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粵港澳高校聯盟

鎖定
粵港澳高校聯盟,成立於2016年11月15日,由中山大學率先倡議並與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共同發起,已匯聚中華人民共和國粵港澳三地40所高校。 [1]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充分發揮粵港澳高校聯盟的作用,鼓勵三地高校探索開展相互承認特定課程學分、實施更靈活的交換生安排、科研成果分享轉化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8] 
中文名
粵港澳高校聯盟 [1] 
外文名
Guangdong Hong Kong Macao University Alliance
屬    性
高校聯盟
成立時間
2016年11月15日 [1] 

粵港澳高校聯盟發展歷史

粵港澳高校聯盟是由中山大學倡議,並聯同香港中文大學和澳門大學共同發起的非營利性大學合作聯盟。高校聯盟以彙集粵港澳精英大學,培養高素質人才,推動三地共同邁向知識型經濟時代為宗旨,成立時獲國家教育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中聯辦等多個單位支持。 [1] 
2020年7月10日,粵港澳高校智慧校園聯盟在2020粵港澳高校聯盟在線年會暨校長論壇上宣告成立。智慧校園聯盟的成立順應當前形勢所需,將為後疫情時代粵港澳聯盟高校的溝通合作帶來更可靠的技術支撐和平台,從而促動粵港澳高校聯盟的發展,也將引領高校信息化建設與合作 [2] 

粵港澳高校聯盟聯盟成員

聯盟成員
所在地
公立
私立
大學
學院
其它類型
廣東省
(27所)
-


香港
(9所)


澳門
(7所)


-
(參考資料來源 [3-5]  [9]  [11] 

粵港澳高校聯盟聯盟領導

理事會理事長:羅俊 [6] 
副理事長:沈祖堯 [6] 
副理事長:趙偉 [6] 

粵港澳高校聯盟合作內容

科研合作
聯盟首屆理事會理事長羅俊表示,粵港澳高校應“強強聯合”,共同面對世界話語體系下的一流大學競爭。他亦倡議指,三地高校應尋找好科研合作的突破口,開展更多的項目合作。羅俊説,26所高校之間有着深厚的雙邊和多邊合作基礎乃至共識,建議聯盟內高校重大創新平台的開放共享。
聯盟首屆理事會理事長羅俊代表中山大學表態,中山大學的廣州超算中心、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可提供聯盟內高校進行計算科學研究,正在建設海洋科學中心、精準醫學中心等大平台,也歡迎聯盟內高校學者參與。 [1] 
聯盟首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沈祖堯表示,香港中文大學一直與廣東部分高校在生物醫學、海洋研究上有項目合作。如今聯盟成立,學校可在物流、機器人、環境保護等更多領域開展合作。 [1] 
交流互訪
聯盟首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沈祖堯表示,除了一些大型設施、昂貴的儀器設備可以共享外,聯盟另一大意義在於得到教育部、地方政府支持,可以召集更多學校進行資源共享,深化學校間的合作程度。與以往粵港澳高校之間的雙邊合作相比,高校聯盟為三地合作發展帶來更大的平台,學生交流的領域和範圍也更廣。未來考慮通過學生互訪、共同合作項目或設立創新訓練營等形式進行交流,增進三地師生情誼。 [1] 

粵港澳高校聯盟建設意義

粵港澳高校有條件、有責任強強聯合,面向學術前沿、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求,開展更多的項目合作,共同為國家和粵港澳地區創新驅動發展貢獻力量。粵港澳精英大學之間制度化的合作交流,可以進一步提升區域內高校整體辦學水平和提高合作層次,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新成立“聯盟”將推動三地的教育、人才和科技的深度合作,打造珠三角的人才高地、教育高地。 [7]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主任蘇朝暉稱,粵港澳在教育上溝通往來已經很密切,相信未來三地師生間會有更多交流合作。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吳克儉表示,為成立高校聯盟,三地已經籌備了一年時間。建立人才高地,不能單靠一個地區和一所學校,需要多地多校共同努力,優勢互補,粵港澳高校聯盟成立是三地教育合作發展的里程碑。
廣東省副省長藍佛安認為,聯盟致力於深化三地學生交流和科研合作、協同創新,攜手打造“粵港澳一小時學術圈”。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