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暨南大學

(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境內公辦高校)

鎖定
暨南大學,簡稱“暨大”,本部位於廣州市,是直屬統戰部領導 [82] 教育部、統戰部、廣東省三方共建大學;是國家“雙一流” [80]  ,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國家“985平台”、“111計劃”、“2011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粵港澳大灣區物流與供應鏈創新聯盟理事單位;是全國首批試行學分制的高校。 [1-2]  馬寅初厲麟似鄭振鐸等著名學者都曾在暨大任教。 [88] 
學校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暨南學堂。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抗戰期間,遷址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後,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 [3]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在廣州、深圳珠海有五個校區,校園佔地總面積226.81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78.76萬平方米;設有37個學院,59個系,18個直屬研究院(所),開設本科專業10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6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種;博士後流動站24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有專任教師2766人;有全日制學生47660人。 [3] 
中文名
暨南大學
外文名
Jinan University
簡    稱
暨大(JNU)
創辦時間
1906年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類
學校特色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80] 
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2011計劃、111計劃
中央部屬高校
教育部、中央統戰部、廣東省重點共建大學 [3]  展開
學校特色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80] 
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2011計劃、111計劃
中央部屬高校
教育部、中央統戰部、廣東省重點共建大學 [3]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97]  收起
主管部門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
現任領導
林如鵬(黨委書記)
邢鋒(校長) [101] 
專職院士數
6人
本科專業
107個 [4]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6個 [9]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24個
科研工作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二級學科4個
院系設置
37個學院,59個系,18個直屬研究院(所)
校    訓
忠信篤敬
校    歌
暨南大學校歌
校慶日
11月16日
地    址
廣州石牌校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510632)
珠海校區:廣東省珠海市前山路206號
番禺校區: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新造鎮興業大道東855號
華文校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瘦狗嶺路377號
深圳校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僑城東街6號
院校代碼
10559
主要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
國際科技合作獎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展開
主要獎項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
國際科技合作獎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5年) 收起
知名校友
李嵐清
厲麟似
吳學謙
李光前
蘇炳添 展開
佔地面積
2268100 m² [3] 

暨南大學校史發展

暨南大學暨南學堂

暨往開來
暨往開來(74張)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時任兩江總督的端方上書光緒皇帝,請求允許“南洋各島及檀香山舊金山等處僑民”回南京讀書,以“宏教澤而系僑情”。經過籌備,校址被選在南京薛家巷妙相庵。該處地居南京城中央,鼓樓之南,唱經樓之北,西北緊鄰金陵大學。
1907年3月23日,暨南學堂正式開學。首批學生21人,全部是爪哇歸國的僑生,原籍大部分為廣東。
1907年8月28日,巴達維亞中華會館董事潘立齋梁映堂又護送10名僑生到達南京學習。
1908年5月,南洋各島第三批46名僑生抵達南京。
早期的暨南學子年齡一般在十三四歲,遠離家鄉和父母,遠涉重洋,負笈祖國,年齡幼小,生活自理能力不足,加之來到語言習慣和生活環境相當陌生的地方,普遍會難以適應。因此,學堂採取“家庭學校制”,所有設備,均仿家庭之佈置,管理學生,亦按各生之習慣,視其不良者,矯正之。兩江總督端方對僑生多方照顧,極為優待,規定僑生除了自備衣物和零用錢外,學費和食宿費一概豁免。每年另外發放冬夏兩季制服。學堂還為僑生免費醫病。
1911年10月,武昌首義,各省紛紛響應。駐守南京的張勳領着“辮子軍”攻進南京城後,曾運來大炮對着暨南學堂。學堂趕緊把學生送到上海避難,大部分僑生返回南洋,小部分參加了革命軍,而暨南學堂也因此停辦。民國初年,袁世凱竊據大總統寶座,由於懼怕革命黨威脅其政權,擔心“暨南都是些革命黨”,因而對暨南復辦一事態度消極。導致當時的大多數華僑青年或失學海外,或滯留內地,或流離失所。
暨大舊校區
暨大舊校區(8張)
時教育界的知名人士和海外華僑強烈要求政府儘快恢復暨南學堂。不但暨南的僑生髮出覆校的要求,就連任職於交通部航政司的司長雪蘭莪和華僑代表葉兆菘等人也於1912年聯名具呈教育總長,他們認為,光緒末年開辦的暨南學堂功不可沒,“自丁未南京有暨南之設,僑情始與內地相洽,迄今五年,而荷政府之對待我僑民者與昔遂異:昔之不準立小學者今亦聽我立小學矣;昔之不準設中學者,今且聽我立中學矣。”
1917年,戰事稍停。11月1日,教育部終於批准恢復暨南學堂,並委派江蘇教育司司長黃炎培為籌辦員。

暨南大學國立暨南學校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14張)
1918年3月1日,暨南學校補習科正式開課。學校正式更名為“國立暨南學校”。 [85] 
1918年5月,學校研究後決定變通章程,並呈報北洋政府教育部:“凡國內高等小學畢業,其父兄或保護人現在南洋經營商業者,又師範科華僑學生有缺額,而國內學生有赴南洋為教師之志願,且具有相當資格者,均得適用入學手續,准予入學試驗。”

