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公立大學
- 外文名
- Public Universities
- 所屬地區
- 海內外各國家或地區
- 屬 性
- 公立大學
- 創立者
- 國家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立
公立大學特性
編輯在美國排名前50的一流名校裏,公立大學有16個。在一流公立大學的16個席位中,加州大學就佔據了6席。以“加州大學系統”為例,簡單説明一下“大學系統”。
UC系統有10個分校。它有一位總校長,而各分校則有各自的校長。
各分校校長雖然都要向總校長報告,但同時都具有很高的自主權。
美國的公立高等教育體制相當成熟,其他各州的大學系統與加州大學系統大同小異。其次,美國“國家級”的公立大學,一般為研究型大學,都是美國各州的學術重鎮。
它們都可以稱為“大而全”,即要麼是分校多,要麼是校區多,學生與教師人數眾多。如“加州大學系統”的10個分校共有學生191000餘人,就其本科教育而言,10所分校除了上述6所分校在50名之內外,還有2所的排名也在全美高校100名之內,另有一所不參加美國排名,但醫學院是公認的世界前五。
公立大學中外區別
編輯公立大學中國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01 | 北京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2 | 清華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3 | 浙江大學 | 教育部 | 杭州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4 | 復旦大學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5 | 南京大學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6 | 南開大學 | 教育部 | 天津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7 | 中國人民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8 | 中央財經大學 | 教育部、財政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09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教育部、商務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0 | 上海財經大學 | 教育部、財政部、上海市 | 上海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工業與信息化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2 | 北京理工大學 | 工業與信息化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3 | 上海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4 | 北京師範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5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6 |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5 | 東南大學 | 教育部 | 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6 | 北京交通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7 | 華北電力大學 | 教育部、國家電網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8 | 中國政法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19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0 | 中山大學 | 教育部 | 廣州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1 | 中國農業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2 | 中央民族大學 | 教育部 | 北京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3 | 蘇州大學 | 教育部 | 蘇州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4 | 山東大學 | 教育部 | 濟南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5 | 廈門大學 | 教育部 | 廈門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6 | 同濟大學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7 | 武漢大學 | 教育部 | 武漢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8 | 華中科技大學 | 教育部 | 武漢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29 | 華東師範大學 | 教育部 | 上海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30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中國科學院 | 合肥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31 | 重慶大學 | 教育部 | 重慶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32 | 四川大學 | 教育部 | 成都市 | 本科及本科以上 |
