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範大學(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國家“七五”、“八五”首批重點建設十所大學之一;為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京港大學聯盟、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成員;入選“珠峯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國培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亞洲校園。
[1-3]
[52]
[74]
學校的前身是1902年創立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1908年改稱京師優級師範學堂,獨立設校,1912年改名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1923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師範大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師範大學、輔仁大學先後併入北京師範大學。1959年,被中央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大學。2002年,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2017年,學校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A類名單。
[4]
2018年,成為首批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的20所高校之一。
截至2021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校區佔地面積1191畝(海淀校園、西城校園、昌平校園),另建有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全日制在校生24000餘人;下設3個學部、27個學院、2個系、11個研究院(所)、4個書院;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8個;開設本科專業77個。
[5]
[68]
- 中文名
- 北京師範大學
- 外文名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 簡 稱
- 北師大、BNU
- 創辦時間
- 1902年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師範類
-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2011計劃 展開-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2011計劃
珠峯計劃
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亞洲校園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程建平(黨委書記)
馬駿(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8人 [6]
- 本科專業
- 77個
- 碩士點
-
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
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46個 - 博士點
-
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5個
[72]
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35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28個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北京師範大學清末時期
北京師範大學的前身為創辦於1902年的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1901年,清政府重建京師大學堂,先設速成科,下分“仕學館”和“師範館”。師範館首先招生,於次年12月17日開學,校址設在景山東馬神廟。
1904年,師範館改為優級師範科。
1908年5月,京師大學堂優級師範科改名為京師優級師範學堂,校址遷往廠甸五城學堂。這是中國高等師範學校獨立設校的開始。
北京師範大學民國時期
1912年5月,京師優級師範學堂改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1923年,北京高師經教育部正式批准改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校。始建於1908年的北京女高師亦於1925年改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在國內其他高等師範學校都相繼併入或改為普通大學的時候,北京高師和女高師先後改為師範大學,對中國高等師範教育體系的獨立存在具有深遠影響。
1927年,北京國立高校被整合為京師大學校,改稱京師大學校師範部。1928年,國民政府實施大學區制,平津國立高校被整合為國立北平大學,改稱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1929年8月,重新獨立設置,稱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建國初期
1949年2月,北平解放。9月,北平改稱北京,學校也相應改為北京師範大學。
1950年,毛澤東主席親臨北京師範大學看望教師,併為學校題寫校名。
1953年,北太平莊校址奠基,1954年起主校區由和平門外新華街舊址陸續遷入新校址。
1959年,北京師範大學被中共中央指定為首批全國重點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文革時期
1966年後,學校經歷了10年文化大革命動亂的浩劫。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北京師大廣大師生員工忠於職守,堅持科學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卓越成績。
1976年10月,黨和人民一舉粉碎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通過撥亂反正,學校的教學、科研、思想工作和後勤工作逐漸走上正軌。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明確提出了辦成全國一流、國際上有影響、高水平的師範大學的奮鬥目標,併為此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北京師範大學改革開放
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
1980年,被教育部批准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高校。
1981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北京師範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1984年,國務院批准北京師範大學為全國10所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學校並被批准為首批試辦研究生院高校。
1992年,江澤民主席出席學校建校90週年慶祝活動,併為學校題辭“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譜寫中國教育的新篇章”。
1996年,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8]
2001年,學校第十次黨代會通過的學校“十五”發展規劃綱要,做出了轉型與發展的戰略部署,明確提出將北京師範大學建設成為綜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大學的發展目標。
2002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一起被列入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四所院校,學校進入“985工程”建設行列;同年,學校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建校100週年慶祝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等出席慶祝大會,江澤民同志就“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大力推進教育創新”發表重要講話;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
[9]
2006年,入選國家“111計劃”;學校第十一次黨代會通過的“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用15年左右的時間,即到2020年,使北京師範大學躋身於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行列。到21世紀中葉,努力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歷史性奮鬥目標。”
2008年,學校完成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國試點單位任務,成立“汶川地震應對政策專家行動組”開展抗震救災工作,承擔美國奧運代表團適應性訓練營地的建設任務和奧運志願服務任務,學校還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評全優成績。
2009年,學校整合資源成立教育學部,進一步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和比較優勢;入選國家“珠峯計劃”。
2010年以來,學校成立了以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為代表的一批跨學科開放式共享平台,服務國家重要決策和區域發展需要,提升協同創新能力。
2012年,建校110週年之際,確立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
2014年,入選國家“2011計劃”、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2018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北京師範大學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9月,學校舉行“一帶一路”學院成立大會;11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13-15]
2019年1月,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人工智能學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4月8日,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建設;7月,生態環境部與北京師範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月首批入選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
[16-19]
2020年1月,首批入選“強基計劃”試點高校。
[20]
2021年1月,加入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聯盟;4月14日,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成立;5月,學校黨委被評為“北京市先進基層黨組織”;7月13日,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簽署共建“北京師範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前沿科學研究所”合作協議;9月,入選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擬入選單位名單;12月30日,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建設銀行產教融合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北師大舉行。
[21]
[43-46]
[49]
2022年2月14日,入選教育部公佈的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4月,北京師範大學冬奧志願服務團隊被授予“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先進集體”稱號;8月16日,北京師範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前沿科學研究所揭牌成立。
