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丁西林

鎖定
丁西林(1893年9月29日 [10]  -1974年4月4日 [7]  ),原名燮林,字巽甫,出生於江蘇省泰興縣黃橋鎮。 [7]  中國著名現代劇作家、物理學家、社會活動家。 [2]  畢業於英國伯明翰大學,後任國立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教授,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曾任文化部副部長、北京圖書館館長等,兼任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等。曾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7] 
從事“地圖四色問題”研究,創立“筆形查字法”。創作有劇本《一隻馬蜂》、《親愛的丈夫》、《孟麗君》,譯有《十二鎊錢的神情》、《上了鎖的箱子》、《一代天驕—拿破崙》,著有《高中物理實驗》、《初中物理實驗》、《絕對測定地心吸力之新擺及其用法》等教科書和著作,輯有《丁西林戲劇集》。 [1]  獨幕劇贏得廣泛關注,獲得了“獨幕劇聖手”“中國的莫里哀”之稱。 [5] 
中文名
丁西林
別    名
丁燮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93年9月29日
逝世日期
1974年4月4日
畢業院校
英國伯明翰大學
職    業
物理學家、現代劇作家、社會活動家、官員
主要成就
“五四”新文化運動和中國現代話劇運動的先驅者之一 [9] 
主要成就
獲得“獨幕劇聖手”“中國的莫里哀”之稱 [5] 
創立“筆形查字法” [1] 
代表作品
《新振幅決定“g”的試探》 [8] 
一隻馬蜂
壓迫
三塊錢國幣
等太太歸來 展開
代表作品
《新振幅決定“g”的試探》 [8] 
一隻馬蜂
壓迫
三塊錢國幣
等太太歸來
《丁西林劇作選》 [18]  收起
字    號
巽甫

丁西林個人履歷

1893年9月29日(農曆八月二十日),生於江蘇省泰興縣黃橋鎮一個地主家庭裏,父思想開明,重視子女教育。丁西林自幼便受到家庭影響。 [17] 
幼年在家鄉讀小學,早年就讀於南通中學。
1910年考入上海交通部工業專門學校(上海交通大學前身) [15]  ,1913年畢業。 [10] 
1914年留學英國伯明翰大學,修數理,1917年獲理學士學位。同年赴德國、法國。後到英國倫敦大學研修。
1919年獲伯明翰大學理科碩士學位。同年回國,任國立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兼理預科主任,講授物理學、物理實驗等課程。
求學期間,課餘喜讀英國文學作品,尤愛戲劇藝術。 [10]  1923年發表處女作《一隻馬蜂》。 [2] 
1924年任國立北京大學物理系主任。
1927年,丁西林應國立中央研究院院長蔡元培的邀請,離開北京赴上海,籌建物理研究所。 [16] 
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長兼研究員,後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
1937年日軍進攻上海後,丁西林把一部分中研院物理研究所的設施搬到昆明和桂林,並在此後幾年間不斷往返三地。
1939年夏,他在昆明寫作《三塊錢國幣》初稿,同年完成《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寫作地點不詳)。
1940年,丁西林寫了《妙峯山》,紀念當年逝世的蔡元培。
1941年4月,《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和《三塊錢國幣》在重慶集結成冊出版;同年,上海劇藝社演出《妙峯山》;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丁西林和家人從上海逃赴香港,但被國民黨發現後帶到廣州。丁西林拒絕受邀為南京政府工作而回到桂林,國民黨則扣留其親屬作為人質。同年,《妙峯山》在桂林出版。
1944年,桂林淪陷時,丁西林隨物理研究所遷至重慶。
1945年12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妙峯山》。 [14] 
1945年和郭沫若應邀訪蘇。 [7] 
1947年任國立山東大學物理系教授、理工學院院長。
1948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任國立台灣大學教授,兼理學院院長、教務長。同年秋,回山東大學任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曾任文化部副部長、北京圖書館館長等,兼任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主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等。曾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和第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1]  [7] 
1951年9月,任中國赴印緬文化代表團團長,訪問印度和緬甸。 [7] 
195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丁西林劇作選》,輯選三個獨幕劇和兩個多幕劇。 [7] 
1963年,曾出席中國戲劇協會創作委員會會議,共議戲劇創作問題;同年參加話劇《霓虹燈下的哨兵》座談會。
1962年至1963年,曾譯批英國獨幕戲劇《十二磅錢的神情》和《上了鎖的箱子》,譯文準確,批語精到,深受讀者歡迎。 [7] 
1974年4月4日,丁西林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八十一歲。 [7]  朱德、周恩來等送了花圈,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 [8] 
1971年4月,丁西林與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合影 1971年4月,丁西林與中美兩國乒乓球運動員合影

