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京津冀協同發展

(發展政策)

鎖定
京津冀協同發展(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17]  )的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為一個整體協同發展,要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調整優化城市佈局空間結構,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推進產業升級轉移,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市場一體化進程,打造現代化新型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1-2]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優化開發模式。 [3] 
2023年12月25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區共同簽署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並共同發佈系列協同創新成果,以務實舉策推進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 [18] 
中文名
京津冀協同發展
外文名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17] 
提出人
習近平
提出時間
2014年2月26日
人口數量
約 1 億
區域面積
216000 km²

京津冀協同發展發展過程

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背景

201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專題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彙報,強調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面向未來打造新的首都經濟圈、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羣佈局和形態、為優化開發區域發展提供示範和樣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路徑、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相協調的需要,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帶動北方腹地發展的需要,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要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紮實推進,加快走出一條科學持續的協同發展路子來。
習近平指出,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來有1億多,土地面積有21.6萬平方公里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歷史淵源深厚、交往半徑相宜,完全能夠相互融合、協同發展。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要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羣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和產業佈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從廣度和深度上加快發展。推進京津雙城聯動發展,要加快破解雙城聯動發展存在的體制機制障礙,按照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區域一體原則,以區域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作為優先領域,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合作重點,把合作發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聯動上,努力實現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贏發展
習近平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提出7點要求。一是要着力加強頂層設計,抓緊編制首都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相關規劃,明確三地功能定位、產業分工、城市佈局、設施配套、綜合交通體系等重大問題,並從財政政策投資政策、項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體措施。二是要着力加大對協同發展的推動,自覺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抱成團朝着頂層設計的目標一起做,充分發揮環渤海地區經濟合作發展協調機制的作用。三是要着力加快推進產業對接協作,理順三地產業發展鏈條,形成區域間產業合理分佈和上下游聯動機制,對接產業規劃,不搞同構性同質化發展。四是要着力調整優化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促進城市分工協作,提高城市羣一體化水平,提高其綜合承載能力和內涵發展水平。五是要着力擴大環境容量生態空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合作,在已經啓動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的基礎上,完善防護林建設、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清潔能源使用等領域合作機制。六是要着力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把交通一體化作為先行領域,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七是要着力加快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下決心破除限制資本、技術、產權、人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的各種體制機制障礙,推動各種要素按照市場規律在區域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4] 

京津冀協同發展協同歷史

第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開始實施國土整治戰略,將京津冀地區作為“四大”試點地區之一(其他是滬蘇浙、珠江三角洲和“三西”煤炭能源基地),要求環渤海和京津冀地區開展全面的國土整治工作,以實現區域分工協作、發揮資源比較優勢、治理生態環境、開展跨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優化產業和人口布局,實現區域協調發展。這次區域合作在跨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資源節約利用、土壤污染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為以後的區域合作打下了一定基礎。
第二次是本世紀初,為配合北京市新的功能定位和天津濱海新區大規模建設,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在河北廊坊舉行了的京津冀三方和政府、企業和學者等各界人士參與的京津冀區域合作論壇,並達成了著名“廊坊共識”,提出了在公共基礎設施、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和公共服務等方面加速一體化進程的願望;此後,國家發改委有關部門一直在據此起草有關合作規劃和文件。但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該規劃幾經調整和修改,還是沒有出台。 [5] 
2018年7月26日,2018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叢亮在論壇上介紹,一是積極穩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將嚴格實施北京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推動區域性批發市場一般性製造業企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和部分教育、醫療、培訓機構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有序疏解。 [6]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優化開發模式。 [3] 
2020年5月28日,從河北省財政廳瞭解到,河北首次冠名發行“京津冀協同發展專項債券”,重點支持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150億元,為臨空經濟區高質量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7] 
2023年12月25日,據央視新聞消息,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區共同簽署了《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並共同發佈系列協同創新成果,以務實舉策推進京津冀三地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 [18] 
2023年12月26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簽署《京津冀社會保障卡居民服務“一卡通”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京津冀“一卡通”建設,加快實現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線上線下場景融合發展。 [19] 
2024年2月22日,京津冀聯合辦組織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成效新聞發佈會,亮出了協同發展10年“成績單”。數據顯示,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台階,達到10.4萬億元,是2013年的1.9倍。針對百姓關心的交通方面,交通協同專題工作組介紹,京津冀地區“1小時交通圈”初具規模,下一步將加快雄商、雄忻、津濰高鐵、京濱城際(南段)建設。 [20-21] 