暨南大學國立暨南大學

1923年,為了適應學生的增多,並創建大學部,暨南學校從南京遷到上海真如鎮
1927年6月,在趙正平姜琦之後,鄭洪年繼任暨南校長。擔任暨南學校校長後,鄭洪年力主將商科改為商學院,並在此基礎上增加農學院、文哲學院、自然科學院、社會科學院和藝術院五門,將暨南學校擴充為當時唯一的華僑大學——國立暨南大學。
在籌建大學期間,校方會議決定向海內外募捐,集資建造圖書館。校董鄭洪年(首任校長)捐助最力。圖書館落成,即命名“洪年圖書館”。民國16年11月21日正式開放。民國17年末藏書達34330冊,至民國21年末,增加至41393冊,內中文圖書33224冊,西文圖書8569冊。 [94] 
1937年國立暨南大學校門 上海真如 1937年國立暨南大學校門 上海真如
從此,暨南大學進入了一段全面發展的時期。首先,暨南大學將原有的商科大學改組為商學院,隨後又陸續增設了文學院、理學院、教育學院和法學院。同時附設中學部,其中高中部設普通科、商科、師範科和農科,初中部則不分科。此外還設置了一個很特殊的專業——外交領事專修科,在當時堪稱獨一無二。學校的硬件設施也頗具規模,教學樓、宿舍、實驗室、運動場等一應俱全。作為當時的華僑最高學府,學校還設置了一所專門的研究機構——南洋美洲文化事業部,研究南洋、美洲的華僑問題,主編了《南洋研究》季刊和《南洋叢書》等。鼓勵學生進行學術研究,出版《國立暨南大學學報》刊登學生的研究成果。暨南大學還非常重視學生的體育鍛煉,為中國國家代表隊輸送了不少體育健將。他們中有不少人曾經代表中國參加歷屆遠東運動會和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辦的第十一屆奧運會。如足球隊隊員陳鎮和、徐亞輝,籃球隊隊員蔡演雄王南珍、尹貴仁,田徑隊員郝春德、傅金城(短跑)、符寶廬(撐竿跳高)等。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暨南大學遷到上海公共租界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租界為日本軍佔領,暨南大學又搬遷到福建建陽。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暨南大學開始着手遷回上海的事宜。何炳松慘淡經營,嘔心瀝血,都要找到合適的校址了,卻被一紙調令發到國立英士大學當校長。他曾給學生阮毅成發過電報,稱“不得已力疾拜命”,準備鞠躬盡瘁了。但因長期勞累過度,1946年7月病逝於上海,時年56歲。
國立暨南大學舊址紀念碑 上海
國立暨南大學舊址紀念碑 上海(4張)
1946年6月,國立暨南大學從福建建陽遷回上海。代表暨大在解放前最輝煌時期的真如校舍早已被日本侵略軍焚燬,國民政府劃撥上海寶山路東體育會路兩所原日本人學校作為國立暨南大學校址。學校恢復了法學院,增設了新聞學、人類學兩個系,共有四個學院,十七個系,一個學組。文學院、法學院設在寶山路,商學院、理學院和校部機關設於東體育會路。暨南大學復員回滬後,受內戰影響,僑生比例非常低。
1946年歲末至1947年年初,北平、上海等地大專學校爆發反美抗暴鬥爭,5月又爆發反飢餓、反壓迫、反內戰的“五二○運動”,暨南愛國學生始終站在鬥爭隊伍的前列,是這兩次鬥爭的主力軍之一,暨南大學也因此被譽為“東南民主堡壘”。
暨南大學石牌校區
暨南大學石牌校區(20張)
1949年,暨南大學只有20餘名教職員和40餘名學生追隨時任校長的李壽雍去台灣。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暨大被上海市軍管會接管。7月12日,暨大教授陳炳相向軍管會要求取消人類學系,理由為人類學所教內容“為反動課程”,學生人數極少,且“多要轉系”。8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發表軍教字第一號命令,將暨南大學恢復為華僑高級學府。
其文學院、法學院、商學院併入復旦大學,理學院併入交通大學。圖書館藏書於1951年分別調給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 [94]  地理學系併入南京大學(前身為中央大學),人類學系併入浙江大學。暨南大學暫時停辦。1950年,暨大仍存在,但無學生。 [5] 
學校建築
學校建築(6張)
1958年,在時任廣東省委第一書記的陶鑄大力扶持下,暨南大學得以在廣州重建。陶鑄擔任了重建後的第一任校長。
1960年9月,暨南大學水產系部分學生併入上海水產學院(現上海海洋大學)。 [6] 
1966年,“文革”開始,暨南大學停止招生,但學校裏還有1000多人。
1970年1月,林彪想把第一軍醫大學搬到廣州,取代暨南大學,就口頭上稱國務院同意將“房子已經空起來”的暨南大學轉交給軍方。2月,口頭通知暨南大學革委會,宣佈撤銷暨南大學,並在2月12日確定了搬遷計劃。5天后,《關於撤銷暨南大學的請示報告》才被起草。到3月5日,廣東省革委會才正式下發撤銷暨南大學的通知。
廣州市暨南大學(華文校區)
廣州市暨南大學(華文校區)(42張)
1978年,暨南大學再度復辦。
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和培養研究生。
1981年,成為全國高校中第一批具有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7] 
至1988年,僑屬子弟已佔暨大學生人數的90%。 [8] 
1993年6月,經國家教育部、國務院僑辦批准,廣州華僑學生補習學校併入暨南大學,與暨南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系及預科部合併組建暨南大學華文學院 [9] 
1996年6月,暨南大學成為全國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的大學(211工程)。
廣州市暨南大學(華文校區)
廣州市暨南大學(華文校區)(33張)
1999年,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10] 
