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鎖定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創建於1917年,前身為師大女附中。學校是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中國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進行中學教育改革的實驗基地。
截至2014年年底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被評為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等 [4]  [7]  [11] 
中文名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外文名
The Experimental High School Attach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北師大實驗中學
創辦時間
1917年 [14] 
辦學性質
公辦中學
學校特色
北京市示範性高中
主管部門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委員會
現任領導
李曉輝 [9] 
現任領導
陳國才 [9] 
校    訓
誠信、嚴謹、求是、拓新
地    址
北京市西城區二龍路甲14號
主要獎項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7]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 [4]  [11] 
知名校友
郝詒純
胡啓恆
陸士嘉
浦熙修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辦學歷史

1917年3月,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接受教育部添設附屬女子中學。 [14] 
1917年9月5日,學校定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附屬中學,並正式開學。 [14] 
1918年6月,校舍由東鐵匠衚衕遷到西單闢才衚衕,原教育用品製造所舊址。 [14] 
1924年7月,北京女子師範學校更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學校附屬中學亦同時更名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4] 
1931年7月1日,北京女子師範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學校成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 [14] 
1949年5月9日,華北育才中學女生部與老女附中合併。 [14] 
1952年8月,私立文華女中、華北中學先後併入,校址遷到二龍路甲14號。 [21] 
1955年9月,學校由中央教育部直接管理,並改名為"北京實驗中學",校名由郭沫若題寫。 [21] 
1964年8月,學校由北京師範大學收回,恢復“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原校名。 [21] 
1966年,該校學生宋彬彬為毛澤東戴紅衞兵袖章,記者採訪後發文,署名“宋要武”(毛主席得知宋彬彬名字後説了句“要武嘛”),學校因此事改名為“紅色要武中學”。 [25-26] 
1968年,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女子中學結束50年女校歷史,開始兼收男生。 [21] 
1972年,學校歸屬北京市西城區領導,改名為“北京150中學”。 [21-22] 
1978年10月,學校重新歸屬北京師範大學,定校名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21] 
1997年3月,在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為中心的基礎上,建成“北京中加學校”、“北潞園分校”。 [19] 
1998年6月,原三十七中學改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校(即實驗中學初中部)。 [19] 
2000年8月10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香港高陽公司共同創立的"實驗中學金暉網校"正式成立。 [19] 
2000年11月,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培訓部與北京市物理學會、北京市物理競賽委員會合作舉辦"北京物理學校"正式開學。 [20] 
2000年11月5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東方集團衞星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聯合開辦的"北師大實驗中學衞星學校"正式開學。 [20] 
2003年秋季,開始招收“香港英才班”學生,開班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23] 
2003年,理科實驗班停辦。
2004年7月1日,微軟公司總裁比爾·蓋茨來訪,教育部與微軟(中國)公司合作的百間計算機教室啓動儀式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舉行 [24]  ,同時在該校設立“微軟實驗室”。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學術研究

截止到2014年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承擔國家級、部委級科研項目七項,出版專著或學科教育著作近百本。學校中青年教師佔63.2%。30餘位教師擔任市、區學科帶頭人、市級骨幹教師和學會負責人;學校共撰寫論文近千篇,其中數百餘篇發表在全國或市級刊物上。在西城區教育系統優秀論文評比中,學校教師論文獲獎數名列前茅。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辦學條件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辦學規模

1955年後的校門
1955年後的校門(4張)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分設本校區(高中)和分校區(初中),本部佔地面積35359.26平方米,建築面積51667.7平方米;分校建築面積29930平方米。學校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圖片: [22]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硬件設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27張)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建有計算機房10個,化學實驗室9個,物理實驗室11個,生物實驗室5個,語音教室2個,所有教室都有一整套多媒體設備,並有多個網絡接口。學校圖書館藏書約幾萬種,十幾萬冊,有兩個電子閲覽室,可供110人同時上網閲覽,電子圖書千餘種;期刊百餘種,報紙幾十種。刊雜誌閲覽室有600多個座位、電子閲覽室有100多個座位。學校設有200平米的多媒體教室和150平米的演播廳。建有2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面積為6000平米的體育藝術館內有游泳池、體操房、室內球場及音樂、美術專用教室,運動場(館)面積12000平方米。學生公寓樓每個房間都配有中央空調和獨立的衞生間,每層樓均配有淋浴房。
(圖冊《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參考資料: [15-18]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師資力量

特級教師:
學科
姓名
數學
姚玉平、黎寧
英語
李豔、楊立憲
化學
崔明、張建國
生物
林祖榮、李曉輝、曹仁明
歷史
王宏偉
通用技術
岳雲霞
基礎教育研究員 :李曉輝、陳國才、楊文芝、林祖榮、張建國、姚玉平、王宏偉、李豔
正高級教師:張瑞清、尚建軍、岳雲霞
(教師名錄參考資料: [1-2]  [13]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所獲榮譽

