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胡裏山炮台

鎖定
胡裏山炮台,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曾厝垵2號,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竣工,佔地面積13000平方米 [8]  [26] 
胡裏山炮台依山臨海,由南向北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有東西兩門主炮、兩門護炮,附屬設施有作戰室、供彈室、暗道、彈藥庫、壕溝、官廳、營房、瞭望台、軍火庫、城牆、觀察所、射擊垛口 [21]  。胡裏山炮台是保存較完整的海岸炮台,也是研究中國海防軍事史、洋務運動史和兵工構築技術的重要史蹟 [8] 
1996年11月20日,胡裏山炮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胡裏山炮台
地理位置
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曾厝垵2號 [26] 
所處時代
清代
佔地面積
13000 m²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08:00—18:00(冬季08:00—17:30) [2] 
景點級別
AAAA級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4-0204-5-006 [1] 

胡裏山炮台歷史沿革

同治十三年(1874年),開始議辦胡裏山炮台。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九月,光緒帝同意購炮築台,飭令自行籌款購買。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八月,閩浙總督卞寶第在經費無着、朝廷未批的情況下,與德商訂立購炮合同。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閩浙總督譚鍾麟因經費無着,停購大炮。後在各方壓力下改停辦為展辦,並獲“新海防捐二年”。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十二月,新海防捐展辦兩年已滿,光緒帝同意再展一年,並發動紳商捐款,向德商貸款。同年,28生克虜伯大炮從德國運至福州閩江船廠。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三月初八,胡裏山炮台正式開工修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十一月,胡裏山炮台竣工,28生克虜伯大炮由福州船廠運至胡裏山炮台,安裝完畢。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28生克虜伯大炮試炮成功 [11] 
胡裏山炮台
民國十二年(1923年)2月,閩系海軍攻打胡裏山炮台潰敗,“海容”“應瑞”等七艦二沉五遁。民國十二年(1923年)秋,閩系海軍“江元”“楚同”等七艦犯廈,胡裏山炮台未開炮,七艦懼退。民國十七年(1928年)5月,渤海艦隊“海圻”“海琛”“肇和”三艦襲廈,雙方炮戰,三艦不敵夜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9月3日,胡裏山炮台擊沉日軍“箬竹”型13號驅逐艦,擊傷“羽風”型4號艦。9月,28生克虜伯大炮炮位加頂蓋,成為地堡式炮台。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5月12日,胡裏山炮台被日軍佔領,在後山修築一榴彈炮陣地 [10]  [27] 
1949年10月,廈門解放,成立了陸軍廈門要塞炮兵指揮所,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胡裏山等炮台。
1951年4月,海軍岸炮部隊進駐胡裏山炮台。
1953年11月,胡裏山炮台歸海軍廈門水警區管轄。
1957年,駐廈部隊將西炮台大炮拆除。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廈門有線廣播站”在胡裏山炮台正式成立。對台廣播站的機組人員播音員和通訊連隊進駐炮台。1958年10月6日,陳斐斐在胡裏山對敵廣播站首先直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告台灣同胞書》。1958年10月13日,陳斐斐在胡裏山對敵廣播站直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命令》 [10] 
1973年,為做好“防上防下”軍民聯防工作,武裝民兵和公安局在西炮台頂上建立一座觀察哨 [10] 
1984年5月23日,胡裏山炮台移交旅遊局,並撥款着手進行修復工作,成立了胡裏山炮台管理處。
1986年,胡裏山炮台管理處對炮台進行維修並開放參觀。
1996年6月,胡裏山炮台管理處按原貌復建了官廳,並在炮台西南臨海處增建辦公樓一幢 [10] 
2000年4月15日,國家文物局、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出具文物鑑定書:“確認廈門市胡裏山炮台珍藏的德國克虜伯兵工廠製造的280毫米克虜伯海岸炮為世界現存十九世紀製造的最大、完整保存在炮台原址的後膛海岸炮”。8月,胡裏山炮台的克虜伯大炮以“現存最大的海岸炮”,進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9月,對官廳和兵營進行加固維修 [9] 
2002年1月,德國克虜伯歷史檔案館確認胡裏山炮台的克虜伯大炮為“世界上現仍保存在原址的最古老和最大的十九世紀海岸炮” [9] 
2006年11月,“胡裏炮王擊沉日艦史料展”館對外開放。12月31日,胡裏山炮台克虜伯大炮保護修復工程開工 [9] 
2008年8月,胡裏山炮台克虜伯大炮修復工程完工 [19] 
2022年8月23日,廈門胡裏山炮台東西營房、演武場、防禦工事、西炮台本體修繕工程開工 [7] 
2023年7月14日,在廈門八市水產店挖出三門火炮,存放在胡裏山炮台 [17] 

胡裏山炮台建築格局

胡裏山炮台
胡裏山炮台(21張)
胡裏山炮台依山臨海,視野寬廣,隔海與嶼仔尾炮台、龍角尾炮台互為犄角,控扼廈門港。胡裏山炮台工程耗銀8.69萬餘兩,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枱面周長114.72米,台後寬71.68米 [8]  。胡裏山炮台由南向北按功能佈局可分為戰坪區、兵營區和後山區三個部分 [21] 