丁西林主要活動

丁西林物理研究

研究物理是丁西林的主業。丁西林的一生主要從事物理學的教學和研究,並非專業劇作家,應該説是個業餘作者。但在這個方面,也和在物理學方面一樣,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早年留學英國專攻物理。回國後歷任北京大學、中央大學物理學教授。 [12]  求學回國後,丁西林目睹中國科學落後、仰人鼻息的狀況,深感痛心,發憤圖強,欲以科學救國。曾在西南搞過一個儀器工廠,想發展中國自己的儀器工業。 [7] 
抗戰時期,他拒任南京偽職和偽中山大學教職,在廣州遭汪偽軟禁。抗戰勝利後,他辭物理研究所所長職,赴山東大學任教。作為物理學家,以熱電子發射實驗直接驗證麥克斯韋速度分佈律;設計新的測量重力加速度g值的可逆擺,大大降低了測量g值的實驗誤差,他寫的《新振幅決定“g”的試探》論文,獲得學術界的定評 [8]  ;研究不同空氣壓力對摩擦起電的影響;主持創辦了南京地磁台。此外,他還長年研究“地圖四色問題”,積極改進漢字檢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仍以物理學的教學與研究為本職工作。 [6] 

丁西林話劇創作

話劇創作是丁西林的業餘愛好,以反映知識分子生活中的矛盾為主要內容。 [5]  留英期間,蕭伯納是他最喜愛的英國作家之一。 [13] 
丁西林曾這樣自述他的戲劇創作之路:業餘時間看英文小説、戲劇。開始看小説不大看得懂,看戲比較容易懂。所以我是從看英文劇本開始對戲劇發生興趣的。回國後,因幾個搞科學的朋友編一種綜合性的雜誌,也想登點劇本。他們知道我喜歡戲劇,就慫恿我寫,寫了幾個就出了名。我就這樣走上了戲劇創作道路。 [10] 
自1923年發表諷刺當時社會的處女作《一隻馬蜂》以來,因其獨特的幽默風格與高超的喜劇創作技巧為文壇所矚目。此後丁西林還創作出《親愛的丈夫》《酒後》(根據凌叔華同名小説改編)、《壓迫》《瞎了一隻眼》《北京的空氣》《三元錢國幣》《等太太回來的時候》《妙峯山》等。其中多為獨幕劇。 [2]  這些獨幕劇令他成為著名喜劇作家,並贏得了“獨幕劇聖手”“中國的莫里哀”之稱。 [5]  其中,《壓迫》,表達了對壓迫者的憎惡和對被壓迫者的同情。 [11] 
丁西林獨幕喜劇《壓迫》照片及報道 丁西林獨幕喜劇《壓迫》照片及報道 [19]
抗日戰爭時期,從事抗日救亡活動,為了歌頌抗日英雄,譴責漢奸賣國賊而寫了喜劇《三塊錢國幣》、《妙峯山》和《等太太回來的時候》。 [11]  他的作品表現了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罪行的聲討,和對國民黨安內攘外、消極抗戰的憎恨。從上述劇作的內容上,可以看出丁西林是一個進步的劇作家。他之所以在專攻物理之餘,對喜劇發生了興趣,並非僅僅出於對戲劇藝術的一種愛好,而是為了要通過這種形式,來表現他的民主思想和愛國熱情。特別是後期的作品,更是在民族存亡的危難關頭,急切發出的抗戰救亡的別具形式的呼喊,其革命政治傾向性尤其明顯。 [12] 
丁西林在喜劇創作中善於運用細膩分析的筆法、幽默俏皮的語言,通過喜劇性情節展開人物之間各種喜劇性矛盾關係,以揭示他們各自不同的喜劇性格。丁西林的戲劇情節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有鮮明的層次和節奏,結尾卻往往是出於意料而又合情合理。 [2]  他與田漢一起,成為中國話劇開創時期的代表性作家,他從起筆就達到了高水平,無論是戲劇的構思、人物、結構還是語言風格,都表現出一種藝術上的成熟,在同時期大多數粗糙、幼稚之作中,顯得鳳毛麟角般可貴,同時也顯得超前。丁西林是一位具有自覺的實驗意識的藝術家, [2]  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我國現代話劇運動的先驅者之一。 [9] 

