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自由貿易區

鎖定
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指在國境內關外設立的,以優惠税收和海關特殊監管政策為主要手段,以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主要目的的多功能經濟性特區
2013年9月27日,國務院批覆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5年4月20日,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施範圍。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批覆成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2017年3月31日,國務院批覆成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2019年8月2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併發出通知 [1]  。2020年9月2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 [8]  2023年10月21日,國務院印發《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設立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 [9] 
中文名
中國自由貿易區
外文名
China Pilot Free Trade Zone
功    能
拓展經濟增長
特    點
貿易自由化、便利化

中國自由貿易區自貿區介紹

廣東自貿區-廣州片區
廣東自貿區-廣州片區(50張)
自由貿易區有兩個本質上存在差異很大的概念:一個是FTA,另一個是FTZ。由於中文名稱一樣,會造成理解和概念上的混亂。
FTA(Free Trade Area):源於WTO有關“自由貿易區”的規定,最早出現在1947年的《關税與貿易總協定》裏面。該協定第24條第8款(b) 對關税同盟和自由貿易區的概念作了專門的解釋:“自由貿易區應理解為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關税主體之間,就貿易自由化取消關税和其他限制性貿易法規”。其 特點是由兩個或多個經濟體組成集團,集團成員相互之間實質上取消關税和其它貿易限制,但又各自獨立保留自己的對外貿易政策。世界上已有歐盟、北美自 由貿易區等FTA。還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也是典型的FTA。
FTZ(Free Trade Zone):源於WCO有關“自由區”的規定,世界海關組織制定的《京都公約》中指出:“FTZ是 締約方境內的一部分,進入這部分的任何貨物,就進口關税而言,通常視為關境之外。”其特點是一個關境內的一小塊區域,是單個主權國家(地區)的行為,一般 需要進行圍網隔離,且對境外入區貨物的關税實施免税或保税,而不是降低關税。在許多國家境內單獨建立的自由港、自由貿易區都屬於這種類型。如德國漢堡 自由港,巴拿馬科隆自由貿易區等。
FTA與FTZ的差異與相同對比
-
FTA
FTZ
設立主體
多個主權國家
(或地區)
單個主權國家(或地區)
區域範圍
兩個或多個關税地區
一個關税區內的
小範圍區域
國際慣例依據
WTO
WCO
核心政策
貿易區成員之間貿易開放、取消關税壁壘,同時又保留各自獨立的對外貿易政策
海關保税、免税政策為主,輔以所得税税費的優惠等投資政策
法律依據
雙邊或多邊協議
國內立法
相 同
兩者都是為降低國際貿易成本,促進對外貿易
和國際商務的發展而設立的
中國自由貿易區 中國自由貿易區
國務院於2013年8月22日正式批准設立中國自由貿易區,消息公佈後,各方普遍認為,中國自由貿易區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聚焦點” 正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進一步激發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自貿試驗區建設也將促進包括服務業在內的市場經濟大發展。專家認為,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以政府放權為標誌的改革將進一步深化。原先受到較多管制的創新類金融服務、商務服務、文化娛樂教育和醫藥醫療護理業等,將獲得很大的發展機會。

中國自由貿易區自貿區聯盟

當前,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通過建立和發展自由貿易區來為自己國家的經濟發展服務,而自由貿易區的產生和發展也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獨特的作用。全球範圍內自由貿易區的數量不斷增加,涵蓋議題快速拓展,自由化水平顯著提高。 [3] 
加勒比自由貿易區響應世界經濟發展新形勢,正在籌備發起世界自貿區聯盟。世界自貿區聯盟將有利於提升世界各自由貿易區的整體自由化水平,積極推動世界範圍內建立自由貿易區,促進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的大幅度提升,輻射五大洲國家的全球自由貿易區網絡,使大部分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實現自由化和便利化。 [3] 

