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位於中國上海,是中央與地方共建高等學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首批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單位、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和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為五院四系成員,亞洲法律學會、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是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原名華東政法學院,1952年6月由聖約翰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東吳大學、廈門大學、滬江大學、安徽大學、上海學院、震旦大學等9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會系在聖約翰大學舊址合併成立。1958年,學校併入上海社會科學院;1963年再次籌建,次年招生;1966年停止招生,1972年被撤銷;197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第二次覆校。2000年,學校由司法部劃歸上海市管理。2007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有松江、長寧、普陀三個校區,佔地面積75萬餘平方米;設有21個學院(部),開設25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有教職工1300餘人,專任教師近900人,各類在校生18000餘人。
[1]
[3]
- 中文名
- 華東政法大學
- 外文名
-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簡 稱
- 華政(ECUPL)
- 創辦時間
- 1952年
- 辦學性質
- 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
- 政法類
- 學校特色
-
省部共建大學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 主管部門
- 上海市 [141]
- 現任領導
-
郭為祿(黨委書記)
葉青(校長) - 本科專業
- 25個
- 碩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47個(含一級學科覆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個 - 博士點
-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8個(含一級學科覆蓋)
- 博士後
- 科研流動站2個 [3]
- 國家重點學科
- 一級學科1個
- 院系設置
- 21個學院(部)
- 校 訓
- 篤行致知,明德崇法
- 校 歌
- 《明珠之光》
- 地 址
-
松江校區:上海市松江大學園區龍源路555號
長寧校區:上海市長寧區萬航渡路1575號 [4] - 院校代碼
- 10276
- 主要獎項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
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上海市花園單位 展開- 主要獎項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
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
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上海市花園單位
上海市文明單位 收起
- 知名校友
-
應松年
曹建明
齊奇
郭為祿
高建平
華東政法大學歷史沿革
編輯- 昨日芳華(1879年-1952年)
聖約翰大學,原名聖約翰書院,1879年創建,是美國聖公會施約瑟主教於1877年籌建,將聖公會1865年設立的格雅書院和1866年設立的度恩書院合併後,在滬西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購地興辦的中國第一所現代教會高等學府。
1894年,該校建造了中國式的教育樓,為紀念創始人施約瑟主教而取名“懷施堂”。新中國成立後,約大師生為紀念1921年畢業生鄒韜奮,要求將懷施堂改名為韜奮樓,於1951年經華東軍政委員會批准,同意更改樓名。韜奮樓為上海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25年6月3日,五卅運動慘案發生後,聖約翰大學為阻止學生參加反帝鬥爭宣佈停學,與學生髮生強烈衝突,以孟憲承為首的19名教職員及553名學生憤然離校,於當年8月另組光華大學(今延安西路東華大學校址)。這就是歷史上的“六三”事件 ,“六三樓”因此得名。此樓今座落於華東政法大學校園內,是長寧區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49年5月26日夜晚,中共中央華東局和上海市委領導人員與中共中央上海局以及中共上海地下市委的負責人抵達上海,在聖約翰大學交誼樓(1952年11月15日,華政首屆開學典禮在此樓的大交誼廳舉行)會面,詳細討論上海解放後的接管工作。
- 創設與初建階段(1952年-1979年)
華東政法大學(7張)
華東政法學院初創時期設有大學部、夜校部和專修科,1953年設幹訓班,1954年設本科,1957年設函授部。
1958年,華東政法學院第一次撤銷。華政與上海財政經濟學院、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中國科學院上海歷史研究所、復旦大學法律系合併成立了上海社會科學院。停止招生工作,成立政治法律研究所(華政一部分教師併入)等。
1963年8月,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小組和教育部根據《中共中央批轉中央政法小組、教育部黨組關於加強高等政法教育和調整政法院系問題的請示報告》,向市委提出《關於籌辦華東政法學院的意見》。9月市委批覆同意,提出以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法律研究所為基礎籌辦,由該所黨組書記袁成瑞為籌委會辦公室主任,行政上由最高人民法院和教育部雙重領導,以最高人民法院為主。
1964年,正式覆校,由魏明任黨委書記兼院長,袁成瑞為副書記,田光為副院長,招生149人,次年招生208人。
1972年,經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共上海市委決定,華東政法學院第二次撤消,師資隊伍再次解體,大部分流向復旦大學。校舍則先後被上海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市衞生學校、普陀區衞生學校、果品公司、蔬菜公司、水文站、水上派出所等八個單位瓜分。
1979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教育部聯合發出《關於恢復華東政法學院的通知》。6月,以劉少儻、徐盼秋和曹漫之為首的領導核心,從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及其他單位以至於全國各地迅速集中必要的師資和辦學人員,這在當時及時擴充了華政的師資隊伍,師資匱乏問題得到了緩解。同時,在市政府的關懷下,陸續收回部分校舍。
- 覆校與進步階段(1979年-2000年)
覆校當年,在華東六省一市招收新生。1979年9月,華政迎來了覆校後的第一批303名學生。除了復旦分校將東風樓歸還華政外,其他校舍依然被佔。以徐盼秋、曹漫之為首的一批黨政領導下達指示:先建圖書館與教學大樓。於是,在黨委一班人的帶領下,全體師生自強不息、艱苦奮鬥,黨政工團讓出辦公室,在帳篷裏辦公,保證教學用房的需要,毫無怨言,,以苦為樂。這就是被滬上高校傳為佳話的“帳篷精神”。
1985年,設置法律系、經濟法系、國際法系和犯罪學系(1995年改為刑事司法系)。1985年4月,華政的本科教育在單一法學專業的基礎上,增設了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和犯罪學(1995年改為偵查學)三個專業。
至1983年底,各類在校生已達3429人,其中本科生1649人、專科生177人、研究生34人、函授生1569人。
1988年起,受國家教委委託,培養外國進修生。1991年,本科在華東六省一市均進入第一批招生,並迅速擴展到全國。1994年,成為上海市自主招生的八所試點院校之一,同年成為全國實行並軌收費改革的院校之一。
1994年11月,又增設了國際法、貿易經濟和英語三個本科專業。1995年,獲批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是全國首批8所試點單位之一。1996年,學校獲准接受外國留學生攻讀學士、碩士學位,成為上海20所向留學生頒發學位證書的院校之一,同年又獲准招收港澳台地區學生。
[11]
1996年,國際經濟法學科為司法部重點學科,是學校首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997年11月,增設行政管理和貨幣銀行學兩個本科專業。1998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成為華東地區首個獲得法學博士學位點的單位;同年7月,將上述九個本科專業調整為法學、偵查學、經濟學、金融學、英語和行政管理六個專業;同年,面向全國招收法學專業第二學士學位生。
[2]
[13-14]
- 發展與跨越階段(2000年至今)
2000年,在國家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學校由原司法部管理的院校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上海市管理為主”的高校。
[15]
2002年,教育部對32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學進行水平評估,學校是13所被評為優秀的院校之一。
