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中大、港中大(CUHK),是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在人文學科、數學、計算機科學、經濟與金融、醫學、法律、傳媒、地理等領域堪稱學術重鎮,也是香港唯一同時擁有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圖靈獎及香農獎得主任教的大學。學校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以靈活學分制、書院制、中英兼重和多元文化為特色,是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松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成員,亞洲首家AACSB認證成員,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所在地。
香港中文大學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和聯合書院於1963年合併成立;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生院;1976年,整合不同書院的學系,由大學統一負責;1986年,全面檢討課程結構,改用學分制,並加強通識教育;1998年,率全港之先錄取內地本科生;2014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立。
- 中文名
- 香港中文大學
- 外文名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簡 稱
- 中大、港中大(CUHK)
- 創辦時間
- 1963年10月17日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世界大學聯盟成員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松聯盟成員
AACSB、AMBA認證 - 主管部門
-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
- 現任領導
-
李家超(監督)
查逸超(校董會主席)
段崇智(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12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
中央研究院院士8人
香港科學院院士10人 - 院系設置
- 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研究院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前身史略
1949年,香港人口暴漲,致使中文授課教育的需求激增,對香港高等教育構成沉重壓力;另一方面,亦為香港帶來了大批出色的內地學者和教育家。他們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開辦不少“難民學校”,講授專上程度的課程,協助南來及本地青年繼續學業。其後中文大學的三所成員書院(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就是在這一時期孕育出來的。
[14]
- 新亞書院
新亞書院(3張)
建校初期,規模極小,師生不過數十人。1950年3月改組並易名為新亞書院,由錢穆先生任院長兼文史繫系主任,唐君毅先生任教務長兼哲學系系主任,張丕介先生任總務長兼經濟系系主任,楊汝梅先生任商學系系主任,趙冰先生任法律顧問。
新亞早年的教授有為國民政府教育部高教司司長的吳俊升先生、書法家曾克端、歷史學家左舜生、甲骨文專家董作賓、國學家饒宗頤、羅香林等。書院以中文教學,並教授官立學校所缺乏的中國文化課程,被視為中國儒學的復興基地及宋代書院文化的延續。
[15-16]
- 崇基學院
該校繼承以前在中國國內十三間基督教大學之精神,依據中國基督教之傳統,提供高等教育,以中文為主要之授課語言,並以融合基督精神與中國文化精神,開拓博愛包容、自由開放之風氣,培養學問通達、襟懷廣闊,具有世界文化視野的人才為宗旨。
[17-18]
- 聯合書院
聯合書院由廣僑、光夏、華僑、文化及平正會計專科學校五所私立書院合併組成 。這五所書院是從廣州或鄰近地區南移的私立大學,與香港有密切淵源。
1956年初,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柯克教授訪港,建議把各院校力量集合起來,五所書院遂於同年6月宣佈組成“香港聯合書院”。
香港中文大學開拓發展
1957年,新亞、崇基、聯合成立“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由蔣法賢擔任主席,爭取政府承認三院頒授學位的資格,為進一步合作奠下基礎。
1958年,港府接納設立一所中文大學的建議,繼於1959年正式宣佈資助三所書院,並以它們為新大學的基礎書院。
1961年,香港政府委任大學籌備委員會,以初步籌劃大學校址、建設等事宜。
1962年,由薩塞克斯大學創校校長富爾敦爵士主持、國際學者組成的富爾頓委員會成立,以審定三院的水準,定下新大學的組織架構。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8張)
草創之初的中大實行邦聯制,每所書院仍維持教學及行政上的獨立,大學僅負責頒授學位等工作。
1964年,中大首次頒授學士學位;訂定校訓“博文約禮”。
1965年,開辦首項學生交流計劃;教育學院成立(1991年升格);校外進修部成立(1994年易名為校外進修學院,2006年起正名為專業進修學院)。
1966年,研究院成立(為香港首所研究院)。
1967年,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頒授第一屆碩士學位。
中大曆任校長(8張)
1971年,簡悦強爵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成立;聯合書院遷入沙田校址。
1972年,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落成啓用。
1973年,新亞書院遷入沙田校址。
1974年,工商管理學院成立。
1976年,第二次《富爾敦報告書》呈交大學監督,建議加強教務人員參與治校,以及重組學系。不同書院的學系予以整合,由大學統一負責,提供“學科為本”的教育。
1978年,馬臨教授接任第二任校長。
1980年,首辦博士學位課程。
1981年,醫學院成立;首辦兼讀學士學位課程。
1982年,利國偉爵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首次頒授哲學博士學位。
1984年,推行本科課程暫取新生計劃。
1987年,高錕教授接任第三任校長。
1988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公佈《第三號報告書》,建議中大的學制由四年制改為三年制;大學服務中心加入中大(1993年更名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
1989年,大學教務會通過大學本科學程採用彈性學分制,自1991年9月生效;《第三號報告書》的建議獲行政局通過。
1991年,工程學院成立;護理學系成立(2002年正名為那打素護理學院)。
1992年,藥劑學院成立。
中大傳統四大書院(12張)
1995年,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於中文大學成立,成為全港互聯網訊息的核心。
1996年,李國章教授接任第四任校長。
1997年,利漢釗博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
1998年,率全港之先錄取內地本科生;酒店管理學院成立(2002年正名為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中醫學院成立(2013年由理學院轉隸醫學院)。
1999年,公共衞生學院成立(2009年正名為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
2000年,中醫中藥研究所成立。
2002年,金耀基教授接任第五任校長;首度頒授榮譽院士銜。
2003年,鄭維健博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
2005年,開始通過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計劃招收內地本科生。
2010年,沈祖堯教授接任第七任校長。
2011年,中大教學酒店開幕暨鄭裕彤樓命名;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開幕。
2012年,配合香港“3+3+4”學制改革,採用四年制本科課程,迴歸創校一直推行至九十年代中期之學制。
香港中文大學校慶標誌(3張)
2014年,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2015年,成立全港學界首間海量數據(Big Data)決策分析研究中心;國學中心正式成立。
2016年,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動土;梁乃鵬博士出任大學校董會主席。
2018年,段崇智教授接任第八任校長;成立“環球校友諮詢委員會”及“傑出校友訪問計劃”;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眾創中心開幕。
2020年,成立多元共融事務處;推行“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網上學生交流計劃。
2021年,實施《中大策略計劃2021-2025》;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正式營運。
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60週年校慶;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揭牌。
香港中文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香港中文大學師資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唯一有諾貝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圖靈獎得主任教的大學
[8]
。截至2022年6月,學校擁有全職教職員8091人,其中教授369人,副教授286人,助理教授377人,各類講師629人,研究人員1695人。
[27]
著名文學家白先勇教授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他為文學院開設“崑曲之美”課程,並任中大“崑曲研究推廣計劃”榮譽主任。
[30]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劉遵義教授,於2004年至2010年擔任中文大學校長,他在計量經濟學、經濟發展和經濟政策,特別是東亞經濟研究方面成就卓著,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31-32]
中文大學醫學講座教授盧煜明教授是分子生物學臨牀應用專家,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基於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的發現,在無創產前胎兒基因檢查方面做出開拓性貢獻,被譽為“無創DNA產前檢測”的奠基人,2021年獲英國皇家學會頒發生物學科“皇家獎章”,是該獎項成立近200年以來首位華人得獎者,2022年獲頒“拉斯克獎—臨牀醫學研究”。
[42-43]
[156]
[235]
中文大學卓敏信息工程學講座教授楊偉豪教授是網絡編碼理論的創始人之一,2005年獲頒IEEE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信息理論學會論文獎,是三十多年來首次由亞洲研究人員獲獎,2016年獲頒IEEE Eric E. Sumner Award,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亞太地區學者,2021年成為首位獲頒IEEE理查德•漢明獎章的亞洲學者,並獲IEEE信息論協會頒發2022年度香農獎(Claude E. Shannon Award),該獎項為信息論領域的最高榮譽。
[55-56]
[149]
[152]
中文大學財務學系講座教授郎鹹平是世界級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併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被列入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
[38-39]
善衡書院創院院長、生物研究講座教授辛世文教授是著名農業生物技術專家,他於1980年成功複製出世界上第一個植物基因,被譽為“植物基因複製之父”。
[40]
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教授是學術史上首批於《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The Lancet》兩大頂尖醫學期刊中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共8篇文章的研究學者,2018年獲美國腸胃科醫學院頒發“國際領袖大獎”,是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46]
中文大學理學院院長宋春山教授是美國化學學會會士,2010年獲得燃料化學領域最高學術獎——亨利·斯托奇獎,是該獎設立以來入選的第一位華人科學家,2019年獲得烴類化學領域最高學術獎——喬治·A·歐拉獎。
[47-48]
中文大學腫瘤學系系主任莫樹錦教授是將“個人化治療”的概念應用在晚期肺癌患者身上的全球第一人,2018年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是首名獲此獎項的華人。
[50]
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主任湯曉鷗教授是計算機視覺專家、IJCV首位華人主編、商湯科技創始人,他發明的人臉識別技術是世界上第一個超過人眼識別能力的計算機算法,創辦的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被稱為“計算機視覺界的黃埔軍校”。
[51-54]
中文大學偉倫計算器科學與工程學講座教授華雲生教授為國際知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他是IEEE、ACM及AAAS三個學會的院士,並曾任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微電子系統結構學部主任和IEEE計算機學會會長。
[57]
中文大學卓敏心理學講座教授張妙清教授是發展中國家科學院和國際應用心理學會院士,她開創了中國人個性測量表(CPAI)的研究,成為亞洲首個全面的人格測量工具。她獲國際應用心理學會頒授2014年度傑出科學貢獻獎,是首位亞洲心理學家獲此殊榮。
[58-59]
中文大學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教授是國際應用心理學會和美國教育研究協會院士,曾任國際應用心理學會教育心理學部主席。
[59]
類別 | 人數 |
---|---|
諾貝爾獎得主 | 4 |
菲爾茲獎得主 | 1 |
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 1 |
圖靈獎得主 | 1 |
拉斯克獎得主 | 1 |
香農獎得主 | 1 |
皇家獎章得主 | 1 |
京都獎得主 | 1 |
昂薩格獎得主 | 2 |
馬塞爾·格羅斯曼獎得主 | 2 |
IEEE理查德•漢明獎章得主 | 1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1 |
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4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2 |
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 | 1 |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 | 2 |
美國國家發明家科學院院士 | 2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10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2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3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1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8 |
香港科學院榮譽院士 | 3 |
香港科學院院士 | 7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3 |
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 41 |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 | 5 |
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 | 3 |
美國計算機協會院士 | 5 |
國際製造工程學會院士 | 1 |
美國護理科學院院士 | 4 |
中國發明協會會士 | 1 |
國際應用心理學會院士 | 2 |
國家自然科學獎得主 | 23 |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得主 | 16 |
光華工程科技獎得主 | 2 |
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得主 | 1 |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得主 | 1 |