中國自由貿易區背景

自由貿易區一般是指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地區,通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在WTO最惠國待遇基礎上,相互進一步開放市場,分階段取消絕大部分貨物的關税和非關税壁壘,在服務業領域改善市場準入條件,開放投資,促進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貿易和投資的自由化,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從而形成涵蓋所有成員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3] 
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國際性的組織,從國際貿易層面研究自由貿易區,並作為自由貿易區之間溝通的橋樑,加強各自由貿易區之間的合作。成立世界自貿區聯合會,旨補充這一角色空缺,加強世界各國自由貿易區的合作。通過為各自由貿易區提供諮詢支持等服務,使得各自由貿易區的信息溝通更加便捷,提高合作效率,加速各國之間的自由貿易,最大程度發揮自由貿易區的作用。 [3] 

中國自由貿易區定位

名稱:世界自由貿易區聯盟(World Federation of Free Trade Zones)
會員:1、自由貿易協議組織;2、自由貿易協會組織;3、自由貿易園區;4、自由貿易區服務企業;5、自由貿易區園區企業;6、自由貿易區監管機構
願景:促進世界自由貿易區合作,做自由貿易區的推動者
目標:聯合國經濟社會發展組織特殊諮詢機構 [3] 

中國自由貿易區作用

一、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作為商品集散中心的地位,進一步擴大地區和國家的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從而提高其在全球貿易中的地位和能級,並且創造更多的外匯收入
二、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作為國際投資中心的地位,利用區內税收、外匯使用等優惠政策,進一步吸引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
三、是可以充分利用自由貿易區作為國際物流中心的地位。一般來講,通過在港口、交通樞紐邊境地區設立自由貿易區,可起到繁榮港口、刺激所在地區和國家交通運輸、物流業發展的作用。 [3] 
世界自由貿易區聯盟作為國際性的非盈利組織,將充分貫徹自由貿易的精神,促進自由貿易區之間的深度合作,充分挖掘各國自由貿易區的協同效應。並通過對各國自由貿易區的深度研究和交流,發展成為聯合國經濟社會發展組織特殊諮詢機構. [3] 

中國自由貿易區自貿協定

中國自由貿易區 中國自由貿易區
中國已簽署自貿協定17個,涉及25個國家和地區,分別是中國-毛里求斯、中國-格魯吉亞、中國-韓國、中國-冰島、中國-秘魯、中國-新加坡、中國-智利、中國-巴基斯坦、中國-東盟、中國-馬爾代夫、中國-澳大利亞、中國-瑞士、中國-哥斯達黎加、中國-新西蘭、中國-新加坡升級、中國-智利升級、中國-巴基斯坦第二階段、中國-東盟("10+1")升級的自貿協定,內地與香港、澳門的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以及大陸與台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
正在談判的自貿協定13個,分別是中國-海合會、中日韓、中國-斯里蘭卡、中國-以色列、中國-挪威、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談判、中國-摩爾多瓦、中國-巴拿馬、中國-韓國自貿協定第二階段談判、中國-巴勒斯坦、中國-秘魯自貿協定升級談判、中國-柬埔寨和《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係》(RCEP)協定談判。此外,正在研究八個自貿區的可行性,分別是中國-哥倫比亞、中國-斐濟、中國-尼泊爾、中國-巴新、中國-加拿大、中國-孟加拉、中國-蒙古及中國-瑞士自貿協定升級聯合研究;還加入了《亞太貿易協定》。

中國自由貿易區自貿區列表

中國自由貿易區上海

上海自由貿易區範圍(深紫色區域) 上海自由貿易區範圍(深紫色區域)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目標。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對自貿試驗區“繼續積極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探索不停步、深耕試驗區”的要求,深化完善以負面清單管理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以資本項目可兑換金融服務業開放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以政府職能轉變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充分發揮金融貿易、先進製造、科技創新等重點功能承載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力爭建設成為開放度最高的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兑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20.72平方公里,涵蓋上海外高橋保税區上海外高橋保税物流園區洋山保税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税區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28.78平方公里)以及陸家嘴金融片區(34.26平方公里)、金橋開發片區(20.48平方公里)、張江高科技片區(37.2平方公里)。