2003年2月,位於松江大學城,佔地800畝的松江校區破土動工。9月,松江校區一期建設工程完工,迎來了首批學生。2003年,撤系設院,陸續成立了法律學院、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商學院、外語學院、人文學院、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信息技術學院、社會學系、繼續教育學院等12個二級學院(系);同年,增設社會學和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本科專業。
2004年,增設治安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會計學、知識產權、公共事業管理、勞動社會保障、新聞學七個本科專業。
2007年3月,教育部正式批准華東政法學院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6月9日上午,華東政法大學揭牌慶典活動舉行。
2008年,學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再次獲得優秀。
[2]
2011年底,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同年,增設翻譯本科專業。
[19]
2015年4月,學校入選首批上海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11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與華東政法大學、華東地區檢察機關共建的全國首個檢察智庫“華東檢察研究院”在華政揭牌成立。12月,學校與黃浦區人民政府簽訂法治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4-27]
2016年1月,學校與國家檢察官學院簽署合作協議。3月,學校與長寧區人民政府簽署支持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合作協議。4月,入選共青團中央新媒體運營中心綜合類工作室建設單位。5月,學校與華東師範大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松江區人民政府簽署法治政府建設暨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法制日報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7月,學校與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9月,學校馬院入選上海高校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學校與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合作局簽訂合作協議;學校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共建上海司法公信力研究中心。10月,由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和華東政法大學聯合主辦的“中國廉政與法治文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華政舉行;由教育部政法司、上海市教委、華東師範大學、華東政法大學聯合組建的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揭牌。11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與學校簽訂合作培養知識產權檢察人才協議。12月,學校“華東檢察研究院”入選首批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庫;學校與滁州市人民檢察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年,入選上海市“市屬高校本科教學教師激勵計劃”試點單位。
[28-44]
2017年2月,華東政法大學榮獲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稱號。3月,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學校。4月,學校與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協議;學校與泰州市人民檢察院簽訂合作協議。5月,學校與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簽訂合作協議。6月,學校與崇明區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協議;學校與嘉定區人民法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協議;學校與宣城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獲聯合國婦女署頒發《聯合國中國社會性別研究與倡導基金受資機構證書》;上海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與華東政法大學簽訂“共建‘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台”合作框架協議。7月,學校舉行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上海科技創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揭牌儀式。8月,學校與崇明區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成立全國首家公益訴訟研究中心。9月,成為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創始成員。11月,學校與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與學校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12月,學校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45-64]
2018年4月,上海市委宣傳部與學校正式簽約共建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學校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3月,學校與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5月,學校與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6月,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8月,成為首家與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建立合作關係的省外高校;學校與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簽訂檢校合作協議。11月,華東政法大學成為滬港大學聯盟創始成員;學校與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學校與海口海事法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12月,學校與上海市司法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同年,學校被遴選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
[2]
[65-74]
2019年1月,華東政法大學作為上海唯一的市屬高校入選獲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40所高校名單;學校與鹽城市公安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入選首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3月,學校與上海市體育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4月,學校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學校與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學校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首批入選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6月,學校與龍巖市公安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8月,杭州市舉行與華東政法大學合作共建互聯網法治研究院(杭州)簽約儀式;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學校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基地。9月,學校與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簽署合作協議與合作備忘錄;學校與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簽署合作共建協議。10月,學校與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11月,華東政法大學法宣辦獲得“‘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稱號。
[75-89]
