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港都會大學

鎖定
香港都會大學(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簡稱“港都大”,1989年由香港政府創辦,是香港第三所頒授學位的大學 [126] 首批在內地招生的香港高校之一 [180] 1997年5月,成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學 [84] 2021年9月1日更為現名 [82] 2024年3月,成為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 [196] 
都大是香港九所公立大學之一、所擁有全面自我學術評審資格的大學之一 [116]  [162]  [169]  [193]  ,亦是香港著名的護理教育大學 [135]  。自2007年起,都大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1]  [116]  ,其全日制本科生課程均合資格接受政府資助 [190]  ,是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 [13]  粵港澳高校聯盟都會型大學全球聯盟創盟成員、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院校之一 [179]  等。
都大於1994年開辦護理學榮譽學士課程 [92]  ,培養規模稱冠全港,並開辦全港首個護理學(精神科)學士課程及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 [11]  [181] 2024年,開設全港首個飛行員執照課程。 [207]  2021Nature Index都大位列香港高校第8位; [67]  2022年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第462位 [86]  [132-133] 2023年,都大13名學者入選斯坦福大學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 [143]  2024年,首次入榜QS亞洲大學排名,位列701-750名。 [177] 
香港都會大學與哈佛大學 [170] 牛津大學 [171] 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開展學術合作, [167] 嶺南大學合作開展碩士雙學位課程 [68] 大學現有學生19000餘人,教職員工超900人 [83]  ,以全日制學生人數計算,在香港排第6位。 [16] 
2020年4月,三方共建香港都會大學(肇慶) [195]  2023年11月,成立香港都會大學深圳研究院 [194]  2023/2024學年經JUPAS入讀都大的學生人數增幅達19%。 [175] 
中文名
香港都會大學
外文名
Hong Kong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簡    稱
港都大、HKMU、MU
創辦時間
1989年5月
辦學性質
香港公立大學 [9] 
學校類別
研究型綜合大學
學校特色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 [1]  [9] 
粵港澳高校聯盟創盟成員
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成員 [13] 
都會型大學全球聯盟成員 [141]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 [179]  展開
學校特色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 [1]  [9] 
粵港澳高校聯盟創盟成員
蘇港澳高校合作聯盟成員 [13] 
都會型大學全球聯盟成員 [141] 
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 [179] 
自資高等教育聯盟成員 [10]  收起
主管部門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
現任領導
林羣聲(校長) [15] 
李家超(校監) [98] 
本科專業
63個 [16] 
碩士點
56個(研究型)、42個(授課型) [28-32]  [66]  [122] 
博士點
56(研究型)、4(專業型) [27]  [123-125]  [208] 
院系設置
人文社會科學院、科技學院等7個學院 [16] 
校    訓
勵學志遠,敬慎日新(Transcendence through Erudition and Renewal) [128] 
校慶日
11月6日
地    址
正校園、賽馬會校園等共5個校園
主要獎項
2017年香港最佳大學第8名
2018年台灣金馬獎
第48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特別獎 [173] 
「2023亞洲國際創新發明展」金獎 [173] 
知名校友
何建宗
許繼偉
謝安琪
呂品韜
黃家熙

香港都會大學發展歷程

1980s
1989.05
香港政府正式創建學院
成為香港第三所頒授學位的大學 [126] 
學院成立第四所學院—教育學院 學院成立第四所學院—教育學院
1989.10
由學院的 文學及社會科學院、商學及管理學院 和 科學及科技學院開辦的首批八個科目,共有4,237名學生註冊修讀
1989.10
學院《進修天地》節目在電視首播
  1990s
1990.06
學院辦事處遷往旺角貿易署大樓
政府賦予學院自我評審課程資格 政府賦予學院自我評審課程資格
1991.10
學院開設首個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學位課程
1992.08
學院成立第四所學院—教育學院
1993.02
學院17個學位課程獲香港學術評審局評審通過
1993.04
憑藉穩固的財政基礎,學院實行自負盈虧
1995.10
學院開辦首個碩士課程—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1996.10
政府賦予學院「全面學術自我評審課程資格」 [116]  [162] 
大學在內地推出中文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大學在內地推出中文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1996.10
學院遷入位於何文田的新校舍
1997.05
正名為「香港公開大學」,成為香港第七所法定大學 [188-189] 
1998.10
大學在內地推出中文工商管理碩士課程
1991.11
大學電子圖書館啓用
  2000s
2000.02
大學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易名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何文田廣場教學中心啓用 何文田廣場教學中心啓用
2000.12
大學首個校外教學中心—港島教學中心啓用
2001.09
大學開辦首個全日制面授副學士課程
2003.05
大學首次開辦全日制榮譽學士學位課程
2005.08
公開大學何文田廣場教學中心啓用
2007.08
大學首次推出免費網上課件,開放予公眾免費使用
2007.09
大學開始通過「大學聯合招生辦法」,招收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學生
都大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都大加入「大學聯合招生辦法」
2007.12
大學首次獲政府納入配對補助金計劃,經配對後共籌得1億6000萬港元
2008.06
大學「臨牀護理教學中心」開幕
2009.09
第二期校舍啓用
      2010s
2010.03
荔景教學中心啓用
都大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成立 都大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成立
2013.09
大學開辦創意藝術及檢測認證全日制課程,並加強護理學全日制課程,以支持政府發展六大產業的其中三項
2013.11
葵興教學中心開幕
2014.02
賽馬會校園啓用
2015.07
香港公開大學 創新科技與持續發展研究所 成立
2015.09
四個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獲政府納入「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大學獲資助的學額共350個,為自資院校之冠
都大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成立 都大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成立
2015.10
香港公開大學「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成立
2015.11
大學獲正式委任為資歷架構轄下檢測及認證業「過往資歷認可」的評估機構
2015.12
香港公開大學「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正式成立
2016.07
香港公開大學「開放及創新教育研究」所成立
2016.12
香港公開大學「雙語教學研究所」成立
都會大學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啓用 都會大學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啓用
香港公開大學「國際商業及管治研究所」成立
2017.09
大學開辦運動及康樂管理、國際款待及景區管理等新課程
2018.01
護理及健康學部升格為大學的第五所學院—護理及健康學院
2018.09
大學開辦金融科技、環球市場及供應鏈等全日制新課程
2019.02
香港公開大學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成立
  2020s
2020.09
大學開辦物理治療課程
開啓「香港都會大學」時期 開啓「香港都會大學」時期
2021.01
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正式啓用
2021.09
正式更名為「香港都會大學」 [136] 
2021.09
都大成立 公開進修學院,統籌遙距及兼讀制課程
2022.06
都大 物理治療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2022.08
都大 研究發展及顧問有限公司成立
2022.12
都大物理治療中心投入服務
都會大學 數碼藝術實驗室 開幕 都會大學 數碼藝術實驗室 開幕
大學獲教育局資助7,390萬港元開辦「新音樂及互動娛樂榮譽文學士」和「建築管理及工料測量學(榮譽)理學士」兩項新課程
2023.01
香港都會大學 數碼藝術實驗室 開幕
2023.08
香港都會大學 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 成立
2023.09
大學獲教育局撥款逾4,000萬港元,資助開辦「醫療化驗科學(榮譽)理學士課程」
香港都會大學 醫療科學實驗室 啓用
都會大學入駐深圳虛擬大學園 都會大學入駐深圳虛擬大學園
香港都會大學基金成立,以加強與持份者聯繫
2023年研資局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都大獲研資局撥款共2910萬港元,佔總額逾35%,為自資院校之冠 [174] 
2023.11
大學與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簽約,將成立香港都會大學深圳研究院,成為本港首間自資院校進駐深圳虛擬大學園
2024.01
都會大學慶祝創校35週年
都會大學35週年校慶標識 都會大學35週年校慶標識
2024.03
都會大學成為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 [197] 
-
參考資料:香港都會大學35週年校慶里程碑 [187] 
香港都會大學校園景色