中國自由貿易區廣東

廣東自貿區-廣州片區
廣東自貿區-廣州片區(2張)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依託港澳、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樞紐和全國新一輪改革開放先行地。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試驗,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現粵港澳深度合作,形成國際經濟合作競爭新優勢,力爭建成符合國際高標準的法制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輻射帶動功能突出、監管安全高效的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6.2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60平方公里(含廣州南沙保税港區7.06平方公里),深圳前海蛇口片區28.2平方公里(含深圳前海灣保税港區3.71平方公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28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廣州南沙新區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特色金融、國際商貿、高端製造等產業,建設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導的現代產業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綜合服務樞紐;深圳前海蛇口片區重點發展金融、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戰略性新興服務業,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世界服務貿易重要基地和國際性樞紐港;珠海橫琴新區片區重點發展旅遊休閒健康、商務金融服務、文化科教和高新技術等產業,建設文化教育開放先導區和國際商務服務休閒旅遊基地,打造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新載體。 [4] 

中國自由貿易區天津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努力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全國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面向世界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園區。
總體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貿易自由、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法制環境規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天津港片區30平方公里(含東疆保税港區10平方公里),天津機場片區43.1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區空港部分1平方公里和濱海新區綜合保税區1.96平方公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46.8平方公里(含天津港保税區海港部分和保税物流園區4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天津港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國際貿易、融資租賃現代服務業;天津機場片區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業和研發設計、航空物流生產性服務業;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重點發展以金融創新為主的現代服務業。 [3] 

中國自由貿易區福建

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圍繞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的戰略要求,充分發揮改革先行優勢,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改革創新試驗田;充分發揮對台優勢,率先推進與台灣地區投資貿易自由化進程,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的示範區;充分發揮對外開放前沿優勢,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打造面向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放合作新高地。
發展目標。堅持擴大開放與深化改革相結合、功能培育與制度創新相結合,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與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相適應的新體制。創新兩岸合作機制,推動貨物、服務、資金、人員等各類要素自由流動,增強閩台經濟關聯度。加快形成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拓展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廣度。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爭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金融創新功能突出、服務體系健全、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範的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8.04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平潭片區43平方公里,廈門片區43.78平方公里(含象嶼保税區0.6平方公里、象嶼保税物流園區0.7平方公里、廈門海滄保税港區9.51平方公里),福州片區31.26平方公里(含福州保税區0.6平方公里、福州出口加工區1.14平方公里、福州保税港區9.2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平潭片區重點建設兩岸共同家園和國際旅遊島,在投資貿易和資金人員往來方面實施更加自由便利的措施;廈門片區重點建設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和兩岸貿易中心;福州片區重點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兩岸服務貿易與金融創新合作示範區。

中國自由貿易區遼寧

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提升東北老工業基地發展整體競爭力和對外開放水平的新引擎。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對人才、資本等要素的吸引力,努力建成高端產業集聚、投資貿易便利、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引領東北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8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大連片區59.96平方公里(含大連保税區1.25平方公里、大連出口加工區2.95平方公里、大連大窯灣保税港區6.88平方公里),瀋陽片區29.97平方公里,營口片區29.9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大連片區重點發展港航物流、金融商貿、先進裝備製造、高新技術、循環經濟、航運服務等產業,推動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建設進程,形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的戰略高地;瀋陽片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汽車及零部件、航空裝備等先進製造業和金融、科技、物流等現代服務業,提高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城市、東北地區科技創新中心發展水平,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營口片區重點發展商貿物流跨境電商、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區域性國際物流中心和高端裝備製造、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構建國際海鐵聯運大通道的重要樞紐。 [5] 

