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海洋大學

鎖定
中國海洋大學(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1]  [79]  入選“2011計劃” [172]  “111計劃” [143]  “強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145]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144]  、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 [173]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 [174]  、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175]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176]  ,為中歐精英大學聯盟、北極大學、國際南極學院、國際涉海大學聯盟成員,全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142]  [171] 
學校創建於1924年,歷經私立青島大學、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等辦學時期,於1959年發展成為山東海洋學院,1960年被中共中央確定為全國13所重點綜合大學之一,1988年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2002年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2017年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 [1]  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 [142] 
截至2024年6月,有嶗山、魚山、浮山、西海岸4個校區,佔地5200餘畝;設有1個學部、2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中心,開設本科招生專業74個;擁有博士後流動站17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碩士 [177]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有教職工4114人,其中專任教師2175人;在校生35400餘人,其中本科生17200餘人、碩士研究生14500餘人、博士研究生3400餘人、外國留學生330餘人。 [1]  [70] 
中文名
中國海洋大學 [1] 
外文名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1] 
簡    稱
中國海大(OUC) [79] 
創辦時間
1924年 [79] 
辦學性質
公辦大學 [79] 
學校類別
綜合類 [79] 
學校特色
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17年入選) [60] 
211工程(1996年入選) [80] 
985工程(2001年入選) [14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入選) [145]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入選) [144]  展開
學校特色
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17年入選) [60] 
211工程(1996年入選) [80] 
985工程(2001年入選) [141]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入選) [145]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入選) [144]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2018年入選) [143]  收起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1] 
現任領導
田輝(黨委書記) [48] 
張峻峯(校長) [48] 
本科專業
74個(截至2024年6月) [1]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截至2024年6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截至2024年6月) [1]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截至2024年6月) [1]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截至2024年6月) [1]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6個(截至2024年6月) [1]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2個(截至2021年7月) [139]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含培育)10個(截至2021年7月) [139] 
院系設置
20個(截至2024年6月) [1] 
校    訓
海納百川,取則行遠 [1] 
校    歌
《海大之歌》 [78] 
校慶日
10月25日 [140] 
地    址
嶗山校區:山東省青島市松嶺路238號 [79] 
魚山校區:山東省青島市魚山路5號 [79] 
浮山校區:山東省青島市香港東路23號 [79] 
西海岸校區:山東省青島市黃島區三沙路1299號 [62] 
院校代碼
10423 [138] 
主要獎項
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截至2024年6月) [1]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截至2024年6月) [1]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3項(截至2024年6月) [1] 
知名校友
羅榮恆 [115] 
莊孝僡 [122] 
張致一 [122] 
俞啓威 [178] 
 臧克家 [179]  展開
知名校友
羅榮恆 [115] 
莊孝僡 [122] 
張致一 [122] 
俞啓威 [178] 
 臧克家 [179] 
管華詩 [180]  收起
知名教師
文聖常、馮士筰、吳立新、宋微波、張國偉 [7] 
佔地面積
5400 畝(嶗山校區、魚山校區和浮山校區共佔地2400餘畝;西海岸校區約2800畝。截至2024年6月) [1] 
教職工
專任教師2175人(截至2024年6月) [1] 
學生人數
在校生35400餘人,其中本科生17200餘人、碩士研究生14500餘人、博士研究生3400餘人、外國留學生330餘人(截至2024年6月) [1] 
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截至2024年6月) 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截至2024年6月) [1]  [137] 

中國海洋大學歷史沿革

中國海洋大學私立青島大學

1924年,私立青島大學創建,齊魯大地上創辦的第一所本科起點的現代大學。學校實行董事會制,膠澳商埠督辦高恩洪兼任校長,聘任國內學界名流梁啓超、蔡元培、張伯苓、黃炎培等為名譽董事。 [80] 
學校開宗明義。學校初創時期的學科設置為:1924年設置工科、商科;1925年增設土木工程科、鐵路管理科、採礦工程學科、機械學科、電機學科。修業期滿實驗及格者授予學士學位。1928年,學校停辦。戰爭結束後,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在原私立青島大學校址上籌建國立青島大學。 [80] 
私立青島大學校門(校門正對的建築是今天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海 私立青島大學校門(校門正對的建築是今天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海 [80]

中國海洋大學國立青島大學

1929年,國立青島大學成立,文學家、教育家楊振聲任校長。在學科建設上,楊振聲提出要漸次增設海邊生物學、海洋學、氣象學等與海洋有關的學科,並在生物學系重點發展海邊生物學,矢志將學校建設成為中國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此為中國海洋大學特色學科的第一個源頭。 [80] 
1930年,國立青島大學文學院設置了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教育學系;理學院設置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生物學系。1931年將教育學系擴充為教育學院,下轄教育行政系、鄉村教育系。 [4]  [80] 
國立青島大學校門 國立青島大學校門 [80]