[51]
[54-55]
[69]
北京師範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北京師範大學科研平台
北京師範大學是國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創新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據2020年5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其中聯合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9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7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4個、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2個、北京市工程中心4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基地1個、中國文聯文評論基地1個、北京教育法制研究基地1個、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1個、北京市新型智庫1個。定期出版專業刊物25種。
科研平台類別 | 科研平台名稱 | ||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 |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互聯網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 ||
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 |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中心 | ||
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 |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環境演變與自然災害實驗室 | 細胞增殖及調控生物學實驗室 | |
生物多樣性與生態工程實驗室 | 射線束技術與材料改性實驗室 | ||
水沙科學實驗室 | 放射性藥物實驗室 | ||
數學與複雜系統實驗室 | 理論及計算光化學實驗室 | ||
“移動學習”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 | |||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 | 俄羅斯研究中心 |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 |
金磚國家合作中心 | G20反腐追逃追贓研究中心 | ||
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 教育立法研究基地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數字學習與教育公共服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天然藥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虛擬現實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 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 |
文藝學研究中心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 |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 價值與文化研究中心 | ||
發展心理研究院 | |||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應用實驗心理學實驗室 | 環境遙感與數字城市實驗室 | |
應用光學實驗室 | 中藥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 | ||
基因工程藥物及生物技術實驗室 | 教育技術學實驗室 | ||
抗性基因資源與分子發育實驗室 | 能量轉換與存儲材料實驗室 | ||
城市綠色發展科技戰略研究實驗室 | 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虛擬現實實驗室 | ||
北京市工程中心 | 生態服務產業規劃與設計北京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流域環境生態修復與綜合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北京市防沙治沙工程技術中心 | 北京市陸表遙感數據產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 北京文化發展研究基地 | 首都教育經濟研究基地 | |
北京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研究基地 | 北京語言文化建設研究中心 | ||
中國文聯文評論基地 | |||
北京教育法制研究基地 | |||
北京市高精尖創新中心 | “未來教育”高精尖創新中心 | ||
北京市新型智庫 | 首都文化創新與傳播研究院 | ||
其它省部級平台 | 新聞出版大數據用户行為跟蹤與分析實驗室 | ||
防災減災與可持續發展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國家林業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 | ||
腦科學與認知科學教育部網上合作中心 | 北京市輻射中心 | ||
高等學校蛋白質組學研究院 | 首都科技條件平台—北京師範大學研發試驗服務基地 |
北京師範大學科研成果
- 人文社科研究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社會科學總論位列ESI世界前1%;“十二五”期間,累計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項,位居全國第五;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第二批)申報中,立項數單批次位列全國第一;“十二五”期間,累計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位居全國第一;連續三年到位科研經費過億;“十二五”期間,該校為第一單位發表的CSSCI論文居全國高校第四位;在第六屆全國高等學校研究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評選中獲獎26項,居全國前列;在第十二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獎27項,其中一等獎9項,位列北京市第一;一代宗師白壽彝教授任總主編的22卷本、1200多萬字的鉅著《中國通史》,被譽為“20世紀中國史學的壓軸之作”。
- 自然科學研究
“十一五”期間,該校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共獲準主持國家級科技項目(課題)773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共679項,國家“973”項目、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23項,國家“863”計劃課題26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行業公益性專項29項,國家科技計劃重大專項6項,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3項,國際合作項目7項,有4人次作為首席科學家;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收錄的該校為第一單位的論文為4333篇,SCI論文3062篇,EI論文1649篇;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5項、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4項、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
2012-2014年,該校獲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各類項目498項,國家“973”項目、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課題35項,首席科學家6人,國家科技支撐項目、行業公益性專項25項,國家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大專項2項,國際合作項目4項。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5個。該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獎勵共1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及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2011-2014年,以該校為第一單位發表的SCI論文2530餘篇,EI論文1260餘篇,CPCI-S論文620篇,是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
2022年1月5日,北師大課題組在“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研討會上,發佈了《2021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
[50]
12月2日,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宋豔教授課題組在《Science Advances》雜誌上在線發表題為“Transcranial photobiomodulation enhances visual working memory capacity in humans”(經顱光生物調節增強人類的視覺工作記憶的容量)的研究論文。首次論證了經顱光刺激技術對人類視覺工作記憶容量改善的有效性以及特異性。
[75]
北京師範大學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分為兩種期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均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
《比較教育研究》
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教育類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教師教育研究》
由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教育部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交流北京中心主辦,入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教育學報》
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中國教師》
- 館藏資源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歷經百餘年滄桑,從1902年京師大學堂師範館圖書室逐步發展成為目前館舍面積4.1萬平方米的頗具現代氣息的圖書館。圖書館主館面積32000㎡,主館南區、學科分館等面積3914.20㎡,昌平校園G區分館面積4997㎡,總計40911.20㎡。
截止2018年底,紙本文獻總量達510.1萬餘冊,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11萬餘種,中外文電子圖書874萬餘冊,學位論文882萬餘篇,引進中外文數據庫374個,自建特色館藏資源數據庫26個。教育學科資源是我們頗具特色的重點建設館藏。2008年,我館成為國務院批准公佈的首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我們的古籍線裝書達3萬餘種40萬餘冊,善本古籍3500餘種,130種館藏古籍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27]
北京師範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北京師範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1年5月,學校設3個學部、27個學院、2個系、11個研究院(所),4個書院,有本科專業77個。