中國自由貿易區浙江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東部地區重要海上開放門户示範區、國際大宗商品貿易自由化先導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資源配置基地。
發展目標。經過三年左右有特色的改革探索,基本實現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法治環境規範、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以油品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對接國際標準初步建成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5平方公里,由陸域和相關海洋錨地組成,涵蓋三個片區:舟山離島片區78.98平方公里(含舟山港綜合保税區區塊二3.02平方公里),舟山島北部片區15.62平方公里(含舟山港綜合保税區區塊一2.83平方公里),舟山島南部片區25.35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舟山離島片區魚山島重點建設國際一流的綠色石化基地,鼠浪湖島黃澤山島、雙子山島、衢山島小衢山島、馬跡山島重點發展油品等大宗商品儲存、中轉、貿易產業,海洋錨地重點發展保税燃料油供應服務;舟山島北部片區重點發展油品等大宗商品貿易、保税燃料油供應、石油石化產業配套裝備保税物流、倉儲、製造等產業;舟山島南部片區重點發展大宗商品交易、航空製造、零部件物流、研發設計及相關配套產業,建設舟山航空產業園,着力發展水產品貿易、海洋旅遊、海水利用、現代商貿、金融服務、航運、信息諮詢、高新技術等產業。 [6] 
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擴展區域
功能定位。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發揮“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疊加優勢,着力打造以油氣為核心的大宗商品資源配置基地、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數字經濟發展示範區和先進製造業集聚區。
發展目標。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到2025年,基本建立以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核心的制度體系,營商環境便利度位居全國前列,油氣資源全球配置能力顯著提升,國際航運和物流樞紐地位進一步增強,數字經濟全球示範引領作用彰顯,先進製造業綜合實力全面躍升,成為引領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和增長極。到2035年,實現更高水平的投資貿易自由化,新型國際貿易中心全面建成,成為原始創新高端製造的重要策源地、推動國際經濟交往的新高地,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重要窗口的示範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擴展區域實施範圍119.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寧波片區46平方公里(含寧波梅山綜合保税區5.69平方公里、寧波北侖港綜合保税區2.99平方公里、寧波保税區2.3平方公里),杭州片區37.51平方公里(含杭州綜合保税區2.01平方公里),金義片區35.99平方公里(含義烏綜合保税區1.34平方公里、金義綜合保税區1.26平方公里)。自貿試驗區的開發利用須遵守土地、無居民海島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並符合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的有關要求;支持按照國家相關法規和程序,辦理合理必需用海。
功能劃分。寧波片區建設鏈接內外、多式聯運、輻射力強、成鏈集羣的國際航運樞紐,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油氣資源配置中心、國際供應鏈創新中心、全球新材料科創中心、智能製造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杭州片區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金融科技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全球一流的跨境電商示範中心,建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金義片區打造世界“小商品之都”,建設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數字貿易創新中心、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港、製造創新示範地和“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平台。

中國自由貿易區河南

中國(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 中國(河南)自貿區鄭州片區 [10]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開放型經濟示範區。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交通物流通達、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引領內陸經濟轉型發展,推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77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鄭州片區73.17平方公里(含河南鄭州出口加工區A區0.89平方公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0.41平方公里),開封片區19.94平方公里,洛陽片區26.6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鄭州片區重點發展智能終端高端裝備及汽車製造、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業以及現代物流、國際商貿、跨境電商、現代金融服務、服務外包創意設計、商務會展、動漫遊戲等現代服務業,在促進交通物流融合發展和投資貿易便利化方面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打造多式聯運國際性物流中心,發揮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開封片區重點發展服務外包、醫療旅遊、創意設計、文化傳媒、文化金融、藝術品交易、現代物流等服務業,提升裝備製造、農副產品加工國際合作及貿易能力,構建國際文化貿易人文旅遊合作平台,打造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區和文創產業對外開放先行區,促進國際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洛陽片區重點發展裝備製造、機器人、新材料等高端製造業以及研發設計、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國際文化旅遊、文化創意、文化貿易、文化展示等現代服務業,提升裝備製造業轉型升級能力和國際產能合作能力,打造國際智能製造合作示範區,推進華夏曆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