中國海洋大學國立山東大學

1932年9月,國立青島大學更名為國立山東大學,戲劇家、教育家趙太侔任校長。1937年,因抗戰爆發,國立山東大學被迫遷往四川萬縣。1946年春,國立山東大學在青島覆校,趙太侔復任校長。覆校後,學校創立了海洋研究所、水產系和水產研究所,此為中國海洋大學特色學科的第二個源頭,開啓了中國培養高等水產人才之先河。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國立山東大學獲得新生。 [80] 
國立山東大學校門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

1951年,國立山東大學與華東大學合併,定名為山東大學,形成了五院十八系和兩個研究所的格局。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廈門大學海洋系理化組的部分師生北遷青島,與學校的海洋研究所合併,成立了海洋系。1953年9月,河北水產專科學校停辦,部分師生和儀器併入學校水產系,水產學科力量進一步加強,成為學校的重點發展系科。 [3-4]  [80] 
山東大學校門(今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一校門) 山東大學校門(今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一校門) [80]

中國海洋大學山東海洋學院

1958年秋,山東大學奉命遷至濟南,所設9個系中,海洋系、水產系、地質系以及生物系的海洋生物專業、物理系和化學系的部分教研組和直屬教研組部分人員留在青島,以山東大學(青島)名義繼續辦學,並建立黨委和校務委員會,黨政工作的重點是山大原校址、以留在青島的部分為基礎,籌建一所面向海洋的大學。1959年3月,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國第一所海洋高等學府——山東海洋學院成立。曲相升擔任院長兼黨委書記。學校結束了與山東大學長達30年的共同期。
1960年10月,在《中共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中,山東海洋學院被列為13所綜合性大學之一。1962年學校接收了山東地質學院部分人員和儀器設備。 [80]  1965年山東海洋學院劃給國家海洋局建制,自1979年重歸教育部直屬。1971年山東省對高校佈局和專業進行調整,水產系併入煙台水產學校,1978年初又歸建到山東海洋學院1981年,學校獲准成為全國首批招收碩士和博士生的高校。 [181] 
山東海洋學院時期歷史照

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洋大學

1988年,山東海洋大學更名為青島海洋大學。1996年,學校首批進入“211工程”序列。2001年,學校躋身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行列。 [80] 
青島海洋大學校門 青島海洋大學校門 [80]

中國海洋大學合併發展

2002年10月,學校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 [80]  2004年11月,成立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發展研究院。 [182]  2005年10月,學校加盟中國―加州大學系統"10+10"合作科研聯盟。 [184]  2006年9月,繼魚山校區、浮山校區之後,中國海洋大學第三個校區——嶗山校區於正式啓用。 [185]  2007年9月,學校入選首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 [188]  2008年4月,學校與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合作籌建德克薩斯A&M大學孔子學院。 [189]  2010年6月,學校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聯合發起成立“中澳海岸帶管理研究中心”。 [190] 
2011年2月24日,由中國教育部和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共同支持的中德海洋科學中心於學校成立; [191]  2011年3月26日,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國家海洋局、青島市人民政府重點共建中國海洋大學; [186]  同年,學校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 [145]  2011年12月10日,全國涉海高校教務聯盟,在中國海洋大學成立。 [183] 
2013年6月,學校加入“北極大學”聯盟,成為我國首個加盟該機構的科教單位。 [192]  2014年10月,學校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共同成立“中澳海洋工程聯合研究中心”; [193]  同年入選第一批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 [144]  2015年4月,學校與海南省人民政府簽署省校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194]  12月,學校與國際南極學院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加盟國際南極學院。 [195]  2016年,學校與東盟水產教育網絡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東盟水產教育網絡+”(ASEAN-FEN+)成員學校, [196] 
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187]  9月,學校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197]  11月,學校與泰國農業大學共同建立中泰海洋和水產中心。 [198]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0]  8月,學校加入國際海洋科普聯盟。
2019年1月,學校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199]  3月,入選首批高校國家知識產權信息服務中心。 [201]  5月,中國海洋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02]  9月,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海洋科教創新園區)開工奠基儀式舉行。 [231]  10月14日,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框架簽約儀式在深圳舉行。 [203]  11月,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 [204]  12月,文化和旅遊部在中國海洋大學設立“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 [205] 

