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百熙

鎖定
張百熙(1847年-1907年),埜秋,一作冶秋,潛齋,湖南長沙人。 [13]  清朝後期政治家、教育家 [17] 
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授編修。曾藏修於長沙城南書院。光緖七年(1881年),督山東學政。光緒十四年(1888年),典試四川,翌年命直南書房。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遷侍讀學士。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督廣東學政,遷內閣學士戊戌政變後,因薦舉康有為獲罪,被革職留任。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補禮部侍郞,次年升工部尚書左都御史,轉刑部尚書。提出變通科舉、廣建學堂,並提議增設學部,要求復辦京師大學堂。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任管學大臣,主持京師大學堂。其間,保薦吳汝綸為京師大學堂總教習;奏請設立醫學、實業、譯書三館;選派學生出國留學。同時擬定《學堂章程折》,主持制訂“壬寅學制”“癸卯學制”。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奏請立停科舉。同年任户部尚書,次年轉郵傳部尚書。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張百熙去世,獲贈太子少保諡號“文達”。 [1]  [10] 
張百熙在清廷為官三十餘年,是名副其實的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驅者,為近代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遺著有《張百熙奏議》《退思軒詩集》等 [19-20] 
全    名
張百熙
別    名
張文達
埜秋,冶秋
潛齋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南長沙沙坪
出生日期
1847年1月18日
逝世日期
1907年2月18日
安葬地
春華洞田村(現百熙村)
主要成就
主持京師大學堂,創醫學及譯學館 [1] 
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1] 
制定《欽定學堂章程》《奏定學堂章程
主要作品
《張百熙奏議》
《退思軒詩集》
最高官職
郵傳部尚書

張百熙人物生平

張百熙早年仕途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張百熙出生在湖南長沙沙坪。他少時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現湖南第一師範城南書院),習詩甚勤。 [18] 
同治十三年(1874年),張百熙考中進士,被授為翰林院編修。當時湖南著名的學者王先謙在京師為官,張百熙跟隨他學習,學識更進。 [18] 
張百熙(左起)與袁世凱、朱啓鈐合影 張百熙(左起)與袁世凱、朱啓鈐合影 [3]
光緒五年(1879年),任山東鄉試副考官。光緒七年(1881年),張百熙出督山東學政。光緒十四年(1888年),充四川鄉試正考官。次年(1889年),由潘祖蔭薦舉,得以入直南書房,再遷翰林侍讀學士 [18]  [19] 

張百熙抨擊和議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張百熙屢陳兵事,先後上十餘疏,策劃“集師接濟之法、固本捍衞之方、捐助軍輸之策、拘治奸細之律”,多被採納。八月,中國海陸軍連挫於日本,張百熙疏劾北洋大臣李鴻章表面進行戰備,暗中主和,致使左寶貴聶士成等皆因餉械不繼而敗。又彈劾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納賄招權,於戰事無所措置,一切推諉於李鴻章,貽誤兵機。疏上,不報 [19] 
是年,逢慈禧太后六十壽辰,承辦典禮諸臣競尚華飾。張百熙奏請慈禧太后應“以紅旗報捷為樂,不以點綴景物為娛”,請停辦西直門外點景工程。當時侍讀學士陸寶忠亦值南書房,常與張百熙議論時局,“以為欲挽艱危,非亟招親賢不可”,擬奏請重新起用恭親王奕訢管理樞務,但慮及自己資淺言微,不足以聳動上聽,於是商議同禮部侍郎李文田聯銜入奏。後徐桐文廷式亦分別擬折約人奏請,遂有旨重新命奕訢主持總理衙門 [19]  此後,他又和陸寶忠等聯名參劾樞臣孫毓汶力主議和及簽訂和約行為。 [18]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張百熙擔任日講起居注官,不久擢為國子監祭酒 [19] 
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先後擔任江西鄉試正考官、提督廣東學政,遷至內閣學士禮部侍郎,被特派稽察中書科事務。 [18]  [19]  創辦時敏學堂,曾任《清會典》總纂官。

