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沙鎮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下轄鎮)

鎖定
金沙鎮,別稱“古沙”“南布洲”,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政府駐地,江蘇長江以北第一鎮,現已調整為金沙街道金新街道,總面積120.84平方公里,人口20.8萬人。金沙文化屬吳越文化,金沙人主要使用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金沙話,屬江浙民系 [1-4] 
金沙鎮一帶,南北朝時期為長江、黃海交匯處的南布洲,與胡逗洲鄰近。宋以前,金沙稱為布洲場,俗稱“古沙”。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取“披沙揀金”之意,命地名為金沙,並設金沙場,為通州所轄七鹽場之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在金沙設鹽課司,漸成集鎮。 [1]  1949年2月,南通縣解放後,原縣城及唐閘等地析出另置南通市,南通縣政府移駐金沙鎮。1993年2月,撤銷原南通縣改設通州市(縣級),金沙鎮為通州市政府駐地。2009年7月,撤銷原通州市改設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為通州區政府駐地。
中文名
金沙鎮
外文名
JINSHA
別    名
古沙,南布洲 [8]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中東部
面    積
120.84 km²
下轄地區
金南,金北,金樂,金西
政府駐地
金新街道
電話區號
0513
郵政編碼
2263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人口數量
20.8 萬
著名景點
南山湖
南山寺
機    場
南通興東國際機場
火車站
南通北站
車牌代碼
蘇F
方    言
吳語太湖片毗陵小片金沙話 [2] 
文    化
吳越文化 [1] 
民    系
江浙民系 [1] 

金沙鎮鎮區簡介

原金沙鎮一帶,南北朝時期為長江、黃海交匯處的南布洲,與胡逗洲鄰近。宋以前,金沙稱為布洲場,俗稱“古沙”。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取“披沙揀金”之意,命地名為金沙,並設金沙場,為通州所轄七鹽場之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在金沙設鹽課司,漸成集鎮。鎮區踞運鹽河兩岸,大部分在河北,南北街短,東西街長,故鎮呈月牙形。 [1] 
金沙鎮是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的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總面積120.84平方公里,總人口20.8萬人。全鎮城市化水平達到35%以上。根據市政府通政綜[2008]12號文件批覆,全鎮下轄12個行政村,10個社區居委會,其中金北村總人口達到1.2萬,成為通州區最大的行政村。
金沙鎮是通州區委、區政府所在地,是通州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金沙在南北朝時期為長江、黃海交匯處的南布洲,俗稱“古沙”。北宋年間,取“披沙揀金”之義定名金沙。全鎮總面積120.84平方公里,總人口20.8萬人。2009年全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4.3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89億元。金沙是江蘇省文明鎮、全國小城鎮綜合實力500強鎮、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先進鎮、科技工作先進鎮、平安建設先進鎮。隨着蘇通長江大橋的建成通車,金沙已全面融入上海1小時都市圈、1小時生活圈、1小時核心經濟圈,更加便捷地接受上海和蘇南信息、人才、經濟的輻射,成為承接國際資本和產業轉移的理想之地。
