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Xi’an Jiaotong University),簡稱“西安交大”,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由教育部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位列國家“雙一流”,
[138]
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
[168]
是國家“七五”“八五”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峯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C9聯盟
[1]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
[135]
、中俄交通大學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絲綢之路大學聯盟成員高校,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理事長單位,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中國三所開設少年班高校之一。
[2-3]
1896年在上海創建了南洋公學;1921年定名為交通大學;1956年交通大學的主體內遷西安
[4]
;1957年分設為交通大學西安、上海兩個部分,實行統一領導;1959年,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2000年國務院決定將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醫科大學、陝西財經學院三校合併,組成新的西安交通大學。
[5]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興慶、雁塔、曲江、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四個校區佔地約4480畝,下設27個學院(部、中心)、9個本科書院,開設90個本科專業;擁有博士後流動站3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2個,專業學位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4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7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8個;有教職工6538人,在校生48082人。
[5]
- 中文名
- 西安交通大學
- 外文名
-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簡 稱
- 西安交大、交大、XJTU
- 創辦時間
- 1896年
- 創辦人
- 盛宣懷 [5]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38]
C9聯盟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展開-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38]
C9聯盟
985工程
211工程
全國重點大學
珠峯計劃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2011計劃
111計劃
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中俄交通大學聯盟
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
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
強基計劃
CDIO工程教育聯盟
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
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 [135]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盧建軍(黨委書記)
王樹國(校長) [6] - 本科專業
- 90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7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6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30個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8個
二級學科8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 院系設置
- 27個學院(部、中心),9個本科書院
- 校 訓
- 精勤求學、敦篤勵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5]
- 校 歌
- 《為世界之光》
- 校慶日
- 4月8日
- 地 址
-
興慶校區:西安市碑林區咸寧西路28號
雁塔校區:西安市雁塔區雁塔西路76號
曲江校區:西安市雁塔區雁翔路99號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校區:西安市西鹹新區灃西新城 - 院校代碼
- 10698
- 主要獎項
-
國家科技三大獎237項(截至2020年6月)
[5]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78項(截至2020年4月) [5]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27篇(截至2020年4月) [5]
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2017年)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0年) - 知名校友
-
江澤民
張元濟
蔡鍔
吳文俊
蔣正華 展開 - 兩院院士
- 49人(含兼職) [119]
西安交通大學辦學歷史
編輯1895年,甲午戰爭的失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使中華民族處於危難之中。為了興學強國,洋務派大臣盛宣懷提出“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的主張和對舊式教育機構進行改革的建議。
[9]
1896年,盛宣懷再次向清廷條陳自強大計,附奏《請設學堂片》,在上海籌款議建新式學堂,名曰“南洋公學”。1897年1月26日,奏摺得到清廷御準,南洋公學正式創立,盛宣懷親自擔任公學督辦,何嗣焜擔任總理。
[10]
南洋公學初建時分為四院:師範院、外院、中院和上院,與以後逐步設立的特班、政治班、商務班和東文學堂構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體系。
[11]
西安交通大學開辦工科
南洋公學於1905年劃歸商部,改名為商部高等實業學堂;1906年改隸郵傳部。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學校改名為南洋大學堂;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劃歸交通部管理,遂更名為交通部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在這個過程中,唐文治校長增設鐵路專科、電機專科、航海專科,學校就由培養商務實業人才轉而為培養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
[12]
西安交通大學定名交大
1920年8月,葉恭綽出任交通總長。同年12月,葉以“交通要政,亟需專材”為由,將交通部所屬的上海工業專門學校、唐山工業專門學校、北京鐵路管理學校和北京郵電學校合併,改名為交通大學,由葉兼任交通大學校長。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為交通大學上海學校。
[13-14]
1922年,三校又分立,上海學校改稱交通部南洋大學。1926年,經淩鴻勳校長努力,由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支持,交通部南洋大學工業研究所成立,此為中國第一所工業研究機構,其下設物理、化學、機械、材料四部,翌年材料與機械兩部合併,另設電機部。
[15]
1928年11月,學校移歸鐵道部管轄,將設在上海、唐山、北平三處的交通大學各學院合併,統稱鐵道部交通大學,分上海本部、北平鐵道管理學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學院,由鐵道部長孫科兼任校長。1930年春,黎照寰校長將“工業研究所”擴充為“交通大學研究所”,設工業和經濟兩大研究部,分材料、設計、機械、電氣、物理、化學、社會經濟、實業經濟、交通、管理、會計和統計共12個研究組。從1931年起正式招收研究生。
[16]
1937年8月1日起,交通大學劃歸教育部管轄,更名為國立交通大學。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學學院改稱理學院,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三學院改稱系,合組工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戰爭烽火
1937年11月12日,日軍佔領上海,交大校舍被日寇強佔,不得不多方設法在法租界內維持上課。
1940年,由於後方抗戰和建設急需工程人才,交通大學分校在重慶小龍坎成立;後又逐漸擴建、發展。
1942年8月,在重慶九龍坡升格為國立交通大學本部。
1943年,國立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成立。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交大渝校和滬校兩地師生們積極復員,會合建校。
1949年上海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決定首先接管交通大學。
[17-21]
西安交通大學院系調整
1949年下半年到1956年,交通大學前後經歷過多次調整,在院系調整前原有理、工、管理3個學院17個學系1個專修科和1個研究所,除機械、電機、造船學科得到同濟大學、大同大學等上海及周邊地區高校相關院系加強,其餘院系幾乎被全部調出,學校調整為機械、電機、造船三大類共設7個系。