張百熙變法得罪

張百熙 張百熙 [5]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百日維新”開始,他屢次上疏論變法,又奏薦康有為應經濟特科試,奏保康有為使才。及至戊戌政變發生,有人奏劾張百熙,他遂因推薦舉康有為而獲罪,被革職留任。後開復原官。 [18]  對此,張百熙頗不以為然,曾在一封信中表示:“百熙不肖,以暗於知人,幾獲大戾,為師友辱,然區區愚忱,迫於救時,切於報國,至不顧利害而汲汲為之。”考察其措辭,似乎不以變法為非。 [19]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逃至西安。張百熙赴西安謁見西逃的慈禧太后、光緒帝。當時軍機處缺員,榮祿密薦張百熙、瞿鴻禨等入樞。時清廷準備實行“新政”,下詔求言,張百熙疏陳大計五端:增改官制、整理財政、變通科舉、廣建學堂、創立報館,力論舊政腐敗,新政切用,且舉歐美各國治亂強弱之故加以説明,歷歷萬言。但是慈禧太后厭惡他的進言“劍拔弩張,連篇累牘”,不許他入軍機。 [19]  同年,被任為禮部左侍郎 [18] 

張百熙主管學務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四月,慈禧太后準備自西安返回北京,特派張百熙等先行回京修理蹕路。六月,命張百熙為工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七月,補刑部尚書。張百熙回京後,核實工程,改革陋規,節省帑金近百萬。又考核所屬科道官員,或舉或劾,一時聲震天下。慈禧稱讚他:“如此認真,甚屬難得。” [19]  十二月,清廷派張百熙兼任管學大臣,專門負責京師大學堂的恢復和籌建事宜。《清史稿》記載,自張百熙“以人望被斯任(指主管教育)”,“海內欣然望興學矣”。 [6] 
張百熙在京師留影 張百熙在京師留影 [4]
擔任管學大臣後,張百熙首先着手恢復始創於戊戌變法時期的京師大學堂。在義和團運動高潮中,慈禧太后諭令停辦,學生四散,校舍封閉,藏書損失殆盡。張百熙經過細心籌劃,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元月奏陳京師大學堂籌辦情形,認為“是今日而再議舉辦大學堂,非徒整頓所能見功,實賴開拓以為要務”,計劃先設預科,分政科、藝科兩門,又設速成科,分仕學館、師範館,附設譯書局。延聘著名學者吳汝綸擔任大學堂中文總教習孫詒讓蔡元培、範源廉等為教習嚴復林紓為譯書局正副總辦。所有教員,皆其自聘,薪金優厚,頗遭忌嫉。有言官奏:“皇朝定製,部官大率滿漢相維,請更設滿大臣主持教育。”於是清廷增派滿人榮慶為管學大臣,以分張百熙之權。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五月,又命入京覲見的湖廣總督張之洞管學,會同張百熙、榮慶重新釐定學堂章程。先前,在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七月,張百熙曾奏所擬各級學堂章程,包括《京師大學堂章程》《考選入學章程》《高等學堂、中學堂、小學堂章程》和《蒙學堂章程》,共六件,即所謂《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又稱“壬寅學制”。章程是根據“節取歐美日本諸邦之成法,以佐我中國二千餘年舊制”的原則制定的。從此,清朝開始有了全國統一的學校系統和學制規定。這一學制曾經頒佈,但未在全國實行。到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末,張百熙、張之洞、榮慶奏進《重訂學堂章程》,即所謂《奏定學堂章程》,又稱“癸卯學制”。這一學制頒佈後在全國實行,它對舊中國的教育制度在組織形式上影響甚大,清末民初的新學校教育制度即脱胎於此。 [19] 
在進呈《重訂學堂章程》的同日,張百熙、張之洞、榮慶並奏請“遞減科舉,注重學堂”,建議“從下屆丙午(光緒三十二年)科起,每科遞減中額三分之一”,以利推廣學校。這一建議得到清廷批准施行。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袁世凱、張之洞等又聯名奏請立停科舉,科舉遂停。中國實行了一千數百年的科舉制度至時完全廢止。 [19] 