2000年,暨南大學成為首個“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 [11] 
2005年,暨南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 [12] 
2006年,作為百年國立暨南大學舊址的永久性紀念碑分別在上海真如鎮寶山路落成。
2007年,在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13] 
2008年,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實施高校。 [14] 
2011年4月,國務院僑辦、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三方簽訂了部部省共建暨大協議。7月,暨南大學研究生院掛牌成立。同年,番禺大學城新校區獲國家發改委批覆;獲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15] 
2012年5月,番禺新校區正式奠基。9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高校。11月,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入選教育部、衞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 [16-19] 
2013年,首次入選國家“111計劃”;入選第一批臨牀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 [20-21] 
今日的暨南大學 今日的暨南大學
2015年6月,學校入選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入選2015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2-23]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暨南大學華文學院碩士研究生日本教學點在東京舉行開學典禮,首次在日開設碩士班。7月,入選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12月,暨南大學通過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 [24-27]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蒞校考察,勉勵暨南大學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五湖四海。11月,華南地區第一所專業電影學院——暨南大學珠江電影學院成立;入選廣東省新一輪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中的“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28-31] 
2019年8月6日,中央統戰部、教育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共同建設暨南大學的意見》,決定共同建設暨南大學。 [32] 
2020年3月,暨南大學在海外佈局的第一所海外校園“暨南大學日本學院”正式獲中央統戰部批准籌建。5月,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廣東省作家協會與暨南大學共建的中國報告文學研究院,在暨南大學舉行揭牌儀式。6月,暨南大學與愛爾眼科醫院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南大學附屬廣州愛爾眼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深圳愛爾眼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揭牌。7月,暨南大學與日本千代田教育集團簽署共建暨南大學日本學院協議;同月,學校成為粵港澳高校智慧校園聯盟創始成員。 [33-36]  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 [37] 同月,由暨南大學牽頭組織申報的“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獲教育部認定為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87] 
2021年9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第三批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76]  12月2日,暨南大學文本實驗室成立。 [77]  12月27日,蘇炳添速度研究與訓練中心在暨南大學揭牌。 [78] 
2022年1月4日,暨南大學與輝瑞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大健康領域內的優勢,展開為期兩年的戰略合作。 [79]  2月,選入“雙一流”高校名單。 [80]  8月1日,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公佈第二批中國文藝評論基地名單,其中暨南大學入選為基地共建單位。 [83] 
2023年6月,入選首批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名單。 [90]  6月10日,暨南大學中觀經濟學研究中心揭牌儀式舉行。 [89]  10月13日,發起成立廣東省鄉村振興智庫聯合會。 [98]  11月19日,暨南大學翁顯良翻譯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暨南大學舉行。 [99] 