中國海洋大學欣欣向榮

2020年1月,中國海洋大學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獲批建設。 [206]  3月,入選“應急安全智慧學習工場(2020)”暨應急管理學院建設首批試點學校。 [207]  8月,中國海洋大學民營企業成長學院成立。 [208]  9月,成為全國高校海洋類學術期刊聯盟理事單位。 [209]  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210]  11月,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工裝備基礎科學中心”。 [211] 
2021年4月,中國海洋大學、青島海關“智庫聯盟”合作共建協議簽署儀式在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勝利樓會議廳舉行。 [212]  5月,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建制撤銷,成立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部。 [213]  5月,成為高等農林院校課程思政聯盟理事會員單位。 [214]  2021年,入選第二批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擬入選單位名單。 [215] 
2022年2月,中國海洋大學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16]  中國海洋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217]  9月,中國海洋大學加入中國與葡語國家海洋研究聯盟。 [218]  中國海洋大學5個學院整體搬遷至西海岸校區,這標誌着西海岸校區一期建成並投入使用。海大形成了嶗山校區、魚山校區、浮山校區和西海岸校區四個同城校區辦學格局。 [219]  10月10日,中國海洋大學與道蒞智遠科技聯合研發中心揭牌成立。 [220] 
2023年4月,加盟山東海洋人才高質量發展聯盟。 [221]  5月,被設立為“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2023—2025年)”。 [222]  7月17日,中國海洋大學功能分子合成與應用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學校魚山校區勝利樓舉行。 [223]  11月17日,發起成立青島市軟件行業產教聯盟。 [224] 
中國海洋大學校門 中國海洋大學校門 [81]

中國海洋大學辦學條件

中國海洋大學院系設置

截至2024年6月,學校設有1個學部、20個學院和1個基礎教學中心,開設本科招生專業74個,學科專業覆蓋理學、工學、農(水產)學、醫(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 [1]  [66]  2023年4月,教育部發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中國海洋大學新增了食品營養與健康專業。 [71] 
中國海洋大學院系專業一覽表
院系
專業類
專業名稱
海洋與大氣學院
/
海洋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中外合作辦學)
海洋生命學院
生物科學類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營養與健康
海洋資源開發技術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環境科學
/
環境工程
外國語學院
/
英語、日語、朝鮮語、法語、德語
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學院
/
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
海德學院
/
生物技術(中外合作辦學)、食品科學與工程(中外合作辦學)、數學與應用數學(中外合作辦學)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部
電子信息類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類
保密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軟件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海洋技術、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聲學
海洋地球科學學院
/
地質學、勘查技術與工程、地球信息科學與技術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類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新聞傳播學類
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
漢語言文學

管理學院
/
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數字化創新管理方向)、市場營銷(數智營銷管理方向)、旅遊管理
體育系
/
運動訓練
化學化工學院
/
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類
材料科學與工程、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水產學院
/
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資源與環境
醫藥學院
/
藥學
工程學院
/
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輪機工程、自動化
法學院
/
法學、法學(中外合作辦學)
經濟學院
/
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經濟學(海洋經濟方向)
藝術系
/
音樂表演
參考資料: [160]  截至2024年6月,根據學校官網顯示

中國海洋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擁有博士後流動站16個(根據官網簡介顯示,與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官網有出入)、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5個;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2個,山東省高水平學科9個;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科研機構排名前1% [1]  [56]  [69] 
學位授予(部分)
學位類別
專業名稱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海洋科學、大氣科學、水產、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學、水利工程、藥學、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法學、應用經濟學 [29]  、地質學、軟件工程 [72]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應用經濟學、法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生態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水產、藥學、工商管理、水利工程、外國語言文學、地質學 [30]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根據官網顯示,與官方簡介有出入)
應用經濟學、統計學、法學、政治學、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中國史、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海洋科學、地質學、生物學、生態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水產、藥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船舶與海洋工程 [30]  [168]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資源與環境、生物與醫藥、金融、應用統計、國際商務、保險、法律、教育、體育、漢語國際教育、翻譯、新聞與傳播、文物與博物館、電子信息、機械、材料與化工、能源動力、土木水利、農業、藥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旅遊管理、工程管理 [73] 
截至2024年6月,根據官網顯示,與官方簡介有出入
學科建設(部分)
建設項目
學科名稱
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
海洋科學、水產 [31] 
海洋科學、水產科學 [32-33]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海洋化學、水產養殖、海洋生物學、捕撈學、海洋地質、漁業資源、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物理海洋學、環境科學 [32-33] 
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十二五”重點學科
海洋與生態文化 [82] 
山東省“十二五”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海洋科學、水產 [34] 
山東省“十二五”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環境科學、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34] 
山東省“十二五”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34] 
“十二五”山東省重點學科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氣象學、海洋物理學(海洋信息探測與處理)、水生生物學(特色重點)、遺傳學、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化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工程(特色重點)、藥物化學(特色重點)、會計學(特色重點)、船舶與海洋工程(特色重點)、計算數學、區域經濟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社會學、金融學、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海洋與生態文化(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十二五”重點學科) [34] 
截至2024年6月