金沙鎮又是一個具有濃郁水鄉特色、現代氣息和較高文化品位的現代化新型城鎮,如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江海平原上。這顆明珠放身出富民宜居、平安和諧的光芒,令人賞心悦目。置身於金沙的美景之中,瞭解一下金沙的歷史和現狀,你才能切身領會到金沙有着多麼深厚的文化底藴,金沙人是無比幸福的,因為他們生活在一個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福地。不論是舊地重遊的人,還是生在這裏、長在這裏的市民都驚歎金沙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
基礎設施的完善,衞生面貌的改觀,健康水平的提高,市民素質的增強,金沙,正用舒適優美的人居環境、明禮誠信的社會風尚、平安祥和的社會治安,構築起一個放心、安心、舒心、稱心的投資環境。金沙已成為國內外企業家投資興業的熱土。“金沙是一個很有發展潛力的城鎮,這裏確是一個投資福地”。美國客商亨利·艾倫·萊倫先進考察了金沙鎮後讚歎不已,果斷決策,在金通工業集中區投資興辦了諾鑫(南通)醫療技術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醫院技術諮詢服務及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項目總投資為1010萬美元,註冊資本590萬美元,已於2010年6月底全部到資。項目建成後,年新增產值1億元以上,
金沙鎮堅持“以工興鎮”第一方略,強勢推進企業翻番計劃,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突出有效投入,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聯動推進機制,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產出。實施“企業培大扶強工程”,着力打造一批產業帶動力強、技術支撐力強、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金沙鎮進一步優化創業環增,構築創業平台,推動全民創業,着力提高百户家庭創業率和新辦企業開工率,保持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在完善各項服務配套功能,提升服務檔次的同時,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全鎮民營經濟的規範發展加強了指導和管理,1-8月全鎮新增私營企業280家,註冊資本7.7248億元;新增有限公司181家,註冊資本5.7432億元;新增個體工商户1796户;引進市外民資5.24億元。
各項經濟指標繼續在全市保持領先,全鎮完成工業產值158.29億元。同比增長38.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7355億元,佔全年力爭指標的77%,同比增長56%。實現財政收入17345.9萬元,同比增長25.9%。金沙鎮已進入全國千強鎮130名。金沙鎮黨委、政府把富民優先作為加快發展的第一取向,大力實施“農民增收五項工程”,加憐惜實施農村“新五件實事”,努力實現農民增收全覆蓋。着眼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加快富餘勞動力轉移;着眼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強勢推進全民創業;着眼提高農民資源性收入,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快項目農業建設,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着力推進“一村一品”建設,優化農業特色產業佈局,扶持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廣泛吸引各類資本投資開發農業,提高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大力實施綠色通道、綠色家園、綠色富民工程。
金沙鎮 金沙鎮
金沙鎮黨委、政府統籌城鄉發展步伐,打造區域競爭新優勢,按照城鄉一體化的要求,以城區“西擴、南進、東拓、北延”為契機,充分發揮城關鎮在城市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滾動開發城市資源,完善城區功能,做大做強城區經濟,增強輻射帶動力。積極支持並參與城中村改造建設,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在城市建設與管理中的作用,不斷提高社區服務功能,爭創省級社區管理示範鎮。