香港都會大學辦學條件

香港都會大學院系設置

參考資料:社科院本科課程 [65]  語文學院本科課程 [64]  商管院本科課程 [63]  護理學院本科課程 [45] 
  • 香港都會大學的全日制本科生課程均合資格接受政府資助 [190] 

香港都會大學學士學位

學士專業
課程
數目
備註
學士學位課程
63 [199] 
2023/2024
-JUPAS 課程
46 [201] 
2024/2025
-SSSDP 學位課程
20 [200] 
2024/2025
內地招生課程
39 [202] 
2024/2025

香港都會大學碩士學位

授課型碩士專業
學院
學系/學科
學位課程
人文社會
科學院
人文、語言與翻譯系
應用英語語言學文學碩士
專業雙語翻譯文學碩士
中國文學文學碩士
文化領袖文學碩士 [182] 
創意藝術學系
創意產業與文化資產文學碩士
創意寫作文學碩士
社會科學學系
文化及保育旅遊文學碩士(英文)
文化及保育旅遊文學碩士(中文)
社會科學碩士(專研:應用經濟學及政策分析、應用心理學、犯罪學及社會政策研究、全球治理
李兆基
商業管理學院
會計學
會計學碩士 [54] 
金融學
風險管理學應用金融碩士 [55] 
財富管理學應用金融碩士 [57] 
管理學
工商管理碩士 [58] 
工商管理碩士(中文) [56] 
企業管治碩士 [59] 
數碼商業專業管理碩士 [60] 
市場學
環球商業及市場學碩士 [61] 
教育及語文
學院
教育系
國際中文教學教育碩士 [158] 
教育碩士(中國語文教育) [52] 
教育碩士(英國語文教育) [160] 
科技學院
建築與質量管理系 [192] 
/
應用科學系
醫療化驗科學理學碩士 [48] 
中國環保研究理學碩士 [49] 
科學研究理學碩士 [47] 
全球環境管理促進可持續發展理學碩士 [46] 
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
電腦學碩士 [183] 
護理與健康
學院
護理學系
護理學碩士(中醫護理) [51] 
全面紓緩照護理學碩士(與香港善寧會合作之課程) [43] 
中藥藥劑學碩士 [159] 
護理學碩士(專研︰高級呼吸系統護理 [184] 
護理學碩士(專研︰管理及領導) [184] 
參考資料:都大人文學院授課型碩士 [62]  商學院碩士課程 [53]  護理學院深造課程 [50] 
雙學位碩士研究生
學院
碩士點
合辦高校
所獲學位
護理與健康學院
智能安老及老年學理學碩士 [94] 
香港都會大學智能安老及老年學理學碩士
嶺南大學智能安老及老年學理學碩士 [44] 
李兆基
商業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碩士(MBAF) [95] 
法國
圖盧茲管理學院
香港都會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法國圖盧茲管理學院國際創新營銷碩士 [95] 
研究型碩士研究生
學院
研究型碩士點
人文社會
科學院
老齡化社會和服務研究
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
創意寫作
經濟學
語言學/應用語言學
戲劇/戲劇研究
性別與文學
英語語言文學
電影研究
政治學
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
社會學
心理學
翻譯(中文和英文)
人機交互
數字文化
文化研究
-
李兆基
商業管理學院
會計
銀行與金融
商業信息系統
中國商法
國際商務
管理
市場營銷
-
-
教育及語文學院
應用語言學
課程研究、學習和評估
教育中的數據科學
戲劇和戲劇教育
第一和第二語言學習和習得
教育領導和管理
包容性教育
基於體裁的英語和漢語研究
教育中的信息技術
語言和文學研究
語言學習和語言使用中的技術中介
數學教育
教育政策分析
特殊教育需求和特殊教育
教學心理學
教師教育
身心健康教育
語言教育
遠程教育
幼兒教育
信息素養
STEM教育
-
-
護理與健康學院
移動醫療
正念
疼痛和症狀管理
居家養老
-
-
科技學院
環境科學,生物學和生態學
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遠程教育中的計算
數學與統計
測試和認證
化學
參考資料:人社院碩士點 [28]  [66]  商院碩士點 [29]  教院碩士點 [30]  護理學院碩士點 [31]  科院碩士點 [32] 