中國自由貿易區湖北

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中部、輻射全國、走向世界,努力成為中部有序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集聚區、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和內陸對外開放新高地。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對接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體系,力爭建成高端產業集聚、創新創業活躍、金融服務完善、監管高效便捷、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在實施中部崛起戰略和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武漢片區70平方公里(含武漢東湖綜合保税區5.41平方公里),襄陽片區21.99平方公里(含襄陽保税物流中心〔B型〕0.281平方公里),宜昌片區27.97平方公里(含宜昌三峽保税物流中心〔B型〕)。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武漢片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國際商貿、金融服務、現代物流、檢驗檢測、研發設計、信息服務、專業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襄陽片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雲計算、商貿物流、檢驗檢測等產業;宜昌片區重點發展先進製造、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產業及研發設計、總部經濟、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

中國自由貿易區重慶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揮重慶戰略支點和連接點重要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户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互聯互通重要樞紐、西部大開發戰略重要支點。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集聚、監管高效便捷、金融服務完善、法治環境規範、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努力建成服務於“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構建西部地區門户城市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帶動西部大開發戰略深入實施。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8平方公里,涵蓋3個片區:兩江片區66.29平方公里(含重慶兩路寸灘保税港區8.37平方公里),西永片區22.81平方公里(含重慶西永綜合保税區8.8平方公里、重慶鐵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0.15平方公里),果園港片區30.88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兩江片區着力打造高端產業與高端要素集聚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電子核心部件、雲計算、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及總部貿易、服務貿易、電子商務、展示交易、倉儲分撥、專業服務、融資租賃、研發設計等現代服務業,推進金融業開放創新,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物流、技術、資本、人才等要素資源的集聚輻射能力;西永片區着力打造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範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智能裝備等製造業及保税物流中轉分撥等生產性服務業,優化加工貿易發展模式;果園港片區着力打造多式聯運物流轉運中心,重點發展國際中轉、集拼分撥等服務業,探索先進製造業創新發展。

中國自由貿易區四川

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立足內陸、承東啓西,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西部門户城市開發開放引領區、內陸開放戰略支撐帶先導區、國際開放通道樞紐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內陸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示範區。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力爭建成法治環境規範、投資貿易便利、創新要素集聚、監管高效便捷、協同開放效果顯著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在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成都天府新區片區90.32平方公里(含成都高新綜合保税區區塊四〔雙流園區〕4平方公里、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09平方公里),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9.68平方公里(含成都鐵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0.18平方公里),川南臨港片區19.99平方公里(含瀘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21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成都天府新區片區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臨空經濟、口岸服務等產業,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高端產業集聚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開放型金融產業創新高地、商貿物流中心和國際性航空樞紐,打造西部地區門户城市開放高地;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重點發展國際商品集散轉運、分撥展示、保税物流倉儲、國際貨代、整車進口、特色金融等口岸服務業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會展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打造內陸地區聯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西向國際貿易大通道重要支點;川南臨港片區重點發展航運物流、港口貿易、教育醫療等現代服務業,以及裝備製造、現代醫藥、食品飲料等先進製造和特色優勢產業,建設成為重要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成渝城市羣南向開放、輻射滇黔的重要門户。

中國自由貿易區陝西

中國(陝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建設對西部大開發帶動作用、加大西部地區門户城市開放力度的要求,努力將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全面改革開放試驗田、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一帶一路”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重要支點。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與國際投資貿易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創新體系,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努力建成投資貿易便利、高端產業聚集、金融服務完善、人文交流深入、監管高效便捷、法治環境規範的高水平高標準自由貿易園區,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9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中心片區87.76平方公里(含陝西西安出口加工區A區0.75平方公里、B區0.79平方公里,西安高新綜合保税區3.64平方公里和陝西西鹹保税物流中心〔B型〕0.36平方公里),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26.43平方公里(含西安綜合保税區6.17平方公里),楊淩示範區片區5.76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按區域佈局劃分,自貿試驗區中心片區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着力發展高端製造、航空物流、貿易金融等產業,推進服務貿易促進體系建設,拓展科技、教育、文化、旅遊、健康醫療等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打造面向“一帶一路”的高端產業高地和人文交流高地;西安國際港務區片區重點發展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旅遊會展、電子商務等產業,建設“一帶一路”國際中轉內陸樞紐港、開放型金融產業創新高地及歐亞貿易和人文交流合作新平台;楊淩示範區片區以農業科技創新、示範推廣為重點,通過全面擴大農業領域國際合作交流,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中國自由貿易區黑龍江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着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發展目標。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努力建成營商環境優良、貿易投資便利、高端產業集聚、服務體系完善、監管安全高效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85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哈爾濱片區79.86平方公里,黑河片區20平方公里,綏芬河片區19.99平方公里(含綏芬河綜合保税區1.8平方公里)。.
功能劃分。哈爾濱片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金融、文化旅遊等現代服務業和寒地冰雪經濟,建設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增長極和示範區;黑河片區重點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遊、健康、沿邊金融等產業,建設跨境產業集聚區和邊境城市合作示範區,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綏芬河片區重點發展木材、糧食、清潔能源等進口加工業和商貿金融、現代物流等服務業,建設商品進出口儲運加工集散中心和麪向國際陸海通道的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中俄戰略合作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台。