丁西林自述戲劇思想

寫戲要講究伏筆,以及行文曲折、婉轉,這是在中國小説、傳奇中經常運用的筆法,值得搞話劇的人汲取。多讀些中國古典好文章,很有好處。所謂行文曲折、婉轉,甚至故作驚人之筆,是指筆墨不要呆滯,情節不要平鋪直敍。“太老實”的寫法沒有味道,抓不住觀眾。如《十二鎊錢的神情》行文就很曲折、婉轉,有詩的味道。這裏説詩的味道不是指戲中某一段的抒情語言,而是指從整個戲中透露出來的一種意味深長、回味無窮的感染力。
中國的話劇有自己的生命力,它一開始就和中國的革命現實結合起來,發揮了它的戰鬥作用。在形式上如果吸收了中國戲曲的營養,可以找到一條新的出路。話劇向戲曲學習,我覺得主要的一點,是學習戲曲在表現方法上如何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中國戲曲中的象徵手法運用到話劇中來,不是不可能的。一根馬鞭,代替馬;一支槳,代替船;在同一時間空間內表現上樓下樓;説一個人來了,馬上就來;話劇也可試試。只要觀眾能接受,在感覺上具有時間和空間的觀念,就算成功了。當然,要慢慢突破,但又要大膽試驗。比如電話和電梯也可以在戲裏試試利用象徵手法來表現。當然,學習的路子是多種多樣的,不止於這一點。我感到中國話劇很好地向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古典戲曲、曲藝、小説等)學習,一定有前途。
劇作家如何幫助青年作者,歸結地講有三個方面:多互相交談;多提問題,互相通信;多介紹一些中外古典名著等。
一個人的興趣應該儘可能的廣闊,學科學的人未嘗不可以接觸文藝,愛因斯坦就很喜歡拉提琴。至於一個搞文藝的人就更不能狹隘,各姊妹藝術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不愛聽音樂,對寫戲也不會有什麼好處吧。
如果專門為了寫一個劇本,給我創作假到頤和園去住着,那倒不一定能夠寫好。
獨幕劇在結構上貴乎精巧,它常常只是表現生活中的某個片段,有時,一個獨幕劇的藝術使命,甚至只是為了突出地描寫某種氣氛,某種情調,或是抓住一兩個人物的個性,表現出來些生動的生活情趣和感受。現在有些獨幕劇實際上包涵了一個多幕劇才能充分展示的素材,所以看來就不夠舒徐有致,不夠自然。
一個劇本的結尾可以緊收,也可以慢收。前者如交響樂,在最強烈的高潮時突然以千鈞之力一下收住,霎時萬籟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夢初醒;後者如迂緩的溪流,不知其所止,在曲幽之處悄然隱去,使人神思悠遠,遺味無窮。
一種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一般總是從簡單逐步走向綜合,如電影最初是無聲的黑白片,現在已經發展到有聲的彩色片,到寬銀幕立體電影。我國的民族戲曲是一種溶合歌劇、舞劇、詩劇、話劇諸因素於一體的綜合形式。不論中國戲劇將來的方向如何,民族戲曲的這種形式是肯定會得到發展的。解放後的戲曲工作,“百花齊放”做得很好,“推陳出新”卻做得不夠。 [10] 