金沙鎮行政區劃

金沙鎮是通州區的區委、區政府所在地,總面積68平方公里,總人口12.1萬人。至2014年7月,轄8個街道(城東、城北、城西、新城、金東、金北、金西、金餘),9個村,14個城市社區
南通市通州區金沙鎮
行政村
金東街道:城東村、進鮮港村、港北村
金北街道:新三園村、 金北村
金西街道:虹西村、太山村
金餘街道:金餘村、平橋鎮村
社區
城東街道:南山社區、朝陽社區、新市社區、東市社區
城北街道:北山社區、安康社區、育才社區
城西街道:新村社區、虹南社區、虹西社區
新城街道:天霞社區、天熹社區、天暉社區、天虹社區

金沙鎮歷史沿革

金沙鎮一帶,南北朝時期為長江、黃海交匯處的南布洲,與胡逗洲鄰近;宋以前稱布洲場,俗稱“古沙”。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年),取“披沙揀金”之義命名金沙,設金沙場,為通州所轄七鹽場之一。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設鹽課司,漸成集鎮,有南、北二川門。鎮區踞運鹽河兩岸,大部在河北,南北街短,東西街長,呈月牙形。民國18年,為區下行政建制鎮。民國23年,為南通縣13個區中第七區區公所駐地。全鎮編為20保193甲。民國27年12月,日軍侵佔金沙鎮。民國29年,偽政權將金沙鎮分為碧霞、金虹兩鎮,民國31年仍併為金沙鎮。民國32年金沙鎮設22保220甲,民國35年縮編為15保150甲。
1949年1月28日,金沙鎮解放,成立中共金沙工委和金沙辦事處,分別屬中共南通縣委、縣政府領導。金沙即為縣屬鎮。鎮區面積0.365平方公里,劃為東市街、新市街、建設街、中心街、北市街、西市街、南市街、虹南街、虹西街、布市街、公園村,共10街1村。
1950年6月,改為區屬鎮。1952年7月,為金沙鎮區。1954年8月仍為縣屬鎮。1956年6月,設管理區。第一管理區:新市街、東市街;第二管理區:西市街、中心街、北市街、建設街;第三管理區:虹南街、南市街;第四管理區:布市街、虹西街。公園村和各街所屬農户分建一、二、三、四、五農業生產合作社。1958年9月,建金星人民公社,管理區和農業社改稱工區。次年1月改稱金沙人民公社。1960年7月,工區改稱居民和蔬菜管理區。1961年蔬菜管理區劃分為虹西、虹南、公園村3個蔬菜大隊。1965年,金中公社第十六大隊劃入,為第四蔬菜大隊,即新三園大隊。1977年12月,金沙公社仍稱金沙鎮,屬金沙區。1979年6月,金沙鎮從金沙區劃出,直接由中共南通縣委、縣政府領導。
1984年5月,金南鄉併入,全鎮為16個村、6個居民委員會.1987年3月,金中鄉併入,全鎮為33個村、8個居民委員會。2000年5月,撤銷金沙鎮、金西鄉、金樂鄉、金餘鄉,設立金沙鎮。全鎮面積120.84平方公里,耕地106318畝,轄84個行政村,21個居委會,年末人口20.4771萬人。
2001年9月,在區劃調整行政村合併後的碧堂廟、指金橋、金南、盆架橋4個村及金南、金和、鎮南、八角亭、碧堂5個居委會劃歸通州經濟開發區。至2005年末,全鎮面積110.91平方公里,耕地7018公頃。復耕土地58公頃,內河水面570公頃。除漢族外,有壯、苗、侗、土家、彝、布依等17個少數民族143人。定居金沙鎮的海外華僑12人,港、澳、台胞46人。
2015年3月26日,南通市通州區行政區劃調整, 撤銷金沙鎮。 [5] 

金沙鎮鎮區優勢

金沙鎮交通網絡便捷

金沙是接受發達地區輻射的前沿陣地。在城區30公里半徑範圍內,集聚着各種優勢資源,港口、機場、鐵路、高速公路一應俱全。中國十大港口之一的南通港吞吐量超億噸,實現了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通航。南通機場已開通至北京、廣州等多個城市的航班,並將成為上海機場集團的貨運中心。陸運方面,寧啓鐵路新長鐵路和將要開工建設的滬通快速鐵路在境內交匯,寧啓、沿海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在鎮區,10分鐘內便可以進入高速公路網,金沙至上海虹橋機場僅需90分鐘。區位、交通、物流配套等方面的綜合優勢必將使金沙成為長三角地區投資的新熱點。

金沙鎮投資成本低廉

與上海、蘇南其它地區相比,金沙的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優勢明顯。2010年,金沙工業用地價格約是上海的30%至40%、蘇州的50%至60%。金沙周邊的綜合性大學和19所高等職業技術院校每年為企業輸送各類人才2萬多人,在這裏投資建廠,所需的高素質員工可基本實現本地化,且勞動力價格和各類保險成本僅為上海的45%、蘇州的70%。

金沙鎮人居環境和諧

金沙鎮是一個適宜居住和放心投資的平安城鎮。居住環境秀美舒適,城市環境整潔優美,是國家衞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金沙崇文重商,民風純樸,誠實守信,是江蘇省首批金融安全區。金沙社會治安穩定,公民法律意識強,是江蘇省公眾安全感測評最高的城市,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的稱號。金沙人大力弘揚“自信、包容、求實、創造”的城市精神,“親商、安商、護商、富商”已成為金沙人的共同理念和自覺行動。

金沙鎮載體建設完善

金沙鎮主要招商載體是機械電子工業集中區和銀河商務區。機械電子工業集中區是通州區機械電子產業帶的重要組成部分,集中區總體規劃面積3.18平方公里,已基本完成“七通一平”。銀河商務區總面積7平方公里,按“彌補老城區不足,與開發區錯位發展”總體思路搭建框架,將會成為“上海1小時都市圈”內現代服務業新的“主陣地”,吸引商貿、金融、研發、設計等現代服務業企業入駐。

