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研究生
- 外文名
- Postgraduates
- 統招考試
- 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考博
研究生研究生介紹
編輯研究生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統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是通過全國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或推免、申請考核來進行招生;從2017年起,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基礎上設立非全日制研究生
[7]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參加12月底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全國統考),劃定相同錄取分數線,實行相同培養畢業標準,畢業時同樣獲得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及學位證書雙證,兩者僅學習形式不同,學歷類型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統招學歷),兩者學歷證及學位證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1]
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是支持和鼓勵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對符合條件和達到規定水平人員授予碩士、博士學位,是培養造就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對於中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自中國學位制度建立以來,通過開展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等途徑,培養造就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19]
其中統招研究生(包含全日制及非全日制兩種學習形式)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考取碩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語、政治、綜合科目(根據報考專業不同而不同)和專業課。而考博士研究生不需要考政治。碩士生的學習實行學分制,與本科一樣,課程包括必修和選修。一般地,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就讀年限為3年,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為2年。但是,也有特殊情況的存在。同大學一樣,雖然本科一般為4年制,但是有個別專業會是5年或者更長,這都是和專業有關係的,許多學校都規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的學分,並符合一定條件的,可以申請提前畢業。
研究生財政政策
財政部、教育部印發《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國家將為研究生特設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學金將惠及4.5萬名在讀研究生,其中包括1萬名博士研究生,3.5萬名碩士研究生。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由中央財政出資設立,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3萬元;碩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每年2萬元。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每年評審一次,所有符合規定條件的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資格申請。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管理暫行辦法》就碩博連讀研究生也有明確的規定,碩博連讀研究生在註冊為博士研究生之前,或通過攻讀博士學位資格考試前,將按照碩士研究生身份申請國家獎學金;而註冊為博士研究生後,或已經通過攻讀博士學位資格考試後,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申請國家獎學金。
研究生獎學金的頒發,從很大程度上鼓勵了在讀碩士、博士研究生。這一幫扶會給很多貧困家庭帶來幫助。
研究生培養單位
一、高等學校
經教育部批准設置的57所研究生院承擔了全國76%的博士和55%的碩士培養任務,研究生院在中國研究生教育的發展和高水平科學研究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院校名稱 | 所在省市 | 院校名稱 | 所在省市 |
---|---|---|---|
國防科技大學 | |||
海軍軍醫大學 | |||
二、科研院所
在中國,可以開展研究生教育的不僅有高等學校,還有科學研究機構和黨校。《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18條規定:“高等教育由高等學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機構實施”,“經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科學研究機構可以承擔研究生教育的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第8條規定:“學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授予;碩士學位、博士學位,由國務院授權的高等學校和科學研究機構授予。”
研究生分類
編輯研究生按學籍管理
①學歷教育統招研究生:指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含應屆本科畢業生的推薦免試和部分高等學校經教育部批准自行組織的單獨入學考試),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學習形式分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19]