公立大學美國
在其他國家比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和新加坡等,情況也和中國類似。那些國家的所有一流院校,比如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和多倫多大學,新加坡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都是公立學校。而在美國,私立大學是比較受歡迎的,因為它們在排行榜上佔有優勢,必須要成績好且家庭富裕才有可能進入頂尖的私立大學。
美國最有名的大學大多是私立的,比如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等。而頂尖公立大學則是吸收一些學習優秀但家庭並不十分富裕的學生。和美國的情況相似的還有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它們的私立大學在國內的教育界佔有重要的地位。美國公立大學的主要運營模式是州立大學系統。除軍事院校外,美國沒有聯邦政府主辦的大學。這些州立大學系統就構成了大部分的公眾資助的公立大學。
州名 | 校名 | 分校/校區數目 | 旗艦校區 |
---|---|---|---|
亞拉巴馬(阿拉巴馬) | 奧本大學 | 2 | 奧本校區 |
亞拉巴馬大學 | 3 | 圖卡盧薩分校 | |
阿拉斯加 | 阿拉斯加大學 | 3 | 費爾班克斯分校 |
美屬薩摩亞 | 美屬薩摩亞社區學院 | 1 | 馬普撒加校園 |
亞利桑那 | 亞利桑那大學 | 1 | 圖森校園 |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 5 | 菲尼克斯校區 | |
阿肯色 | 阿肯色大學 | 6 | 法耶特威爾分校 |
加利福尼亞 | 加州大學 | 10 | 伯克利分校/洛杉磯分校 |
科羅拉多 | 科羅拉多大學 | 3 | 波爾多分校 |
康涅狄格 | 康涅狄格大學 | 6 | 曼斯菲爾德-托爾斯分校 |
特拉華 | 特拉華大學 | 1 | 紐華克校園 |
華府哥倫比亞特區 | 哥倫比亞特區大學 | 1 | 華盛頓特區校園 |
佛羅里達 | 佛羅里達大學系統 | 11 | 佛羅里達大學蓋城分校 |
佐治亞 | 佐治亞大學系統 | 22 | 佐治亞大學雅典分校/佐治亞理工學院 |
關島 | 關島大學 | 1 | 曼繼勞村校園 |
夏威夷 | 夏威夷大學 | 3 | 馬諾阿分校 |
愛達荷 | 愛達荷大學 | 1 | 馬斯考校園 |
伊利諾伊 | 伊利諾伊大學 | 3 | 厄本那-香檳分校 |
印第安納 | 印第安那大學 | 7 | 布魯明頓分校 |
普渡大學 | 4 | 西拉法葉分校 | |
愛荷華(艾奧瓦) | 愛荷華大學 | 1 | 愛荷華城校園 |
愛荷華州立大學 | 1 | 阿美斯校園 | |
堪薩斯 | 堪薩斯大學 | 1 | 勞倫斯校園 |
肯塔基 | 肯塔基大學 | 1 | 列剋星敦校園 |
路易斯安那 | 路易斯安那大學 | 9 | 拉法葉特分校 |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 | 7 | 巴吞魯日分校 | |
緬因 | 緬因大學 | 8 | 歐若諾分校 |
馬里蘭 | 馬里蘭大學 | 13 | 科裏奇帕克(學院公園)分校 |
馬薩諸塞 | 麻省大學 | 5 | 阿莫斯特分校 |
密歇根(密執安) | 密歇根大學 | 3 | 安娜堡(安阿伯)分校 |
密歇根州立大學 | 1 | 東蘭辛校園 | |
明尼蘇達 | 明尼蘇達大學 | 5 | 雙城(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分校 |
密西西比 | 三角洲州立大學 | 1 | 克里烏蘭校園 |
密西西比州立大學 | 1 | 斯塔爾威爾校園 | |
密蘇里 | 密蘇里大學 | 4 | 科倫比亞分校/聖路易斯分校 |
蒙大拿 | 蒙大拿大學 | 4 | 米蘇拉分校 |
內布拉斯加(奈布拉斯卡) | 內布拉斯加大學 | 4 | 林肯分校 |
內華達 | 內華達大學 | 5 | 雷諾分校/拉斯維加斯分校 |
新罕布什爾(紐漢普西) | 新罕布什爾大學系統 | 4 | 普利茅斯州立大學普利茅斯校園 |
新澤西 | 羅格斯新澤西州立大學 | 3 | 新布朗斯維克分校 |
新墨西哥 | 新墨西哥理工礦業大學 | 1 | 所克羅校園 |
紐約 | 紐約州立大學 | 35 | 布法羅分校/石溪分校/賓漢姆頓分校 |
北卡羅來納 | 北卡羅來納大學系統 | 16 | 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北卡州立大學羅利分校 |
北達科他 | 北達科他州立大學 | 3 | 法爾格校區 |
北马里亞納羣島 | 北马里亞納學院 | 1 | 塞班島校園 |
俄亥俄 | 俄亥俄州立大學 | 6 | 哥倫布分校 |
俄克拉荷馬 | 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 | 5 | 斯提爾華特分校 |
俄勒岡 | 俄勒岡大學系統 | 8 | 俄勒岡州立大學-科爾瓦利斯校園/波特蘭州立大學 |
賓夕法尼亞 |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 25 | 尤尼伏西提帕克(大學公園)校區 |
匹茲堡大學 | 4 | 匹茲堡-格林斯堡分校 | |
天普(坦普爾)大學 | 1 | 費城校區 | |
波多黎各 | 波多黎各大學 | 11 | 里約皮德拉斯分校 |
羅德島 | 羅德島大學 | 4 | 金斯頓分校 |
南卡羅來納 | 南卡羅來納大學 | 7 | 哥倫比亞分校 |
南達科他 | 南達科他大學 | 1 | 佛梅林恩校園 |
田納西 | 田納西大學 | 5 | 諾克斯威爾分校 |
得克薩斯 | 得克薩斯大學 | 9 | 奧斯丁分校 |
得州農工大學 | 9 | 卡城分校 | |
猶他 | 猶他大學 | 1 | 鹽湖城校園 |
佛蒙特(維蒙特) | 佛蒙特州立學院 | 5 | 林登州立學院 |
佛蒙特大學 | 1 | 佛蒙特大學校園 | |
弗吉尼亞(維珍尼亞) | 弗吉尼亞大學 | 1 | 夏洛茨威爾校園 |
弗吉尼亞理工州立大學 | 2 | 布萊克斯堡校區 | |
威廉與瑪麗學院 | 1 | 威廉斯堡 | |
維京羣島 | 維京羣島大學 | 2 | 聖托馬斯分校 |