金沙鎮產業基礎厚實

金沙鎮 金沙鎮
2010年以來,金沙已奠定了以輕工為主導的產業基礎,企業主要分佈於家紡服裝、機械製造電子電器、食品加工等行業。全鎮現有工業企業近千家。2009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47億元。全鎮規模以上企業、億元企業分別達到61家和17家。農業以發展生態都市型現代農業、旅遊觀光型農業為重點,形成菌菇、水芹菱角、花卉等特色蔬菜、特色作物生產基地。服務業以打造消費核心圈、商業特色街為目標,積極發展物流業、文化產業動漫產業、工業配套服務產業。 [6] 

金沙鎮經濟建設

光和、龍潭大力發展蔬菜大棚基地。這兩個村大力發展蔬菜大棚種植基地300畝,大棚帶內有鋼管大棚190座,大棚面積57畝。大棚帶配套設施完善,配有4米寬的晴雨路面2000米,渠道3600米,深水井35口。蔬菜大棚畝產鮮菜8157公斤,畝產值6117元,分別比露地種植增長16%和52%,為蔬菜生產的春提前、秋延後和豐富居民的“菜藍子”提供了保障。
城東水產養殖場高產高效。沿通掘公路公路開挖連片養殖精養魚塘18口,面積200畝,成魚產量達17萬公斤,產值98萬元,利潤30.5萬元,榮獲市池塘養殖高產高效三等獎。
蔬菜生產基地上市蔬菜超萬噸。全鎮蔬菜面積達3500畝,其中市直連片商品蔬菜基地1196畝,以大棚黃瓜、番茄為代表的早春保護地蔬菜,以興化葱、辣椒為代表的加工蔬菜已初具規模,還引進了綠花菜、荷蘭豆、苦瓜等特稀蔬菜。基地全年上市蔬菜種類突破60餘種,上市量達1萬噸,年產值765萬元,金沙市場佔有率達到26.8%。
特種養殖業發展迅猛。近年來,金沙鎮一些村民重視特種養殖。金東村引進價值5萬餘元的四尾寒羊100多隻進行飼養。這種羊生長速度快,體重可達150公斤,肉質鮮嫩,毛皮都是上好的工業原料,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光和村飼養泥鰍10餘萬條,養殖的青蝦70餘萬尾,均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全鎮從事特種養殖的村民共120多户,實現產值1504萬元,佔全鎮多種經營產值的27%。
農業現代化建設初見成效。完成定植銀杏1.2萬株、意楊0.4萬株農田林網工程;修築防滲渠道達86公里,疏浚河道7條。多種經營持續增長,全年實現總產值4724萬元。推廣魚、蝦、蟹混養高產高效新技術,每畝產值提高2.5倍。蔬菜面積擴大到5500畝,推廣12個蔬菜新品種。新三園、光和兩村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該基地佔地150畝,基地大力引進“名特優稀”蔬菜品種,按照無公害蔬菜生產標準建造。新建鋼管大棚36座,防蟲網2.5萬平方米,實現蔬菜生產全程覆蓋栽培,夏季葉菜全部採用防蟲網覆蓋,施生物肥料、用生物農藥,禁用易使土壤板結的無機化肥和高毒高殘留農藥,逐步實現蔬菜生產由“數量型”向“質量型”的轉化,使市民吃上高品質的“放心菜”。
金沙鎮 金沙鎮
港東村建成三百畝“萬元畝”。金沙鎮和港東村投資30多萬元,建成水交配套的千畝水芹連片種植基地。全村300畝水芹菜、魚蝦立體種養和雙季水芹菜種植示範試驗獲得成功,每畝年產值逾萬元,與傳統種植模式相比,每畝增加效益近4千元。其中,年初投放魚蝦苗於水芹菜栽種前起捕,每畝收入近4000元,水芹菜每畝收入6000多元。水芹菜是港東村傳統種植的蔬菜品種。是年,他們採取帶田入股、有償轉讓等土地流轉形式,組織60多個承包農户進行水芹菜、魚蝦立體種養和雙季水芹菜種植示範試驗,在早栽、早培、早售上做文章,使水芹菜上市時間提前近兩個月。
陵園村建成省農田基本建設示範工程。南通市和通州區水利局聯合考核小組受省水利廳委託,對陵園村節水灌溉工程進行檢查,並通過驗收。陵園村節水灌溉工程是省農田建設重點示範工程,總投資150萬元,共新築防滲渠道10公里,晴雨路16.8公里,新建泵站2座,排澇涵洞3座,疏浚河道4300米,形成溝、渠、路配套的高標準農田基本設施,節水面積達366.7公頃。“進鮮港”無公害水芹基地獲“十佳”園區稱號。進鮮港“無公害”水芹基地被南通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佳”農業產業園區。該基地總面積100多公頃,其中連片種植的提水灌溉水芹菜與魚蝦套作示範方36.67公頃,年實現銷售收入920多萬元。是年,港東村牽頭組建“通州市進鮮港水芹菜生產經營專業合作社”,有社員550多人,其中農民經紀人25人,大小運輸車20多輛。合作社注重品牌效益,給水芹註冊“進鮮港”商標,並通過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產品認證。該生產經營合作社被列入省級示範和考核農民專業經濟組織
新三園蔬菜基地獲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新三園村無公害蔬菜基地緊鄰通州城區,被列為市蔬菜標準化示範園區。2004年,由新三園村蔬菜生產專業合作社牽頭申報,並通過黃瓜、番茄等6個主要蔬菜產品的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為基地蔬菜的優質、優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基地年產各類蔬菜3000噸,年產值360萬元,農民人均增加收入936元。蔬菜產業成為新三園村的支柱產業
進鮮港村水芹專業批發市場建成。6月,位於金沙鎮港東村的進鮮港水芹專業批發市場建成,成為全市首家農業產品專業批發市場。市場佔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有水芹交易批發大廳1400平方米、水池100立方米、附屬用房300平方米。2004年,進鮮港水芹基地被列為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項目——《水生蔬菜鏈式開發》項目示範基地,江蘇省無公害水芹生產基地。
