主體及精華所在,而東部庭院又以山響草堂為佈局中心,周庠所繪“三峯園四面景圖”即是以三響草堂為其主要視點繪其四面景色。三響草堂其前鑿池疊山並正對“三峯”構成主景。同時,園林一大特色為景點注重花木的配置,各建築物的命名也與此有關。現東園保存較好;2006年,復建西園。日涉園是蘇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園林,為古典園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區實例。 [1]  [3-4] 
2013年5月,日涉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日涉園
地理位置
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南路436號喬園賓館內
所處時代
明朝至民國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7-0964-3-262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日涉園歷史沿革

日涉園前身最初為明代陳鳶舊居。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其孫太僕寺卿陳應芳倚宅建園,取晉陶淵明《歸去來辭》中“園日涉以成趣”句意,命名為“日涉園”。即該園的最初一段歷史。從這一時期的地方文獻上看,明《萬曆泰州志》的殘本以及稍後的明《崇禎泰州志》對“日涉園”均隻字未提(《崇禎泰州志》對宋代幾處私園遺址有詳盡記載),直到《道光泰州志》中,當時已更名“三峯園”的“日涉園”才始見略載。可見“日涉園”其間,園林名聲尚未彰顯。相較之下,園主陳應芳比日涉園更為時人所重,《崇禎泰州志》卷六《人物誌》即對陳應芳有詳細記載。 [1] 
日涉園的最初兩次轉手在陳應芳去世六十多年後,先是於清聖祖康熙初年轉手歸於田氏;旋即又在清世宗雍正年間(1723~1735年),轉為高鳳翥所有。清嘉慶年間,高鳳翥多方尋購,得石筍三支,增立在園內。因其新置的三石筍而將園名改為“三峯園”。三峯園,佔有大片住宅,有皆綠山房、數魚亭、囊雲洞、山響草堂、綆汲堂、松吹閣、因巢亭、二分竹屋、午韻軒、來青閣、萊慶堂、香蕉雨軒、文桂舫和石林別徑等十四景。這一繁盛時期的景物一直延續到清道光年間,其間一山、一石、一樹、一景皆為清道光五年(1825年)周庠所繪“三峯園四面景圖”及其題記等圖文資料詳盡記錄了下來。 [1] 
清咸豐九年(1859年),吳文錫以三千六百緡買得三峯園,接着又用三個多月時間,耗資一千五百緡對園林進行了修繕。工程結束後,吳以“荒園藏身有所”,將三峯園更名“蟄園”,他認為修復的蟄園“其地甚小而外之山環水抱無美不備”,從此自己可以像動物冬眠一樣,長期躲藏在一個地方,不出頭露面。吳文錫將買園造園的過程記於《蟄園記》,並繪有《三峯七老圖》。吳文錫的蟄園相比全盛時的三峯園已有所縮減,原西部庭園的景點多已不提,或是更為“植竹”“藝蔬”之所在,單精華所在的東部庭園基本承襲了三峯園時的模樣,只對各個建築物的命名做了較大的調整。其中主體的“山響草堂”改為“三峯草堂”;其他將高聳的“來青閣”改叫“一覽忘塵”,退居高台之後的“綆汲堂”改稱“退一步想”,山顛梅叢中“數魚亭”改為“疏影亭”。 [1] 
太平軍佔領揚州時期,兩淮鹽運使喬松年(兩淮鹽政機構最高官員)從揚州來到泰州後,將吳文錫所居“蟄園”買下,改名“喬園”。將名稱悉數改回原“三峯園”時的稱呼。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喬園收歸國有,以園林及宅第改建政府招待所,於是稱喬園招待所、喬園賓館。 [1] 
2006年,泰州市政府以清代周庠《三峯園景圖》為依據進行恢復修建。 [4] 
2017年6月,日涉園安防改造項目通過江蘇省公安廳內保總隊組織的工程驗收。 [3] 

日涉園建築格局

日涉園
日涉園(2張)
日涉園,又稱喬園,是蘇北地區最古老的園林之一,是泰州市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私家園林,素有“淮左第一園”之稱。整座園林由建築、山水、花木組成,尤以古柏、奇石及用花木來表現四季之變化成為顯著的特點。園林部分主要分東西兩部分,中間有院牆相隔,通過可以“覽全園之勝”的來青閣來連接兩大組團。其中西部庭院與住宅部分相連,如同別院,起到過渡作用,東部庭院是主體及精華所在,而東部庭院又以山響草堂為佈局中心,周庠所繪“三峯園四面景圖”即是以三響草堂為其主要視點繪其四面景色。三響草堂其前鑿池疊山並正對“三峯”構成主景。同時,園林一大特色為景點注重花木的配置,各建築物的命名也往往與此有關,二分竹屋、皆綠山房、松吹閣、因巢亭、蕉雨軒、文桂舫等皆如此。其中核心景區以喬木為主,假山之上古柏重點突出;松吹閣、因巢亭等高閣旁多輔以高松,梅林;山坳後隱藏竹、屋,庭前後栽臘梅叢桂,軒周圍以牡丹、芭蕉,從時間配置上也可適應四季景色的變化。 [3-4] 