中國自由貿易區北京

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等要求,助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加快打造服務業擴大開放先行區、數字經濟試驗區,着力構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發展目標。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強化原始創新、技術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優勢能力,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累實踐經驗,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營商環境優異、創新生態一流、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國際經濟交往活躍、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強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同北京市改革的聯動,各項改革試點任務具備條件的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面實施,並逐步在北京市推廣試驗。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68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里,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税區5.466平方公里),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里。自貿試驗區的開發利用須遵守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並符合節約集約用地的有關要求。
功能劃分。科技創新片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全球創業投資中心科技體制改革先行示範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重點發展數字貿易、文化貿易、商務會展、醫療健康、國際寄遞物流、跨境金融等產業,打造臨空經濟創新引領示範區;高端產業片區重點發展商務服務、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等產業,建設科技成果轉換承載地、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和國際高端功能機構集聚區。

中國自由貿易區湖南

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等要求,發揮東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着力打造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羣、聯通長江經濟帶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投資貿易走廊、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內陸開放新高地。
發展目標。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累實踐經驗,推動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提升關鍵領域創新能力和水平,形成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新機制,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產業佈局優化、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7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長沙片區79.98平方公里(含長沙黃花綜合保税區1.99平方公里),岳陽片區19.94平方公里(含岳陽城陵磯綜合保税區2.07平方公里),郴州片區19.84平方公里(含郴州綜合保税區1.06平方公里)。自貿試驗區的開發利用須遵守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並符合節約集約用地的有關要求。
功能劃分。長沙片區重點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突出臨空經濟,重點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電子商務、農業科技等產業,打造全球高端裝備製造業基地、內陸地區高端現代服務業中心、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和中部地區崛起增長極。岳陽片區重點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突出臨港經濟,重點發展航運物流、電子商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打造長江中游綜合性航運物流中心、內陸臨港經濟示範區。郴州片區重點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突出湘港澳直通,重點發展有色金屬加工、現代物流等產業,打造內陸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重要平台以及湘粵港澳合作示範區。

中國自由貿易區安徽

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定位。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全面落實中央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等要求,發揮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重要節點作用,推動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進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先進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形成內陸開放新高地。
發展目標。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加大開放力度,開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經過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形成更多有國際競爭力的制度創新成果,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積累實踐經驗,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推進開放大通道大平台大通關建設,努力建成貿易投資便利、創新活躍強勁、高端產業集聚、金融服務完善、監管安全高效、輻射帶動作用突出的高標準高質量自由貿易園區。
實施範圍。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119.86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合肥片區64.95平方公里(含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税區1.4平方公里),蕪湖片區35平方公里(含蕪湖綜合保税區2.17平方公里),蚌埠片區19.91平方公里。自貿試驗區的開發利用須遵守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關法律法規,符合國土空間規劃,並符合節約集約用地的有關要求。
功能劃分。合肥片區重點發展高端製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量子信息科技金融、跨境電商等產業,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產業創新中心引領區。蕪湖片區重點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家電、航空、機器人、航運服務、跨境電商等產業,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先導區、江海聯運國際物流樞紐區。蚌埠片區重點發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打造世界級硅基和生物基製造業中心、皖北地區科技創新和開放發展引領區。 [7] 