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一是疏浚河道,改善灌溉條件。完成運鹽河、楊港橫河等11條(段)河道疏浚工程,總土方64.42萬立方米。同時,對全鎮四級河道進行全面普查。二是修建道路橋樑,改善交通環境。投入650多萬元修築金樂興園路、雙七北路、指金橋路,總長14.8公里;維修改造危橋26座。同時,加強豐產溝、機耕路維修和平整土地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土方130.5萬立方米。
項目農業紮實推進。金沙鎮重視項目農業建設,吸引“三資”為農業發展服務。全年投入資金1億多元,先後新建擴建太山優質精品葡萄園、桂木橋優質家禽繁育場等種植、養殖基地16個,新建擴建通州區潤豐食品廠等農產品加工企業5個。進鮮港水芹生產專業合作社被南通市評為“十佳示範合作社”。
市第二建築安裝工程公司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市第二、第三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大力開闢市場,凸顯“鐵軍”雄威,企業發展迅猛。1993年實現施工產值1.9億元,利潤195萬元,均被評為市“十佳”施工企業。市第二建築安裝工程公司被評為“省級先進施工企業”,並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
金沙鎮 金沙鎮
市第二、第三建築安裝工程公司雙跨入“南通市先進施工企業”和通州區“十強建築施工企業”行列。市第二、第三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發展戰略,抓住機遇,搶佔市場,提高水平,迅猛發展。實現施工產值3.13億元,勞務收入9648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6.7%和35.93%,雙雙跨入了“南通市先進施工企業”和通州區“十強建築施工企業”的行列。
市磷肥廠優化配方施肥榮獲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該廠與農業部門聯合研製開發的優化配方施肥——測配產供施成套技術,榮獲省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使用該專用肥每畝可增加經濟效益30元。
南強集團晉升為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金沙鎮在搞好培養、挖掘本地人才的同時,面向社會不拘一格招賢納士,演出了加速經濟發展的“連台好戲”。南強集團的法人代表顧步錚紮根金沙後,開拓進取,奮力拼搏,使企業上規模、上水平,求得了更快的發展,企業晉升為國家級鄉鎮企業集團。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榮獲通州市產權制度改革一等獎。金沙鎮以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統攬經濟工作的全局,抓緊部署,統盤考慮,堅持質量,高效推進,使整個改制工作達到“快、全、好”的要求,並榮獲通州市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一等獎的榮譽稱號。全鎮51家中小型企業除3家分別實行兼併、拍賣、破產外,其餘48家全部實行先售後股,先售後股企業總資產1.21億元,出售淨資產1477萬元,已回收到帳資產859萬元。職工股本金總額1709萬元,其中個人投股10萬元以上的有17人,累計427萬元,全鎮6家大型企業總股本金2369萬元。其中鎮村集體控股1265萬元。由於方方面面的努力,全鎮企業改制一舉成功。
鋼塑管及管件屢獲殊榮。南通三達防腐工程有限公司研製並生產的塗塑鋼管及其防腐系列產品,榮獲中國高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金獎,開發成功的“NDP鋼塑管、管件以及超音速火焰噴塑金屬製品”新產品,分別被列為國家級新產品。產品廣泛應用於化工、電力、石油、船舶、醫藥、食品、紡織、印染、自來水等行業,行銷全國各地並出口亞歐等國。
全鎮開發市級以上新產品10個。其中省級2個,國家級1個。三達防腐有限公司開發的防腐自來水管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超音速火焰噴塑金屬製品被確認為省高新技術產品,榮獲通州區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南通市科技進步三等獎,NDP鋼塑複合管及配件獲省技術創新優秀獎,企業被省政府命名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錦益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新技術產品礦用阻燃電纜,順利通過部級鑑定,通過了ISO9002標準認證。
二建公司雙喜臨門。蟬聯全市建築十強企業稱號的通州區第二建築安裝工程公司,面臨建築市場競爭激烈的形勢,堅持工程質量第一,堅持信譽第一。1998年承建了揚子大廈、新大都廣場南京電信局通信指揮調度中心大樓、南京玄武湖區辦公大樓和南京市建築交易中心等20多個工程項目,共30多萬平方米,完成施工產值1.2億元,實現勞務收入5400萬元,利潤480萬元。是年,該企業晉升為國家工業與民用建築一級資質企業,承建的南京電信大樓,榮獲國家建築工程質量最高獎勵——魯班獎。二建公司喜獲兩大成果,在建築市場贏得了更高的信譽。