暨南大學辦學實力

暨南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37個學院,59個系,18個直屬研究院(所),開設本科專業107個,學科專業涵蓋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教育、藝術等12個學科門類。 [9]  [38] 
  • 學院設置
暨南大學院系設置(截至2022年8月)
暨南大學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
暨南大學環境學院
暨南大學口腔醫學院
暨南大學護理學院
暨南大學第一臨牀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暨南大學藝術學院/珠江電影學院
暨南大學國際能源學院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管理學院
暨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
暨南大學基礎醫學與公共衞生學院
暨南大學中醫學院
暨南大學包裝工程學院
暨南大學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產業學院
- [84] 
  • 專業設置
2023年本科專業設置一覽表
專業名稱
專業類名稱
學位授予門類
修業年限
經濟學
經濟學類
經濟學
四年
漢語言文學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英語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新聞學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四年
歷史學
歷史學類
歷史學
四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
數學類
理學
四年
應用物理學
物理學類
理學
四年
應用化學
化學類
理學
四年
臨牀醫學
臨牀醫學類
醫學
五年/六年
口腔醫學
口腔醫學類
醫學
五年
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市場營銷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金融學
金融學類
經濟學
四年
生物技術
生物科學類
理學
四年
會計學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財務管理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日語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國際經濟與貿易
經濟與貿易類
經濟學
四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工學
四年
旅遊管理
旅遊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法學
法學類
法學
四年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管理學
四年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財政學
財政學類
經濟學
四年
廣告學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四年
漢語言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漢語國際教育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護理學
護理學類
理學
四年
行政管理
公共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中醫學
中醫學類
醫學
五年
土木工程
土木類
工學
四年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類
工學
四年
廣播電視學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四年
藥學
藥學類
理學
四年
中藥學
中藥學類
理學
四年
國際政治
政治學類
法學
四年
信息與計算科學
數學類
理學
四年
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類
工學
四年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類
管理學
四年
生物科學
生物科學類
理學
四年
生態學
生物科學類
理學
四年
軟件工程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工程力學
力學類
工學
四年
知識產權
法學類
法學
四年
華文教育
教育學類
教育學
四年
戲劇影視文學
戲劇與影視學類
藝術學
四年
體育教育
體育學類
教育學
四年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類
工學
四年
包裝工程
輕工類
工學
四年
建築學
建築類
工學
五年
動畫
戲劇與影視學類
藝術學
四年
電子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戲劇影視導演
戲劇與影視學類
藝術學
四年
播音與主持藝術
戲劇與影視學類
藝術學
四年
自動化
自動化類
工學
四年
翻譯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法語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國際商務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商務英語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物聯網工程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文化產業管理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經濟統計學
經濟學類
經濟學
四年
税收學
財政學類
經濟學
四年
網絡與新媒體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四年
生物製藥
生物工程類
工學
四年
酒店管理
旅遊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
政治學類
法學
四年
風景園林
建築類
工學
四年
網絡空間安全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工業工程
工業工程類
工學
四年
運動訓練
體育學類
教育學
四年
臨牀藥學
藥學類
理學
五年
西班牙語
外國語言文學類
文學
四年
人工智能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錄音藝術
戲劇與影視學類
藝術學
四年
書法學
美術學類
藝術學
四年
金融工程
金融學類
經濟學
四年
化學
化學類
理學
四年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能源動力類
工學
四年
環境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工學
四年
預防醫學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類
醫學
五年
應急管理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管理學
四年
密碼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金融科技
金融學類
經濟學
四年
國際新聞與傳播
新聞傳播學類
文學
四年
針灸推拿學
中醫學類
醫學
五年
音樂學
音樂與舞蹈學類
藝術學
四年
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智能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通信工程
電子信息類
工學
四年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與工程類
管理學
四年
食品質量與安全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工學
四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化工與製藥類
工學
四年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材料類
工學
四年
材料物理
材料類
工學
四年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土木類
工學
四年
美術學
美術學類
藝術學
四年
人力資源管理
工商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環境科學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工學
四年
環境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
工學
四年
網絡工程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公共事業管理
公共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會展經濟與管理
旅遊管理類
管理學
四年
信息安全
計算機類
工學
四年 [102] 
  • 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醫院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設有10所附屬醫院,其中三甲醫院4所。 [39] 
附屬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華僑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五醫院(河源市深河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第六醫院(東莞市東部中心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江門中醫院(江門市五邑中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順德醫院(佛山市順德區第二人民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佛山市順德區大良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廣州紅十字會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暨南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愛爾眼科醫院廣州、深圳、東莞院區) [35] 
暨南大學穗華口腔醫院(廣州穗華口腔醫院 [40] 

暨南大學師資力量

暨南大學石牌校區
暨南大學石牌校區(15張)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專任教師2766人,其中兩院院士(含兼職)9人,外籍境外院士10人,有國家級領軍人才65人,國家級青年人才75人,正高級職稱857人,副高級職稱1047人,博士生導師958人,碩士生導師2315人;有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名師3人,廣東省教學名師18人,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獎者8人。 [4] 
類別
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境外外籍院士
劉紹臣姚建平、Banwell Martin Gerhardt、Seeram Ramakrishna、Susan P.C.Cole、Crommen Jacques AugusteJoseph、亨利•多蒙德(Henri Dumont)、亞歷山大.A.波特波夫(Alexander. A. potapov)、Mark Richard Rosenzweig [41]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葉文才關柏鷗尹芝南曾永平黃國全丁克馮帥章、李丹、李寶軍邵敏鄭君瑜何陵輝陳家旭周常河、王雪梅、鞠振宇翁健、陳豪、高昊 [41] 

暨南大學學科建設

活力暨大
活力暨大(35張)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4個、國務院僑辦重點學科二級學科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二級學科5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二級學科1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交叉學科1個。學校有18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數量位居廣東高校第二位,有11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5‰。在教育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學校37個一級學科參評,總體進步顯著;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4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26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2種;有博士後流動站24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 [9] 
  • 學科排名
暨南大學在2017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的第四輪全國高等院校學科評估中,參評學科排名如下:
序號
學科名稱
評估結果
1
新聞傳播學
A-
2
應用經濟學
B+
3
中國語言文學
B+
4
生物學
B+
5
工商管理
B+
6
政治學
B
7
中國史
B
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B
9
中藥學
B
10
理論經濟學
B-
11
法學
B-
12
外國語言文學
B-
13
生態學
B-
14
統計學
B-
15
生物醫學工程
B-
16
基礎醫學
B-
17
藥學
B-
18
管理科學與工程
B-
19
世界史
C+
20
數學
C+
21
化學
C+
22
力學
C+
23
光學工程
C+
24
環境科學與工程
C+
25
食品科學與工程
C+
26
臨牀醫學
C+
27
中西醫結合
C+
28
公共管理
C+
29
信息與通信工程
C
30
材料科學與工程
C- [42] 
類別
名稱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廣州暨南生物醫藥研究開發基地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應用經濟學、臨牀醫學、中國語言文學、生物學、工商管理、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理論經濟學、基礎醫學、政治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西醫結合、力學、中藥學、生態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牀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基礎醫學、臨牀醫學、中西醫結合、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哲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心理學、外國語言文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土木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中醫學、護理學、公共管理、藝術學理論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臨牀醫學博士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生物與醫藥、臨牀醫學、金融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税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資產評估碩士、審計碩士、法律碩士、體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出版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電子信息、材料與化工、資源與環境、土木水利、生物與醫藥、臨牀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衞生、護理碩士、藥學碩士、中醫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藝術碩士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藥學(自定) [43]  [91-93] 
產業經濟學、金融學、文藝學、水生生物學
211工程”三期建設立項重點學科建設項目(8個)
金融學與資本市場、產業經濟與區域發展、比較文藝學與海外華文文學、華僑華人與中外關係、水域生態學與藻類生物資源、生物技術與生物工程藥物、重大工程結構的非線性力學問題、中藥現代化與中西醫結合
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
攀峯重點學科(5個)
應用經濟學、中國語言文學、工商管理、生物醫學工程、力學
優勢重點學科(16個)
理論經濟學、法學、政治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中國史、公共管理、化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中藥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44] 
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
特色重點學科(4個)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外科學、眼科學 [45] 