。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碩士生畢業證書和碩士學位證書。
②非學歷教育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指不參加國家統一組織的入學考試,沒有學籍,學生參加研究生課程研修班學習,按教學計劃修完課程,並通過國家統一組織的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外語水平和學科綜合水平全國統一考試,獲得申請學位的資格,再通過碩士論文答辯,可以獲得學位證書、結業證書的研究生。
研究生按培養單位
中國研究生培養單位主要包括三類:
- 轉制科研院所,如鋼鐵研究總院,有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等。
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培養研究生是中國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
研究生按專業用途
中國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類,13大類下面再分為88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多個二級學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普通碩士的招生考試主要是年初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專業碩士學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林業碩士(MF)、工程碩士(ME)、審計碩士(MAud)、應用心理碩士(MAP)、法律碩士(J.M)、會計碩士(MPACC)、公共衞生碩士(MPH)、農業碩士(MPE)、獸醫碩士(MVM)、教育碩士(Ed.M)、藝術碩士(MFA)、體育碩士(MPE)、風景園林碩士(MLA)等。專業碩士是中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的定位,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專業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致可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
代碼 | 專業類別 | 代碼 | 專業類別 | 代碼 | 專業類別 |
---|---|---|---|---|---|
0251 | 金融碩士(MF) | 0454 | 應用心理碩士(MAP) | 1052 | 口腔醫學碩士(MSM) |
0252 | 應用統計碩士(MAS) | 0551 | 翻譯碩士(MTI) | 1053 | 公共衞生碩士(MPH) |
0253 | 税務碩士(MT) | 0552 | 新聞與傳播碩士(MJC) | 1054 | 護理碩士(MSN) |
0254 | 國際商務碩士(MIB) | 0553 | 出版碩士(MP) | 1055 | 藥學碩士(M.Pharm) |
0255 | 保險碩士(MI) | 0651 | 文物與博物館碩士(MCHM) | 1056 | 中藥學碩士(MCMM) |
0256 | 資產評估碩士(MV) | 0851 | 建築學碩士(MA) | 1151 | 軍事碩士(MMS) |
0257 | 審計碩士(MAud) | 0852 | 工程碩士(ME) | 1251 | 工商管理碩士(MBA) |
0351 | 法律碩士(J.M) | 0853 | 城市規劃碩士(MUP) | 1252 | 公共管理碩士(MPA) |
0352 | 社會工作碩士(MSW) | 0951 | 農業碩士(MPE) | 1253 | 會計碩士(MPACC) |
0353 | 警務碩士(MP) | 0952 | 獸醫碩士(MVM) | 1254 | 旅遊管理碩士(MTA) |
0451 | 教育碩士(M.Ed) | 0953 | 風景園林碩士(MLA) | 1255 | 圖書情報碩士(MLIS) |
0452 | 體育碩士(MPE) | 0954 | 林業碩士(MF) | 1256 | 工程管理碩士(MEM) |
0453 |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 | 1051 | 臨牀醫學碩士(M.M) | 1351 | 藝術碩士(MFA) |
研究生按學習形式
普通高等教育統招研究生按學習形式不同,分為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2]
[7]
,前者指在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全日制學習的研究生、後者指在學習期間仍在原工作崗位承擔一定工作任務的研究生,均為統招學歷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2017年教育部進一步規範了研究生教育,設立了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參加12月底的全國統考,劃定相同分數線,畢業時同樣獲得畢業證及學位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兩者僅學習形式不同,其學歷類型相同,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統招學歷),學歷證、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3]
此外還有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
[19]
,是支持和鼓勵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對符合條件和達到規定水平人員授予碩士、博士學位,是培養造就高層次人才的重要途徑,對於中國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人力資源強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自中國學位制度建立以來,通過開展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研究生畢業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等途徑,培養造就了大批高層次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創新型國家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19]
