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
[94]
“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2011計劃”、“珠峯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91]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92]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55]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88]
牽頭髮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創始會員,大學通識教育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海西醫學聯盟
[89]
、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
[90]
成員。
[1]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2-3]
。廈門大學亦設有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149]
。
截至2023年4月,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學校現有專任教師近3000人,在校學生45000餘人,其中本科生21000餘人、碩士研究生19000餘人、博士研究生5000餘人。
[4]
- 中文名
- 廈門大學
- 外文名
- Xiamen University
- 簡 稱
- 廈大(XMU)
- 創辦時間
- 1921年4月6日
- 創辦人
- 陳嘉庚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大學 研究型大學 [139]
-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3]
211工程(1997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計劃(2006年)
2011計劃(2014年) 展開-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93]
211工程(1997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計劃(2006年)
2011計劃(2014年)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2012年) [135]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3年) [137]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 [138]
高水平公共衞生學院建設高校(2022年) [136]
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單位 [145] 收起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張榮(黨委書記)
[96]
張宗益(校長)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14人(含外籍院士1人) [5] [86]
- 本科專業
- 104個 [123]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9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32個 [4]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5個
二級學科9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 院系設置
- 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33個學院(直屬系)和16個研究院
- 校 訓
- 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 校 歌
- 《廈門大學校歌》
- 校慶日
- 4月6日
- 地 址
-
思明校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361005)
翔安校區: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翔安南路4221號(361102)
漳州校區:福建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濱大道300號(363105)
馬來西亞分校: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雪邦沙叻丁宜(43900) [132] - 院校代碼
- 10384
- 主要獎項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十二五)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十二五)
2013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第五、六、七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4年) - 知名校友
-
陳景潤
余光中
張高麗
盧嘉錫
張存浩 展開 - 佔地面積
- 9700 畝
廈門大學辦學歷史
編輯- 私立廈門大學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範(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
至1930年,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
1936年合併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 國立廈門大學
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11月間,學校定出遷汀計劃;12月24日,開始遷移;於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達。5月間,廈門大學校舍被日寇炸燬。在閩西長汀期間,師生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教學,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在1940年和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的學業競賽中,廈門大學參賽學生連續兩屆蟬聯第一。
[7]
1944年5月,薩本棟校長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由理學院院長汪德耀教授任代理校長。
[7]
抗日戰爭勝利時,廈門大學設置文、理工、法、商4個學院,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歷史、教育、數理、化學、生物、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航空工程、政治、經濟、法律、銀行、會計15個系;學生從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12月,廈門大學在廈門鼓浪嶼先行上課,成為全國最早在收復的淪陷區復課的大學。
[7]
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復員廈門期間,學校調整院系及學科設置,理工學院分設為理學院、工學院,除1946年7月創辦中國第一個海洋學系外
[7]
,還將機電工程學系分為機械、電機兩個系;商學院增設國際貿易學系;法律學系增設司法組;學生增至1600多人。
至1948年,廈門大學發展為5個學院、18個系,設有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歷史學系、教育學系)、理學院(數理系、化學系、生物學系、海洋學系)、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法學院(法律學系、政治學系、經濟學系)、商學院(銀行學系、會計學系、國際貿易學系),還設有海洋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心理實驗室等研究所(室)。
[7]
- 廈門大學
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併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校址在福州市),原私立福建學院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併入廈大。
廈門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1:山東大學:1952年,廈大理學院海洋系師生轉入山大組建山東大學海洋系。
2:中國海洋大學:山大1958年遷往濟南時將海洋繫留在了青島,後發展成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3:浙江大學:1952年,廈大電機、土木、機械三個系各一部分併入浙大。
4:東南大學:1952年,廈大工學院的機械和電機兩系以及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組建成南京工學院,即後來的東南大學。
6:南京大學:1952年,廈大俄語專業合併到南京大學外文系,俄語專業的學生也轉到該校外文系學習。
8:上海財經大學:1953年的全國院系調整,廈大商學院企業管理系被調整到上海財政經濟學院。
9:同濟大學:1952年,廈大土木建築幾十名師生調入同濟大學。
10:內蒙古大學: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廈大,中山五校為主,國內十餘所著名高校(包括清華、南開等)共同創建內蒙古大學。
12:華東政法大學:1952年,廈大政法學院(包括政治、法律兩系)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
15:福州大學:為創立福大,廈大支援物理系數十名教師,化學系2/3,數學系3/4,相當於分出一半理科。
17: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與福州大學農學院合併組建福建農學院。
18:福建師範大學:1954年,文學院教育系併入福建師範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系所設置為:中文系、外文系、歷史系、經濟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馬列主義教研室、體育教研室、華僑函授部、南洋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
[7]
,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廈門大學下放給福建省革命委員會領導,大批幹部、教師被下放農村,有一部分充任中學教師,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
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
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範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
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係調入廈門水產學院。
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 ”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2004年,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
[14]
2006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立項名單;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15]
2010年,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珠峯計劃)。
[17]
2014年,學校牽頭的兩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5-26]
2015年4月6日,學校整合航空系、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學科組建成立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27-28]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28-29]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30]
7月,被確定為“十三五”期間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共建高校。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文公佈,依託廈門大學建設國家天元數學東南中心。
[31-36]