學部/院系 | 專業 | |
---|---|---|
心理學專業(心理學專業、心理學專業(勵耘實驗班))、心理學專業(公費師範生) | ||
哲學專業(強基計劃)、哲學專業、PPE(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專業) | ||
經濟學專業(勵耘實驗班)、金融學專業、金融科技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瀚德實驗班)、工商管理專業(數字企業管理實驗班)、會計學專業 | ||
法學專業(卓越實驗班) | ||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 ||
社會學專業 | ||
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 | ||
漢語言文學專業 | ||
- | ||
英語專業、日語專業、俄語專業 | ||
傳播學(網絡與新媒體方向)專業 | ||
歷史學專業、歷史學專業(強基計劃) | ||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強基計劃) | ||
物理學專業、物理學專業(強基計劃) | ||
化學專業、化學專業(強基計劃) | ||
天文學專業 | ||
- | ||
統計學專業 | ||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科學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環境生態工程專業) | ||
生物科學類(生物科學專業、生物技術專業、生態學專業)、生物科學專業(強基計劃) | ||
人工智能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 ||
- | ||
公共管理類(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大數據治理方向)) | ||
- | ||
音樂學專業、舞蹈學專業、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美術學專業(美術學專業、藝術設計學專業)、書法學專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 ||
- | ||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 | - | |
漢語言文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英語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物理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化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生物科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歷史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地理科學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公費師範生/優師計劃)、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範生)、體育教育專業(公費師範生) | ||
人文科學試驗班(漢語言文學專業、英語專業、歷史學專業)、數學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物理學、系統科學與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人工智能專業(創新實驗班)、應用統計學專業)、理科實驗班(地理科學、心理學、生物科學、化學) | ||
- | ||
北京師範大學灣區國際商學院 | 社會科學試驗班(經濟學專業(數據科學方向)、金融科技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全球領導力方向)) | |
北京師範大學鄉長學院 | - | |
- | ||
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 | - | |
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 | - | |
水科學研究院 | - | |
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 | - | |
全球變化與地球系統科學研究院 | - | |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 | - | |
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 | - | |
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 | - | |
新材料研究院 | - | |
教材研究院 | - | |
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 - | |
北京師範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5月,北京師範大學有教職工3437人,其中專任教師2313人,93%的專任教師具有博士學位,19%的專任教師具有海外學歷。有兩院院士(含雙聘)22人、資深教授6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4人、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1人、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羣體8個;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獲得者42人、海外引進高層次青年人才42人。
國家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8人):舒華、王靜愛、鄭光美、毛振明、王昆揚、張斌賢、王一川、歐陽津
序號 | 姓名 | 院士類別 | 備註 |
---|---|---|---|
1 | 黃祖洽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已逝) |
2 | 王梓坤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3 | 陳木法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4 | 劉伯裏 | 工程院院士 | 專職 |
5 | 劉若莊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6 | 方維海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7 | 孫儒泳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已逝) |
8 | 鄭光美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 |
9 | 李小文 | 科學院院士 | 專職(已逝) |
10 | 王乃彥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1 | 李朝義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2 | 戴汝為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3 | 安芷生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4 | 張新時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5 | 王永炎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16 | 劉鴻亮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17 | 侯立安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18 | 劉昌明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19 | 林學鈺 | 科學院院士 | 雙聘 |
20 | 李京文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21 | 凌永順 | 工程院院士 | 雙聘 |
22 | 陳松蹊 | 科學院院士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北京師範大學官網)
序號 | 姓名 | 教授類別 |
---|---|---|
1 | 人文社會科學榮譽教授 | |
2 | 顧明遠 | 人文社會科學榮譽教授 |
3 | 林崇德 | 資深教授 |
4 | 童慶炳 | 資深教授 |
5 | 資深教授 | |
6 | 黃會林 | 資深教授 |
7 | 瞿林東 | 資深教授 |
序號 | 研究方向 | 帶頭人 | 獲評年份 |
---|---|---|---|
1 | 粒子系統、馬氏過程與譜理論 | 2001年 | |
2 | 概率論 | 陳木法 | 2007年 |
3 | 流域水環境、水生態與綜合管理 | 張大勇、楊志峯 | 2011年 |
4 | 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 | 董奇 | 2012年 |
5 | 地表過程模型與模擬研究 | 2013年 | |
6 | 理論化學 | 邵久書 | 2014年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官網)
序號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仿生納米給藥系統製備關鍵技術及在中藥製劑中應用研究 | 龔兵 | 2007年 |
2 | 綜合災害風險管理創新引智基地 | 史培軍 | 2008年 |
3 | 生物多樣性的形成與維持機制創新引智基地 | 張大勇 | 2013年 |
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國家試點學院1個,入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0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6個;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中國話劇);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2個):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5個):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地理學
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2個):應用型、複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5個):教師教育、創意人才、經濟學、漢語言文學、生物科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化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心理學
國家體制改革試點學院(1個):教育學部
北京師範大學 | “勵耘計劃”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勵耘計劃”地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劃”心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劃”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劃”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劃”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劃”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勵耘計劃”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序號 | 批次 | 專業名稱 |
---|---|---|
1 | 第一批 | 特殊教育 |
2 | 漢語言文學 | |
3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
4 | 物理學 | |
5 | 第二批 | 歷史學 |
6 | 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 | |
7 | 心理學 | |
8 | 天文學 | |
9 | 第三批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10 | 影視學 | |
11 | 地理科學 | |
12 | 體育教育 | |
13 | 第四批 | 思想政治教育 |