華盛頓 | 華盛頓大學 | 3 |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
西弗吉尼亞(西維珍尼亞) | 西弗吉尼亞大學 | 4 | 莫干城分校 |
威斯康星 | 威斯康星大學 | 26 | 麥迪遜分校 |
懷俄明 | 懷俄明大學 | 1 | 拉拉梅校園 |
美國特殊公立
- 私轉公
美國各州的公立大學中,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學校。其中第一種為一些本來是私立大學的院校被政府收編,成為了公立大學。比較著名的包括羅格斯大學和威廉瑪麗學院。一般來説公立大學都以地名命名而非人名,但這兩所學校則是例外。原因就是它們曾經是私立學校。羅格斯大學全名是羅格斯暨新澤西州立大學新布朗仕維克分校。以前它是一所教會學校,屬於私人所有。然而在1960年代新澤西政府將其收編,和以前原有的新澤西州立大學的紐瓦克分校一起合併為公立的大型研究性大學。威廉瑪麗學院則是美國曆史第二悠久的大學,建於17世紀,曾經也是私有的,還差一點加入了常青藤聯盟。然而1900年左右北卡羅來納政府將其收編,成為了公立大學。到21世紀為止,威廉瑪麗學院在公立大學裏也算非常獨特的,它規模相對其他州立大學來説較小,師生關係和校友關係非常融洽,有一些文理學院的感覺。
- 公私合營
美國有一部分大學時公私合營的,即學校一部分是私營,一部分屬於州立大學系統。最有名的這一類學校當屬康奈爾大學。康奈爾大學一共有11個學院,其中7個是私立的,屬於正統的康奈爾大學下屬,而另外4個則是康奈爾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合辦,屬於紐約州立大學的下屬。這種模式將公立和私立兩種大學辦學模式合二為一,取長補短,是一種比較成功的模式。
- 州關聯
美國東部的賓夕法尼亞州有一種它們特有的大學系統,叫做州關聯大學(State Related)。在賓州,州關聯大學一共有四所: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匹茲堡大學、天普大學和林肯大學。其實它們是一種公私合營的模式,甚至比康奈爾大學的那種模式做得更加徹底:學校接受政府補貼,同時也向科研機構和廠家拉贊助。這四所學校被當做了賓夕法尼亞的公立大學代表,而事實上賓夕法尼亞真正的州立大學系統是一些包括賓夕法尼亞加利福尼亞大學、賓夕法尼亞伊利諾伊大學、哈里斯堡大學、阿倫頓大學、卡羅爾大學等不太著名的學校的系統。
公立大學優勢
編輯公立大學教學經費
公立大學的捐贈基金與私立大學無法相提並論,但數目依舊可觀。加州大學全校的捐贈基金額為96億美元,位居全美高校第七位。密歇根大學的捐贈基金達到71億美元,就單個學校而言,為公立大學之最。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作為該州大學系統的旗艦大學,其研究經費僅2007~2008年就多達8億多美元。伊利諾伊大學僅在科學與工程方面的研究經費就多達數億美元。而且,據稱該校從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獲得的研究經費年年在全美名列第一。依靠着附近的高新產業和國際公司的支持,華盛頓大學西雅圖校區的科研經費高達每年50億美元。位置不靠近高新產業區的佛羅里達大學,弗吉尼亞理工學院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等也擁有每年約20億美元的經費。
公立大學學術資源
就圖書館藏書而言,公立大學的圖書館藏書量大都在500萬冊以上。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圖書館藏書就近1000萬冊,是北美地區第五大圖書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的圖書館有19個分館組成,擁有超過600萬冊的館藏圖書、5萬種期刊等。而伊利諾伊大學的圖書館藏書量超過1000萬冊,據稱位居全球公立大學之首,所有大學之第三,僅次於私立的耶魯大學與哈佛大學。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書則擁有藏書800餘萬冊。
公立大學師資隊伍
就師資隊伍而言,加州大學系統的師資力量堪稱最為雄厚,以伯克利分校為例,其教師、研究人員與校友獲得諾貝爾獎者達61位之多,位列“世界獲得諾貝爾獎最多的大學”的第六位;美國國家科學院(NAS)院士357位,佔院士總數的近五分之一。
其他大學的情況也不弱。例如伊利諾伊大學有24位教師或校友獲得過諾貝爾獎,1位教授榮獲過菲爾茲獎,17位教師或校友獲得過普利策獎,現有22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8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與校友中也有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現任教授中有10餘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40餘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公立大學學科設置
公立大學的學科門類齊全,優勢學科突出。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納—香檳分校為伊利諾伊州公立大學系統中的旗艦大學。長久以來,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一直都是全美理工科方面最頂尖、最有聲望的高校之一,其電機工程、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都高居全美前5名,而化學工程、航天工程等也都在全美前10名之內。該校的SCI論文總數在全美名列前5名。伊利諾伊大學在1922年頒發了第一個會計學士學位,1939年頒發了全球第一個會計學博士學位。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它是既西北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聖母大學等私立大學之後,芝加哥地區最富盛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學。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在大學專業排名中,佔全美前10名的專業包括:商學、工程、醫學、護理、法律、公共事務、心理學、社會學和歷史等。該校對公共事務的研究非常有名,著名的“密歇根大學消費信心指數”即為一例。
