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Xiamen University),簡稱廈大(XMU),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副部級綜合性研究型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福建省和廈門市重點共建高校,位列國家“雙一流”、
[128]
“211工程“、“985工程”,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入選國家“2011計劃”、“珠峯計劃”、“強基計劃”、“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125]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
[126]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71]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是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聯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122]
牽頭髮起高校,中歐商校聯盟、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創始會員,大學通識教育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海西醫學聯盟
[123]
、中國高校自貿區研究聯盟
[124]
成員。
[1]
廈門大學由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於1921年創辦,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華僑創辦的大學,國內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學之一,是首個在海外建設獨立校園的大學,早期建築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被譽為“南方之強““中國最美大學”。
[2-3]
- 中文名
- 廈門大學
- 外文名
- Xiamen University
- 簡 稱
- 廈大(XMU)
- 創辦時間
- 1921年4月6日
- 創辦人
- 陳嘉庚
- 辦學性質
- 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
- 綜合類
- 學校特色
-
雙一流(2017年、2022年)
[127]
211工程(1997年)
985工程(2001年)
111計劃(2006年)
2011計劃(2014年) - 主管部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 現任領導
- 張宗益(校長) [130]
- 專職院士數
- 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 [6] [117]
- 本科專業
- 99 [114]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6個
[5]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9個 [5]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7個
[5]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5]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32個 [5]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5個
二級學科9個(不含一級學科覆蓋)
- 院系設置
- 經濟學院 管理學院 法學院 新聞傳播學院 信息學院等29個學院
- 校 訓
- 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 校 歌
- 《廈門大學校歌》
- 校慶日
- 4月6日
- 地 址
-
思明校區: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思明南路422號(361005)
翔安校區: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翔安南路(361102)
漳州校區:福建漳州招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濱大道300號(363105)
馬來西亞分校:馬來西亞雪蘭莪州雪邦沙叻丁宜(43900) - 院校代碼
- 10384
- 主要獎項
-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十二五)
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十二五)
2013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第五、六、七屆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2014年) - 知名校友
-
陳景潤
余光中
張高麗
盧嘉錫
張存浩 展開 - 佔地面積
- 9700 畝
廈門大學歷史發展
編輯- 私立廈門大學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範(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
至1930年,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
1936年合併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 國立廈門大學
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11月間,學校定出遷汀計劃;12月24日,開始遷移;於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達。5月間,廈門大學校舍被被日寇炸燬。在閩西長汀期間,師生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教學,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在1940年和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的學業競賽中,廈門大學參賽學生連續兩屆蟬聯第一。
[8]
1944年5月,薩本棟校長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由理學院院長汪德耀教授任代理校長。
[8]
抗日戰爭勝利時,廈門大學設置文、理工、法、商4個學院,中國文學、外國文學、歷史、教育、數理、化學、生物、土木工程、機電工程、航空工程、政治、經濟、法律、銀行、會計15個系;學生從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12月,廈門大學在廈門鼓浪嶼先行上課,成為全國最早在收復的淪陷區復課的大學。
[8]
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復員廈門期間,學校調整院系及學科設置,理工學院分設為理學院、工學院,除1946年7月創辦中國第一個海洋學系外
[8]
,還將機電工程學系分為機械、電機兩個系;商學院增設國際貿易學系;法律學系增設司法組;學生增至1600多人。
至1948年,廈門大學發展為5個學院、18個系,設有文學院(中國文學系、外國語文學系、歷史學系、教育學系)、理學院(數理系、化學系、生物學系、海洋學系)、工學院(土木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航空工程學系)、法學院(法律學系、政治學系、經濟學系)、商學院(銀行學系、會計學系、國際貿易學系),還設有海洋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歷史研究所、心理實驗室等研究所(室)。
[8]
- 廈門大學
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併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校址在福州市),原私立福建學院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併入廈大。
廈門大學院系調整狀況如下:
1:山東大學:1952年,廈大理學院海洋系師生轉入山大組建山東大學海洋系。
2:中國海洋大學:山大1958年遷往濟南時將海洋繫留在了青島,後發展成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3:浙江大學:1952年,廈大電機、土木、機械三個系各一部分併入浙大。
4:東南大學:1952年,廈大工學院的機械和電機兩系以及南京大學、金陵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組建成南京工學院,即後來的東南大學。
6:南京大學:1952年,廈大俄語專業合併到南京大學外文系,俄語專業的學生也轉到該校外文系學習。
8:上海財經大學:1953年的全國院系調整,廈大商學院企業管理系被調整到上海財政經濟學院。
9:同濟大學:1952年,廈大土木建築幾十名師生調入同濟大學。
10:內蒙古大學: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廈大,中山五校為主,國內十餘所著名高校(包括清華、南開等)共同創建內蒙古大學。
12:華東政法大學:1952年,廈大政法學院(包括政治、法律兩系)歸併入華東政法學院(今華東政法大學)。
15:福州大學:為創立福大,廈大支援物理系數十名教師,化學系2/3,數學系3/4,相當於分出一半理科。
17:福建農林大學:農學院與福州大學農學院合併組建福建農學院。
18:福建師範大學:1954年,文學院教育系併入福建師範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系所設置為:中文系、外文系、歷史系、經濟系、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生物系、馬列主義教研室、體育教研室、華僑函授部、南洋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化學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