2020年1月,學校與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6月,發起並加入法學教育創新聯盟。10月30日,華東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成立。
[90-92]
[130]
11月12日,全國首家涉外法治學院在華東政法大學成立。學院將努力打造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助力上海建設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示範區。
[131]
11月13日,華東政法大學新文娛法治研究院在華政長寧校區宣佈成立。
[132]
2022年11月26日,慶祝華東政法大學建校70週年大會在松江校區富田體育館舉行。
[133]
12月15日,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成立大會暨科研智庫建設研討會召開。
[134]
12月,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正式成立。
[135]
2023年2月17日,上海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成立暨合作共建簽約儀式舉辦。會上,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市司法局簽訂合作共建協議,正式成為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136]
3月31日,華東政法大學在長寧校區舉行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大會。
[140]
6月,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正式成立。
[142]
8月,華東政法大學國際調解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144]
華東政法大學辦學條件
編輯華東政法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有教職工1300餘人,專任教師近900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400餘人。先後3人入選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4人獲評“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2人獲評“國家級教學名師”,5人獲評“全國優秀教師”,1人獲評“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人獲評“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獲評“全國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人任“馬工程”首席專家,28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4人入選“上海市領軍人才”,6人獲評“上海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6人獲評“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13人入選“上海東方學者”(其中包含2名客座教授),9人入選“上海青年東方學者”,31人獲評“曙光學者”,7人獲得“上海市人才發展資金”資助,35人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17人獲評“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有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上海高等學校市級教學團隊。
[129]
類別 | 名稱 |
---|---|
國家百千萬工程人選(5人) |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1人) | |
全國高校教學名師(2人) | 何勤華、劉憲權
[93]
|
上海領軍人才(12人) | |
東方學者(12人) | 顧敏康、陳峯、程金華、張紅、Stephen Phua Lye Huat、李連江、冷靜
[93]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獲評年份 |
---|---|---|
法律史本科教學團隊 | 何勤華 | 2007年 |
經濟法學本科教學團隊 | 顧功耘 | 2010年 |
序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學科 | 類別 |
---|---|---|---|---|
1 | 世界法治文明演進與中國法治理論發展 | 何勤華 | 法學 | 戰略創新 |
2 | 新時代政治學理論的創新與發展 | 張明軍 | 政治學 | |
3 | 一帶一路建設的法律保障機制研究 | 林燕萍 | 法學 | 重點創新 |
4 | 依法行政與公正司法的中國進路研究 | 葉青 | 法學 | |
5 | 科創中心建設的法制保障 | 劉憲權 | 法學 | |
6 | 全面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治創新 | 金可可 | 法學 | |
7 | 基層治理與上海公共安全 | 吳新葉 | 政治學 | |
8 | 民族復興與比較政治理論創新 | 高奇琦 | 政治學 |
華東政法大學院系專業
教學院系 | 專業名稱(學制四年) |
---|---|
法學 | |
法學(經濟法方向) | |
法學(國際經濟法方向) | |
法學(國際金融法律方向) | |
法學(卓越律師人才實驗班) | |
法學(刑事法方向) | |
法學(刑事司法方向) | |
法學(網絡與信息法方向) | |
偵查學 | |
治安學 | |
邊防管理 | |
經濟學 | |
會計學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工商管理 | |
金融學 | |
社會工作 | |
社會學 | |
行政管理 | |
勞動與社會保障 | |
政治學與行政學 | |
公共事業管理 | |
知識產權 | |
新聞學 | |
文化產業管理 | |
漢語言文學 | |
日語 | |
翻譯 | |
德語 | |
英語 | |
/ | |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 / |
/ | |
其他教學科研部門:法律碩士教育中心、體育部、科學研究院、中外法律文獻中心、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 “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台、黨內法規研究中心 |
華東政法大學教學建設
華東政法大學(17張)
類別 | 名稱 |
---|---|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 | 法學、偵查學 |
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偵查學 |
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 | 外國法制史、中國法制史、經濟法學、司法鑑定概論 |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 | 國法制史、中國法制史、經濟法學、司法鑑定概論 |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 | 走進司法鑑定——科學證據應用與展望 |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 | 開啓疑案之門的金鑰匙——司法鑑定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法學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
教育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開放型國際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上海市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 | 法學、偵查學、知識產權 |
上海市級精品課程(34門) | 外國法制史、國際經濟法、刑法學、中國法制史、商法概論、經濟法學、法理學、偵查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國際私法學、司法鑑定概論、著作權法、訴訟證據學、政治學原理、貨幣銀行學、金融法學、法醫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知識產權法、金融犯罪研究、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大學生心理健康、國際反壟斷法、現場勘查學、新聞法規與職業道德、公司法學、刑事專案偵查、漢語與寫作I、II、國際商事仲裁法學、商業秘密法、憲法學、行政法學、民事訴訟法學 |
上海高校示範性全英語教學課程建設項目(12門) | 知識產權法、銀行法、國際經濟法、中國公司法與證券法、洗錢犯罪研究、國際私法、國際刑法、國際商法、國際公法、國際商事仲裁法、數字版權法、羅馬法 |
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項目(5個) | 法學、政治學、偵查學、知識產權專業和“國際金融、航運法律人才培養創新”項目 |
“十二五”本科教學工程市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 | 法學、偵查學 |
上海高校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單位 | 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海市教委本科重點課程(84門) | (名單略) |
