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寧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導、訓詁學家)

鎖定
王寧,女,1936年出生於浙江海寧。研究生學歷,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 [1] 
中文名
王寧
出生地
浙江海寧
出生日期
1936年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學位/學歷
研究生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文字訓詁學
職    務
北京師範大學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
職    稱
教授
任職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王寧人物生平

王寧(北師大教授、博導、訓詁學家) 王寧(北師大教授、博導、訓詁學家)
1954年9月-1958年7月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
1958年7月-1961年10月 青海師範學院中文系教師
1961年10月-1964年2月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古代漢語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文字訓詁學,師從著名訓詁學家陸宗達教授
1961年10月-1971年4月  青海師範學院中文系教師,漢語教研室主任
1971年4月-1978年5月 青海省文學藝術創作研究室,從事影劇、音樂、舞蹈創作評論工作
1978年5月-1979年5月 文化部劇本委員會,從事編審工作
1979年5月-1983年10月  青海師範學院中文系講師(1979。7)、副教授(1981年7月)
1983年10月-至今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授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文系古代漢語教研室主任,漢字與中文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國家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基礎教育教學教材諮詢委員會委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八五”至“十二五”規劃語言學科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語言學會副會長等學術職務。2003年至今主編《民俗典籍文字研究》集刊,現為大型辭書《辭源》第三版修訂主編之一 [1] 

王寧研究成果

王寧 王寧
在訓詁學方面,1985年,她與老師陸宗達先生合寫了《訓詁方法論》和提供訓詁方法綜合運用實例的《古漢語詞義答問》,率先提出“訓詁方法科學化”的主張。這兩本書第一次對傳統訓詁學以形索義、因聲求義和比較互證這三種主要訓詁方法的原理進行了闡述,明確了使用這些方法的操作程序,使缺乏理論原理、艱深難學的訓詁學變得易於理解和便於應用,為訓詁學走向現代起到了導引作用。之後20年,她清理了訓詁學的術語,闡發了訓詁學的理論原理,將訓詁學的分支漢語詞源學建設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應用訓詁學之外,創立了自成一家的理論訓詁學,出版了專著《訓詁學原理》。本世紀以來,她在開掘古代訓詁學潛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基於訓詁學的漢語詞彙語義學”,使訓詁學進一步與現代語言科學接軌。
在文字學方面,她繼承章黃和陸宗達先生《説文學》的成就,對《説文解字》一書有很多獨到的見解,並吸收了當代系統論的方法,從《説文解字》中發掘出“小篆構形系統”,並由此創建了以描寫為主的“漢字構形學”,又吸收了啓功先生關於漢字書寫的主張,創建了“漢字字體學”與“書寫漢字學”。擔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期間,她運用現代的漢字學基礎理論,把漢字的整理與研究和計算機技術結合,啓動了數字化《説文》學、碑刻典藏與楷書實用文字整理、中華大字符集創建工程(試點)等大型數據庫的項目,實現了傳統語言文字學研究的手段更新和學科的文理交叉。
21世紀以來,她在漢字標準化、規範化方面有突出的貢獻,是已經發布的《中文信息處理用GB.13000字符集漢字部件規範》《常用漢字部件規範》的第一列研製人,國務院2013年6月發佈的《通用規範漢字表》的專家工作組組長、報批稿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兼研製組組長。
她重視師範教育,關注基礎教育與本科教學,在北京師範大學3次主持試點全校性的人文文化課和大學語文課,上世紀90年代曾是教育部高等師範面向21世紀教改指導委員會中文專業召集人,參與了《語文基礎教育課程標準(2011)》的修訂,並研製了課標所附“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字表”。在中小學語文教學方面出版、發表了《文言文閲讀基本能力培養》、《語言的學習與應用》、《語言學與語文教學》、《漢字教學的原理與各類教學方法的科學運用》等多種論著,對語文教學有較重要的影響。
主要論著:出版《訓詁方法論》、《古漢語詞義答問》、《訓詁與訓詁學》(以上與其老師陸宗達教授合著)、《説文解字與漢字學》、《訓詁學原理》、《漢字構形學講座》等專著,主編《漢字漢語基礎》、《古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漢字學概要》等高校教材,及其他叢書共20餘種。發表語言學、文字學論文及文藝評論文章250多篇、短文120餘篇。
主持國家及部委項目16項,其中重點與重大項目7項,主持與香港、台灣、國際合作橫向項目7項 [1] 

王寧所獲榮譽

1995年獲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1997年《漢語文字學學科建設與博士生培養》一項獲北京市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獲曾憲梓高等師範教育三等獎;1998年專著《訓詁與訓詁學》獲全國高校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同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特等獎;2001年《傳統語言文字學的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獲北京市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2年專著《〈説文解字〉與中國古代文化》獲全國高校社科研究成果三等獎;2003年獲北京市名師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