復旦-中植科學獎得主 | 1 |
科學突破獎-生命科學獎得主 | 1 |
香港裘槎基金會優秀科研學者 | 17 |
香港裘槎基金會優秀醫學科研學者 | 8 |
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得主 | 44 |
國際應用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得主 | 1 |
費薩爾國王國際醫學獎得主 | 1 |
的裏雅斯特獎得主 | 1 |
孫冶方經濟科學獎得主 | 1 |
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科學創新、研究及教育獎 | 1 |
神經網絡先驅獎得主 | 1 |
個人化醫學國際會議–先驅大獎得主 | 1 |
金花環獎得主 | 1 |
蟬獎得主 | 1 |
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國際金獎得主 | 1 |
世界氣象組織青年科學家研究獎得主 | 1 |
美國臨牀化學協會Wallace H. Coulter講學獎得主 | 1 |
姓名 | 職務 | 研究方向 | 當選年份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博文講座教授 | 物理學 | 1994 | |
病毒學講座教授 | 分子生物 | 1999 | |
榮休化學講座教授及研究教授 | 有機化學 | 1999 | |
化學系偉倫研究講座教授 | 結構化學 | 2001 | |
外科講座教授 | 肝膽胰外科 | 2003 | |
化學系講座教授 | 高分子科學 | 2003 | |
博文講座教授 | 計算機科學 | 2004 | |
微生物學講座教授 | 微生物學 | 2005 | |
化學系卓敏化學講座教授 | 有機化學 | 2017 | |
物理系卓敏物理學榮休教授 | 流體力學 | 2021 |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
博文講座教授 | 數學 | 1994 | |
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 光纖通訊 | 1996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生物學研究講座教授 | 農業、輕紡與環境工程 | 2003 | |
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講座教授 | 電子工程學 | 2007 | |
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 | 腸胃研究 | 2011 | |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 |||
卓敏電子工程學講座教授 | 聚合電子材料 | 2013 |
姓名 | 職務 | 當選年份 |
博文講座教授 | 1958 | |
經濟學講座教授 | 1982 | |
博文講座教授 | 1984 | |
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 1992 | |
電子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 1992 | |
社會學榮休講座教授 | 1994 | |
博文講座教授 | 2000 | |
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 2002 |
姓名 | 職務 | 當選年份 | 備註 |
博文講座教授 | 2015年 | 榮譽院士 | |
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 2015年 | ||
博文講座教授 | 2019年 | ||
博文講座教授 | 2015年 | 創院院士 | |
化學系偉倫研究講座教授 | 2015年 | ||
卓敏電子工程學講座教授 | 2015年 | ||
化學病理學講座教授 | 2015年 | ||
莫慶堯醫學講座教授 | 2015年 | ||
卓敏化學講座教授 | 2019年 | 院士 | |
李樹芬醫學基金腫瘤學教授 | 2021年 |
香港中文大學院系概況
根據2023年3月學校官網,學校設有8個學院: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律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和社會科學院,開設多個主修、副修和雙學位學士課程。此外,學校還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美國西北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合辦多個本科及碩士課程。
[77-78]
[189]
[263]
學院 | 學士課程 |
---|---|
人類學,中國語言及文學,文化研究,文化管理,英文,藝術,歷史,日本研究,語言學,音樂,哲學,宗教研究,神學,翻譯,中國研究,雙渠道雙語研究,公眾史學 | |
工商管理學士綜合課程,環球商業學,酒店旅遊及房地產,保險金融與精算學,專業會計學,計量金融學,環球經濟與金融跨學科主修課程,工商管理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生物科技、創業與醫療管理,跨學科數據分析+X 雙主修課程(IDADM) | |
健康與體育運動科學,中國語文研究及中國語文教育,英國語文研究及英國語文教育,數學及數學教育,幼兒教育,學習設計與科技,運動科學與健康教育 | |
學習設計與科技,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計算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學,電子工程學,信息工程學,系統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生物醫學工程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人工智能:系統與科技,數學與信息工程學,計算機工程學,計算機科學,跨學科數據分析+X 雙主修課程(IDADM) | |
法學,工商管理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 | |
內外全科醫學,護理學,藥劑學,公共衞生,中醫學,生物醫學,生物科技、創業與醫療管理,社區健康,老年學 | |
生物化學,生物學,生物及化學(雙主修課程),細胞及分子生物學,化學,地球與環境科學,食品及營養科學,數學,分子生物技術學,物理及統計,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學習設計與科技,計算數據科學,地球與環境科學,數學精研,理論物理精研,風險管理科學,生物科技、創業與醫療管理,數學與信息工程學,自然科學,跨學科數據分析+X 雙主修課程(IDADM) | |
環球經濟與金融跨學科主修課程,建築學,經濟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城市研究,政治與行政學,新聞與傳播學,全球傳播,心理學,社會工作,社會學, 全球研究,數據科學與政策研究,經濟學(與清華大學合辦雙學位課程),性別研究,社會與可持續發展 |
合作院校 | 合辦課程 |
---|---|
北京大學 | 中國語言及文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清華大學 | 計算機科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清華大學 | 經濟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北京大學 | 金融科技雙學位本科課程 |
日本早稻田大學 | 全球研究雙學位本科課程 |
西班牙IE商學院 | 工商管理學士雙學位本科課程 |
北京大學 | 語言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清華大學 | 數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上海交通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 | 亞洲商業學課程 |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 | 高級財會人員專業會計學碩士 |
清華大學 | 金融財務工商管理碩士 |
倫敦國王學院 | 法學士及法律博士(LLB-JD)雙學位課程 |
美國西北大學 | 雙碩士學位課程(應用經濟學&社會及經濟政策) |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 | 工商管理博士(DBA) |
浙江大學 | 金融碩士聯合培養項目 |
曼徹斯特大學 | 化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愛丁堡大學 | 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愛丁堡大學 | 風險管理科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愛丁堡大學 | 統計學雙學位本科課程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雙主修課程 |
香港中文大學辦學模式
- 書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始於1963年崇基、新亞、聯合三所書院合併,隨後逸夫書院於1986年成立,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於2006年創立,繼有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與和聲書院於2007年創立,到了2012年,中大校園共有九所書院。
[7]
中大是全港唯一實行書院制的大學。所有中大全日制本科生都可選擇一所書院,成為該院的一分子。每所書院都是獨樹一幟的,有各自的文化,但匯聚在一起,卻塑造了中文大學的精神面貌。
書院是和諧融洽的羣體,各有宿舍、飯堂及其他設施,並舉辦各種活動,這些活動包括海外交流及外訪計劃,研討會,師友計劃,社區服務,語文、資訊科技和領袖才能訓練,還有多種學生社團組織的課外活動。
- 通識教育
全人教育(9張)
中大提供二百多個通識選修科目,內容與現代社會息息相關。課堂以外,大學舉辦學術會議、退修活動、讀書會、通識沙龍等活動,為學生提供砥礪學問,交流思想的環境。另外書院亦提供多元化的通識課程及學習機會。
[7]
- 培育計劃
- 雙語並重
中大五十年來一直堅持中英雙語(兩文三語)的教育方針,鼓勵學生以兩文三語作為學習、學術交流以及師生溝通的媒介,以培養他們終身學習、就業和社會參與的能力。提高雙語的能力有助學生增加對自己的認識,拓寬他們的國際視野,讓他們更關心世界事務,認識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為他們在全球化的社會中生活和工作,打下必須具有的文化和語言基礎。
[7]
香港中文大學學科建設
根據2022年1月學校官網,學校研究院提供兩類型課程,即修課式課程及研究式課程, 頒授多種不同的高等學位,包括音樂博士、教育博士、護理博士、哲學博士、心理學博士、法律博士、法學碩士、文學碩士、會計學碩士、建築碩士、工商管理碩士、中醫學碩士、臨牀藥劑學碩士、神道學碩士、教育碩士、藝術碩士、音樂碩士、護理科學碩士、護理碩士、專業會計學碩士、公共衞生碩士、哲學碩士、理學碩士、社會科學碩士和社會工作碩士。研究院另開設深造文憑及專業證書課程。
[83]
根據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公佈的2022年大學及科學家排名,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學科位列中國第1位,計算機科學、醫學、經濟及金融、生物學及生物化學4個學科位列中國第2位,微生物學學科位列中國第3位。此外,計算機科學、經濟及金融、心理學、植物科學及農藝學、生物學及生物化學、基因及分子生物學6個學科排名為香港第1位。
[210]
學科名稱 | 參評年份 | 名次 |
---|---|---|
傳播及媒體研究 | 2022 | 13 |
護理學 | 2022 | 16 |
地理學 | 2022 | 17 |
計算機科學及信息系統學 | 2022 | 26 |
醫學 | 2022 | 29 |
現代語言學 | 2022 | 30 |
語言學 | 2022 | 31 |
教育 | 2022 | 33 |
人文學科 | 2022 | 34 |
哲學 | 2022 | 34 |
社會學 | 2022 | 37 |
社會科學及管理 | 2022 | 39 |
神學及宗教研究 | 2022 | 39 |
會計及金融 | 2022 | 40 |
人類學 | 2022 | 41 |
法學 | 2022 | 41 |
數學 | 2022 | 41 |
心理學 | 2022 | 41 |
社會政策及行政學 | 2022 | 42 |
經濟及計量經濟學 | 2022 | 47 |
體育運動科學 | 2022 | 49 |
學科名稱 | 參評年份 | 名次 |
---|---|---|
人工智能 | 2022 | 3 |
腸胃病學和肝病學 | 2022 | 3 |
計算機科學 | 2022 | 10 |
教育與教育研究 | 2022 | 15 |
電氣與電子工程 | 2022 | 23 |
放射學、核醫學與醫學影像學 | 2022 | 31 |
數學 | 2022 | 42 |
傳染性疾病學 | 2022 | 46 |
工程學 | 2022 | 46 |
臨牀醫學 | 2022 | 48 |
物理化學 | 2022 | 48 |
學科名稱 | 參評年份 | 名次 |
---|---|---|
生物醫學工程 | 2022 | 13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 | 2022 | 20 |
護理學 | 2022 | 26 |
通信工程 | 2022 | 31 |
金融學 | 2022 | 33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2022 | 42 |
物理學 | 2022 | 46 |
電力電子工程 | 2022 | 47 |
能源科學與工程 | 2022 | 50 |
香港中文大學合作交流
- 國際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已與世界多所院校、研究機構、學習中心、政府部門、區域及國際組織建立密切的夥伴關係,並且與海外二百六十多所院校設立超過四百二十個研究合作、學者、師生交流的項目。教學方面,中大亦鼓勵同學透過體驗不同文化,增進知識和發展人際網絡,以裝備自己,應付全球化挑戰。
[6]
國際交流(7張)
中大成立後,李卓敏校長在草創之初的1965年,與美國加州大學簽署交換協定,開香港海外聯繫之先。中文大學已與34個國家和地區的260所高等院校合辦學生交換計劃,目的地包括澳洲、比利時、智利、捷克、丹麥、法國、德國、印度、意大利、韓國、墨西哥、荷蘭、新西蘭、俄羅斯、新加坡、瑞典及泰國等地。每年,中大超過九百個學生前往外地交流,同時亦接待約一千四百個的海外學生,營造文化多元的校園環境。此外,每年超過三千個中大學生參加短期的離港學習課程。
[6]
[87]
- 中國聯繫
國內聯繫(5張)
中大與深圳市政府積極合作,共同建立全面緊密合作關係,在教育、科研、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合作。與中國科學院和深圳市政府合作成立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2011年,在深圳虛擬大學園興建“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研究院”是該校在深圳的重要教學、研發和技術轉讓基地。2012年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正式獲國家教育部批准籌建。
[6]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評價
排名機構 | 2022-23 | 2021-22 | 2020-21 | 2019-20 | 2018-19 | 2017-18 | 2016-17 | 2015-16 | 2014-15 | 2013-14 | 2012-13 |
---|---|---|---|---|---|---|---|---|---|---|---|
38 | 39 | 43 | 46 | 49 | 46 | 44 | 51 | 46 | 39 | 40 | |
45 | 49 | 56 | 57 | 53 | 58 | 76 | 138 | 129 | 109 | 124 | |
53 | 82 | 95 | 113 | 142 | 148 | 154 | 119 | 118 | - | - | |
28 | 20 | 24 | 21 | 47 | 50 | - | - | - | - | - | |
- | - | 3 | 3 | 4 | 4 | 5 | 5 | 7 | 6 | 5 |
香港中文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科研平台
根據2022年12月學校官網,學校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選定的卓越學科領域11個,進駐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的InnoHK研究中心6個,國家遙感中心香港研究開發與培訓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研究所41個,聯合研究單位64個。
[147]
[174]
[198-199]
[268]
卓越學科領域(11個):分子生物探針醫學工程中心、老齡性骨骼系統退化及再生策略、利用高能粒子撞擊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植物與環境互作基因組研究中心、細胞器生物合成及功能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網絡編碼研究所、母體血漿胎兒核酸研究中心、中醫中藥研究與發展、植物及農業生物科技中心、資訊科技
[113]
國家遙感中心香港研究開發與培訓基地:依託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以建成中國的熱帶及亞熱帶遙感中心、海峽兩岸城市地理信息系統學術交流中心、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為主要目標
