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剛

(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科學專家)

鎖定
餘剛,男,漢族,1965年2月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 [21]  ,環境科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3] 
餘剛於1982年考入南京大學,先後獲得學士、碩士學位;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學位,之後進入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任教,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系副主任、教授、系主任;1997年至1998年擔任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土木工程系訪問學者;2006年至2013年擔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19]  ;200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2年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2022年擔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院長;202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4] 
餘剛主要從事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藥物和個人護理品、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等新污染物控制理論、技術和戰略研究 [4] 
中文名
餘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省宜昌市
出生日期
1965年2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2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餘剛人物經歷

餘剛
餘剛(6張)
1965年2月,餘剛出生於湖北省宜昌市 [21] 
1982年9月—1986年7月,就讀於南京大學化學系有機化學專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4] 
1986年9月—1989年7月,就讀於南京大學環境科學系環境化學專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9年9月—1992年8月,就讀於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
1992年8月—1994年12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講師。
1994年12月—1997年1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97年1月—1998年1月,擔任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土木工程系訪問學者。
1998年1月—1998年8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98年8月—2006年4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系副主任。
2006年4月—2013年3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系主任;環境學院院長 [13] 
2006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7年,發起成立了中國環境科學學會POPs專業委員會。
2012年,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 [9] 
2013年7月—2022年3月,擔任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2022年3月,擔任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教授、院長 [9] 
2023年11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 

餘剛主要成就

餘剛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餘剛在排放源和環境污染特徵、控制原理與技術、國家控制戰略與國際履約支撐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建立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排放因子、清單方法和清單,研發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催化降解新技術和機械化學處置新工藝與新設備,研究制定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控制國家戰略和行動計劃以及國際技術導則,為中國和全球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發揮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4] 
  • 授權專利
據2023年11月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官網,餘剛已被授權發明專利50件 [3] 
  • 出版專著
據2023年11月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官網,餘剛已主編、參編專著10多本 [3] 
  • 學術論文
截至2023年11月,餘剛已發表學術論文600多篇,其中SCI收錄430多篇,被引25300餘次,H指數85,入選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6] 
  • 科研成果獎勵
據2023年11月北京師範大學環境與生態前沿交叉研究院官網,餘剛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以及省部級科技一、二等獎4項 [3]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
/
1996年度國家教委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3] 
/
/
199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23] 
/
/
1999年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23] 
2003年11月
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新型預處理技術及關鍵設備
2003年度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23-24] 
2004年1月
200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22] 
2018年1月
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 [18] 

餘剛人才培養

  • 指導學生
截至2023年11月,餘剛已培養36名博士和24名碩士 [4] 
  • 教育成果獎勵
截至2023年11月,餘剛已獲1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4]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18年10月
立足中國綠色發展、貢獻全球環境治理的環境學科博士生培養體系構建與實踐
第三屆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生教育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二) [16] 

餘剛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2008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2011年
第七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11]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
2014年4月
國家環境保護專業領軍人才 [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部
2016年5月
消除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傑出貢獻獎 [12] 
2016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
2019年8月
安捷倫思想領袖獎 [10] 
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
2022年5月
第十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 [5] 
中國工程院
2023年11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 [2] 
中國工程院

餘剛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21年12月
國家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工作協調組和國家履行《汞公約》工作協調組專家委員會主任 [17] 
2022年6月
2022年度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 [1]  [7] 
2022年12月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第七屆理事會副理事長、秘書長 [8] 
——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斯德哥爾摩公約》最佳可行技術/最佳環境實踐專家組聯合主席、BAT/BEP-Toolkit專家組專家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六、七、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專業委員會主任
——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第六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秘書長
——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與水生態分會副會長、秘書長
——
中國化學會第26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
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國家“十四五”環境科技創新專項規劃研究國際履約專家組組長
——
國家“十一五”863計劃資源環境技術領域專家組副組長
——
國家“十五”863計劃環境污染防治主題專家組專家
——
國家“十五”重大科技專項“水污染控制技術與治理工程”總體專家組副組長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十、十一屆學科評審組成員 [3] 
——
《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編
——
《Emerging Contaminants》主編 [20] 

餘剛人物評價

餘剛教授是環境科學領域具有極高國際聲譽的知名學者 [10]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評)
餘剛教授不僅是POPs和化學品研究方面的著名學者,也是國際和國家POPs履約工作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行動者 [10] (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副主任餘立風評)
餘教授(即餘剛)正在開展前沿研究來鑑定尚未受到監管的有機污染物,特別是一些未知的有機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尚未列入控制清單。他的工作對控制環境中的高關注有機污染物具有重要意義 [10] (時任安捷倫應用細分市場主管Mary McBride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