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学部
收藏
0有用+1
0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是北京师范大学下设的学部,为国家世界一流心理学科建设单位。
1902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在创办之初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通习科目;1920年创建心理学实验室;1980年成立心理学系;2001年成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是中国高校的第一个心理学院;2005年,成立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年,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心理学部。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有本科专业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有教职工256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27人。 [1-2]
中文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
外文名
Faculty of Psychology at BNU [16]
成立时间
2016年
机构地址
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新主楼
主管部门
北京师范大学
现任领导
部长:罗良、党委书记:乔志宏 [17-18]
本科专业
1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1个 [11]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发轫时期

1902年,京师大学堂颁布《钦定大学堂章程 [19],即设"心理学"为学生的归谅阀套通习科目。
1903年,《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中规定各类科第一年一概通习心理学,第二年通习应用心理学。
1920年9月,学校创建心理学实验室。
1921年,张耀翔在《教育丛刊》上发表心理测量和新法考试的文章,并率先在学校将心理测验列为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同年,中华心理学会成立,张耀翔被推选为首任会长兼会刊《心理》杂志编辑部主任。
1922年1月,中华心理学会出版会刊《心理》杂志,这是中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 [1]

涓流时期

1925年,美户体盛国天主教本笃会于北京创办辅仁大学。
1929年,辅仁大学心理学系成立。 [1]
涓流--辅仁大学心理学系(1929-1951)

承转时期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影催叠学教研室、辅仁大学心理系陆洒符道续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合并为新的教育系,并成立了心理学教研室。
1960年,教育学系开设五年制心理学本科专业,并成立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教研室。 [1]

学部时期

1978年,教育系心理学专业重新恢复本科招生。
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正式成立心理学系。
1981年,心理系获得发展心理学博士学位授懂棵予权。
1985年,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990年,获得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1985年,成立了儿童心理研究所。
1987年,“儿童心理研究所”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
1997年,成立了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
2001年11月22日,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规划,心理学系、发展心理研究所和心理健匪热轿康与教育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乘驼一个心理学院。
2016年12月,阀牛谅心理学院和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合并,成立心理学部。 [1]

办学条件

播报
编辑

部系专业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有本科专业1个。
本科专业:心理学 [12]

师资力量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有教职工总人数(含部聘、返聘)256人,在编教学科研岗103人,其中教授61人、副教授27人、讲师15人。41人次入选各类人才计划,其中资深教授1人,万人计划(含青年)4人,国家杰青和优青获得者12人,百千万(国家级)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4人,国家级/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2]
国家级教学团队:心理学核心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 [1]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陈宝国 [7]方晓义 [8]、刘儒德 [9]
北京市教学名师:陈英和 [10]

学科建设

  • 学位点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11] [14]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心理学 [11]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 [11]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11]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心理学 [13]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应用心理 [14]
  • 重点学科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 [1]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心理学科 [1]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心理学 [1]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认知神经学 [1]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 [1] [11]
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心理学 [11]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心理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心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心理学 [1]
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心理学国家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1]
  • 教学成果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本科人才培养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术型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应用心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北京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2]
  • 学生成绩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部研究生中6人获"全国优博"(含提名奖1人),1人获"北京市优博",7人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4人获"明日之星"学术奖,1人获"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等。 [1]

学术研究

播报
编辑

科研平台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心理学部建有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有教育部“未来教育创新引智平台”、正念与冥想研究中心。 [1] [4]
国家级科学研究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基地 [1]
国家重点实验室: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 [1]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应用实验心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神经影像大数据与人脑连接组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
学院图

科研成果

2020年,学部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8项,其中创新群体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0项,青年项目6项,项目经费共计2008万元。 [15]
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负责人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贺永
神经影像与人脑连接组学
创新群体
张鸣沙
灵长类视空间稳定性的神经机制研究
重点项目
刘红云
追踪研究中连续时间动态模型的建构、拓展与应用
面上项目
伍新春
童年期人际创伤经历对大学生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
面上项目
林丹华
儿童期逆境影响个体内外化问题的认知神经机制:基于威胁与剥夺的视角
面上项目
蔺秀云
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症状的动态变化:亲子同步性和情绪加工的行为与脑机制
面上项目
黄四林
贫困对儿童执行功能的影响:行为、生理与脑机制
面上项目
胡清芬
几何概念的发生与发展:从类别知觉到概念结构
面上项目
赵晖
表征精确性对数学学习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
面上项目
龙志颖
静息态fMRI多层时间网络的动态和控制特性研究及在老化中的应用
面上项目
王效莹
人脑中概念的表征机制——来自先天色盲人群与先天视觉表象缺失人群的研究
面上项目
章晓辉
解析围嗅皮层至海马CA1直接通路的精细连接及其功能
面上项目
李琦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慢性睡眠障碍检测与应激事件溯源的关键技术研究
青年项目
杨秀杰
儿童发展性阅读障碍和计算障碍的共患性:行为和脑机制研究
青年项目
杨春亮
测试促进新学习:前向测试效应的认知与脑机制研究
青年项目
胡志善
教具在儿童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基于功能近红外成像的脑机制研究
青年项目
汪寅
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多样性的脑网络基础
青年项目
钟穗娟
人类特异性基因NBPF1在啮齿类动物海马中的作用
青年项目
资料来源: [15]
重大项目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负责人
年份
残疾人语言障碍与学习机制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伍新春
2013.11.22-2017.12.31
儿童阅读障碍的认知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刘翔平
2014.11.05-2017.12.31
中国儿童青少年思维发展数据库建设及其发展模式的分析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陈英和
2014.11.05-2017.12.31
流动背景下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发展数据库建设及积极发展体系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林丹华
2015.11.05-2018.12.31
人际和谐心理健康促进技术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侯志瑾
2015.11.05-2018.12.31
资料来源: [5]

学术资源

  • 学术刊物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发展与教育》,是北师大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于1985年创刊,是CSSCI、CHSSC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纵览》等来源期刊。2013年和2014年连续两年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全资拥有并主办的SSCI收录期刊,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是中国心理学界唯一的SCI/SSCI收录英文国际学术期刊。 作为一本综合性的心理学专业期刊,《Journal of Pacific Rim Psychology》发表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原创性论文、文献综述/元分析、以及研究简报。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是亚洲社会心理学会的旗舰期刊,于1998年创刊,2003年起被SSCI收录,由国际出版商Wiley出版集团出版发行,是国际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主要学术期刊之一。2014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与亚洲社会心理学会联合主办《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6]

学术交流

据2022年1月学部官网显示,学院举办国际心理测量大会、华人心理学家大会等全球及区域性国际学术会议,每年接待前来合作研究和讲学的中国国外专家学者超过200人次。 [2]

合作交流

播报
编辑
  • 引进国际专家团队
2006年开始,学院先后引进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国际学术大师共20余位。
  • 建立国际合作基地
2015年签署《中芬联合学习创新研究院合作备忘录》;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揭牌成立。截至2022年1月7日,学部建立了多个海外实习基地,包括澳大利亚斯威本大学、日本高知工科大学、普渡大学、南丹麦大学密歇根大学等。 [2]
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文化传统

播报
编辑
  • 部徽
学部部徽
学部部徽以北京师范大学校徽为基础,体现了学部围绕学校发展,中间的图案以人为基础进行制作,既体现了学部以人为本,又体现了学院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的特征。 [2]

现任领导

播报
编辑
职务
姓名
部长
罗跃嘉
党委书记
乔志宏
党委副书记
王瑞敏
副部长
罗良、胡思源、韩在柱、刘春荣、王君、刘力
资料来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