[191]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分實驗室)
[192]
、香港中文大學利羣計算及界面科技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
[193]
、再生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暨南大學)
[194]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傳意科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大腦與認知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心腦血管醫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未來城市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光科技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何鴻燊海量數據決策分析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呂志和創新醫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工商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亞洲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卓越兒童健康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信興高等工程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洪克協痛症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天石機器人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健康公平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市羅湖區工商管理研究院 |
香港中文大學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 |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老年學研究所 |
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 |
香港教育研究所 |
香港量子信息科技研究所 |
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 |
香港癌症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消化疾病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理論物理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理論計算機科學與通信科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智能設計與製造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及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網絡編碼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蔡永業腦神經科學研究所 |
香港中文大學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 |
Collaborative Gastrointestinal Research Center (The Samurai GI Research Centre) |
中西醫結合醫學大數據實驗室 |
中國社會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聯合研究基地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香港中文大學空間微波技術與智能製造聯合實驗室 |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生物資源與疾病分子機理聯合實驗室 |
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動物進化與遺傳前沿交叉卓越創新中心香港分中心 |
光伏太陽能聯合實驗室 |
多媒體技術聯合實驗室 |
李達三葉耀珍中醫藥研究發展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山東大學生殖遺傳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蛋白質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促進中藥全球化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機器人與智能系統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幹細胞與再生醫學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醫學骨關節肌肉健康維護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台灣聯合大學系統語言與人類複雜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台灣成功大學正向社會科學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南安普頓大學幹細胞及再生醫學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美國貝勒醫學院聯合醫學遺傳學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山醫院聯合耳鼻喉—頭頸外科培訓中心暨顯微及內窺鏡技術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醫學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再生醫學高等研究院 |
香港中文大學—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粵港慢性腎病免疫與遺傳研究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粵港蛋白質研究開發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聯合腫瘤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糖尿病基因組與精準醫療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療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創新醫學科技聯合研究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哈爾濱工業大學機器人聯合研究院 |
香港中文大學─艾克斯特大學環境持續與應變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人口遷移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南開大學社會政策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醫學院呼吸道病毒感染聯合研究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荷蘭烏得勒支大學語言、認知及大腦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西悉尼大學嬰兒研究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暨南大學再生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利羣計算及接口科技教育部—微軟重點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新穎功能分子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與南京大學脊柱側彎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天然藥物與毒理學研究聯合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先進光子學聯合研究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與浙江大學肝病及消化病聯合研究中心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台灣大學醫學院聯合臨牀研究中心 |
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分實驗室) |
高密度電子封裝材料與器件聯合實驗室 |
深港生物材料聯合實驗室 |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經濟聯合研究中心 |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媒體科學、技術與系統聯合研究中心(深圳) |
智能感知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
粵港澳人機智能協同系統聯合實驗室 |
腫瘤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聯合研究基地) |
滬港化學合成聯合實驗室 |
滬港發展聯合研究所 |
精密工程聯合實驗室 |
劍橋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雙語研究實驗室 |
香港中文大學建設成果
- 成果統計
為增強大學的研究和學術實力,香港中文大學在2021–2025年的策略計劃中,選定“中國:傳統與現代”、”創新生物醫學”、“信息與自動化技術”、“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四個學術領域,調配充足資源協助其開展研究,是為四大策略性研究領域。
[114]
[172]
[270]
2021-22年度 | 2020-21年度 | |
---|---|---|
期刊文章 | 3976 | 4172 |
會議論文 | 1503 | 1233 |
學術書籍、專著與書章 | 322 | 349 |
專利 | 419(申請中)/264(已獲批) | 386(申請中)/226(已獲批) |
創意與文學作品、顧問報告、個案研究 | 86 | 84 |
其他 | 982 | 928 |
- 傑出研究
協作研究金2012/2013年度獲資助之研究項目
1.具有能量定域效應的功能化等離子體光子學及其在檢測納米操控和光電子中的應用
2.探討力學傳導及新的內皮細胞信號因子對運動促進血管健康的關鍵作用
3.巨噬細胞-肌纖維母細胞轉分化在器官纖維化的致病機制與臨牀干預
4.基於金-鑽石複合納米系統的多功能超靈敏探測
第三輪主題研究計劃獲資助之研究項目
1.系統性開發鼻咽癌的分子靶標
2.對糖尿病心血管及腎臟併發症的跨組學基因研究-從創新發現至個性化治療
- 中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自創校起即肩負”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的使命,以承傳中國文化為己任,積數十年中國人文研究的傳統,可謂卓然有成。中大的中國研究領域涵蓋廣泛,涵蓋語文、文學及表演藝術、或文化承傳和歷史、社會和區域發展、政治及法制發展、公共衞生和環境、商業與法律等,以期多方面為傳承中國文化及人文精神作出貢獻。
[9]
中大創校先賢及教授中不乏目光遠大的中國研究學者,包括錢穆先生、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勞思光教授、劉殿爵教授、饒宗頤教授、余英時教授和余光中教授等。他們繼承中國的學術傳統,又以現代觀點重新詮釋國學,主張重新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價值,並重建中國人文精神和倫理道德傳統;他們培育不少國學人才,深刻影響着華人學術圈,亦為中文大學發揚中國文化的工作打下根基。
[9]
[281]
香港中文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根據2023年3月學校官網,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系統有大學圖書館、新亞書院錢穆圖書館、崇基學院牟路思怡圖書館、聯合書院胡忠多媒體圖書館、李炳醫學圖書館、建築學圖書館、利國偉法律圖書館等7所圖書館及學習共享空間
[116]
;特藏包括從商代甲骨、中西文善本至現代中國文學檔案等
[117]
。
種類 | 東方語文 | 西方語文 | 總數 |
---|---|---|---|
書 | 1,366,607 | 1,205,417 | 2,572,024 |
期刊合訂本 | 83,047 | 207,326 | 290,373 |
印刷本現刊 | 2,052 | 1,202 | 3,254 |
電子書 | 3,812,681 | 1,593,945 | 5,406,626 |
電子期刊 | 48,407 | 118,140 | 1166,547 |
電子數據庫 | 199 | 824 | 1,023 |
- 大學刊物
《香港中文大學年報》 | 《中文大學校刊》 | 《香港中文大學概況》 |
《概覽及統計資料》 | 《中大通訊》 |
- 出版單位
The China Review | 翻譯學報 | Asian Journal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
傳播與社會學刊 | Asian Anthropology 亞洲人類學報 | Renditions 譯叢 |
中國文學學報 | 中國語文研究 | |
中國語文通訊 | 中國語言學報 | 中國語言學報專著系列 |
亞洲輔導學報 | 人間佛教研究 | |
華人心理學報 | 教育學報 | 教育研究學報 |
禪與人類文明研究 | 翻譯科技學報 | 道教研究學報 |
香港戲劇學刊 | 香港研究 Hong Kong Studies |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香港中文大學校名來源
而香港中文大學特殊的地方在於中大是“專門為了一個特殊的使命而努力;這個使命就是把中國的資料吸收和融化到各個學科,予以發揚光大……簡而言之,香港中文大學是把中國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學科的大學。”
[119]
李卓敏指出,大學校訓“博文約禮”中的第二個字“文”(也就是中文大學校名的第二個字)並不指狹義的文科,而是包括了一切學科,因此校訓更強調了中大校名的真正意義。他續認為:“凡是中國或海外華僑創辦的大學都是中文大學;但我們的大學卻是獨一的,因為英文名稱The Chinese University的The字用大寫T起頭,這就把本校的特殊使命表達出來了。”
[119]
香港中文大學學校校訓
博文約禮 | |
香港中文大學學校校徽
香港中文大學以中國神話中之“鳳”為校徽,蓋自漢代以來,鳳即被視為“南方之鳥”,且素為高貴、美麗、忠耿及莊嚴之象徵。以紫與金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徵熱誠與忠耿,金色象徵堅毅與果敢。
[120]
|
香港中文大學學校紋章
香港中文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香港中文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監督 | |
校董會主席 | |
校董會副主席 | |
校長 | |
常務副校長 | |
副校長 | |
司庫 | —— |
香港中文大學歷任領導
在任時間 | 姓名 |
---|---|
第一任(1963—1971) | |
第二任(1971—1982) | |
第三任(1982—1997) | |
第四任(1997—2003) | |
第五任(2003—2009) | |
第六任(2009—2015) | |
第七任(2016—2022) | |
第八任(2022—迄今) |
在任時間 | 姓名 |
---|---|
第一任(1964—1978) | |
第二任(1978—1987) | |
第三任(1987—1996) | |
第四任(1996—2002) | |
第五任(2002—2004) | |
第六任(2004—2010) | |
第七任(2010—2017) | |
第八任(2018—迄今) |
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環境
編輯學校位於沙田西北隅,不但兼擁海山勝景,交通也極為便捷,坐火車從九龍到中大隻需三十分鐘,從羅湖邊境則只需二十分鐘。校園佔地一百三十七點三公頃,是香港最大最秀逸者。中大依山而建,從山頂到山腳,由高至低可分成三層,經過幾十年的經營,處處花木扶疏,中西風格的建築掩映於其間。中大也是許多鳥獸蟲魚的棲息地,校方也竭力保護校園生態。俯瞰吐露港、遠眺八仙嶺的中大校園,是山與海的協奏曲,給予詩人靈感,賦詩歌頌它的和諧景緻以及當中的翰墨因緣。
[126]
中大校園宜漫步宜健行,徜徉於其間,可遠觀飛鳥,近賞花樹。行於校園內的人行步道,如山陰道上行,從大學鐵路站起步,以任何一所書院為終點,信步而上,會途經清雅的荷塘、蒼鬱的老樹、翠瓦丹柱的亭台、兩側樹木成行的大道、幽靜的庭院、芳馨襲人的中藥園、著名的雕塑、得獎的建築,以及其他或人工或天然的景物,使人應接不暇。凡此種種,都令中文大學成為潛心治學、培養德行才幹的好地方。
[126]
香港中文大學傑出校友
編輯姓名 | 簡介 |
---|---|
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克魯格獎得主、唐獎漢學獎得主 | |