京津冀協同發展共同倡議

京津冀地區同屬京畿重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前區域總人口已超過1億人,面臨着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城鎮體系發展失衡、區域與城鄉發展差距不斷擴大等突出問題。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驅動,推進區域發展體制機制創新,是面向未來打造新型首都經濟圈、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京津冀空間協同發展、城鎮化健康發展對於全國城鎮羣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示範意義。為響應國家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參加兩市一省規劃學(協)會和城市科學研究會、規劃設計院與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在京聯合召開的“京津冀空間協同發展論壇”與會者,就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與區域治理達成共識。現發出如下倡議:
1、堅持生態優先為前提,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建設綠色、可持續的人居環境。以區域資源環境,特別是水資源、大氣環境承載力等為約束,嚴格劃定保障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紅線,明確城鎮發展邊界,合作推進“環首都國家公園”和區域性生態廊道建設。提高城鎮的用地集約利用效率,實現“存量挖潛、增量提質”,構建生態、生產、生活相協調的城鄉空間格局。加強城鄉地域特點和人文特色塑造,保護傳統村落,共同構建區域文化網絡體系。
2、堅持區域一體、協同發展的原則,謀求城鎮體系、區域空間、重大基礎設施的協同發展與佈局。促進城鎮功能合理分工,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着力培育區域次中心城市和沿海新開發地區。強化京津高端服務功能合作對接,京津冀共同構築面向國際的開放平台。加快建立“網絡化、低碳化、安全化”的區域交通運輸體系,提升天津、石家莊等中心城市的客貨運樞紐地位,與北京共同構築國際門户和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促進京津冀地區各機場之間的分工協作,立足北京新機場建設服務於區域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與國際物流基地。着重完善互聯互通的城際軌道網。
3、破除阻礙區域人口和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壁壘和制度障礙,促進多種形式的跨地區合作。重點加強創新、文化、教育、醫療、旅遊等的跨區域合作交流,推進多種形式的經貿合作。通過區域治理創新,促進共建共享,建立區域競合發展的良性格局,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力。兩市一省應合作開展支持冀中南地區、張承地區綠色轉型發展的研究。
4、建立跨區域規劃的編制與實施工作的新體制、新機制。應充分發揮京津冀空間協同發展規劃的綜合協調平台作用,開展專項規劃對接,加強重大空間佈局問題的協商溝通。充分利用區域內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以京津冀的協同發展為目標,大力推進城鎮羣發展理論與規劃實踐的創新。
“京津冀空間協同發展論壇”全體與會者
2014年7月10日
天津發布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路線圖
日前,記者從天津市政府獲悉,《天津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15—2020年)》(簡稱“方案”)已獲官方通過,標誌未來5年天津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有了明確“路線圖”。
據瞭解,天津方案涵蓋提高先進製造研發水平、構築交通網絡、改革開放、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構建現代城鎮體系五方面。
天津方案將“提高先進製造研發水平”置於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措施首位。未來五年,天津將構建結構優化、佈局合理、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形成技術領先、配套完備、鏈條完整的產業集羣,建成先進技術創新要素高端產業的承接地和聚集地等,支撐和引領中國製造業發展。
在構築現代綜合交通網絡方面,方案指出,天津將以海空兩港為核心、軌道交通為骨幹,全面提高航運服務輻射功能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在改革開放方面,該市將充分利用自貿試驗區、自創示範區和濱海新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形成營商環境與國際接軌、投資貿易高度便利、示範引領作用強勁的改革開放先行區
在推進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天津將打造水繞津城、城在林中、天藍水清;在構建現代城鎮體系方面,該市將提升中心城區,增強濱海新區龍頭帶動,做強輔城和中等城市。
天津師範大學自由經濟區研究所所長孟廣文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天津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工業城市,有雄厚的製造業基礎,上述方案突出了製造業,符合天津特色。
孟廣文認為,天津製造業不僅應成為生產與加工裝配基地,還應該向自主創新和總部基地方向發展,以形成處於高端製造業價值鏈產業羣,帶動天津及區域經濟發展,更好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8] 
“京津冀協同發展”寫入河北司法機關工作報告
2016年1月10日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河北高院“)自覺把法院工作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大局中統籌謀劃、協調推進,堅持以法治方式保障人民羣眾合法權益、捍衞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安定。此外,“京津冀協同發展”也寫入了河北省人民檢察院的工作報告。 [9] 
一是積極穩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將嚴格實施北京市新增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推動區域性批發市場一般性製造業企業,特別是高消耗產業和部分教育、醫療、培訓機構等社會公共服務功能,以及部分行政性、事業性服務機構和企業總部有序疏解。
二是以高起點、高規劃、高標準,規劃和建設雄安新區。加快推進雄安新區改革開放工作,選擇一批符合規劃方向、條件成熟的軌道交通、水源保障、環境保護等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儘早啓動建設。
三是高質量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平穩有序推進北京市行政機構、事業單位向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搬遷,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廊坊北三縣協同發展。
四是以打贏藍天保衞戰為重點,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調整優化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強化區域污染的聯合防控治理,積極穩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等工作,繼續壓減過剩產能,加快實施一批生態環境保護的重大項目。
五是以交通一體化為重點,強化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着眼於雄安新區、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以及京津冀城市羣整體空間佈局,加快構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立體化、網絡化交通網絡,建立統一開放的區域運輸市場格局,不斷提高京津冀地區交通一體化水平 [6] 

