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

中国广东省公办高校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收藏
0有用+1
0
广东工业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广工(GDUT)”,学校位于广东省,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 [6],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法艺教结合、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1]
广东工业大学由原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和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995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原广东工学院起始于1952年建立的广东省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校,原广东机械学院起始于1956年建立的广东省机械学校,原华南建设学院(东院)起始于1957年建立的广东省土木工程学校;学校前身于195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2015年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6]
截至2025年5月,广东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广州,拥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番禺、沙河、揭阳等多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300余亩;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开设本科专业92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有教职工4200多人,在校生超5.4万人。 [1] [33] [178]
创办时间
约 1958年 [1]
主管部门
广东省 [177]
知名校友
邱冠周 [88]容柏生 [90]易建联 [89]朱芳雨 [91]
图集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广东工业大学
外文名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6](GDUT)
简    称
广工 [6]
所在地
广州市揭阳市 [1]
创办时间
约 1958年 [1]
办学性质
公办大学 [6]
学校类别
理工 [6]
学校特色
省属重点大学 [1]
广东省高水平建设高校(2015年) [1]
首批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2016年) [82]
国家“111计划”建设高校(2017年) [81]
主管部门
广东省 [177]
现任领导
白建刚 [181](党委书记)邱学青 [16](校长)
专职院士数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40](截至2024年10月)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 [46](截至2024年10月)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 [47-48](截至2024年10月)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49](截至2024年10月)
本科专业
92个(截至2025年5月) [1]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截至2025年5月) [1]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截至2025年5月) [1]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截至2025年5月) [1]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截至2025年5月) [1]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8个(截至2025年5月) [1]
院系设置
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截至2025年5月) [1]
校    训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 [34]
校    歌
逐梦 [34]
地    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 [6](校本部)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 [6](东风路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迎龙路161号 [6](龙洞校区)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市广路钟三路段11号 [6](番禺校区)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粤东新城大学路 [6](揭阳校区)展开
院校代码
11845 [164]
主要奖项
连续5年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5]
2022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一等奖 [86]
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秀组织奖 [87]
知名校友
邱冠周 [88]容柏生 [90]易建联 [89]朱芳雨 [91]
知名教师
杨志峰 [92]邱学青 [93]闵永刚 [94]
占地面积
约 5300 亩 [1](截至2025年5月)
学生人数
超54000人(截至2025年5月) [1]
教职工人数
4200多人(截至2025年5月) [1]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前身溯源

  • 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1952年,广州高工、北江高农、兴宁高工、海南农校、广西第六工校合并组建广州水利土木工程学颈雅颂匙校。1953年,更名为珠江水利学校。1954年,并入武汉长江水利学校。1955年,更名为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1959年1月,广东电力学校、广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广州水利学校、广东省电业局广州中心试验所合并组建广东水利电力学院。 [43]
  • 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1958年,成立广州高等工业学校,同年成立广州工学院,由曾志同志出任第陵渗拔一任党委书记。 [95]1961年6月,湖北科技大学、广东科技学院、广州工学院合并组建中南科学技术学院。 [43]
郭沫若亲笔题写中南科技学院校名
  • 广东工学院
1962年9月,广东水利电力学院、中南科学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广协朽束东工学院 。1970年按照上级安排,广东工学院更名为广东矿冶学院,由广州迁往韶关南华寺办学。 [37] [39]1982年6月,广东矿冶学院恢复校名广东工学院,在原址办学。 [38]
广州工学院旧校徽 [38]
  • 广东机械学院
1956年建立的广东省机械学校,该校原为广东省重点中专之一,1976年开始办大专班,1977 年秋正式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以原广东省机械学校为基础改建为省属工科院校——广东机械学院。校园占地面积115,969平方米。学院成立初期,行政上级是广东省机械厅,1988年1月1日正式交由广东省高等教育局领导。1989年3月,广东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成立后,归高工委领导。1993年,专业进行改造与调整,由原来的4系1部增加为8系1部:机械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制冷工程系、工业自动化系、计算机系、外经贸与管理系、会计系、外语系和基础课部,共17个本专科专业。 [41] [43]
广东机械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广东机械学院
广东机械学院
  • 华南建设学院
1956年,创办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干部培训班。1958年,改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由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双重主管。1960年,改为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由广东省城市建设局和广东省高等教育局双重主管。1964-1965年,学校停办。1965年9月,学校复办,更名为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1968-1973年,学校停办。1973年8月,复办为中专,学校更名为广东省建筑工程学校。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复办广东省建筑工程专科学校,开设了建筑学、工民建筑和建筑设备专业,学制三年。1991学校更名为华南建设学院(东院),于10月5日正式挂牌。 [29] [43]
华南建设学院华南建设学院华南建设学院华南建设学院
华南建设学院