[22-23]
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1956年,國務院決定交通大學的主體內遷西安。
[4]
交通大學西遷(10張)
1959年3月,交通大學的西安、上海部分均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之一。由於交大西安、上海部分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提高,加上距離較遠、管理不便,國務院於1959年7月批覆交通大學在西安、上海兩地獨立建校。交通大學西安部分定名為"西安交通大學"。
[25]
八十年代初,西安交大成為“七五”、“八五”期間國家重點建設的五所大學之一。
九十年代初,西安交大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首批七所大學之一。
1999年1月,入選第一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27]
1999年9月,西安交大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首批九所大學之一。
2001年,首批獲准試辦國家示範性軟件學院。
[29]
2006年,首批入選國家”111計劃“。
2014年,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西安交通大學成為首批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西安交大位列其中。9月,西安交大與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11月,西安交大等8所高校共同啓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實現跨區域教育資源整合;成為陝西省唯一入選教育部第一批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的高校。
[42-49]
2019年1月,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成立。2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9月,由教育部與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以西安交通大學為核心的國家級項目“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正式投入使用;學校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長單位。
[50-54]
2020年1月,西安交大入選首批“強基計劃”,獲批招生名額210人,並列全國第三。
[55-56]
6月1日,西安交大正式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為該聯盟中的第9所中國大陸高校。
[57]
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58]
11月20日,學校獲得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
[59]
12月,學校入選創業就業方向“第三批雙創示範基地”名單。
[60]
2021年4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現代產業學院、西安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揭牌成立。
[120]
4月22日,加入“西部高校青年宣講聯盟”。
[122]
5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學與榆林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建“西安交通大學榆林金融研究院”。
[123]
5月,獲批教育部首批未來技術學院。
[125]
6月,加入陝西高校革命文化傳承聯盟
[127]
。6月16日,西安泵閥-西安交大技術研究院揭牌儀式在西安泵閥總廠有限公司舉行。
[129]
6月,西安交通大學獲批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用增材製造器械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130]
西安交通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西安交通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11月,學校有在編教工6538人,其中專任教師3729人。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4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7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9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6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1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81名。
[19]
中國科學院院士:安芷生(雙聘)、侯洵(專職)、姚熹(專職)、王佔國(雙聘)、張國偉(雙聘)、姚振興(雙聘)、陶文銓(專職)、賀林(雙聘)、楊煥明(雙聘)、王錫凡(專職)、周衞健(雙聘)、徐宗本(專職)、李應紅(雙聘)、王立鼎(雙聘)
[61]
、郝躍(雙聘)、何雅玲(專職)、顧瑛(雙聘)、管曉宏(雙聘)、郭烈錦(專職)
[62]
、姚期智(雙聘)
[63]
、孫軍(專職)
[134]
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友柏(雙聘)、李鶴林(專職)、柳百成(雙聘)、邱愛慈(專職)、鄭南寧(雙聘)、周豐峻(雙聘)、高金吉(雙聘)、張心湜(專職)、雷清泉(雙聘)、孫九林(雙聘)、汪應洛(專職)、盧秉恆(專職)、王浩(雙聘)、李立浧(雙聘)、陳肇隆(雙聘)、張生勇(雙聘)、蔣莊德(雙聘)、楊善林(雙聘)、王辰(雙聘)、王廣基(雙聘)、王華明(雙聘)、陳曉紅(雙聘)、王雙明(雙聘)
[62]
熱工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何雅玲 | 2007 |
計算機基礎教學團隊 | 馮博琴 | |
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教學團隊 | 王兆安 | 2008 |
大學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馬知恩 | |
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羅先覺 | 2009 |
生理學教學團隊 | 閆劍羣 | |
計算機網絡與體系結構教學團隊 | 鄭慶華 | 2010 |
工業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 孫林巖 | |
藥理學教學團隊 | 臧偉進 |
- 國家級教學名師
電氣學院 | 電路與系統、電力系統 | 2011 | |
電氣學院 | 電力電子變流技術 | 2006 | |
能動學院 | 電子元器件的冷卻技術 | 2006 | |
能動學院 | 傳熱強化及數值模擬 | 2003 | |
- | 2003 | ||
電信學院 | - | 2003 |
西安交通大學院系專業
學院(部、中心) | 本科專業 |
---|---|
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基礎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籌學與控制論、統計學、應用統計(大數據方向) | |
應用物理、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 | |
化學、應用化學 | |
- |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精密儀器及機械、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設計學 |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 | |
能源與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 | |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 | 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自動化、軟件工程以及計算機試驗班(H)、人工智能試驗班 |
- | |
建築學(含城鄉規劃)、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環境科學、人居環境科學與技術 |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技術、化學生物學實驗班 | |
工程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 | |
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
臨牀醫學(五年制、5+3一體化、侯宗濂醫學實驗班及留學生)、口腔醫學(五年制、留學生)、預防醫學(五年制)、法醫學(五年制)、基礎醫學(五年制)、護理學、藥學、製藥工程、臨牀藥 | |
經濟學類、財政學類、金融學類、經濟與貿易類、電子商務類 | |
- | |
- | |
行政管理、社會保障 | |
哲學、社會學、漢語言文學、環境設計、書法學 | |
網絡與新媒體 | |
思想政治教育(馬克思主義理論方向) | |
法學 | |
英語(含英德、英法、英俄等雙語方向)、日語(含日英方向)、法語 | |
- | |
- | |
漢語言 | |
- | |
- | |
彭康書院 | 文治書院 | 宗濂書院 | 啓德書院 | 仲英書院 |
南洋書院 | 崇實書院 | 勵志書院 | 錢學森書院 |
西安交通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1年11月1日,西安交通大學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0個。學校有8個“雙一流”建設學科,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3個國家二級重點(培育)學科,27個省(部)級一級重點學科,155個省(部)級二級重點學科。