2019年3月,學校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人類學研究所組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12月,與英國創意藝術大學合辦的“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獲教育部批准設立。
[37-39]
廈門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廈門大學院系專業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34個學院(直屬系、直屬中心)和17個研究院,開設104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
[1]
[123]
[127]
學院 | 系 | 招生大類名稱 | 分流專業 |
---|---|---|---|
戲劇影視系 | 人文科學試驗班 | 戲劇影視文學 | |
中文系 | 漢語言文學 | ||
漢語言 | |||
歷史學系 | 歷史學 | ||
考古學 | |||
哲學系 | 哲學 | ||
新聞學系 | 新聞傳播學類 | 新聞學 | |
廣播電視學 | |||
廣告學系 | 廣告學 | ||
傳播學系 | 傳播學 | ||
- | 國際新聞與傳播 | ||
英語語言文學系 日語語言文學系 法語語言文學系 歐洲語言文學系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英語、日語、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 | |
英語語言文學系 日語語言文學系 法語語言文學系 歐洲語言文學系 | 外國語言文學類+會計學/財務管理 | 英語、日語、法語、俄語、德語、西班牙語 | |
- | 法學類 | 法學 | |
政治學系 | 公共管理類(含政治學類)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
公共管理系 | 行政管理 | ||
國際關係系 | 國際政治 | ||
僑務與外交系 | 外交學 | ||
社會學系 | 社會學類 | 社會學 | |
社會工作系 | 社會工作 | ||
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 人類學 | ||
金融系 | 經濟學類 | 金融學 | |
金融工程 | |||
保險學 | |||
財政系 | 財政學 | ||
税收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國際商務 | |||
經濟學系 | 經濟學 | ||
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 | - | 經濟學 | |
統計學與數據科學系 | 統計學類 | 統計學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會計學系 | 會計學(含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 | 會計學 | |
審計學 | |||
財務學系 | 財務管理 | ||
企業管理系 | 工商管理類 | 人力資源管理 | |
工商管理 | |||
市場學系 | 市場營銷 | ||
旅遊與酒店管理系 | 旅遊管理 | ||
酒店管理 | |||
管理科學系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管理科學 | |
電子商務 | |||
數學與應用數學系 | 數學類(含物理類)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
信息與計算數學系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
概率與數理統計系 | 統計學 | ||
物理學系 | 物理學 | ||
天文學系 | 天文學 | ||
化學系 | 化學類 | 化學 | |
能源化學 | |||
化學測量學與技術 | |||
化學生物學系 | 化學生物學 | ||
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 | 化學類(含材料類)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
生物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生物學系 | 生物科學類 | 生物科學 | |
生物化學系 | 生物技術 | ||
免疫與微生物學系 | - | ||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系 | |||
細胞生物學系 | |||
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 | 理科試驗班(海洋生態環境類) | 海洋科學 | |
物理海洋學系 | |||
地質海洋系 | |||
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 |||
海洋技術 | |||
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 | |||
環境科學系 | - | 環境科學 | |
生態學系 | 生態學 | ||
環境與生態工程系 | 環境生態工程 | ||
- | 能源動力類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
儲能科學與工程 | |||
電子工程系 | 電子信息類 | 電子信息工程 | |
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系 |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 ||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 |||
電子科學系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 |||
儀器與電氣系 | 工科試驗班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
機電工程系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
動力工程系 | 飛行器動力工程 | ||
飛行器系 | 飛行器設計與工程 | ||
自動化系 | 自動化 | ||
人工智能系 | 計算機類 | 人工智能 | |
智能科學與技術*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網絡空間安全 | |||
軟件工程系 | 軟件工程 | ||
數字媒體技術(分流到該專業的學生將由信息、電影學院聯合培養) | |||
- | - |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
建築系 | 建築類 | ★建築學 | |
城市規劃系 | ★城鄉規劃 | ||
土木工程系 | 土木類 | 土木工程 | |
工程管理 | |||
基礎醫學系 | 基礎醫學 | ★基礎醫學 | |
臨牀醫學系 | 臨牀醫學 | ★臨牀醫學 | |
口腔醫學系 | 口腔醫學 | ★口腔醫學 | |
中醫學系 | 中醫學 | ★中醫學 | |
護理學系 | 護理學 | 護理學 | |
預防醫學系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類 | ★預防醫學 | |
實驗醫學系 | 醫學檢驗技術 | ||
藥學系 | 藥學 | 藥學 | |
音樂系 | 音樂學 | 音樂學 | |
音樂表演 | 音樂表演 | ||
舞蹈表演 | 舞蹈表演 | ||
美術系 | 藝術教育(美術教育方 向) | 藝術教育(美術教育方向)* | |
繪畫 | 繪畫 | ||
- | 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 作辦學) | 視覺傳達設計 | |
環境設計(中外合作辦 學) | 環境設計 | ||
數字媒體藝術(中外合 作辦學) | 數字媒體藝術 | ||
廈門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 | - | 漢語言 |
注:全校共有104個本科專業(四年制97個,五年制7個,帶“★”號標誌的專業為五年制);帶*的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學院)、藝術學院的藝術教育(美術教育方向)專業今年暫未招生。
[133]
附屬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 | ||
廈門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 |
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直屬) | - | - |
廈門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學校有專任教師近30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佔比75.1%。共有兩院院士36人(含雙聘19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4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8人、特崗學者2人、青年學者2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2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軍人才39人、青年拔尖人才2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7人;國家創新研究羣體1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2項、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
[1]
截至2022年9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8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110人,佔專任教師總數73.6%(下同);擁有博士學歷的有2521人,佔88%。共有兩院院士32人(含雙聘18人),文科資深教授1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2人,特崗學者2人、青年學者2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8人,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5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9人、教學名師2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9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7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36人<含離退>,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9人;國家創新研究羣體1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2項、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
[86]
類別 | 名單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唐崇惕 | 黃本立 | 萬惠霖 | 趙玉芬 | 鄭蘭蓀 | |
田中羣 | 焦念志 | 韓家淮 | 孫世剛 | 戴民漢 | 林聖彩 | |
謝素原 | 鄭南峯 | 張榮 | 薩支唐(外籍院士)
[5]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 田昭武 | 田中羣 | 焦念志 | |||
文科資深教授 | 潘懋元
[40]
|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郭祥羣 | 孫世剛 | 沈明山 | 張馨 | 林亞南 | 陳小麟
[41]
|
名稱 |
---|
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機制 |
腫瘤發生的分子機理 |
複雜體系的計算化學 |
傳染病診斷和疫苗研究 |
海洋環境生理與毒理學研究 |
碳資源高效利用的催化基礎 |
核受體腫瘤分子靶點與藥物開發 |
雜環化學 |
廈門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設有32個博士後流動站;3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自主設置二級交叉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22年,教育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共6個學科入選國家公佈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101]
類別 | 名稱 | |||||||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2個) | 社會學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數學 | 應用經濟學 | 工商管理 | 法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理論經濟學 | 哲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物理學 | 教育學 | 考古學 | 中國史 | |