涉外勞務輸出160人。金沙鎮充分發揮建築企業優勢,多渠道承接項目,擴大勞務輸出規模。1998年二建、三建公司輸出56人,分赴以色列土耳其國家和地區建築工地施工。城區勞務公司3月初又與新加坡新中澳建築工程國際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務輸出合同,104名勞務人員赴新加坡從事8幢5萬平方米、造價312萬美元的高科技廠房建設,全年勞務收入130萬美元。回良玉考察家寶工業園區。省委書記回良玉在南通市主要領導的陪同下,考察通州市江蘇家寶工業園區。在參觀工業園區企業,聽取彙報後,對金沙鎮高起點建設民營經濟園區,引導農民走向國際市場,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做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要求自覺以“三個有利於”為標準,放寬、放活、放開、放膽、放手、放心地加快發展個體私營企業,儘快把園區建成全國最大的牀上用品的生產出口基地。
金沙鎮 金沙鎮
外向型經濟迅速發展。金沙鎮新辦外資企業9家,註冊資金290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246.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61.02萬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2.4%和89.4%。對外貿易持續增長,全年完成自營出口總額2610萬美元,增長26%。外派勞務人數比上年明顯增加。家寶工業園區建辦境外企業32家,產品出口率達95%以上,全年外貿供貨額1800萬美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示範工業園區稱號。
榮獲“雙爭”活動紅旗單位。金沙鎮在全市12個單位競賽中分別奪得GDP總量、增量和實際利用外資總量、增量4項標兵,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雙爭”活動紅旗單位。該鎮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突出經濟建設中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幹部羣眾的生產積極性,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優化生產要素配置,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成為全市“雙爭”活動的排頭兵
金沙鎮繼續把招商引資作為以工興鎮、拉動全鎮經濟快速增長的戰略舉措。充分發揮企業家的作用,全年落實技改投入項目112個,投資總額5.70億元人民幣引進外資項目24個,增資項目4個,合同利用外資168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63萬美元。繼續以發展民營企業和招商引資為中心,推動全鎮經濟快速發展。開展民營經濟、小康户競賽和創億元村、億元企業活動。新增私營企業609家,個體工商户5999户,註冊資本6.3億元;引進外資項目22個,協議利用外資2047萬美元,到帳外資1263.5萬美元;引進市外民資1.81億元。在抓好總量擴張的同時,重視培植產業關聯度高、輻射帶動作用強、貢獻份額大的龍頭企業。年末,全鎮有億元企業12家,億元村8個,規模以上企業81家。
金沙鎮在全鎮對第三產業進行全面的普查,為發展全鎮第三產業提供必要的依據,在此基礎上,落實了《金沙鎮第三產業發展規劃》。同時,引導機關幹部積極探索,敢闖敢試帶頭髮展第三產業探索了新路。
企業“退二進三”。一些企業抓住機遇,以變應變,積極採取“退二進三”戰略,取得了可觀的效益。全鎮有近30家企業新建、改造商業用房1.8萬平方米,出租商業用房7200平方米,年租金收入突破400萬元。利用出租店面房的租金作為企業流動資金,以第三產業帶動和促進了第二產業的發展。
搶抓機遇,多輪齊轉。金沙鎮形成了廠辦三廠、校辦三廠、村辦三產等多輪齊轉的格局,第三產業發展迅猛。全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01億元,增長3.75%。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的40%以上。
以城區改造為契機,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户、私營企業、從業人數、註冊資本、投資金額及營業額等指標比上年平均提高10%以上。湧現一批淨資產50萬元以上,年營業額500萬元以上的個體工商大户。全鎮完成第三產業增加值2.28億元,增長13.4%。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全鎮國民生產總值的41.5%。
金沙鎮高度重視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積極引導農村勞動力向服務業轉移。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17.28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商業零售總額31135萬元。