[19]
“雙一流”建設學科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
機械工程 | 機械工程 | 產業經濟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計算數學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 生理學 |
電氣工程 | 電氣工程 | 固體力學 |
力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核能科學與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法醫學 |
工商管理 | 外科學(泌尿外)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數學、物理學、應用經濟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生物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護理學、哲學、公共管理
[68-70]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化學、法學、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數學、物理學、應用經濟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生物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統計學、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護理學、哲學、社會學
[71]
[170]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化學、法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核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數學、物理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基礎醫學、臨牀醫學、生物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藥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統計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哲學、新聞傳播學、設計學、建築學、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護理學、中西醫結合、體育學
[73]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機械、能源動力、資源與環境、材料與化工、電子信息、應用統計、會計、工程管理、社會工作、藝術、翻譯、生物與醫藥、臨牀醫學、公共衞生、口腔醫學、護理、藥學、公共管理、金融、税務、國際商務、建築學、土木水利、法律、工商管理、新聞與傳播、體育
[73-74]
- 學科排名
2019年9月11日,根據科睿唯安ESI數據庫數據顯示:西安交通大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化學、物理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地球科學、神經科學和行為科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臨牀醫學、社會科學、經濟學與商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前萬分之一。
[75]
西安交通大學教學建設
西安交通大學(24張)
除教學終身成就獎之外,西安交通大學設立的教學卓越獎,用以表彰在課堂教學、教材編寫和教學改革方面做出優秀成績的教師。優秀教學團隊獎,則表彰在課程教學和教學改革方面做出重大貢獻的教學羣體。根據計劃,這三項教學獎均為每年評選一次,首屆“教學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為陶文銓院士。
[76]
- 教學基地
國家級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數學教學基地 | ◎ 大學物理教學實驗中心 |
◎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 | ◎ 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 |
◎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 | ◎ 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 |
◎ 力學實驗教學中心 | |
◎ 機械基礎實驗教學中心 | |
◎ 管理教學實驗中心 | |
◎ 臨牀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 |
◎ 能源與動力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學 | 侯宗濂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 所在單位 | 課程名稱 | 所在單位 |
---|---|---|---|
2010 | 2009 | ||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 | 材料學院 | ||
機械工程學院 | 能動學院 | ||
機械工程測試技術 | 機械工程學院 | 理學院 | |
核反應堆熱工分析 |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 電信學院 | |
電信學院 | 管理學院 | ||
電信學院 | 醫學部 | ||
應用統計分析與實踐 | 管理學院 | 人文學院 | |
婦產科護理學(網絡) | 醫學部 | 模擬電子技術(網絡) | 電氣學院 |
2007 | 2006 | ||
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 | 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 | ||
經濟與金融學院 | 能動學院 | ||
大學體育 | 體育中心 | 2004 | |
2005 | 電信學院 | ||
理學院 | 電氣學院 | ||
大學計算機基礎 | 計算機教學實驗中心 | 電氣學院 | |
機械學院 | 能動學院 | ||
2003 | 電工學(電工電子技術) | 電氣學院 | |
傳熱學 | 能動學院 | 生理學 | 醫學部 |
理學院 | - | - | |
電氣學院 | |||
醫學部 | |||
系統工程 | 管理學院 |
西安交通大學社會評價
西安交通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西安交通大學科研機構
截至2021年1月15日,學校有5個國家重點實驗室,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5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項目,建有國家西部能源研究院、中國西部質量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以及129個省部級重點科研基地。
[19]
中國超精密跨尺度基標準與溯源研究設施(培育) | Z箍縮基礎研究設施(培育) |
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 |
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業實驗室 | 現代醫學電子技術及儀器國家專業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 |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
天然血管藥物篩選與分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數據廣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海洋石油勘探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 | 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
省部(教育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煤的新型高效氣化與規模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79]
能源局國家能源先進電網與裝備可靠性及壽命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 | 國家能源電力電子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 |
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生物醫學信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環境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過程控制與效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物質非平衡合成與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多功能材料與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特種電氣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快速成型製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化電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強度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 | 潤滑理論及轉子 系統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 |
中國管理問題研究中心 | - |