張百熙抱憾而終

張百熙 張百熙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月,張百熙調任户部尚書。十一月,清政府設立學部,以榮慶為學部尚書,張百熙盡銷學差,時人多為他感到不平。 [19]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載澤等出國考察憲政的五大臣先後歸國,清政府決定預備仿行憲政。張百熙上疏論官制及地方自治,認為“非速定官制,則提綱挈領無以集政權於中央;非速興地方,則至纖至微無以被精神於全國”。七月,張百熙受命與載澤等擔任編纂官制大臣。九月,清政府改革官制,設郵傳部,張百熙為郵傳部尚書。他成為中國第一任國家郵政最高機構領導人,是中國近代郵政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12]  。郵傳部新設,時人都視為膏腴之位,爭相擠入。張百熙欲多用大學堂學生,郵傳部侍郎唐紹儀則想多用其鄉中的豪商富僑,二人爭持不下,均稱病不到部視事,遭到太監傳旨“申飭”羞辱。年底,抑鬱成疾的張百熙請假。 [7]  [19]  [23]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二月,張百熙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歲。清廷諭曰:“……茲聞溘逝,悼惜殊深,著賞陀羅經被,派貝勒載洵帶領侍衞十名,即時前往奠祭。加恩追贈太子少保,賞銀二千兩……子江蘇試用道張振鏞,著以道員即補;……其靈樞回籍時,著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用示篡念藎臣至意”。尋賜祭葬,予諡“文達”。 [6]  [19]  墓葬在春華洞田村(現百熙村)。 [20] 