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有非常出色的教育、地理、歷史和社會學學科。依照全美研究會的研究,該校有70個科目排在全美前十名。
佐治亞理工學院(GaTech或GT或GIT)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及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或CIT)並稱為美國三大理工學院,其中只有佐治亞理工學院是公立大學,屬於佐治亞州立大學系統。該三大理工學院只有建築學院、計算機學院、管理學院、工程學院、人文學院與理學院等不到10個學院,但卻有10個學科名列全美研究生院的前10位。佐治亞理工學院和佐治亞大學,加上私立的名校埃默裏大學,在亞特蘭大附近形成了東海岸南部的重要科教中心。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被譽為“公立的哈佛大學”,它也是加州大學系統在加州北部的旗艦。以它為中心的加州大學五所北方分校(伯克利、舊金山、聖克魯斯、默塞德、戴維斯)為加州政府吸引了州內外的大批人才,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學一起支撐起了整個硅谷的高新技術研發。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是世界農業與環境科學研究和教育中心,其農業與環境科學相關的學科如植物科學、動物科學以及農業經濟和管理科學等都在全美大學專業排名的前10位。
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各科都很強,工程和傳媒等學科久負盛名,許多學科都排在全美前10位,其會計學的地位沒有任何學校可以匹敵。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臨近好萊塢和高新技術區,被譽為是美國商業金融、高科技產業、電影藝術等專業人才的搖籃。加州大學南部的五個分校(洛杉磯、聖塔芭芭拉,歐文,河濱,聖迭戈)以及加州州立大學的一些分校組成了以洛杉磯市為中心的高科技區,其中還包括加州理工學院,南加州大學和佩珀代因大學等私立學校的參與。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的信息與圖書館、公共健康等學科,連續多年排在全美第一位。它和附近的另一所公立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羅利分校以及著名私立大學杜克大學一起,組成了雄踞一方的科研中心即“北卡大三角”。
普渡大學西拉法葉分校在理工類學科,特別是航天工程方面,為美國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類,尼爾·阿姆斯特朗就是畢業於普渡大學。為了給當地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普渡大學還和同州的公立名校印第安那大學一起開辦了聯合校區,使互相優勢互補,增強了各自的實力。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是華盛頓地域一所大型綜合公立高等院校,成立於1856年,是美國最好的20所公立大學之一,有“公立長春藤”之稱,是美國中西部知名的十大聯盟的成員之一。學校因其卓越的教學及研究實力而享有盛譽,她被認為是美國發展最快的綜合性研究大學之一。近十年,馬大31項專業名列全美前10名,61項專業名列全美前15名,90項專業名列全美前25名。馬里蘭大學下設13個學院,其科研及教研水平在全美均處於領先地位,它的刑事司法系是全美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系科,連續多年排名全美第一。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在計核物理、統計學、計算機科學、數學和護理學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在台灣高等教育評鑑中心所作的“2008世界大學科研論文質量評比”(以論文質量為指標)顯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全球排名第四。這所美國西海岸北部最具聲望的大學也是諾貝爾獎和普利策獎的高產地之一。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主校區帕克校園開設了超過170個專業,其中在工程類,地理和地球科學類,環境類,氣象學,材料科學,天文學,藝術傳媒類,特殊教育學,食品科學,管理學等方面都頗有建樹。它是美國文學課程和工業工程學科在北美大陸的起源地,也是最先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和最早觀測到原子的地方。其在地學和GIS方面的貢獻在行業裏舉足輕重。
俄亥俄邁阿密牛津大學(邁阿密大學牛津分校)是最早一批優秀公立大學之一,它開設的專業過百,門類齊全,並且在某些特定的方面都有所專注地發展。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不僅環境優美,在學校的努力下,其綜合能力都在穩健提升,特別是在地理學和物理學方面,前景十分樂觀。這所學校的各項排名也都在逐年上升。GIS之父古德柴爾德的加入讓這所學校的地理系的教員陣容變得十分強悍。
紐約州立大學有着龐大的分校系統。其賓漢姆頓分校、石溪分校、布法羅分校和科學技術院都在美國大學排行榜的前120位,而且它還有四所下屬學院和著名的常青藤大學康奈爾大學深度合作。紐約城市大學也依着地利,在金融、經濟和營銷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長。