哈佛大學講座教授、首位華人菲爾茲獎得主 | |
香港科學院院長、香港大學前校長、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 |
香港嶺南大學前校長、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創院院長 | |
香港嶺南大學校長 | |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 |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昂薩格獎得主 | |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 |
中央研究院院士、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 |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
美國國家醫學院外籍院士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 | |
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 |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 |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ACM Fellow、IEEE Fellow | |
新加坡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南洋理工大學工學院副院長 | |
電子科技大學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 |
思想家、教育家、佛學家 | |
中央民族大學校長 | |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7年諾貝爾和平獎成員 | |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化學系傑出講座教授 | |
夏威夷大學教授、世界儒學文化研究聯合會會長 | |
美國數學學會院士、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院士、馮康科學計算獎得主 | |
美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院士、馮康科學計算獎得主 | |
佐治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馮康科學計算獎得主 | |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 | |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 | |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科學探索獎獲得者 | |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 | |
愛荷華大學統計與精算科學系主任、美國統計學會院士、國際數理統計學會院士 | |
密歇根大學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 |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東方語言文學系前系主任 | |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數學系主任 | |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傑出教授 | |
耶魯大學數學教授 | |
倫敦瑪麗女王大學數學講座教授 | |
美國西東大學亞洲學系講座教授、系主任 | |
美國數學學會院士 | |
美國統計學會院士 | |
國際數理統計學會院士、美國統計學會院士 | |
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美國統計學會院士、國際統計學會院士 | |
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校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 |
澳門大學學術副校長、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前副校長、美國教育研究協會院士、國際應用心理學會院士 | |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英國皇家化學學會院士 | |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 | |
香港教育大學學術及首席副校長 | |
香港嶺南大學前副校長 | |
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 | |
澳門大學副校長,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講座教授、學部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前院長 | |
香港大學文學院前院長、昆士蘭大學亞洲語言研究系前主任 | |
清華大學數學系學術委員會主任,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院前院長 | |
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院長、香港立法會議員 | |
耶魯大學化學系教授 | |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 | |
倫敦大學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 |
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院長 | |
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學部主任 | |
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院長 | |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 |
Facebook人工智能實驗室研究科學家、CVPR最佳論文獎得主 | |
安徽工程大學校長 | |
南洋理工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IEEE Fellow | |
密蘇里大學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IEEE Fellow | |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IEEE Fellow | |
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IEEE Fellow | |
堪薩斯大學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 |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常務副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講座教授、香港翻譯學會會長 | |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院長、崇基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所長、國際骨科研究學會會長、新亞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 |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 | |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院長 | |
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 | |
雜交水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館長、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 |
哈佛燕京圖書館館長、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前館長 | |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前系主任、香港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院前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前系主任、復旦大學講座教授 | |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前主任、香港數學會前理事長 | |
香港中文大學護理學院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得主 | |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 |
北京大學藥學院副院長 | |
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 | |
中國科學院無線傳感網與通信重點實驗室主任、IEEE Fellow | |
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IEEE Fellow |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機械工程學系教授 | |
香港大學商學院首席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管理系和市場營銷系聯合系主任 |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主席 | |
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前院長 | |
西北大學數學學院院長 | |
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院院長 | |
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院長 | |
西南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書記 |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 | |
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主任、講席教授 | |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求是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 |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社會工作學院院長、教授 | |
南京大學社會建設與社工研究院院長 | |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 | |
武漢大學健康學院副院長 | |
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 |
暨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副院長 | |
華中師範大學化學學院副院長 | |
南京大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 |
香港恆生管理學院創校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前系主任、恆生管理學院常務副校長 | |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前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系主任 | |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 | |
香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 | |
香港大學音樂系系主任 | |
澳門大學數學系主任 | |
商湯研究院院長 | |
香港散文作家、教育家,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 | |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繫系主任 | |
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系教授、恆生管理學院人文學院院長 | |
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教授 | |
新加坡國立大學計算學院院長講座副教授、ACM傑出科學家、IEEE Fellow | |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導航與控制研究中心教授 | |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 |
清華大學外文系語言學教授 | |
清華大學外文系教授 | |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與組織管理系長聘教授、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主任 | |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教授 | |
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 |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 |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 | |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 |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 |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國家發展研究院經濟學教授 | |
北京大學醫學部精準醫療多組學研究中心主任、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研究員 | |
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 | |
北京大學教授、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未來網絡北大實驗室主任 | |
北京大學比較政治學系主任 | |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教授 | |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 |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副院長 | |
復旦大學文科科研處處長、教授 | |
復旦大學物理系教授 | |
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
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 |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
復旦大學高分子系教授 | |
復旦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特別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得主 | |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 |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研究員 | |
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教授 | |
浙江大學公共體育與藝術部常務副主任、教授 | |
浙江大學社會保障和風險管理系教授、副系主任 | |
浙江大學心理與行為科學系教授、副系主任 | |
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 |
浙江大學物理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院集成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 |
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 |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 | |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教授 |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系特任研究員 | |
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所所長 | |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得主 | |
