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鎖定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北京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是教育部直屬北京師範大學的第一附中,北京首批市級重點中學、北京市首批示範性高中。北京師大附中的前身是成立於1901年的五城學堂,是中國成立最早的公立中學,是中國最著名的中學之一,在海內外享有盛譽。
北師大附中佔地面積4387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078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在職教職工245人。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中文名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外文名
The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北京師大附中;北師大附中
創辦時間
1901年
辦學性質
公辦中學
學校特色
北京市示範性高中
主管部門
北京市教委
現任領導
王莉萍(校長)
校    訓
誠、愛、勤、勇
知名校友
錢學森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歷史

1901年,五城學堂成立,陳璧為首任總督辦。
1902年,順天府尹堂和五城察院籌撥2800兩銀,為學堂購置圖書,更名為五城中學堂。
1904年,學堂議定新章,加強對學生的全面考核,即勤學分、漢文洋文分、體操分三門各立一冊。
1912年,奉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令,五城中學堂改名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中學校”。
1921年,增設女子部,是為全國中學男女同校之始。
1922年,林礪儒主任進行學制改革,採用三三制,制定三三制學則40條,自定大綱,自編教材。
1923年,正式施行三三制,校名改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31年,男附中與女附中合校。重定學校組織管理條例、辦學方針。
1937年,七七事變後,部分師生隨師範大學內遷西安,改稱“西北臨時大學高中部”。翌年,遷至陝南古路壩,改稱“西北聯大附中”。
1938年,北京的附中劃歸國立北京師範學院,名為“國立北京師範學院附屬中學”。
1939年,“西北聯大附中”更名為“西北師院附中”,後遷至城固東關。
1949年2月,北平市軍管會文管會接管北平師範大學,委派郝人初委員任附中校長,華北育才學校與北平師大附中合併。
1952年,教育部指令學校機構調整:原一部、四部合併,仍叫“師大附中”。工農速成中學,後又改為東城師範。
1972年,師大附中由師大領導,劃歸宣武區教育局領導,改名為“北京市南新華街中學”。
1977年,北京市委批准恢復原校名:“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1978年,北京市委決定:師大附中仍歸北京師範大學領導。為北京市重點中學之一。撤消革委會,恢復校長制。
1980年,改建校舍。興建教學大樓、實驗樓、禮堂、食堂、大操場、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樓。
1992年,北京師範大學批准我校與大興縣教育局簽訂協議,在大興縣黃村建立師大附中分校,期約8年。
1997年,被評為市“首都文明單位標兵”。
2001年,舉行建校100週年慶典。
2011年,隆重舉行建校110週年慶典,錢學森班正式成立。 [1]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條件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硬件設施

截止到2014年,北京師範附屬中學學校佔地面積4387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8078平方米;學校有建築為:可容納800人的學校禮堂、專業的音樂教室和美術教室、合唱音樂教師、教學樓、綜合實驗樓、學生宿舍樓、研修樓、百年附中會堂、運動、用餘計算機圖形圖像製作的蘋果機房、生物數字化實驗樓等。 [2] 
北師大附中硬件設施 北師大附中硬件設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學規模

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高中32個教學班,初中23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453人;外國留學生107人。 [3]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師資力量

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在職教職工245人,其中教師200餘人;教師具有高級職稱的90多人,其中正高級7人。市區級學科帶頭人27人,市區級骨幹教師40人;教師中博士3人,碩士90餘人。50多位教師從國外學習、工作歸來。特級教師15人,11人任課或指導青年教師。 [4] 
在職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名錄:
數學學科:陳汶、喬榮凝、趙多彪
語文學科:陳耀文,鄧虹
地理學科:王樹聲、秘際韓
歷史學科:揚子坤、白幼蒂
物理學科:顧長樂、胡朗、馬桂君、王莉萍
生物學科:朱正威
化學學科:王天開、劉松偉
在職特級教師名錄參考資料: [5]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辦學成果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生成績