華東政法大學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有法學、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學位授予權,應用經濟學、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法律、公共管理、金融、社會工作、翻譯、新聞與傳播、會計等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建有18個博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47個碩士學位二級授權學科,以及法學、公共管理2個博士後流動站。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2012年學科評估中,法學一級學科位列全國五強;2016年學科評估中,法學獲評A級,政治學獲評B級;2018年公佈的全國首次專業學位水平評估結果中,法律碩士專業獲評A檔。
[2]
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一流學科;1個上海市高峯學科和1個高原學科以及3個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
[101]
類別 | 名稱 |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類別 | 名稱 |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 |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4個) |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國際法學、司法鑑定、知識產權、法政治學、社會法學、公安法學、法律方法論
[99]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 政治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共管理、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
[99]
|
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 | 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刑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法律與金融、國際法學、軍事法學、公安法學、司法鑑定、知識產權、區域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國際貿易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與傳播研究、政治學理論、比較政治、行政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傳媒法制、社會法學、社會管理 |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 |
序號 | 學科名稱 | 級別 |
---|---|---|
1 | 法律史 | 國家重點學科 |
2 | 刑法學 | 上海市重點學科(第三期) |
3 | 經濟法學 | |
4 | 法學 | 上海市一流學科 |
5 | 公共管理 | |
6 | 國際法學 | 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第五期) |
7 | 民法與知識產權 | |
8 | 法學 | 上海市高峯高原學科 |
9 | 公共管理 |
華東政法大學國際交流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先後與46個國家和地區的188所高校、機構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亞洲法律學會、歐洲律所聯盟等8個國際性、區域性組織簽訂了385份協議。有1箇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2年,學校獲得接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資格,2014年,成為全國接收“中國政府卓越獎學金”7所高校之一。
[3]
2017年9月29日,華東政法大學加入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
[102]
加拿大總理,英國前副首相、法律大臣,比利時議長,澳大利亞首席大法官,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危地馬拉憲法法院院長,泰國憲法法院院長,阿聯酋聯邦最高法院院長,納米比亞國民議會副議長,荷蘭王國社會事務和就業大臣,以色列司法部部長等各國政要曾先後來校參觀訪問。
[103]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共同舉辦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芝加哥-肯特法學院、舊金山大學、聖路易斯大學、威拉姆特大學、約 翰·馬歇爾法學院、多米尼加大學、馬里蘭大學、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學,金門大學,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道格拉斯大學,蒙特利爾大學,德國帕桑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荷蘭自由大學、艾柔默斯大學、格羅寧根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華威大學、卡迪夫大學、威斯敏斯特大學、 盧頓大學,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里昂商學院、巴黎第五大學,意大利羅馬第二大學、羅馬第三大學、皮埃蒙得大學,日本青山學院大學、大阪大學、熊本大學、香川大學、名古屋大學、九州國際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悉尼科技大學、維多利亞科技大學、昆士蘭科技大學、昆士蘭大學、福林德斯大學、迪肯大學,邦德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西班牙納瓦拉大學、瑞典隆德大學,韓國清州大學、漢城大學、安山1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澳門大學等建立了合作關係。
[103]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銀行上海分行、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上海毅石律師事務所、國浩律師事務所、通力律師事務所等70餘家立法、司法、執法、金融和法律服務等單位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103]
華東政法大學學術研究
編輯華東政法大學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獲批國家涉外法治研究基地,與司法部合作共建公共法律服務研究基地,是最高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基地,是最高人民法院自貿區司法研究基地、上海市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中國(上海)自貿區法治創新研究基地、法律文明演進研究基地是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與上海市教育委員會聯合主辦“長三角教育發展政策與法治研究中心”,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所共建的司法智庫研究機構華東檢察研究院,外國法與比較法研究院、政府體制改革與監管模式創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經濟法律戰略研究院是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治理研究院是上海市高校知識服務平台。
[3]
[104]
類別 | 名稱 |
---|---|
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2個) | |
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 | |
上海市高校知識服務平台(1個) | |
上海市法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 | |
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1個) | |
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建單位) | 大數據流通與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
[107]
|
國家CTTI來源智庫(3個) | |
互聯網法律服務平台(2個) | |
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下屬科研機構 |
華東政法大學科研成果
- 科研獲獎情況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所獲獎項 |
---|---|---|---|
1 | TheEmergenceof'BlackSociety'CrimeinChina(中國的“黑社會”犯罪) | 張筱薇 | 第四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三等獎 |
2 | 《中國法學史》 | 何勤華 | 第三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