海洋科學 | 生物學 | 新聞傳播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公共管理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生態學 |
- 學位授權點
類別 | 名稱 | ||||||||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7個)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臨牀醫學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
哲學 | 理論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法學 | 政治學 | 社會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教育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
外國語言文學 | 新聞傳播學 | 考古學 | 中國史 | 世界史 | 數學 | 物理學 | 化學 | 海洋科學 | |
生物學 | 生態學 | 統計學 | 機械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專業博士學位點(2個) | --- | --- | --- | --- | --- | --- | --- |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6個) | 哲學 | 理論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法學 | 政治學 | 社會學 | 民族學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教育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外國語言文學 | 新聞傳播學 | 考古學 | 中國史 | 世界史 | 數學 | 物理學 | 化學 |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 臨牀醫學 | 基礎醫學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土木工程 | 建築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
天文學 | 海洋科學 | 戲劇與影視學 | 公共管理 | 工商管理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藥學 | 中醫學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機械工程 | 統計學 | 生態學 | 生物學 | |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9個) | 教育 | 漢語國際教育 | 翻譯 | 新聞與傳播 | 文物與博物館 | 建築學 | 電子信息 | 機械 | |
金融 | 應用統計 | 税務 | 國際商務 | 保險 | 資產評估 | 審計 | 法律 | 社會工作 | |
材料與化工 | 能源動力 | 土木水利 | 臨牀醫學 | 公共衞生 | 藥學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會計 | |
旅遊管理 | 工程管理 | --- | --- | --- | --- | --- | --- | ||
交叉學科學位授權點(8個) | 智能儀器與裝備 | 能源工程與技術 | 海洋事務 | 健康大數據與智能醫學 | 知識產權管理 | 轉化醫學 | 台灣研究 | --- | |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6個) | 教育學 | 化學 | 海洋科學 | 生物學 | 生態學 | --- | --- | --- | |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 | 理論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化學 | 海洋科學 | 工商管理 | --- | --- | --- | --- |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不含一級學科覆蓋)(9個) | 國際法學 | 高等教育學 | 專門史 | 基礎數學 | 凝聚態物理 | 動物學 | 水生生物學 | 細胞生物學 | 環境科學 |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17個) | 理論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法學 | 教育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中國史 | 物理學 | 生態學 | 統計學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基礎醫學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工商管理 | 公共管理 | --- | |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46個) | 外國語言文學 | 新聞傳播學 | 考古學 | 數學 | 中國史 | 世界史 | 物理學 | 化學 | 海洋科學 |
哲學 | 理論經濟學 | 應用經濟學 | 法學 | 政治學 | 社會學 | 民族學 | 教育學 | 中國語言文學 | |
生物學 | 生態學 | 統計學 | 機械工程 | 儀器科學與技術 | 美術學 | 戲劇與影視學 | 音樂與舞蹈學 | 公共管理 | |
工商管理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藥學 | 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 | 臨牀醫學 | 基礎醫學 | 軟件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土木工程 | 建築學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學科排名
時間 | 類別 | 名稱 | ||||||
2017年 | 一級學科進入A類 | 海洋科學 | 應用經濟學 | 化學 | 統計學 | 工商管理 | 法學 | |
--- | ESI全球前1% | 化學 | 工程學 | 材料科學 | 臨牀醫學 | 植物與動物學 | 環境與生態學 | 生物與生物化學 |
數學 | 農學 | 社會科學總論 | 計算機科學 | 分子生物與遺傳學 | 微生物學 | 藥理與毒理學 | ||
地學 | 物理學 | 經濟學與商學 | --- | --- | --- | --- | ||
ESI全球前1‰ | --- | --- | --- | --- | --- | --- |
廈門大學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4月,廈門大學8個學科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1個專業(13個項目)入選教育部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4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4門課程入選國家首批一流本科課程。學校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範中心,2門課程入選教育部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有6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臨牀教學培訓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獲第六、第七、第八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5項。
[48]
2017年3月,第2屆世界芭蕾舞比賽在日本東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124名選手參賽,廈門大學副教授李娜攜其學生歐鋭代表廈門大學參加該賽事。歐鋭憑藉原創獨舞作品《萌動》獲得現代芭蕾舞成年組金獎,李娜獲教師獎。
[49]
類別 | 名稱 | |||||||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歷史學 | 海洋科學 | 化學 | 生物科學 | 統計學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會計學 | 金融學 | 行政管理 | 經濟學 | 財政學 | 物理學 | 英語 | 法學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分析化學 | 政策科學 | 結構化學 | 國際經濟法 | 審計學 | 財政學 | 物理化學 | 無機化學 |
現代生物學實驗 | 海洋浮游生物學實驗 | 人力資源管理 | 國家税收 | 統計學 | 金融工程 | 綜合化學實驗 | 中國古代史 | |
高等代數 | 材料化學導論 | 動物生物學 | --- | --- | --- | --- |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海洋科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 統計學教學團隊 | --- | --- | --- | --- | --- |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 電子信息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生命科學學院實驗教學中心 | --- | --- | --- | |
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 | 化學 | 生物學 | 海洋科學 | 數學 | 經濟學 | 歷史學 | --- | --- |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 臨牀醫學 | --- | --- | --- | --- | --- | --- | --- |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 --- | --- | --- | --- | --- | --- | --- | |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材料科學工程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自動化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軟件工程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飛行器動力工程 |
--- | --- | --- | --- | --- | --- | --- | ||
國防教育 | --- | --- | --- | --- | --- | --- | --- |
類別 | 名稱 |
---|---|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 化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海洋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景潤拔尖班——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鼓浪文興”中國語言文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
廈門大學國際交流
廈門大學(4張)
馬來西亞總理阿普杜拉·巴達維
[59]
、新加坡副總理賈古瑪
[60]
、韓國前總理李洪九
[61]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62]
、英國前副首相彭仕國
[63]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喬治·理查茲
[64]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拉赫蒙
[65]
、新西蘭總理羅伯特·馬爾登
[66]
、馬來西亞上議院議長敦·澳馬爾·翁毓麟
[66]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66]
、民主柬埔寨主席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
[66]
、馬耳他總統阿加塔·巴巴拉女士
[66]
、泰國王儲瑪哈哇集拉隆功
[66]
、玻利維亞副總統兼國會主席路易斯·奧西奧·聖西內斯
[66]
等相繼參觀訪問了廈門大學。另外,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馬來西亞外交部長希沙慕丁等中馬兩國政府官員都對廈門大學設立的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表示支持及肯定。
[102-103]
廈門大學社會評價
廈門大學學術科研
編輯廈門大學建設成果