香港都會大學博士學位

研究型博士研究生phd
學院
PHD
人文社會科學院
老齡化社會和服務研究
文化研究
創意寫作
中國語言文學與文化
英語語言文學
電影研究
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
數字文化
戲劇/戲劇研究
語言學/應用語言學
心理學
性別與文學
翻譯(中文和英文)
社會學
政治學
人機交互
經濟學
-
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
商業信息系統
中國商法
管理
銀行與金融
市場營銷
國際商務
會計
-
-
教育及語文學院
第一和第二語言學習和習得
包容性教育
教育政策分析
基於體裁的英語和漢語研究
遠程教育
語言和文學研究
語言學習和語言使用中的技術中介
幼兒教育
語言教育
特殊教育需求和特殊教育
數學教育
STEM教育
課程研究、學習和評估
教育中的信息技術
教育中的數據科學
教育領導和管理
應用語言學
教學心理學
戲劇和戲劇教育
教師教育
身心健康教育
信息素養
-
-
護理與健康學院
疼痛和症狀管理
居家養老
移動醫療
科技學院
應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數學與統計
遠程教育中的計算
環境科學,生物學和生態學
測試和認證
正念
化學
-
-
參考資料:人文院博士點 [24]  商院博士點 [22-23]  教院博士點 [21]  護理院博士點 [20]  科技學院博士點 [19] 
專業型博士研究生
課程
專研
專研
教育博士EdD [25] 
成人教育
課程開發和課程變更
戲劇教育
中國教育發展
教育中的信息技術
語言教育(英語、中文、普通話)
教育政策分析
教與學心理學
遠程教育
教育管理和領導
教育社會學
-
工程博士DEng [26] 
-
-
工商管理博士DBA [112] 
-
-
臨牀科學(臨牀醫學)博士DCsc [209] 
-
-

香港都會大學師資力量

香港都會大學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2月14日,全職教職員人數1034人。其中教學人員439人,行政及支援人員605人。 [176] 

香港都會大學學術研究

香港都會大學頂尖專家

根據史丹福大學公佈的年度科學家排行榜,十三位都大學者入選全球首2%頂尖科學家,有關排名體現並印證了都大學者的卓越研究,以及其研究成果的影響力。 [143] 
香港都會大學全球頂尖科學家 香港都會大學全球頂尖科學家

香港都會大學科研平台

都大舉行元旦升旗儀式 都大舉行元旦升旗儀式
香港都會大學 [14]  致力於提升科研實力,展開具備應用價值的研究項目。自香港特區政府研究資助局於2014年推出自資院校資助計劃,都大至2022年獲批資助總金額逾港幣1.3億元。 [151] 
由香港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研究中心
研究所
資助計劃
研究中心
代表項目名稱
國際商業及管治研究所 [121] 
受研究資助局院校發展計劃資助 [144] 
國際商業研究中心
責任企業研究中心 [172] 
-
創新科技與持續發展研究所 [117] 
-
先進網絡技術研究中心 [119] 
環境科學研究中心 [118] 
粵港澳大灣區海岸濕地基礎及應用研究實驗室 [120] 
公共及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受研究資助局院校發展計劃資助 [145] 
-
都會居屋價格指數 [146] 
老齡化研究 [147] 
雙語教學研究所
受研究資助局的院校發展計劃資助 [148] 
-
-
數碼文化與人文學科研究所
獲研究資助局資助 [149] 
數碼人文學科研究中心
數碼文化研究中心 [172] 
-
開放及創新教育研究所
-
-
-
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
-
-
-
合作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合作機構
簽署時間
大灣區紅樹林濕地研發中心 [113] 
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113] 
2021.10

香港都會大學科研資助

  • 2023/2024,都會大學獲撥款2,910萬港元,涉及項目在本港院校中佔逾35%,是獲資助最多的院校 [174] 
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都大獲撥款2,910萬港元,涉及27個項目,在本港院校中佔逾35%,是獲資助最多的院校。其中,本年度都大於主要撥款組別「教員發展計劃」成績亮麗,獲資助項目的總數和總金額均為自資院校之冠,25個項目共獲得2,210萬港元資助,獲支持的項目數量較去年大增78%,總金額連續五年稱冠。 [174] 
  • 2022/2023,都會大學獲研資局撥款再獲佳績,研究實力備受肯定 [130] 
林羣聲校長講話 林羣聲校長講話
都會大學(都大)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本地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獲理想成績。本年度獲撥款1300萬港元開展多個「教員發展計劃」研究項目,在是項計劃中資助總額為合資格自資院校中最高。當中共七個「教員發展計劃」研究項目獲批逾100萬港元資助,連續三年為全港自資院校之冠;其中一項與環保有關的研究項目更取得所有「教員發展計劃」研究項目最高的撥款,獲批約172萬港元的資助。 [130-131] 
  • 2021/2022,都會大學獲研究資助局撥款逾1610萬港元,「教師發展計劃」總額在競逐院校中稱冠
大學在研究資助局(研資局)新一輪「自資學位界別競逐研究資助計劃」中,獲撥款逾1,610 萬元,用以開展18個研究項目。當中除一項屬「跨院校發展計劃」外,其餘項目均屬「教員發展計劃」,合共獲批1,570 萬元,款額為競逐院校中最高。部分項目分別獲批逾100 萬元,其中一項獲撥的金額更稱冠「教員發展計劃」 [33] 
  • 2020/2021,都會大學獲研資局撥款1500萬港元,稱冠自資院校
香港都會大學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研究資助計劃」中獲撥款逾1500萬港元,在15間合資格院校中最高。獲得資助的17個項目中有16項屬「教員發展計劃」(FDS),總共獲得逾1480萬港元資助,當中四個項目的資助額更超過100萬港元,亦為眾參競院校之冠。 [101] 
  • 2019/2020,都會大學獲研資局逾2000萬研究撥款,為14所院校中最高
都會大學在最新一輪研究資助局「研究資助計劃」中17個研究項目共獲撥款逾2100萬港元,其資助總額為14所合資格院校中最高。17項獲資助項目中,其中一項屬「院校發展計劃」,獲資助逾930萬港元,用於設立「粵港澳大灣區海岸濕地基礎及應用研究中心實驗室」,資助金額為同類成功申請撥款項目中最高。其餘16項均屬「教員發展計劃」,共獲撥款約1180萬港元。 [102] 