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南京大學當代中國研究院副院長 | |
南京大學商學院教授 | |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
華中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 |
南開大學陳省身數學研究所教授 | |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院長助理、先進網絡與計算系統研究所所長 | |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 | |
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 | |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校長 |
姓名 | 簡介 |
---|---|
香港銀行家、匯豐銀行首位華人主席 | |
香港交易所董事會前主席、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前行政總裁、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 | |
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前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 |
恆通資源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原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 | |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原黨委書記 | |
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 | |
香港交易所前行政總裁 | |
長江實業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 | |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 | |
太平洋保險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 |
富力地產集團董事長 | |
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主席、新鴻基地產集團前執行董事 | |
中國平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平安人壽前董事長 | |
伯恩光學創辦人兼總裁 | |
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主席 |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區原主席、大中華區首席合夥人 | |
中國五礦集團副總經理、中國聯通集團前總會計師 | |
上海復星醫藥執行董事、聯席董事長 | |
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 | |
香港路勁地產集團董事局主席 | |
香港聯合出版集團總裁、香港出版總會會長 | |
香港投資銀行家、資深傳媒人 | |
紫光集團董事、聯席總裁 | |
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 | |
招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 |
微眾銀行董事長、平安集團前副總經理 | |
華能信託總經理 | |
華寶信託董事長 | |
中原地產創始人 | |
福布斯環球控股公司總裁 |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董事會成員 | |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 | |
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區原副主席 | |
日本野村資本市場研究所首席研究員 | |
東亞銀行(中國)行長 | |
恆生銀行(中國)行長 | |
福田汽車黨委書記、總經理,福田戴姆勒董事長 | |
欣龍控股總裁,硅谷天堂前總裁 | |
中國寰島(集團)公司董事長、總裁 | |
滬東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 | |
國投瑞銀基金董事、總經理,國投瑞銀資本董事長 | |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執行官 | |
曠視科技董事長 | |
思謀科技CEO | |
香港希瑪眼科集團董事長 | |
老鷹基金創始合夥人,中國長遠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 |
天弘基金副總經理、餘額寶創始人 | |
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香港寬頻聯合創辦人兼主席 | |
香港聯合交易所行政總裁、香港期貨交易所行政總裁 | |
香港市區重建局董事局主席 | |
財團法人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董事兼副首席執行官 | |
香港中星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 |
雀巢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 |
美國高通公司中國區總裁、全球副總裁 | |
賓利中國前總經理、特斯拉中國前總經理 | |
麥當勞中國首席執行官 | |
蘭州蘭石集團監事會主席(總經理級)、黨委常委 | |
殷視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招商銀行獨立非執行董事、美林(亞洲)前董事總經理 | |
京東方集團副總裁、首席戰略官 | |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媽媽總裁、閒魚總裁 | |
香港東亞銀行前副首席執行官 | |
香港政府前經濟顧問、渣打銀行東亞地區總經濟師 | |
仲良集團主席兼總裁 | |
英皇娛樂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 |
香港永富容器集團主席 | |
香港互太紡織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 | |
港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主席 | |
前程無憂網首席執行官、貝恩公司中國區前總裁 | |
香港太平洋國際集團首席執行官 | |
先科(亞洲)有限公司董事長 | |
惠理集團行政總裁 | |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總裁 | |
康宏金融集團首席執行官、一田百貨前首席執行官 | |
香港機場管理局首席執行官 | |
太古集團公共事務董事、國泰港龍航空原行政總裁 | |
陳婉珊 | 香港工業總會常務副主席、利記集團行政總裁 |
香港工業總會副主席、德國寶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 |
華軟資本創始人、董事長 | |
春洋資本總經理 | |
平安好醫生董事會秘書 | |
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 | |
北京城建集團總會計師 | |
大搜車創始人兼CEO | |
香港其仕企業(國際)有限公司副總裁 | |
香港宜高科技創業有限公司主席 | |
數碼通科技總裁 | |
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總裁 | |
港科研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 |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 | |
第一線安萊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 |
匯亞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執行副主席 | |
互動派傳媒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 |
ASM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 |
錢方創辦人及行政總監 | |
紫晟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總監 | |
魯庭暉 | 香港電視娛樂董事、總經理 |
香港沙龍電影前董事、總經理 | |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總經理 | |
張鴻 | 朗力福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中國金石礦業控股有限公司前行政總裁 |
林永君 | 傲視網絡行政總裁、慧科訊業行政總裁、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創會會長 |
香港東驥基金董事、總經理 | |
香港國泰航空集團中國區總經理 | |
旺旺食品集團執行董事兼財務總監 | |
香港中華電力企業發展總裁 | |
香港電燈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 | |
陸國燊 | 香港商務印書館董事、總經理兼總編輯 |
楊全盛 | 天旭科技投資集團聯合創辦人、首席執行官 |
馮永業 | 香港機場管理局企業發展執行總監、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前行政總裁 |
香港訊匯證券首席執行官 | |
謝家駒 | 香港瑞安投資前總經理 |
朱泰和 | 友邦保險集團首席投資總監 |
梁理中 | 中原財務董事、總經理 |
許夏林 | 森科產品有限公司行政董事 |
香港遵理學校創辦人 | |
瑞銀倫敦前執行董事 | |
巴克萊資本投行部前董事總經理、瑞士銀行前董事總經理、香港中文大學財務系教授 | |
林小琪 | 李奧貝納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創意官,上海麥肯廣告前董事、總經理兼首席創意官 |
姓名 | 簡介 |
---|---|
香港財政司司長 | |
香港廉政公署廉政專員、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主席 | |
香港保安局局長、香港警務處前處長 | |
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香港入境事務處前處長 | |
香港教育局前局長 | |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前局長 | |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 |
香港教育局局長 | |
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 | |
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 | |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 | |
香港民建聯前主席、香港立法會議員 | |
香港廉政公署前廉政專員、香港教育統籌局前局長 | |
香港廉政公署前廉政專員、香港海關前關長 | |
香港警務處前處長 | |
廣東省水利廳廳長 | |
香港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香港發展論壇總幹事、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 |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國際貿易、亞太策略及多元文化廳廳長 | |
澳大利亞前駐韓大使、澳大利亞駐亞太經合組織(APEC)大使 | |
日本駐柬埔寨特命全權大使、日本駐香港前總領事 | |
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兼總幹事 | |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主席、香港版權審裁處主席、香港律師會前會長 | |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香港經濟日報前執行總編輯 | |
香港民政事務局副局長 | |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 | |
香港環境局前副局長 | |
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 | |
香港立法局前議員、香港會計師公會前主席 | |
香港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 | |
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副主席 | |
香港立法會議員 | |
香港立法會議員 | |
何啓明 | 香港立法會議員 |
香港駐美國總經濟貿易專員、香港食物環境衞生署前署長 | |
香港立法局議員、香港行政局議員、香港青年事務委員會前主席 | |
香港廉政公署前副廉政專員兼執行處首長 | |
香港工業貿易署署長 | |
香港社會福利署署長 | |
香港規劃署前署長 | |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香港康文署原副署長 | |
香港廣播處前處長、香港特區駐東京經濟代表部前首席代表 | |
澳門立法會議員 | |
香港臨時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香島中學校長 | |
皇家香港輔助警察隊總警司、香港立法局議員 | |
馬來西亞社會黨青年國際聯盟(IUSY)全球副主席 | |
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主席、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前總幹事 | |
香港申訴專員公署申訴專員、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前總幹事 | |
香港婦女事務委員會前主席、嶺南大學校董會副主席 | |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香港地政總署前署長 | |
香港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常任秘書長、香港環境保護署署長 | |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香港勞工處前處長 | |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 | |
南寧市委常委、副市長 |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委員會副主席 | |
香港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 |
姓名 | 簡介 |
---|---|
香港電影演員,四次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 |
香港戲劇協會會長、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創院院長 | |
香港電影導演、演員、編劇,第一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 |
中華聖公會香港教省榮休大主教、首位聖公會港澳教區華人主教 | |
天主教中國香港教區主教 | |
中國作家 | |
香港武俠小説作家 | |
香港作家、電視主持人 | |
香港填詞人、時尚評論人 | |
香港歌手、演員、主持人 | |
國際攝影家、電影演員及導演 | |
香港電影攝影師 | |
香港影視導演、編劇、製作人 | |
香港作家協會主席、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 | |
香港導演 | |
香港導演 | |
香港導演 | |
香港導演、戛納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得主 | |
香港影視創作人、歷史掌故專欄作家,香港浸會大學電視電影系前系主任 | |
香港英語教育作家、時事評論家、香港科技大學翻譯組前主管 | |
香港無線電視編導、監製 | |
香港導演 | |
香港電影導演、編劇、製作人 | |
香港音樂家、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主席 | |
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 |
香港電影資料館館長 | |
香港中英劇團藝術總監 | |
香港古琴家、古箏演奏家、南音和甲骨文研究專家 | |
香港教育及話劇工作者 | |
香港作曲家、指揮家、教育家,香港作曲家聯會創會主席 | |
香港音樂人 | |
香港音樂製作人 | |
香港音樂人 | |
香港作曲家、編曲家、笙演奏家、音樂導師 | |
華裔作曲家、鋼琴家兼指揮家 | |
香港鋼琴演奏家 | |
香港鋼琴演奏家 | |
香港豎琴演奏家 | |
黃紀鈞 | 香港漫畫家 |
香港作家、電視主持人 | |
香港作家 | |
香港作家 | |
香港作家 | |
謝曉虹 | 香港作家 |
香港作家 | |
香港作家 | |
香港演員、編劇 | |
香港媒體人、創意人士 | |
香港填詞人,香港金針獎得主 | |
香港填詞人 | |
香港填詞人、編劇及電影監製 | |
香港填詞人 | |
香港編劇、香港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 |
中國內地導演、歌手 | |