中國海洋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教職工4114人,其中專任教師2175人,博士生導師715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18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73人,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其中專職5人,雙聘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9人,其中專職7人,雙聘2人。截至2023年12月,學校有長江、傑青等國家級領軍人才92人,“四青”等國家級青年人才61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等省部級人才398人,“築峯人才工程”、“繁榮人才工程”崗位教授73人,“青年英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338人。 [1]  [6] 
師資力量
類別
名單
中國科學院院士(含雙聘)
文聖常 [146] 馮士筰 [148] 吳立新 [151] 宋微波 [158] 張國偉(雙聘) [155]  、鄭建華 [169] 
中國工程院院士(含雙聘)
管華詩 [147]  、李慶忠(雙聘) [149] 高從堦 [150] 李華軍 [152] 包振民 [153] 劉鴻亮(雙聘) [156] 金翔龍 [157] 劉文清 [8] 薛長湖 [154] 
截至2024年6月,根據學校官網顯示

中國海洋大學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8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3個,國家級校外實踐基地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國家級一流課程46門,國家級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7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3個,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2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個;有2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個, [1]  [14]  教育部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山東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1個。 [1]  [6] 
質量工程
建設項目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84] 
海洋科學、大氣科學、海洋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理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學、地質學、勘查技術與工程、生物科學、生態學、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海洋資源與環境、食品科學與工程、海洋資源開發技術、藥學、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自動化、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會計學、旅遊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學、經濟學、英語、朝鮮語、日語、漢語言文學、新聞學、法學、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165] 
海洋調查I、天氣學原理、物聯網系統設計與開發、海洋微生物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海洋平台結構、環境海洋學、高級財務會計、國際私法學、海洋行政管理學概論、科學認識天氣、中華傳統文化趣味談、數學思想與文化、數據結構與算法、動物遺傳育種學、生物化學、德漢翻譯入門、近海物理海洋綜合調查虛擬仿真實驗、海底地形地貌調查虛擬仿真實驗、創新創業教育實踐
精品課程
軍事科學概論 [166]  保險學、博弈論導論、財政學、金融風險管理、保險精算(雙語)、金融學、博弈論導論、金融風險管理(雙語)、貨幣銀行學、金融工程(雙語)、博弈論導論、金融風險管理(雙語) [167] 
國家級特色專業
航道與海岸工程、會計學、水產養殖、海洋技術、生物科學類、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科學、藥學、法學、食品科學、工程、化學 [15-17]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85] 
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 [5] 
教育部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
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86]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19] 
海洋生命科學實驗教學中心、海洋學實驗教學中心、水產科學實驗教學中心、環境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10]  [18]  [20]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跨學科人才培養實驗區、水產養殖學專業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21-23]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中國海洋大學“國家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 [24] 
國家級校外實踐基地
中國海洋大學—海信集團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泰祥集團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中國海洋大學—海爾集團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長江口及其鄰近海域海洋科學野外綜合實踐教育基地 [25-26]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55]  、生物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65] 
山東省高等學校品牌專業
法語 [87] 
山東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工程管理、輪機工程、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法語、德語、公共事業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 [63] 
山東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大氣科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漁業科學與技術、勘查技術與工程 [27-28] 
截至2024年6月
國家級教學團隊(部分)
團隊名稱
帶頭人
入選時間
海洋學教學團隊
2007年
細胞生物學教學團隊
2008年
海洋無脊椎動物養殖學課程教學團隊
2009年
海洋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2010年
資料來源: [9] 
山東省教學團隊(部分)
團隊名稱
帶頭人
獲批時間
海洋學課程教學團隊
馮士筰
2007年
法語教學團隊
李志清
2007年
細胞生物學教學團隊
樊廷俊
2008年
食品保藏原理與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曾名湧
2008年
海洋無脊椎動物養殖學課程教學團隊
王昭萍
2009年
海洋氣象學教學團隊
劉秦玉
2010年
海洋化學課程教學團隊
楊桂朋
2010年
港口及海岸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李華軍
2010年
環境海洋學教學團隊 [13] 
高會旺
2011年
大學物理教學團隊
馬君
2012年
食品化學教學團隊
汪東風
2012年
資料來源: [11-12]  [83] 

中國海洋大學合作交流

中國海洋大學自1960年開始接收國際學生。 [88]  經教育部批准,學校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開辦海洋科學專業的本科教育項目,與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合作開辦法學專業的本科教育項目,與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合作建立德克薩斯A&M大學孔子學院等。 [45]  [159] 
學校合作伙伴包括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德克薩斯A&M大學亞利桑那大學阿拉巴馬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等,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澳洲國立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等,德國波恩大學漢堡大學不來梅大學等、英國愛丁堡大學、南安普敦大學等、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等、挪威卑爾根大學等、以色列海法大學等,日本東京大學、日本東北大學、日本筑波大學等、韓國高麗大學、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大學等。 [46]  [64]  [68] 
中國海洋大學合作伙伴概覽圖 中國海洋大學合作伙伴概覽圖 [89]
截止2023年10月,中國海洋大學12個學院與國外高校有本科生聯合培養合作關係;8個學院與國外高校有研究生聯合培養合作關係(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90] 