張百熙主要影響

張百熙教育

張百熙一生宦歷,以擔任管學大臣最為有聲有色,對晚清教育頗多貢獻。 [19] 
張百熙《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 張百熙《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
進入20世紀以後,清王朝統治危機更加深重。為了維持岌岌可危的統治,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正月發佈了所謂“變法”上諭,開始舉行“新政”。“興學育才”即是“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清政府發佈諭令,宣佈從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國沿襲實行達1000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徹底廢除了。與此同時,清政府還通令全國各地大力舉辦學堂,並頒佈了各級各類學堂章程,統一了全國學制。而這一全國統一的學制則是從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張百熙擬定《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開始的。
張百熙任管學大臣後,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初奏《籌辦京師大學堂情形疏》家,建議先開預備速成兩科,預備科分政科、藝科,速成科分為仕學、師範兩館。“仕學館造就已登仕版者,以應目前創辦新政之需;師範館則為中學堂教習之需。”同時“兼添設講舍,附設編譯書局,廣購書籍圖器。”同年七月奏準所擬各級學堂章程六件:《京師大學堂章程》《考選入學章程》《高等學堂章程》《中學堂章程》《蒙學堂章程》,統稱《欽定學堂章程》。是我國第一次以政府名義規定的完整學制。張百熙鑑於教習人才的缺乏,選派四十餘人赴歐美日本留學,各省派官費留學生由此開始。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奏設教習進士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奏請“先設法政科、文學科、格致科、工科,以備大學豫科學生及各省高等學生畢業後之升入。”建議在廣安門外瓦窯和德勝門外官地作為建造大學堂之用,並“奉旨議行”。張百熙一生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培養人才,對京師大學堂有開創性的貢獻。
張百熙認為,原來的京師大學堂(後稱為戊戌大學)“一切因陋就簡,外人往觀之,重輕之,等於蒙養學堂”,實質上仍是一所封建書院。因此,百熙廢寢忘食、嘔心瀝血,開創基業,物色人才、改革教育制度。他在向清廷的奏摺中説:“大學堂應法制詳盡、規模宏遠,不特為學術人心極大關係,立即為五洲萬國所共觀瞻。天下於是審治亂、驗興衰、辨強弱。人才之出出於此,文明之繫系於此。是今日再議舉辦大學堂、非徒整頓所能見功,實賴開拓以為要務,斷非固仍舊制,敷衍到觀所能收效者也”。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8月,張百熙吸取西方先進辦學經驗,結合中國實際情況,親自主持擬定了一套學堂章程上奏,經清廷批准頒佈執行,這本章程被稱為《欽定學堂章程》,也是中國第一個以政府名義規定的完整學制,稱“壬寅學制”。
章程包括從蒙學(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各級學堂章程,統一了全國各地各級學堂的教育體制。其中有京師大學堂章程八章八十四節,對大學堂的辦學綱領、科目設置、課程安排、招生辦法、畢業分配、聘用教師、領導體制和教學紀律都做了詳細規定。其宗旨是:“京師大學堂之設立,所以激發忠愛,開通智慧,振興實業”以及“端正趨向、造就通才,為辦學之綱領。”章程規定:大學堂分大學預科、大學專門分科和大學院三級。大學預科又分為二科,一曰政科,設經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財等目;二曰藝科,設聲、電、化、農、工、醫、算等目。預科三年畢業,本科三年畢業考試合格相當於現代本科,下面所設的科,相當於現代大學下面的學院;科下又分目,相當於現代大學的系;大學院相當於現代大學的研究生院。當時的分科大學共設7科35目。然而,清政府對張百熙存有戒心,加上這一學制本身的不完備,因此並沒有實行。
為了辦好大學,張百熙十分注意延攬人才,他選定直屬知州“桐城派”著名領袖吳汝綸為大學堂總教習。當時海內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雲集門下。如陽湖古文家張筱浦任副總教習;于式枚為大學堂總辦,李家駒、趙從蕃為副總辦;李希聖為編書局總纂;著名翻譯家嚴復任譯書局總辦,林紓任副總辦;知名人士楊仁山屠敬山、王瑤舟擔任國學老師,孫治讓蔡元培擔任史學教習,網羅名流、薈萃高等學府。經過招生,大學堂共錄取學生182名,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12月17日,大學堂舉行入學典禮,宣佈正式開學(解放前,北京大學即以12月17日作為校慶日)。
同時,張百熙設立了速成科,分為二館:一是仕學館、二是師範館,還辦了醫學館、譯學館、實業館、報館和書局等。以後的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即由師範館、醫學館與京師大堂中的醫學科演化而來。我國各省派官費留學生留學東、西洋也是從此開始的,從而基本改變了過去的科學制度。
張百熙(前排右四)、張之洞(中)與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教習合影 張百熙(前排右四)、張之洞(中)與京師大學堂師範館教習合影
由於張百熙在籌辦京師大學堂的過程中,重用了一些比較開明和進步的知識分子,引起了守舊勢力的仇恨和反對,他們對京師大堂進行了惡意攻擊和造謠誹謗,張百熙則首當其衝。清廷終以張百熙“喜用新進”,有改良主義思想,不夠可靠為由,在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加派滿人榮慶為管學大臣,對他進行監督。同時“派張之洞會同張百熙、榮慶將現辦大學堂章程一切事宜,再行切實商訂;並將各省學堂章程,一律釐定”。他們在張百熙原定章程基礎上“考求增補”,擬成各級普通學堂、師範學堂、實業學堂和仕學館、譯學館、進士館等各類學堂章程以及《家庭教育法》《任用教員章程》《實業學堂通則》《各學堂管理通則》《學務綱要》等文件上奏。清政府以《奏定學堂章程》之名頒佈。這就是後來成為全國興辦各級各類學校的依據,並對我國近代學校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癸卯學制”。這個學制將學校教育分為三段七級,第一段為初等教育蒙養院四年、初等小學五年、高等小學四年;第二段為中等教育,中學堂五年;第三段為高等教育: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三年、大學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與高等小學堂並行的有初等實業學堂,與中學堂並行的有初級師範學堂中等實業學堂,與高等學堂堂並行的有高等實業學堂。此外,仕學館、譯學館、進士館都是屬於高等教育性質。雖然“癸卯學制”相比於“壬寅學制”,主要框架沒有大的變化,但以加了經史課的比重,恢復了進士館,將辦學思想改為“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
張百熙致力於教育改革的目的無疑是為了穩固清王朝的統治,但他的努力客觀上有利於近代教育的發展。經過張百熙的苦心經營,儘管當時的京師大學堂與現代大學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但畢竟在中國辦起了第一所有諸多現代因素的大學堂,開了現代大學的先河,因此得到了“大學之父”的稱號 [15-16] 

張百熙政治

在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的百日維新中,張百熙奉旨議改變武科章程,奏上十二條:編團籍、別軍省、開製造、頒定式、設學堂、延教習、籌經費、嚴限制、考輿地、習測繪、勤操練、定考試。又奏薦康有為應經濟特科,但反對康有為“用孔子紀元及七日休沐等名目”,請降旨嚴禁,“以維持名教”。 [19] 