合并重组

1995年6月,广东工学院、广东机械学院、华南建设学院东院合并组建广东工业大学。 [43]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2008年进入广东省“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行列。 [95]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55]2009年,进入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行列 [96]。2011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54]2012年,通过广东省“211工程”三期建设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检查验收。 [97]2014年,成为“世界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 [31]。2015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11月17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揭牌成立。 [156]2016年,入选桨再广东省高水平理工科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96]并枣达成为首批粤港澳高校联盟入盟高校。 [27]
2017年,入选教育部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并成为“大学通识联盟”成员 [26] [157];6月,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联盟”; [161]同年,成为“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成员并入选“111计划”。 [126] [153]2018年,进入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建设高校。 [24]2020年10月,被认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25]2021年,广东工业大学揭阳校区成立; [30]同年,加入教育部“2011计划”并入选为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成员。 [159-160] [163]2022年,获评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44]9月16日,广东工业大学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鲲鹏&昇腾开发者创享社”。 [54]
2023年10月22日,广东工业大学参与发起的新材料先进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 [61]同年,由广东工业大学依托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组织粤港澳大湾区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会正式获批成立。 [62]11月11日,广东工业大学校史馆正式开馆。 [63]同月,坐落于广东工业大学东风永讲虹路校区的广东省工业设计展览馆开馆。 [64]2024年3月20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与广东工业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广东工业大学举行,“广东危化品安全技术研究基地”揭牌成立。 [65]3月29日,大学城校区文化活动中心青春报告厅正式启用。 [66]
2024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与华为签署了“鲲鹏昇腾原民束才生人才促进计划”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家签约合作高校。 [174]9月26日,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 [175]11月15日,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广工大)联合研发基地在广东工业大学正式揭牌。 [176]
2025年6月15日,广东工业大学美术馆揭战订牌成立 [180]6月18日,广东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 [182]
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沿革图 [165]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设有25个学院、2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 [1]
2024年广东工业大学招生专业
学院
专业名称
学制
机械电子工程(创新班)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智能感知工程
四年
工业工程
四年
新能源汽车工程
四年
智能制造工程
四年
自动化(创新班)
四年
自动化类(含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专业)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物联网工程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创新班)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能源化学工程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应用化学
四年
化学
四年
电子信息工程(腾创班)
四年
电子信息类(含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四年
土木工程
四年
土木工程(创新班)
四年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四年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程管理
四年
交通运输
四年
测绘工程
四年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专业)
四年
会计学
四年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
四年
电子商务
四年
土地资源管理
四年
土地资源管理(创新班)
四年
会计学(中澳班)
四年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澳班)
四年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四年
人工智能(创新班)
四年
材料类(创新班)
四年
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四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四年
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四年
环境工程
四年
环境科学
四年
环境科学(创新班)
四年
安全工程
四年
外国语言文学类(含英语、翻译、商务英语专业)
四年
英语(中英班)
四年
日语
四年
数学类(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四年
应用统计学
四年
数学与应用数学(创新班)
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
四年
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班)
四年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四年
应用物理学
四年
工业设计
四年
数字媒体技术
四年
环境设计
四年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产品设计
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服装与服饰设计
四年
美术学
四年
表演
四年
法学
四年
法学(中澳班)
四年
社会工作
四年
城乡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班)
四年
建筑学
四年
城乡规划
四年
风景园林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四年
金融工程
四年
数字经济
四年
生物工程
四年
制药工程
四年
生物医学工程
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创新班)
四年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四年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四年
环境生态工程(创新班)
四年
环境生态工程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班)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德班)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国际班)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英班)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班)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英班)
四年
土木工程(国际班)
四年
工商管理(国际班)
四年
工商管理(中澳班)
四年
机械电子工程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电子商务
四年
人工智能
四年
土木工程
四年
产品设计
四年
运动训练
四年
-
-
广东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
-
-
-
-
广东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
参考资料: [36] [42] [175]
注:表格内容与学校官网简介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有省重点学科15个,省“冲一流”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学、社会科学总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行列,其中3个学科进入1‰(工程学已进入前0.3‰)。 [1]
博士后流动站
设站学院
流动站名称
学科领域
流动站负责人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机电、材料、自动化、力学、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数学、物理、能源工程、工业工程
张永康
自动化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自动化、信息工程、计算机、光电工程、IC设计、数学、测量、机电、系统工程
徐维超
轻工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化工、环境、材料、制药、能源工程
王铁军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管理、经贸、数学、国土规划
张德鹏
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材料工程、能源工程、物理、化工、微电子、建筑材料、光电工程
罗向龙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生态学(包括产业生态学)、地理学、系统科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海洋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化学科学与工程
宁寻安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
参考资料: [7] [67]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按学科排列)
门类代码、名称
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授权年月
08 工学
0802
机械工程
2006.01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1.03
08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2018.03
0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2011.03
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1.11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2011.03
0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2018.03
12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2006.01
参考资料: [158]
广东工业大学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按单位排列)
学位点管理单位
专业学位博士授权(授权年月)
机电工程学院
085501机械(机械工程 领域) (2021.11)
085502机械(车辆工程 领域) (2021.11)
085503机械(航空工程 领域) (2021.11)
085504机械(航天工程 领域) (2021.11)
085509机械(智能制造技术 领域)(2021.11)
085510机械(机器人工程 领域)(2021.11)
自动化学院
085509机械(控制工程 领域) (2021.11)
085510机械(机器人工程 领域) (2021.11)
信息工程学院
085509机械(智能制造技术 领域) (2021.11)
材料与能源学院
085509机械(智能制造技术 领域) (2021.11)
参考资料: [59]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按单位排列)
学位点管理单位
一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授权年月)
二级学科点硕士学位授权(授权年月)
机电工程学院
0802机械工程
(2006.01)
08020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1996.09)
080202 机械电子工程 (1993.12)
080203 机械设计及理论 (1998.06)
080204 车辆工程 (2006.01)
0802Z1 工业工程 (2006年学校自设)
0804仪器科学与技术
(2011.03)
080401 精密仪器及机械 (2006.01)
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2000.12)
自动化学院
0808电气工程
(2006.01)
080801 电机与电器 (2006.01)
08080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003.09)
080803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2006.01)未招生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998.06)
080805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2006.01)
/
080902 电路与系统 (2006.01)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2006.01)
08110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986.07)
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998.06)
081103 系统工程 (2000.12)
081104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2006.01)
081105 导航、制导与控制 (2006.01)未招生
轻工化工学院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2006.01)
081701 化学工程 (2006.01)
081702 化学工艺 (1998.06)
081704 应用化学 (1986.06)
081705 工业催化 (2006.01)
0832食品科学与工程
(2021.11)
083201 食品科学(2003.09 获得授权,2015年动态调整撤销;2021.11恢复)
083202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2021.11)
083203 农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2021.11)
083204 水产品加工及储藏工程(2021.11)
信息工程学院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2011.03)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2006.01)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2003.09)
081002 信息获取与控制(2011年12月学校自设;2020年12月学校撤销)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
080104 工程力学(2003.09获得授权,2015年动态调整撤销)
-
0805Z2 土木材料与工程(2013.12学校自设)
0814土木工程
(2011.03)
081401 岩土工程(2000.12)
081402 结构工程(2003.09)
081403 市政工程(2006.01)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2011.03)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1.03)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2006.01)
0814Z1 土木工程测量与灾害监测(2014.06学校自设)
0816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5.11)
0816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2015.11)
081602 摄影测量与遥感(2015.11)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015.11)
管理学院
1201管理科学与工程
(2000.12)
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1201Z2 工业企业管理(2013.12学校自设)
1202工商管理
(2006.01)
120201 会计学(2006.01)
120202 企业管理(1996.11)
120203 旅游管理(2006.01)
120204 技术经济及管理(2003.09)
1204公共管理
(2018.03)
120401 行政管理(2018.03)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2018.03)
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2018.03)
120404 社会保障(2018.03)
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2006.01)
计算机学院
-
0811Z1计算机应用工程(2011年12月学校自设,2021年12月学校撤销)
0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06.01)
081201 计算机系统结构(2003.09)