學科競賽
時間
學生姓名
競賽名稱
獲獎情況
2010年
陳健馳
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競賽
第二名
2013年
伍禹同、王棪、鄔東霖、周昊禹、張智超、詹匯聰、尹辰昕、李雯琦、程餘昊、張皓源
第十八屆“華羅庚金盃數學邀請賽
一等獎
張智超、程餘昊
第二十四屆“希望杯”全國數學邀請賽
二等獎
詹匯聰、楊雨奇、鄔東霖、周昊禹、王吟遲、李佳冀
2015年
郭稼軒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北京賽區)
一等獎
王鹿玄
全國高中生物競賽(北京賽區)
(表格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官網和陽光高考網: [6] 
素質成績
時間
學生姓名
競賽名稱
獲獎情況
2013年
高宇
第四十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銀獎
湯胤暉
十三屆北京市中小學生金鵬科技論壇活動
一等獎
倪雪、王忻懌
二等獎
趙柏璇、戴月文
三等獎
湯胤暉、俞曉諭、崔馨蕊
第33屆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一等獎
趙柏璇、毋凡
二等獎
2012年
馮廣昊
2012年電子技術競賽初中組
一等獎
倪雪、王忻懌
西城區中小學生金鵬科技論壇
毋凡、湯胤暉
西城區中小學生金鵬科技論壇高中
俞曉諭、毋凡、湯胤暉、趙柏璇、戴月文
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生創新成果
(表格所有資料來源於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官網和陽光高考網: [7]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師成績

成果名稱
作者姓名
出版單位或發表刊物名、期號
獲獎情況
探究水的組成
郭瑋
北京市教育學會化學教學研究會
2014年北京市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評比一等獎
為實驗探究注入靈魂——實施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郭瑋
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
2014年第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一等獎
初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的實踐研究
郭瑋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學會
西城區優秀論文二等獎
培養髮散思維 提升思維廣度
趙明新
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
2014年第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一等獎
讓思維建模走進高三複習
趙明新
北京市教育學會化學教學研究會
2014年北京市高中化學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
在高中理科班進行化學課程內容整合的探索
李靖軒
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
2014年第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一等獎
質量守恆定律
李靖軒
北京市教育學會化學教學研究會
2014年北京市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評比一等獎
例談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劉松偉
中國化學會化學教育委員會
2014年第九屆全國基礎教育化學新課程實施成果一等獎
化學思維能力培養三重奏
劉松偉
北京市教育學會化學教學研究會
2014年北京市高中化學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
重視“支架問題”設計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劉松偉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學會
西城區優秀論文二等獎
淺談中美化學教學的差異對人才培養的影響
李麗
北京市教育學會化學教學研究會
2014年北京市高中化學教學論文評比二等獎
事件與可能性中的德育實踐
石蓉
北京市教育督導與教育質量評價研究中心;北京市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研究會
北京市2013-2014學年度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優秀論文二等獎
機車起動引發的問題研究
張紅明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學會
西城區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天女散花”實驗的理論分析
嶽凌月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學會
西城區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運用概念教學規律指導教學實踐的嘗試
盧曉華、顧詠梅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領導小組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2014年優秀論文二等獎
初中生物課程建設的初步思考
生物課題組
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學重點課題“我國基礎教育未來發展新特徵研究”總課題組;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學重點課題第六屆校長論壇論文評選一等獎
深層次挖掘閲讀文本,促進學生語言、思維、情感綜合發展
周亞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領導小組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高中)2014年優秀論文一等獎
外研社版初二下 MODULE 5 UNIT 2 IF YOU TELL HIM THE TRUTH,YOU’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
雷月華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領導小組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2014年北京市基礎教育優秀課堂教學設計評選活動一等獎
給學生建一個精神家園
劉美玲
中國語文報刊協會;中學語文教學參考雜誌社
“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育反思”大賽一等獎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劉曉靜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評委會;中國當代教育實踐與研究指導全書編委會
第13屆“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全國教師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大賽”一等獎
高中語文戲劇文學教學策略與模式研究
李豔輝
北京市教育督導與教育質量評價研究中心;北京市教育學會中青年教育理論工作者研究會
北京市2013-2014學年度基礎教育科學研究優秀論文一等獎
戴着鐐銬跳舞——高中語文填詞教學的嘗試
俞珺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學會
西城區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京師大附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改的實施與效果
武傑、黃佔寧、郝興傑
北京市西城區教育學會
西城區優秀論文評選二等獎
從幾節研究課談興趣及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激發
鄭一丹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工作領導小組
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2014年優秀論文二等獎
初中學科課程建設研究——學習力研究的視角
鄭一丹
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學重點課題“我國基礎教育未來發展新特徵研究”總課題組;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
國家社科基金“十一五”教育學重點課題第六屆校長論壇論文評選一等獎
(本表格節選為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科研成果論文發表部分成績: [8]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榮譽