序號 | 成果名稱 | 作者 | 所獲獎項 |
---|---|---|---|
1 | 《外國法制史》(第三版) | 何勤華 | 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教材類三等獎 |
2 | 《日耳曼法研究》 | 李秀清 | 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 |
3 | 《從對峙走向和諧:循環型社會法的形成》 | 鄭少華 | 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 |
4 | 《證券期貨犯罪理論與實務》 | 劉憲權 | 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 |
5 | 中國喪服制度史 | 丁凌華 | 2002年度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
6 | 經濟法教程 | 顧功耘 | 2002年度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教材類一等獎 |
7 | 土地使用權與用益物權 | 高富平 | 2002年度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
8 | 競爭法論 | 徐士英 | 2002年度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
- 科研項目情況
序號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負責人 | 經費(萬元) |
---|---|---|---|---|
1 | 可持續發展與競爭法關係之研究 | 2001年 | 徐士英 | 2 |
2 | WTO規則與中國競爭法的完善 | 2001年 | 林燕萍 | 4.5 |
3 | 證券犯罪研究 | 2002年 | 劉憲權 | 7 |
4 | 憲法控權本質及機制研究 | 2003年 | 蔣德海 | 12 |
5 | 金融衍生工具的法律規制問題研究 | 2003年 | 顧功耘 | 7 |
6 | 人類基因的法律地位 | 2003年 | 邱格屏 | 5.5 |
7 | 自然壟斷企業反壟斷法調整機制研究 | 2004年 | 徐士英 | 6 |
8 |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與中國反腐敗法制的完善 | 2004年 | 周洪鈞 | 7 |
9 |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研究 | 2005年 | 何勤華 | 7 |
10 | 國有自然資源管理、利用、保護法律制度研究 | 2005年 | 高富平 | 7 |
11 | 金融犯罪研究 | 2005年 | 劉憲權 | 7 |
12 | 和諧社會與理性制度選擇 | 2005年 | 鄭少華 | 5 |
13 | 健全全國統一大市場與我國省際之間利益衝突 | 2006年 | 李建勇 | 8 |
14 | 計算機取證相關法律與技術問題研究 | 2006年 | 王永全 | 8 |
15 | 公司治理法律制度研究 | 2006年 | 羅培新 | 7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負責人 | 經費(萬元) |
---|---|---|---|---|
1 | 技術創新、國際技術轉移的非線性增長模型及其實證模擬 | 2005年 | 唐曉雲 | 16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負責人 | 經費(萬元) |
---|---|---|---|---|
1 | 我國司法鑑定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 2004年 | 杜志淳 | 8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負責人 | 經費(萬元) |
---|---|---|---|---|
1 | 自主創新立法保障研究 | 2006年 | 陳俊 | 5 |
2 | 強化法律監督制度研究 | 2007年 | 陳俊 | 4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立項時間 | 負責人 | 經費(萬元) |
---|---|---|---|---|
1 | 高新科技園區立法研究 | 2004年 | 陳俊 | 3 |
2 | 對版權“技術措施”的法律保護與法律規制研究 | 2005年 | 王遷 | 3 |
3 | WTO與IMF框架下人民幣匯率機制的法律問題 | 2006年 | 賀小勇 | 5 |
4 | 從獨語到對話:和諧社會法治宣傳轉型研究 | 2006年 | 王永傑 | 3 |
華東政法大學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9年5月,華東政法大學圖書館有印刷型中外文圖書藏書260萬冊,中外文報刊1300餘種,各類數據庫111個,電子圖書205萬種,法律類中外文數據庫尤為齊全,在全國法學院校中名列前茅。作為華東地區最大的法律文獻中心,以法學為專業特色、外文原版文獻為重點、數字化資源為核心的館藏文獻體系已初步形成,正努力打造紙質文獻保障品種,數字資源提供副本的文獻保障體系。
[114]
中外文法學數據庫在全國法律院校中排名第一。圖書館以法學為專業特色、外文原版文獻為重點、數字化資源為核心的館藏文獻體系已初步形成,正努力打造紙質文獻保障品種,數字資源提供副本的文獻保障體系。主要數字資源包括:中國學術期刊網、人大複印資料全文數據庫、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意法規及司法案例庫、正典法律資源庫、國研網、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數字化年鑑平台、刑事司法資料庫、萬方數據資源系統、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Lexis法律數據庫、LexisNexis學術大全資源庫、Westlaw、HeinOnline、EBSCO、龍源期刊網、方正報紙、網上報告廳、環球英語多媒體資源庫、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方正電子書、書生電子書、超星電子書、華圖法學文獻全文數據庫、非書資料管理系統等。
- 學術期刊
《法學》是由華東政法大學主辦的一本中文法律類期刊,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法律理論類月刊,創刊於1956年;是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的中國為數不多的法學刊物之一;是《中文核心期刊(法律類)》”、“全國百強社科學報”、“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
[115]
《華東政法大學學報》由上海市教委主管、華東政法大學主辦,以法學為主、其他社會科學為輔的學術性刊物;為CSSCI法學來源期刊、中文法律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科法學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期刊
[115]
《犯罪研究》(原名《刑偵研究》)是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管、上海市犯罪學學會主辦、學校協辦,經國家新聞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專業性理論刊物,創刊於1981年;該刊主要欄目有理論研究、經濟犯罪研究、專題筆會、實踐探索、檢察官論壇、境外透視等,內容翔實、觀點新穎,是犯罪學研究領域獨具特色的學術刊物和全國法律類核心期刊。
[115]
《青少年犯罪問題》雜誌創刊於1982年,是中國公開發行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專業期刊,由華東政法大學主辦、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管;該刊主要反映有關青少年犯罪、少年司法、青少年權益保護以及犯罪學領域的新動向、新觀點、新問題、新經驗;致力於整合犯罪學、法學、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多學科資源,已經連續兩屆被遴選為CSSCI期刊,曾獲法學類核心期刊稱號。
[115]
華東政法大學文化傳統
編輯華東政法大學校名
華東政法大學校標
華東政法大學校訓
篤行致知 明德崇法 | |
---|---|
出典: 篤行——“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篤行,表示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切實追求,注重實踐。 致知——“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 致知,表示尋求知識,探求真理。 明德——“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尚書·君陳》)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禮記·大學》) 明德,表示追求完美的德性。 崇法——“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禮記·王制》) 崇,表示尊敬、推重。 法,法律,法治。表示我們學校主要的專業。 崇法,表示崇尚法律,追求法治。 校訓含義: 篤行致知,其含義是以自己踏實的態度,認真實踐,積極探求科學知識,追求科學真理。 明德崇法,其含義是要崇尚完美的德行,追求法治;這和中國實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方略相銜接,將國家的治國方略和學校的校訓結合起來,正説明了,該校作為一所以法學教育為主、兼有其他管理類學科教育的著名院校,她的歷史使命所在。 |
華東政法大學校歌
《明珠之光》 | |
---|---|