日涉園主要建築

日涉園西部庭院

西入口門廳
西人口門廳處是一幅“三友圖”大盆景,它是文人墨客筆下經常謳歌的松、竹、梅“歲寒三友”。 [4] 
二分竹屋
曲廊沿竹林向南是二分竹屋,屋體周身用毛竹加工製成,呈淺黃色,設計巧妙、精工細作,削竹條為牆、破半竹為瓦、鋸竹筒飾窗、拼竹件為門,一座放大的竹製品。該竹屋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竹屋將竹林一分為二,雲牆將竹屋一分為二,故名“二分竹屋”。 [4] 
來青閣
來青閣 來青閣
來青閣是日涉園的最高建築,三層青瓦重檐,高11.58米,建築面積137.82平方米。全木結構建築,飛角。底層迴廊內側窗下,東陽木雕八幅。一樓鏤雕掛楣是松鶴延年;撐牙為喜鵲臨梅。二樓與三樓鏤雕撐拱,南北是獅子盤珠,東西為喜鵲。三樓內天花,中間大幅二龍戲珠。周圍44幅松鶴圖。站在來青閣頂層,可以俯瞰全園。 [4] 
蕉雨軒、午韻軒、文桂之舫
蕉雨軒 蕉雨軒
山腳臨水而建的建築是蕉雨軒,在它南側正對面是一株百年老石榴,狀如“五指”。蕉雨軒前鵝卵石鋪就的金魚戲水圖。由蕉雨軒向北為午韻軒。午,即是撫的意思。是園主人撫琴吟誦之處。沿廊東行是文桂之舫,舫為仿古船形建築,船頭定泊在怡心池中,船樓設在岸邊,站在船艙和船頭,可欣賞池中水景。 [4] 
南門入口、南窗寄傲廳
南大廳(南窗傲廳),取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倚南窗以寄傲”之意,整個大廳寬敞、明亮,廳內陳設着紅木傢俱莊重典雅。大廳正南是儀門(禮儀之門),過儀門是南入口,南入口是宅院式入口。儀門兩邊的石鼓上,刻着三獅盤球。“三”近音“善”“獅”近音“事”,寓意“善事不斷,功德圓滿”。而大門兩側影壁則為鶴鹿同松,諧音為“六合通順”。一品鶴為“官”,“鹿”諧音“祿”,寓意為“高官厚祿,萬事順利”。 [4] 

日涉園東部庭院

山響草堂
山響草堂
山響草堂(1張)
山響草堂是整個建築中代表之作,青磚黛瓦,飛檐翹角。和泰州明清民居風格一樣,園內的建築不像蘇式建築的黛瓦粉牆,而是具有泰州地方特色的黛瓦清水牆,較為樸素。屋面四角的起翹有一種南、北建築在這裏交會的特點。山響草堂的檐下四面虛敞,有軒廊相通。雖是廳屋式建築,卻稱為堂。明明屋面上蓋瓦,可是偏叫它為草堂。山響草堂檐柱上是一副對聯。楹聯是紅木上嵌螺鈿與霽藍色瓷字,上聯是“韓潮蘇海”,下聯是“陶菊周蓮”。從霽藍瓷字的釉質和紋飾鑑定,是清嘉慶前後景德鎮的作品,亦算得上是較為少見的古陶瓷對聯書法珍品。 [4] 
半亭、數魚亭
歇山半亭 歇山半亭
山響草堂之西築有半亭一座,亭倚壁東向,只有普通亭子的一半,故名“歇山半亭”。與半亭東西相望的是山麓東首的六角亭,亭上懸掛的是“數魚亭”匾額。它六面磚雕均為暢遊之魚,南面為鯉魚,其他五面為金魚,寓意“金玉滿堂年年有餘”。 [4] 
萊慶堂
萊慶堂是主人宴請賓客的場所。前後共兩進,中間隔着天井。用院落來連接東西兩園,形成過渡。 [4] 
北門磚雕、福龕
“福”字 “福”字
萊慶堂北為北入口。北入口是庭院式建築的入口,整個入口全部由磚雕構成,每幅圖案都精雕細刻,“三峯園圖(局部)”“八仙過海圖’;正對北大門的福龕上有一“福”字,整個“福”字看不到筆畫,全部由民間吉祥物構成,寓意“吉慶有餘,幸福美滿,官運亨通,平安吉祥”等。 [4] 

日涉園文物遺存

《三峯園》匾額 《三峯園》匾額
山響草堂內懸掛了一塊楠木刻成的《三峯園》匾額,是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所刻制,是山響草堂裏的一件原物,匾上記錄了高氏買園與修園的經過。 [4] 

日涉園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陳應芳,字元振,號蘭台。明代萬曆二年(1574年),考中進士,先後出任金華縣和龍泉縣的縣令,浙江提學僉事、八閩布政司參議、河南按察司副使、太僕少卿等職。陳應芳年高歸鄉後,在祖父陳鳶的祖屋舊地,修建住宅,同時倚宅興建了日涉園。陳應芳晚年於園中整理自己半身文札,除著有《日涉園筆記》外,另有《敬止集》四卷,鏤版於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其中卷一《圖論》繪有泰州水利圖,其間所論泰州河道水利乃至災病均甚詳盡。 [1] 

日涉園文物價值

日涉園是蘇北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園林,為古典園林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區實例。 [1] 

日涉園保護措施

遺址碑 遺址碑
2013年5月,日涉園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日涉園旅遊信息

日涉園地理位置

日涉園位於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南路436號喬園賓館內。 [1] 

日涉園交通信息

自駕:自江蘇省泰州市人民政府開車前往日涉園,路程約3.8千米,用時約13分鐘。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