0812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00.12)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1996.09)
0835软件工程
(2011.08)
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材料与能源学院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6.01)
080502 材料学(1996.09)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1998.06)
0805Z1 能源材料与工程(2013.12学校自设)
0805Z3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4.12学校自设)
0807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011.03)
080701 工程热物理(2011.03)
080702 热能工程(2006.01)
080703 动力机械及工程(2011.03)
080704 流体机械及工程(2011.04)
080705 制冷及低温工程(2011.03)
080706 化工过程机械(2011.03)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0817Z1 环境化工(2011.12学校自设)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2006.01)
083001 环境科学(2003.09)
083002 环境工程(1996.09)
数学与统计学院
0701数学
(2011.03)
070101 基础数学(2011.03)
070102 计算数学(2011.03)
0701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1.03)
070104 应用数学(2003.09)
070105 运筹学与控制论(2011.03)
0810Z1 信息处理与优化计算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
080501 材料物理与化学(2000.12)
0809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1.03)
080901 物理电子学(2003.09)
0809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2011.11)
0803光学工程
(2018.03)
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艺术与设计学院
/
0802Z2 工业设计与创意产品(2012.12学校自设)
1305设计学
(2011.08)
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1305Z1 绘画创作与理论(2012.12学校自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0813建筑学
(2015.11)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2015.11)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5.11)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2015.11)
081304 建筑技术科学(2015.11)
0833城乡规划学
(2018.03)
国家目录中不设二级学科
/
1305Z2 建筑与城市设计(2012.12学校自设)
经济学院
0202应用经济学
(2015.11)
020201 国民经济学(2015.11)
020202 区域经济学(2015.11)
020203 财政学(2015.11)
020204 金融学(2015.11)
020205 产业经济学(2015.11)
020206 国际贸易学(2015.11)
020207 劳动经济学(2015.11)
020208 统计学(2015.11)
020209 数量经济学(2015.11)
020210 国防经济(2015.11)
/
0811Z2 数字经济系统优化(2021.09 学校自设)
法学院
/
120401 行政管理(2018.03)
/
1202Z3 企业合规风险管理(2022.03 学校自设)
生物医药学院
/
0817Z2 制药工程(2012.12学校自设)
/
081703 生物化工(2011.03)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0830环境科学与工程
(2018.0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1204Z1 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与政务管理(2019.12学校自设)
集成电路学院
1401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2022.07)
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003.09)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参考资料: [8]
广东工业大学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按单位排列)
学位点管理单位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授权年月)
国家对应调整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机械工程领域)(2021.06)
机械(车辆工程领域)(2021.06)
机械(智能制造技术领域)(2021.06)
机械(机器人工程领域)(2021.06)
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工程领域)(2021.06)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19.05)
机械工程(1999.09)
工业工程(2002.05)
仪器仪表工程(2010.09)
自动化学院
电子信息(控制工程领域) (2021.06)
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 (2021.06)
能源动力(电气工程领域) (2021.06)
电气工程(2005.06)
控制工程(2001.04)
轻工化工学院
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领域) (2021.06)
化学工程(1999.09)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2021.06)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2021.06)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2021.06)
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 (2021.06)
电子与通信工程(2004.06)
集成电路工程(2006.06)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水利(土木工程领域) (2021.06)
土木水利(海洋工程领域) (2021.06)
土木水利(市政工程(含给排水等)领域)(2021.06)
土木水利(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 领域)(2021.06)
资源与环境(测绘工程领域) (2021.06)
工程管理 (2010.09)
交通运输 (2021.11)
建筑与土木工程(2005.06)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2003.09)
会计 (2014.05)
项目管理 (2019.05)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05)
项目管理(2004.06)
物流工程(2006.06)
计算机学院
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领域) (2021.06)
电子信息(软件工程领域) (2021.06)
电子信息(人工智能领域) (2021.06)
电子信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2021.06)
软件工程(2002.03)
计算机技术(2002.05)
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与化工(材料工程领域) (2021.06)
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 (2021.06)
085204 材料工程(2002.05)
085206 动力工程(2010.04)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 (2021.06)
资源与环境(安全工程领域) (2021.06)
085229 环境工程(2001.04)
数学与统计学院
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与工程领域) (2021.06)
/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 (2021.06)
电子信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2021.06)
/
艺术与设计学院
机械(工业设计工程领域)(2021.06)
艺术(2018.03)
工业设计工程(2010.04)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土木水利(人工环境工程(含供热、通风及空调等)领域)(2021.06)
风景园林(2021.11)
建筑与土木工程(建筑与城市规划方向)(2011.12自设方向)
经济学院
金融(2018.03)
国际商务(2021.11)
/
法学院
社会工作(2018.03)
/
外国语学院
翻译(英语笔译)(2014.05)
翻译(日语笔译)(2014.05)
/
生物医药学院
电子信息(生物医学工程领域)(2021.06)
生物与医药(2021.11)
/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领域)(2021.06)
/
集成电路学院
电子信息(集成电路工程领域)(2021.06)
/
参考资料: [32]
重点学科
名称
专业
广东省重点学科
攀峰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设计学
优势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特色重点学科二级学科
应用数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企业管理
广东省“冲一流”学科
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设计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参考资料: [9]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4200多人,拥有各类高层次人才千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9人次入选科睿唯安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居内地高校第35位,164人次入选斯坦福大学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1] [33] [68]
高层次人才
类别
名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谢胜利 [47]闵永刚 [48]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
国家“杰青”
谢胜利、鲁仁全 [15]
教育部高层次人才
鲁仁全 [15]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付敏跃、赖来利、苏春翌、刘德荣 [15]
国家“万人计划”
鲁仁全、何昭水、李鸿一、吴宗泽、周郭许 [15]
国家“优青”
何昭水、余荣、李鸿一、杨祖元、吴元清 [15]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鲁仁全、何昭水、李鸿一、刘治、杨祖元 [15]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
鲁仁全、何昭水、周郭许、刘治 [15]
“珠江学者”青年学者
徐雍、孟伟、吴元清 [15]
广东省“杰青”
刘治、刘波、周琪、杨祖元、吴元清、李攀硕 [15]
“广东特支计划”
何昭水、吴宗泽、余荣、杨祖元 [15]
广东省教学名师
章云、刘旭红、金朝永 [99]、杜青平 [100]、肖小亭 [101]、张毕西 [102]、王成勇 [103]、莫赞 [104]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控制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14]
省级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
岭南灰塑名师工作室 [50]
注:名单不全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7个、一流本科课程21门,2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等专业认证/评估。共获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27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项、“四新”项目4项。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近四届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7项。2012—2024年,学校捧得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获特等奖4项;连续七届夺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捧得五届“优胜杯”。2020—2024年,学校连续五届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夺金,获得年度全国唯一“乡村振兴奖”。2022年、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分别位列全国第22、14位,连续两年蝉联广东省第一。各运动队共计获得体育赛事冠军国际级4项、国家级47项、省级132项。男子篮球队获第六届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第25届CUBAL一级联赛、大超联赛等总冠军,2名高水平运动员通过选秀进入CBA(陈国豪、邵炜昀);男子足球获全国大运会、全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总冠军;获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女团冠军(杨诗璐)。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岭南灰塑)。 [1] [33] [68] [162]
广东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团队项目立项清单(国家级、省级)
团队名称
带头人
所在部门
年度
级别
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郭钟宁
机电工程学院
2008
国家级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团队
王成勇
机电工程学院
2021
化工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团队
余林
轻工化工学院
2011
省级
材料制备与加工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张海燕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1
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金朝永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1
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章云
自动化学院
2014
信息获取与处理课程群教学团队
骆德汉
信息工程学院
201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
陈晓茹
外国语学院
201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
张成科
经济学院
2015
建筑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
朱雪梅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5
市场营销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张德鹏
管理学院
2015
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王振友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5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成思源
机电工程学院
2016
篮球运动教学团队
唐新发
体育部
2016
机器人项目课程教学团队
陈玮
自动化、机电等
2016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团队
吴福根
实验教学部
2017
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群教学团队
李丽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17
科技金融创新班教学团队
孙有发
经济学院
2018
体验设计教学团队
胡飞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8
网络工程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滕少华
计算机学院
2018
制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赵肃清
生物医药学院
2019
多源融合的建筑学在线课程群教学团队
刘旭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9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学团队
宁寻安
环境学院
2019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团队
韩一石
信息工程学院
2019
土木工程实验教学团队
郭永昌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20
化工专业教学团队
方岩雄
轻工化工学院
2020
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团队
傅明辉
生物医药学院
2020
参考资料: [13]
广东工业大学国家级优势专业
类别
专业名称
设置年份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1
自动化
2011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1
信息工程
2011
软件工程
2013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2013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07
自动化
2007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08
土木工程
2009
工商管理
2010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09
环境工程
2010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3