[8]
,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文化大革命”期間,廈門大學下放給福建省革命委員會領導,大批幹部、教師被下放農村,有一部分充任中學教師,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
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
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範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
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係調入廈門水產學院。
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 ”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2004年,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
[15]
2006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立項名單;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
[16]
2010年,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珠峯計劃)。
[18]
2012年,學校成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於2016年正式辦學。
[20-21]
2013年6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7月,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10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月,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大學醫學院協議。
[24-27]
2014年,學校牽頭的兩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8-29]
2015年4月6日,學校整合航空系、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學科組建成立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30-31]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31-32]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33]
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廈門大學位列其中。8月,中國衞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正式批覆,同意成立廈門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由學會與廈門大學共建。12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發文公佈,依託廈門大學建設國家天元數學東南中心;廈門大學兩岸金融發展研究中心於2018兩岸企業家峯會年會上揭牌成立。
[34-39]
2019年3月,學校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人類學研究所組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9月,廈門大學成為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單位。12月,廈門大學與英國創意藝術大學合辦的“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獲教育部批准設立。
[40-42]
2020年9月20日,加入海西醫學聯盟
[43]
。9月27日,加入健康扶貧聯盟
[44]
。9月29日,成為全國高校海洋類學術期刊聯盟理事單位。
[45]
10月10日,廈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46-47]
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範高校。
[48]
11月,被教育部確定為第二批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單位。
[49]
11月26日,廈門大學召開電影學院建設諮詢專家委員會會議,邀請業界知名人士和著名學者,為該校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電影學院籌建工作建言獻策。
[50]
廈門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廈門大學硬件設施
截至2020年12月,學校佔地9700多畝,其中思明校區位於廈門島南端,佔地近2600畝,漳州校區佔地2500多畝,翔安校區佔地3600多畝,馬來西亞分校約900畝,校舍建築總面積220多萬平方米,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總量451萬冊、電子圖書885萬冊,固定資產總值126億元,儀器設備總值46億元;擁有10家附屬醫院。校園高速信息網絡是CERNET2的核心節點之一。
[28]
廈門大學機構設置
人文與藝術學部 (文學部) | 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 |
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 | ||
英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法語語言文學系 | ||
美術系、音樂系、設計系 | ||
華文系 | ||
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 | 設計系 | |
社會科學學部 (社科學部) | 經濟學系、統計系、財政系、金融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 |
會計學系、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級經理教育中心(EMBA項目)、財務學系、市場學系 | ||
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 ||
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聯合教育中心 、 物流與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中心 | ||
政治學系、公共管理系、社會學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 ||
教育學公共教學部、教師教育部 | ||
自然科學學部 (理學部) | 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數學系、概率與數理統計系 | |
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部分) | 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 |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部分) | 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 | |
工程技術學部 (工學部) | 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部分) | 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
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學部分) | 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 | |
廈門大學信息學院 | ||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 ||
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規劃系 | ||
飛行器系、動力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儀器與電氣系、自動化系 | ||
電子科學系、電子工程系 | ||
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醫學部) | 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科學系、農業生物技術系 | |
藥學系 | ||
臨牀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眼視光系 | ||
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地學部) | 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物理海洋學系、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地質海洋學系 | |
附屬醫院
廈門大學附屬福州第二醫院 | ||
廈門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 |
廈門大學附屬翔安醫院(直屬) |
廈門大學師資力量
學校共有兩院院士32人(含雙聘院士18人)(2021年12月數據),文科資深教授1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簡稱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10人次,“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9人、青年學者2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8人