14 | 化學 | |
15 | 環境科學 | |
16 | 第六批 | 教育技術學 |
17 | 英語 | |
18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序號 | 教學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1 | 區域地理教學團隊 | 2007年 | |
2 | 心理學核心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舒華 | 2008年 |
3 | 生物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鄭光美 | 2008年 |
4 | 分析類課程教學團隊 | 王昆揚 | 2009年 |
5 | 學校體育理論課程教學團隊 | 毛振明 | 2009年 |
6 | 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郭英德 | 2009年 |
7 | 刑法學教學團隊 | 趙秉志 | 2009年 |
8 | 外國教育史教學團隊 | 張斌賢 | 2010年 |
9 | 化學實驗教學團隊 | 歐陽津 | 2010年 |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
1 | 電視學概論 | |
2 | 中國電影藝術史 | 周星 |
3 | 天文學導論 | 何香濤 |
4 | 統計學導論 | 李勇 |
5 | 世界古代史 | 楊共樂 |
6 | 中級無機化學 | 朱文祥 |
7 | 學與教的基本理論 | 李芒 |
8 | 中國地理 | 王靜愛 |
9 | 環境地學 | 趙燁 |
10 | 生物學教學論 | 劉恩山 |
11 | 現代教育技術基礎 | 何克抗 |
12 | 外國教育史 | 張斌賢 |
13 | 分子生物學 | 張俊傑 |
14 | 教育技術學導論 | 黃榮懷 |
15 | 環境科學概論 | 劉靜玲 |
16 | 細胞生物學 | 桑建利 |
17 | 數學分析 | 王昆揚 |
18 | 文學概論 | 王一川 |
19 | 國際貿易 | 趙春明 |
20 | 西方哲學 | 韓震 |
21 | 中國古代文學史 | 郭英德 |
22 | 化學教學論 | 王磊 |
23 | 體育運動心理學 | 殷恆嬋 |
24 | 倫理學原理 | 廖申白 |
25 | 發展心理學 | 林崇德 |
26 | 體育與健康 | 毛振明 |
27 | 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 王建民 |
28 | 遠程教育學基礎(開放和遠程教育) | 陳麗 |
29 | 普通心理學(下) | 陳寶國 |
30 | 古代文學史(一) | 尚學鋒 |
31 | 人體及動物生理學 | 左明雪 |
32 | 植物生物學 | 周雲龍 |
33 | 教育學原理 | 石中英 |
34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楊耕 |
35 | 計算物理基礎 | 彭芳麟 |
36 | 基礎生態學 | 孫儒泳 |
37 | 普通動物學 | 鄭光美 |
38 | 分子生物學實驗 | 魏羣 |
39 | 古代漢語 | 王寧 |
40 | 外國文學作品選讀 | 劉洪濤 |
41 |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 王炳林 |
42 | 材料化學 | 李奇 |
43 | 民俗學 | 萬建中 |
44 | 學校管理學 | 高洪源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
- 教學成果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176部教材列入“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選題,24部教材入選國家級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5部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獲得第四至六屆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5項、二等獎24項,獲獎數量居全國高校前列。2001-2014年,共獲得國家級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理科基地建設項目、北京市質量工程項目等省部級(含)以上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810項,經費總計1億2千多萬元。
[25]
2019年8月5日,北京師範大學《創新軍訓 打造品牌 依託學生社團強化國防育人實效——北京師範大學國防教育特色工作彙報》人選教育部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典型案例。
[34]
北京師範大學學科建設
北京師範大學學科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02年成為首批擁有自主設置本科專業審批權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為首批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的20所高校之一。
截至2021年5月,學校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8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8個。現有38個學科涵蓋10個學科門類,形成了綜合性學科佈局。11個學科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佈的2016年一級學科評估(第四輪)結果,學校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戲劇與影視學、地理學6個一級學科獲評A+,2個一級學科獲評A,7個一級學科獲評A-,獲評A+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六位。
2022年2月14日, 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學校哲學、教育學、心理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地理學、系統科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戲劇與影視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51]
學科類別 | 學科級別 | 學科名稱 | ||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教育學 | 心理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數學 | 地理學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民俗學 | 史學理論與史學史 | |
中國古代史 | 理論物理 | 物理化學 | ||
細胞生物學 | 生態學 | 系統理論 | ||
環境科學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
北京市重點學科 | 交叉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自然資源 | ||
一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中國史 | 生物學 | 公共管理 | |
藝術學理論 | 戲劇與影視學 | |||
二級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 | 外國哲學 | 世界經濟 | 凝聚態物理 | |
無機化學 | 有機化學 | 環境工程 | ||
英語語言文字 | 體育人文社會科學 | 天體物理 |
博士後流動站名稱 | ||||
---|---|---|---|---|
數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系統科學 | 藝術學理論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物理學 | 中國史 | 公共管理 | 戲劇與影視學 | 天文學 |
生物學 | 世界史 | 理論經濟學 | 政治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地理學 | 教育學 | 化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生態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心理學 | 哲學 | 體育學 | 統計學 |
門類名稱 | 一級學科名稱(代碼及授權時間) | 序號 | 二級學科名稱 | 學位授權類別 | 備註 |
---|---|---|---|---|---|
哲學 01 | 哲學★0101 2003.09 | 1 | 馬克思主義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2 | 中國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 | 外國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 | 邏輯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 | 倫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 | 美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7 | 宗教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 | 科學技術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 | 科學思想史與科學社會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10 | 價值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經濟學 02 | 理論經濟學★0201 2003.09 | 11 | 政治經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12 | 經濟思想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3 | 西方經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4 | 世界經濟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5 | 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應用經濟學☆0202 2011.03 | 16 | 區域經濟學 | 碩士點 | - | |
17 | 金融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8 | 國際貿易學 | 碩士點 | - | ||
19 | 勞動經濟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法學 03 | 法學★0301 2018.03 | 20 | 法學理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
21 | 法律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22 | 刑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23 | 民商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24 | 訴訟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25 | 經濟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26 | 國際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政治學☆0302 2011.03 | 27 | 政治學理論 | 碩士點 | - | |
28 | 中共黨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29 | 國際關係 | 碩士點 | - | ||