衞生部微量元素與地方病重點實驗室 | 衞生部法醫學重點實驗室(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陝西省共建) |
陝西省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
陝西省法醫學重點實驗室 | |
陝西省胃腸動力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 |
陝西省分子心臟病重點實驗室 | |
陝西省心血管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陝西省微納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陝西省快速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陝西省新型治療性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陝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陝西省智能電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
陝西省裝備質量與可靠性工程中心 | |
陝西省血管性藥物工程研究中心 | |
陝西省生物治療與轉化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 陝西省營養與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
陝西省再生醫學與外科工程研究中心 | |
陝西省移動互聯網與雲計算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 陝西省呼吸病預防檢測與預警科技公共服務平台 |
人類疾病轉基因動物模型公共服務平台 | 煤的新型高效氣化與規模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
太空信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 | 先進直流電力技術及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西部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 陝西省軟物質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新能源介質材料聯合研究中心 | 陝西省瞬態電磁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陝西省流體機械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新能源與能源利用新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新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
陝西經濟研究中心 |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
西安交通大學科研成果
2000年以來,西安交大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國家科學技術獎54項。
[81]
2012~2016年期間,學校以第一單位完成獲得國家三大獎數量位列全國高校第五。
[82]
2017年,學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位列全國高校第二;
[83]
郭烈錦教授主持的“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84]
獲獎項目 | 年份 |
---|---|
視覺場景理解的模式表徵與計算理論及方法 | 2016 |
基於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 | |
皮膚牙熱-力-電耦合行為機理 | 2015 |
2013 | |
2012 | |
2011 | |
2008 | |
2007 | |
2005 | |
傳熱與流動過程數值預測原理及高效算法研究 | 2004 |
複雜非線性系統動力學的理論與應用(合作) | 2003 |
脈管制冷機理論和結構的重要發展 | 1999 |
電弧等離子體與電極表面相互作用的機理研究 | |
電力系統可靠性與規劃的基礎理論及算法研究 |
獲獎項目 | 年份 |
---|---|
直流配電系統大容量斷路器快速分斷技術及應用 | 2016 |
2015 | |
2014 | |
2013 | |
2012 | |
船舶動力裝置磨損狀態在線監測與遠程故障診斷技術及應用(合作) | |
2010 | |
2009 | |
2007 | |
2006 | |
2005 | |
柔性轉子全息現場動平衡技術及其應用 | 2003 |
2001 | |
三相交流鐵磁分離器 | 1997 |
1996 | |
耐高温、防腐、防垢、耐磨、導熱系列特種塗料及其應用 | 1995 |
JN-1型火電廠節能診斷儀 | |
二維目標實時分析與跟蹤系統(導彈彈頭表面燒蝕圖象分析與坦克目標實時跟蹤) | |
半導體光控變容器和半導體電壓控制變容器 | 1993 |
電纜故障測距儀(合作) | |
地下輸油管堵點探測方法及儀器 | |
聲帶多維振動與噪音源特性測量技術及設備 | 1992 |
1991 | |
多抗甲酸的研究 | |
心內血液吸引回收微栓過濾多用器 | |
徑、混流式“全可控渦”三元葉輪設計方法及其流型 | |
S波段雷達自適應變極化抗干擾系統(合作) |
西安交通大學學術資源
教學樓(10張)
- 學術期刊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 | |
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 |
中國醫學文摘·皮膚科學 | |
國外醫學·醫學地理分冊 | |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JPA) |
西安交通大學合作交流
編輯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交往廣泛,截至2019年5月20日,2000年以來,已邀請25位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獲得者及2000餘位國外教授來訪講學,合作研究、學術交流的世界各國學者、企業高層、政府要員更高達20000餘人;派出赴國外訪問、進修、研究及攻讀學位的教師和學生2.8萬餘人次,參加國際會議2000餘人;與美、日、英、法、德、意、新、韓等44個國家和地區逾300所高等學校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關係;領銜成立的“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已吸引38個國家和地區的154所大學加盟。
[88]
[92-93]
西安交通大學是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孔子學院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高校。2018年,有來自132個國家的2800餘名外國留學生就讀於西安交大。
[92]
[94]
2017年9月29日,西安交通大學首批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95]
2017年5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醫療聯盟成立,該聯盟將立足西部,服務全國。該醫療聯盟已聯合了省內外54家大型三甲醫院參加,同時成立了精神疾病、傳染病、婦女疾病、康復、中西醫結合和口腔疾病6個專業中心。
[96]
西安交通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西安交通大學形象標識
“交通大學”校名來源於其主管部門交通部,隨着時代變遷,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已經成為具有文理工醫全面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交通大學”的涵義也發生了歷史性的嬗變。大家奮鬥目標所向,也無非就是《史記》所描繪的“歡欣交通而天下治”,這正是交通大學所藴含的人文精神和辦學理念。
[97]
校徽
1925年4月8日校慶交通部南洋大學向師生和校友徵集校徽,並於1926年1月23日校長凌鴻勳發佈公告實行,至今校徽圖案基本未變。校徽意義校徽圖案中心為鐵砧、鐵錘,砧上置中西書籍若干冊,表示工程教育工讀並用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數碼1896四字,表示學校創辦之年份;砧外為齒輪,外框像車輪,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
[98]
1926年版校徽交通部南洋大學45齒校徽 | 1934年版校徽國立交通大學50齒校徽 |
1940年版校徽國立交通大學46齒校徽 | 西安交通大學現行24齒校徽 |
校旗
西安交通大學精神文化
校訓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學決定啓用1937年《交通大學一覽》公佈的校訓。
精勤求學:精勤指專心勤勉,求學意為探求學問。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做學問,養成勤奮學習的品行,完善知識結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慎于思考,明辨是非;學無止境,終生不輟;理論聯繫實際,學以致用。
敦篤勵志:敦篤指敦厚篤實,勵志指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具有敦厚誠信的品德,吃苦耐勞、創新、實幹的社會責任感,成就大事的志向。
果毅力行:果毅指果敢堅毅,力行一是指竭力而行,二是指努力實踐。校訓旨在培養學生果斷堅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於改革創新,敢於拼搏,敢做敢為,戰勝困難,不怕曲折,鍥而不捨,紮紮實實,兢兢業業的事業心。
忠恕任事:忠恕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範疇,任事一是稱職,勝任所擔當的職責;二是頂事、頂用。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坦蕩胸懷,盡心為人、仁者愛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責任心、競爭力、團隊合作精神,以“為世界之光”的業績來證明自己能夠勝任各種挑戰性的工作.。