[117]
,國家級教學名師6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簡稱“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5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8人、教學名師1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6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135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8人;國家創新研究羣體1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9個。
[117]
[121]
院士姓名 | 類別 | 院士姓名 | 類別 | 院士姓名 | 類別 |
專職 | 專職 | 專職 | |||
專職 | 專職 | 專職 | |||
專職 | 專職 | 專職 | |||
專職 | 專職 | 專職 | |||
專職 |
文科資深教授:潘懋元
[5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固體物理表面化學研究、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機制、團簇化學、腫瘤生長和抑制相關傳導的調控、界面電化學
教育部創新團隊:海洋生物地球化學過程和機制、腫瘤發生的分子機理、複雜體系的計算化學、傳染病診斷和疫苗研究、海洋環境生理與毒理學研究、碳資源高效利用的催化基礎、核受體腫瘤分子靶點與藥物開發、雜環化學、譜學分析
[56]
廈門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4月6日,學校建有思明校區、漳州校區、翔安校區和馬來西亞分校,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33個學院(直屬系)和16個研究院,形成了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12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體系。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設有32個博士後流動站;3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6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自主設置二級交叉學科;2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9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22年,教育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共6個學科入選國家公佈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5]
- 博士後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1個)
社會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中國語言文學、理論經濟學、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物理學、教育學、考古學、中國史、海洋科學、生物學、新聞傳播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公共管理、化學工程與技術、生態學、信息與通信工程
[57]
- 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7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戲劇與影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控制科學與工程
專業博士學位點(1個)
教育博士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6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中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戲劇與影視學、音樂與舞蹈學、美術學、藝術學理論、設計學、民族學、天文學
專業碩士學位點(24個):金融碩士、應用統計碩士、税務碩士、國際商務碩士、保險碩士、資產評估碩士、審計碩士、法律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建築學碩士、工程碩士(機械工程、儀器儀表工程、材料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化學工程、項目管理、物流工程、航空工程)、臨牀醫學碩士、公共衞生碩士、藥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工程管理碩士、藝術碩士
[58]
- 重點學科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6個)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5個)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化學、海洋科學、工商管理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不含一級學科覆蓋)(9個)
國際法學、高等教育學、專門史、基礎數學、凝聚態物理、動物學、水生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環境科學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17個)
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物理學、生態學、統計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基礎醫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46個)
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教育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考古學、中國史、世界史、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統計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件工程、基礎醫學、臨牀醫學、公共衞生與預防醫學、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
[56]
[60-61]
- 學科排名
據ESI數據庫2019年3月公佈的統計結果顯示,廈大共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分別是: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臨牀醫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與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數學、農學、社會科學總論、計算機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微生物學、藥理與毒理學、地學、物理學,其中化學進入全球1‰。
[63]
廈門大學教學建設
2017年3月,第2屆世界芭蕾舞比賽在日本東京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124名選手參賽,廈門大學副教授李娜攜其學生歐鋭代表廈門大學參加該賽事。歐鋭憑藉原創獨舞作品《萌動》獲得現代芭蕾舞成年組金獎,李娜獲教師獎。
[65]
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金融學、行政管理、經濟學、財政學、物理學、英語、法學、歷史學、海洋科學、化學、生物科學、統計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廣告學
[66]
國家級精品課程:分析化學、政策科學、結構化學、國際經濟法、審計學、財政學、物理化學、無機化學、現代生物學實驗、海洋浮游生物學實驗、人力資源管理、國家税收、統計學、金融工程、綜合化學實驗、中國古代史、高等代數、材料化學導論、動物生物學、聲學基礎
[67]
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化學、生物學、海洋科學、數學、經濟學、歷史學
廈門大學 | 景潤拔尖班——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臨牀醫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科學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飛行器動力工程、建築學
[71]
廈門大學國際交流
廈門大學已與境外240多所高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與近50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開展實質性交流合作。積極參與漢語國際推廣工作,已與北美洲、歐洲、亞洲、非洲等地區的大學合作建立了15所孔子學院,並獲批建設“孔子學院院長學院”。在對台交流方面,學校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難以替代的人文優勢,已成為台灣研究的重鎮和兩岸學術、文化交流的前沿。
[75]
馬來西亞總理阿普杜拉·巴達維
[76]
、新加坡副總理賈古瑪
[77]
、韓國前總理李洪九
[78]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