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突破

加快推進沿海開發,推進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政策向河北曹妃甸黃驊等沿海港區延伸,切實提高產業和交通設施的協同聚集能力,逐步引導京津冀人口向沿海地區的轉移,緩解人口向北京過度聚集壓力。
建設張承地區國家級生態經濟示範區,推進資源税碳排放税改革,建成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生態旅遊經濟區和京津冀的大數據支持中心。通過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切實緩解京津冀地區過重的燃煤消耗壓力;同時通過資源税改革有效拉動地方經濟,加快建設京津的生態後花園和休閒旅遊通道,起到扶貧開發的積極作用。
實施京石走廊地帶的協同發展工程,促使北京中關村創新政策向該地區延伸,以正定新區為突破共建產學研體系。北京應積極幫助石家莊、保定邯鄲邢台等地區的產業結構升級和高污染、高耗能產業壓縮。
由國務院牽頭編制首都地區(以北京為中心周邊地區60-80公里範圍區域)總體規劃,統籌協調北京及其周邊的開發建設,共同劃定生態紅線和推進生態修復工程,共同推進區域軌道網絡和新城建設。
2016年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就服務和保障京津冀發展提出了18條舉措。
《意見》根據功能疏解、產業升級轉移等要求,作出相應規定。《意見》明確,將建立健全京津冀法院工作聯絡機制,以“協同司法”保障“協同發展”。 [10] 

京津冀協同發展改革重點

一是推動要素市場一體化改革,包括推進金融市場一體化、土地要素市場一體化、技術和信息市場一體化等;二是構建協同發展的體制機制,包括建立行政管理協同機制等;三是加快公共服務一體化改革。 [11] 
培育和發展兩個增長極增長極理論的主要觀點是:區域經濟的發展主要依靠條件較好的少數地區和少數產業帶動,應把少數區位條件好的地區和少數條件好的產業培育成經濟增長極。通過增長極的極化和擴散效應,影響和帶動周邊地區和其他產業發展,把北京市和天津市作為首都經濟圈發展的雙增長極。北京市通過發展總部經濟、充分發揮後奧運經濟的能效、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將北京市發展為中國的“硅谷”、世界的“文化產業中心”。將天津港河北省幾個臨近港口進行整合、功能定位、職能分配,共同將天津市打造成中國北方的“馬六甲”。藉助中央給予天津市的金融改革試點的政策和機會,將天津市發展成為中國資金輸往海外和外國資金進入中國的中轉站,成為中國的“華爾街”。 [12] 

京津冀協同發展主要問題

三地市場壁壘仍然存在,京津冀統一要素市場發展相對滯後,協同發展還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京津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不僅在於硬件,更在於軟件。 [11] 
京津冀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具有較強的二元經濟特徵,京津強烈的“空吸”作用和較差的輻射帶動力,可能會導致沒有經濟腹地。經濟腹地與經濟中心是一個相對應的概念,其內涵是經濟中心的吸收和輻射能力能夠達到並能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地域範圍。如果沒有經濟腹地,經濟中心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就談不上經濟中心和中心城市現代化,只能產生孤島型中心城市。京津冀都市圈內低等級城鎮數量過多,中等城市偏少,能夠接受核心經濟輻射的能力有限,無法充分分享中心城市的發展成果,也難以很好地承接京津兩地的產業梯度轉移。 [12] 