中國內地雙語主持人、魔術師 | |
香港歌手、電台DJ | |
2007年香港小姐冠軍、2008年國際中華小姐亞軍 | |
香港演員、編劇 | |
香港影視歌三棲女藝人 | |
香港演員 | |
森美 | 香港演員、歌手、主持人 |
香港女演員、歌手 | |
2008年香港小姐亞軍、2009年國際中華小姐亞軍 |
姓名 | 簡介 |
---|---|
《南華早報》總編輯 | |
星島新聞集團行政總裁 | |
《信報》前總編輯 | |
《明報》總編輯 | |
時尚傳媒集團出版人兼主編 | |
香港新聞行政人員協會主席、亞洲電視前新聞總監兼高級副總裁 | |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總採訪主任 | |
東亞唱片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 | |
羅燦 | 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信報》前首席執行官 |
《大公報》前執行總編輯 | |
香港戰地女記者 | |
香港無線電視中國組首席記者兼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前新聞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財經組記者兼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前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前首席記者兼主播 | |
香港無線電視新聞主播、副採訪主任 | |
香港電台及電視節目主持人 | |
香港無線電視主持人 | |
鳳凰衞視香港台新聞主播、主持人 | |
香港傳媒人,寰亞傳媒集團副總裁 |
姓名 | 簡介 |
---|---|
中國女排國手、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子排球金牌得主 | |
釜山亞運會女子壁球金牌得主 | |
香港足球運動員 | |
香港足球運動員、2009年東亞運動會金牌得主 | |
香港女足球教練 | |
香港女游泳選手、1998年莫斯科世界青年運動會銀牌得主 | |
2006年多哈亞運會鐵人三項銀牌得主 | |
2000年亞洲壁球錦標賽女團冠軍、2009年東亞運動會女團金牌得主 | |
輪椅擊劍運動員,雅典殘奧會獲四枚金牌、北京殘奧會一金一銀、倫敦殘奧會兩金一銅 | |
黃君恆 | 東京殘奧會硬地滾球混合BC4級雙人賽銀牌得主 |
謝嘉俊 | 香港乒乓球運動員,2009年世界盃男團季軍、2006年世錦賽男團季軍 |
雅加達亞運會壁球女子團體金牌得主 |
(參考資料來源:
[127-146]
[150]
[154]
[162-170]
[176-178]
[181-185]
[190]
[202-207]
[209]
[214-216]
[221]
[223-224]
[227-231]
[233-234]
[237-252]
[255-259]
[261]
[264-265]
[271]
[276-277]
[282-283]
[286]
)
- 參考資料
-
- 1. 香港中文大學:書院制度是獨有特色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16-09-26]
- 2. 中文大學:五十年光影紀事(1973-1982)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7-02-09]
- 3. 中大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4-15]
- 4. 香港文化這些年,從“大俠”到“大學”? .騰訊文化[引用日期2016-09-11]
- 5. 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2009年金融財務MBA招生簡章 (深圳、北京)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6-09-11]
- 6. 立足中國 面向世界 .香港中文大學展覽廳[引用日期2022-01-09]
- 7. 全人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5-04-13]
- 8. 開新探微 .香港中文大學展覽廳[引用日期2015-07-27]
- 9. 中國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展覽廳[引用日期2015-07-27]
- 10. 中文大學:五十年光影紀事(1993 - 2002)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6-07]
- 11. 半世紀里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6-15]
- 12. 邱勇會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一行 雙方簽署本科雙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 .清華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4-15]
- 13. 內地高考入學須知 .香港中文大學本科招生網[引用日期2019-04-13]
- 14. 創校歷程 .香港中文大學展覽廳[引用日期2016-03-09]
- 15. 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引用日期2015-04-13]
- 16. 校史軌跡 .新亞書院[引用日期2015-07-28]
- 17. 歷史傳承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引用日期2016-09-12]
- 18. 創辦歷史及宗旨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引用日期2016-09-12]
- 19. 簡史及使命 .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引用日期2015-04-13]
- 20. 書院制度的奧秘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7-02-09]
- 21. 香港互聯網交換中心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1-20]
- 22. 里程碑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7-11]
- 23.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批 .人民日報海外版[引用日期2018-02-23]
- 24. 里程碑 .香港中文大學五十五週年校慶官網[引用日期2023-03-14]
- 25. 邱勇會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一行 雙方簽署本科雙學位課程合作備忘錄 .清華大學[引用日期2019-09-05]
- 26.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段崇智訪問北大並簽署合作協議 .北京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9-05]
- 27. 概覽及統計資料-2022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1]
- 28. 香港各界悼念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0-11]
- 29. 楊振寧資料館在香港中文大學揭幕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1-01]
- 30. 中大博文講座教授白先勇教授親臨主講《紅樓夢》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8-18]
- 31. 于右任外孫獲聘香港中大新校長 .新浪新聞[引用日期2016-09-26]
- 32. 劉遵義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引用日期2016-09-26]
- 33. “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範式新探索”國際學術研討會圓滿舉行 - ICSCC-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 .復旦大學[引用日期2020-08-15]
- 34. 北島創作展顏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6-09-21]
- 35. 中大北島教授榮獲美國布朗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6-09-21]
- 36. 國際知名氣候專家劉雅章教授加盟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1-26]
- 37. 諾貝爾獎氣候專家稱:香港未來50年會越來越乾燥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1-26]
- 38. 郎鹹平 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學系講座教授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0-03]
- 39. 仗義執言郎鹹平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7-10-03]
- 40. 辛世文攜科研團隊落户龍崗 .央視網[引用日期2016-09-21]
- 41. 香港中文大學汪正平教授到半導體所交流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6-09-21]
- 42. 奠基“無創產檢” 香港教授膺內地“未來科學大獎”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06-18]
- 43. 中國首個民間科學大獎名單揭曉 薛其坤與盧煜明獲獎 .中國日報網[引用日期2021-06-18]
- 44.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李大拔教授獲選為美國國家醫學研究院外籍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0-08-06]
- 45. Biography of Professor Albert Lee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0-08-06]
- 46. 陳家亮教授成首位華人獲頒「美國腸胃科醫學院國際領袖大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8-18]
- 47. 中大委任理學院院長及兩所書院院長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0-08-15]
- 48. 「大工人物·校友篇」宋春山:四十載丹心編織能源化工夢 .大連理工大學[引用日期2020-08-15]
- 49. 中大委任工商管理學院院長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12-04]
- 50. 莫樹錦教授獲歐洲腫瘤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8-18]
- 51. 【領跑者】湯曉鷗:人臉識別技術領跑全球 .央視網[引用日期2017-10-03]
- 52. 湯曉鷗:人臉識別的“探路者”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9-08]
- 53. 對接優勢資源 開展戰略合作 實現互利共贏 .西安日報[引用日期2018-09-08]
- 54. 粵港優勢互補明顯 大灣區創科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9-08]
- 55. 中大訊息工程學優秀學者獲頒德國研究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8-18]
- 56. 楊偉豪教授獲頒通信榮譽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8-18]
- 57. 華雲生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7-02-22]
- 58. 中大副校長張妙清獲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傑出科學貢獻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6-09-26]
- 59. 中大兩位教授獲選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院士 首次有香港學者獲此殊榮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1-13]
- 60. 中大張俊森教授當選計量經濟學會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6-09-26]
- 61. 張俊森教授獲頒「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研究內地生育政策對人力資本的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7-10-11]
- 62. 歡迎新所長 .香港中文大學太空與地球信息科學研究所[引用日期2022-07-02]
- 63. 國際著名人文地理學家關美寶獲聘北京大學客座教授 .北京大學[引用日期2022-07-02]
- 64. 中大林琿教授獲美國地理學家協會米勒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8-18]
- 65. 統計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6-09-13]
- 66. 中大化學系謝作偉教授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7-11-28]
- 67. 楊振寧、李政道獲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7-05]
- 68. 丘成桐獲馬塞爾·格羅斯曼獎 .人民日報[引用日期2018-07-05]
- 69. 統計資料-教員隊伍 .香港中文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8-09-02]
- 70. 港人學者何天倫奪物理學國際大獎 .搜狐網[引用日期2018-09-21]
- 71. 我們的院士 .香港科學院[引用日期2022-02-03]
- 72. 2019年度“復旦—中植科學獎”公告 .科學網[引用日期2020-09-11]
- 73.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榮獲有「科學界奧斯卡」之稱的「科學突破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6-18]
- 74. 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香港院士 .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引用日期2019-06-27]
- 75. 關於公佈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7-11-28]
- 76. 中大院士名錄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1]
- 77. 本科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1]
- 78. 合辦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79. 中大與五所世界頂尖高等院校合作開辦多個雙學位本科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6-06]
- 80. 獨特的書院制度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5-04-12]
- 81. 通識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5-04-12]
- 82. 培育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83. 研究院概覽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0-06-10]
- 84. 中大排名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5-20]
- 85. 2022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引用日期2022-04-10]
- 86. 中大加入「一帶一路國際科學組織聯盟」成為創始成員,攜手加強一帶一路地區科技合作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11-09]
- 87. 全人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6-15]
- 88. 神秘的“本科生諾貝爾獎”——羅德獎學金 .光明網[引用日期2016-03-02]
- 89.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當選2016年度羅德學人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6-03-02]
- 90. 中大第十五位羅德學人 - 善衡書院醫科畢業生梁雅媛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6-18]