暨南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52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4個;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漢語教學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 [46]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經濟學、金融學、法學、國際政治、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廣告學、歷史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裝工程、臨牀醫學、中醫學、藥學、工商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旅遊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英語、應用化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國際商務、戲劇影視導演、財政學、華文教育、漢語言、網絡與新媒體、工程力學、生物醫學工程、中藥學、播音與主持藝術、書法學、知識產權、日語、翻譯、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生態學、電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環境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口腔醫學、護理學、經濟統計學、漢語國際教育、廣播電視學、生物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市場營銷、行政管理
國家特色專業
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生物技術、臨牀醫學、工程力學
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信息與計算科學、酒店管理、税收學、商務英語、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建築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應急管理、文化產業管理、電子商務
省級特色專業
漢語言文學、新聞學、電子信息工程、工商管理、經濟學、生物技術、臨牀醫學、工程力學、華文教育、中醫學、財務管理、廣告學、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藥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英語、知識產權
廣東省重點專業
新聞學、金融學、會計學、華文教育、電子信息工程、應用物理學、生物醫學工程、經濟統計學、翻譯、法學
廣東省名牌專業
電子信息工程、新聞學、會計學、生物技術、工商管理、金融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對外漢語、旅遊管理、應用化學、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工程
國家級精品課程
外國文學史、新聞事業經營管理、財務學原理、系統解剖學(雙語)、食品安全概論(雙語)、英美商法/American & British Commercial Law(雙語)、基礎會計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20門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中醫與診斷——學做自己的醫生、數字營銷
省級精品課程
管理學原理、公司金融、市場研究、成本與管理會計(雙語)、中醫基礎理論、電視節目製作、生物化學(雙語)、新聞寫作、國際貿易實務、口腔組織病理學、財務學原理、系統解剖學(雙語)、食品安全概論(雙語)、景區管理、商法學、中國古代文學史(面向僑生)、現代漢語、藝術概論、數學模型、中國現代文學、藥理學、人體解剖學、中國傳統文化概論、國際金融、文學概論、數據結構、基礎會計學、外國文學史、新聞事業經營管理、流行病學、統計學原理、生理學、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電子電路基礎、分子生物學、有機化學、貨幣銀行學
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管理學院會計學教師團隊
國家級教學團隊
會計學教學團隊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生命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廣東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計算機科學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媒體實驗教學中心、生物實驗教學中心、臨牀技能實驗教學中心、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電子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實驗教學中心、漢語實驗教學中心、旅遊實驗教學中心、光電信息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經濟管理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藥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臨牀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電子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13]  [47-61]  [86] 

暨南大學合作合作

暨大圖景
暨大圖景(79張)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大力推進國際化發展戰略,國際化特色突出。已同世界五大洲67個國家和港澳台地區的487家高等院校和文化、科研機構簽訂了749份學術交流合作協議。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81個國家設立143個招生報名點。2023年在校外國留學生2047人,來自9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本科生1723人,研究生209人。實行全英語授課的國際學院已開辦20多年,獲教育部批准的暨南大學伯明翰大學聯合學院人才培養質量優異,在海外辦學的暨南大學日本學院獲日本文部科學省認定。學校與阿根廷科爾多瓦國立大學、南非羅德斯大學共建兩所孔子學院。 [3] 
部分國內外合作院校如下
類別
名稱
中國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台灣
台灣暨南國際大學、東吳大學、台北大學、元智大學、朝陽科技大學、中山大學、長庚大學、政治大學
日本
同志社大學、九州大學、立命館大學、廣島修道大學
韓國
漢陽大學、梨花女子大學、建國大學
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學
美國
耶魯大學、紐約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邁阿密大學、得克薩斯理工大學、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
英國
伯明翰大學、曼徹斯特城市大學、蘭開斯特大學、格拉斯哥大學
俄羅斯
聖彼得堡大學、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
愛爾蘭
科克大學、梅努斯大學
荷蘭
阿姆斯特丹大學、伊拉斯姆斯大學
加拿大
加拿大皇家大學、聖瑪麗大學
澳大利亞
西悉尼大學、查爾斯·達爾文大學
西班牙
阿爾卡拉大學、西班牙巴利阿里羣島大學
德國
柏林自由大學
瑞士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意大利
佛羅倫薩大學
瑞典
林雪平大學
丹麥
奧爾胡斯大學
葡萄牙
里斯本大學