詞徐永康 曲朱良鎮 芳草地紅磚牆 百年學子拼搏場 坎坷復坎坷 潮落又潮漲 生生不息如長江 師恩沐幼苗 勤學成棟樑 華政英才走四方 莫忘,莫忘 莫忘,莫忘 祖國未來擔肩上 不負青春時光 風雲起鐘聲揚 千年中華盼飛翔 依法治中國方能致富強 有志青年聚東方 秉公斷曲直 執法我強項 人民利益高無上 莫忘,莫忘 莫忘,莫忘 祖國未來擔肩上 耀我明珠之光 |
華東政法大學校區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長寧、松江兩個校區,佔地面積75萬餘平方米。學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範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花園單位。松江校區(松江大學園區龍源路555號)是全國物業管理示範園區。長寧校區(萬航渡路1575號)的“聖約翰大學歷史建築羣”被列入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9-121]
華東政法大學所獲榮譽
編輯時間 | 名稱 |
---|---|
2021年7月 | |
2021年9月25日 |
華東政法大學學校領導
編輯華東政法大學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
黨委副書記、校長 | |
黨委副書記 |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
副校長 |
華東政法大學歷任領導
姓名 | 在職時間 |
---|---|
趙野民 | 1956/06—1956/11 |
劉少儻 | 1979/06—1984/04 |
莊詠文 | 1984/04—1985/05 |
陸慶壬 | 1989/01—1995/03 |
祝林森 | 1999/12—2003/06 |
杜志淳 | 2003/06—2015/06 |
姓名 | 在職經歷 |
---|---|
魏文伯 | 1952年10月至1955年兼任華東政法學院首任院長。 |
鄭文卿 | 1955年5月至1956年6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 |
雷經天 | 1956年6月至1958年8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 |
魏明 | 1964年6月至1972年4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黨委書記。 |
徐盼秋 | 1979年6月至1984年4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 |
陳天池 | 1984年4月至1985年8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 |
史煥章 | 1985年8月至1997年8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1995年4月至1998年10月兼任院黨委書記。 |
曹建明 | 1997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華東政法學院院長。 |
何勤華 |
華東政法大學知名校友
編輯姓名 | 職務/榮譽 | 姓名 | 職務/榮譽 |
---|---|---|---|
莊亨浩 | 曾任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張斌生 | 曾任廈門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全國十佳律師 |
江仁寶 | 曾任山東省司法廳廳長 | 劉乃雄 | 曾任浙江省司法廳廳長 |
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 | 李佩佑 | 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 |
鄭魯寧 |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 | 福建興業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行長 | |
國家文化部市場司司長 | 劉華 | 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辦公室主任 | |
曾任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 |||
李靜 | 山東省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 申嶽 | 原江蘇省610辦公室主任 |
黃平 | 盛源集團董事局主席 | 車俊 | 中共河北省委副書記 |
上海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 | 曾任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 ||
曾任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 中金集團董事長 | ||
魏旋君 | 中共江西省委副秘書長兼江西省信訪局局長 | 上海海事法院院長 | |
蔣家開 | 新疆天雪律師事務所主任 全國十佳律師 | 最高人民法院高級法官 全國十大中青年法學家 | |
李鈺君 | 景潤房地產董事 |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憲法與行政法教授 | |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高級法官中國法官十傑(2005) 中國十大法治人物(2007) | 周梅芳 | 廣東省深圳市人民檢察院 全國十佳公訴人 | |
沈志先 |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院長 |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原華東政法學院副院長 | |
柴崢濤 | 浙江省紹興市人民檢察院 全國十佳公訴人 | ||
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 黎淑蘭 |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全國三八紅旗手(2008) |
- 參考資料
-
- 1. 歷史沿革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8-11-07]
- 2. 學校概況 .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8-11-07]
- 3. 學校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1-07-26]
- 4. 學校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8-09-19]
- 5. 16【特稿】致敬1949-2019:上海解放中的“華政故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05-31]
- 6. 華政校史館落成 多媒體技術重現“解放上海第一宿營地” .東方網.2017-11-15[引用日期2019-05-28]
- 7. 第一宿營地重要來客 .新民晚報.2019-04-18[引用日期2019-05-28]
- 8. 上海地方誌--附錄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18-11-02[引用日期2019-05-28]
- 9. 踏訪接管上海關鍵地 .新民週刊.2019-05-22[引用日期2019-05-28]
- 10. 華東政法大學章程 .華東政法大學.2015-12-30[引用日期2020-04-01]
- 11. 歷史沿革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2. 部門概況 .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引用日期2020-03-27]
- 13. 歷史沿革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0-04-03]
- 14. 院校簡介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2001-12-10[引用日期2019-11-29]
- 15. 上海高校改革管理體制調整佈局結構 .東方網[引用日期2020-04-16]
- 16. 機構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院[引用日期2019-05-29]
- 17. 學校歷史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8-08-01]
- 18. “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是幾級學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引用日期2019-11-01]
- 19. 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高招計劃新增翻譯專業 .新浪網.2011-04-27[引用日期2020-04-07]
- 20. 華東政法大學隆重舉行建校60週年慶典大會 .華東政法大學.2012-12-01[引用日期2014-03-30]
- 21. 華東政法大學獲批為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上海共青團[引用日期2019-11-03]
- 22. 華東政法大學德語新專業獲備案 .華禹教育網【原中國高校網】.2013-05-08[引用日期2020-04-07]
- 23. 歷史沿革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8-07-13]
- 24. 全國首個檢察智庫在滬成立,由最高檢與華東政法大學共建 .澎湃新聞.2015-11-29[引用日期2019-11-08]
- 25. 智庫型研究機構—華東檢察研究院正式揭牌 .中新網.2015-11-26[引用日期2019-11-08]