[100]
校歌
2005年4月4日,西安交通大學決定啓用校歌《為世界之光》。這次啓用的校歌,創作於抗日戰爭時期,歌詞與曲譜保留了原貌。校歌曲譜作者是蕭友梅先生。
《為世界之光》
校旗飄揚,與日俱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羣倫,啓發我睿智,激勵我熱忱,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靈泉源,科學之奧府,藝術之林園,
實業擴張,進步無疆,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燦爛文明,實學培國本,民族得中興,
西遷精神
“西遷精神”是在1956年交通大學由上海遷往西安的過程中生髮出來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交通大學西遷是國家調整高等教育和工業建設佈局的重大舉措,一羣胸懷大局的知識分子毅然響應國家號召,放棄優越舒適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從黃浦江畔義無反顧地奔向條件艱苦的古城西安,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先行者。
[102]
遷校以來,西安交大累計培養25萬名大學生,1/3以上工作在西部;培養出的33位院士,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這一切,為西部工業發展奠定了高等教育基礎。
[103]
交通大學在遷校過程中及紮根西部辦學六十餘年裏,傳承優良學風教風,發揚艱苦奮鬥品格,鑄就了以“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艱苦創業”為核心內涵、交大和陝西高等教育界獨有的“西遷精神”。
[104]
2017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對西安交通大學15名西遷老教授的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向當年響應國家號召獻身大西北建設的交大老同志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希望西安交通大學師生傳承好西遷精神,為西部發展、國家建設奉獻智慧和力量。
[105]
2017年12月31日,習近平主席發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再次為西遷老教授點贊。
[106]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西安交通大學(3張)
202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考察調研西安交通大學,參觀交大西遷博物館,親切會見14位西遷老教授。
[112]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西遷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髓是聽黨指揮跟黨走,與黨和國家、與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具有深刻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113-114]
臨別之際,習近平勉勵廣大師生繼續弘揚“西遷精神”,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新時代創造屬於我們這代人的傑出貢獻。
[115-116]
西安交通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西安交通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務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副校長 |
西安交通大學歷任校長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1896年冬-1905年春 | 1897年春-1901年春 | 1901年春-1901年夏 | |||
1901年秋-1901年冬 | 1901年冬-1902年春 | 1902年春-1902年冬 | |||
1902年冬-1903年夏 | 1903年夏-1903年冬 | 1903年冬-1904年夏 | |||
1904年夏-1904年冬 | 1905年春-1907年春 | 1905年秋-1906年春 | |||
1907年春-1907年秋 | 1907年秋-1920年冬 | 1920年冬-1921年春; 1924年冬-1927年夏 | |||
1921年夏 | 1921年夏-1922年夏 | 1921年冬-1922年夏 | |||
1922年夏 | 1922年夏-1922年秋 | 1922年秋-1923年夏 | |||
1923年夏-1926 年冬 | 1927年秋-1928年春 | 1928年春-1928年秋 | |||
1928年秋-1928年冬 | 1928年冬-1930年冬 | 1930年冬-1944年秋 | |||
1940年秋-1941年秋 | 吳寶豐 | 1941年秋-1947年秋 | 1947年秋-1948年秋 | ||
1948年秋-1949年秋 | 1949年秋-1952年秋 | 1952年秋-1953年夏 | |||
1952年秋-1968年冬 | 1978年春-1982年冬 | 1983年春-1984年春 | |||
1984年春-1990年秋 | 1990年秋-1997年冬 | 1998年春-2003年秋 | |||
2003年秋-2014年春 | 2014年春- | -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姓名 | 任期 |
---|---|---|---|---|---|
1953年初-1968年春 | 1973年秋-1977年夏 | 劉若曾 | 1977年夏-1979年夏 | ||
蘇莊 | 1980年初-1982年秋 | 陳明焰 | 1982年秋-1985年初 | 1985年初-1996年底 | |
王文生 | 1996年底-2003年秋 | 2003年秋-2014年春 | 2014年春-2020年秋 | ||
2020年秋- | - | - | |||
西安交通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張光鬥 | 張 維 | 嚴 愷 | 錢學森 | 邵象華 | 羅沛霖 |
顧誦芬 | - |
戴芳瀾 | 錢崇澍 | 竺可楨 | 諸福棠 | 程孝剛 | 周仁 |
茅以升 | 沈志遠 | 張德慶 | 朱物華 | 方俊 | 汪菊潛 |
高濟宇 | 蔡金濤 | 周惠久 | 林同炎 | 李文采 | 褚應璜 |
馬寅初 | 陳永齡 | 劉仙洲 | 丁舜年 | 王之卓 | 劉恢先 |
錢鍾韓 | 張文佑 | 張煦 | 張鍾俊 | 張沛霖 | 錢保功 |
朱夏 | 莊育智 | 徐僖 | 吳學周 | 談鎬生 | 陳學俊 |
吳文俊 | 曹建猷 | 楊嘉墀 | 顧翼東 | 林秉南 | 徐採棟 |
肖紀美 | 徐芝綸 | 高小霞 | 徐光憲 | 楊槱 | 陳能寬 |
莊逢甘 | 胡聿賢 | 胡濟民 | 周同慶 | 許學彥 | 徐曉白 |
李正武 | 夏培肅 | 吳耀祖 | 何祚庥 | 胡和生 | 汪耕 |
孫鈞 | 周堯和 | 曾昭掄 | 張大煜 | 黃宏嘉 | 吳承康 |
唐九華 | 胡仁宇 | 匡定波 | 徐如人 | 王景唐 | 王方定 |
袁見齊 | 吳有訓 | 蘇元復 | 王希季 | 吳杭生 | 胡英 |
沈珠江 | 方守賢 | 徐祖耀 | 陳國良 | 劉高聯 | 李大潛 |
周志宏 | 莊逢辰 | 曹春曉 | 蔡睿賢 | 王錫凡 | 姚熹 |
陶文銓 | 熊有倫 | 程時傑 | 陳桂林 | 李濟生 | 徐宗本 |
高華健 | 郭烈錦 | 韓啓德 | 譚鐵牛 | 何雅玲 | 江松 |
吳宜燦 | 管曉宏 | 房建成 | 郭萬林 | 郝躍 | 安芷生 |
- |
侯德原 | 吳祖塏 | 孫俊人 | 佘畯南 | 杜慶華 | 高鼎三 |
顧夏聲 | 邱竹賢 | 許國志 | 周炯槃 | 屠善澄 | 陳德仁 |
童志鵬 | 李天和 | 譚靖夷 | 陳太一 | 龍馭球 | 周鏡 |
曹楚生 | 馮叔瑜 | 胡光鎮 | 陳先霖 | 趙國藩 | 徐乾清 |
黃旭華 | 陳志愷 | 陳明致 | 錢皋韻 | 章基嘉 | 沈世釗 |
屠基達 | 朱伯芳 | 許慶瑞 | 劉建航 | 陳敬熊 | 唐任遠 |
李樂民 | 季國標 | 毛用澤 | 朱英浩 | 沙慶林 | 翁史烈 |
汪應洛 | 屈梁生 | 陳士櫓 | 秦裕琨 | 沈聞孫 | 阮雪榆 |
趙梓森 | 顧懋祥 | 姚福生 | 周永茂 | 謝友柏 | 徐秉漢 |
塗銘旌 | 關興亞 | 陳新 | 董石麟 | 蔣新松 | 林宗虎 |
童鎧 | 李伯虎 | 潘健生 | 李鶴林 | 姚穆 | 劉友梅 |
葉尚福 | 雷清泉 | 蘇君紅 | 龍樂豪 | 聞雪友 | 陳亞珠 |
李佩成 | 邱愛慈 | 孫九林 | 鄭南寧 | 蔣莊德 | 孫才新 |
王華明 | 盧秉恆 | 陳政清 | 湯廣福 | 叢斌 | 羅琦 |
嚴新平 | - |
趙佩之 | 周文德 | 吳耀祖 | 田炳耕 | 李天和 | 葛守仁 |
鄭顯基 | 謝承德 | 萬榮玉 | 林同炎 | 梁 平 | 姜 晶 |
高華健 | 劉奕路 | 鎖志剛 | - |
蔡元培 | 黃炎培 | 李叔同 | 邵力子 | 葉恭綽 | 蔡 鍔 |
黎照寰 | 凌鴻勳 | 茅以升 | 吳保豐 | 侯宗濂 | 彭 康 |
陸定一 | 錢學森 | 汪道涵 | 王 安 | 江澤民 | 丁關根 |
江其務 | 蔣正華 | 龔元相 | 李照森 | 盧劍國 | 申學光 |
吳世華 | 屈賢明 | 李社釗 | 張福安 | 羅錫恩 | 李韓弟 |
甘師俊 | 華裕達 | 洪 瀛 | 薛福昌 | 危師讓 | 蔡自興 |
李雅芳 | 趙步長 | 許維達 | 李天文 | 賴俊賢 | 譚瑞驥 |
周雍年 | 王寶琛 | 陳惠波 | 凌復華 | 李雪瑩 | 劉愛梅 |
張玉浦 | 耿慶義 | 劉端章 | 何履梅 | 劉 宏 | 張志武 |
湯 泉 | 陳必壽 | 高國珠 | 孔心田 | 劉順成 | 劉振宇 |
柴育麒 | 席義方 | 周俊林 | 寧長珊 | 楊希聖 | 孔慶森 |
馬師模 | 丁康年 | 範英俊 | 張天仁 | 李錦江 | 孫安華 |
温熙森 | 郭敏傑 | 趙恆揚 | 陳金友 | 潘連生 | 馬昌裔 |
周合洲 | 魏萬進 | 秦隨周 | 顧家騟 | 林瑞華 | 張文元 |
李金華 | 孫 朝 | 王學謙 | 孟建國 | 劉曉北 | 蘇秉雄 |
馬德秀 | 何學清 | 侯義斌 | 畢小平 | 朱國懷 | 範羣喜 |
張光榮 | 劉小為 | 劉振華 | 張德江 | 吳 靜 | 黃友興 |
李鴻光 | 劉小河 | 陳寶根 | 趙東科 | 雷菊芳 | 於向國 |
王天才 | 沈曉祖 | 顧大偉 | 謝煥忠 | 武津生 | 樊建人 |
劉小稚 | 湯 炎 | 榮 海 | 韓新民 | 張 煒 | 申 江 |
田東平 | 喬學光 | 姚引良 | 崔殿國 | 陳大衞 | 張光強 |