香港都會大學大學發展

香港都會大學資歷認證

  • 兩地學歷互認
根據教育部與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局簽署的《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香港都會大學的學位已獲教育部認可。經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都會大學於2006年在教育部規定的省市試行招生,2007年正式開始招收內地優秀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 港語常會認證
本科課程認證
類別
本科課程
英文課程
Bachelor of Education with Honours in Secondary Education(English Strand)
Bachelor of Education with Honours(English Strand)and Bachelor of Language Studies(English)with Honours
Bachelor of Education with Honou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Bachelor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with Honours
Bachelor of Education with Honou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Bachelor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with Honours
Bachelor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with Honours
Bachelor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with Honours
Bachelor of Language Studies(English)
Bachelor of Language Studies(English) with Honours
Bachelor of Arts with Honours in English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中文課程
中國語言及文學文學士
中文榮譽文學士
中國語言及文學榮譽文學士
中英語文榮譽文學士(中文主修)
中英語文文學士(中文主修)
教育榮譽學士(小學教育:中文科)
教育榮譽學士(中學教育:中文科)
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國語言)

香港都會大學學生髮展

年份
獎項
2013
“鮮浪潮 2013 “國際短片展最佳攝影獎
2014
"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澳門分會科研項目競賽"亞軍及最佳實用獎
“Kinect創意程式開發大賽”銀獎及銅獎
首屆“Q嘜優質微電影創作大賞”冠軍
2015
”IEEE 消費電子國際會議 (中國)“最佳論文獎
”鮮浪潮 2014“特別表揚獎
”全港大學生税務辯論比賽“亞軍
世界綠色組織與高錕慈善基金“家居改造設計比賽”冠軍
“香港及澳門 2015 港澳青少年網絡技能競賽"冠軍
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二等獎
“2020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數位動畫類 -佳作
2016
”BSA 3D 設計及打印比賽“冠軍及最佳軟件應用獎
”索尼世界攝影獎“(香港區) 冠軍
”扶輪金花青年獎“扶輪金花青年獎 ─ 最感動電影
”香港傑出準教師選舉 2016“金獎
KKday「大專實戰世界任我行 2016」冠軍
”《國家地理旅行者》攝影比賽“「城市」組別─第二名
”港鐵廣告創意巡禮創意設計比賽 “金獎
2017
ACCA第十屆“商業策劃大比拼”優異獎
“第六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短篇小説組二等獎
由國際會計師公會舉辦的“可持續發展及風險管理案例分析比賽 2017”亞軍
“香港電子項目比賽 2017”冠軍
“第14屆全球華語大學生影視獎”特別推薦獎
“地產代理監管局二十週年微電影比賽”冠軍
”第五十四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2018
”第二十三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特別表揚獎
”第四屆香港大學生創新及創業大賽“一等獎
”The 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orldwide Nursing“最佳學生論文獎
”第五十五屆金馬獎“入圍最佳動畫短片獎
”2018 香港廣告商會學生大獎“銀獎
”港鐵廣告創意巡禮創意設計比賽 2018“金獎
2019
”第四十五屆青年文學獎“散文高級組亞軍
”第二十四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動畫組金獎
”DigiCon6 Asia 大賞“亞洲區次世代大獎
”全港大專學生税務辯論比賽 2019“季軍
”韓國富川國際動畫節 2019“Netizen Choice Award
”2019 香港廣告商會學生大獎“銅獎
2020
“第七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短篇小説二等獎
“第「綠」感—環保創意設計比賽 2019”冠軍
“第二十五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動畫組”特別表揚獎“
“2020 IEEE Symposium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 Industrial Electronics”最佳論文獎
國際Questar大獎 2020「廣播/視頻/網上」類別大獎 [81] 
國際 Questar 大獎 2020「廣播 / 視頻 / 網上:歷史」分項金獎 [81] 
2021
“2020 香港廣告商會學生大獎”金獎及「Best of Show」獎
“城市文學獎2020”季軍
“2020台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數位動畫類 - 佳作
“「DigiCon6 亞洲大賞」” 香港區數碼創意賞 [17] 
“金融分析師協會投資研究競賽 2020”季軍
“2020 Emerald Literati Awards”優秀論文獎
NYX影片比賽「教育」類別大獎及「學校/院校/大學」類別金獎 [80] 
Muse創意比賽「視頻:學校/大學」和「電視廣告活動」類別金獎 [80] 
2022
2022匯豐/香港大學香港商業案例比賽-季軍 [76] 
第四十八屆青年文學獎-小説高級組冠軍 [77] 
第六屆「全港大專學生税務辯論比賽2022」-季軍、最佳合作精神隊伍 [78] 
綠建環評新建建築最終鉑金級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 [79] 
「第23屆DigiCon6 亞洲大賞 - 香港區」-次世代大獎 [85] 
2023
香港《香港有多好》短片創作大賽-冠軍 [161] 
「第23屆DigiCon6 亞洲大賞 - 香港區」-「次世代大獎」 [164] 
「全球大學電影獎2022」-「浸大電影學院特別表揚」 [164] 

香港都會大學大學排名

  • QS大學排名
年份
世界排名
亞洲排名
同層次院校
2024
-
701-750 [177] 
  • SCImago排名
排名年份
排名名稱
世界排名
香港排名
參考資料
2022
462
9
2022SCImago [40] 
2021
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
479
9
2021SCImago [41] 
2020
SCImago世界大學排名
493
9
2020SCImago [42] 
SCImago學科排名
學科
世界排名
亞洲排名
香港排名
藝術學與人文學
609
216
9
商業、管理與會計學
741
263
9
計算機科學
610
359
9
能源學
335
189
6
工程學
497
317
8
工程學-工業與製造工程
359
160
6
環境科學
594
430
9
數學
513
289
7
心理學
708
218
9
社會科學
765
316
9
社會科學-教育學
651
171
9
社會科學-地理、規劃與發展科學
710
333
9
參考資料: [39] 
  • 自然指數排名
“2021自然指數(Nature Index)排名”中都大位列香港第8位 [12] 
專業排名
2020年西北大學發佈的中國高校創意寫作課程排名,香港都會大學名列全國第11位 [2] 
非學術排名
  • 據2017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香港最佳大學民意排名中香港都會大學排名第8位
  • 在“2021全球高校網(uniRank)排名”中,香港都會大學位列世界第797位,於香港第7位

