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鎖定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眾自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 [1]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 [6]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是要堅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和其他各方面機制體制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國家民主制度和基層民主制度結合起來,堅持把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結合起來。
中文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外文名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屬    性
一種社會制度
類    型
政治制度
拼    音
zhōng guó tè sè shè huì zhǔ yì zhì dù
指導思想
馬克思列寧主義 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科學發展觀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7-8] 
適用國家
中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出

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指出,經過90年的奮鬥、創造、積累,黨和人民必須倍加珍惜、長期堅持、不斷髮展的成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一大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系統回答了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如何實現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問題,並對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艱辛探索,以創造性的內容為馬克思主義寶庫增添了新的財富。另一大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系統回答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對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我們推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制度體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眾自治制度等構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潮流,有利於保持黨和國家活力、調動廣大人民羣眾和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有利於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有利於集中力量辦大事、有效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六大表現

中國模式的成就,充分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有效功能。在處理公平與效率、長遠與當前、全局與局部的關係上,社會主義制度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做得更好。中國製度在中國模式形成中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科學分析和正確把握中國國情。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歷經挫折,堅持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形成並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根據中國實際,明確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國家日益強盛,社會全面進步,人民享受越來越好的物質文化生活,都成為社會主義制度日益鞏固的強大基礎。
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作用,特別是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的崇高理想、雄才大略和為國為民的濟世精神,國家機器的有效運行,既民主又集中的領導體制和運作機制,可以最為廣泛地調動、組織和協調各種資源,全力以赴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領導核心在全民中享有崇高聲望,成為中國模式和中國製度在各個領域推進的核心力量
三、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激發社會活力和人民的進取精神。對於模式形成和制度完善中出現的種種問題,特別是體制缺陷和機制弊端,對於外來的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能夠運用改革開放的力量,運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配置作用,不斷進行調整,確保模式與制度不僵化、不停滯,確保人民羣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
四、穩步推進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法制建設,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眾自治制度。引導輿論和社會力量,尊重民意,依法監督,妥善處理各類矛盾,創造和諧發展氛圍,營造穩定的國內環境,確保國家發展進程不致中斷和被破壞。
五、堅持和平、發展、合作理念,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全球經濟合作與競爭,推動建立世界經濟新秩序,與各國一道建設和諧世界,構造有利於中國發展的外部和平環境。
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制定國家的現代化目標。這個目標植根於中國的歷史文化,植根於人民大眾的理想和追求。新中國成立前,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實現民族解放、國家獨立,成為建立新模式、新制度的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後提出的温飽生活、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都是繼往開來、相互銜接的階段性目標。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以舉國體制解決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問題,興建跨越多個五年計劃的長江三峽南水北調青藏鐵路等世紀性工程;組織發達地區對欠發達和遭受重大災害的地區實行對口支援,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集中優勢,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強大的物質技術基礎。中國的執政黨人民代表大會、政府、政治協商會議、各民主黨派都依法按時實行換屆,而中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藍圖從未中斷,重大政策連續、穩定,政府、社會、企業直至個人都從長期發展中獲得多種利益,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得到最廣泛的認同。 [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深入認識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是抽象的,不是籠統的,而是具體的,是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領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銜接、相互聯繫的制度體系。具體而言,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組成。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識的進一步深化,也是我們黨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重大貢獻。胡錦濤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週年大會上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今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
在政治領域,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羣眾自治制度等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而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實踐的法制體現。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近代的中國對於建立什麼樣的政治制度和政權組織形式有過長期爭論和激烈鬥爭。中國共產黨拯救民族於危難之時,而且不管在什麼時候,都緊緊依靠人民。因而,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後就確定新中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1954年正式建立以後,得到了不斷完善和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不斷加強,人民代表大會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人民民主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得以體現。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在長期的革命鬥爭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政黨制度,這一制度選擇與制度設計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和統一戰線學説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必然產物。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也是中國政治生活中發揚民主、達成共識、凝聚力量的重要形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已經並將繼續發揮着重要作用。
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創舉,是國家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數民族當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務的權利。實行這種制度,體現了我國堅持實行各民族平等、團結、合作和共同繁榮的原則。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與區域相結合,把政治因素與經濟因素相結合,促進了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確立和發展,有利於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統一。
基層民主制度是社會主義民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民主制度建設是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和重要保證。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中國社會政治發展,全國各地城鄉基層民主不斷擴大,民主的實現形式日益豐富。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治體系,讓廣大人民羣眾享有廣泛的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的民主權利。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法制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一個以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幹,由多個層次的法律規範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它立足於中國國情,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集中體現了黨和人民的意志。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經濟領域,我國實行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收入分配製度。同時,為有效發揮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優越性,我國還不斷改革完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些都為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制度支撐體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所有制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各自優勢,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決定了與此相聯繫的個人收入分配實行的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是收入分配製度的一大特點。按勞分配以外的多種分配方式,其實質就是按對生產要素的佔有狀況進行分配。實行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的分配製度,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發展,有利於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
在文化領域,我們黨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黨根據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規律,逐步形成並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戰略思想。一是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任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着力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切實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二是指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方針,即“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三是面對社會轉型期多元社會價值觀的存在,黨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我們黨的一面精神旗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在社會領域,我們黨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建設理論,着力凸顯社會和諧這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十六大以來,黨對社會和諧的認識不斷深化,明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中的地位。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強調,推進社會建設,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着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進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加快發展教育、社會保障、醫藥衞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項社會事業,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調節力度,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是全黨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奮鬥目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先進性的必然要求。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然而,隨着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各種嚴峻的挑戰會接踵而來,因此,我們在堅持和鞏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要不斷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境的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創新,進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果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蹟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蹟。中國早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已連續第二年超過1萬美元,絕對貧困被徹底消除。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符合中國發展實際,具有顯著優勢,中國人民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好自身的問題。特別是疫情襲來時,“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形成鮮明對比,給中國人上了一堂生動的公開課,破除了對西方的迷思。此前美國公司發佈的信任度調查顯示,中國民眾對政府信任度達95%,而美國只有48%,高下立判。 [5]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前景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面對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共產黨要團結帶領人民繼續前進,開創工作新局面,贏得事業新勝利,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和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認識真理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黨和人民的實踐是不斷前進的,指導這種實踐的理論也要不斷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將在黨和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中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必將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不斷完善。這一過程必將為理論創新開闢廣闊前景。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