胡裏山炮台戰坪區

戰坪區是胡裏山炮台的核心區域,由頂至下分為三層結構,頂層為主副炮位,中間層為作戰室和供彈室,底部為暗道和彈藥庫。各部分都有地下通道相通。主副炮位由兩個28生克虜伯大炮炮位和兩個15生克虜伯炮炮位組成。發射陣地外圍有一圈由戰坪區延伸至官廳的深約2米、寬3.4米的壕溝和配套的半月形單兵掩體。戰坪區主要建築材料為花崗岩石條,枱面由厚達1.3米的三合土夯實而成,枱面下鋪設0.1米厚的鋼板。三合土以紅壤土為主,配以紅糖、糯米汁、烏樟樹汁製成 [21] 

胡裏山炮台兵營區

兵營區由一棟二層官廳和二十二間營房組成,主要建築材料為花崗岩石條,厚0.45米。官廳是炮台台長起居和軍事指揮部署所在地,營房是駐守士兵宿舍。兵營區呈品字形天井窖式佈局,建築高度整體略低於戰坪區 [21] 

胡裏山炮台後山區

後山區是整個炮台的制高點,山頂海拔約38米,植被茂密,建有瞭望台,也是軍火庫的所在地。後山圍沿山勢築有城牆,建築材料為花崗岩石條,牆體厚度為1.8~2米,牆高6米左右。城牆築有觀察所、射擊垛口,是保護炮台的最後一道屏障。炮台內外各部分均有暗道相通,能夠確保物資輸送通暢,駐守官兵守退自如 [21] 

胡裏山炮台文物遺存

胡裏山炮台
胡裏山炮台(2張)
胡裏山炮台的兩尊克虜伯大炮,現僅存東炮,由德國克虜伯兵工廠1893年生產,每尊炮價約白銀八萬兩,口徑為28(即280毫米),全炮重量為87噸,膛線84條,炮長13.13米,最大射程19.76千米,射角為360度 [12] 
1989年底,在胡裏山炮台附近海中撈起一門在鴉片戰爭中英軍進攻廈門時被推入海的中國自制鐵炮,後又在北門地下挖出兩門德國克虜伯公司於清光緒七年(1881年)製造的小鋼炮 [8] 
2023年7月14日,在廈門八市水產店挖出三門火炮,其中兩門規格相仿,長約152釐米,口徑約22釐米,最大尾徑約28釐米。另一門長約112釐米,口徑約15釐米,最大尾徑約20釐米。三門火炮存放在胡裏山炮台的明清火炮展示區 [17] 

胡裏山炮台主要展覽

  • 胡裏炮王擊沉日艦史料展
胡裏炮王擊沉日艦史料展 胡裏炮王擊沉日艦史料展
胡裏炮王擊沉日艦史料展館原是日軍侵佔胡裏山炮台後建造的榴彈炮陣地,2006年改建成擊沉日艦史料館,利用影雕展示當時中日雙方對擊沉日艦這一事件的報道及相關圖片 [16] 
  • 高仿真機器人硅像館
高仿真機器人硅像館
高仿真機器人硅像館(2張)
在演武廳(官廳)一樓,利用高仿真硅膠機器人,還原福建水師提督楊岐珍在炮台建成時視察炮台的情景,再現1896年胡裏山炮台官兵指揮作戰及生活場景 [14] 
  • 4D影院
4D影院 4D影院
胡裏山炮台4D影院主要展現了廈門港要塞炮台(石壁炮台)在鴉片戰爭中的歷史,讓遊客體驗身臨其境的戰爭場面 [24] 
  • 幻影成像劇場
幻影成像劇場 幻影成像劇場
幻影成像劇場集聲、光、電等多媒體形式於一體,再現“閩海國門,再鑄鎖鑰”的場面和廈門港要塞在抗日保衞戰的片段,顯示胡裏山炮台和克虜伯大炮在抗日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包括過建炮台、運送組裝大炮以及克虜伯大炮發射 [23] 
  • 圖片展:遠赴重洋,師夷長技
胡裏山炮台 胡裏山炮台
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數次派團到德、法、英等23個國家,考察了38家兵工廠,從1871年起到1902年的31年中,清朝從德國購買了6793門各種類型各種口徑現代後膛(帶膛線)海岸炮 [15] 
  • 圖片展:閩海國門,再鑄鎖鑰
介紹了明清時期廈門海防炮台,包括廈門北岸鳥空園炮台、廈門武口炮台、廈門北岸白石頭炮台、廈門南岸魚(嶼)仔尾各炮台、廈門南岸龍角尾炮台、燕尾山炮台 [15] 

胡裏山炮台歷史文化

胡裏山炮台藝文

七絕·廈門胡裏山炮台觀海
李祚忠
胡裏山頭古炮台,曾經御外吼常開。
欣今到此觀長海,不教敵船再敢來! [22] 