京津冀協同發展目標舉措

到2017年: 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顯進展,在符合協同發展目標且現實急需、具備條件、取得共識的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創新驅動、試點示範有序推進,協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到2020年: 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問題得到緩解;區域一體化交通網絡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產業聯動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取得積極成效,協同發展機制有效運轉,區域內發展差距趨於縮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協同發展、互利共贏新局面。
到2030年: 首都核心功能更加優化,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區域經濟結構更加合理,生態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公共服務水平趨於均衡,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在引領和支撐全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11]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為基本出發點,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重點突破,堅持改革創新,立足各自比較優勢、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立足區域優勢互補原則、立足合作共贏理念,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京津冀城市羣建設為載體、以優化區域分工產業佈局為重點、以資源要素空間統籌規劃利用為主線、以構建長效體制機制為抓手,着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 [13] 
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優化城市空間佈局和產業結構,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交通一體化,擴大環境容量和生態空間,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努力推動三地“一張圖”規劃、“一盤棋”建設、“一體化”發展,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產業對接三個重點領域率先突破。
在交通一體化方面,京津冀三地與鐵總共同出資成立京津冀城際鐵路投資公司,編制了城際鐵路網規劃(2015-2030年)。三地謀劃了10條高速鐵路城際列車,已經打通了京昆、京台等多條高速公路及一批省內幹線、農村公路斷頭路”、“瓶頸路”。保津、張唐鐵路年內通車。京津城際延伸至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從北京南站到于家堡站,只要1個小時。津保鐵路年底通車,天津到保定只要40分鐘,且與京廣高鐵連通,天津到石家莊從4個多小時縮短到1個半小時。京濱城際、京唐高鐵率先在天津寶坻站開工,整個線路預計全線開工。
港口方面,成立了渤海津冀港口投資公司,在北京和河北設立了10個無水港。機場方面,北京新機場開工建設,天津民航在京津冀地區將建成20座城市候機樓,推出空鐵聯運陸空聯運等多項服務。天津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有望超過1400萬人次,這裏面增加的客流量絕大部分來自河北和北京。通關一體化改革深化,已有超85%的北京企業選擇以京津冀跨關區一體化方式通關,天津經北京空運進口貨物通關時間、北京經天津海運進口貨物通關時間和運輸成本均節省近三成。
在產業對接協作方面,財政部和税務總局制定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產業轉移對接企業税收收入分享辦法》。 2015年1-10月,北京企業在天津投資項目327個,到位資金1172.7億元;在河北投資項目2896個,到位資金2381億元。1-10月,北京、河北在天津投資資金到位額超過1520億元,佔天津利用內資的43%。
北京與河北共建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設立了200億元的首鋼京冀協同發展投資基金,20多家北京企業到曹妃甸落户發展。北京現代第四工廠落户河北滄州並實現開工建設。推動中關村示範區、亦莊開發區與津冀合作共建大數據走廊、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科技園區,加快打造跨京津冀科技創新園區鏈,促進三地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服務鏈深度融合。
在生態方面,深入實施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完成全年建設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10萬畝任務的90%;北京PM2.5累計平均濃度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6%。河北在全國率先開展“拔煙囱”等專項行動,對612家重點污染企業都安裝脱硫脱銷除塵設施。1-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了24.5%。天津投入4億元支持滄州唐山兩市治理大氣污染。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正式簽署《京津冀區域環保率先突破合作框架協議》,明確以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為重點,以協同治污等10個方面為突破口,聯防聯控,共同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治理。召開首次京津冀環境執法與環境應急聯席會議,並啓動區域環境執法聯動工作機制,實現統一人員調配、統一執法時間、統一執法重點。
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 抓好四個方面
一方面,嚴控增量。在全國率先制定了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全市禁限比例達55%,城六區禁限比例達79%。全市不予辦理的工商登記業務累計12300件。另一方面,疏解存量。出台了全國力度最大的差別水價和全國最嚴的差別電價政策,運用經濟手段推動疏解。