参考资料: [68]
广东工业大学省级以上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名称
级别
立项时间
工商管理、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土木工程、信息工程、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自动化
国家级
201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生态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建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通信工程、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信息与计算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20
经济学、法学、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工程管理、市场营销、服装与服饰设计
2021
金属材料工程、网络工程、建筑学、产品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
2019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城乡规划、经济学、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技术、法学、物联网工程
2020
翻译、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测控技术与仪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器人工程、环境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视觉传达设计
2021
参考资料: [10]
广东工业大学专业认证、专业评估情况表
本科专业
认证单位
认证结论及有效期
建筑学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
通过评估,2023年复评通过
2014.05-2026.05
工程管理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
通过评估
2015.05-2026.05
城乡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城乡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
通过评估,2023年复评通过
2015.05-2027.05
土木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5.05-2024.12(有条件)
自动化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7.01-2025.12(有条件)
制药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8.01-2023.12(有条件)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
通过评估
2018.05-2023.05
信息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9.01-2024.12(有条件)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9.01-2024.12(有条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9.01-2024.12(有条件)
金属材料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19.01-2024.12(有条件)
通信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0.01-2025.12(有条件)
网络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0.01-2025.12(有条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0.01-2025.12(有条件)
环境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0.01-2025.12(有条件)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住房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
通过认证
2020.05-2023.05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1.01-2026.12(有条件)
电子科学与技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1.01-2026.12(有条件)
食品科学与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1.01-2026.12(有条件)
工业设计
中华工程教育学会
通过认证
2021.01-2023.12(有条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
通过认证
2022.01-2027.12(有条件)
参考资料: [53]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类项目清单
项目类别
课程名称
负责人
学院
级别
立项年份
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 [108]
易露霞
经济贸易学院
国家级
2010
精品资源共享课
工程制图 [106]
冯开平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13
精品视频公开课
探秘自动化 [107]
章云
自动化学院
国家级
2014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许泽浩
创新创业学院
国家级
2020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岭南衣裳
孙恩乐
通识教育中心
国家级
2020
线下一流课程
服务体验设计(2)
胡飞
艺术与设计学院
国家级
2020
钢结构设计原理
李丽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20
自动控制原理
章云
自动化学院
国家级
2020
机械制造基础
王成勇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20
线上一流课程
海外华侨华人
王文艳
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国家级
2023
音乐漫步
王勇杰
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国家级
2023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市场营销学
张德鹏
管理学院
国家级
2023
机械设计
潘继生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23
建筑设计 (4)
刘旭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家级
2023
建筑与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朱雪梅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国家级
2023
电路
杨健
自动化学院
国家级
2023
线下一流课程
创业管理
祁明德
管理学院
国家级
2023
高等数学
王振友
数学与统计学院
国家级
2023
创新方法
成思源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23
工程训练
谢小柱
实验教学部
国家级
2023
数字电子技术
谢云
自动化学院
国家级
2023
土力学
刘勇健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23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宁寻安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级
2023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培养乡村振兴人才社会实践
陈颖
材料与能源学院
国家级
2023
参考资料: [69] [105]
广东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类项目立项表
项目类别
立项年份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申报人单位
项目级别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1
机械制造基础
王成勇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名师和团队
王成勇、王启民、郑李娟、袁志山、隋建波
王成勇
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级
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
2023
广东工业大学
胡钦太
-
省级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栾天罡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天然药物化学
郑俊霞
生物医药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土力学
刘勇健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周永旺
自动化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曾思明
实验教学部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王振友
数学与统计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以体育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龚建林
体育学院
省级
“粤教阅心”课程思政大家谈典型案例
“勇担工匠使命,助力湾区振兴”——《专业调研》
王萍
艺术与设计学院
省级
“粤教阅心”课程思政大家谈典型案例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重大风险治理中的人权保障
房亚明
图书馆
省级
“粤教阅心”课程思政大家谈典型案例
立德树人视域下包装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王娟
艺术与设计学院
省级
“粤教阅心”课程思政大家谈典型案例
基于价值塑造与使命担当为引领的《工程伦理》课程双重育人新模式
曹凤霞
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021
机械制造基础
王成勇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钢结构设计原理
何嘉年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生命的环境演绎
杜青平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建筑设计(4)
刘旭红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电路
杨健
自动化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信号与系统》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谭北海
自动化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现代传媒与批判性思维》之“舆论监督与媒介审判”
张丽平
通识教育中心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公共关系学
朱媛媛
法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设计学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张黎
艺术与设计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成思源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团队
土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群课程思政教学团队
李丽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李冰
机电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固体物理
蔡伟通
材料与能源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综合设计基础
汤晓颖
艺术与设计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大学物理第十六章第一节
李文华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大学物理实验 实验十二:迈克耳孙干涉实验
庞玮
实验教学部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模拟电子技术第三章第二节
孙粤辉
信息工程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数据结构 第五章(归并排序)
苏庆
计算机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管理学第二章(管理环境)
吴江秋
管理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模拟电子技术第七章(正弦波振荡电路)
夏益民
自动化学院
省级
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化工原理第十章(精馏原理及物料衡算)
朱东雨
轻工化工学院
省级
参考资料: [51]
广东工业大学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类项目立项清单(国家级、省级)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申报学院
级别
立项年份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艺术学实践教育基地
方海
艺术设计学院
国家级
2013
环境保护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汤兵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省级
2012
广东工业大学中山环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梅胜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材料加工与能源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肖小亭
材料与能源学院
电气电子信息实践教学基地
王钦若
自动化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药集团工程教育实践基地
余林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郭钟宁
机电工程学院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类专业实践基地
张德鹏
管理学院
2013
广东工业大学—立白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杜志云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成思源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朱雪梅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王钦若
自动化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章国豪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计算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程良伦
计算机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精电思威特汉威高端电子元器件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李瑜煜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4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
朱江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中国民生银行实践教育基地
唐更华
经济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大凌公司光电精密制造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吴黎明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中海物流(深圳)有限公司物流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李松庆
管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数控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实践基地
陈新度、杨海东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睿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何韶颖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太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应用统计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温洁嫦
数学与统计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奥威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王永华
自动化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珐玛珈(广州)包装设备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赵荣丽
机电工程学院
2015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道一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凌捷
计算机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广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孙玉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朱雪梅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万和电气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刘建强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沧恒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王桂棠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
王永华