  1. 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校
  2. 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
  3. 北京市外事先進學校
  4. 北京2008年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5. 全國衞生保健先進校和傳統項目(排球)先進校
  6. 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
  7.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網絡學校
  8. 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重點科研課題的實驗基地
  9. 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10. "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學校 [19] 
  11. 西誠區教育系統先進校 [19] 
  12.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活動示範校 [19] 
  13. 西城區科技活動先進單位 [19] 
  14. 健康促進示範學校的實驗項目學校 [19] 
  15. 北京市健康促進校金牌 [19] 
  16. 首批北京市示範性高中 [19] 
  17. 首批"TI數理教學技術實驗學校基地" [19] 
  18. 西城區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綠色學校" [19] 
  19. 北京市先進單位 [19] 
  20. 西城區1996—2000年教育科研先進單位稱號 [20] 
  21. “二龍路地區防火”先進單位 [20] 
  22. 雙擁共建先進單位 [20] 
  23. 2001—2002年度北京市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先進集體 [20] 
  24. 西城區“心理教育科研特色校” [20] 
  25. 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 [7] 
  26. 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 [4] 
  27. 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 [5] 
  28. 2020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6] 
  29. 2017-2020年度全國羣眾體育先進單位 [10] 
  30. 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 [3] 
  31. 北京市第二批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達標學校 [27] 
  32. 2021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單位" [11]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文化傳統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徽

校標規範 校標規範 [12]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徽為金字塔造型,體現該校教育教學基礎紮實、寬厚和作為遺留重點中學的特點。
虛實五個三角形,體現了“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從小到大的漸變,寓意永不停頓、追求發展、追求卓越的辦學精神。
等邊三角形和被衝破的圓形,象徵該校治學嚴謹、和諧開放的校園風貌。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訓

誠信、嚴謹、求是、拓新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歌

讓我們縱情高唱,青春在這裏啓航
讓我們播撒希望,青春在這裏閃光
放飛青春,放飛理想
我們和實驗中學一起,一起成長
放飛青春,放飛理想我們和實驗中學一起,一起飛翔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歌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校歌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育指導思想

真做教育,做真教育 [8]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培養目標

培養會做人、會求知、會辦事、會生活,全面發展、學有特長的英才。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故校遺蹟

東北中學門匾石額  現存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內
東北中學門匾石額 現存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內(2張)
主校區位置附近曾建有張學良出資設立的東北中學(1931-1934年位於二龍路甲14號)。東北中學作為培養抗日骨幹的搖籃,從1931年的建校到1941年解體,共培養出約一千五百餘名學生,其中大部分學生投入到了滾滾的抗日洪流當中,更有不少人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學校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李曉輝
黨委書記
陳國才
黨委副書記
李曉輝、滕淑玲
副校長
陳國才、尚建軍、楊文芝、郝志勇
工會主席
滕淑玲
校長助理
劉學東、張義亮
(學校領導參考資料: [9]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知名校友

浦熙修:民國及解放初期著名女新聞工作者
郝詒純:1936屆初中,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柏生:1942屆高中乙班,新聞工作者
周秉德:1952屆初中1班,周恩來胞弟周恩壽之長女,中國新聞社原副社長
宋彬彬:宋任窮之女,文革期間該校紅衞兵組織領導人,普遍認為宋彬彬和該校曾任校長卞仲耘被毆打致死有直接聯繫。2007年9月,該校在慶祝建校90週年時,將其評為90名“榮譽校友”之一,引發各界普遍批評。
胡啓恆:1953屆高中2班,原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邵華:1956屆初中4班,毛岸青之妻,毛澤東兒媳
鄧先羣:1957屆高中7班,鄧小平同父異母之妹,解放軍陸軍少將
葉向真:1960屆高中2班,十大元帥葉劍英之女,導演
章詒和:1960屆高中4班,章伯鈞之女,作家
左太北:1960屆高中5班,將軍左權之女,原國家科委司長、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司長
鄧楠:1964屆高中1班,鄧小平之女
陳偉華:1966屆高中1班,陳雲之女
吳曉靈:1966屆高中3班,原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李銀河:1968屆初中4班,中國社會學家,中國當代作家王小波之妻
劉純燕:1981屆初中1班,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主持人
陳魯豫:1985屆初中3班,鳳凰衞視魯豫有約電視節目主持人
劉軍:1988屆高中2班,聯想公司副總裁
田燕南:現中國中央電視台青少年電視節目主持人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