中國海洋大學學術研究

中國海洋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學校建有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農業部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基地平台40餘個;擁有科學考察實習船舶3艘,包括5000噸級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3000噸級海洋綜合科學考察實習船“東方紅2”、300噸級的“天使1”科考交通補給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遠海並輻射到極地的海上綜合流動實驗室系統,具備了一流的海上現場觀測能力。 [1] 
科研平台(部分)
類別
名稱
國家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海洋大數據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94] 
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前沿科學中心
深海圈層與地球系統前沿科學中心 [92] 
“985工程”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
“985工程”海洋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96] 
教育部-科技部111創新引智基地 [97] 
海-氣作用動力學創新引智基地
海洋生物基因組學與分子遺傳育種創新引智基地 [35] 
教育部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
海州灣漁業生態系統教育部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 [36]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 [132] 
山東省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海洋環境地質工程重點實驗室 [136] 
海南省重點實驗室
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省海洋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133] 
截至2024年6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羣體
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海洋有機生物地球化學”創新研究羣體 [161] 
科技部首批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2012年入選“海洋動力過程與氣候”創新團隊 [164] 
資料來源: [37]  (部分)

中國海洋大學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6月,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學校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2項。“十三五”以來,主持國家級各類項目2500餘項,獲省部級科技獎勵118項,在國內外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3400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5000餘項,授權發明專利3040餘項,其中授權國際發明專利45項。 [1-2] 
2018年,在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中,學校為第一完成單位共獲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 [40]  12月,在“2018年度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擬授獎項目中,學校共獲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41]  2019年1月8日,中國海洋大學3項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作為主持單位獲獎2項。 [2] 
研究成果(部分)
時間
項目
獎項等級
2004年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98] 
2012年
海水池塘高效清潔養殖技術研究與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8] 
2015年
“華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與Columbia超大陸形成”
獲得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39] 

中國海洋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學校官網顯示,截至2024年6月,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由魚山校區圖書館、嶗山校區圖書館和西海岸校區圖書館組成;圖書館紙質文獻約295萬冊,其中外文圖書28.6萬冊;中外文現刊1000多種;中外文文獻數據庫約350個;電子書刊約320萬冊;電子期刊約3萬種,涵蓋了中國海洋大學所有專業,館藏古籍近1.3萬冊。 [42] 
截至2024年6月,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收藏有民國圖書一萬餘冊、《中華再造善本》《文津閣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等大型影印古籍、清末民國報刊和《大公報》《申報》《晨報》等報紙影印本共1391冊,並藏有其他多種文史參考資料。圖書館參建了學苑汲古——高校古文獻資源庫,內有包括我館在內的國內外30幾所高校圖書館藏古籍元數據60餘萬條、書影20餘萬幅,電子圖書8.35萬冊。 [99] 
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 中國海洋大學圖書館 [100]
  • 學術期刊
截至2024年6月,學校設有中國海洋大學期刊社,負責編輯、出版、管理《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英文)》。 [43]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海洋大學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以海洋和水產學科為特色的綜合性學術期刊,1959年創刊,現為中文月刊。主要刊登理、工、農(水產)、醫(藥)等涉海相關領域中具有原創性的科技論文。《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被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北京大學圖書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德國《數學文摘(ZM)》;美國《數學評論(MR)》、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等數據庫收錄。 [101]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01]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以刊發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研究論文為主要內容,主要開設海洋經濟與管理、海洋政治與法律、海洋歷史與社會、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語言文學、社會學等欄目。先後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學報"、"全國理工農·校文科學報優秀期刊"。 [44]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創刊於2002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中國海洋大學主辦的海洋科學領域的綜合性學術期刊。本刊旨在及時報道物理海洋、海洋氣象、海洋水產、海洋生物、海洋工程、海洋環境工程、海洋遙感、海洋信息、海洋化學、海洋生態、海洋藥物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被美國化學文摘(CA)和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等收錄。 [163]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英文版) [102]

中國海洋大學校園文化

中國海洋大學學院標誌

  • 校徽
中國海洋大學校徽為環狀圓形,外部環狀部分底色為白色,上部環繞紅色的黑體字體“中國海洋大學”,下部環繞藍色的黑體字體“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內部圓形部分上部天藍色代表天空,下部海藍色和三條白色波浪線代表海洋;天藍色部分上部為白色的橫排華文新魏體字體“1924”,表示學校創立的年份。 [103] 
中國海洋大學校徽 中國海洋大學校徽 [103]
學校校徽為寫有“中國海洋大學”的長方形金屬證章,字形為鄧小平書寫,紅底白字、白底紅字和藍底紅字樣式分別供教職員工、本科生和研究生佩戴。 [47] 
  • 校旗
校旗 校旗 [104]