丁西林人物評價

自我評價:對文藝界的朋友説,我是搞科學的;在科學界的朋友看來,好像我又是文藝人。我兩方面都沒有搞好。(中略)作為一箇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要拿出作品來,發表不發表沒關係。我應該盡到一個會員的責任! [10] 
趙景深:在五四以後不久,看到好幾種初期的通俗劇和鬧劇,淺顯易曉;忽然看到丁西林的《一隻馬蜂》,便覺得突出同儕,耳目為之一新。它給我們的是一種不尋常的新鮮感覺,這集子是幾個獨幕劇的結集,裏面的對話,漂亮、幽默,兜着圈子説話,不僅不令人討厭,反而使人喜歡。許多雋妙的語句,真虧他想得出來。……(中略)我與他握手告別,趁便問了他幾句關於劇本的話,他頗惶惑,大約怕人發現或注意到他是誰,這正看出他的謙抑,他不是胸間插着百合花招搖過市的王爾德。 [3] 
朱立元主編《美學大辭典》:(丁西林)在喜劇創作中使用細膩的分析的筆法,一般不採用通常意義上的誇張,更不求助於外加的笑料。善於通過人物的喜劇性格構成喜劇性情節,展開人物之間各種喜劇性矛盾關係,以揭示他們各自不同的喜劇性格。情節的展開波瀾起伏、妙趣橫生,有鮮明的層次和節奏,結尾往往是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語言幽默俏皮。喜劇技巧運用揮灑自如,毫無斧鑿痕跡。 [4] 
王侃、顏敏主編:《中國現當代文學史》:雖然丁西林的劇作不算豐富,但他的喜劇有其獨特的審美視角和敏鋭的喜劇眼光,使之能從不為人們所注意的生活事件中發掘趣味盎然的喜劇性。平淡自然的喜劇情節,神形畢肖的喜劇性格,精巧縝密的戲劇結構,機智藴藉的喜劇語言,神思悠遠的喜劇結尾,形成了他獨具一格的幽默喜劇風格,令人回味無窮。丁西林確立了獨幕喜劇在中國現代喜劇發展史上的地位,並深刻地影響着一大批後來的喜劇作家,在中國現代戲劇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5] 

丁西林研究資料

孫慶升 著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編.丁西林研究資料.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01.

丁西林作品

丁西林作品一覽
獨幕劇
《瞎了一隻眼》
《乾杯》
《一隻馬蜂》
《親愛的丈夫》
《北京的空氣》
《壓迫》
《三塊錢國幣》
《酒後》
多幕劇
《等太太回來的時候》
四幕話劇《智取生辰綱》
三幕古典歌舞劇《雷峯塔》
七幕舞劇《老鼠過街》
六幕話劇《孟麗君》
四幕話劇《一個和風細雨的插曲》
五幕古典歌舞劇《胡鳳蓮與田玉川》
舞劇《牛郎織女》
參考資料
  • 1.    周川主編. 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8:3
  • 2.    汪娟主編. 中國現代文學名著選讀[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2016:316
  • 3.    趙景深著. 文壇憶舊. 太原:三晉出版社, 2015:45-48
  • 4.    朱立元著. 美學大辭典 修訂本.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4:321
  • 5.    王侃,顏敏主編. 中國現當代文學史 第3版:上[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0:124-125
  • 6.    宋林飛主編. 江蘇歷代名人詞典.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2019:342
  • 7.    徐州師範學院《中國現代作家傳略》編輯組編. 中國現代作家傳略 第1輯[M]. 徐州師範學院《中國現代作家傳略》編輯組, 1978:14-16
  • 8.    泰興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編. 泰興一覽. 南京:南京出版社, 1989:187
  • 9.    《廣西話劇志》編委會編. 廣西話劇志. 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2008:253
  • 10.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 中國作家自述[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95-296
  • 11.    馬洪武等主編. 中國近現代史名人辭典[M]. 北京:檔案出版社, 1993:3
  • 12.    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山東省文史研究館編. 文史資料 第2期. 1990:120-142
  • 13.    張健.論丁西林與蕭伯納[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06):92-97.
  • 14.    雷勤風.從客廳到戰場——論丁西林的抗戰喜劇《妙峯山》[J].當代作家評論,2006(01):124-131.
  • 15.    王佳磊.和諧、超脱與愛的伊甸園——丁西林喜劇的美學追求[J].戲劇文學,2007,No.292(09):90-92+102.
  • 16.    孫慶升 著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編. 丁西林研究資料.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0:3
  • 17.    孫慶升 著 ,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編. 丁西林研究資料. 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2010:5
  • 18.    丁西林著. 丁西林劇作選.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955
  • 19.    丁西林作劇:《獨幕喜劇:“壓迫”(附照片)》,《北洋畫報》1929 年第8卷第368期。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