暨南大學學術研究

暨南大學科研機構

暨大本部禮儀隊
暨大本部禮儀隊(77張)
截至2023年12月,學校現有國家級文科研究平台3個、省級文科研究平台17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5個;理工醫有國家級創新平台5個,教育部創新平台1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3個。 [3] 
自然科學平台
級別
科研平台
全國重點實驗室
生物活性分子與成藥性優化全國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網絡安全檢測與防護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
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暨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再生醫學聯合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重大工程災害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再生醫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暨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
中樞神經再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藥現代化與創新藥物研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腫瘤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病毒致病及防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人工器官及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可信人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病理生理實驗室(三級)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光纖傳感與通信技術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環境污染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中藥藥效物質基礎與創新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中醫藥信息化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病毒學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研究重點實驗室
粵港澳環境質量協同創新聯合實驗室
廣東省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暨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再生醫學聯合重點實驗室
腫瘤精準藥物發現和診療分析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油料生物煉製與營養安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中國-新西蘭食品安全與營養保障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活性天然產物發現及生物合成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大灣區及“一帶一路”智慧物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農村農業污染控制修復與再生利用生態工程國際科技合作示範基地
廣東省粵港創新平台
焙烤食品安全粵港聯合創新平台
大氣有機物污染與健康風險預警粵港聯合創新平台
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網絡安全檢測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
廣東省工業機器人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大氣污染在線源解析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環境污染控制與修復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神經功能康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血液淨化臨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納米化學創新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水處理工藝與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隱私保護與數據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互聯網醫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大數據精準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無線應急通信網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智能終端處理器SoC芯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可見光通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生物技術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小核酸藥物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糧油副產物生物煉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城市生命線工程災害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水庫藍藻水華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現代中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基因大數據處理與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大數據協同育人與應用創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教育大數據服務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輿情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數量金融大數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電氣與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3D打印與增材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疾病易感性及中醫藥研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抗體藥物與免疫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藥物載體開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晶體材料和晶體激光技術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食品安全分子快速檢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真空薄膜技術與新能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薄膜光伏關鍵工藝與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耐蝕材料與抗磨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化學精準藥物研發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醫學影像人工智能精準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石墨烯類功能及高性能材料與製品(器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生物材料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中藥藥效物質基礎及創新藥物研究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工程結構故障診斷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水體富養化與赤潮防治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產品包裝與物流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光電信息與傳感技術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功能蛋白質研究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新型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水土環境毒害性污染物防治與生物修復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粵港澳高校聯合實驗室
粵港澳智慧教育聯合重點實驗室
老年科學粵港澳高校聯合實驗室
代謝與分子醫學廣東省粵港澳高校聯合實驗室
廣東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網絡安全檢測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血液淨化技術與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油脂生物煉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耐磨材料與功能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衞星導航定位與位置服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州市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耐磨蝕及特種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環境暴露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心腦血管疾病創新化學藥物研發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可見光通信工程技術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真空薄膜技術與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病毒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精準化學藥物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分子與功能影像臨牀轉化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無菌動物與微生態轉化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中醫方證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泛血管病基礎及轉化研究實驗中心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慢病基礎研究與轉化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醫學圖像與生物信息智能分析重點實驗室
廣州市工程研究中心
廣州市智能建築檢測技術行業工程研究中心
廣東省衞生廳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腦功能與疾病醫學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重點實驗室
天然產物化妝品原料創新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抗體藥物質量控制與臨牀評價重點實驗室 [62] 
人文社科平台
級別
科研平台
教育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
中央統戰部、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民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
中華民族凝聚力研究院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華僑華人研究院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企業發展研究所
金融研究所
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
漢語方言研究中心
廣東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區域合作研究中心
應急管理研究中心
知識產權與法治研究中心
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
黨內法規研究中心
澳門研究院
廣東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
神經管理學實驗室
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實驗室
產業大數據應用與經濟決策研究實驗室
廣東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庫
輿情與社會治理研究院
綠色發展研究中心
“一帶一路”與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
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大數據與社會治理研究中心
國家話語體系研究中心
廣州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廣州市輿情大數據研究中心
廣州區域低碳經濟研究基地
廣州南沙自由貿易試驗區研究基地
廣州現代產業新體系研究基地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
文明廣州與文化強國研究基地
廣州品牌創新發展研究基地
廣東語言文化海外傳承研究基地
廣州市決策諮詢研究基地(第一批)
暨南大學決策諮詢研究基地 [62] 

暨南大學科研成果

暨大珠海校區
暨大珠海校區(5張)
截至2023年12月,近年來,學校承擔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國家級科研項目數量均位於國內高校前列,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Cell》等發表論文12篇;文科獲得省部級以上獎項近130項,在《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發表論文9篇,在SSCI、A&HCI等國外權威索引期刊發表論文1400餘篇。 [64] 