香港都會大學大學刊物

《都大與我》
《都大與我》(3張)
都大與我每年出版三期,介紹大學發展、活動,以及與大學相關的人。 [88] 
Scaling New Heights Through Research Development介紹大學近年的研究發展及成就。 [87] 

香港都會大學交流合作

香港都會大學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除了教授專業知識和技能,本校各個學院及學生事務處每年為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生交流及實習計劃,學生亦可參加由政府或其他專業團體所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因此內地學生在本校就讀期間,可以有很多機會申請到海外進行交流或實習,地區包括美國丶英國丶法國比利時土耳其丶澳洲丶日本丶新加坡丶中國內地和台灣。部分本校學生曾到訪或交流的大學、企業及機構。
香港都會大學學生遊歷範圍 香港都會大學學生遊歷範圍
  • 校際合作
實習與交流合作名錄
國家/地區
大學、企業或機構名稱
美國
英國
法國
巴黎第二大學法國圖盧茲管理學院 [95] 
芬蘭
比利時
土耳其
巴斯薩爾大學
澳洲
日本
ICS藝術學院、東京設計師學院
新加坡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有利建築(新加坡)有限公司、陳篤生醫院、 大和觀醫院
內地
台灣
香港
  • 校企合作
香港都會大學校企合作
合作企業名單彙總中(部分)
Unity [34] 
The Hari Hong Kong [35] 
萬豪國際(香港) [38] 
國泰航空公司 [104] 
電訊盈科 [105] 
香港路德會社會服務處 [107] 
西班牙職業足球聯盟LaLiga [110]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工業發展基金有限公司 [114] 
九龍巴士有限公司 [115] 
香港建造商會 [153] 
香港機電工程商聯會 [153] 
康業控股有限公司 [154] 
英特韋特 [156] 
香港電訊 [157] 
醫療輔助隊 [165] 
安永會計事務所 [168] 
有利集團 [191] 
-
-
  • 校媒合作
香港都會大學與無線TVB 香港都會大學與無線TVB
香港都會大學自1990年代末亦開始製作教學電視節目——進修新天地,以加強學生在遙距模式下學習。這個電視廣播節目主要講授香港都會大學開辦的文學、科技、社會科學、商業、教育及語文學士課程。節目初期安排在亞洲電視國際台每逄星期日早上時段播放。其後在2001年至2007年,改在同樣時段於無線電視明珠台播放。由2007年10月7日起,節目再次在亞洲電視國際台每逄星期日早上10時至下午2時播放。
2015年10月,無線電視與都會大學再度合作,於明珠台播放新一輯《進修新天地》,並於10月4日(星期日)首播,及後逢週日早上9時至下午1時播映。節目集結不同領域的教育信息,透過電視廣播,與全港共享知識,共拓進修新天地,該節目已更名為《知識新天地》 [3] 
  • 駐校作家
作家名錄
姓名
簡介
首位駐校作家
董啓章先生
董啓章是香港著名作家,多年來於亞洲地區勇奪無數獎項,於2021年2月至5月期間定期駐校,與都大學生交流及分享寫作經驗並推薦書籍等,以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和校園的閲讀風氣。

香港都會大學應用科學大學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地位

  • 香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
  • 都大在管治、管理、質素保證、學習環境及學生支援,以及業界合作和認受性等範疇,獲香港教育局及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高度肯定。 [204] 
  • 獲邀設立“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秘書處 [205]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優勢

  • 與業界緊密聯繫:設有業界參與的學術顧問小組,確保課程獲業界和專業認可,及為學生提供豐富培訓及實習機會。
  • 果效為本教育:在所有課程和科目全面推行果效為本教育,對預期學習成果進行嚴格檢討。
  • 持續優化校園設施:校舍配備最先進的實驗室,並且積極擴大校園規模,正計劃於何文田一幅斜坡用地興建新校舍大樓。
  • 嚴謹質素保證機制:都大是香港唯一獲得自行評審資格的自資大學,並設有行之有效的質素保證機制和措施,以支持課程的發展、推行和評估。
  • 豐富課程發展經驗: 「綜合檢測和認證榮譽應用理學士」及「運動及康樂管理榮譽工商管理學士」課程已獲教育局納入應用學位課程先導計劃。
參考資料:都大成為本港首間應用科學大學 [206] 

香港都會大學應科特色

香港應用科學大學特色 香港應用科學大學特色

香港都會大學應科好處

  • 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出路
  • 學生能更快投入職場貢獻社會
  • 培育切合業界需求的人才
  • 應用研究成果和技術創新有助推動業界及社會持續發展
  • 完善香港專上教育體系,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
  • 提升職業專才的教育地位
參考資料:應用科學大學好處 [203] 

香港都會大學應科優勢

應科大優勢 應科大優勢
理論和實踐並重 [203] 

香港都會大學入學申請

香港都會大學學士入學

都大內地本科招生 都大內地本科招生
香港都會大學於2007年起在教育部規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招收全日制本科生。大學根據各有關省市考生報名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對各地招生人數做適當調整。 報考香港都會大學的考生,其外語考試語種必須是英語。2022年,香港都會大學自主招生,面向內地招收100-150名本科生。 [18] 
  • 內地高考入學:
以下是香港都會大學的基本錄取條件 [4]  (必須同時達到以下條件) :
本校錄取學生的方法是擇優而錄(內地)