自动化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市浩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唐露新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腾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滕少华
计算机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肖小亭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诺金制药有限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赵肃清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中国对外贸易广州展览总公司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陈原
经济学院
高精轻质化汽车轮毂工程实践教学基地
李风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6
广东工业大学-增城普惠金融促进会实践教学基地
何斌
管理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蔡述庭
自动化学院
2017
广东工业大学-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实践教学基地
黄荣斌
经济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张伟
物理与光电学院
2018
广东工业大学-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校外实践 教育基地
陈思哲
自动化学院
2020
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
李丽娟
教务处
2020
参考资料: [11]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省级)
学院
示范中心名称
级别
负责人
所属年份
获得时间
实验教学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吴福根、周益昌
2005
2006.9
轻工化工学院
基础化学与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余林、郭建维
2005
2006.9
实验教学部
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国级
谢小柱
2005省
2007国
2006.9
2007.11
实验教学部
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徐小明、冯卓霖
2004
2004
实验教学部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禹思敏、彭端
2006
2006.10
自动化学院
电气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国级
章云
2006省
2015国
2006.10
2016.1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成思源
2007
2007.10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与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吴伟民
2007
2007.10
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徐杜、李扬
2007
2007.10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国级
李丽娟
2009省
2013国
2010.4
2013.7
实验教学部
机电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省级
骆少明、吴福根、于兆勤
2011
2011.1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刘国光
2012
2012.1
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张海燕
2012
2012.1
管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莫赞
2012
2012.1
自动化学院
电力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吴杰康
2013
2013.8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刘锋
2013
2013.8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光电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陈丽
2014
2014.7
轻工化工学院
制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赵肃清
2014
2014.7
自动化学院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谢云
2014
2014.7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协同设计与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
冯为民
2014
2014.7
轻工化工学院
轻工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国级
方岩雄
2015国、省
2016.1
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外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陈晓茹
2015
2015.7
信息工程学院
移动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韩国军
2015
2015.7
实验教学部
现代制造与智能装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
何汉武
2016
2016.10
通识教育中心、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工科公共艺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王勇杰
2016
2016.10
计算机学院
软件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凌捷
2017
2017.1
自动化学院
广东省物联网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谢胜利
2017
2017.1
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成形制造与先进模具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章峥嵘
2019
2019.12
艺术与设计学院
设计类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王娟
2020
2020.12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广东省测绘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
吴希文
2020
2020.12
参考资料: [12] [127]
广东工业大学省级协同育人平台立项清单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姓名
申报人单位
立项年份
面向制造业的多样化人才培养协同育人中心
郭钟宁
机电工程学院
2014
工业设计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基地
方海
艺术设计学院
2016
参考资料: [52]
广东工业大学省级以上实验区项目立项清单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申报人单位
立项年份
与国际水准全方位接轨的现代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方海
艺术设计学院
2011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张德鹏
管理学院
2011
产学全程结合的地方院校制造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骆少明
教务处
2011
面向制造专业镇协同创新平台的材料加工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实验区
章争荣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2
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陈新
广东工业大学
2012
依托IC产业化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章国豪
信息工程学院
2014
面向模具专业镇的“政产学用”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肖小亭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4
多专业融合工程实践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徐小明
实验教学部
2014
基于强化数理基础的工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温洁嫦
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4
电气信息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创新平台建设
高军礼
自动化学院
2014
依托学科竞赛的跨学科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阳林
机电工程学院
2014
创新拔尖人才英语教学实验区
陈晓茹
外国语学院
2014
以基于OBE的基础实验课程群教改为突破口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徐海水
实验教学部
2016
参考资料: [23]
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省级)
单位
级别
牵头学院
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级
机电工程学院
佛山市南海区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
国家级
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
省级
法学院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深圳兰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省级
生物医药学院
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集成电路学院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省级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州美啊教育有限公司
省级
艺术与设计学院
呈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州羊城通有限公司
省级
自动化学院
粤芯半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集成电路学院
汕头广工大协同创新研究院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省级
生物医药学院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佛山轻子精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佛山智昂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
省级
经济学院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自动化学院
广东百味佳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浩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州市增城区城乡规划与测绘地理信息研究院
省级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东信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
自动化学院
广州银禾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兴泽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州欧科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北明软件有限公司
省级
计算机学院
东莞金研精密研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工业园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深圳市金百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科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万事泰集团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佛山市科莱机器人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
省级
自动化学院
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广州市昕恒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博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博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自动化学院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轩辕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计算机学院
广东广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州市番禺科腾工业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省级
数学与统计学院
佛山市南海区瀚天科技城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省级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自动化学院
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省级
信息工程学院
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与广州大学联合)
省级
自动化学院
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联合)
省级
生物医药学院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省级
自动化学院
中国电器科学院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所(原: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省级
材料与能源学院
广东省科学院化工研究所(原: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
省级
轻工化工学院
广州市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省级
机电工程学院
参考资料: [70](截至2023年9月)
  • 教学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6项(主持5项,参与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近3届获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参与1项)、二等奖17项;获得国家级“四新”项目4项。近年来,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310项。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近四届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2项、二等奖2项,省级以上奖项31项 [1]
教学成果奖获奖列表
获奖等级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年度
国家级二等奖
发挥社会实践教育功能,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109]
广东工业大学
1993年
国家级二等奖
高校合并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2001年
国家级二等奖
广州石牌六校共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探索与实践(广东工业大学排名第四)
广东工业大学
2005年
国家级二等奖
地方工科院校实验课程化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广东工业大学
2009年
国家级二等奖
基于智能教学平台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武汉科技学院、广东工业大学
2009年
国家级二等奖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多样性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2014年
国家级二等奖
面向产业需求、多维协同的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
广东工业大学
2018年
注:仅列举部分
参考资料: [22]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截至2025年5月,学校与国(境)外超170所知名大学和机构合作。成立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等研究平台等智库机构,举办新兴经济体论坛等品牌活动。与诺贝尔奖得主共建智能材料与绿色电化学联合实验室。成立中外联合培养交流中心,开设8个国际联合培养项目。打造“留学广工”品牌,对国际学生开放所有中文授课本硕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英文授课本科专业试点招生。建有完善的非学历汉语言培训体系。2024年吸引了来自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580名国际学生到校学习。 [1] [110]
国际交流
项目名称
学校
学期交换项目
韩国檀国大学、日本弘前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日本千叶大学Top-Design顶尖设计专业课程项目(资助项目)、延世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爱丁堡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爱丁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波兰克拉科夫理工大学 [111]
学位留学项目