“十二五”期間,學校在《科學》《自然》《細胞》及其子刊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1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項,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32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六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一等獎3項。2017年,學校科研經費突破14億元
[25]
。
2022年9月,由澳大利亞昆士蘭理工大學、格里菲斯大學以及中國廈門大學、江南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兩國多所科研機構參與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大氣壓冷等離子體能夠抑制冠狀病毒侵入人體細胞,為研發可預防新冠病毒的鼻噴劑等藥物打下基礎。相關論文近日已發表在澳大利亞《診斷治療學》期刊上。
[120]
序號 | 類別 | 等級 | 項目名稱 | 完成單位 | 是否第一單位 | 完成人 | |
---|---|---|---|---|---|---|---|
1 | 自然科學獎 | 二等 | 廈門大學 | 是 | 田中羣、任斌、李劍鋒、吳德印、劉國坤 | ||
2 | 技術發明獎 | 二等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 | 否 |
序號 | 類別 | 等級 | 項目名稱 | 完成單位 | 是否第一單位 | 完成人 |
---|---|---|---|---|---|---|
1 | 自然科學獎 | 二等 | 基於動態超分子聚集體的化學傳感 | 廈門大學 | 是 | 江雲寶、黎朝、王茜 |
2 | 自然科學獎 | 一等 | 密度泛函理論新進展 | 復旦大學、廈門大學 | 否 | 徐昕、張穎、蘇乃強、吳劍鳴、饒立 |
3 | 科技進步獎 | 一等 | 大數據環境下的高時空精度道路眾包測圖技術 | 武漢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否 |
廈門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4月,學校設有3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5個,國家產教融合創新平台2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國家高端智庫(培育)1個,教育部集成攻關大平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6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1個,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藥監局重點實驗室1個。
[4]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 | 依託學院 |
---|---|---|---|
1 | 科技部 | 化學化工學院 | |
2 | 科技部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
3 | 科技部 | 公共衞生學院 | |
4 | 國家發改委 | 化學化工學院 | |
5 | 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科技部 | 生命科學學院 |
6 | 天然產物源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改委(省部共建) | 生命科學學院 |
7 | 分子疫苗學和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科技部(省部共建) | 公共衞生學院 |
8 | 教育部 | 化學化工學院 | |
9 | 教育部 | 台灣研究院 | |
10 |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改委 | 化學化工學院 |
11 | 海洋生物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國家發改委(省部共建)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12 | 納米材料製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發改委(省部共建) | 化學化工學院 |
13 | 導航與位置服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發改委(省部共建) | 信息學院 |
14 | 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台 | 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教育部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15 | 福建台灣海峽海洋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科技部 | 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 |
16 | 國家醫學攻關產教融合創新平台 | 國家發改委、教育部 | 公共衞生學院 |
17 | 海水養殖生物育種全國重點實驗室 | 科技部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18 | 傳染病疫苗研發全國重點實驗室 | 科技部 |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 | 依託學院 |
---|---|---|---|
1 | 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信息學院、海洋與地球學院 |
2 | 教育部 | 化學化工學院 | |
3 | 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4 | 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環境與生態學院 |
5 | 分子診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生命科學學院 |
6 | 高性能陶瓷纖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材料學院 |
7 | 計量經濟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王亞南經濟研究院 |
8 | 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化學化工學院 |
9 | 教育部(省部共建) | 公共衞生學院 | |
10 | 教育部 | 海洋與地球學院、環境與生態學院 | |
11 | 傳染性疾病檢測技術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 | 國家藥監局 | 公共衞生學院 |
12 | 閩台非遺文化數字化保護與智能處理文化和旅遊部重點實驗室 | 文化和旅遊部 | 信息學院、建築學院、人文學院 |
13 | 疫苗與分子診斷關鍵核心技術集成攻關大平台 | 教育部 | 公共衞生學院 |
14 | 多媒體可信感知與高效計算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依託學院 |
---|---|---|
1 | 醫用生物製品協同創新中心 | 公共衞生學院 |
2 | 海洋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3 | 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 | 化學化工學院 |
4 | 半導體光電材料及其高效轉換器件協同創新中心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5 | 海西衞星導航定位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信息學院 |
6 | 水環境健康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 | 環境與生態學院 |
7 | 能源經濟與能源政策協同創新中心 | 經濟學院 |
8 | 公共政策與地方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 公共事務學院 |
9 | 智能傳感與儀器協同創新中心 | 航空航天學院 |
10 | 石化下游原材料與新材料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 | 依託學院 |
---|---|---|---|
1 | 福建省海陸界面生態環境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環境與生態學院 |
2 | 省科技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
3 | 福建省特種先進材料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材料學院 |
4 | 省科技廳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
5 | 福建省等離子體與磁共振研究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6 | 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材料學院 |
7 | 福建省神經退行性疾病和衰老研究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醫學院 |
8 | 福建省眼科與視覺科學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醫學院 |
9 | 福建省理論與計算化學重點試驗室 | 省科技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10 | 省科技廳 | 王亞南經濟研究院 | |
11 | 福建省數學建模與高性能科學計算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數學科學學院 |
12 | 福建省慢性肝病肝癌重點實驗室(承擔單位:廈門市中山醫院、廈門大學) | 省科技廳 | 醫學院 |
13 | 福建省智慧城市感知與計算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信息學院 |
14 | 福建省表界面工程與高性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材料學院 |
15 | 福建省柔性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16 | 福建省藥物新靶點研究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藥學院 |
17 | 福建省器官與組織再生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醫學院 |
18 | 福建省海洋經濟生物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19 | 福建省海洋碳匯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20 | 福建省海岸帶污染防空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環境與生態學院 |
21 | 東山海洋福建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省科技廳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22 | 漳江口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福建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省科技廳 | 環境與生態學院 |
23 | 省科技廳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
24 | 福建省陶瓷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材料學院 |
25 | 福建省電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26 | 福建省無線通信接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信息學院 |
27 | 福建省濱海濕地保護與生態恢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環境與生態學院 |
28 | 福建省轉基因與基因剔除小鼠培育與研究公用技術服務平台 | 省科技廳 | 生命科學學院 |
29 | 福建省特色水產品種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與共享平台 | 省科技廳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30 | 福建省微納製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航空航天學院 |
31 | 福建省核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能源學院 |
32 | 福建省分子影像診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省科技廳 | 公共衞生學院 |
