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餘剛

(湖南大學物理化學學科帶頭人)

鎖定
餘剛,男,1960年9月生,湖南郴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主任,湖南大學物理化學學科帶頭人,湖南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2005.9)。 [1] 
中文名
餘剛
畢業院校
中科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材料學
任職院校
湖南大學

餘剛人物經歷

中科院金屬腐蝕與防護研究所材料學專業,工學博士, 1999.7。
瀋陽工業大學鑄造專業,工學碩士, 1990.6。
湖南大學化學專業,理學學士, 1981.12。
有二十多年的高校教學經歷。 [1] 

餘剛主講課程

主講過 “合金熱力學”、“普通化學”、“工科大學化學”、“化工熱力學”、“金屬腐蝕研究方法”、“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物理化學”、電化學原理、電極過程動力學、電化學研究方法等10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 [1] 

餘剛研究方向

電化學與材料學。
(其主要的研究課題方向:電化學氫傳感器,合金電沉積,納米材料的製備,金屬的腐蝕檢測與監測技術,鎂合金的表面處理與電鍍,納米生物電化學)
從事電化學,材料保護和功能材料方向的課題研究。 [1] 

餘剛科研成果

參加編寫教材<<工科大學化學>>機械工業出版社(1993.8),該書1996年1月23日獲國家教委第三屆優秀教材二等獎。另外還編寫了《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實驗》,《工程材料化學講義》,<<金屬腐蝕電化學研究方法>>, 《電化學---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電化學原理與方法》和《電化學理論與測試技術》等多部高校教學自用書。 [1] 
承擔和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有:鈀合金納米線製備與吸氫動力學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鎂合金預鍍界面反應與高緻密鍍層電沉積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金屬在薄層液膜下電化學腐蝕機理的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鎂合金防護納米結構膜組裝與成膜機理的研究(湖南省科技廳,金屬腐蝕與防護國家重點實驗室);鎂合金電子產品及汽車零部件高耐蝕性無氰電鍍工藝的研究(廣州市科技攻關);鋼鐵氫腐蝕在線無損檢測技術的研究(遼寧省教委);循環伏安法研究氫電極非線性動力學(遼寧省科委);鎂合金的腐蝕機理與防護技術的研究(湖南大學科研基金);硫化氫腐蝕狀況檢測與評估技術的研究(中石化總公司);建築鋁型板材氟碳噴漆工藝的研究(湖南省建設廳)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
在國際國內重要學術刊物發表50多篇學術論文,申請三項發明專利。

餘剛學術成果

(1) Yaokun Xiao, Gang Yu*, Juan Yuan, Jinyin Wang, Zongzhang Chen. Fabrication of Pd-Ni Alloy Nanowire Arrays on HOPG Surface by Electrodeposition. Electrochima Acta, 2006, 51: 4218-4227.
(2) Yaokun Xiao, Baicheng Weng, Gang Yu*, Jinyin Wang, Bonian Hu, Zongzhang Chen. Electrodeposition of Pd-Ag Alloy Nanowires on Highly Oriented Pyrolytic Graphite.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2006, 36(7): 807-812. [1] 
(3) Jueling Chen, Gang Yu*, Bonian Hu, Zheng Liu, Liyuan Ye, Zhenfeng Wang. A Zinc Transition Layer in electroless nickel plating.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06, 201(3-4):686-690.
(4) Bonian HU, Gang YU*, Jueling CHEN, Ying LI, Liyuan YE. Investigation on a Non-cyanide Plating Process of Ni-P Coating on Magnesium Alloys AZ91D.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21(3): 301-306。
(5) 餘剛*,劉躍龍,李瑛,葉立元,郭小華,趙亮. 鎂合金的腐蝕與防護. 中國有色金屬學報,2002,12(6):1087-1098。
(6) G. Yu*, X. Y. Zhang and Y. L. Du. “Mobile Hydrogen Monitoring in the Wall of Hydrogenation Reactors”, Corrosion, 2001, 57(1):71-77.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