中國海洋大學精神文化

  • 校訓
中國海洋大學的校訓是:海納百川,取則行遠。“海納百川”意指:海之大,能容納一切河流之水。形容氣度、胸懷之寬廣。喻指海大培育之人應虛懷若谷,有大海般的胸襟;海大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之園,能容納各種學術思想;海大能容納包括大師級人物在內的各路英才,能採納來自社會各界有益之言行、有益之成果。“取則行遠”意指:海大人既能夠遵循科學精神,又能夠眼界高遠、目標遠大,且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地朝着既定的目標奮進,體現了海大人志存高遠、探索不已、勇攀高峯的精神和追求。 [1]  [105] 
  • 校歌
《海大之歌》
《海大之歌》
啊,海洋,你是多麼富饒!
啊,海洋,你是多麼寬廣!
造就宏偉事業,勾勒繽紛夢想!
你是生命的起源,你是物產的寶藏!
你是文明的搖籃,你是決定勝負的戰場!
面向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獻身海洋!
中國海洋大學,顯示着海洋的氣象!
啊,海大,你是金秋鼎盛!
啊,海大,你是歷練輝煌!
湧動大海氣魄,錘鍊大海棟樑!
響應世紀的召喚,追求輝煌的翱翔!
營造青春的樂園,博大精深的科學殿堂!
海納百川,取則行長,美麗青島,美麗海疆!
中國海洋大學,培植着海洋的希望!
啊,海洋,你是情思千種!
啊,海洋,你是儀態萬方!
綜合學科匯粹,發展創造弘揚!
輻射知識的魅力,展現生命的激盪!
你是悠遠的回聲,又挑戰着新奇的想象!
如海如洋,無限風光,中國海大,大方光芒!
中國海洋大學,通向輝煌未來的橋樑! [78] 

中國海洋大學社團文化

中國海洋大學社團文化
名稱
簡介
海洋科普協會
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始創於1988年,原名“極地研究會”,於2016 年11月正式更名為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科普協會。海洋科普協會踐行“宣揚海洋,保護海洋”的宗旨,堅持“立足校園、面向社會”的原則紮實開展以海洋知識科普為特色的公益活動和志願服務 [225] 
中國海洋大學POKE中心
簡稱“POKE”,成立於2013年,是在管理學院團委指導下的創新創業類社團,現有成員50人。社團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凝聚青年、引領青年、服務青年的宗旨,秉持“讓夢想破殼而生”的理念 [226] 
中國海洋大學輔助線助學公益團隊
成立於2017年,是中國海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指導下的助學公益組織,團隊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理念,以“輔助在校學生學習研究,推廣數學文化,改善大學學習氛圍”為宗旨,義務為全校學習數學、物理公共課的學生提供全方位的輔導服務 [227] 
中國海洋大學法律協會
成立於2004年12月4日,秉承“激發社員學術興趣,提高法學研究能力,活躍全校學術氣氛,弘揚海大法律文化”的宗旨,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頗具特色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227] 
中國海洋大學天文協會
成立於2016年,是由學校通識教育單位行遠書院指導的學術科技類社團,協會以普及天文知識、引導會員探索星空為宗旨,為心懷宇宙的海大學子提供了提升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 [227]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保護協會
成立於2002年6月,秉持“滲透於心,表達於行”的理念,以“普及環保知識、宣傳環保理念”為宗旨,立足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以青春為底色宣傳環保,以信念為支撐踐行環保。協會搭建環境特色創新創業賽事交流和展示平台 [227] 
中國海洋大學生物科技協會
是學術科技類社團,於1989年成立,現有社團成員93名,社團宗旨——“用最初的心,做永恆的事”。隨着協會發展,現已形成科研與科普兩大服務領域 [227] 
OUC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
成立於2014年10月24日,是由中國海洋大學在校學生組織發起的非營利性、以保護海洋為目的的公益海洋環保社團,目前社團成員43人,設秘書部、宣傳部、外聯部、項目開發運營部四個部門。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是一個公益性的協會,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保護海洋環境,弘揚海洋文化 ”的宗旨 [228] 
民族文化交流社
2019年9月由原雪域文化交流社和西域文化社合併而成立,社團成員涵蓋海大各民族學生,現有46名成員。社團類別為文化體育類,以“促進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宗旨,開展民族特色活動 [229] 
截至2024年7月,僅部分列舉

中國海洋大學校區情況

截至2024年6月,學校有4個校區,其中,嶗山校區、魚山校區和浮山校區共佔地2400餘畝;西海岸校區佔地約2800畝。各校區的地址地址分別為青島市松嶺路238號、青島市魚山路5號、青島市香港東路23號和青島市三沙路1299號。 [1]  [47]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位於青島市嶗山區松嶺路238號,坐落於嶗山風景區腳下,是海大的主校區,建成於2005年。整體的建築風格落落大方,以老校區的歐式風格為主,校園色調以黃色的暖色系為底色。 [106] 
其中,整制學院有海洋與大氣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海洋地球科學學院、工程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法政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基礎教育中心(體育系、教育系)、社會科學部。 [53]  [106]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全景)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校區(全景) [107]