暨南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暨南大學公管土風舞
暨南大學公管土風舞(16張)
截至2022年底,全校有各類印刷型文獻490萬餘冊,其中校本部和番禺校區有約388萬冊,現有中外文數據庫184個,中外文電子書265萬種,電子期刊5萬種。校本部圖書館與各校區圖書館統籌規劃,各有側重,形成了共建、共知、共享的文獻資源保障體系。 [65] 
館藏各類文獻及實物近5萬冊/件,是海內外同類文獻收藏最為集中的機構之一。其中,華僑華人民間文獻、僑刊鄉訊尤具特色。收藏契約、護照、僑批、族譜、口供紙、證件、證書、票據、家書等各類晚清民國時期較有特色的華僑華人民間文獻2000餘件,涉及海外20多個國家和地區;收藏族譜文獻3000餘冊;收藏全國各地僑刊鄉訊300餘種、1萬餘冊。 [65] 
館藏線裝書約1萬種,12萬餘冊,其中明清善本約9000冊,章太炎藏書近300部,約4000冊(有眉批、題跋或題簽的200多部)。入選《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凡161部,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9部,《廣東省珍貴古籍名錄》163部。收藏《中華再造善本》《廣州大典》等影印古籍8萬多冊。整理出版著作有《暨南大學圖書館藏珍貴古籍圖錄》《中國古籍珍本叢刊·暨南大學圖書館卷》(共38冊)《暨南大學圖書館古籍普查登記目錄》《金瓶梅版本知見錄:圖文版》《章太炎全集·眉批集》《章太炎藏書題跋批註校錄》等。 [65] 
收藏與廣東報業相關的圖書11萬餘冊、裝訂報刊2.5萬冊及若干文稿、信函、工具設備等,其中包括1949年10月23日《南方日報》創刊號等重要報刊。方言學文獻資料中心有館藏包括詹伯慧贈書、鄭定歐贈書、方言學書刊共1 萬餘冊,手稿書信書法等非書資料近3千份。2021年成立《金瓶梅》文獻資料中心,入藏文獻1000餘冊,包含梅節先生捐贈的珍貴手稿7種(2262頁)及120冊圖書。圖書館建有暨南文庫,入藏本校教師及學仁學術成果,現藏文獻及教學實物8300餘冊/件。 [65] 
  • 學術刊物
《暨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於1936年。“七七事變”和“八一三事變”後,被迫停刊,前後共出版了3卷6期。1979年下半年《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重新刊出,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0-5072,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44-1285/C。
《暨南學報》由暨南大學主辦,《暨南學報》編輯部編輯出版。主要欄目有:《華人華僑研究》、《海外及台港澳華文文學研究》、《中外關係史研究》、《產業經濟研究》、《區域經濟研究》、《國際法》、《民商法》等。學報是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文學、經管、法律類欄目逐漸形成特色 [66]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
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學版)》是雙月刊,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 1000-9965,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44-1282/N。學報是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科技核心期刊(CSCD)、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為文摘雜誌、數學文摘、化學文摘、劍橋科學文摘、動物學記等收錄 [67] 

暨南大學文化傳統

暨南大學形象標識

  • 校徽
暨南大學校徽 暨南大學校徽 [68]
暨南大學肩負着為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地區培養人才光榮使命,在暨南大學校徽的設計上,字母“JNU”構成一艘中國特點的帆船。“船為文化傳承的載體,也為文化交流的橋樑”,船體厚實,富有文化承載力度,線條連接充滿動感,體現暨大的薪火相傳、不斷髮展與時俱進。同時也寓意暨南大學揚起風帆,向海外傳播中華文化的意念;同時標誌的視覺中心是圖案化壽字文“南”字,傳神地反映中華傳統的文化。 [68] 
標誌將字母和中文有機結合,認讀性強,見解鮮明,線條流暢,氣運平衡。標準色採用奧海和天空大自然的顏色:藍綠色,寓意暨南大學歷經百年,依然蓬勃煥發着茂盛的生命力;整體更和諧統一沉穩大氣,吻合暨南大學忠信篤敬,悠久歷史、學術嚴謹活潑的風格。