研究生按經費渠道
按學習經費渠道不同,分為國家計劃研究生、委託培養研究生(簡稱委培生 )和自費研究生。國家計劃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國家提供,又分為非定向研究生和定向研究生(簡稱定向生)。其中非定向研究生畢業時實行雙向選擇的自由就業制度;定向生則在錄取時就必須簽訂合同,畢業後按合同規定到定向地區或單位工作。委託培養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委託單位提供,錄取時要簽訂合同,畢業後到委託單位工作。自費研究生的培養經費由自己提供,有時候也可以從導師科研經費中開支,或獲取社會贊助。國家計劃非定向研究生,通常就是所説的 " 公費 " 研究生,在碩士研究生招生名額中佔據較大份額,但隨着連年擴招,自費研究生的名額也在不斷擴大。
自2014年考研起,各大高校將正式施行自費制度,即自2014年秋季學期起將向所有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研新生收繳讀研費用,但基本原則是“新生新規定、老生老制度”,也就是説2014年考研開始實施的收費制度並不會影響到2014年秋季學期前所招收的研究生則仍按原來的制度執行之前的收費政策,公費的仍然施行公費政策。
[4]
研究生考試
編輯研究生初試
時間(每年年底週末,以2015級考研生為例)
1.預報名:2014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2.正式報名:2014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再修改報名信息。
3.現場確認: 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逾期不再補辦。
4.准考證下載:2014年12月15日至12月29日,考生可憑網報用户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下載打印《准考證》。《准考證》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塗改。考生憑下載打印的《准考證》及居民身份證參加考試。
5.初試時間:2014年12月27日至12月28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201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超過3小時的考試科目在12月29日進行(起始時間8:30,截止時間由招生單位確定,不超過14:30)。
考試時間以北京時間為準。不在規定日期舉行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國家一律不予承認。
[5]
6.考試科目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12月27日下午外國語
12月28日上午業務課一
12月28日下午業務課二
特別説明:
- 每科考試時間一般為3小時;建築設計等特殊科目考試時間最長不超過6小時。
- 初試方式均為筆試。
- 各個專業具體初試科目請考生以招生單位公佈的當年招生專業目錄為準。
- 初試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於每科目考試結束前30分鐘,具體出場時間由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規定,交卷出場後不得再進場續考,也不得在考場附近逗留或交談。
- 考生初試成績由考生報考的招生單位負責通知。
研究生複試
1.調劑原則
(一)考生須同時符合以下基本條件要求:
1.符合調入專業的報考條件;
2.初試成績達到申請調入的相應複試分數線:
3.初試科目與調入專業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應在同一學科門類範圍內,其中初試全國統一命題科目應與調入專業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相同;
4.符合接受調劑專業或研究方向的其他要求;
(二)其他原則
1.調劑複試為差額複試,調劑生源充足的學科或研究方向,缺額與進入調劑複試的人數比例介於1:2-1:5之間。
2.對申請同一研究方向且初試科目、考試內容完全相同的調劑考生,根據對應研究方向的調劑要求按考生初試成績擇優遴選進入複試考生名單;對申請同一研究方向但初試科目、考試內容不相同的調劑考生,將依次按照初試科目與調劑專業相應初試科目相同或相近、本科所學專業與調劑專業相同或相近、初試成績擇優遴選進入複試的考生名單。
2.時間安排
1.調劑志願填報申請時間:4月7日12:00-4月8日08:00(2023年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2.查詢複試安排:通過電子郵箱的方式通知進入複試的考生,接到複試通知的考生,按郵件內通知要求參加複試。
3.複試資格審核材料
初試准考證、有效身份證件原件(正反面)、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畢業證書或《教育部學歷證書電子註冊備案表》(往屆生)、大學成績單、培訓及獲獎證明等。
特別聲明:在複試及錄取過程中發現有與研究生提交的材料中不一致項目,則取消複試資格和複試成績。研究生複試環節由研招辦全程錄音錄像,考生在複試全程中不得私自進行錄像和錄音,如有發現,取消複試資格和複試成績。已辦理其他院校擬錄取手續的考生取消擬錄取資格。
[21]
研究生科目
1、全國統考科目
公共課指的是英語、政治、數學,為全國統考科目,統一命題。其中英語和政治為必考科目,數學則分專業,純文科性的專業不考數學,理工類以及部分文科類的專業(如經濟學類、管理學類專業等)要考數學,而且數學試卷根據不同考試難度分為數學一、數學二、數學三,分別針對不同的專業。英語也分為英語一和英語二,分別對應學碩和專碩。
專業課方面,計算機、教育學、心理學、歷史學、農學、西醫和中醫、法律碩士為統考科目,其他科目由學校自主命題。
2、全國聯考科目
數學(農)、化學(農)、植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動物生理學與生物化學、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法碩聯考專業基礎(非法學)、法碩聯考綜合(非法學)、法碩聯考專業基礎(法學)、法碩聯考綜合(法學)。
3、全國統考和聯考科目的命題工作
命題工作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組織;統考和聯考科目考試大綱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統一編制。