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

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魚山路5號,是海大的老校區,被評為中國十大最美校園之一。並且被贊擁有國內大學中最完美的西洋風格建築羣,它還是國內極少數擁有獨立的海上小島研究中心的學校。其中,整制學院有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中國海洋大學基礎教學中心(藝術系)。 [53] 
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正門 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正門 [106]

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

中國海洋大學浮山校區位於青島市市南區香港東路23號,為國際教育學院所在地,無本科教育機構。校區面朝大海,背靠浮山。 [53] 
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53]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

中國海洋大學西海岸校區(海洋科教創新園區)位於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佔地2800餘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180萬平方米,在校生總體規模20000人,教職工2000人。 [53-54] 
西海岸校區鳥瞰圖東北視角 西海岸校區鳥瞰圖東北視角 [108]

中國海洋大學行政管理

中國海洋大學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校長
張峻峯
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務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副校長
吳立新、劉勇、範其偉、王厚傑、林旭升、王雪鵬
黨委常委
田輝、張峻峯、張靜、盧光志、楊茂椿、劉勇範其偉、王厚傑、林旭升、王雪鵬、蔣秋飈、陳鷟
資料來源: [48] 

中國海洋大學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時期
姓名
職務
任職時間
校長
1924年8月-1924年11月
校長
1925年1月-1928年5月
校長
1930年4月-1932年9月
校長
1932年9月-1936年6月
1946年2月-1949年8月
代理校長
1936年8月-1938年6月
校務委員會主任
1949年8月-1950年4月
校務委員會主任
1950年4月-1951年2月
校長、黨委書記
1951年2月-1955年8月
校長、黨委書記
1956年7月-1958年9月
校長、黨委書記
1958年8月-1959年3月
山東海洋學院
院長、黨委書記
1959年7月-1966年7月
張國中
革委會主任
1974年11月-1979年9月
院長、黨委書記
1979年9月-1980年10月
華山
黨委書記
1981年8月-1984年4月
院長
1984年4月-1987年4月
黨委書記
1984年9月-1987年4月
院長
1987年4月-1988年1月
冉祥熙
黨委書記
1987年4月-1988年1月
青島海洋大學
冉祥熙
黨委書記
1988年2月-1992年7月
黨委書記
1992年7月-1994年6月
校長
1988年1月-1993年7月
校長
1993年7月-2002年10月
黨委書記(兼)
1994年6月-1999年9月
黨委書記
1999年9月-2002年10月
中國海洋大學
黨委書記
2002年10月-2009年2月
校長
2002年10月-2005年7月
黨委書記
2014年7月-2015年7月
黨委書記
2015年7月-2018年7月
黨委書記
2009年1月-2014年6月
校長
2014年6月-2017年4月
校長
2017年4月-2023年11月
資料來源: [49] 

中國海洋大學校園環境

中國海洋大學八關山

八關山入口處其貌不揚,爬上去視野開闊。在山半腰有一小亭子,可望見青島奧帆中心。爬至山頂,棧橋也盡收眼底,除此還有遠處高樓林立,近處魚山舊街道的紅瓦小房子。山稍高的位置都可望見海。黃昏可欣賞落日美景,夜晚靜賞萬家燈火,天色若好可以賞月。 [230] 
八關山俯視圖 八關山俯視圖

中國海洋大學梧桐大道

從魚山校區三角地通往二校門的大路即為梧桐道,得名來源於道路兩邊高大的梧桐樹。梧桐皮青如翠,葉缺如花,妍雅華淨。從春天的點點嫩綠,雀鳴枝頭到夏天的枝繁葉茂,遮陰送爽。秋天的蕭蕭落葉,滿道金黃到冬天的枝幹挺拔。 [230] 
梧桐大道 梧桐大道

中國海洋大學勝利樓

勝利樓牆壁也有斑駁的歷史痕跡。白牆紅瓦,莊嚴肅穆。引人注目的還有一牆的爬山虎,夏天葱綠,秋天深紅。稍往裏走是六二禮堂和大學生活動中心。 [230] 
勝利樓 勝利樓

中國海洋大學聞一多故居

聞一多故居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歐建築風格,磚石結構,地上兩層,有地下室和閣樓。聞一多住於南面一間屋子,面積約20平方米。1930年8月,他應聘來到青島擔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文系主任,一直到1932年夏,就住在此樓內,故此樓又稱“一多樓”。 [230] 
聞一多故居 聞一多故居

中國海洋大學水產館

水產館建於1903年,建築面積為5865平方米。為德國侵佔青島後建的俾斯麥兵營營房,屬德國新哥特式建築業。 [230] 
水產館 水產館

中國海洋大學櫻花大道

櫻花大道位於教學區和五子頂之間,綿延幾百米風光無限。是大部分學生上課的必經之路。春天,首先在櫻花大道綻放。風中搖曳的樹枝飄零下如煙的花瓣,繞着學子盤旋落地。 [230] 
櫻花大道 櫻花大道