劉 鵬 | 吳 秦 | 武省墩 | 趙 傑 | 文秉友 | 高 亮 |
陳建國 | 印建安 | 林孟良 | 毛紹融 | 錢嘉斌 | 袁治平 |
李順民 | 王雪梅 | 周士榮 | 樊少文 | 黃明生 | 王安斌 |
齊 鳴 | 徐可為 | 王田苗 | 張志英 | 王 珏 | 張福寶 |
譚 琳 | 辛保安 | 汪建平 | 李 銘 | 孫來燕 | 高小玫 |
江小涓 | 張國寶 | 陳 宏 | 趙鳳濟 | 杜長喜 | 陳宣政 |
王保慶 | 楊興平 | 胡均平 | 苟鋭鋒 | 楊一平 | 朱學農 |
李星星 | 賈全喜 | 程 旭 | 鄭明光 | 蔡寧生 | 何 寧 |
楊燕華 | 程光旭 | 郭汝豔 | 張曉魯 | 鄭育林 | 徐 強 |
趙寶升 | 温樞剛 | 龍興元 | 孫建科 | 蘇榮譽 | 吳小潔 |
許萬軍 | 韓志玉 | 齊 斌 | 範長信 | 連維良 | 蒲忠傑 |
姚書志 | 姚秀平 | 項 兵 | 李巖鋒 | 楊文波 | 袁佔亭 |
楊 進 | 嶽華峯 | 張金泉 | 劉天民 | 於 傑 | 李興旺 |
王 龍 | 柴新建 | 陳德美 | 張旭波 | 方 明 | 周延波 |
張 毅 | 王瑞平 | 雷 厲 | 孫新陽 | 潘蓓蕾 | 林 江 |
顧宜凡 | 譚 洪 | 楊永忠 | 耿憲良 | 江忠永 | 張慧民 |
謝 民 | 譚 剛 | 徐龍斌 | 洪 嶸 | 邱 勁 | 王毅峯 |
劉順智 | 王 勇 | 曾慶鋒 | 史 琳 | 王亞傑 | 桂生悦 |
何 毅 | 盧 雷 | 談 慶 | 饒國平 | 喬 紅 | 張 震 |
葛紅林 | 龐慶平 | 王兆星 | 於鴻君 | 施紅陽 | 仇建平 |
趙 歡 | 董文標 | 任慧宏 | 石 軍 | 梁志鵬 | 邱小灃 |
朱吉滿 | 陳林龍 | 方世文 | 劉 勇 | 呂建成 | 韓西武 |
曹一家 | 張軍洲 | 梁海山 | 張 波 | 婁 軍 | 高 勇 |
周新生 | 石旭剛 | 凌靖波 | 邱中偉 | 王莉霞 | 鄒積巖 |
王文斌 | 於文海 | 李雪松 | 李清平 | 李惠峯 | 王衞東 |
林向紅 | 張 欣 | 林金朝 | 周鴻禕 | 閻新鋒 | 白洪法 |
陳 曦 | 金劍華 | 王建忠 | 儀垂傑 | 米 紅 | 祝 健 |
李壽生 | 常 宏 | 劉衞國 | 張 彥 | 張有方 | 張 鵬 |
路一鳴 | 李 垣 | 白阿瑩 | 柳 嘉 | 孫 劍 | 李 健 |
屈 展 | 宋遠方 | 劉烈宏 | 楊曉剛 | 王一林 | 孔建益 |
馬 靜 | 李萬壽 | 劉新文 | 莊心一 | 於東昇 | 李建國 |
王東峯 | 安保和 | 何力 | - |
侯紹裘 | 陳虞欽 |
西安交通大學獲獎榮譽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中國高校C9聯盟9月起互派交流生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0-10-22]
- 2. 【重磅】西安交通大學入選國家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名單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2017-09-21[引用日期2017-09-23]
- 3. 全球能源互聯網大學聯盟在山東大學成立 .東方新聞[引用日期2019-05-02]
- 4. 校史沿革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2]
- 5. 交大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6-27]
- 6. 學校領導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8-16]
- 7. 知名校友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5-04]
- 8. 【校史故事】錢學森與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 .西安交通大學EMBA青島教育中心[引用日期2020-10-31]
- 9.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2
- 10.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3~4
- 11.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4~5
- 12.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 .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50頁起
- 13.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21
- 14.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125
- 15. 【校史故事365】255 交通大學研究生教育紀事(一) 建國前的研究生教育 .西安交通大學.2015-12-18[引用日期2019-09-06]
- 16.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9-08-17]
- 17. 兩個“第一號令” .上海交通大學校史網[引用日期2019-10-06]
- 18. 【校史故事365】115 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解放前我國工學碩士授予最多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2015-07-31[引用日期2020-01-02]
- 19. 交大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2020-04-17[引用日期2020-04-30]
- 20. 交通大學校史編寫組 陳貽芳、劉露茜.交通大學校史(1896~1949).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325頁
- 21. 交通大學校史編委會 劉露茜、陳貽芳.交通大學校史(1949~195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
- 22. [交大印跡]院系調整中的交大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2016-03-30[引用日期2017-07-14]
- 23. 【校史故事365】167 新中國成立後交大的院系調整-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2015-09-21[引用日期2021-01-29]
- 24. 交通大學校史編委會 劉露茜、陳貽芳.交通大學校史(1949~195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6頁起
- 25. 交通大學校史編委會 劉露茜、陳貽芳.交通大學校史(1949~195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6頁
- 26. 歷史上的今天:國務院批准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2-21]
- 27.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12]
- 28. 交大簡介-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7-04-02]
- 29. 首批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30. 今年17所高校首批試點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 .人民網.2007-03-23[引用日期2019-07-29]
- 31. 我國工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2-26]
- 32. 幹部教育培訓基地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6-09]
- 33. 西安交通大學歷史沿革圖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12-22]
- 3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09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3]
- 35.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師 教育培養計劃”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1]
- 36. 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創新院校名單公佈 .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2-22]
- 37. 關於公佈2012年度第一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2-09-03[引用日期2019-12-26]
- 38. 教育部辦公廳 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室 關於公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 培養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10-08]
- 39.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 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10-07]
- 40.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7年度全國創新創業 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7-07-04[引用日期2019-06-22]
- 41. 權威發佈:“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網資訊 [引用日期2017-09-21]
- 42. 西安交通大學入選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交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2-28]