張百熙文學

張百熙學問淵博,擅詩工書。沈曾植在《退思軒詩集序》中稱其詩風“從容夷雅”, “賦景抒懷,瑰麗而情遠”,不乏憂國之作。有七律雲:“戎氛逼近姬週日,黨禍分乘趙宋年。憂極真思蹈東海,時危忍見哭伊川。乾坤擾擾事未己,風雨瀟瀟秋可憐。萬里敢忘心報國,諸君應有力迴天。” [19]  其思想及藝術傾向與清末的同光體相類。 [23] 
張百熙從小攻讀經史,學習八股文;又多次擔任鄉試主考與副主考,提督學政、國子監祭酒,這説明他的八股文水平是不俗的。在擔任國子監祭酒時,他還編過《成均課士錄》第九集等八股文選本。因為對八股文的認識透闢,他深刻感受到了八股選士的弊端,所以又積極推動廢除科舉。 [23] 
從尚存的作品來看,張百熙的八股文以善於闡述題中義理見長,且能融會義理以己意出之,這説明他對儒家經典的熟悉與理解都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他的八股文有晚明之風,善借題以道世事,頗有現實感。從文風來説,其文氣勢沉雄,議論精譬,對抑揚開合的技法運用自如,故文章能波瀾迭起,無平板的感覺,有使人一氣讀下的魅力。 [23] 
  • 書法
張百熙的書法多工整內斂,神清氣秀,潤朗清暢 [11]  ,為娟秀嚴謹的館閣體,墨跡散見於頤和園排雲殿宜芸館等處。 [7] 

張百熙藏書

張百熙全身像 張百熙全身像 [5]
張百熙籌建京師大學堂時,注重藏書樓的建設。其私人藏書亦豐,在山東任學政期間,曾收有王士禎的“池北書庫”、劉喜海“味經書屋”、馬國翰玉函山房”等藏書家的舊藏多種。家有“聖澤園”,收藏明刊本500餘種。其子張振鍠繼承張氏藏書,在抗日戰爭中,劉承幹的“嘉業堂”藏書散出之時,張氏收藏了不少。後來張氏經商失敗,欲將藏書出讓抵債。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以建樓鉅款購置而歸。其中善本書有數百種。 [2] 

張百熙歷史評價

張百熙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葉公綽輯,楊鵬秋摹繪 張百熙像,取自《清代學者像傳》,葉公綽輯,楊鵬秋摹繪 [3]
張百熙逝世後,當時任教於京師大學堂的林紓輓聯中説:“舍零星圖史無餘財,可想我公貧況,送銘旌南下,一江湘水動悲風。” [7]  文人三多撰輓聯道:“神州大地,旭日方升,賴公力主開通,興學育才功最偉;憲政初基,文星頓隕,嘆我夙蒙陶鑄,感恩知己痛尤深。”此外還有許多開明官吏和知識界人士均撰聯悼亡。 [9] 
曾任郵傳部參議的陳毅則撰詩三首,以示悼念:
  • 濟亂無長策,憂疑日萬端。民愚重貧弱,文勝轉艱難。蜀洛非師説,權衡有學官。祇今遺疏在,語語見心肝。 [8] 
  • 國計兼身世,梯航遂至今。量官明主術,養士老臣心。譴及恩彌厚,名高謗轉深。不勝東首意,流涕答綸音。 [8] 
  • 初見晴川道,方回使者車。平生知己分,一紙議邊書。惻惻親朋盡,看看意氣疏。門前輿馬地,春雨長蓬蘆。 [8] 
趙爾巽等:“自變法議興,凡新政特設大臣領之。(張)百熙管學務,(沈)家本修法律,並邀時譽。” [6] 
李肖聃:“其所為奏議,削切明白,雜以儷偶之體,以撼其忠愛之意,有似唐之陸贄。其詩本隱之顯,詞淺意深,而字字出自肝腑,有如宋之蘇軾。晚清湘籍京寮,瞿張並稱,鴻禨智術深沉,慎於接物,非百熙所及;而百熙宏獎英俊,維護善類,沒而門人故吏,謳頌不衰,京師岳雲別業之公祭,京朝官懷德慕思,有泣下者。清臣由翰林起家,得諡文達者,紀昀阮元裘曰修暨百熙才及五人,其譽望之重可知。” [21] 