金沙鎮經濟概況

2011年農業總產值45349萬元。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1904噸。主要經濟作物油菜籽和蔬菜。畜牧業以豬、家禽為主。近年來,流轉土地26000畝,完成設施農業4260畝,建成農業產業園區2個、市優質農產品基地2個、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5個,面積已有4150公頃。農民人均純收入 16166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7700元。
以精密機電、新材料新能源、光電、現代家紡業等為主柱產業。帝奧集團、利普電子、蒙哥馬利電梯、盛佳交通工程、南興紡織、棉田紡織綜藝新材料、大富豪啤酒、銀河面粉、富加宜電子、創斯達機電、雄邦壓鑄、國盛精密機械等一批龍頭企業成功落户和竣工投產。全鎮落地工業項目134個,有總投資30億元的甬金金屬、總投資20億元的供銷產業園,以及宜家瑞木科技、鴻圖科技、鴻勁鋁業、卡森光電、鴻泰精密機械等企業,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5個。2011年金沙鎮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432億元,工業銷售收入317億元。全鎮生產型民營企業發展到2808家。
金沙鎮 金沙鎮
2011年財政總收入14.61億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98億元,比上年增長23.2%。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53.9億元,比上年增長5.6%;各項貸款餘額57.37億元。

金沙鎮社會發展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廣播電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9處,各類文體團體69個,各類圖書室97個,藏書27餘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隊伍達215人。
2011年末有各類學校20所,其中小學4所、中學6所、特殊教育1所,有幼兒院9所,金沙鎮系省教育現代化鄉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普及率為100%。
2011年末有人民醫院、中醫醫院、第二人民醫院、城南醫院、金西衞生院等9座,社區均建有社區衞生服務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覆蓋率達99%。
2011年末數字電視用户25158户,互聯網用户26530户。
居民遊樂場所 居民遊樂場所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9户,人數412人,支出1126632元,比上年增長14.2%,月人均228元,比上年增長13.9%。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229户,人數1863人,支出3528180元,比上年增長21.7%,月人均157元,比上年增長22%。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72人,社區衞生服務站18個。