2024法国南特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资助项目)、2023法国南特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3+1+X及硕士直升项目、2022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3+1+X硕士直通项目、广东工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3+1+X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广东工业大学-西澳大学3+2翻译学本硕连读联合培养项目、西澳大学2+2数学与统计专业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美国圣托马斯大学法学院3+1联合培养项目、西澳大学2+2数学与统计专业双学士联合培养项目、2020年美国普渡大学西北校区1+1访学计划(研究生)、2020年美国普渡大学西北校区4+0.5+1访学计划(本科四年级)、2020年美国普渡大学西北校区3+1访学计划(本科三年级)、爱知东邦大学“2.5+2”双学位留学项目、“3+1”短期留学项目、2019法国南特大学联合培养双硕士项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3+2硕士学位项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UIC)3+1交换生项目等 [112]
短期文化交流项目
2024年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夏令营、2024暑期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奖学金项目、2024年暑假美国鲍尔州立大学访学项目、2024年剑桥大学暑假前沿学科交流项目、2024年慕尼黑工业大学暑期前沿学科交流项目、2024暑假新加坡国立大学线下访学项目、2024暑假南洋理工大学线下访学项目、2024暑假日本千叶大学可穿戴设备设计工作坊(资助项目)、爱尔兰国家科技园世界顶尖高科技企业创新实训项目、国际组织实习计划(欧洲实地)项目、2024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暑期学分项目、2024年暑期牛津大学学术项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方向)、202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暑期学分项目、2024暑期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访学项目等 [113]
中外合作办学
广东工业大学与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东工业大学“2+2”本科国际班 [114]
注:仅列举部分项目
  • 国内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广东工业大学与国内多个企业、高校进行交流合作,具体如下:
国内交流
项目
名称
来访交流
嘉兴大学副校长於建明一行来校交流 [128]
广东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吕晖来访调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29]
华为高校人才与科研生态发展部副部长崔玫芳来校推进创享社高质量建设 [130]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一行来校交流 [131]
湖南工业大学到学校交流 [132]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一行访问广工并作学术报告 [133]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魏士强一行到广东工业大学调研指导 [134]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云良一行来校调研 [135]
惠州学院来校调研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13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来校调研交流 [137]
港澳合作
校领导会见香港岭南大学调研团 [138]
广东工业大学与澳门城市大学合作共建首个粤澳创新创业融合服务中心 [139]
邱学青校长会见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 [140]
广东工业大学与岭南大学共建首个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服务中心 [141]
广东工业大学联合香港岭南大学成功举办“粤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坊” [142]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景深来访 [143]
香港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姚祖辉来访 [144]
校领导与香港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会谈 [145]
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荣获粤澳青创国际产业加速器“十佳合作伙伴” [146]
广东工业大学赴香港科技大学交流创新创业工作 [147]
业界合作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幕墙工程分会与广东工业大学达成创新创业框架合作 [148]
广东工业大学与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共建校企联合创客空间 [149]
广东工业大学与溢思得瑞科技创新集团商谈战略合作 [150]
广东工业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51]
中国体验设计中心落户广东工业大学 [152]
注:仅列举部分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80余个,省级人文社科平台28个。有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智能材料与绿色电化学联合实验室、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等研究平台等智库机构。 [1] [53]
自然科学类平台(国家级)
平台类别
机构名称
依托学院
成立时间
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工具全国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2022年
国家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19年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制造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13年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智能制造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集成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自动化学院
2016年
资料来源: [2]
自然科学类平台(省部级)
平台类别
机构名称
依托学院
成立时间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5年
大湾区城市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2019年
智能检测与制造物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9年
通感融合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信息工程学院
2023年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集成电路软硬件一体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自动化学院、集成电路学院、计算机学院
2022年
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省部共建3C电子产品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9年
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物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与系统集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5年
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粤港澳离散制造智能化联合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9年
粤港澳污染物暴露与健康联合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年
粤港智能制造与协同控制联合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23年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计算机集成制造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1996年
广东省物联网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1年
广东省功能软凝聚态物质重点实验室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4年
广东省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5年
广东省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18年
广东省环境催化与健康风险控制重点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
广东省流域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
2019年
广东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信息工程学院
2020年
广东省微创手术器械设计与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21年
广东省植物资源生物炼制重点实验室
轻工化工学院
2021年
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22年
广东省传感物理与系统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024年
广东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海珠湿地复合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2024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卓越中心
广东省高等学校湾区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基础研究卓越中心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2023年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省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轻工化工学院
2011年
广东省电化学储能电池和太阳能转换与储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2年
广东省工业设计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3年
广东省信息存储与编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13年
广东省建筑业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13年
广东省物联网与控制专用芯片及系统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学院
2013年
广东省药食两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轻工化工学院
2013年
广东省车载传感网与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动化学院
2014年
广东省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
广东省大数据安全与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学院
2015年
广东省仿生嗅觉与信息融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15年
广东省数字媒体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5年
广东省绿色制造能效优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5年
广东省固体废物资源化与无害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6年
广东省科研及生化检测用试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轻工化工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通用高分子材料稳定性改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轻工化工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高分子绿色制造与功能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通信技术与专用核心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16年
广东省虚拟现实及可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6年
广东省印制电子电路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6年
广东省数字化服装集成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6年
广东省现代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6年
广东省可持续设计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6年
广东省人机交互与视频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面向行业服务的大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学院
2016年
广东省城乡更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面向智能制造的超高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动化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金属薄板节材精密分切技术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焊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高技术陶瓷精密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机电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光催化技术集成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结构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高性能新型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功能化妆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轻工化工学院
2017年
广东省面向能源互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动化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绿色城乡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类脑计算与深度学习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知识工程与协同计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学院
2017年
广东省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7年
广东省离散制造知识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自动化学院
2018年
广东省先进金属材料及成形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9年
广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2021年
广东省光刻胶与先进封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24年
广东省医工交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物医药学院
2024年
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
粤港制造物联网联合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10年
粤港制造云服务国际合作基地
信息工程学院
2014年
电磁波材料和器件检测及应用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0年
面向大湾区微流控技术及其应用国际合作平台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8年
广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广东省储能材料与器件工程实验室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8年
广东省制造物联网技术工程实验室
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
广东省新一代通讯芯片与射频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20年
广东省经信委工程中心
广东省物联网共性技术研发工程中心
自动化学院
2011年
参考资料: [3]
自然科学类平台(厅局级)
平台类别
机构名称
依托学院
成立时间
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装备与集成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01年
广东工业大学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04年
广东工业大学清洁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轻工化工学院
2004年
广东工业大学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05年
广东工业大学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重点实验室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
广东工业大学电力节能与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学院