- 91. 聯盟 .香港中文大學學術交流處(國內事務)[引用日期2018-10-21]
- 92. 京港大學聯盟正式成立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引用日期2018-04-18]
- 93. 松聯盟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10-21]
- 94. “滬港大學聯盟”在上海成立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11-09]
- 95. 粵港澳高校聯盟 .香港中文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9-04-06]
- 96. 粵港澳高校智慧校園聯盟成立 .暨南大學[引用日期2020-07-20]
- 97. QS University Rankings: Asia 2016 .QS[引用日期2016-09-12]
- 98. 2011年QS亞洲大學排名前20名榜單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5-07-27]
- 99. 亞洲大學排行公佈 香港兩所大學名列榜首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16-09-23]
- 100.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18 .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17-09-05]
- 101. 泰晤士2019全球大學排行榜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9-01-13]
- 102. 中大排名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9-01-13]
- 103. 最新QS世界大學排名發佈:清華北大取得歷史最高名次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06-19]
- 104. 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9-09-12]
- 105. QS發佈2020亞洲大學排名 北大第5清華復旦排名下降 .網易新聞[引用日期2019-11-27]
- 106.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Q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1-06-09]
- 107.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imes Higher Education[引用日期2020-09-15]
- 108.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 Best Global Universities .U.S. News & World Report[引用日期2020-09-29]
- 109. 2019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161所中國高校上榜|世界大學排名|清華大學 .新浪.2018-10-31[引用日期2020-10-02]
- 110. 2018USNews世界大學排名重磅發佈!誰是美國人心目中的NO.1 .荔枝網.2017-10-26[引用日期2020-10-02]
- 111. Chinese University Hong Kong .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1-12-07]
- 112. 中大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正名及授牌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9-21]
- 113. 卓越學科領域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6-09]
- 114. 四大策略性研究領域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115. 中大研與學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6-09-19]
- 116. 概覽及統計資料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03-11]
- 117. 特藏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8-06-15]
- 118. 大學刊物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5-04-12]
- 119. 中大為何命名為「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1-20]
- 120. 校徽校訓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5-04-12]
- 121. 紋章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1-18]
- 122. 大學主管人員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4-15]
- 123. 大學校董會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4-24]
- 124. 中大領導羣像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7-16]
- 125. 中國最美十大大學校園 香港中文大學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5-12-27]
- 126. 校園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5-08-01]
- 127. 中大工程學院表揚二十五位傑出校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1-01]
- 128. 中大成立「環球校友諮詢委員會」及「傑出校友訪問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18-05-17]
- 129. 王立新任深圳市副市長 .新華網[引用日期2018-08-01]
- 130. 獨家:上市路上華寶投資高層大換血 43歲朱可炳跳槽聯通 李琦強任一把手 |新京報財訊 .新京報網[引用日期2019-01-13]
- 131. 演講嘉賓 .香港貿易發展局[引用日期2019-06-27]
- 132. 鄧健榮接任行政總裁 (附最新簡歷)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08-18]
- 133. 香港大學商學院教授謝貴枝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19-09-05]
- 134. 商湯算法服務手機超過4億台 AI與硬件深度結合引領體驗升級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9-05]
- 135. 楊震:在深圳實現“中國原創新藥夢”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9-09-27]
- 136. 霍寶鋒 .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引用日期2019-09-28]
- 137. 香港康文署副署長暫任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半年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9-29]
- 138. 復星醫藥(600196)董事會成員 .鳳凰網[引用日期2019-10-10]
- 139. 港警新“一哥”正式上任,在處理非法示威活動方面經驗豐富 .環球網[引用日期2019-11-19]
- 140. 詹思延:求真求實做學問,言傳身教繼師恩 .北京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7-24]
- 141. 朱可炳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總會計師、黨組成員 .中國聯通官網[引用日期2020-07-24]
- 142. 何舜華獲批出任東亞中國執行董事兼行長-新聞-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上海證券報[引用日期2020-08-15]
- 143. 吳國寶科學成就簡介 .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引用日期2020-12-25]
- 144. 鞏月瓊:疫情下全球汽車行業面臨新挑戰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0-09-10]
- 145. 周好民科學成就簡介 .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引用日期2020-12-25]
- 146. 揭秘“手機玻璃隱形冠軍”楊建文 .荊楚網[引用日期2020-12-25]
- 147. 研究與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6-09]
- 148. 雙學位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4]
- 149. 中大楊偉豪教授成為首位獲頒IEEE理查德•漢明獎章的亞洲學者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8-06]
- 150. 新一屆中大「環球校友諮詢委員會」召開首次會議為大學未來發展共商良策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6-16]
- 151. Three University Missions Moscow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2020 .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1-06-16]
- 152. 中大工程學院楊偉豪教授榮獲信息論最高榮譽 ⏤ IEEE克勞德•香農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2-25]
- 153. 管治架構 | 大學主管人員 | 汪寧笙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8-06]
- 154. 斯派克·李戛納頒獎禮鬧烏龍,女性導演贏得金棕櫚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1-08-06]
- 155. 中大博文講座教授姚期智教授獲頒京都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8-06]
- 156. 中大醫學院盧煜明教授成史上首名生物學科「皇家獎章」華人得主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9-22]
- 157. Moscow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 `` Three University Missions '', 2021 .莫斯科國際大學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2-09-24]
- 158. 香港中文大學參與發起「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學術聯盟」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1-09-20]
- 159. ACU member institutions | ACU .英聯邦大學協會[引用日期2021-09-22]
- 160. 【軟科排名】-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排名官網[引用日期2021-09-22]
- 161. 2022 U.S. News & World Report全球最佳院校排名發佈|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留學 .新浪教育[引用日期2021-10-26]
- 162. 我校周翔宋保亮兩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武漢大學信息公開網[引用日期2021-12-07]
- 163. 顏水成 .中國科學院大學[引用日期2021-12-21]
- 164. 院友顏水成獲選2020年ACM Fellow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21-12-21]
- 165. 新南威爾士大學張偉教授講座通知 .今日哈工大 :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內綜合信息網[引用日期2021-12-21]
- 166. 蕭小奎 .新加坡國立大學[引用日期2021-12-21]
- 167. 文勇剛(9406)榮獲2021年亞太數據中心科技創新領導(Technology Leader)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總)會[引用日期2021-12-21]
- 168. 曾勇 .國際歐亞科學院[引用日期2021-12-21]
- 169. 名教自有樂地―――訪管理學院院長曾勇教授 .電子科技大學 成電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2-21]
- 170. Kwok-Leung Tsui | Grado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 Virginia Tech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引用日期2021-12-21]
- 171. 中大InnoHK研究中心 | 研究與成果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172. 從發現到創新: 兼具目標與責任的卓越研究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173. 概覽及統計資料-2020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174. 聯合研究單位 | 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 研究與成果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2-14]
- 175. 本社出版期刊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引用日期2022-01-09]
- 176. 香港廉政專員白韞六當選新一屆國際反貪局聯合會主席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1-09]
- 177. 林黛:四膺“亞太影后”的廣西妹-廣西新聞網 .廣西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1-09]
- 178. 《機器學習中的矩陣近似與恢復》課程介紹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22-01-09]
- 179. 莫樹錦 - 我們的院士 - 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Sciences 香港科學院 .香港科學院[引用日期2022-01-09]
- 180. 教職員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02-03]
- 181. 盧策吾 - 2019 .求是科技基金會[引用日期2022-02-08]
- 182. 盛斌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CSE)[引用日期2022-02-06]
- 183. 王肖沐 .求是科技基金會[引用日期2022-02-08]
- 184. 亞運摘九獎牌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2-08]
- 185. 香港中文大學恭賀校友黃君恆於東京殘奧會勇奪銀牌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2-08]
- 186. 喜報!浙江金華一中學子收到香港中文大學offer! .金華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引用日期2023-04-05]
- 187.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奠基 預計明年起招生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4-15]
- 188.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2021線上學術項目招生的通知 .浙江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引用日期2023-04-20]
- 189. 香港中文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引用日期2023-04-15]
- 190. 劉軍強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引用日期2022-04-10]