研究生統考科目
考試科目舉例:
考試科目 | 舉例説明 |
---|---|
法律碩士 | 外語、政治、專業基礎課(刑法學、民法學)、綜合課(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 |
控制工程 | 思想政治理論、外語、數學一/二、自控原理(例) |
管理類專碩(如工商管理專碩、公共管理專碩、會計專碩等) | 管理類綜合、外語(政治需在複試時考核) |
岩土工程 | 思想政治理論、外語、數學一/二、土力學(例) |
機械工程 | 思想政治理論、外語、數學一/二、材料力學(例) |
研究生報考方式
碩士研究生根據考試方式主要包括全國統考(包含法律碩士聯考、管理類專碩聯考、護理專業聯考等聯考模式)、單獨考試、推免等。報名參加全國統考的條件基本與往年相同,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要求。而年齡一般不超過40週歲,報考委託培養和自籌經費的考生年齡不限;報名參加經教育部批准的招生單位自行組織的單獨考試,除了要達到學歷及年齡的要求外,還要求大學本科畢業後連續工作4年或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已經成為業務骨幹,經本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定向培養或委託培養的在職人員;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工作2年或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本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家推薦,為本單位委託培養的在職人員;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的全國聯考,簡稱“法律碩士(非法學)聯考”者,除要符合報考全國統考各項條件外,還要求在高校學習的專業為非法學專業(下列13個專業不得報考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法學、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經濟法、勞動改造法、商法、公證、法律事務、行政法、律師、涉外經濟與法律、知識產權法、刑事法)。
研究生報考條件
編輯(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三)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招生單位規定的體檢要求。
(四)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等條件之一:
-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錄取當年9月1日前須取得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書。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應屆本科畢業生,及自學考試和網絡教育屆時可畢業本科生)。
-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滿2年(從畢業後到錄取當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歷身份報考。
-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 在校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徵得所在培養單位同意。
報名參加全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一)報名參加法律碩士(非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 符合第十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 之前所學專業為非法學專業(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不得報考)。
(二)報名參加法律碩士(法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 符合第十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 之前所學專業為法學專業(僅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法學門類中的法學類專業[代碼為0301]畢業生、專科層次法學類畢業生和自學考試形式的法學類畢業生等可以報考)。
- 符合第十六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 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參加除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碩士(法學)、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碩士中的項目管理、教育碩士中的教育管理、體育碩士中的競賽組織外的其他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人員,須符合第十六條中的各項要求。
報名參加單獨考試的人員,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符合第十六條中第(一)、(二)、(三)各項的要求。
(二)取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學歷後連續工作4年以上,業務優秀,已經發表過研究論文(技術報告)或者已經成為業務骨幹,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或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後工作2年以上,業務優秀,經考生所在單位同意和兩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專家推薦,定向就業本單位的在職人員。
學術學位各學科和專業學位中的建築學碩士、工程碩士、城市規劃碩士、農業推廣碩士、獸醫碩士、風景園林碩士、林業碩士、臨牀醫學碩士、口腔醫學碩士、公共衞生碩士、護理碩士、藥學碩士、中藥學碩士等13個專業學位類別可設置單獨考試。