- 26. “上海教育立法諮詢與服務研究基地”在校建立 .華東政法大學新聞網[引用日期2019-11-05]
- 27. 我校與黃浦區簽訂合作協議並主辦上海市第三屆浦江法治講壇(黃浦專場)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28. 我校與國家檢察官學院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29. 我校與長寧區政府簽署支持創新創業人才發展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0. 我校被確定為團中央新媒體運營中心綜合類工作室建設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1. 中國廉政與法治文學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我校舉行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32. 我校與華東師範大學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3. 我校與松江區政府簽署法治政府建設暨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4. 上海市法學會司法研究會在我校成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35. 我校與法制日報社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6. 我校與市一中院、上海社科院共建上海司法公信力研究中心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7. 華東政法大學與上海市一中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青塔[引用日期2019-11-05]
- 38. 我校與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合作局簽訂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39. 我校與中國作家協會·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40. 市人民檢察院與我校合作培養知識產權檢察人才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41. 我校與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檢察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42. 華東檢察研究院入選首批中國智庫索引(CTTI)來源智 .華東政法代拆代行[引用日期2019-11-04]
- 43. 我校馬院入選上海高校示範馬克思主義學院 .華東政法大學.2016-09-20[引用日期2019-08-03]
- 44. 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協同創新中心揭牌成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06-08]
- 45. 我校榮獲教育部2017年“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稱號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46. 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47. 我校與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48. 我校與泰州市人民檢察院簽訂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49. 我校與嘉定區人民法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0. 我校與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簽訂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1. 我校與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2. 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獲頒《聯合國中國社會性別研究與倡導基金受資機構證書》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3. 我校與市二中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4. 打造一站式互聯網法律服務平台——華東政法大學“互聯網+法律”大數據平台正式揭牌 .華東政法大學.2017-06-23[引用日期2020-03-18]
- 55. 我校與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6. 我校與崇明區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7. 我校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聯合成立全國首家公益訴訟研究中心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8. 我校舉行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上海科技創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59. 我校與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0. 我校與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61. 我校與崇明區人民法院簽訂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2.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與我校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3. 我校與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4. 我校與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5. 我校與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6. 我校與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67. 上海市委宣傳部與華東政法大學正式簽約共建華東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中國上海.2018-04-20[引用日期2019-08-03]
- 68. 我校與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簽署“法學研究與實踐基地”共建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5]
- 69. 我校與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70. “滬港大學聯盟”成立 .新浪[引用日期2018-11-08]
- 71. 我校與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72. 我校與浙江省人民檢察院簽訂檢校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73. 海口海事法院與華東政法大學簽約合作 .新浪[引用日期2019-11-04]
- 74. 我校與上海市司法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2019-01-07[引用日期2019-01-21]
- 75. 全國普法辦關於通報表揚"七五"普法中期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安徽普法網[引用日期2020-02-22]
- 76. 我校獲批建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培訓研修中心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01-20]
- 77. 【鹽阜大眾報】市公安局與華東政法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78. 我校入選首批上海市依法治校示範校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79. 關於公佈上海高等學校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首批入選項目名單的通知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19-11-03]