[79]
、英國前副首相彭仕國
[8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喬治·理查茲
[81]
、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總統拉赫蒙
[82]
、新西蘭總理羅伯特·馬爾登
[83]
、馬來西亞上議院議長敦·澳馬爾·翁毓麟
[83]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
[83]
、民主柬埔寨主席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
[83]
、馬耳他總統阿加塔·巴巴拉女士
[83]
、泰國王儲瑪哈哇集拉隆功
[83]
、玻利維亞副總統兼國會主席路易斯·奧西奧·聖西內斯
[83]
等相繼參觀訪問了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社會評價
2019年3月,廈門大學共有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總數在中國大陸高校中列第11位。
[63]
廈門大學學術科研
編輯廈門大學建設成果
“十二五”期間,學校在《科學》、《自然》、《細胞》及其子刊等國際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1項;1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項成果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1項成果獲中國專利金獎;共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7項,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10項;32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六屆、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其中一等獎3項。2017年,學校科研經費突破14億元
[28]
。
在2010年全球最著名的兩大科技期刊之一的《Nature》發佈的《自然出版指數2010中國》(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0 China)這份報告中,廈門大學科研實力位居國內所有科研機構第9名
[89]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發佈的《自然出版指數2011—中國》報告顯示,廈門大學位列中國十大科研機構的第六位
[90]
。
廈門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學校設有200多個研究機構,其中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牽頭單位),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研究院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5個。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是福建省內僅有的兩個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之一。
學校還設有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廈門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廈門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廈門大學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廈門國際法高等研究院、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廈門大學海峽兩岸發展研究院、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薩本棟微米納米科學技術研究院、廈門大學生物仿生及軟物質研究院、海洋與海岸帶發展研究院等14個研究院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等科研平台。
- 國家重點實驗室
固體表面物理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細胞應激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子疫苗學與分子診斷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天然產物源靶向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源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譜學分析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濱海濕地生態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高性能陶瓷纖維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計量經濟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
- 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研究機構
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廈門大學海外華文教育研究所、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會計發展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中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研究所、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所、廈門大學高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化學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物理化學研究所、教育部寄生動物學研究室(廈門大學)、教育部細胞生物學研究室(廈門大學)、廈門大學亞熱帶海洋研究所、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國家農村社會保險研究中心(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委託)、分子診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92-93]
- 廈門時代新能源研究院
廈門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7年12月,廈門大學圖書館共有紙本館藏總量525.45萬冊,,電子圖書館藏為562.61萬冊,電子期刊72萬冊,合計館藏總量1160.06萬冊,在國內各類圖書館中名列前茅。
文獻收藏涉及各學科領域,尤以哲學、管理學、政治學、法學、經濟學、語言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海洋學、機械與電子工程、計算機科學等學科領域的文獻更為系統,在東南亞研究和台灣研究的資料建設方面具有特色優勢。館內還擁有大量的古籍線裝書、光盤、錄音(像)帶、縮微平片等資源,是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圖書館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中主要的成員館之一,福建省文獻信息服務中心,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學科中心之一,與15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大學圖書館建立有館際互借和出版物交換關係,教育部在圖書館設有科技查新工作站
[94]
。
- 學術刊物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於1931年創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廈門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雙月刊),是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主要刊載自然科學各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自然科學基礎理論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方面的學術論文。1994年以來,被引頻次及影響因子均居全國綜合類高校前列,先後被國內外多家核心期刊和數據庫收錄為刊源,多次被評為全國、華東地區、福建省的優秀科技期刊。2001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定的“中國期刊方陣”;2003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國家科技期刊百種重點期刊獎”;2006年、2008年蟬聯國家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8年榮獲“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2009年在全國高校科技期刊“三優”評比中被評為“編輯質量優秀期刊”。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2009年華東地區優秀期刊評選中獲“第四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獎”。2010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11年被評為“第2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1年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報告》(2011-2012)中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95]