社會學★0303 2018.03 | 30 | 社會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1 | 人類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2 | 民俗學(含中國民間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 2006.01 | 33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4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5 |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6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教育學 04 | 教育學★0401 1998.06 | 37 | 教育學原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38 | 課程與教學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39 | 教育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0 | 比較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1 | 學前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2 | 高等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3 | 成人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4 | 職業技術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5 | 特殊教育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6 | 教育技術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47 | 教師教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48 | 遠程教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升博士點 | ||
49 | 教育政策學與教育法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心理學★0402 2000.12 | 50 | 基礎心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1 |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2 | 應用心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3 | 認知神經科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體育學★0403 2011.03 | 54 | 體育人文社會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5 | 運動人體科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6 | 體育教育訓練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57 | 民族傳統體育學 | 碩士點 | - | ||
文學 05 | 中國語言文學★0501 | 58 | 文藝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59 | 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文學 05 | 中國語言文學★0501 1998.06 | 60 | 漢語言文字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61 | 中國古典文獻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2 | 中國古代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3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4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5 | 中國民間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66 | 兒童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外國語言文學★0502 2011.03 | 67 | 英語語言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8 | 俄語語言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69 | 日語語言文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70 |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新聞傳播學★0503 2020.03 | 71 | 新聞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72 | 傳播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歷史學 06 | 考古學★0601 2011年對應調整 | 73 | -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中國史★0602 2011年對應調整 | 74 | -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世界史★0603 2011年對應調整 | 75 | 史學理論與外國史學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76 | 世界上古中古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77 | 世界近現代史#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理學 07 | 數學★0701 1998.06 | 78 | 基礎數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79 | 計算數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0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1 | 應用數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物理學★0702 2000.12 | 82 | 理論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3 |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4 | 凝聚態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5 | 光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化學★0703 2003.09 | 86 | 無機化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7 | 分析化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8 | 有機化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89 | 物理化學(含化學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0 |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1 | 藥物化學與分子工程#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更名、升博士點 | ||
天文學★0704 2018.03 | 92 | 天體物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3 | 天體測量與天體力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地理學★0705 2003.09 | 94 | 自然地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5 | 人文地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6 | 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97 | 自然資源#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98 | 全球環境變化#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99 | 自然災害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生物學★0710 1998.06 | 100 | 植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01 | 動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02 | 生理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03 | 水生生物學 | 碩士點 | - | ||
104 | 微生物學 | 碩士點 | - | ||
105 | 神經生物學 | 碩士點 | - | ||
106 | 遺傳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07 | 發育生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08 | 細胞生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09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系統科學★0711 2000.12 | 110 | 系統理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11 | 系統分析與集成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科學技術史(數學)☆0712 1981.11 | 112 | -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生態學★0713 2011年對應調整 | 113 | -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統計學★0714 2011年對應調整 | 114 | 經濟統計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115 | 應用統計#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新增 | ||
工學 08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116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碩士點 | - |
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 117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碩士點 | - | |
118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碩士點 | - | ||
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 | 119 |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 碩士點 | - | |
120 | 系統工程 | 碩士點 | - | ||
121 |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碩士點 | -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 2011.03 | 122 |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23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土木工程0814 | 124 | 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 | 碩士點 | - | |
水利工程★0815 2020.03 | 125 | 水文學及水資源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26 |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測繪科學與技術0816 | 127 | 攝影測量與遙感 | 碩士點 | - | |
128 | 地圖製圖學與地理信息工程 | 碩士點 | - | ||