暨南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暨南大學校訓 暨南大學校訓
校訓“忠信篤敬”四個字的出處十分古老。《論語·衞靈公》記載説:孔子的學生子張問怎樣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孔子回答:“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翻譯成現代漢語,即是説:“言語忠誠老實,行為敦厚嚴肅,即使到了別的國家,也行得通。言語欺詐虛偽,行為輕浮狂妄,就是在本鄉本土,難道行得通嗎?”其內容包括了“言”和“行”兩個方面,也就是一個人立身行事的全部內容。
“忠、信、篤、敬”是高度概括的抽象的道德觀念,數千萬歷史文化的積澱,使它們大致具備了以下的意義內涵:
忠:有忠誠、不貳、盡心、無私等意義。
信:有誠實、不欺、道義、真確等意義。
篤:有厚實、真誠、牢固、專一意義。
敬:有恭敬、嚴肅、尊重、謹慎等意義。
這四個字的意義有交叉,也可以組合使用,更可以與別的字組成新的具有道德內涵的詞語,變化很多,富於生成能力。
“忠、信、篤、敬”四字,除了繼承其原有積極的道德含義以外,可以屏除其部分過時的內容,還應該注入新的時代精神和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內容。 [68] 
  • 校歌
暨大第一首校歌是該校創辦時的校歌,發表於1929年出版的《暨南年鑑》,歌詞強調“誓為祖國強海權”,“喚起僑魂風雲變”。第二首校歌未見在學校的刊物發表過。據老校友回憶,學校曾採用《孔子頌》作校歌。其內容是提倡尊師重教。第三首校歌發表於1929年出版的《暨南年鑑》。其內容是宣揚民族精神和僑校的歷史使命。第四首校歌發表於1948年暨南大學《畢業紀念冊》。其主題是:“要把光榮的民族文化,廣播到海外!”
第五首是在1986年暨南大學80週年校慶之前,歌詞追溯學校幾度遷移,歷經“鐘山、黃浦、建陽、白雲”,“我們是來自五洲的炎黃子孫……尋根啊,根在中華……任重道遠,發揚光大民族魂”。這第六首校歌注重對新世紀暨南精神的提煉,不但將“忠、信、篤、敬”的校訓寫入歌中,同時也將暨南大學的僑校特色等巧妙地貫穿在歌詞中。
《暨南大學校歌》
詞:龍吟,曲:相西源(合唱版)
揚子滔滔連珠江,暨南教澤播八方
百年滄桑千里路,一朝涅盤出鳳凰
言忠信,根在中華
行篤敬,走遍萬邦
四海關愛,暖流蕩漾
五洲學子,匯聚一堂
劍鋒礪就,桃李芬芳
德潤寰宇,輝映炎黃 [68] 
暨南大學校歌 暨南大學校歌
  • 暨南精神
忠信篤敬
知行合一
自強不息
和而不同 [69] 

暨南大學學校領導

暨南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校長
邢鋒 [101] 
黨委副書記
孫彧、陳瑩
黨委常委、副校長
副校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夏泉 [70] 

暨南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暨南學堂創辦人
董事長(1963-1970,1978-1983)
堂長(1907-1909,1927-1934)
校長(1963.1-1964夏)
堂長(1909.1-1911.10)
校長(1964-1970,1979-1983)
趙正平
校長(1918-1920,1921-1925)
董事長(1985.1-1994.1)
校長(1920夏-1921秋)
校長(1983.10-1991.6)
校長(1925秋-1927夏)
名譽校長(1991.6)董事長(1994.1)
代校長(1934.1-1935.7)
校長(1991.6-1995.12)
校長(1935.7-1946.5)
校長(1995.12-2005.12)
校長(1946.6-1949.5)
校長(2005.12-2018.02)
陶鑄
校長(1958.6-1963.1)
戴秉國
董事長(2013.11-2019.11) [71] 
-
-
萬鋼
董事長(2019.11) [72] 

暨南大學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
鄧傳楷
徐亨
許敦茂
陳共存
袁叢美
王乃昌
鍾陽勝
劉焯華
汪國真
蘇炳添
鄭耀棠
賈益民
彭磷基
賀一誠
傅崐萁
楊興鋒
譚其驤
胡志穎
郭梓文
鄧焯謙
沈宏非
鄭為之

暨南大學校區介紹

暨南大學廣州石牌校區(本部)

暨南大學畢業照片
暨南大學畢業照片(60張)
石牌校區定位在研究生培養,主要發展國家重點學科及其依託的學院、特色學科(院)和繼續教育。
地址:廣州市黃埔大道西601號

暨南大學瘦狗嶺校區(華文)

瘦狗嶺校區即華文學院,主要用於發展華文教育、華語研究和語言應用研究。學院現為中國漢語水平考試(HSK)初、中、高級考點,國家漢辦“漢語對外語教學能力證書”考試點,中國普通高校對外聯合招生考試點和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兩校聯合對外招生主考點。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瘦狗嶺路377號

暨南大學深圳校區

深圳校區(即深圳旅遊學院)主要用於發展特色旅遊專業,開設有旅遊管理、商務英語、電子商務。2001年11月,學院旅遊管理本科專業通過了世界旅遊組織旅遊教育質量認證,是中國內地第一家通過此項認證的旅遊院校。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僑城東路6號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6張)
暨南大學珠海校區位於珠海市,校園佔地面積近900畝。珠海校區主要發展與港、澳、台及國際知名高校的合作辦學。 [74] 
地址:廣東省珠海市前山路206號

暨南大學廣州番禺校區

番禺校區計劃於2012年11月開建8幢學生宿舍和2處生活服務區,2014年5月完工。該工程總投資2.61億元,全部由中央財政撥款,總建築面積達130533.4平方米。進駐番禺新校區的項目有廣州醫學院新校區、廣東省職業人才教育基地等。新校區的規劃設計由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設計團隊——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何鏡堂院士團隊完成。教學樓、圖書館、學生食堂等標誌性建築將在一期工程中首批啓動建設。 [73]  [75] 

暨南大學所獲榮譽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04年5月
廣州市2003年無償獻血先進集體 [100] 
2020年
獲“年度全國網絡搜索熱度百強本科高校“稱號。 [95] 
2022年4月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電子商務團支部被授予“深圳市五四紅旗團支部(總支)”稱號。 [81] 
2023年9月
2020—2021年度廣州市無償獻血和臨牀用血先進單位 [9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