胡裏山炮台抗英保衞戰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侵略者一再侵犯廈門,時任閩浙總督的顏伯燾歷時8個月、耗銀200萬兩,以花崗岩代替沙袋,在廈門島南岸構築“當時中國最堅固的線式永久性炮兵工事”——石壁炮台,即胡裏山炮台的前身。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4月,英軍首戰進攻廈門,顏伯燾帶領清軍藤牌兵虎兵親赴石壁炮台應戰,但在英軍堅船利炮面前,清軍毫無招架之力,不到二十分鐘,石壁炮台失守 [25] 

胡裏山炮台廈門事件

主詞條:廈門事件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8月,日本僧人故意縱火造成位於廈門的日本東本願寺佈教所發生火災,日本侵略軍以此為藉口派海軍陸戰隊在廈門登陸,胡裏山炮台守軍立即將炮口對準鼓浪嶼海面上的日艦。從望遠鏡中看見這一架勢的日軍指揮官懾於胡裏山重炮的威力,被迫撤走登陸部隊 [18] 

胡裏山炮台活動建設

  • 迎客儀式
胡裏山炮台
胡裏山炮台(3張)
“迎客儀式”表現的是胡裏山炮台建成時,福建水師提督帶領眾將士打開大門、旗舞迎客的場景,在接受遊客檢閲的同時,宣揚炮台“八閩門户、天南鎖鑰”的威武,表演時間為8:30,表演時間如有調整以景區公告為準 [13] 
  • 紅夷火炮清兵操演
紅夷火炮清兵操演項目以炮台後山區為表演場地,以胡裏山炮台清兵操演紅夷大炮作為切入點,反映了明清時期廈門港炮台當年的軍事盛況。紅夷大炮清兵的歷史原型為清朝八旗軍中正紅旗、正黃旗儀仗隊列和操炮演示。其內容和形式運用背景音樂、八旗服裝、盔甲、佩刀、戰鼓和青龍大旗等,通過情景表演再現清代紅夷大炮炮兵操演及火炮發射的過程。表演時間為每天10:00和16:00,表演時間如有調整以景區公告為準 [20] 

胡裏山炮台文物價值

胡裏山炮台糅合了歐洲半地堡式和中國明清時期防禦陣地的結構模式,用優質花崗岩築成的城門、城牆、城樓、護城壕、兵營和炮台等,是保存較完整的海岸炮台,也是研究中國海防軍事史、洋務運動史和兵工構築技術的重要史蹟 [8] 

胡裏山炮台保護措施

1982年3月11日,胡裏山炮台的克虜伯大炮被廈門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公佈名稱為“胡裏山炮台舊巨炮” [10] 
1985年10月11日,胡裏山炮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將公佈為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式定名為“胡裏山炮台” [10] 
保護標誌
保護標誌(2張)
1996年11月20日,胡裏山炮台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2004年8月26日,國家文物局批准中國文物研究所制定的《關於胡裏山炮台鐵炮保護修復方案》 [9] 
2005年12月15日,福建省文物局主持“廈門胡裏山炮台巨型鋼質文物保護修復評審會”,原則通過廈門胡裏山炮台文物保護研究中心韓栽茂、中國兵器北方重工特種機械廠楊國禮共同撰寫的《廈門胡裏山炮台克虜伯大炮保護修復工程施工方案》《技術文本》以及《280毫米克虜伯大炮結構圖》(平面、立體圖冊) [9] 
2022年01月25日,國家文物局原則同意福建省文物局關於廈門胡裏山炮台的保護規劃 [5] 
2022年11月2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廈門胡裏山炮台保護規劃(2021—2035年)》 [6] 

胡裏山炮台旅遊信息

胡裏山炮台地理位置

胡裏山炮台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曾厝垵2號 [26] 

胡裏山炮台門票

1、成人票(全價票):25元/人
2、老人票:60週歲(含)以上至65週歲(不含)以下憑身份證10元/人
3、學生票:全日制在校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學生證12元/人
4、免費票:未成年人(18週歲(含)以下);現役軍人、離退休軍隊幹部;殘疾人;65歲(含)以上的老人;消防救援人員;公安民警;廈門市道德典範;持有廈門市旅遊年卡;金鷺英才卡、白鷺英才卡和福建省攝影協會的會員證;市級以上勞模證;市級以上重點優撫對象(含烈士遺屬);廈門退休人員持本市退休證或優惠證老人 [2] 

胡裏山炮台交通信息

  • 公交
廈門市內乘坐29路(或21路、86路、96路、B11路、M30路),在胡裏山公交場站下車,步行約205米至胡裏山炮台。
  • 自駕
集美方向:從集美到省道S206,沿省道S206行駛2.9公里,直行進入嘉禾路,沿匝道行駛900米進入成功大道、演武大橋,到達胡裏山炮台。
海滄方向:從海滄朝廈門島方向,途經東渡路、湖濱西路,進入鷺江道,沿鷺江道行駛6.1公里,過右側的環島路木棧道,直行進入環島南路,到達胡裏山炮台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