。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是廈門大學主辦、國家教育部主管的高層次的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刊物,2003年底首批入選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根據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發佈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人文社會科學·2010年版)的數據,2009年該刊在“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總被引3122頻次,複合影響因子1.692,位居全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的第7位。此外,根據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高校文科學報論文統計與分析課題組”2001-2006年做的統計報告,該刊1998-2002年五年的平均摘轉率,在全國文科學報中名列第一,2003-2005年三年的平均摘轉率名列第四;其中2001年第二,2002年第一,2003年第二,2004年第五,2005年第三。先後被選為全國各種文科“核心期刊”和各種評估系統的來源期刊,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選用期刊”(南京大學)等。在各類期刊評比中,也獲得了相應的榮譽。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學會舉辦的四次全國文科學報評優中,都獲得最高獎項;近年先後被評為“華東地區優秀期刊”、“首屆福建省十佳期刊”
[96]
。
廈門大學學校文化
編輯廈門大學文化標誌
自強不息 止於至善
1921年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即把“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定為校訓。
校徽
校徽圖案是陳嘉庚先生創辦廈門大學時確定和沿用的,其特定的內涵,簡要説明如下:徽標圓環上方為繁體字“廈門大學”,下方為拉丁語“廈門大學”;盾形上的三顆五角星圖案代表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三才”,即所謂天然中精神的、宇宙的、人類的三大元素;盾形中心的城及城門圖案象徵着廣納賢才、開放辦學;綬帶上的“止於至善”四字為建校初期校訓
[98]
。
校歌
歌詞
自強!自強!學海何洋洋!誰歟操鑰發其藏?
鷺江深且長,致吾知於無央。
吁嗟乎!南方之強!吁嗟乎!南方之強!
自強!自強!人生何茫茫!誰歟普渡架慈航?
校慶日
2021年4月6日,習近平致廈門大學建校100週年的賀信。廈門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傳統的大學。100年來,學校秉持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的立校志向,形成了“愛國、革命、自強、科學”的優良校風,打造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中華文化海外傳播作出了積極貢獻。
[115]
廈門大學南方之強
陳嘉庚先生在籌辦廈門大學之時,於1920年11月發表了“籌辦廈門大學演詞”,就強調要把廈大辦成“南方之強”。但是廈門大學作為“南方之強”被廣泛瞭解,是在抗戰時內遷長汀辦學時期。1940年8月至1941年,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行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大學生學業競試,廈門大學均名列第一,國民政府教育部全國通令嘉獎,廈大由此被廣泛稱譽為“南方之強”。然而,“南方之強”也並非僅指廈大的實力。“南方之強”一詞出自《中庸》。原文為:“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由此可見,校歌中的南方之強,意指一種“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國有道,不變塞焉;國無道,至死不變”的精神。意即用寬容大度來教育、對待他人,即使別人蠻橫無理也不要報復;平和而不隨波逐流,中立而不有所偏倚;國家和平安定時不改變志向,國家黑暗動盪時也能夠堅持理想和操守,至死不變。這種“南方之強”也就是廈門大學自建校起就確立的精神,一種獨立自由,寬容公正,自強不息,堅韌不拔的中庸之道
[99]
。
廈門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廈門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常務副書記 | 林東偉
[131]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廈門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任職時間 | 備註 |
---|---|---|
1920.12 - 1921.05 | 教授 | |
1921.06 - 1937.07 | 教授 | |
1937.07 - 1945.08 | 教授 | |
1945.09 - 1949.10 | 教授 | |
1950.05 - 1969.11 | 教授 | |
1978.04 - 1982.02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1982.02 - 1989.09 | 中科院院士 | |
1990.07 - 1999.04 | 教授 | |
1999.04 - 2003. 05 | 教授 | |
2003.05-2017.07 | 教授 |
姓名 | 任職時間 | 備註 |
---|---|---|
1952.07 -1954.12 | 教授 | |
1955.01 -1969.01 | 教授 | |
1972.07 -1973.01 | 軍隊代表(副軍級) | |
1973.02 -1984.08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1984.09 -1986.07 | 代理書記,福建省政協常委 | |
1986.07 -1989.09 | 教授 | |
1989.09 -1994.04 | 中共中央委員,教授 | |
1994.04 -1996.06 | 福建省社科聯副主席 | |
1996.06 -1999.04 | 教授 | |
1999.04 -2006.12 | 研究員,福建省政協常委 | |
朱之文 | 2006.12 -2011.09 | 副研究員 |
楊振斌 | 2012.04-2014.11 | 研究員 |
張彥 | 2014.11- | 教授 |
廈門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屆數 | 姓名 | 介紹 | 姓名 | 介紹 |
1921-1930 | 人類學家 | 中科院院士 | ||
經濟學家、翻譯家 | 中科院資深院士、肄業 | |||
1931-1940 |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 中科院院士 | ||
全國政協常委 | 新加坡廣播局主席 | |||
經濟學家 | 生物學家、山東省政協副主席 | |||
中科院資深院士 | 歷史學家 | |||
1941-1950 | 詩人、肄業 | 中科院院士 | ||
中科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 | |||
中科院院士、肄業 | 美國工程院院士 | |||
菲律賓華人企業家 | 香港亞洲電視主席 | |||
全國政協副主席、肄業 | 中科院院士 | |||
教育學家 | 會計學家 | |||
歷史學家 | 廣東省副省長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歷史學家 | 中科院院士 | |||
1951-1960 | 歷史學家 | 中科院院士 | ||
中科院院士 | 中科院院士、肄業 | |||
廈門市政協主席 | 中國銀行副董事長 | |||
中船重工副總經理 | 廈門大學黨委書記 | |||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 中科院院士 | |||
經濟學家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經濟學家 | |||
1961-1970 | 文學家 | 中科院院士 | ||
中央政治局常委 | 中科院院士 | |||
福建省副省長 | 福建省副省長 | |||
1971-1980 | 中國銀行行長 | 建發集團董事長 | ||
教育部副部長 | 廈門市政協主席 | |||
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 | 廈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 |||
1981-1990 | 香港交易所總裁 | 中國銀聯總裁 | ||
民生銀行董事長 | 興業銀行行長 | |||
海通證券董事長 | 畢馬威全球執行副總裁 | |||
新華人壽副總裁 | 國台辦副主任 | |||
國家統計局局長 | 張曙光 | 澳門城市大學校長 | ||
朱之文 | 教育部副部長 | 中科院院士、福建政協副主席 | ||
中科院院士、政協常委 | 張曦 | 香港駿華投資集團主席 | ||
歷史學家、中山大學書記 | 政治學家、中央編譯局副局長 | |||
國務院僑辦黨組書記 | 經濟學家 | |||
社會學家 | 中科院院士 | |||
福建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 美國工程院院士 | |||
1991-2000 | 廈門國貿集團董事長 | 寶龍集團執行總裁 | ||
德邦物流董事長 | 鳳凰衞視副總裁 | |||
全國政協副主席 | 福耀玻璃總經理 | |||
福建省委書記 | 香港中聯辦主任 | |||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 | 中台辦、國台辦副主任 | |||
2001-2010 | 中國國際期貨副董事長 | 海南省委書記 | ||