最低要求
特別説明
1
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高考)且成績須達到二本線(部分省份為本科線)或以上的高中畢業生,擇優錄取;及
/
、2
高考英語成績須至少達到100分或以上(以滿分150計,如滿分非150,則需達到滿分的三分之二或以上分數);及
BEDELSEHJ1英語教學榮譽教育學士及英語研究榮譽學士(雙學位) 和 BLSEHJ1英語研究榮譽學士 課程須至少達到110分或以上
3
個別課程須通過本校入學面試。有關課程的面試安排,之後會再通過電郵與相關申請者確認。
所有人文社會科學院和語文教育學院課程均設有入學面試
參考資料:2023/2024內地本科招生要求 [150] 
  • 香港高考入學:
香港JUPAS九所公立大學 香港JUPAS九所公立大學
2022年JUPAS課程入學分數(部分)
課程
中位數
課程
中位數
物理治療榮譽理學士
37 [142] 
英語榮譽研究學士
21 [142] 
榮譽教育學士(中文教學)及語文榮譽學學士(應用中文研究)
23 [142] 
語言研究榮譽學士(應用中文研究)
20 [142] 
英語教學榮譽教育學士和榮譽英語研究學士
22 [142] 
普通衞生保健榮譽護理學士
20 [142] 
中文榮譽文學士
21 [142] 
創意廣告及媒體設計榮譽文學士
19 [142] 
語言研究和翻譯榮譽文學士
21 [142] 
應用社會研究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18 [142] 
創意寫作及電影藝術榮譽學士
20 [142] 
經濟和公共政策分析榮譽社會科學學士
18 [142] 
影像設計及數碼藝術榮譽美術學士
20 [142] 
專業會計榮譽工商管理學士
18 [142] 
  • 海外申請入學:
一般入學要求:
入學渠道
最低成績要求
特別説明
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GCE) A-level/International A-level
Grade E or above in 2 A-level/ 1 A-level + 2 AS-level subjects
1、English Language and Chinese Language subjects shall normally not be counted as the subjects for meeting requirement.
2、English Language will be counted as the subject for meeting the requirement in the case of applying for admission to the Bachelor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with Honours (BLSEHJ1) / Bachelor of Education with Honour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Bachelor of English Language Studies with Honours (BEDELSEHJ1) programm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IB) Diploma
An overall minimum score of 24
/
Other equivalent overseas qualifications
For example, admission requirements for Malaysian students will be as follows
1、Grade C or above in at least 3 subjects in Sijil Tinggi Pelajaran Malaysia (STPM) in the same sitting, other than language subjects; or
2、Grade C or above in at least 6 subjects at Unified Examination Certificate (UEC) Senior Middle Level; or
3、Other equivalent overseas qualifications as determined by the University
參考資料:海外入學一般要求 [152] 
英語語言要求:
持有認可的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海外機構,所有申請入學學士學位課程需要滿足以下英語語言要求之一:
部分要求
英語考試類型
最低分數要求
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TOEFL)
Paper-delivered test: score of 60 or above (all three skills combined); or
Paper-based test: score of 550 or above; or
Internet-based test / Internet-based test Home Edition: score of 79 or above
(within 2 years after the test date)
SAT (Redesigned SAT (from March 2016)
Score 590 or above in Evidence-Based Reading and Writi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 (IELTS) (Academic Module) / IELTS Online (Academic Module)
Overall band score of 6.0 or above
(within 2 years after the test date)
Canadian Grade 12 English
A final score of 70% or above in English at Grade 12 level in the Canadian high school curriculum
GCE (A-level/AS-level)
Grade E or above in English
GCE (O-level)
Grade C or above in English
GCSE/IGCSE
Grade C/Grade 4 or above in English
參考資料:香港都會大學海外入學要求 [129] 

香港都會大學碩士入學

申請人若有意申請入讀以雙語或英語授課的課程,而其大學學位或同等資格並非以英語授課,則需符合以下英語能力要求
碩士最低英語能力要求
能力測試
最低分數要求
備註
託福紙筆考試
550
/
託福新版紙筆考試
60
(Reading、Listening 及 Writing 項目的總成績)
/
託福網上考試
79
/
國際英語測試系統
6.0
不低於6.5分
(智能安老及老年學理學碩士)
全國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430
/
個別課程均有其指定入學條件,有關資料請瀏覽學院網頁

香港都會大學博士入學

最低英語能力要求
考試類型
最低要求
託福
550 (paper-based), or
79 (internet-based) with at least 19 in writing, or
60 (total scores for Reading, Listening and Writing sections in the paper-delivered test)
雅思
Overall band score 6.5, with at least 6.0 in writing
託福和雅思成績自考試日起有效期為兩年。

香港都會大學獎學金

為表揚學生學業成績卓越及在非學術領域有傑出表現,香港都會大學設立獎學金及冠名獎學金。獲提名學術獎學金學生的平均積點須達到3.0分或以上,及符合個別獎學金的遴選要求。學生可經由本人推薦(須遞交申請)或大學學院提名獲頒獎學金。 [140] 
學術獎學金
學術獎學金
(由學院提名) [140] 
百本醫護獎學金
綠評協會獎
陳君正優異獎
鄭仲邦獎學金
蔣震工業慈善基金獎學金
廠商會檢測和認證獎學金
方燕瓊獎學金
CowEasy優異獎
數碼港電競行業支援計劃
梁定邦博士獎學金
黃仲銘博士教育學優異獎
冼為堅博士中華學子獎學金
榮休校長譚尚渭教授獎學金
英皇慈善基金獎學金
蕭志成獎學金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基金獎學金(本科生課程)
香港公司治理公會基金科目優異獎(本科生課程)
香港都會大學校友獎學金
香港都會大學入學獎學金
香港都會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政府自資專上獎學金計劃
香港會計師公會獎學金
香港調解仲裁中心慈善基金優異獎
呂辛紀念獎學金
葉謀遵研究獎學金(研究生研究式課程)
黃冠麟黃張桂瓊獎學金
黃玉山校長傑出研究生獎學金
高美慶教授獎學金
蘇志賢獎學金
高鑑泉獎學金
譚桂芬護理學獎學金
鄭宗檉、鄭徐翠屏先生夫人慈善基金獎學金
香港税務學會特許税務師優異獎
優異學生獎
校董會獎章
/
非學術獎學金
非學術獎學金
(由學院提名) [140]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HKAUW) Postgraduate Scholarship
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Women (HKAUW) Undergraduate Scholarship
黃奕鑑伉儷交流獎學金
美思堂文教基金境外實習及交流獎學金
伍絜宜慈善基金交流獎學金
/