2007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东高校土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08年
广东高校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轻工化工学院
2009年
广东高校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学院
2011年
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3年
广东高校制造和知识产权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信息工程学院
2013年
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混泥土结构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高性能结构与材料联合研究中心)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2013年
基于3D仿组织技术的天然抗肿瘤药物发现(GDUT-Reugters新药研发联合实验室)
生物医药学院
2015年
广东省高校产学研基地
广东高校RFID在离散制造业信息化应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信息工程学院
2006年
广东高校机电产品自动化与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
2007年
广东高校大型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产业化产学研结合示范(创新培养)基地
自动化学院
2008年
广东高校高性能数控装备及关键功能部件技术与产业化产学研结合示范(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
机电工程学院
2010年
广东高校精细化学品的绿色合成及清洁生产产学研结合示范(暨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
轻工化工学院
2011年
广州市重点实验室
广州市非传统制造技术及装备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2016年
广州市环境催化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环境与科学工程学院
2017年
广州市低维材料与储能器件料重点实验室
材料与能源学院
2018年
广州市清洁交通能源化学重点实验室
轻工化工学院
2020年
参考资料: [5]
人文社科类平台
平台类别
机构名称
主要依托单位
成立时间
级别
广东省重点智库
广东制造业大数据创新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2017年
省级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实验室
经济学院、法学院
2021年
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广东工业大学大数据战略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2015年
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2017年
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教育研究中心
高等教育研究所、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与建设中心
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品牌战略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岭南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研究中心
通识教育中心
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治理与法治保障研究中心
法学院
2022年
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广东工业大学设计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17年
广东工业大学网络和数据法治研究中心
法学院
2021年
广东工业大学人权法治研究中心
法学院
2023年
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岭南灰塑文化传承普及基地
通识教育中心
2021年
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1年
粤港澳设计文化传承与创新基地
艺术与设计学院
2022年
岭南衣裳科普基地
通识教育中心等
2022年
生态文明教育科普基地
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2022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广东工业大学工业企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2009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
广东工业大学工业企业大数据战略决策实验室
经济学院
2016年
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岭南灰塑
通识教育中心
2020年
广州市新型智库
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研究中心
按上级要求挂靠人文社科处
2023年
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广东工业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基地
按上级要求挂靠人文社科处
2021年
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广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基地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017年
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
广州数据法治研究中心
法学院
2020年
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2017年
参考资料: [4]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获批46项,其中,获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原创探索计划类项目3项;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项目50余项;2023、2024年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高水平大学建设以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何梁何利奖3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4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获中国专利银奖3项、优秀奖9项。 [1]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部分)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奖名称
陈新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王成勇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智能集装箱物流安全监控关键技术及系统
吴宗泽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一等奖
著作《融合与创新:教育信息化理论发展》
胡钦太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著作《颠覆性创新:SNM视角》
张光宇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复杂网络化系统状态估计与协调控制
鲁仁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一等奖
参考资料: [17-20]
广东工业大学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清单
等级
奖种
成果名称
主要获奖者或完成人员
完成单位
一等奖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
统计相关信号盲分离理论及应用
周郭许(广东工业大学);谢侃(广东工业大学);何昭水(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
基于盲分离的高精度全场形貌形变层析测量关键技术及应用
谢胜利(广东工业大学);周延周(广东工业大学);范志刚(哈尔滨工业大学);魏东(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赫建(广州市晶华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陆川(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白玉磊(广东工业大学);董博(广东工业大学);欧思嘉(广东工业大学);黄跃珍(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谢卫红(广东工业大学);沈逸江(广东工业大学);杨其宇(广东工业大学)宋鑫;(广州市晶华精密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李建中(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
电子制造柔性产线变型设计与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刘强(广东工业大学);陈新(广东工业大学);冷杰武(广东工业大学);曹锋(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斌(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陆灏铭(深圳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沓世我(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剑锋(大族激光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陈新度(广东工业大学);赵荣丽(广东工业大学)汤晖(广东工业大学);张定(广东工业大学);张浩(广东工业大学);俞爱林(广东工业大学);余意(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
木质素的微结构调控及在微/纳米领域的应用
邱学青(华南理工大学);庞煜霞(华南理工大学);钱 勇(华南理工大学);周明松(华南理工大学);杨东杰(华南理工大学);刘伟峰(华南理工大学);楼宏铭(华南理工大学);李广泽(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黄锦浩(华南理工大学);秦延林(广东工业大学);林绪亮(广东工业大学);方志强(华南理工大学);欧阳新平(华南理工大学);易聪华(华南理工大学);仲以林(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高质高效医疗防护制品制造装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王成勇;刘奕华;李伟秋;陈伟升;倪明堂;杨煜俊;许冠;陈伟斌;高国利;赵辉;郑李娟;郭力;颜炳姜;袁志山;何吉峰
广东工业大学;汇专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巨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中南机械有限公司;东莞市汇通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正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动力电池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及应用
张国庆;许辉勇;汪箭;李新喜;艾邓均;陈斌斌;杨晓青;王明旺;翁静雯;吕又付;周德闯;阳楚雄;雷晶晶;陈小源
广东工业大学;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广东万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
芳香胺折叠体和8-羟基喹啉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应用基础研究
霍延平(广东工业大学);高粱(广东工业大学);彭进平(广东工业大学);曾华强(广东工业大学);孔腾飞(广东工业大学);王俊东(广东工业大学)
-
广东省自然科学奖
复杂未知环境下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
李鸿一(广东工业大学);周琪(广东工业大学);潘英男(渤海大学)
-
广东省技术发明奖
高端金属板带精密高效剪切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
阎秋生(广东工业大学);李忠荣(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黄健明(广东科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路家斌(广东工业大学);谢昭派(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潘继生(广东工业大学);黄超明(广东科盈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高伟强(广东工业大学);朱奕玮(广东工业大学);罗伟坚(广州日宝钢材制品有限公司)
-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新一代国密芯片及信息安全系统
熊晓明;蔡述庭;曹捷;戴序;詹瑞典;刘远;郑欣;胡湘宏;俞斌
广东工业大学;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多媒体处理和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关键技术及核心芯片
刘怡俊;叶武剑;汤锦基;刘震宇;陈靖宇;王帮海;张子文;刘文杰;薛广平;王彦飞
广东工业大学;安凯(广州)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科技进步奖
手性药物新型苯并咪唑类催化剂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及产业化
徐亮;蒙发明;张翠仙;刘艳;毛波;李彦雄;刘毓宏;李跃辉;黄志鸿;周有桂
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
参考资料: [21]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大学城校区图书馆 [166]
截至2021年12月,图书馆各类纸质文献441.85万册,电子图书245.84万册,文献数据库102个,拥有电子博硕士论文1557.72万篇,电子期刊5.58万种。截至2023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411.58万册,当年新增18337册 [45] [68]
  • 电子资源
截至2022年6月,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245.84万册,文献数据库102个,拥有电子博硕士论文1557.72万篇,电子期刊5.58万种,开通了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建立了随书光盘服务系统。积极参与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资源共建共享活动,通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高等学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中心、广东省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广东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广州科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联盟、广州大学城十所高校图书馆等共享服务系统等单位,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协作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获取文献信息的渠道,更好地满足师生文献需求,促进学术交流和图书馆事业发展 [45]
  • 学术期刊
《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杂志(Industrial Engineering Journa)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工程分会会刊,由广东工业大学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协办。本刊为中文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办于1998年,是中国工业工程领域两大期刊之一,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然科学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加入《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网络系统(ChinaInfo)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等 [55]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84年12月,原名《广东工学院学报》。后于1997年第1期起改用现名,现为双月刊。本刊以“立足校内,面向国内外,传播学术理论,重视工程实践”为办刊宗旨,主要刊登机械、材料、电气、电子、自动化、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资源、建筑、管理及有关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并选登具有新见解的学术争鸣文章。入编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来源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等 [57]
《社会工作与管理》
《社会工作与管理》在承继原《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办刊基础上,于2012年转型并于201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更名而成。这是国内第一本由高校出版的社会工作专业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4-1708/C,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7640。本刊聚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社会学和社会治理领域“观点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主要栏目有社会工作、社会政策、社会管理,聚焦广泛的社会问题、政策及其相关理论的探讨与研究。近年来,不断有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综合评价核心期刊(扩展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 [58]