2002年,首批北京市示範性高中
2003年,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先進校
2003年,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活動示範校和科普教育基地
2005年,北京市外事先進學校
2008年,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2009年,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
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繫網絡學校
2011年,國家教育部和北京師範大學重點科研課題的實驗基地
2011年,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9-10] 
2020年5月,入選北京市中小學科技教育示範學校名單 [11] 
2020年7月,入選為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國家級“示範校” [12] 
2021年,王莉萍(校長)入選2021年北京市中小學特級校長人選公示名單 [17]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文化傳統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徽內部數字是1901,象徵學校1901年建校,數字上面是毛主席寫的校名“北師大附中”,再上面是一張泛黃的圖片,圖片是北京師大附中1901年建校時的五城學堂,象徵着北京師大悠長的歷史和伴隨着歷史成長的一代又一代英才。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歌

作詞:程柏廬
作曲:馮亞雄 [18] 
附中,正正堂堂本校風
我們莫忘了誠、愛、勤、勇
你是個海,涵真理無窮
你是個神,願人生大同
附中,太陽照着你笑容
我們努力讀書和做工 [13] 
北京師大附中校歌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訓

誠、愛、勤、勇
校訓 校訓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園環境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的校園建設別具匠心,風格獨特,主體空間由一門(科學門)五場(民主廣場、創新廣場、田徑場、兩個風雨操場)、六園(小學部的未名學園、中學部的博雅學園、朗潤園、承澤園、鳴鶴園、蔚秀園等四個植物花園)、八路(附中路、元培路、嚴復路、大釗路、魯迅路、胡適路、文俊路)有機組成,藴涵着高雅、純潔的人文精神,洋溢着勃勃向上的生機,滲透着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 [14] 
校園環境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學校領導

王莉萍:校長
李敏:副校長
顧詠梅:副校長
梁原草:副校長
許建勇:黨總支書記
李靜:校長助理兼石景山校區執行校長
李磊:校長助理兼平谷一分校執行校長及黨總支書記
李華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 [15]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著名校友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建校一百一十年來,為國家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歷屆校友中,著名專家學者和各界知名人士數百人,僅以錢學森為代表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就有30多位。而下表則是其中傑出代表。
科技領域
錢學森
中國著名科學家,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
汪德昭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
張維
中國固體力學、結構力學和工程教育專家
姜泗長
國耳外科、耳科病理學、聽力學和耳神經外科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哲學領域
張岱年
中國現代哲學家、哲學史家
經濟領域
于光遠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建築領域
呂彥直
中國近代建築學家
藝術領域
李德倫
原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於是之
中國話劇代表人物
政治領域
成思危
中國第九、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
趙世炎
中國共產黨早期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
體育領域
傅其芳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個世界冠軍和中國乒乓球隊首個男子團體賽世界冠軍
(資料來源: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官網: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