- 4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所高校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05-05]
- 44. 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新增8所共建高校 蘭州大學位列其中 .絲路明珠網[引用日期2018-08-04]
- 45. 獲批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 .合肥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8-08-06]
- 46. 西安交大與國家電網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8-10-03]
- 47. 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55所高校入選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1-17]
- 48. 同濟等8所高校共建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1-17]
- 49.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1]
- 50.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正式投用 .陝西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0-18]
- 51. 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迎新生 西部崛起科技創新“智慧學鎮 .中新網[引用日期2019-10-18]
- 52. 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成立大會在西安成功召開 .人工智能信息網[引用日期2019-09-29]
- 53. 西安交通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任院長 .36kr[引用日期2019-01-22]
- 5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9-02-28[引用日期2019-03-17]
- 55. 2020年“強基計劃”各校招生名額 .騰訊新聞.2020-06-03[引用日期2020-06-07]
- 56. 教育部公佈“強基計劃”試點高校名單 .騰訊新聞.2020-01-17[引用日期2020-06-07]
- 57. 西安交大加入環太平洋大學聯盟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06-01]
- 58.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11-01]
- 59.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國文明網 .中國文明網[引用日期2020-11-21]
- 60.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國辦發〔2020〕51號) .國務院辦公廳[引用日期2020-12-25]
- 61. 王立鼎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2-21]
- 62. 兩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2]
- 63. 姚期智院士與西交大電子信息學科開展全面戰略合作 .鳳凰網[引用日期2020-11-01]
- 64. 教育部公佈2010年度國家級教學團隊名單 .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引用日期2014-01-25]
- 65. 2009年度國家級教學團隊名單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引用日期2014-01-25]
- 66. 院系設置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7-04-29]
- 67. 本科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7-04-29]
- 68. 西安交大5個一級學科獲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西安交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0-15]
- 69.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情況一覽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4]
- 70. 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情況一覽 .西安交通大學 [引用日期2019-12-28]
- 71. 西安交大獲批法學、化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碩士學位授權點-西安交大新聞網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7-19]
- 72. 西安交通大學2020年博士生招生目錄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9-12-28]
- 73. 西安交通大學2020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目錄 .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9-12-28]
- 74. 陝西省工程碩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對應調整名單 .陝西省教育廳[引用日期2019-12-28]
- 75. 西安交大又一個學科進入ESI前1%,總數達15個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9-22]
- 76. 西交大新設“教學終身成就獎”等三項教學獎項 .科學網[引用日期2014-09-13]
- 77. 2017年度教育部科學事業費項目擬立項公示 .科學網.2017-12-08[引用日期2018-01-20]
- 78. 科研基地 .西安交通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6-06-12]
- 79.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認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 協同創新中心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0-02]
- 80. 年度盤點: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全部立項數據,哪些高校表現突出? .青塔.2018-01-23[引用日期2018-01-23]
- 81. 科技概況 .西安交通大學.2015-07-22[引用日期2017-01-29]
- 82. 近五年,哪些高校獲國家科技獎多? .青塔.2017-01-11[引用日期2017-01-29]
- 83. 西安交大主持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2018-01-08[引用日期2018-01-20]
- 84. 2017年度“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網易新聞.2017-12-26[引用日期2018-01-20]
- 85. 重磅:最新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2018年1月)! .青塔.2018-01-15[引用日期2018-01-20]
- 86. 國家自然科學獎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6-06-19]
- 87. 國家技術發明獎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6-06-19]
- 88. 交大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2-22]
- 89. 錢學森圖書館 .西安交通大學.2015-07-20[引用日期2016-06-19]
- 90. 圖書館歷史沿革 .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2-22]
- 91. 圖書館資源 .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9-02-22]
- 92. 西安交大迎來2018級國際留學生 .西安交大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6-21]
- 93. 交大簡介-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大[引用日期2020-08-20]
- 94. 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高校名單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06-21]
- 95.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正式成立 .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7-10-01]
- 96. 西安交通大學成立醫療聯盟 .網易[引用日期2017-05-26]
- 97. 西安交通大學的歷史脈絡與文化傳承 .西安交通大學校史文化網.2016-10-31[引用日期2018-01-28]
- 98. 校徽 .西安交通大學.2015-02-27[引用日期2018-01-28]
- 99. 校旗 .西安交通大學.2017-09-20[引用日期2018-01-28]
- 100. 校訓 .西安交通大學.2015-02-05[引用日期2018-01-28]
- 101. 校歌 .西安交通大學.2015-02-05[引用日期2018-01-28]
- 102. 踏歌西行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西安日報.2018-01-24[引用日期2018-01-28]