33 | 中國福建能源材料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 | 省政府、市政府、廈門大學共建 | 石墨烯研究院(獨立法人) |
34 | 福建省應用數學中心 | 省科技廳 | 數學學院 |
35 | 福建高分子阻燃與防火材料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 省科技廳 | 材料學院 |
36 | 福建省海洋生物抗菌肽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 省科技廳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37 | 福建省創新疫苗成藥性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 | 省科技廳 | 公共衞生學院 |
38 | 福建省生物製品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 | 省政府、市政府、廈門大學共建 | 公共衞生學院(獨立法人) |
39 | 福建省超快激光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40 | 福建省濱海土木工程數字仿真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 |
41 | 福建省乳腺癌精準診治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醫學院 |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 | 依託學院 |
---|---|---|---|
1 | 福建省納米制備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化學化工學院 |
2 | 福建省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儲能關鍵材料工程實驗室 | 省發改委 | 化學化工學院 |
3 | 福建省海洋生物製備技術工程實驗室 | 省發改委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4 | 福建省新能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石墨烯工業技術研究院 |
5 | 福建省生物質清潔高值化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能源學院 |
6 | 福建省高端裝備傳感與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航空航天學院 |
7 | 數字福建物聯網通信和體系架構安全技術實驗室 | 省發改委 | 信息學院 |
8 | 數字福建大數據基礎技術廈門研究院 | 省發改委 | 數學科學與技術學院 |
9 | 數字福建城市交通大數據研究所 | 省發改委 | 信息學院 |
10 | 數字福建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所 | 省發改委 | 信息學院 |
11 | 數字福建材料基因大數據研究所 | 省發改委 | 材料學院 |
12 | 數字福建高等教育大數據研究所 | 省發改委 | 高等教育研究院 |
13 | 數字福建城市公共安全大數據研究所 | 省發改委 | 軟件學院 |
14 | 福建省新型先進空天動力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航空航天學院 |
15 | 福建省核受體藥物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藥學院 |
16 | 福建省電子設計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17 | 協同創新院塗層材料分院 | 省發改委 | 材料學院 |
18 | 福建省可信人工智能分析與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信息學院 |
19 | 福建省眼再生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 省發改委 |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 | 依託學院 | |
---|---|---|---|---|
1 | 低維凝聚態物理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
2 | 控制與導航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航空航天學院 | |
3 | 生殖調控與生殖健康研究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醫學院 | |
4 | 天體物理與天文儀器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
5 | 電磁波科學與探測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
6 | 傳感器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航空航天學院 | |
7 | 衞生技術評估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公共衞生學院 | |
8 | 生物醫學工程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材料學院 | |
9 | 海洋化學與應用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海洋與地球學院 | |
10 | 無機化學與功能材料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
11 | 化石能源化學與化工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
12 | 微納米系統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薩本棟微納研究院 | |
13 | 資源微生物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生命科學學院 | |
14 | 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分析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
15 | 閩台文化數字化傳承與智能計算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省教育廳 | 信息學院、人文學院、建築學院 | |
16 | 海洋遙感大數據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 省教育廳 |
序號 | 科研創新平台名稱 | 批准部門 | 依託學院 |
---|---|---|---|
1 | 福建省智能化無線通信製造業創新中心 | 省經信委 | 信息學院 |
2 | 廈門大學省高分子新材料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 省經信委 | 材料學院 |
3 | 廈門大學省機電裝備行業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 省經信委 | 航空航天學院 |
4 | 福建省光電照明與顯示企業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 省經信委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5 | 福建省固體表面塗層材料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材料學院 |
6 | 福建省精密製造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航空航天學院 |
7 | 福建省電鍍及表面處理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8 | 福建省精細化工產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化學化工學院 |
9 | 福建省新能源產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能源學院 |
10 | 福建省數字媒體創意與設計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軟件學院 |
11 | 福建省半導體照明與顯示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
12 | 福建省石墨烯及其他二維材料應用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石墨烯工業技術研究院 |
13 | 福建省靶點新藥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 省工信廳 | 藥學院 |
14 | 福建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 省海洋與漁業局 |
類別 | 名稱 | ||||
---|---|---|---|---|---|
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 | --- | --- | --- | --- |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 廈門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 | 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 | |
--- | --- | --- | --- |
廈門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20年12月,廈門大學圖書館館藏總量達1336萬冊。其中,紙本館藏451萬冊,電子館藏885萬冊,數據庫計170多個。紙本館藏涵蓋各個領域,哲學、語言學、歷史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管理學等方面的文獻尤其豐富,在東南亞和台灣研究的資料建設方面頗具優勢。館內還藏有大量古籍線裝書、縮微平片等資源,是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廈門大學圖書館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主要成員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CASHL)學科中心館,福建省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此外,與國內外多家大學圖書館建立館際互借和出版物交換關係,是環太平洋研究圖書館聯盟(PRRLA)成員館。教育部在此設有科技查新工作站,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此設有國家級古籍修復技藝傳習中心廈門大學傳習所,為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華技術與創新支持中心(TISC)授牌機構。
[69]
- 學術刊物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於1931年創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廈門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主要刊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1994年以來,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均居全國綜合類高校前列,先後被國內外多家核心期刊和數據庫收錄為刊源,多次被評為全國、華東地區、福建省的優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定的“中國期刊方陣”;2003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國家科技期刊百種重點期刊獎”;2006年、2008年蟬聯國家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8年榮獲“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2009年在全國高校科技期刊“三優”評比中被評為“編輯質量優秀期刊”。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2009年華東地區優秀期刊評選中獲“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2010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11年被評為“第2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2011-2012)中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70]