經本科畢業學校(具有開展推免工作資格的高校)選拔並確認資格的推免生(包括“研究生支教團”和“農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計劃”的推免生),須在國家規定時間內登錄“全國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信息公開暨管理服務系統”填報志願並參加複試。規定截止日期前仍未落實接收單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資格。已被招生單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報名參加全國統考。
推免生推薦和接收辦法由推薦學校和接收單位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製定並公佈。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據招生政策自主選擇報考招生單位和專業的權利,所有推免名額(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專項計劃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單位推薦。凡按規定可接受應屆本科畢業生報考的學科(類別)、專業(領域)均可接收推免生。
研究生備考方法
編輯- 複習要趁早
有的考生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底子好或者學習能力強等,就沒打算早點開始複習,準備考前幾個月才開始複習。這樣的想法是非常不利的,雖然説“笨鳥先飛”,但“先飛”不代表你就是“笨鳥”,反而可以利用自身優勢比別人飛的更高更遠,畢竟在職研究生考試是選拔性的考試。早點開始複習也可以讓所有科目都能有充足的時間。
- 基礎要打牢
有些考生在複習之初就做大量習題,而不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這樣只能是浪費寶貴時間而無益於提高能力。建議大家在複習第一輪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參照教材和大綱把每章節的基礎內容知識理解好了再做相關的習題,經驗表明這樣做是最有效的複習方法。
- 真題要做熟
考研複習過程中,做歷年真題是必經階段,不光要做,還要做熟練。真題中每一道題的解題思路、所考查知識點都應熟練掌握。做真題不僅可以瞭解命題特點,也可檢測出自己的薄弱點,以達到更好的複習效果。
- 準備一個筆記本
主要用於:
- 複習過程中遇到需要記憶卻不容易記的知識點等,都先記到筆記本里,在後面用到時能隨時翻看和記憶;
- 解題時常犯或容易犯的錯誤記進筆記本里,經常翻看避免發生類似錯誤;
- 總結解題方法和技巧,記在筆記本里,自己經驗總結的東西一定要記下來,比輔導書上總結的更加適合自己;
- 定期寫複習感想,記錄各階段的複習心情和感想,勉勵自己,始終保持好心情。
研究生報考與錄取
編輯年份 | 報名人數(萬) | 報名增長率 | 錄取人數(萬) | 錄取比例 |
---|---|---|---|---|
2022 | 457 | 21% | -- | -- |
2021 | 377 | 10.6% | -- | -- |
2020 | 341 | 17.59% | -- | 4:1 |
2019 | 290 | 21% | 80.5 | 3.6:1 |
2018 | 238 | 18.4% | -- | -- |
2017 | 201 | 13.6% | -- | 預測4:1 |
2016 | 177 | 7.3% | 51.7 | 3.4:1 |
2015 | 164.9 | -4.1% | 49 | 3.3:1 |
2014 | 172 | -2.3% | 57 | 3.0:1 |
2013 | 176 | 6.3% | 53.9 | 3.3:1 |
2012 | 165.6 | 9.6% | 51.7 | 3.2:1 |
2011 | 151.1 | 7.9% | 49.5 | 3:1 |
2010 | 140.6 | 12.8% | 47.4 | 2.8:1 |
2009 | 124.6 | 3.8% | 44.9 | 2.9:1 |
2008 | 120 | -6.8% | 38.6 | 3.0:1 |
2007 | 128.2 | 0.8% | 36.1 | 3.5:1 |
2006 | 127.12 | 8.4% | 34.2 | 3.2:1 |
2005 | 117.2 | 24% | 31 | 3.6:1 |
2004 | 94.5 | 18.5% | 27.3 | 2.9:1 |
2003 | 79.7 | 27.7% | 22 | 2.9:1 |
2002 | 62.4 | 35.7% | 16.4 | 3.2:1 |
2001 | 46 | 17.3% | 13.3 | 4.2:1 |
2000 | 39.2 | 22.9% | 10.3 | 4.6:1 |
1999 | 31.9 | 16.4% | 7.2 | 4.9:1 |
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
編輯- 簡介
2017年起,雙證學歷教育的統招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
[16]
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基礎上設立非全日制研究生
[7]
,非全日制研究生與全日制研究生一同參加12月底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全國統考),劃定相同錄取分數線,實行相同培養畢業標準,畢業時同樣獲得普通高等教育學歷證書及學位證書雙證,兩者僅學習形式不同,學歷類型均為普通高等教育(統招學歷),兩者學歷證及學位證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3]
從2017年起,教育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類分別編制和下達全國博士、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2016年12月1日後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試招生依據國家統一要求,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
[16]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或者國家承認的其他入學方式,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機構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脱產學習的研究生。
[16]