- 103. 赤子之心寫華章——記西安交通大學“西遷人” .人民網.2017-01-27[引用日期2018-01-28]
- 104. 西安交通大學立項13個“西遷精神”專項研究項目 .網易新聞.2018-01-27[引用日期2018-01-28]
- 105. 習近平總書記對西安交大“西遷精神”作出重要指示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2017-12-17[引用日期2018-01-28]
- 106. 習近平發表新年賀詞 為西安交大西遷老教授點贊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2017-12-31[引用日期2018-01-28]
- 107. 【光明日報】整版聚焦西遷精神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2018-01-10[引用日期2018-01-28]
- 108. “西遷精神”:奉獻青春為家國 .央視網.2018-01-18[引用日期2018-01-28]
- 109. 黨讓我們去哪裏,就背上行囊去哪裏 .解放網.2018-01-09[引用日期2018-01-28]
- 110. 交通大學西遷往事:向西而歌 一路芳華 .南方都市報.2018-01-17[引用日期2018-01-28]
- 111. 西遷精神永放光芒 .光明網.2018-01-09[引用日期2018-01-28]
- 112.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2020-04-23[引用日期2020-06-10]
- 113. 深入理解西遷精神的核心與精髓 .新華網.2020-04-27[引用日期2020-06-10]
- 114. 弘揚“西遷精神” 把愛國主義融入靈魂、寫進行動 .光明網.2020-04-29[引用日期2020-06-10]
- 115. 弘揚西遷精神 矢志愛國奮鬥 .人民網.2020-05-18[引用日期2020-06-10]
- 116. 習近平勉勵西安交大師生:繼續發揚西遷精神 .新浪新聞.2020-04-23[引用日期2020-06-10]
- 117. 學校領導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19-02-21]
- 118. 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06]
- 119. 交大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0]
- 120. 西安交通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揭牌成立 .華禹教育網[引用日期2021-04-11]
- 121. 知名校友-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1-04-14]
- 122. 電子科技大學牽頭成立“西部高校青年宣講聯盟” —四川站—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5-03]
- 123. 西安交通大學與榆林市人民政府簽約共建西安交通大學榆林金融研究院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5-14]
- 124. 關於陝西省脱貧攻堅先進個人先進集體擬表彰對象的公示-陝西黨建網 .陝西黨建網[引用日期2021-05-20]
- 125. 12所“一流大學”入選!教育部公佈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1-05-26]
- 12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名單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5-28]
- 127. 陝西籌建全國首個高校革命文化傳承聯盟 .央視新聞[引用日期2021-06-13]
- 128. 中共陝西省委 陝西省人民政府 關於表彰全省脱貧攻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決定 .三秦網[引用日期2021-06-18]
- 129. 西安泵閥-西安交大技術研究院揭牌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21-06-23]
- 130. 西安交通大學獲批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用增材製造器械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網[引用日期2021-07-01]
- 131. 【軟科排名】-兩岸四地大學排名 .軟科[引用日期2021-09-25]
- 132. “三項大學使命”MosIUR第五次發佈!南京大學內地高校第四 .揚子晚報[引用日期2021-09-25]
- 133. 西安交大91歲西遷教師捐出130萬積蓄獎掖學生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10-11]
- 134. 西安交大孫軍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1-18]
- 135. 【奮進交大】76 加入中俄綜合性大學聯盟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1-11-29]
- 136. 西安交通大學領導班子成員調整-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2-01-13]
- 137.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微信公眾平台[引用日期2022-02-14]
- 138.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22-02-14[引用日期2022-02-17]
- 139. 數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0. 學院簡介 .物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3]
- 141. 化學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2. 前沿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3. 機械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4. 電氣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5. 人才培養 .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3]
- 146. 電信學部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7. 材料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8. 人居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49. 生命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0. 航天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1. 化工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2. 醫學部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3. 經金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4. 金禾經濟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5. 管理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6. 學科建設 .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3]
- 157. 人文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8. 新媒體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59. 新媒體學院2020-2021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引用日期2022-03-23]
- 160. 馬克思主義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1. 法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2. 外國語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3. 體育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4. 繼續(網絡)教育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5. 國際教育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6. 未來技術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3-23]
- 167. 教育部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2-03-23]
- 168. 交大簡介-西安交通大學 .交大[引用日期2022-04-01]
- 169. 關於對2021年度“雙百工程”先進單位擬表彰名單進行公示的公告 .陝西省委教育工委[引用日期2022-04-02]
- 170. 陝西省社會學2021年學術年會在西安交通大學順利召開 .西安交通大學[引用日期2022-04-19]
- 171. 陝西53所高校被評為2021年度“雙百工程”先進單位 .百家號.2022-04-21[引用日期2022-04-21]
- 172. 陝西省委常委盧建軍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張邁曾不再擔任(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5-14]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