。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廈門大學主辦、國家教育部主管的高層次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2003年底首批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根據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發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0年版)的數據,2009年該刊在“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總被引3122頻次,複合影響因子1.692,位居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第7位。此外,根據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高校文科學報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2001-2006年做的統計報告,該刊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摘轉率,在全國文科學報中名列第一,2003-2005年三年的平均摘轉率名列第四;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2004年第五,2005年第三。先後被選為全國各種文科“核心期刊”和各種評估系統的來源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南京大學)等。在各類期刊評比中,也獲得了相應的榮譽。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舉辦的四次全國文科學報評優中,都獲得最高獎項;近年先後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
[71]
。
廈門大學學校文化
編輯廈門大學文化標誌
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定為校訓。
“自強不息”指自覺地積極向上、奮發圖強、永不懈怠。最早見於《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校徽
廈門大學校徽圖案是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確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內涵,簡要説明如下:徽標圓環上方為繁體字“廈門大學”,下方為拉丁語“廈門大學”;盾形上的三顆五角星圖案代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三才”,即所謂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類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門圖案象徵着廣納賢才、開放辦學;綬帶上的“止於至善”四字為建校初期校訓
[72]
。
校歌
歌詞 自強!自強!學海何洋洋!誰與操鑰發其藏? 鷺江深且長,致吾知於無央。 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自強!自強!人生何茫茫!誰與普渡駕慈航? |
---|
校慶日
2021年4月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廈門大學建校100週年的賀信。廈門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大學。100年來,學校秉持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打造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作出了積極貢獻。
[84]
廈門大學南方之強
陳嘉庚先生在籌辦廈門大學之時,於1920年11月發表了“籌辦廈門大學演詞”,就強調要把廈大辦成“南方之強”。但是廈門大學作為“南方之強”被廣泛瞭解,是在抗戰時內遷長汀辦學時期。1940年8月至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學業競試,廈門大學均名列第一,國民政府教育部全國通令嘉獎,廈大由此被廣泛稱譽為“南方之強”。然而,“南方之強”也並非僅指廈大的實力。“南方之強”一詞出自《中庸》。原文為:“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由此可見,校歌中的南方之強,意指一種“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的精神。意即用寬容大度來教育、對待他人,即使別人蠻橫無理也不要報復;平和而不隨波逐流,中立而不有所偏倚;國家和平安定時不改變志向,國家黑暗動盪時也能夠堅持理想和操守,至死不變。這種“南方之強”也就是廈門大學自建校起就確立的精神,一種獨立自由,寬容公正,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中庸之道
[73]
。
廈門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廈門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黨委常委 | |
校長、黨委副書記、黨委常委 | |
黨委常務副書記、黨委常委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黨委常委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黨委常委 | |
副校長 | 史大林
[142]
|
廈門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任職時間 |
---|---|
1920.12 - 1921.05 | |
1921.06 - 1937.07 | |
1937.07 - 1945.08 | |
1945.09 - 1949.10 | |
1950.05 - 1969.11 | |
1978.04 - 1982.02 | |
1982.02 - 1989.09 | |
1990.07 - 1999.04 | |
1999.04 - 2003. 05 | |
2003.05-2017.07 |
姓名 | 任職時間 |
---|---|
1952.07 -1954.12 | |
1955.01 -1969.01 | |
1972.07 -1973.01 | |
1973.02 -1984.08 | |
1984.09 -1986.07 | |
1986.07 -1989.09 | |
1989.09 -1994.04 | |
1994.04 -1996.06 | |
1996.06 -1999.04 | |
1999.04 -2006.12 | |
朱之文 | 2006.12 -2011.09 |
楊振斌 | 2012.04-2014.11 |
張彥 | 2014.11- |
廈門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屆數 | 姓名 | 姓名 |
---|---|---|
1921-1930 | ||
1931-1940 | ||
1941-1950 | ||
1951-1960 | ||
林羣
[99]
| - | |
1961-1970 | ||
1971-1980 | ||
1981-1990 | ||
張曙光 | ||
朱之文 | ||
張曦 | ||
1991-2000 | ||
何立峯
[131]
| ||
2001-2010 | ||
樊麗明 | ||
龔正 |
廈門大學校園環境
編輯廈門大學思明校區
廈門大學本部位於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
學校佔地約2500多畝,一邊是南普陀寺,一邊是海濱與胡裏山炮台,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包括羣賢樓羣、建南樓羣、芙蓉樓羣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廈門大學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75]
。
廈門大學校園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有“談情説愛在廈大”之説。廈門大學的舊建築多為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牆、琉璃頂極富特色,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築風格結合),尤其是建南大禮堂和上弦場相當宏偉。
廈門大學克立樓不遠處是嘉庚樓羣的21層行政大樓,學校始建於1921年,廈門大學將主樓建成21層含有雙關意藴。樓前就是人工造的芙蓉湖,登上21層頂樓可以向四周俯瞰,鼓浪嶼、南普陀寺、植物園、大嶝島、沿海大橋、船型橋、廈門大學職工宿舍區、學生公寓區、博士樓羣、教學區樓羣等,羣賢樓羣、建南樓羣、化學樓羣、藝術教育學院、廈門大學法學院、演武田徑場、廈門大學水庫、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陳嘉庚紀念堂和紀念碑、鍾美林廣場、圖書館、陳嘉庚與學生雕塑羣、魯迅雕像、魯迅紀念館、教師之家、學生公寓區、廈門軟件園盡收眼底
[76]
。
上弦場和建南大禮堂
廈門大學上弦場和建南大禮堂是廈大的標誌性建築。校內樓房的命名也頗有講究,如凌雲、凌峯、映雪、囊螢、羣賢、芙蓉等。
大南校門
大南校門毗鄰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大學大南片區,1921年建校時的名稱。該校門位於大南片區,進校門後的馬路為大南路,在大南校門附近還有教工宿舍樓羣。因為廈大學子簡稱大南校門為“南校門”,常讓人誤以為它朝南,實際上,它和西校門一樣,也是朝西的。2001年為迎接80週年校慶而重建。
西校門
西校門是廈門大學的主校門,建在廈大舊主樓羣賢樓羣西邊,由台胞、廈門大學名譽校友張子露先生捐贈10萬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門高7.4米,長25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採用花崗岩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兩角微微翹起的長方形為造型基調,主體對稱式構圖,上面配以浮雕,以體現校門的莊重性及文化內涵,整個造型簡潔、明快、舒展、富有現代感。
嘉庚樓羣
該樓羣以廈門大學的創辦人、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它是廈門大學建築系師生自已設計,由五個相連的樓組成,位於風景秀麗的芙蓉湖畔,是廈門大學的標誌性景觀。嘉庚樓羣的風格是西式的,以對稱性突出的頌恩樓巍巍壯觀。頌恩樓下有八個如被斜刀削了的竹子形圓柱,上面書寫着“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八個大字,這是廈大的“校訓”
[77]
。
羣賢羣樓羣
羣賢羣樓羣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廈門市五老峯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場上。該樓羣以居中建築,裝飾最考究,面積也最大,作為學校辦公樓使用,以羣賢為名。東邊為集美樓、映雪樓,西邊為同安樓、囊螢樓,建於1921-1922年,樓羣建築面積9576平方米,為陳嘉庚獨資興建廈大的主樓羣。囊螢樓、映雪樓很長時間作為學生宿舍,後來調整與同安樓、集美樓一樣做教學、科研用房。
- 該樓羣最大特色:
建南樓羣
建南樓羣是20世紀50年代初由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資、陳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會堂、成義樓、成智樓、南安樓、南光樓五幢大樓,曾是廈大頗具風格的標誌性建築羣。李光前先生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念其年久失修,遂於1994年開始陸續捐獻1630多萬元巨資,予以全面翻修,2001年廈門大學80週年校慶期間舉行了翻修竣工典禮。
魯迅紀念館
食宿條件
廈門大學所有學生公寓樓實行專業化的物業管理與服務,倡導學生民主參與、自律管理、自助服務,共同營造文明、整潔、安全、温馨的“學生之家”。學生公寓樓按相關標準建造,實現住宿功能區分,通訊、網絡入户,配用組合式傢俱及智能化用電管理等;宿舍區的洗浴、洗衣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每間學生宿舍都配備免費校園網及寬帶網接口
[79]
。
宿舍內的硬件設施齊全:宿舍按牀位分為本科生四人間或六人間、研究生二人間或四人間、博士生一人間或二人間,安裝一台獨立空調;每人配有一個帶密碼鎖的保險櫃;衞生間裏都安裝着熱水器(部分老宿舍樓如芙蓉樓宿舍內並沒有獨立的衞生間和廁所);防盜門邊裝着可視門鈴
[80]
。
廈門大學擁有專門從事餐飲管理服務的廈門大學後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承擔着校本部師生的日常用餐服務
[81]
。學校食堂免費供應米飯,教學樓和圖書館提供免費純淨水,宿舍園區內提供免費開水,並有洗衣機。學校內只有芙蓉餐廳三樓還有蔡清潔樓接受現金用餐,為遊客提供方便
[79]
。
廈門大學翔安校區
廈門大學德旺圖書館坐落於翔安校區主樓羣三號樓,正對主校門,居全校區之中央位置,外觀宏偉壯麗氣勢磅礴,充分融合了中西方建築文化的精華,既體現了嘉庚建築風格的氣質與內涵,又與思明校區圖書館和漳州校區圖書館遙相呼應,共同構成廈門大學圖書館的完整體系。
[109]
廈門大學翔安校區佘明培游泳館位於校區的北部,南面是教學區,東、西面為學生宿舍區,可為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體育鍛煉場所,是校區重要的體育設施。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由廈大全資設立,是廈大的海外直屬分校,坐落於馬來西亞,校園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為47萬平方米,廈門大學時任校長張榮表示,這是馬來西亞最美麗的校園,也是馬來西亞建設標準最高的校園,被譽為“一帶一路”上的璀璨明珠。