教育部指出,研究生培養單位根據社會需求自主確定不同學科、類別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據培養要求分別制定培養方案,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堅持同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16]
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級研究生畢業合影(2張)
研究生證書
編輯就業:教育部指出,各地各高校要配合有關部門積極營造平等就業環境,努力消除就業歧視。在各類校園招聘活動中,不得設置違反國家規定的有關歧視性條款,不得將畢業院校、學習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同等學力)等作為限制性條件。
[15]
研究生注意事項
編輯研究生准考證下載
問 | 答 |
---|---|
研究生考試打印准考證時能看到哪些信息? | |
如果忘記用户名或密碼怎麼辦? | 用户名是唯一的,無法找回,建議重新註冊;若忘記密碼請點擊“找回密碼”輸入用户名及郵箱地址即可找回,登錄研招網的用户名密碼,不僅在線諮詢以及網上報名使用,在後期的准考證下載、參加調劑系統等均會用到,請考生牢記研招網的用户名密碼。 |
2013年的考研准考證具體在哪裏打印? | 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打印。 |
考研准考證上什麼信息也沒有,就有一張照片,我需要自己填寫信息嗎? |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最好給你報考學校的研招辦打個電話確認下,可能有的學校還沒安排好,但一般准考證是不能塗改的。 |
2013年考研准考證需要彩打嗎? | 不需要,直接在網上下載打印,黑白就行。 |
研究生准考證下載好了,之後怎麼打印? | |
考研准考證下載之後發現報考科目錯誤,怎麼辦啊? | 趕緊跟報考學校聯繫,看如何去解決。 |
今天考研准考證怎麼下載下來時是空的? | 換個瀏覽器試試看。 |
在研招網上下載下來的准考證為什麼是DO文件,而不是PDF格式? | |
考研准考證下載提示未進行現場確認或招生單位準考。 | 只要有在按現場確認繳費、照相生成的表格確認、簽字、交表後就沒有問題了,但是要研招網上沒準考證,就是你所報學校沒有你準考,直接打你所報學校招生辦公室諮詢。 |
不能下載打印准考證問題解決辦法: | (1)下載安裝PDF閲讀器 (2)再登陸一次研究生信息網,下載 (3)換個瀏覽器試試看 (4)清除下頁面緩存 |
研究生常見事項
報名填寫要求:考研網上報名需要填寫的信息
注意時間:根據國務院有關通知,2013年研究生統一考試日中的1月5日、6日(分別為星期六、星期日)調整為工作日,預計屆時交通狀況比雙休日複雜。開考前半小時(上午8:00,下午1:30)起,考生可以進入考場。開考15分鐘後,禁止遲到考生進入考場。考生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於各科目考試結束前30分鐘。
注意證件:考生必須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和准考證,兩證齊全方可參加考試。根據2013年研究生統一考試考務要求,本次考試有效身份證件為“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第一代居民身份證或其他證件不得作為考生入場憑證。
注意文具:2013年研究生統一考試的23門統考科目及英語單考科目將首次全面實施網上評卷,作答都要書寫在答題卡的規定區域。答題時,答題卡(紙)塗點必須用2B鉛筆,其他部分必須使用黑色字跡鋼筆或簽字筆填寫。
注意隨身物品:考試院提醒,考試時不得攜帶任何書刊、報紙、稿紙、圖片、資料、通訊工具(如手機、尋呼機及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或有存儲、編程、查詢功能的電子產品以及塗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所有考試科目中,只有農學門類聯考化學科目考試可以使用科學計算器(指“不帶字典存儲和編程功能、不具有對數及冪指數計算功能”的計算器),其他統考及聯考科目考試中均不允許使用計算器。
研究生考場規則
- 考生應當自覺服從監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礙監考員等考試工作人員履行職責,不得擾亂考場及其他考試工作地點的秩序。
- 考生憑本人《准考證》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按規定時間和地點參加考試。應當主動接受監考員按規定對其進行的身份驗證核查、安全檢查和隨身物品檢查等。
- 考生只准攜帶省級教育招生考試管理機構規定的考試用品,如黑色字跡鋼筆或者簽字筆,以及鉛筆、橡皮、繪圖儀器等,或者按照招生單位在准考證上註明的所需攜帶的用具。不得攜帶任何書刊、報紙、稿紙、圖片、資料、具有通訊功能工具(如手提電話、尋呼機及其他無線接收、傳送設備等)或者有存儲、編程、查詢功能的電子用品以及塗改液、修正帶等物品進入考場。考場內不得自行傳遞文具、用品等。
- 考生入場後,對號入座,將《准考證》、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放在桌子左上角以便核驗。考生領到答題卡、答題紙、試卷後,應當在指定位置和規定的時間內準確清楚地填涂姓名、考生編號等信息,按照考務要求粘貼條形碼等。凡漏貼條形碼的、漏填、錯填或者字跡不清的答卷影響評卷結果,責任由考生自負。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等分發錯誤及試卷字跡不清、漏印、重印、缺頁等問題,可舉手詢問;涉及試題內容的疑問,不得向監考員詢問。
- 開考信號發出後方可開始答題。
- 考生遲到15分鐘後,不準進入考場參加當科考試,交卷出場時間不得早於當科考試結束前30分鐘。考生交卷出場後不得再進場續考,也不得在考試機構規定的區域逗留或者交談。
- 考生應當在答題紙的密封線以外或者答題卡規定的區域答題。不得用規定以外的筆和紙答題,寫在草稿紙或者規定區域以外的答案一律無效,不得在答卷、答題卡上做任何標記。答題過程中只能用同一類型和顏色字跡的筆。
- 考生在考場內須保持安靜,不準吸煙,不準喧譁,不準交頭接耳、左顧右盼、打手勢、做暗號,不準夾帶、旁窺、抄襲或者有意讓他人抄襲,不準傳抄試題、答案或者交換試卷、答題卡、答題紙,不準將試卷、答卷、答題卡或者草稿紙帶出考場。
- 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後,考生應當立即停筆。
- 全國統一命題科目的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上,由監考教師逐一收取。自命題科目由考生將試卷、答題卡、答題紙(或者答卷)裝入原試卷袋內並密封后騎縫簽名。經監考員逐個核查無誤後,方可逐一離開考場。