金沙鎮基礎設施

金沙基礎設施完善、交通運輸便捷,客運一體化覆蓋路提升到100%。寧啓高速、通呂公路、金江大道等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南通市區江海大道鍾秀路,人民東路,青年東路,金通二大道延伸至我鎮。60路、80路公交直達南通,213、221、222、271、272、273、276等公交連接到通州各鎮區。區內村村通公路。作為中心城市,郵政通信服務,程控交換、移動電話、電信寬帶網絡完善。2011年末固定電話用户103506户,移動電話用户11083户,互聯網用户28530户。 [7] 

金沙鎮歷史名人

清末狀元張謇
盡人皆知,中國近代的著名實業家教育家、清末狀元張謇是通州人。20世紀初辛亥革命後,通州改稱南通縣,於是時人敬稱張謇為“張南通”。誠然,張謇生前創立的工商文教、社會公益等方面的業績及其個人的遺澤芳蹤,多數留在縣城即今南通市區之內,而其祖籍鄉貫和他“學優而仕”的發祥之地,卻在原南通縣東鄉即今通州區的金沙。張氏的祖宗故園、書塾舊宅、家廟祠堂,都被列入通州區的人文歷史景觀,同時,有關張氏的一些遺聞軼事,也在當地永久流傳。

金沙鎮名勝古蹟

①耀祖廟堂在金沙鎮張校村的路北不遠處有兩株高聳入雲的銀杏樹,蓊鬱葱蘢,生機盎然。樹下,就是已有300多年曆史的張氏大宗祠所在地。張氏宗祠從18世紀初在通州聞名遐邇,到19世紀末,張謇的榮顯使張氏宗祠的輝煌達到了頂點。張謇親屬告廟祭祖時,在張氏宗祠大門入口處樹起一塊金光閃閃的豎式牌匾,上題“狀元及第”四個大字,實際上這是張家向祖宗告捷的喜報。有了這方匾額,張氏宗祠的門楣頓然光耀,這就是舊時代人們期望榮宗耀祖的一種特殊標幟。張氏前廟和大宗祠,像上附手繪圖所示的格局存在了200年左右,清光緒二十三年風光之盛達到了極點。過了10年,張氏族人按照張謇“立學須從小學起”的辦學思想,在前廟辦起了學塾。然後於辛亥革命前一年(1910年)劃出前廟的正殿和殿後的“雲台山”房屋,開辦私立張氏初等小學,這就是今日通州市新生小學的前身。前廟西側闢了一個體操場,圍以短垣。在體操場北邊,與前廟中殿房檐相齊的位置,另開了校門。辛亥革命後,張氏小學擴大為高小,增添了師資和校舍。這些舉措,都是在張謇的支持下實施的。在過去的前廟山門處以南建了一幢教學樓張謇中學,大樓後邊為寬敞的校園和教師辦公用房。原先張氏家廟和宗祠的建築物已經舊貌換新顏,但是作為數百年滄桑歷史活見證的高大銀杏樹,仍然聳立在校園中。張氏大宗祠正寢的原屋,不僅保存完好,而且修葺一新。
②通州南山寺始建於明朝,清嘉慶年間重修,2007年移址擴大重修。整體建築按照明清風格設計,分三條軸線:東軸線設計建造多寶財神殿、通州塔觀音殿藥師殿方丈樓中軸線上設計建造牌坊、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寶殿和萬佛殿;西軸線設計建造帝釋殿、地藏殿、極樂水院、極樂樓和藏經樓。
③張氏的祖宗故園、書塾舊宅、家廟祠堂,都被列入通州區的人文歷史景觀。

金沙鎮發展規劃

經過多年的發展,全鎮已奠定了以輕工為主導的產業基礎,企業主要分佈於紡織、服裝、牀上用品、印染、機械、傢俱、彩鋼等行業。全鎮現有工業企業近千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93家。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總產值188.3億元,銷售收入185.2億元,實現利税18.6億元。隨着蘇通長江大橋通車在即,經濟發展與產業轉移要求的不斷提高,我鎮在進一步做大做強現有產業的基礎上,今後將產業發展方向主要定位在三個方面:一是充分利用蘇通大橋的交通優勢,重點發展專業市場、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二是通過機械電子工業集中區的開發,重點引進一批技術含量高、產出效益好的新型機械電子類企業;三是通過銀河商務區的開發,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所必須的配套服務體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