核科學與技術★0827 2018.03 | 129 | 核技術及應用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 2003.09 | 130 | 環境科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31 | 環境工程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32 | 地下水科學與工程#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農學 09 | 林學0907 | 133 |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 碩士點 | 按生物學一級學科的研究方向招生 |
134 |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 碩士點 | - | ||
醫學 10 | 藥學1007 | 135 |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 碩士點 | 按生物學一級學科的研究方向招生 |
中藥學☆1008 2006.01(第十批) | 136 | -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管理學 12 |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 2003.09 | 137 | -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工商管理★1202 2019.05 | 138 | 會計學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39 | 企業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公共管理★1204 2003.09 | 141 | 社會醫學與衞生事業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社發院按一級學科招生 | |
142 | 教育經濟與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43 | 社會保障 | 博士點/碩士點 | 社發院按一級學科招生 | ||
144 | 土地資源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 | ||
145 | 政府經濟管理#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 | ||
146 | 人力資源管理#(交叉學科) | 博士點/碩士點 | 201206重新論證、更名改交叉學科 | ||
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1205 2011.03 | 147 | 圖書館學 | 碩士點 | - | |
148 | 情報學 | 碩士點 | - | ||
藝術學 13 | 藝術學理論★1301 2011年對應調整 | 149 | -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音樂與舞蹈學☆1302 2011年對應調整 | 150 | -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戲劇與影視學★1303 2011年對應調整 | 151 | - | 博士點/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美術學☆1304 2011年對應調整 | 152 | - | 碩士點 | 按一級學科招生 | |
序號 | 代碼 | 專業學位類別 | 獲授權時間 | 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 |
博士專業學位類別 | ||||
1 | 0451 | 教育博士 | 2009年 | - |
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 ||||
1 | 0451 | 教育碩士 | 1996年 | A+ |
2 | 1252 | 公共管理碩士 | 2001年 | A- |
3 | 0452 | 體育碩士 | 2005年 | - |
4 | 1351 | 藝術碩士 | 2005年 | - |
5 | 0351 | 法律碩士 | 2007年 | A- |
6 | 0453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2007年 | - |
7 | 1251 | 工商管理碩士 | 2007年 | B+ |
8 | 0352 | 社會工作碩士 | 2009年 | - |
9 | 0551 | 翻譯碩士 | 2009年 | - |
10 | 0252 | 應用統計碩士 | 2010年 | - |
11 | 0552 | 新聞與傳播碩士 | 2010年 | - |
12 | 0454 | 應用心理碩士 | 2010年 | - |
13 | 0254 | 國際商務碩士 | 2010年 | - |
14 | 0251 | 金融碩士 | 2020年 | - |
15 | 1253 | 會計碩士 | 2020年 | - |
序號 |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修業年限 | 學位授予門類 | 專業英文名稱 |
1 | 10101 | 哲學 | 四年 | 哲學 | Philosophy |
2 | 20101 | 經濟學 | 四年 | 經濟學 | Economics |
3 | 020301K | 金融學 | 四年 | 經濟學 | Finance |
4 | 204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四年 | 經濟學 |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
5 | 030101K | 法學 | 四年 | 法學 | Law |
8 | 30301 | 社會學 | 四年 | 法學 | Sociology |
9 | 30302 | 社會工作 | 四年 | 法學 | SocialWork(暫停招生,有在校生) |
10 | 30503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法學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11 | 40101 | 教育學 | 四年 | 教育學 | Pedagogy |
12 | 40104 | 教育技術學 | 四年 | 理學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13 | 40106 | 學前教育 | 四年 | 教育學 | Preschool Education |
14 | 40108 | 特殊教育 | 四年 | 教育學 | Special Education |
15 | 40201 | 體育教育 | 四年 | 教育學 | Physical Education |
16 | 040202K | 運動訓練 | 四年 | 教育學 | SportsTraining |
17 | 50101 | 漢語言文學 | 四年 | 文學 |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
18 | 50102 | 漢語言 | 四年 | 文學 | Chinese(僅招留學生) |
19 | 050108T | 中國語言與文化 | 四年 | 文學 | Chinese Studies(僅招留學生) |
20 | 50201 | 英語 | 四年 | 文學 |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21 | 50202 | 俄語 | 四年 | 文學 |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22 | 50203 | 德語 | 四年 | 文學 | Germ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暫停招生,用於輔修雙學位) |
23 | 50204 | 法語 | 四年 | 文學 | Frenc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暫停招生,用於輔修雙學位) |
24 | 50205 | 西班牙語 | 四年 | 文學 | Span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暫停招生,用於輔修雙學位) |
25 | 50207 | 日語 | 四年 | 文學 | Japa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26 | 50232 | 葡萄牙語 | 四年 | 文學 | Portugu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暫停招生,用於輔修雙學位) |
27 | 50304 | 傳播學 | 四年 | 文學 | Communication |
28 | 60101 | 歷史學 | 四年 | 歷史學 | History |
30 | 70101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四年 | 理學 | Mathemat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
31 | 70201 | 物理學 | 四年 | 理學 | Physics |
33 | 70301 | 化學 | 四年 | 理學 | Chemistry |
35 | 70401 | 天文學 | 四年 | 理學 | Astronomy |
36 | 70501 | 地理科學 | 四年 | 理學 | Geography |
37 | 70502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 四年 | 理學 | Physical Geography and Resource & Environment |
38 | 70503 |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 | 四年 | 理學 |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Rural Planning |
39 | 70504 | 地理信息科學 | 四年 | 理學 |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
40 | 71001 | 生物科學 | 四年 | 理學 | Biological Science |
41 | 71002 | 生物技術 | 四年 | 理學 | Biotechnology |
43 | 71101 | 心理學 | 四年 | 理學 | Psychology |
45 | 71201 | 統計學 | 四年 | 理學 | Statistics |
47 | 080714T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理學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48 | 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四年 | 理學 |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50 | 82502 | 環境工程 | 四年 | 工學 |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51 | 82503 | 環境科學 | 四年 | 理學 | Environmental Science |
53 | 082506T | 資源環境科學 | 四年 | 理學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56 | 120101 | 管理科學 | 四年 | 管理學 | Management Science |
57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 四年 | 管理學 |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
58 | 120201K | 工商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
59 | 120203K | 會計學 | 四年 | 管理學 | Accounting |
60 | 120206 | 人力資源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62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四年 | 管理學 | 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
65 | 130202 | 音樂學 | 四年 | 藝術學 | Musicology |
66 | 130205 | 舞蹈學 | 四年 | 藝術學 | Dance Studies |
67 | 130303 | 電影學 | 四年 | 藝術學 | Filmology(暫停招生,有在校生) |
68 | 130304 | 戲劇影視文學 | 四年 | 藝術學 | Theatre Film and TV Literature |
69 | 130310 | 動畫 | 四年 | 藝術學 | Animation(暫停招生,有在校生) |
70 | 130401 | 美術學 | 四年 | 藝術學 | Fine Arts |
71 | 130405T | 書法學 | 四年 | 藝術學 | Calligraphy |