中國海洋大學嶗山體育館

體育館旅遊片區是全校唯一一個集中了多個旅遊景點的片區,包括:體育主館、游泳館、大學生活動中心。體育主館承擔了許多大型活動的舉辦,如開學典禮,畢業典禮和健美操、啦啦操大賽等。而在大活更是經常一票難求。在大活不僅有樂隊演出,還有海鷗劇社大戲以及各種大型比賽。 [230] 
嶗山體育館 嶗山體育館

中國海洋大學凱旋門

凱旋門位於海大西門中軸線上,建築恢弘大氣,前接體育館,後接九球廣場,與多個景點相連。 [230] 

中國海洋大學九球廣場

東南西北分佈着九個大大的球體,所以被海大學子們稱為“九球廣場”。 [230] 
九球廣場 九球廣場

中國海洋大學海權教育館

海權教育館以“知我海權,建我海洋強國”為主題,主要包括中國海洋權益沙盤展示、海洋資源實物展示、海權教育電影院,以及海洋海權教育展覽四個部分,通過沙盤、實物、圖片和多媒體課堂等多種形式,將海洋知識、海權教育內容形象化、趣味化。 [230] 

中國海洋大學“東方紅2”船

1994年8月5日,“東方紅2”船在上海中華造船廠開工。累計執行約250個航次、總航程達40餘萬海里、累計在航4000余天,取得調查資料及樣品。 [230] 

中國海洋大學校友情況

中國海洋大學學術界

學術界人物(部分)
姓名
備註
中國科學院院士 [122] 
中國科學院院士 [122] 
文聖常
中國科學院院士 [232] 
中國工程院院士 [123] 
麥康森
中國工程院院士 [233] 
中國科學院院士 [124] 
高從堦
中國工程院院士 [234] 
胡敦欣
中國科學院院士 [235] 
焦念志
中國科學院院士 [236] 
包振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 [51] 
中國工程院院士、勝利油田總經理 [125] 
李乃勝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50] 
美國微生物科學院院士 [127] 
謝尚平
氣象學領域世界最高學術獎—斯維爾德魯普金質獎章獲得者
中國南極科考第一人 [128]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信息工程學院院長 [131] 
梁鑫峯
2018年度美國斯隆研究獎獲得者 [129] 
王道儒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副院長 [237] 
張偲
中國工程院院士
雷霽霖
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經
中國科學院院士
蔣興偉
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法箴
中國工程院院士
蔣家倫
中國首位徒步考察南極的科學家
趙進平
中國首位登上南極、北極的科學家
王凡
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李文波
南海艦隊南沙守備部隊高級工程師(大校軍銜)、2012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王洪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零號指揮員
楊紅生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長
王東曉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十七大代表
蓋廣生
中國海洋報社總編輯、社長,中國太平洋學會副會長
李傑人
中國農科院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劉偉
2019年度美國斯隆研究獎獲得者
資料來源: [52]  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中國海洋大學政界

政界人物(部分)
姓名
備註
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勳、十大元帥之一 [115]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 [116] 
國家海洋局原局長 [117]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121] 
國家海洋局副局長 [120] 
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 [119] 
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農工黨十七屆中央專職副主席 [74] 
青島市委副書記 [118] 
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秘書長 [75-76] 
俞啓威
冀魯豫邊區主要創建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首任天津市長
孫志輝
國家海洋局原局長、黨委書記
呂彩霞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致公黨中央專職副主席
王斌
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240] 
傅明先
浙江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石青峯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原國家海洋局副局長
武廣齊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黨組副書記
注: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中國海洋大學文體商界

文體商界人物(部分)
姓名
備註
臧克家
著名詩人、中國詩歌學會會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三屆代表 [238] 
吉利控股集團副總裁 [111] 
張文林
華為集團戰略部總裁 [112] 
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 [57] 
58同城CEO、總裁 [114] 
科達集團董事長 [113] 
中非農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59] 
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子射箭金牌 [110] 
徐晶
中國女子射箭隊隊員,全國錦標賽個人冠軍、倫敦奧運會射箭女子團體第二名 [239] 
2020東京奧運會女子拳擊(69-75公斤)銀牌、2016里約奧運會女子拳擊75公斤級銅牌 [58] 
2011年全國女子拳擊冠軍賽(57公斤級)金牌 [109] 
李小勇
華成峯集團董事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孫焱
泰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邢軍
禮來中國副總裁
孫善勤
維多利亞加中教育集團總裁
王安羣
深圳宜雅水晶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
注: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中國海洋大學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部分)
時間
獎項名稱
2020年
全國文明校園 [77] 
2021年
海洋科學技術特等獎 [170] 
2023年
海洋科學技術特等獎 [16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