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蒸

(中國教育家)

鎖定
李蒸(1895-1975),河北灤縣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畢業,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回國後在大學任教。曾任北平師範大學校長。抗戰期間任西北聯合大學常務委員、西北師範學院院長。抗戰勝利後任三民主義青年團副書記長、中央常務幹事兼北平支團籌備處主任、國民政府立法委員。1949年任南京政府和談代表團代表來北平參加和談,同年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曾任政務院參事,民革中央委員,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75年逝世。 [1] 
中文名
李蒸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895年
逝世日期
1975年
畢業院校
哥倫比亞大學
職    業
教育家

目錄

李蒸人物生平

李蒸(1895-1975),字雲亭,直隸灤州王輦莊(今河北省唐山市古治區)人,書香門第。 [3]  1915年考入享有公費待遇的北平高等師範學校英語部,畢業後留校任教。1923年暑假後,李蒸進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主修鄉村教育,次年取得碩士學位,1927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後歸國。
回國後,他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北京農業大學、南京中央大學等校任教,歷任河北省政府教育廳第三科科長,江蘇省立民眾教育院實驗部主任、國民政府教育部社會教育司司長等職。他把工作與在美主修的課程緊密結合,推廣民眾教育,編寫系統教材,對中國早期推廣民眾教育工作起到了引導性的作用,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有影響的教育家之一。
1932年,他出任北平師範大學校長。當時國內局勢混亂,辦學更是舉步維艱,但是李蒸與全體師生共同努力,在短短几年內,便把北師大辦成了聞名全國的一流學府,有力地駁斥了當時教育部取消師範院校的謬論。
全面抗戰爆發後,北平師範大學與北平大學、北洋工學院遷至西安,合組成西安臨時大學。李蒸任該校三常委之一。1938年,西安臨時大學遷至陝西城固,更名為西北聯合大學,他擔任該校師範學院院長。1939年8月,師範學院獨立為西北師範學院,李蒸被任命為第一任院長。
1940年4月西北師範學院奉命遷往蘭州。李蒸親自勘察校址,帶領師生白手起家,利用有限的資金有步驟地建設校舍,為在甘肅建立高等師範院校奠定了基礎。
李蒸學識淵博,平易近人,在大西北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他始終抱着樂觀豁達的態度,竭盡全力為青年人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學有所成,被譽為中國近代西北教育的先驅。
1945年8月,他辭去院長職務,被任命為三民主義青年團副書記長、中央常務幹事。1946年後,任立法院立法委員。1947年9月,由三青團中央幹事轉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
1949年初,國民黨當局和蔣介石迫於國內外的壓力,發表求和聲明。4月初,李蒸作為和談代表同張治中、邵力子等前往北平參加和談。在蔣介石的幕後操縱下,國民黨當局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談判最終破裂。數月後,以李蒸為首的53名南京國民黨政府立法委員聯合向國民政府發出通電,聲明與國民黨斷絕關係。此聲明對分化、瓦解國民黨軍政人員,擴大愛國統一戰線起了積極作用,受到人民歡迎。李蒸應邀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1949年後,歷任政務院參事,第二、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委員等。1975年逝世,終年80歲。 [2] 
參考資料
  • 1.    鄭福林編著. 中國革命和建設歷史時期人物辭典 1[M].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8.05,第243頁.
  • 2.    馮春龍編著. 國民黨中常委的最後歸宿 下 第1卷[M]. 北京:華文出版社, 2005.05,第719-721頁.
  • 3.    河北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河北省檔案局編. 毛澤東與河北 下[M]. 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