校园文化

播报
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
设计理念:校徽设计以虚实共存的艺术手法,运用五个相同单元的人字形图案,以创办一流品牌学府为核心目标,象征学校以人为本、凝聚各方力量,手拉手构筑安全、宜人、和谐的育人环境,同时寓意广工学子展翅高飞报效国家和人民的远大理想,图形与寓意巧妙结合体现学府人文气息 [34]
设计元素:人字形图案围合的虚形恰好构成广州的市花——英雄花(红棉花),体现广东工业大学位于南中国四季如春,素有花城美誉的地理人文环境,同时象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充满活力和生机的自由、民主的名牌大学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特征 [34]
设计特色:校徽中心图形以书籍和矩形知识模块为平台表现“工”字的虚形,用广东工业大学的英文缩写“GDUT”构成图形化的“业”字,突显“工业”大学的办学性质及工业信息技术的依托背景,中心图形象征学府培养健康快乐、学识渊博的学子犹如破土而出的人才之“苗”,茁壮成长,成就栋梁之材梦想的过程 [34]
目标定位:繁体形式的广东工业大学汉字与简体英文全称以“工业”为核心图形,呈现出有序自由活泼的犹如花蕊的触角,寓意集古今中外文化之精粹,融学府办学理念之智慧,体现学府中西合璧的开放思想和创新精神 [34]
校徽 [6]
色彩设计: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达喜庆、吉祥、活力的色彩识别理论(天时)+英雄花的地域特点(地利)+广工人的热情、友善、进取、创新(人和) [34]
  • 徽章
徽章为题有学校中文名称的长方形证章。学生所用徽章为白底红字;教职工所用徽章为红底白字 [6]
  •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基准色值:C15、M100、Y90、K10)长方形旗帜,中央印有校标和白色、横式中英文标准字校名 [6]
校旗 [6]

精神文化

  • 校训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
释义: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广东工业大学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为学校改革发展凝聚力量。勤奋,体现广东工业大学师生学习和工作的精神状态,是脚踏实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追求卓越、追求进步的精神品质。求是,是坚持实事求是,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创新,是事业的灵魂,是突破、是超越;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在继承和发扬求是精神的基础上追求创新和超越。 [34]
  • 校庆日暨校友返校日
每年11月第二个星期六。 [6]
  • 校歌
校歌是《逐梦》,由广工集体创作歌词,词作家陈道斌执笔,作曲家王喆作曲。 [35]
《逐梦》
《逐梦》
集体词
陈道斌执笔
王喆曲
风起岭之南,潮涌珠江旁。
悠远钟声响,初心意气昂。
金声振,薪火传,工大学府育中梁。
阳光下,春风里,弦歌不辍满庭芳。
风起岭之南,潮涌珠江旁。
逐梦号角响,使命肩上扛。
立大志,勇担当,工大学子美名扬。
求卓越,步步高,扎根南粤铸辉煌。
团结勤奋,携手齐聚力量。
强国有我,韶华不负,我们逐梦为理想。求是创新,写下最美华章。
强国有我,韶华不负,我们逐梦向远方。 [56]
校歌

社团文化

截至2022年9月,广东工业大学共有144个社团,分为体育竞技类、文化艺术类、学术科技类、自律互助类、志愿公益类、思想政治类6大类。 [115]其中,建筑学者协会和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荣获2019年广东省优秀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116]
  • 建筑学者协会
建协,全名“建筑学者协会”,于1996年,由赖冠军师兄在专业老师朱雪梅教授和辅导员何永坚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之所以取“学者”二字,便是希望协会成员可以秉承学者谦虚求知的态度和求实探真的精神,培养社团的学术能力,为建院学子打造一个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 [117]
建筑学者协会建筑学者协会建筑学者协会
建筑学者协会
  • 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
广东工业大学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成立于2004年9月29日,是一个针对全校学生开展关于职业规划、社会实践、就业指导、职场修炼等方面社会工作的服务型学生组织。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是结构完善、部门分工明确且具有高工作效率的学校组织,一直致力于为广东工业大学学子提供更多的就职业信息与培训指导的机会。 [118]
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
北极星职业实践与发展协会

校区情况

播报
编辑

大学城校区

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100号,截至2018年11月,占地面积2394.33亩 [71],设有集成电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轻工化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生物医药学院、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 [74]

龙洞校区

龙洞校区地图 [168]
龙洞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街迎龙路161号,截至2018年7月,占地面积589亩 [72],设有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法学院、经济学院 [74]

东风路校区

东风路校区 [169]
东风路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29号,截至2022年8月,占地面积213亩,设有艺术与设计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校区内的1号、2号以及6号楼是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主要教学楼。3号楼是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教学楼。4号教学楼基本上是留学生在这里上课,研究生的部分课程和工作也会在这里开展。5号教学楼是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主要教学楼 [73]

番禺校区

番禺校区 [170]
番禺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钟村街市广路11号,截至2023年8月,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占地90.3亩 [74-75] [79]

揭阳校区

揭阳校区 [172]
揭阳校区位于广东省揭阳市粤东新城大学路,截至202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首期工程占地约956亩,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设有先进制造学院 [78],揭阳校区共建设了行政楼、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训练馆、体育馆、礼堂、学生宿舍、教师公寓、学术交流中心等单体26栋,校内西区学生宿舍楼每间宿舍约20多平方米可供4名学生入住,房间配备了橱柜、书桌、空调、电热水器等设施 [77]

沙河校区

沙河校区 [171]
沙河校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先烈东路131号,设有沙河园区,截至2021年12月,可使用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未来规划建设总体使用面积可达到20000平方米左右 [76] [79]

行政管理

播报
编辑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党委常委、副校长
副校长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广东省监委驻广东工业大学监察专员
参考资料: [16] [181]

校友情况

播报
编辑
杰出校友
姓名
职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原副校长
建筑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男篮运动员,中国国家篮球队队长
中国篮球运动员,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总经理
中国大陆女模特、演员、主持人
“Bottle Dream”创办人
曾任广东省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长,贵州省省长 [173]
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军事通信技术专家
曾任广州市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华中文信息研究院院长
全国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广州市浩洋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曾红卫
惠州首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中国男子篮球队主教练
参考资料: [28]

所获荣誉

播报
编辑
荣誉
时间
奖项名称
2018年
荣获2018年-2021年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122]
2021年
荣获广东省2021年度征兵工作先进单位 [124]
荣获全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表彰 [125]
2022年
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80]
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优秀组织奖 [119]
获省教育厅高校预防艾滋病和性健康教育优秀案例三等奖 [123]
2023年
2020—2021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60]
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120]
荣获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示范单位 [121]
2024年
荣获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 [83]
荣获首届全国学青会广东省校园组代表团“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84]
2025年
2022—2023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179]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五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住宿费1360元/年
门禁
宿舍条件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4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