- 80. 我校與上海市體育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1. 我校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2. 我校與蘇寧集團簽署產學研合作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3. 我校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簽訂《關於加強知識產權教育和司法實踐的專項合作紀要》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4. 我校與龍巖市公安局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5. 我校與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新加坡國際仲裁中心簽署合作協議與合作備忘錄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6. 我校與杭州市合作共建互聯網法治研究院(杭州)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7. 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我校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基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8. 我校與上海綠地申花足球俱樂部簽署合作共建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89. 我校與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04]
- 90. 17所高校發起!法學教育創新聯盟在天津大學成立 .中國教育在線[引用日期2020-06-18]
- 91. 我校與中國浦東干部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幹部培訓網.2020-01-17[引用日期2020-02-18]
- 92.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成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0-01-22]
- 93. 東方學者等人才介紹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94. 我校8個團隊入選2019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創新團隊建設名單 .華東政法大學.2019-12-30[引用日期2020-01-04]
- 95. 刑事法學院概況 .華東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引用日期2020-03-24]
- 96. 教學科研單位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3-02-02]
- 97. 教學培養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08-04]
- 98. 全名單!2019年新增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來了 .青塔[引用日期2019-10-15]
- 99. 華東政法大學研究生教育主要學科介紹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00. 各級重點學科名錄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01. 學科概況 .華東政法大學 [引用日期2020-04-08]
- 102. 中日人文交流大學聯盟正式成立 .人民網[引用日期2017-10-01]
- 103. 友好往來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04. 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我校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基地 .華東政法大學.2019-09-12[引用日期2019-10-19]
- 105. 學科概況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0-19]
- 106. 市科委關於建設上海市軟科學研究基地“上海市科技創新法治保障研究中心”的通知 .中國上海.2017-06-07[引用日期2020-03-21]
- 107. 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政策法律研究中心落户我校 .華東政法大學.2017-03-15[引用日期2019-06-25]
- 108. 2019年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十件大事 .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0-01-03]
- 109. 我校司法學研究院入選國家CTTI來源智庫 .華東政法大學.2019-12-26[引用日期2020-01-02]
- 110. 上海探索“互聯網+法律”服務新模式 .環球網.2017-06-22[引用日期2020-03-21]
- 111. 中心簡介 智庫定位 .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引用日期2020-03-23]
- 112. 科研項目立項情況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13. 近年來科研獲獎情況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14. 本館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圖書館[引用日期2018-01-05]
- 115. 學校報刊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16. 學校校標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0]
- 117. 校訓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3-03-22]
- 118. 校歌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4-01-20]
- 119. 學校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9-11-12]
- 120. 跨越3個世紀從私家別墅到科教學堂,“聖約翰大學歷史建築羣”完成首樓文保修繕 .上觀新聞[引用日期2019-11-12]
- 121.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公佈!上海12處入選 .上海黨史網[引用日期2019-11-12]
- 122. 黨政領導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23. 華東政法大學校領導易人:曹文澤任書記,葉青任校長 .澎湃[引用日期2015-07-02]
- 124. 校史介紹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25. 快訊: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 .新華社[引用日期2018-03-17]
- 126. 華政人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15-03-27]
- 127. 上海表彰“兩優一先”,400名個人、200個基層組織獲榮譽稱號(附名單) .上官百家號[引用日期2021-08-21]
- 128. 關於教育系統擬推薦全國“七五”普法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候選名單的公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引用日期2021-09-30]
- 129. 學校簡介 .華東政法大學[引用日期2022-04-01]
- 130. 滬上首家獨立建制紀檢監察學院在華東政法大學成立 .其他.2022-10-31
- 131. 全國首家涉外法治學院在華東政法大學成立,上海加快建設涉外法治人才培養示範區 .文匯報[引用日期2022-11-12]
- 132. 推進知識產權保護,華東政法大學新文娛法治研究院成立 .其他.2022-11-14
- 133. 華東政法大學建校70週年大會舉行,華政學者文庫在校成立 .百家號.2022-11-26
- 134. 華政成立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 .百家號.2022-12-16
- 135. 高校成立中國法治戰略研究院 弘揚“創新、務實、開放”的海派法學文化 .其他.2022-12-21
- 136. 上海在復旦大學等7家高校成立市政府立法研究基地 .界面新聞[引用日期2023-02-17]
- 137.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首席律師劉福壽 .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3-10]
- 138. 上海任免馬春雷、華源、顧軍、姚凱、於福林等職務(圖|簡歷) .中國經濟網[引用日期2023-03-10]
- 139. 薛江武履新職,已任安徽省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 .瀟湘晨報[引用日期2023-03-10]
- 140.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涉外法治研究院 .其他.2023-04-05
- 141. 全國高等學校名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05-14]
- 142. 華東政法大學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院 .百家號.2023-06-12
- 143. 市委組織部、市教衞黨委來校宣佈領導班子調整任命 .華東政法大學新聞網.2023-07-24[引用日期2023-07-24]
- 144. 高校探索成立國際調解研究中心 助力完善國際商事爭議調解機制 .中國新聞網.2023-08-25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