中國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貿易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指在中國與東盟10國之間構建的自由貿易區,即“10+1”。中國—東盟自貿區是中國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也是東盟作為整體對外商談的第一個自貿區,建成後的自貿區將覆蓋1300萬平方公里 惠及19億人口,年GDP達6萬億美元、年貿易總額超過4.5萬億美元,是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貿區,也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間建立的最大的自貿區。
1997年12月,中國和東盟領導人在首次東盟-中國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確定了建立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的方針。
為擴大雙方的經貿交往,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朱鎔基1999年在馬尼拉召開的第三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中國願加強與東盟自由貿易區的聯繫。這一提議得到東盟國家的積極迴應。2000年11月,朱鎔基總理在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一東盟領導人會議上,首次提出建立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構想,並建議在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成立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就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關係的可行性進行研究。
2001年3月,中國-東盟經濟合作專家組在中國-東盟經濟貿易合作聯合委員會框架下正式成立。專家組圍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影響及中國與東盟建立自由貿易關係兩個議題進行了充分研究,認為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對東盟和中國是雙贏的決定,建議中國和東盟用10年時間建立自由貿易區。這一建議經過中國-東盟高官會和經濟部長會的認可後,於2001年11月在文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正式宣佈。
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行,朱鎔基總理和東盟10國領導人簽署了《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決定到2010年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這標誌着中國-東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進程正式啓動。
《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提出了中國與東盟加強和增進各締約方之間的經濟、貿易和投資合作促進貨物和服務貿易,逐步實現貨物和服務貿易自由化,並創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資機制;為各締約方之間更緊密的經濟合作開闢新領域等全面經濟合作的目標。
2004年11月,中國-東盟簽署了《貨物貿易協議》,規定自2005年7月起,除2004年已實施降税的早期收穫產品和少量敏感產品外,雙方將對其他約7000個税目的產品實施降税。
2007年1月,雙方又簽署了自貿區《服務貿易協議》,已於今年7 月順利實施。目前,雙方正共同努力,爭取早日完成《投資協議》的談判,確保在2010年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貿區。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設使雙方業已密切的經貿合作關係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也對亞洲及世界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涵蓋18億人口,GDP接近6萬億美元,貿易額達4.5萬億美元,是世界上由發展中國家組成的最大的自由貿易區。
自貿區建設進程回顧
  • 1991年7月,中國時任外長錢其琛出席第24屆東盟外長會議開幕式,是為中國與東盟首次接觸;
  • 1992年1月,第四次東盟首腦會議正式提出建立東盟自由貿易區;
  • 1999年4、5月,中國與美國、歐盟先後達成加入世貿組織(WTO)的協議;
  • 2000年10月,中國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在新加坡舉行的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在WTO承諾基礎上,建設更加互惠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倡議。
  • 2001年11月,中國與東盟各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在當年10+1領導人會議上,中國拿出更為充實的議案,終於與東盟達成了自貿區共識。“10+1”宣佈十年內建成自由貿易區的目標。
  • 2002年11月4日,《中國與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自貿區建設正式啓動。
  • 2003年温家寶接任中國國務院總理。10月7日,温家寶出席第七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中國成為首個加入該條約的非東盟國家。
  • 2004年1月1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早期收穫計劃實施,下調農產品的關税。到2006年,約600項農產品的關税降為零。
  • 2004年底,《貨物貿易協議》和《爭端解決機制協議》簽署,標誌自貿區建設進入實質性執行階段。
  • 2005年7月20日,《貨物貿易協議》降税計劃開始實施,7000種產品降低關税。
  • 2009年8月15日,《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協議》簽署,標誌主要談判結束。
  • 2010年1月1日,擁有19億人口、GDP接近6萬億美元、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正式建立。
  • 2010年1月7日,在廣西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慶祝儀式上,中國—東盟18個合作項目正式簽約,簽約金額48.96億美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