[104]
[106]
海外分校相當於思明本部的三分之一大,建築沿用嘉庚建築風格,與廈門大學在中國的三個校區的建築風格保持一致,是個迷你版的廈大思明校區本部校區。海外分校建有與本部同樣的陳嘉庚銅像、廈大校歌石,也擁有與本部同名的芙蓉湖、芙蓉橋等景,校舍一樣以羣賢、芙蓉、博學、凌雲命名,嘉庚建築風格的圖書館等。校園包括百姓大樓等五棟教學樓、學生活動中心、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音樂廳及水上音樂廣場等。
[108]
[111]
廈門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
2020年12月 | |
2021年9月7日 | |
2022年2月 | |
2022年2月 | |
2022年5月 | |
2022年5月24日 | |
2022年8月 | |
2023年2月 | |
2023年7月24日 | |
2023年8月 |
- 參考資料
-
- 1.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官網
- 2. 記者手記:走進中國最美大學——廈大初體驗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19-01-05]
- 3. 機構概況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官網
- 4.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5]
- 5. 兩院院士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1-29]
- 6. 薩本棟接長廈大 .廈門大學網上展館[引用日期2016-02-03]
- 7. 廈門大學校史展 .廈門大學網上展館[引用日期2020-09-29]
- 8. 洪永宏.廈門大學校史(第一卷).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 9.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介紹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19-11-27]
- 10. 歷史沿革 .中國高校庫[引用日期2012-08-25]
- 11. 廈門大學 .福建省地情資料庫[引用日期2014-06-09]
- 12. 未工力主編.廈門大學校史(第二卷).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 13. 首批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14. 廈門大學校史館 .廈門大學文化展覽館[引用日期2014-06-09]
- 15.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16]
- 16. 關於公佈2007年度經教育部備案的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學校學生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1-27]
- 17. 2010年,學校成為全國19所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985工程”大學之一。 .廈門大學招生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6-09]
- 18. 教育部福建省和廈門市政府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 .官網[引用日期2016-05-28]
- 19.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 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11-09[引用日期2019-06-09]
- 20. 教育部辦公廳 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室關於 公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6-09]
- 21.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 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引用日期2018-12-10]
- 22. 市政府與廈大共建醫學院 廈門大學醫學院董事會昨日舉行 .官網[引用日期2016-05-28]
- 23.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 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3-10-07[引用日期2019-06-09]
- 24. 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02-11]
- 25.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2019-03-31[引用日期2019-04-06]
- 2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4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國教育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2-25]
- 27. 2016年新年獻辭 .官網[引用日期2016-02-05]
- 28. 權威發佈:“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網資訊 [引用日期2017-09-21]
- 29.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11]
- 30.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所高校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8-05-05]
- 31.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03-15[引用日期2019-06-08]
- 32. 廈門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成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8-10-03]
- 33. 我校獲批建設“國家天元數學東南中心”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2-09]
- 34. 廈門大學兩岸金融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2-07]
- 35. 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新增8所共建高校 蘭州大學位列其中 .絲路明珠網[引用日期2018-08-04]
- 36. 獲批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 .合肥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8-08-06]
- 37. 中外合辦!“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獲批,2020年開始招生 .青塔[引用日期2019-12-29]
- 38. 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成立大會在西安成功召開 .人工智能信息網[引用日期2019-10-02]
- 39. 社會與人類學院揭牌成立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4-02]
- 40. 文科資深教授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1-29]
- 41. 國家級教學名師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1-29]
- 42. 廈門大學年度報告(2013)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4-06-10]
- 43. 流動站介紹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9-04-06]
- 44.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 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2-14]
- 45.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於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和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評審結果的公示 .福建省人民政府.2012-11-05[引用日期2014-06-09]
- 46.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揭曉,我校7個一級學科進入A類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2017-12-29[引用日期2019-05-01]
- 47. 廈門大學共1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19]
- 48.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3-06-25]
- 49. 廈大學子首獲世界芭蕾舞比賽金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3-27]
- 50.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4-06-10]
- 51. 國家級精品課程 .廈門大學精品課程建設網[引用日期2014-06-10]
- 52. “海洋科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入選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 .廈門大學新聞網.2010-09-15[引用日期2014-06-10]
- 53. 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獲評為“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6-10]
- 54. 廈門大學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廈門大學招生辦公室.2018-06-01[引用日期2019-06-04]
- 55. 我校9個工科專業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廈門大學教務處.2013-11-01[引用日期2014-06-10]
- 5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 典型案例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8-26]
- 57.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協議書籤字儀式舉行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1-03]
- 58. 附屬醫院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9-01-03]
- 59. 馬來西亞副總理阿卜杜拉·巴達維蒞臨廈門大學參觀訪問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60. 新加坡副總理賈古瑪訪問我校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61. 韓國前總理李洪九率代表團一行訪問我校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62.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訪校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63. 我校敦聘英國前副首相彭仕國閣下為“名譽教授”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64. 于偉國會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一行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3-15]
- 65. 塔吉克斯坦總統獲聘廈大名譽教授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3-15]
- 66.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12-02]