72 | 130501 | 藝術設計學 | 四年 | 藝術學 | Designtology |
74 | 130508 | 數字媒體藝術 | 四年 | 藝術學 | Digital Media Art |
北京師範大學合作交流
- 海外學習平台
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合作交流廣泛。學校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0所大學、研究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日本、韓國、瑞士、西班牙、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的200餘所大學有學生交流項目的合作。學校先後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俄克拉荷馬大學、加拿大道森學院、丹麥奧爾堡大學、意大利馬切拉塔大學、美國威廉瑪麗大學、美國塔夫茨大學合作建立了8所孔子學院。接收來自130個國家和地區的長短期留學生4100餘人次,學歷生佔長期留學生的比例約為78.6%。
- 創新合作模式
根據2015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簽署了兩校合作協議,使該校學生可以與普林斯頓大學學生同堂上課,接受兩校大師授教。
與美國康奈爾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瑞典烏普拉薩大學、洪都拉斯薩莫拉諾大學、哥斯達黎加地球大學共同建設國際課程,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及網絡教學平台授課,實現了全球6所大學師生同時上課、共同研討。
發起國際青年領袖成長營,由牛津大學、伯明翰大學等世界名校及北京師範大學共同參與打造大學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研究平台,培養能為社會、國家及全人類發展承擔責任的未來青年領袖。
舉辦北京師範大學牛津“領導力與創新力”暑期班,通過教授講座、學生討論及成果展示、專家點評等,讓學生足不出户就能參與國際學術對話,獲得課程學分,以及牛津大學頒發的項目結業證書。
與法國雷恩高等商學院、里昂第二大學,德國羅伊特林根應用技術大學歐洲商學院等簽署協議,支持瀚德實驗班學生交流和修讀雙學位項目,以及赴法國、德國公司實習。
2016年7月5日,北京師範大學等40所中國國內高校與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等20所高校成立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
北京師範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北京師範大學形象標識
- 校名
1950年8月30日,在迎接新中國誕生一週年之際,北京師範大學打算改換校徽,校長林礪儒給毛主席寫信:“我校擬更換徽章,隨函附呈徽章式樣一枚,恭請惠題‘北京師範大學’六字,藉光黌宇,永寶紀念”,並隨信給毛主席送上宣紙一張。不久,北京師範大學就收到了毛主席的題字。凡三行。右上角有毛主席寫的“送師大校長”字樣,並在其中一行字後畫一圓圈,寫上“一般用”,也就是説,毛主席滿意的是畫圓圈的這一行字。
由毛澤東題寫的“北京師範大學”校名,可以用“超凡脱俗,狂放不羈”來形容。其具有自己特異的風貌,而又不受歷代書家的思想鉗制,自信、果敢一覽無遺,以無法而求有法。在毛澤東題寫的各個大學校名中,“北京師範大學”是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如果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挺”。毛澤東的書法力道沉穩,字形又如昂首挺拔的戰士,中宮緊收,舒展有致,開闔向背之間彷彿置身唐法宋意之間。
- 校徽
校徽含義:校徽標誌物為一木鐸,“鐸”出現於夏商,是一種以金屬為框的響器,古代用以木為舌的木鐸宣佈政令,後來木鐸就成了教師的指謂。《論語》記載:“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後人將此説法擴展,稱老師為執掌木鐸的人,“木鐸”是以一直作為北師大的校徽標誌物。 |
北京師範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校訓內涵:校訓為著名史學家啓功所擬。“學為人師,行為世範”是中國知識分子人格修養的標準和精神追求,又是啓功70多年從教生涯中的一個感悟。
啓功闡釋它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所學要為世人之師,所行應為世人之範”。學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學問、知識和技能,學為人師,就是要使“學”能成為後學的師表。行是指每位師生應具有的品行,行為世範,就是要方方面面,時時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夠成為社會中的模範。他指出,校訓沒有任何人執行考試、考察、判分、評選,實踐校訓關鍵在於師生的自覺性。所學能否真正成為師表,並不是“職稱”、“級別”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為模範,也不待旁人選舉出來,而是要隨時捫心自問,有沒有可慚愧的思想行動。
- 校歌
《北京師範大學校歌》 |
詞:梁振華、王林晚 曲:馮廣映 木鐸金聲世所崇, 學為人師,教化從容;行為世範,砥礪無窮。 國運昌,民智弘,育人興邦肩任重。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兼濟天下氣如虹。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育人興邦肩任重。 育才宏基千秋頌, 學為人師,教化從容;行為世範,砥礪無窮。 立天地,展鯤鵬,薪火相傳志恢弘。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治學修身樂為公。 巍巍師大,巍巍師大,薪火相傳志恢弘。 薪火相傳志恢弘。 |
- 校園文化
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全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學校校園文化以文化節、學術節、體育節和藝術節為主要格局,以文體競賽、創新創業、志願服務和社會實踐為主要內容,打造了一批滿足學生成長和發展需求的精品活動。
在教育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中:2005年,心理健康者協會獲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標兵”稱號;2007年,“5·25 大學生心理健康節”獲一等獎;2010年,“白鴿青年志願者協會實踐育人的探索”獲特等獎;2007年,北國劇社《棗樹》獲共青團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1年,《最後的小丑》獲北京市大學生戲劇節四項大獎;2012年,北國劇社和學生轎廂管樂團雙雙獲“北京市大學生藝術團”稱號。
[25]
北京師範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北京師範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孫紅培
[56]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北京師範大學歷任領導
時期 | 姓名 | 職務 | 任職時間 | 備註 |
---|---|---|---|---|
張百熙 | 管學大臣 | 1902.12—1904.05 | - | |
京師大學堂優級師範科 | 張百熙 | 管學大臣 | 1904.05—1908.05 | - |
京師優級師範學堂 | 監督 | 1908.05—1912.05 | - | |
北京高等師範學校 | 陳寶泉 | 校長 | 1912.05—1920.12 | - |
鄧萃英 | 校長 | 1920.12—1921.10 | - | |
李建勳 | 校長 | 1921.10—1922.11 | - | |
國立北京師範大學 | 範源濂 | 校長 | 1923.11—1924.09 | - |
張貽惠 | 校長 | 1925.10—1927.07 | - | |
國立京師大學校師範部 | 張貽惠 | 校長 | 1927.08—1928.11 | - |
國立北平大學第一師範學院 | 黎錦熙 | 校長 | 1928.11—1929.01 | - |
張貽惠 | 校長 | 1929.01—1929.08 | - | |
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 張貽惠 | 校長 | 1929.08—1930.02 | - |
李煜瀛 | 校長 | 1930.02—1930.12 | 未到任由李蒸代理 | |
徐炳昶 | 校長 | 1931.02—1932.05 | - | |
李蒸 | 校長 | 1932.07—1937.09 | - | |
國立西安臨時大學教育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7.10—1938.06 | - |
國立西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8.07—1939.07 | - |
國立西北師範學院 | 李蒸 | 院長 | 1939.08—1945.08 | - |
黎錦熙 | 院長 | 1945.08—1946.06 | - | |
國立北平師範學院 | 袁敦禮 | 院長 | 1946.07—1948.11 | - |
國立北平師範大學 | 袁敦禮 | 院長 | 1948.11—1948.12 | - |
北平師範大學 | 湯璪真 | 代理校長 | 1949.01—1949.05 | - |
黎錦熙 | 校務委員會主席 | 1949.05—1950.02 | - | |
北京師範大學 | 林礪儒 | 校長 | 1949.05—1950.02 | - |
陳垣 | 校長 | 1952.10—1971.06 | - | |
王梓坤 | 校長 | 1984.05—1989.05 | - | |
方福康 | 校長 | 1989.05—1995.05 | - | |
陸善鎮 | 校長 | 1995.05—1999.07 | - | |
袁貴仁 | 校長 | 1999.07—2001.04 | - | |
鍾秉林 | 校長 | 2001.04—2012.07 | - | |
校長 | 2012.07—2022.05 | - | ||
馬駿 | 校長 | 2022.05—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21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官網)
姓名 | 任職時間 |
---|---|
劉明哲 | 1949—1950 |
臧權 | 1950.05—1950.10 |
丁浩川 | 1950.10—1953 |
李開鼎 | 1954—1955 |
張斧 | 1956—1956.12 |
何錫麟 | 1956—1957 |
劉墉如 | 1957—1964 |
程今吾 | 1964—1975 |
高沂 | 1975—1977.10 任代理書記 |
賈震 | 1977.10—1980.10 |
聶菊蓀 | 1980.10—1983.10 |
陳靜波 | 1983.10—1985.12 |
方福康 | 1985.12—1989.04 |
周之良 | 1990.08—1996.09 |
袁貴仁 | 1996.10—2000.02 |
陳文博 | 2000.02—2005.06 |
2005.06—2016.12 | |
2016.12—至今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21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官網)
北京師範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北京師範大學著名學者
何茲全 | 陶大鏞 | 黃祖洽 | 王梓坤 |
孫儒泳 | 劉若莊 | 劉伯裏 | 李小文 |
鄭光美 | 陳木法 | 林學鈺 | |
張新時 | 温皓然 | 劉鴻亮 | |
程登科 | 閻崇年 |
北京師範大學世紀名人
吳祖坪
[76]
| 張貽惠 | 李建勳 | 袁敦禮 |
陳垣 | 楊明軒 | 周谷城 | |
楊秀峯 | 楚圖南 | 白壽彝 | 鍾敬文 |
啓功 | 莫言 | - |
北京師範大學人民公僕
黃文秀
[57]
|
北京師範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北京師範大學簡介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7-18]
- 2.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建設 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7-09-21]
- 3. 物流學院參加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發展高峯論壇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9-05-03]
- 4. 北京師範大學章程 .北京師範大學信息公開往[引用日期2020-09-16]