張百熙軼事典故

吳汝綸 吳汝綸 [4]
張百熙自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初開始兼任管學大臣,並主持京師大學堂。上任之初張百熙就將原美國籍總教習丁韙良辭去,改聘著名學者吳汝綸為總教習,並請清廷加封吳汝綸五品卿銜。據傳,開始吳汝綸堅辭不就,張百熙備辦好五品銜官服官帽親自登門拜訪,吳汝綸感其誠,應允出山,並要求去日本考察學務 [22]  。一説他親自到吳汝綸的住所跪請其出山,但這種説法被後世研究者認為不符禮制,只是人們崇尚尊師禮賢過殷願望產生的誤解,屬於虛構情節。即使是《桐城吳先生日記》所記的“吾固辭,則拜跪以請”,也只是指“如果我(吳汝綸)再堅辭,張百熙就要跪拜以請”,並非真的下跪。 [4] 

張百熙主要作品

張百熙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思想主要散見其奏摺,《清史稿·藝文志》有《張百熙奏議》四卷。又有《退思軒詩集》六卷、《補遺》一卷。又編有《弘正四傑詩集》,輯明代李空同、何大復,徐迪功、邊華泉四人詩作。 [19] 
張百熙書跡

張百熙後世紀念

張百熙墓 張百熙墓 [14]
張百熙去世後,其靈樞由北京長途跋涉運回湖南長沙,1908年8月葬於長沙縣春華鎮洞田村泉井衝。張百熙墓今存石碑三通,上圓下方,有邊框。2005年被公佈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公佈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14] 
張百熙去逝後,其門生痛悼恩師,捐款七千兩銀子,擬於京師大學堂鑄銅像以作紀念,後因看到張百熙身後家境清貧,遂將此款存於北京商號義善源生息,以養其遺屬。不久,義善源倒閉,此款亦被乾沒。京師大學堂還在陶然亭闢地建立一座紀念館——岳雲別業,館內懸掛張百熙巨幅遺像,並陳列其各種文物和遺物 [21]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形勢緊急,此館的房地產全部交給了北京大學。

張百熙史料索引

清史列傳》卷61 [19] 
清史稿》卷443 [6] 
參考資料
  • 1.    近代史料全文資料庫|張百熙  .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料全文資料庫[引用日期2021-01-10]
  • 2.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 3.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多圖概覽(張百熙)  .浙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04-10]
  • 4.    張百熙會跪請吳汝綸嗎?  .北京大學校史館[引用日期2023-04-08]
  • 5.    閔傑 編著.晚清七百名人圖鑑: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10:719-720
  • 6.    《清史稿·卷四百四十三·列傳二百三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4-08]
  • 7.    湖南省長沙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長沙縣誌: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10:706
  • 8.    《晚晴簃詩匯·卷一百八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4-08]
  • 9.    文學知識圖譜 人物 張百熙  .搜韻[引用日期2023-04-08]
  • 10.    周川.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人物辭典:福建教育出版社,2018-09:325
  • 11.    周斌 編著.中國近現代書法家辭典: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12:368
  • 12.    翟寬 編著.中國集郵辭典 上:北京出版社,1997-02:659
  • 13.    陳旭麓等 主編.中國近代史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10:402
  • 14.    湖南省文物局 編.湖南名人故居與遺蹟圖典:嶽麓書社,2015-12:160
  • 15.    李兵,袁建輝 著.嶽麓憶院國學文庫 清代科舉圖鑑:嶽麓書社,2015-11:142
  • 16.    辛昕 著.張百熙與中國近代教育改革: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04:287
  • 17.    徐仲林 編.中國教育家傳略:雲南人民出版社,1983-11:298
  • 18.    湖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 編.湖南省志 第30卷 人物誌 上:湖南出版社,1992-11:526-527
  • 19.    苑書義,潘振平 主編.清代人物傳稿 下編 第4卷(“張百熙”條目作者為張浩):遼寧人民出版社,1988:154-157
  • 20.    周柳燕,易惠霞 著.湘學: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11:156
  • 21.    李肖聃 撰.李肖聃集:嶽麓書社,2008-12:605
  • 22.    《清史稿》卷443《張百熙傳》:百熙奏加冀州知州吳汝綸五品卿銜,總教大學。汝綸辭不應,百熙具衣冠拜之,汝綸請赴日本察視學務。
  • 23.    龔篤清 主編.八股文彙編 下:嶽麓書社,2014-05:12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