- 67.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中國[引用日期2020-06-17]
- 68. 國家級平台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4-06-09]
- 69. 關於我們 .廈門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4-06-09]
- 70.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簡介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引用日期2014-06-09]
- 71.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簡介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引用日期2014-06-09]
- 72. 校訓、校徽、校歌 .廈門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2-08-25]
- 73. 2017年廈門大學新生學業導航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7-09-15]
- 74. 現任領導 .廈門大學
- 75. “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公佈 “廈門大學舊址”入選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2-24]
- 76. 廈門大學校園風光1 .網大.2012-03-07[引用日期2012-09-05]
- 77. 暑期帶你校園遊——廈門大學 組圖3 .新華網.2010-08-04[引用日期2012-09-12]
- 78. 暑期帶你校園遊——廈門大學組圖 4 .新華網.2010-08-04[引用日期2012-09-13]
- 79. 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十) .中國風景園林網.2012-03-02[引用日期2012-08-28]
- 80. 廈大宿舍緊張騰出部分教師公寓 新生住豪華海景房 .廈門網.2010-08-28[引用日期2012-08-30]
- 81. 廈門大學食宿條件 .高校庫[引用日期2012-09-15]
- 82.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國辦發〔2020〕51號)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0-12-25]
- 83. 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06]
- 84. 習近平致廈門大學建校100週年的賀信 .國務院辦公廳[引用日期2021-04-06]
- 85. 學校標識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04-07]
- 86. 學校師資隊伍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12-31]
- 87.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7]
- 88.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22-01-18]
- 89. 我校聯合發起成立海西醫學聯盟 .福建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2-01-18]
- 90. 由五所高校共同發起,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成立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1-18]
- 91.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雙千計劃”實施情況座談會成功舉辦-廈門大學法學院 .廈門大學法學院[引用日期2022-01-19]
- 92.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1-19]
- 93.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微信公眾平台[引用日期2022-02-14]
- 94. 廈門大學六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台海網[引用日期2022-02-15]
- 95. 恭喜泉州這些高校入列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16]
- 96. 張榮任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宗益任校長 .界面新聞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01]
- 97. 公示!福建青年五四獎章、“兩紅兩優”擬表彰名單來了 .微信[引用日期2022-04-27]
- 98. 福建“五四”表彰名單揭曉!為青春最美的模樣點贊 .福建發佈[引用日期2022-05-08]
- 99. 院士名單與簡介 .中國科學院學部[引用日期2022-05-09]
- 100. 11家!福建公佈這項綜合試點單位 .福建日報[引用日期2022-05-28]
- 101. 學校簡介-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6]
- 102. 尹力會見馬來西亞外長希沙慕丁 .福建省政府官網[引用日期2022-06-16]
- 103.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訪華 我校馬來西亞分校獲點贊-廈門大學新聞網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6]
- 104. 21世紀經濟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廈大校長張榮:廈大如何建設“雙一流”大學-廈門大學新聞網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6]
- 105. 教育部對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9016號建議的答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國教育部官網[引用日期2022-06-16]
- 106. 亮點解讀!為什麼選擇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 .廈大馬校招辦[引用日期2022-06-16]
- 107. 學校簡介-廈門大學漳州校區 .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引用日期2022-06-16]
- 108. 校園地圖服務系統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6]
- 109. 本館簡介-廈門大學德旺圖書館 .廈門大學德旺圖書館[引用日期2022-06-16]
- 110.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2022年招收中國本科學生簡章-廈門大學招生網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6]
- 111. 海西晨報:李克強贊廈大馬來分校 稱其現中馬人文交流水平-廈門大學新聞網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6-17]
- 112. 報考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你需要知道這些 .廈大馬校招辦[引用日期2022-06-21]
- 113. 省級平台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8-04]
- 114. 國家高端智庫 .廈門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引用日期2022-08-04]
- 115. 教育部文科重點研究基地 .廈門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引用日期2022-08-04]
- 116. 廈門大學2019年度成果彙總 .廈門大學科學技術處[引用日期2022-08-04]
- 117.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22-08-04]
- 118. 部級平台 .廈門大學科學技術處[引用日期2022-08-04]
- 119. 表彰名單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2-08-09]
- 120. 新研究為研發新冠預防藥物打下基礎-中國科技網 .其他.2022-09-12
- 121. 化學、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經濟學入選教育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廈門大學新聞網.2020-09-21[引用日期2022-09-21]
- 122. 教育部公佈第三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9-21]
- 123. 2021-2022學年本科教學基本情況 .廈門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3-02-08]
- 124. 廈門大學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學科目錄(2021年) .廈門大學.2021-06-30[引用日期2022-10-14]
- 125. 教育部網站介紹我校教育數字化改革發展成效 .廈門大學.2022-10-01[引用日期2022-10-14]
- 126. 核能供暖再添一地,有何優勢?離我們還有多遠? .中新網.2022-11-08[引用日期2022-11-08]
- 127.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撤銷 .新福建.2022-11-15[引用日期2022-11-15]
- 128. 學校簡介 .學校簡介-廈門大學嘉庚學院.2022-04-02[引用日期2022-12-24]
- 129. 校區介紹-廈門大學漳州校區 .廈門大學漳州校區.2022-03-24[引用日期2022-12-24]
- 130. 漳州校區總體規劃 .廈門大學基建處.2003-10-01[引用日期2022-12-24]
- 131. 何立峯簡歷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2-05]
- 132. 廈門大學2022年本科招生章程 .廈門大學招生網[引用日期2023-02-08]
- 133. 廈門大學2022年本科專業設置 .廈門大學教務處[引用日期2023-02-08]
- 134. 2021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揭曉!廈門多項成果獲一等獎 .廈門日報.2023-02-08[引用日期2023-02-08]
- 135.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5-07]
- 136. 關於高水平公共衞生學院建設高校名單的公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5-07]
- 137.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5-08]
- 138. 人才培養 .廈門大學招生網[引用日期2023-05-08]
- 139. 政策解讀 .廈門大學招生網[引用日期2023-05-09]
- 140. 廈門大學新增一名70後副校長 .環球網[引用日期2023-07-05]
- 141. 第四屆中國人工智能大賽成果發佈 .中國青年報.2023-08-06[引用日期2023-08-06]
- 142. 廈門大學迎新副校長 .東南網[引用日期2023-08-20]
- 143. 我校通過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認證 .廈門大學新聞網.2023-07-31[引用日期2023-08-20]
- 144. 廈門大學福州校區來了! .觀八閩.2023-08-21[引用日期2023-08-21]
- 145. 中關村二小等32所在京學校入選!全國健康學校建設名單公佈 .京報網[引用日期2023-10-04]
- 146. 重磅!廈門大學新增3位院士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11-22]
- 147. 廈門大學副校長周大旺,進京履新教育部 .白鷺洲知政.2023-11-23
- 148. 廈門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校長張宗益盼重塑全球輿論生態、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敍事體系 .百家號.2023-11-26
- 149.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2022年招收中國本科學生簡章 .廈門大學招生網[引用日期2023-11-28]
- 150. 福建省文化和旅遊研究聯盟成立 .百家號.2023-12-01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