醫學類學科的頂級院校除了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哈佛大學等私立大學之外,也包括像匹茲堡大學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這樣的公立大學。匹茲堡大學是個全面發展的公立大學,然其在醫學界的聲譽不亞於哈佛大學。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則是專注於培養醫學界領袖的小型醫學院,擁有國際名譽。
公立大學校友資源
公立大學大多成就斐然、人才輩出,為國家和社會作出了很大貢獻。
在美國,公立大學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的意識非常明確。在“華盛頓月刊大學排名”的“對美國最有服務與貢獻的大學”排名前10位中,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5所公立大學名列其中,佔據半壁江山。
威廉與瑪麗學院創辦於1693年,是繼哈佛大學之後的美國第二所歷史最悠久的學院,被譽為南方第一校或小普林斯頓。它是一所比較小的公立大學,只有不到6000名本科生、2000名研究生,但卻培養出了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門羅和約翰·泰勒等美國總統。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雖然校址偏僻,但是其校友網卻是全美國最龐大的,因此被看做是美國最出名的大學。這個學校的校友分佈在各行各業,但都有一個傳統,就是為母校爭取科研經費和贊助。該校有校友一次性捐出兩億美元在學校修建賓州中部第一座冰球館。學校也因校友網的緣故,成為NASA的合作院校之一,在地球科學,地理學,環境科學,天文和大氣等方面成就斐然。
公立大學排名
編輯2008年8月25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週刊公佈了“2009年度美國最佳大學排名”。雖然這個排行榜受到不少專家學者乃至一些大學的質疑,但它在美國以及國際上巨大的影響力卻是任何人、任何大學都無法輕視的。在其各種分類的排名中,最為人所關注的就是“國家級大學排名”了。由於公立大學在美國高等教育中所佔據的主體地位等因素,該排行榜還把“國家級大學”中的“公立大學”專門抽出來,設立了“公立大學排名”。
在2012年的“公立大學排名”中,前16位與往年變化不大。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加州大學系統的北方旗艦學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緊隨其後的是加州系統的南方旗艦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由美國總統托馬斯·傑斐遜創建的弗吉尼亞大學、五大湖地區的世界級名校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北卡大三角之一的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和南方第一校威廉瑪麗學院分列第三到第六位;被譽為南方麻省理工的佐治亞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的另一所南方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分列第七和第八;北加州以農學和醫學聞名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位列第九;南加州發展迅速的以物理和地理聞名的名校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和西海岸北部以自然科學和護理學聞名的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並列第十;中北部最好的綜合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是第十二位;以工程農業傳媒和地理學聞名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以會計學和工科聞名的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以計算機商科和土木工程聞名的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和加州大學洛杉磯的第一候補學校加州大學歐文分校並列第十三位,佛羅里達大學位列第十七位,總共十七個學校組成了美國公立大學的第一集團。
一般來説,綜合來看“公立三強”指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和弗吉尼亞大學。當然以前也有人把弗吉尼亞大學改成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或者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有實力衝擊前三。一流公立大學在二十年排名下滑嚴重,但科教能力迅速崛起,實力已經能夠和大多數一流私立學校抗衡。對於這個事實,美國教育界也提出了“公立常青藤”(Public Ivy)的説法,指的是那些實力可以和著名的常青藤聯盟學校匹敵,而學費卻很低廉的一流公立大學,包括上述16所一流學校以及十多個準一流學校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學、普渡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特拉華大學、匹茲堡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和羅格斯大學等等。
- 參考資料
-
- 1. The UC System .加州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6-10-04]
- 2. About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伊利諾伊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6-10-04]
- 3. Colleges and Institutes .倫敦大學官網[引用日期2016-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