北京銀行行長 | 樊麗明 | 山東大學校長 | ||
龔正 | 山東省省長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長 |
廈門大學校區分佈
編輯廈大本部包括:廈大老校地址,海韻教學區,廈大學生公寓,海濱教學區。
廈門大學翔安校區位於廈門市翔安區新店鎮,北依香山山脈、南臨翔安南路,距思明校區34公里。總建築面積115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佔地總面積3645畝,比廈大校本部還要大。校區現已投入使用100多萬平方米,預計到2021年,將有超過3萬名的廈大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在這裏學習
[102]
。
2014年10月17日,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破土動工,標誌着中國第一所海外大學正式誕生。廈大馬來西亞分校位於首都吉隆坡西南45公里,在校生總規模1萬人,包括本科生、碩士、博士三個教育層次,生源以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國家為主,教師則採用全球招聘方式。
[103]
廈門大學校園環境
編輯學校佔地約2500多畝,一邊是南普陀寺,一邊是海濱與胡裏山炮台,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包括羣賢樓羣、建南樓羣、芙蓉樓羣以及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在內的廈門大學早期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104]
。
廈門大學校園有芙蓉湖、情人谷水庫等景點,有“談情説愛在廈大”之説。廈門大學的舊建築多為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所建,清水牆、琉璃頂極富特色,被喻為“穿西裝、戴斗笠”(比喻中西建築風格結合),尤其是建南大禮堂和上弦場相當宏偉。
廈門大學克立樓不遠處是嘉庚樓羣的21層行政大樓,學校始建於1921年,廈門大學將主樓建成21層含有雙關意藴。樓前就是人工造的芙蓉湖,登上21層頂樓可以向四周俯瞰,鼓浪嶼、南普陀寺、植物園、大嶝島、沿海大橋、船型橋、廈門大學職工宿舍區、學生公寓區、博士樓羣、教學區樓羣等,羣賢樓羣、建南樓羣、化學樓羣、藝術教育學院、廈門大學法學院、演武田徑場、廈門大學水庫、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陳嘉庚紀念堂和紀念碑、鍾美林廣場、圖書館、陳嘉庚與學生雕塑羣、魯迅雕像、魯迅紀念館、教師之家、學生公寓區、廈門軟件園盡收眼底
[105]
。
廈門大學主要建築
上弦場和建南大禮堂
廈門大學上弦場和建南大禮堂是廈大的標誌性建築。校內樓房的命名也頗有講究,如凌雲、凌峯、映雪、囊螢、羣賢、芙蓉等。
大南校門
大南校門毗鄰南普陀寺。位於廈門大學大南片區,1921年建校時的名稱。該校門位於大南片區,進校門後的馬路為大南路,在大南校門附近還有教工宿舍樓羣。因為廈大學子簡稱大南校門為“南校門”,常讓人誤以為它朝南,實際上,它和西校門一樣,也是朝西的。2001年為迎接80週年校慶而重建。
西校門
西校門是廈門大學的主校門,建在廈大舊主樓羣賢樓羣西邊,由台胞、廈門大學名譽校友張子露先生捐贈10萬美元建造,1991年3月落成。西校門高7.4米,長25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採用花崗岩石材以左右延伸的弧面、上方兩角微微翹起的長方形為造型基調,主體對稱式構圖,上面配以浮雕,以體現校門的莊重性及文化內涵,整個造型簡潔、明快、舒展、富有現代感。
嘉庚樓羣
該樓羣以廈門大學的創辦人、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它是廈門大學建築系師生自已設計,由五個相連的樓組成,位於風景秀麗的芙蓉湖畔,是廈門大學的標誌性景觀。嘉庚樓羣的風格是西式的,以對稱性突出的頌恩樓巍巍壯觀。頌恩樓下有八個如被斜刀削了的竹子形圓柱,上面書寫着“自強不息,止於至善”八個大字,這是廈大的“校訓”
[106]
。
羣賢羣樓羣
羣賢羣樓羣五幢一字排列,建在廈門市五老峯下、南普陀寺前的演武場上。該樓羣以居中建築,裝飾最考究,面積也最大,作為學校辦公樓使用,以羣賢為名。東邊為集美樓、映雪樓,西邊為同安樓、囊螢樓,建於1921-1922年,樓羣建築面積9576平方米,為陳嘉庚獨資興建廈大的主樓羣。囊螢樓、映雪樓很長時間作為學生宿舍,後來調整與同安樓、集美樓一樣做教學、科研用房。
- 該樓羣最大特色:
建南樓羣
建南樓羣是20世紀50年代初由陳嘉庚先生的女婿李光前先生捐資、陳嘉庚先生督造的,包括建南大會堂、成義樓、成智樓、南安樓、南光樓五幢大樓,曾是廈大頗具風格的標誌性建築羣。李光前先生哲嗣主持的新加坡李氏基金會念其年久失修,遂於1994年開始陸續捐獻1630多萬元巨資,予以全面翻修,2001年廈門大學80週年校慶期間舉行了翻修竣工典禮。
魯迅紀念館
廈門大學食宿條件
廈門大學所有學生公寓樓實行專業化的物業管理與服務,倡導學生民主參與、自律管理、自助服務,共同營造文明、整潔、安全、温馨的“學生之家”。學生公寓樓按相關標準建造,實現住宿功能區分,通訊、網絡入户,配用組合式傢俱及智能化用電管理等;宿舍區的洗浴、洗衣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每間學生宿舍都配備免費校園網及寬帶網接口
[108]
。
宿舍內的硬件設施齊全:宿舍按牀位分為本科生四人間或六人間、研究生二人間或四人間、博士生一人間或二人間,安裝一台獨立空調;每人配有一個帶密碼鎖的保險櫃;衞生間裏都安裝着熱水器(部分老宿舍樓如芙蓉樓宿舍內並沒有獨立的衞生間和廁所);防盜門邊裝着可視門鈴
[109]
。
廈門大學擁有專門從事餐飲管理服務的廈門大學後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承擔着校本部師生的日常用餐服務
[110]
。學校食堂免費供應米飯,教學樓和圖書館提供免費純淨水,宿舍園區內提供免費開水,並有洗衣機。學校內只有芙蓉餐廳三樓還有蔡清潔樓接受現金用餐,為遊客提供方便
[108]
。
廈門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廈門大學遊客須知
編輯根據《廈門大學校園參觀管理規定公告》,2012年12月17日起,週一到週五,廈大思明校區每天開放兩個時段給遊客入校參觀,分別是:12:00-14:00以及17:00-24:00,其中在12:00-14:00,兩個校門入校遊客限額1000人(大南門700人,羣賢門300人)。
週一到週五的上班時間,廈大閉門謝客。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正常對外開放。此外,中小學生集體參觀、公務活動、事務辦理和探訪親友等不在此限。
自限客之日起,廈大兩大主校門(大南校門、西校門)以及五個邊門(大學路入口、白城入口、海濱入口、胡裏山入口、芙蓉隧道口)均不允許遊客騎車進入。
- 時間
廈大思明校區開放時間為週一至週五;
12:00-14:00(中午限300名遊客);
17:00-24:00(晚上不限人數);
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正常開放。
- 入口
遊客只能從大南和羣賢校門進入
- 進門
遊客憑二代身份證刷卡進校,師生員工憑校園卡、工作證、學生證、校徽等有效證件進校。
自2018年10月22日起,廈門大學思明校區每個正常工作日中午12:30至14:00接待參觀人員不超過1000人,當日其它時間不接待參觀人員。週末和寒暑假期間每天接待參觀人員不超過5000人。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每天接待參觀人員不超過10000人。
[112]
- 參考資料
-
- 1.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官網
- 2. 記者手記:走進中國最美大學——廈大初體驗 .國際在線[引用日期2019-01-05]
- 3. 機構概況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官網
- 4. 廈門大學共17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21]
- 5.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03-25]
- 6. 兩院院士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1-29]
- 7. 薩本棟接長廈大 .廈門大學網上展館[引用日期2016-02-03]
- 8. 廈門大學校史展 .廈門大學網上展館[引用日期2020-09-29]
- 9. 洪永宏.廈門大學校史(第一卷).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0
- 10.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系介紹 .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引用日期2019-11-27]
- 11. 歷史沿革 .中國高校庫[引用日期2012-08-25]
- 12. 廈門大學 .福建省地情資料庫[引用日期2014-06-09]
- 13. 未工力主編.廈門大學校史(第二卷).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 14. 首批試辦示範性軟件學院的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26]
- 15. 廈門大學校史館 .廈門大學文化展覽館[引用日期2014-06-09]
- 16. 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6-16]
- 17. 關於公佈2007年度經教育部備案的第一批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學校學生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1-27]
- 18. 2010年,學校成為全國19所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985工程”大學之一。 .廈門大學招生辦公室[引用日期2019-06-09]
- 19. 教育部福建省和廈門市政府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 .官網[引用日期2016-05-28]
- 20. 廈門大學新發展-廈大馬來西亞分校 .科學網.2013[引用日期2013]