香港都會大學大學要員

香港都會大學現任要員

香港都會大學現任校監及校長
校監
香港都會大學校監李家超 香港都會大學校監李家超
李家超先生 The Honourable Mr John LEE Ka-chiu [96]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任行政長官 [99] 
校長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羣聲教授 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羣聲教授
林羣聲教授 Professor Paul LAM Kwan-sing [97] 
香港都會大學現任校長
香港城市大學前任副校長
自然科學獎3項,謝菲爾德大學博士、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博士後 [100] 
香港都會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 香港都會大學校董會主席黃天祥博士工程師
黃天祥博士工程師Ir Dr Conrad WONG Tin-cheung [134] 
BBS, JP

香港都會大學歷任校長

2020年9月3日,香港都會大學(都大)校董會宣佈委任林羣聲教授為都大下任校長,任期四年,由2021年4月1日生效。 [7] 
歷任校長
校長
任職時間
第一任
司文同教授(Dr. Donald Francis Swift)
1989年-1991年
第二任
鄧立真教授(Prof. Gajaraj Dhanarajan)
1991年-1995年
第三任
譚尚渭教授
1995年-1997年
第四任
譚尚渭教授
1997年-2003年
第五任
梁智仁教授
2003年-2014年
第六任
黃玉山教授
2014年 - 2021年
第七任
林羣聲教授
2021年 -~

香港都會大學榮譽學位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蔡冠深博士,GBS,JP [138] 
盛智文博士,GBM,GBS,JP
陳智思博士,GBS,JP
施文信先生,SBS,JP
劉明康先生
郭少明博士,BBS,JP
郭炳江先生
拿督鄭裕彤博士
李兆基博士
鄭海泉先生,GBS,JP
何鴻燊博士
蒙民偉博士
孫德基先生
馮國經博士
任志剛先生,GBS,JP
郭炳聯先生
浦偉士爵士
羊子林先生
利國偉爵士,CBE,JP
利漢釗先生
蔣震博士
/
/
榮譽理學博士
徐揚生教授 [138] 
盧煜明教授,SBS,JP
李焯芬教授,GBS,JP
梁智仁教授,SBS,OBE,JP
錢易教授
譚尚渭教授
路甬祥教授
方心讓教授
簡悦威教授
楊紫芝教授,OBE,JP
鄭漢鈞先生,OBE,JP
/
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黃玉山教授,SBS,BBS,JP [138] 
曾鈺成議員,GBM,JP
高永文醫生,GBS,JP
楊紹信博士,JP
周永健先生,SBS,JP
徐立之教授,GBM,GBS,JP
方正博士,GBS,JP
範徐麗泰女士,GBM,JP
林毅夫教授
周一嶽醫生,GBS,SBS,MBE,JP
黃潔夫教授
梁定邦博士 ,SC,JP
蕭志成先生
林李翹如博士,GBS,JP
李榮融先生
周文耀先生
陳佐洱先生
唐英年先生,GBS,JP
謝志偉博士,GBS,CBE,OBE,JP
王家衞先生
項懷誠先生
楊鳴章神父
李業廣先生
方潤華博士,SBS,JP
田家炳博士
李誌喜女士,SC,JP
韋鈺教授
鄧立真教授,DSPN
李嘉誠先生,JP
杜葉錫恩女士,CBE
榮譽文學博士
李國華先生 [138] 
梁愛詩博士,GBM,JP
張信剛教授,GBS,JP
許美德教授,SBS
鍾秉林教授
黃仁龍博士,GBM,SC
陳坤耀教授,GBS,CBE,JP
劉以鬯先生,BBS,MH
許鞍華女士
鍾景輝博士
張德明教授
葛浩文教授
李鋭先生
王賡武教授
葉詠詩太平紳士,JP
莫言先生
蕭芳芳女士
鍾期榮博士,GBS
鄧禮儒爵士
查良鏞教授,GBM
陳方安生女士,GBM,JP
饒宗頤教授
黃清雲教授
李國能先生
麥傑志博士
施偉賢爵士,CBE,LLD,QC,JP
/
榮譽教育博士
荊德剛博士 [138] 
孫明揚先生, GBS, CBE, JP
/
榮譽大學院士
陳兆根博士,SBS [138] 
廖於勤先生
史立德博士,BBS,MH,JP
黃友嘉博士,GBS,JP
張雙慶教授
朗宓榭教授
劉賜蕙女士
伍尚匡先生
陳志輝教授,SBS,JP
陳志輝教授,SBS,JP
陳錦榮先生
李劉麗卿女士
孔美琪博士,BBS,JP
林柏年醫生
譚鳳儀教授,BBS,JP
譚偉豪博士,JP
容永祺先生,SBS,MH,JP
高靜芝女士,SBS,JP

香港都會大學文化傳統

香港都會大學校訓

香港都會大學校訓
香港都會大學校訓 香港都會大學校訓
香港都會大學校訓
校訓
勵學致遠,敬慎日新
英文
Transcendence through Erudition and Renewal
內涵
「勵學致遠」着重發奮學習和有所作為;
「敬慎日新」則強調努力不懈,持續提升個人品性與德行。
大學的使命旨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增進他們的知識和培育良好的品格。
新校訓不但與大學的使命相符,同時反映大學的核心價值和策略發展目標。
出處
校訓出處如下:
清學者梁章巨《歸田瑣記·謝古梅先生》:敦品勵學,實為儒宗。
《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薄無以明德,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誡子書》:非淡薄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管子.內業》:敬慎無忒,日新其德。
參考資料:香港都會大學校訓 [5] 