- 5. 北師大獲批新增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和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4-03]
- 6. 北京師範大學著名學者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0-05-23]
- 7. 北師大珠海校區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引用日期2020-06-27]
- 8.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08]
- 9. 北京師範大學校史沿革 .北京師範大學
- 1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04-20]
- 11. 教育部公佈50所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2-23]
- 12. 北京師範大學111年發展歷史大事件概記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5-01-08]
- 1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所高校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5-05]
- 14. “一帶一路”倡議五週年 北京師範大學成立“一帶一路”學院 .中國廣播網[引用日期2018-09-26]
- 15. 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55所高校入選 .澎湃網[引用日期2018-11-17]
- 16. 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聯合共建人工智能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9-02-11]
- 17. 探索部校合作新模式!生態環境部與北京師範大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青塔[引用日期2019-07-05]
- 18. 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成立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9-07-05]
- 19.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正式獲批-北京師範大學新聞網 .北京師範大學.2019-04-10[引用日期2020-09-04]
- 20. 教育部:2020年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 .新浪[引用日期2020-04-22]
- 21. 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院聯盟在山東財經大學成立 .大眾日報[引用日期2021-02-02]
- 22. 北京師範大學科學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科學研究[引用日期2020-05-23]
- 23. 科研基地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5-01-07]
- 24. 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科技處[引用日期2020-05-17]
- 25. 學校概況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5-01-07]
- 26. 雜誌期刊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5-01-07]
- 27.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概況 .館長寄語|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20-05-23]
- 28. 教育部 國家外國專家局關於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2007年度建設項目立項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01-08]
- 29.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高等學校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5-01-07]
- 30. 教育部、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7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01-07]
- 31.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8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01-07]
- 32.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09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01-07]
- 33.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立項建設2010年 國家級教學團隊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5-01-07]
- 3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 典型案例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8-26]
- 35. 北京師範大學重點學科 .北京師範大學.2018-12-03[引用日期2022-09-27]
- 36. 流動站概況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5-01-07]
- 37. 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學位授權點一覽表(2020) .北京師範大學.2019-03-26
- 38. 高校校名書法賞析之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15-01-09]
- 39. 現任領導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6-20]
- 40. 兩院院士 .北京師範大學校友網[引用日期2018-08-27]
- 41. 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06]
- 42. 校史沿革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1-04-11]
- 43. 北京師範大學成立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 將設立“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1-04-14]
- 44. 中共北京市委關於表彰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決定 .北京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1-06-20]
- 45. 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簽署共建“北京師範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前沿科學研究所”合作協議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7-19]
- 46. 關於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擬入選名單的公示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9]
- 47. 北京師範大學專業學位類別一覽表(2020) .北京師範大學.2019-03-26[引用日期2021-10-09]
- 48.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科學網[引用日期2021-11-22]
- 49. 北京師範大學與中國建設銀行簽署產教融合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教育在線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5]
- 50. 北師大發布《2021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近七成新青年時尚消費者首要考慮性價比 .中國日報網[引用日期2022-01-05]
- 51. 表彰 .微信[引用日期2022-02-14]
- 52.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6]
- 53. 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2-26]
- 54.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北京市擬表彰名單公示 .北京日報[引用日期2022-04-14]
- 55. 關於表彰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 北京市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北京發佈[引用日期2022-05-02]
- 56. 孫紅培-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6-24]
- 57. 不願説再見丨北師大師生校友深情追憶黃文秀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7-29]
- 58. 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59.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0. 北京師範大學2022年報考指南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1. 北京師範大學勵耘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2. 專業設置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3.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4. 院系設置-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5. 樂育書院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6. 北京師範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學院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9]
- 67. 四川大學獲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引用日期2022-08-13]
- 68. 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08-20]
- 69. 北京師範大學天文與天體物理前沿科學研究所揭牌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2-08-24]
- 70. 北師大新增5個拔尖計劃2.0基地 累計入選10個基地 .北京師範大學.2021-02-05[引用日期2022-09-27]
- 71. 北京師範大學本科專業設置 .北京師範大學.2019-03-14[引用日期2022-09-27]
- 72. 2023年學術學位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招生網[引用日期2022-09-30]
- 73. 第四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遴選名單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10-31]
- 74. 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 .北京師範大學[引用日期2022-11-19]
- 75. 我學者“經顱近紅外激光刺激提升人類工作記憶”研究成果在國際期刊發表 .科技日報.2022-12-04[引用日期2022-12-04]
- 76. 已掛着“北京師範大學”門牌的原輔仁大學曾湧現出吳祖坪等英才 .北京師範大學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