- 21.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校長助理範智全教授來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講座 .中國高校之窗.2017-12-27[引用日期2019-06-09]
- 22.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 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2-11-09[引用日期2019-06-09]
- 23. 教育部辦公廳 中央政法委員會辦公室關於 公佈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名單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19-06-09]
- 2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 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引用日期2018-12-10]
- 25. 市政府與廈大共建醫學院 廈門大學醫學院董事會昨日舉行 .官網[引用日期2016-05-28]
- 26.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 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13-10-07[引用日期2019-06-09]
- 27. 入選教育部首批來華留學示範基地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02-11]
- 28.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2019-03-31[引用日期2019-04-06]
- 29.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2014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國教育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2-25]
- 30. 2016年新年獻辭 .官網[引用日期2016-02-05]
- 31. 權威發佈:“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佈 .鳳凰網資訊 [引用日期2017-09-21]
- 32.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2-11]
- 33.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20所高校可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 .人民網 [引用日期2018-05-05]
- 34.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8-03-15[引用日期2019-06-08]
- 35. 廈門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成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8-10-03]
- 36. 我校獲批建設“國家天元數學東南中心”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2-09]
- 37. 廈門大學兩岸金融發展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8-12-07]
- 38. 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新增8所共建高校 蘭州大學位列其中 .絲路明珠網[引用日期2018-08-04]
- 39. 獲批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 .合肥工業大學[引用日期2018-08-06]
- 40. 中外合辦!“廈門大學創意與創新學院”獲批,2020年開始招生 .青塔[引用日期2019-12-29]
- 41. 中國人工智能教育聯席會成立大會在西安成功召開 .人工智能信息網[引用日期2019-10-02]
- 42. 社會與人類學院揭牌成立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4-02]
- 43. 海西醫學聯盟在浙江温州成立 .中國青年報[引用日期2020-09-21]
- 44. 高校“健康扶貧聯盟”在我校成立 .四川大學[引用日期2020-09-28]
- 45. 全國高校海洋類學術期刊聯盟成立大會召開 .中國海洋大學[引用日期2020-10-02]
- 46. 廈門大學設立人工智能研究院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0-10-11]
- 47. 廈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廈門大學新聞網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0-10-12]
- 48. 國家知識產權局 教育部關於確定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0-11-01]
- 49. 2020年教育融媒體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舉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1-15]
- 50. 廈門大學籌建電影學院-中新網 .中新網[引用日期2020-11-27]
- 51.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05-12]
- 52. 工程技術學部-廈門大學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0-10-24]
- 53. 院系設置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4-06-09]
- 54. 文科資深教授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1-29]
- 55. 國家級教學名師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8-01-29]
- 56. 廈門大學年度報告(2013)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4-06-10]
- 57. 流動站介紹 .廈門大學人事處[引用日期2019-04-06]
- 58. 2019年研究生招生與培養專業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2018-10-16[引用日期2019-04-06]
- 59. 教育部 財政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關於公佈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 建設學科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2-14]
- 60. 學院簡介 .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引用日期2014-06-10]
- 61. 福建省教育廳 福建省財政廳關於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和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評審結果的公示 .福建省人民政府.2012-11-05[引用日期2014-06-09]
- 62.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揭曉,我校7個一級學科進入A類 .廈門大學研究生院.2017-12-29[引用日期2019-05-01]
- 63. 我校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學科入選數創歷史新高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3-15]
- 64.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3-06-25]
- 65. 廈大學子首獲世界芭蕾舞比賽金獎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03-27]
- 66. 教育部 財政部關於批准第六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的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4-06-10]
- 67. 國家級精品課程 .廈門大學精品課程建設網[引用日期2014-06-10]
- 68. “海洋科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入選2010年國家級教學團隊 .廈門大學新聞網.2010-09-15[引用日期2014-06-10]
- 69. 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實驗教學中心”獲評為“十二五”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4-06-10]
- 70. 廈門大學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廈門大學招生辦公室.2018-06-01[引用日期2019-06-04]
- 71. 教高廳函【2013】38號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第三批學科專業名單的通知 .廈門大學教務處.2013-11-01[引用日期2014-06-10]
- 72.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佈首屆全國學校國防教育 典型案例名單的通知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08-26]