香港都會大學使命

第三十屆畢業典禮 第三十屆畢業典禮
本校致力於推動學生學習、增進知識和提升研究工作,並着重發展專業及應用課程,以配合學生對學習的期望及響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作為一所提供多元學習模式的大學,秉承公正、誠信、堅毅和創新等核心價值,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育科技,為同學們提供世界級的優質教育 [6] 

香港都會大學校徽

  • 傳統校徽
香港都會大學校徽 香港都會大學校徽
香港都會大學校徽的設計簡單鮮明,採用大學新名稱的英文縮寫(HKMU)的其中兩個英文字母「M」及「U」,「M」代表「我」即學生,而「U」代表「你」,泛指圍繞學生的一切,包括朋輩、老師、社羣、社會等。此外,新校徽採用了青綠色及藍色,既有傳承意味,亦有青出於藍之意,配合大學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轉型,跨越舊有的界限,突破常規,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8] 
  • 校慶徽章
香港都會大學35週年校慶標識 香港都會大學35週年校慶標識
香港都會大學35週年校慶標誌的設計體現了大學力求創新和進步的精神。數字「35」奪目耀眼,代表都大過去35年的輝煌發展。數字的造型充滿動感,「5」字的橫線延伸至「都會與我,無限可能」的主題,象徵都大以活力和能量向前邁進,引領社會突破界限,成就卓越。標誌色彩豐富,象徵都大致力營造多元多采的環境,以促進師生的發展和推動都大社羣繼續同心協力,為大學編寫更光輝的未來。 [198] 

香港都會大學校園環境

香港都會大學教學建設

  • 教學設施
學術報告廳 學術報告廳
都會大學正校園及賽馬會校園設有全面的教學設施,包括圖書館、電腦和科學實驗室、臨牀護理教學中心、檢測認證實驗室、文化創意工作室及實驗室、語言實驗室自修室、學生休息室康樂設施、餐廳等等。
  • 先進學習設施
學習設施環境 學習設施環境
大學提供先進的學習設施,加強學生學習體驗。現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幼兒教育中心;文化創意工作室;護理學實驗室;物理治療實驗室;檢測認證實驗室;香港都會大學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的實驗室和中心。其中,健康護理課程採用了3D和虛擬實境技術、數碼虛擬解剖系統和VR Cave教學系統;文化創意工作室和科技實驗室亦配備了先進的設備。 [89] 
  • 圖書館
香港都會大學館藏數據 香港都會大學館藏數據
香港都會大學圖書館的使命是為香港都會大學的教職員工和學生提供優質的學術資源,響應迅速的用户服務以及便捷的信息訪問環境,以支持他們的教學、學習和研究活動。 [91] 
圖書館館藏,截至2021年8月31日
圖書館分佈
館藏類型
數量
何鴻燊圖書館
何息夷圖書館
圖書及碩博士論文
合共6339500冊
期刊
訂閲206380
多媒體
超過288100件
資料庫
463個
參考資料:香港都會大學簡介-資料及統計數據-圖書館館藏 [70] 
  • 語文中心
語文中心活動 語文中心活動
掌握更多語言可以創造聯繫、對話和職業機會。都大語言中心致力於提高學生的溝通和讀寫能力。我們鼓勵各種技能水平的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並傾聽他人的意見。為支持這一目標,語言中心通過以下服務吸引學生:閲讀、寫作和口語工作坊、語言遊戲和活動、雅思培訓工作坊、討論組、外語課、在線資源。 [90] 

香港都會大學生活建設

  • 膳食設施
大學校園共有五家餐廳,供應多款美食及飲料,以滿足大學不同成員的需要。
正校園MC餐廳
護理學院IOH餐廳
賽馬會校園JCC餐廳
大學會所
Snack Bar
MU Café
IOH Mini- Café
銀禧閣
大學會所 大學會所
Snack Bar Snack Bar
MU Café MU Café
IOH Mini- Café IOH Mini- Café
銀禧閣 銀禧閣
快餐
本地街頭小食
咖啡、三文治、甜點
咖啡、三文治、甜點
港式西餐及中式食品
參考資料:都大校園管理部-膳食設施 [71] 
參考資料:都大膳食設施 [72] 
  • 中銀都大
中國銀行(都會大學支行) 中國銀行(都會大學支行)
中國銀行(都會大學支行)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方便都大師生。
香港都會大學校區分佈總覽 香港都會大學校區分佈總覽
  • 香港校區
主要校區
MC
JCC
IOH
都大MC 都大MC
正校園
何文田牧愛街30號 [211] 
賽馬會校園
何文田忠孝街81號 [212] 
賽馬會健康護理學院
何文田常盛街1號 [213] 
子校區
KHC
OCC
都大KHC 都大KHC
都大OCC 都大OCC
葵興校園
葵興九龍貿易中心第2座8-11樓 [214] 
荔景校園
葵涌荔景山路201-203號地下至五樓 [215] 
  • 內地辦事處
香港都會大學深圳辦事處
香港都會大學深圳辦事處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賽格廣場3101室
香港都會大學深圳辦事處 香港都會大學深圳辦事處
  • 數據一覽
香港都會大學一覽
類別
名稱
數據
基礎
成立時間
1989年
學術學院 [139] 
7個
辦學校區
3校區、2教學中心
師生
總學生人數
19,509
全日制學生
11000+
教職員人數
1034 [186] 
課程
學士課程
63個(2023/2024) [185] 
「JUPASS」課程
44個(2023/2024) [73]  [137]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課程
20個(2024/2025) [74]  [137] 
研究
研究所/中心
8間 [75] 
由研究資助局批出的研究資助(自2014年起)
超過1.3億港元 [139] 
獎學金
獎助學金受惠學生數
1,974
獎學金總金額
港幣25,864,882
實習及交流
實習及交流機會
6000+(2021/2022) [163] 
參考資料:2020-2021香港都會大學年報 [69] 香港都會大學簡介

香港都會大學所獲榮譽

時間
榮譽獎項
2010年
「網絡齊關注行動」翡翠獎 [210] 
2016年
CIO亞洲資訊科技大獎榮譽榜 [210] 
2018年
Astrid獎 [210] 
2022年
綠建環評新建建築最終鉑金級 [2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