- 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考務工作人員管理,有違紀、作弊等行為的,將按照《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進行處理並記入違反誠信考試電子檔案。
研究生調劑流程
編輯註解:根據報考學校所在地理位置的不同,分為兩個區域:
研究生培養人數
編輯從教育部獲悉:截至2020年,作為國民教育最高層次的研究生教育已累計為國家培養輸送1000多萬高層次人才。這意味着,從新中國成立伊始的百廢待興,到研究生規模位居世界前列,中國研究生教育走過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不平凡歷程,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了重要基石。
[6]
研究生數據統計
編輯2022年3月1日,教育部發布2021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主要結果,根據2021年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顯示,全國共招收研究生117.65萬人。其中,招收博士生12.58萬人,碩士生105.07萬人。在學研究生333.24萬人。其中,在學博士生50.95萬人,在學碩士生282.29萬人。
[13]
2023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124.2萬人,在學研究生365.4萬人,畢業生86.2萬人。
[17]
2023年7月5日,教育部網站發佈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研究生招生124.25萬人,比上年增加6.60萬人,增長5.61%;其中,博士生13.90萬人,碩士生110.35萬人。在學研究生365.36萬人,比上年增加32.12萬人,增長9.64%;其中,在學博士生55.61萬人,在學碩士生309.75萬人。畢業研究生86.22萬人,其中,畢業博士生8.23萬人,畢業碩士生77.98萬人。
[20]
- 參考資料
-
- 1. 非全日制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聯展網.2017-09-17[引用日期2020-09-15]
- 2. 在職研究生 .在職研究生聯展網.2017-09-17[引用日期2020-09-15]
- 3. 教育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具有相同效力 .澎湃新聞.2016-09-16[引用日期2018-12-23]
- 4. 國務院:2014年秋季起研究生將全部自費 .北方網[引用日期2013-02-07]
- 5. 2015年考研時間提前至2014年12月27-29日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4-09-13]
- 6. 我國自主培養研究生突破1000萬人 .新華網[引用日期2020-07-29]
- 7.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6-09-14[引用日期2021-03-17]
- 8. 2021考研今開考:377萬人報名 各地強調考場防疫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2-12]
- 9. 2022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準備工作就緒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2-12]
- 10. 2020年研招報告(“嚴進嚴出” 研究生嚴控質量關)—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2-02-12]
- 11. 2021年研招報告(研究生報名人數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教育在線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掌上考研[引用日期2022-02-12]
- 12. 2022 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 .中國教育在線掌上考研[引用日期2022-02-12]
- 13. 剛剛,教育部發布重磅數據!2021年全國在學博士超50萬,在學碩士超282萬|教育部 .新浪網[引用日期2022-03-01]
- 14.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3-04]
- 15. 教育部關於做好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4-30]
- 1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4-30]
- 17.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中國政府網.2023-02-28
- 18. 畢業季劃重點,學歷、學位如何查詢?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3-03-18]
- 19.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 教育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加強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專業學位和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管理工作的意見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3-06-28]
- 20. 2022年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1.85萬所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3-07-05]
- 21. 複試錄取辦法 .研招網[引用日期2023-07-05]
-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7-28]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