- 191. 香港研究開發與培訓基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國家遙感中心[引用日期2022-03-27]
- 192. 高可信軟件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分實驗室)揭牌 .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03-27]
- 193. 香港中文大學成立大數據研究中心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27]
- 194. 我校與香港中文大學共建“再生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暨南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27]
- 195. 香港中文大學國家級人文中心揭幕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3-27]
- 196. 香港中文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聯合研究中心”揭幕成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3-27]
- 197. ZIBS與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簽署金融碩士聯合培養合作協議-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7]
- 198.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香港中文大學內地及大中華髮展處[引用日期2022-03-28]
- 19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香港中文大學內地及大中華髮展處[引用日期2022-03-28]
- 200. QS世界大學排名公佈 香港院校7學科躋身全球前十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4-07]
- 201. 政府委任中大校董會主席 .香港政府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5-20]
- 202. 蔣俏蕾 .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引用日期2022-05-20]
- 203. 劉繼同 .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引用日期2022-05-20]
- 204. 李揮 .北京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05-20]
- 205. 汪衞華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引用日期2022-05-20]
- 206. 文勇剛(9406)當選新加坡工程院院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總)會[引用日期2022-05-22]
- 207. 城大兩學者膺選美國數學學會院士 .香港城市大學[引用日期2022-05-22]
- 208. 中大「在學•在職計劃」正式展開實習階段 全港唯一校企合作教育計劃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5-22]
- 209. “九章講壇”第351講 — 蔡劍鋒 教授 .蘭州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引用日期2022-05-22]
- 210. 中大於Research.com頂尖大學及科學家兩項排名奪佳績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5-22]
- 211. 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協會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5-28]
- 212. 中大加入國際大學氣候聯盟 促進氣候研究及氣候行動交流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5-28]
- 213. 中大於QS世界大學排名2023列第38位 創近十年多最佳成績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6-09]
- 214. 主席 — 查毅超博士 - 香港工業總會 .香港工業總會[引用日期2022-05-29]
- 215. 常務副主席 — 陳婉珊 - 香港工業總會 .香港工業總會[引用日期2022-05-29]
- 216. 副主席 — 陳嘉賢 - 香港工業總會 .香港工業總會[引用日期2022-05-29]
- 217. 英國“高潛力人才簽證計劃”出爐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2-06-03]
- 218. 中大工程學院呂榮聰教授榮獲光華工程科技獎 | 香港中文大學傳訊及公共關係處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6-09]
- 219. 於君教授榮獲中國工程科學界最高榮譽獎項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6-09]
- 220. 2018中英高等教育人文峯會在香港召開-中華讀書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引用日期2022-06-09]
- 221. 香港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創科“正當時”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1-20]
- 222. 香港中文大學上海中心揭牌 .上海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07]
- 223. 港教育局副局長爭議中履新 首次迴應是否推行國民教育 .大公網[引用日期2022-07-07]
- 224. 國務院任命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主要官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7-07]
- 225. 政府委任中大校董會主席 .香港政府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7-16]
- 226. 泰晤士2021年全球國際化大學排名發佈,21所中國高校上榜 .新京報[引用日期2022-07-16]
- 227. 潘教峯 .上海科技大學[引用日期2022-09-24]
- 228. 張靜 .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引用日期2022-09-24]
- 229. 詹思延 .北京大學公共衞生學院[引用日期2022-09-24]
- 230. 學術報告《Some nonlinear inverse problems for time-fractional diffusion》 .山東理工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引用日期2022-09-24]
- 231. 思謀科技沈小勇:人工智能將深刻改變工業製造 .深圳衞視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9-24]
- 232. 中大九個學科榮登2022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50強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9-24]
- 233. 鄭曉明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09-25]
- 234. 歐耀彬 .中國人民大學數學學院[引用日期2022-09-25]
- 235. 中大盧煜明教授獲頒有「美國最高榮譽生物醫學科學獎」之稱的「拉斯克獎」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09-29]
- 236. 香港5間大學躋身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百強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10-12]
- 237. 鄧燕華 .南京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2]
- 238. 楊翼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39. 周紹傑-公共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40. 陳旭 | 計算機學院(軟件學院)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41. 劉曉婷-浙江大學個人主頁 .浙江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2]
- 242. 徐躍東 - 師資隊伍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43. 杜江兵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引用日期2022-10-12]
- 244. 時廣軼 .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45. 張愷人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46. 陳輝--視覺認知與腦疾病實驗室-浙江大學個人主頁 .浙江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2]
- 247. 温煦-浙江大學個人主頁 .浙江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2]
- 248. 賀號 .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49. 劉欣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50. 易君健 .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引用日期2022-10-12]
- 251. 劉梅華-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首頁 .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引用日期2022-10-12]
- 252. 孫超-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引用日期2022-10-12]
- 253. 聯盟成員-University Alliance of the Silk Road .官網[引用日期2022-10-15]
- 254. 中大與中大(深圳)將合辦雙主修課程 以兩地校園學習體驗 裝備畢業生投身大灣區發展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4]
- 255. 王泉明-清華大學化學系 .清華大學化學系[引用日期2022-10-14]
- 256. 王巍-清華大學哲學系 .清華大學哲學系[引用日期2022-10-14]
- 257. 【第194期“博雅大講堂”】陳樹強:作為一種社會工作方法的政策實踐-華中師範大學本科生院 .華中師範大學本科生院[引用日期2022-10-14]
- 258. 範麗珠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4]
- 259. 教大委任李子建教授為下任校長 .香港教育大學[引用日期2022-10-14]
- 260. 香港中文大學 .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12-27]
- 261. 楊紹富 .東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0-18]
- 262. 中大於U.S. 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創新高 位列香港院校之冠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0-29]
- 263. 中大與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合辦全港首個法學士及法律博士雙學位課程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2-14]
- 264. 行政會議 - 行政會議成員 -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 孫東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引用日期2022-11-20]
- 265. 2023 IEEE Fellow華人佔三成,唐立新宗成慶等入選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11-23]
- 266. CUHK Engineering Professors Elected IEEE Fellow 2023 | Faculty of Engineering, CUHK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1-23]
- 267. CUHK Faculty of Engineering’s Professor Raymond Yeung elected 2022 National Academy of Inventors Fellow | Faculty of Engineering, CUHK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引用日期2022-12-14]
- 268. 研究所 | 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 研究與成果 |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2-14]
- 269. 中大加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Nature Positive Universities Alliance 致力減少校園生態足跡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2-27]
- 270. 《中大2025》簡介 - 中文大學策略計劃2021–2025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2-27]
- 271. 孫玉菡從新移民到問責局長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2-12-27]
- 272. 第八屆兩岸三校學生運動友誼賽在北大舉行 .北京大學港澳台辦公室[引用日期2023-03-11]
- 273. 校長獻辭 – 香港中文大學60週年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1]
- 274. 里程碑 – 香港中文大學60週年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4]
- 275. 香港中文大學60週年 CUHK60 CUHK-60 中大六十 .香港中文大學[引用日期2023-03-11]
- 276. 行政總裁 | 證監會 .香港證監會[引用日期2023-03-11]
- 277. 劉博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引用日期2023-03-11]
- 278. 港中大深港創新研究院(福田)揭牌 .深圳政府在線[引用日期2023-04-05]
- 279. 中心簡介 - .汕頭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汕頭國際眼科中心.2023-03-04[引用日期2023-04-04]
- 280. 港中大與浙大共建數字經濟聯合研究中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引用日期2023-04-05]
- 281. 港中大師生追憶余光中:詩人若近,人間似遠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4-05]
- 282. 校友近況 .香港中文大學校友事務處[引用日期2023-04-05]
- 283. Proximal Methods for Nonsmooth and Nonconvex Fractional Programs: When Sparse Optimization Meets Fractional Programs .河南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引用日期2023-04-05]
- 284. 香港中文大學簡介 .合肥工業大學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引用日期2023-04-15]
- 285.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博士2022級開學典禮圓滿舉行 –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引用日期2023-04-15]
- 286. 華特迪士尼公司大中華區主席張志忠受聘我校兼職教授並作專題報告-新聞與傳播學院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引用日期2023-04-2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