下一步,北京將繼續推進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北京核心功能、解決北京大城市病這三大重點任務。同時將加快北京市行政副中心通州的建設。有序把北京的市屬行政事業單位部分或全部搬到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機構將帶頭疏解,要在2017年底得以實現。如何把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建設好,北京市將重點把握四個方面:
一是搞好功能定位。我們把市行政副中心定位為行政辦公、文化旅遊商務服務。這個定位必須明確,功能也不能太多。
二是做好科學規劃。牢牢抓住“三塊地”:生態環境用地、居住生活用地、產業發展用地。這三塊地要牢牢地抓在政府的手上,真正做到心中有規劃、手中有土地、發展有政策。
三是控制好人口規模。通州的户籍人口是87萬,我們最終規劃的人口不能超過200萬。將嚴格控制房地產開發,嚴格做到職住平衡
四是依法管理城市。市行政副中心決不能出現新的大城市病。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高標準,依法管理必須是嚴而又嚴,真正做到服務首都工作,連接京津冀發展。
2017年3月23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了《北京市2017年重點工程計劃》,指出2017年重點工程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一共安排了62個項目,計劃投資約577億元: [14] 
鐵路項目方面,2017年將繼續推進京張鐵路京沈客運專線、京霸鐵路、京唐城際鐵路的北京段工程和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豐台火車站改建工程、豐沙鐵路入地改造等7項重點鐵路續建項目建設方披露,備受關注的城際鐵路聯絡線(即此前的S6線)將先建一期4站,主要服務保障新機場。 [14] 
京冀交界的新機場也是協同發展的亮點。2017年,新機場航站樓計劃投資約68.5億元。根據工程進展,3月中旬已實現航站樓核心區及指廊工程的混凝土結構封頂,全面轉入鋼結構安裝階段,年底前航站樓將完成封頂封圍;市政配套項目第一至八標段已於3月初全面開工,主要包括道路、橋樑、管廊、雨水、污水、供水、再生水、天然氣、熱力管線、電力管溝和通信管溝等工程,總造價43億元。 [14] 
同時還將加快新機場交通配套工程實施,起步稍晚的機場北線高速計劃四季度開工,將串聯新機場高速、京台高速和京開高速。京開高速拓寬工程力爭年底前完工,主路將從兩上兩下拓寬至三上三下,輔路也將有所拓寬。 [14] 
推進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任務.
首先要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新突破。在制定完成相關政策意見、實施方案基礎上,逐步推動形成協同發展的內生動力機制,推動北京非首都功能有序向外疏解。
第二是推動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取得新突破。保持歷史耐心,圍繞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做深做細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啓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容東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等,推動新區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造“雄安質量”。
第三是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取得新突破。在深化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基礎上,加快行政辦公區和公共服務、軌道交通、生態治理等配套工程建設,為北京市級機關搬遷工作做好準備。同時,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政策、統一管控的要求,做好通州區與“北三縣”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
第四是推動以打贏藍天保衞戰為重點的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完善聯防聯控機制,着力抓好清潔能源供應、化解過剩產能、交通運輸結構優化等重點工作。
第五是推動以交通一體化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把跨區域重大軌道交通項目建設作為當前推進交通一體化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骨幹線路和重要站點建設,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 [15] 

京津冀協同發展簽署文件

《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行動方案》
重點是實施5大行動共16條具體舉措,其中包括:實施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協同提升行動、實施三地港口協同發展互聯互通行動、實施金融創新協作發展行動、實施產業融合發展協作推進行動、實施資源 便捷流動協同促進行動,明確了今後推動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的目標和任務。 [18] 

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成果

京津冀三地共同發佈的“1+5+18”系列協同創新成果,即1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報告》、5個分領域專題報告和18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制度創新案例。
《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報告》
梳理總結了三地自貿試驗區在貿易投資、產業發展、通道物流、政務服務、要素流動等5個方面協同發展的制度創新成果。
5項分領域專題報告分別是《京津冀跨境貿易營商環境一體化的報告》《京津冀海關協同推進自貿試驗區跨境貿易便利化的報告》《京津冀深化政務服務協同合作的報告》《京津冀聯合編制〈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指引〉的報告》《中國(河北)自貿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跨省市共建“一二三”發展模式的報告》,總結了近年來相關領域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取得的成效。 [18]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合作

此次合作協議,北京為雄安推出一批交鑰匙工程在雄安佈局落地。北京還受雄安委託為其代管這批教育醫療機構,幫助雄安新區建設高起點的公共服務設施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