- 73. 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協議書籤字儀式舉行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1-03]
- 74. 附屬醫院 .廈門大學醫學院[引用日期2019-01-03]
- 75. 學校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8-09-10]
- 76. 馬來西亞副總理阿卜杜拉·巴達維蒞臨廈門大學參觀訪問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77. 新加坡副總理賈古瑪訪問我校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78. 韓國前總理李洪九率代表團一行訪問我校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79. 新加坡國務資政吳作棟訪校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80. 我校敦聘英國前副首相彭仕國閣下為“名譽教授”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19-03-15]
- 81. 于偉國會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總統一行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3-15]
- 82. 塔吉克斯坦總統獲聘廈大名譽教授 .中國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03-15]
- 83.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福建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引用日期2020-12-02]
- 84. 2018年自然指數出爐 廈大名列內地高校第九位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11-01]
- 85. 大數據丨中國高校社會影響力2018年度排行榜出爐 .澎湃網[引用日期2018-10-30]
- 86.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中國[引用日期2020-06-17]
- 87. “2020年中國大學百強榜”出爐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0-07-15]
- 88. “雙一流”建設大學百強榜(2020)發佈 我校位列第十二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20-08-03]
- 89. 中國十大基礎科研城市 廈門名列第七 .新華網.2011-05-16[引用日期2014-06-10]
- 90. 廈門晚報:中國十大科研機構廈門大學排名第六 .廈門大學新聞網.2012-06-01[引用日期2014-06-10]
- 91.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認定2019年度省部共建 .教育部[引用日期2019-10-02]
- 92. 研究機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4-06-09]
- 93. 廈門大學年度報告(2015)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6-04-14]
- 94. 關於我們 .廈門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4-06-09]
- 95.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簡介 .《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編輯部[引用日期2014-06-09]
- 96.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簡介 .廈門大學學報(哲學與社會科學版)[引用日期2014-06-09]
- 97. 廈門大學 .每日甘肅.2012-05-17[引用日期2012-08-28]
- 98. 校訓、校徽、校歌 .廈門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2-08-25]
- 99. 2017年廈門大學新生學業導航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17-09-15]
- 100. 現任領導 .廈門大學
- 101. 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徐進功、賴虹凱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1-16]
- 102. 校區介紹 .廈大翔安校區.2018-08-07[引用日期2019-05-02]
- 103.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校區動工 系中國首所海外大學 .中華網.2014-10-20[引用日期2014-10-21]
- 104. “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公佈 “廈門大學舊址”入選 .廈門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2-24]
- 105. 廈門大學校園風光1 .網大.2012-03-07[引用日期2012-09-05]
- 106. 暑期帶你校園遊——廈門大學 組圖3 .新華網.2010-08-04[引用日期2012-09-12]
- 107. 暑期帶你校園遊——廈門大學組圖 4 .新華網.2010-08-04[引用日期2012-09-13]
- 108. 中國最美大學校園系列展示(十) .中國風景園林網.2012-03-02[引用日期2012-08-28]
- 109. 廈大宿舍緊張騰出部分教師公寓 新生住豪華海景房 .廈門網.2010-08-28[引用日期2012-08-30]
- 110. 廈門大學食宿條件 .高校庫[引用日期2012-09-15]
- 111.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設第三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的通知(國辦發〔2020〕51號) .國務院[引用日期2020-12-25]
- 112. 明日起進廈門大學思明校區參觀要微信預約,人數有限制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18-10-21]
- 113. 教育部公佈第二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3-06]
- 114. 廈門大學2020年專業設置 .廈門大學.2020-06-24[引用日期2021-04-06]
- 115. 習近平致廈門大學建校100週年的賀信 .國務院辦公廳[引用日期2021-04-06]
- 116. 學校標識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04-07]
- 117. 學校師資隊伍簡介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1-12-31]
- 118. 教育部關於實施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17]
- 119. “三項大學使命”MosIUR第五次發佈!南京大學內地高校第四 .新浪財經[引用日期2021-09-20]
- 120. 每經20點丨寧德時代與廈門大學共建廈門時代新能源研究院;黑河兩處高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我國首座沿海LNG船舶加註站正式投運 .每日經濟新聞[引用日期2021-11-20]
- 121. 2021新增院士本科畢業院校盤點!吉大、北航表現出色 .微信[引用日期2021-11-21]
- 122.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大學聯盟 .廈門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引用日期2022-01-18]
- 123. 我校聯合發起成立海西醫學聯盟 .福建醫科大學[引用日期2022-01-18]
- 124. 由五所高校共同發起,長三角高校智庫聯盟成立 .澎湃新聞[引用日期2022-01-18]
- 125.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和“雙千計劃”實施情況座談會成功舉辦-廈門大學法學院 .廈門大學法學院[引用日期2022-01-19]
- 126. 教育部衞生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的通知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教育部[引用日期2022-01-19]
- 127. 第二輪“雙一流”高校名單公佈,147所高校入選 .微信公眾平台[引用日期2022-02-14]
- 128. 廈門大學六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台海網[引用日期2022-02-15]
- 129. 恭喜泉州這些高校入列 .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2-16]
- 130. 張榮任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宗益任校長 .界面新聞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4-01]
- 131. 現任領導 .廈門大學[引用日期2022-04-07]
- 132. 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22年4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4-20]
- 133. 公示!福建青年五四獎章、“兩紅兩優”擬表彰名單來了 .微信[引用日期2022-04-2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