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鎖定
廈門大學電子學科歷史悠久,是全國最早開辦電子類相關學科的高校之一,也是最早成立半導體學科的高校之一。本學科源於1923年正式成立的物理系和1940年由薩本棟校長在抗戰烽火中親手創辦的機電工程系。1948年機電工程系分出電機工程系,1955年物理系新增電子物理專門化,1956年創辦半導體專門化,從此廈門大學電子學科初具雛形。
根據國家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的需求,2016年11月底,學校發文成立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2017年9月底,初步完成院系調整;201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將廈門大學微電子學院列入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籌建單位。2019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覆同意廈門大學承建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台。學院下設電子工程系、電子科學系、微電子與集成電路系、電磁聲學研究院。 [1] 
中文名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
外文名
Xiamen University·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學校類別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廈門大學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吳國瑛 院長、黨委副書記:陳忠 [2] 
本科專業
4個
碩士點
學術型一級2個、專業型一級2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
博士後
流動站1個
院系設置
電科系、電磁聲、電工系、微電子
地    址
廈門大學翔安校區南存鈿樓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辦學條件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師資隊伍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學院有教職工152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3人,碩士生導師89人、博士生導師39人。教師隊伍現有全職外籍院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國家級四青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4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7人、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福建省“雙百計劃”人才4人、福建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人;廈門大學南強重點崗位教授2人、廈門大學南強青年拔尖人才12人。 [3]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學院專業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學院開設有五個本科生專業,分別是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磁場與無線技術。 [1]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學院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和博士後流動站、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可招收電子科學與技術和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生、博士生,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後;擁有電子信息領域專業型博士學位授權點,可招收電子信息領域工程類專業型碩士生、博士生。 [1]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學院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入選2019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入選2013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21年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入選2007年福建省特色本科專業、2020年福建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入選2016年福建省特色本科專業。有1門課程入選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5門課程入選福建省一流本科課程。 [1]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學術研究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學院建設、共建的科研教學平台主要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台、電子信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等離子體與磁共振研究重點實驗室、福建省超快激光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電子設計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LED照明與顯示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光電照明與顯示企業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分析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電磁波科學與探測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1] 
學院現有科研平台列表
平台名稱
負責人
批准部門
批准時間
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台
張榮
國家發改委
2019.07
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康俊勇
教育部
2007.10
福建省等離子體與磁共振研究重點實驗室
陳忠
省科技廳
2008.11
福建省超快激光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羅正錢
省科技廳
2022.03
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郭東輝
省科技廳
2002.09
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陳忠
省科技廳
2009.07
福建省半導體照明與顯示行業技術開發基地
陳忠
省經信委
2015.08
福建省光電照明與顯示企業服務型製造公共服務平台
陳忠
省經信委
2017.12
福建省電子設計自動化工程研究中心
陳煥陽
省發改委
2019.12
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分析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李曉潮
省教育廳
2006.04
電磁波科學與探測技術福建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朱錦鋒
省教育廳
2015.12
廈門市面向集成電路的多物理計算重點實驗室
柳教授
市科技局
2017.09
參考資料: [4]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近三年來,學院共獲國家級項目65項,項目總經費1.02億元;共獲省市級項目39項,項目總經費5443萬元;與企業簽訂橫向合同172個,合同總經費5766萬元。發表SCI論文485篇(包括Nature子刊在內的中科院一區文章57篇),ESI高被引14篇;獲授權發明專利188件,其中專利成果轉化6件,轉讓金額134萬元;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包括福建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科技獎6項。 [1]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

系簡介:電子工程系始創於1985 年,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下設“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四個二級學科);一級學科碩士點“光學工程”以及“電子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兩個本科專業和“電子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兩個工程碩士專業。
電子工程系設有“現代電路與系統技術”、“光電子技術”、“光波技術”三個研究所,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與分析測試高校重點實驗室”,一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一個校級“光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現代電路與系統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系的主要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是“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分析-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的主要依託單位。本研究所擁有含雙聘院士1人、博導2人、教授3人在內共有15名教師和科研人員。研究生所學專業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個一級學科。本研究所主要培養“電路與系統”和“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兩個二級學科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1. 集成電路及IP核設計2.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3. 非線性系統與射頻技術4.寬帶網通訊與網絡安全5.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光電子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系的主要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以服務於日益增長的對光電子技術的科研、技術開發以及人才培養的需要為宗旨。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光學工程及物理電子學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承擔光電子學領域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本研究所擁有博導4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以及助理教授5人等在內共有16名教師和科研人員,光電子技術研究所已在光電子技術領域開展了很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具有較好的基礎,尤其是在激光二極管泵浦固體激光器、微結構光學器件、光纖激光器、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光通信技術、激光技術與應用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光波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系的主要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光電器件及應用和光通信與光纖傳感技術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無線電物理、物理電子學以及光學工程碩士點招收碩士研究生。本研究所擁有博導1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以及助理教授2人等在內共有6名教師和科研人員。主要研究領域:1、光波技術與應用方向:包括基於光纖與光電子技術的新型光纖器件、光通信器件與子系統;新型光纖的分析與設計;光纖傳感器與系統;可調諧、窄線寬光纖激光器與應用;光纖傳感系統的電路與信號處理技術;微波信號的光子技術產生;聚合物光波導的研製及其器件開發等。2、射頻與微波技術方向:天線理論與技術、射頻微波電路與系統、計算電磁學與應用電磁學、新型電磁材料及其應用、異向介質和電磁隱身、太赫茲(THz)器件、射頻識別技術(RFID)及其應用、環境電磁學與電磁測量、電磁兼容設計與系統集成等。
我係近幾年來完成了包括國家863 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科技項目在內的數十項不同層次的科研項目,研究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並取得了數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多項校級優秀教學獎。
人類嶄新的21世紀,是一個以現代電子科技為強力支撐的信息社會。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必將給電子工程系帶來無窮的機遇,帶來對電子工程人才的強烈需求,使電子工程系蓬勃發展壯大。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率屬於電子信息專業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學生主要學習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能力。本計劃首先培養學生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領域中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知識面,能夠用系統的觀點分析、綜合和處理工程技術問題並開展科學研究。在大類培養的基礎上,本計劃培養的畢業生應能系統地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相關的基礎理論和方法,同時具有一至兩個細分方向的專業知識,瞭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此外,畢業生應具備發現與分析問題、設計與測試解決方案、文獻檢索、基本工藝操作、計算機應用、以及外語應用等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適合到企業、事業、以及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信息技術研發、信息系統運營、以及信息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集成電路系

系簡介:電子工程系始創於1985 年,設有一級學科博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科學與技術”(下設“物理電子學”、“電路與系統”、“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四個二級學科);一級學科碩士點“光學工程”以及“電子信息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兩個本科專業和“電子與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兩個工程碩士專業。
電子工程系設有“現代電路與系統技術”、“光電子技術”、“光波技術”三個研究所,一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與分析測試高校重點實驗室”,一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一個校級“光電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現代電路與系統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系的主要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是“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分析-福建省重點實驗室”的主要依託單位。本研究所擁有含雙聘院士1人、博導2人、教授3人在內共有15名教師和科研人員。研究生所學專業跨物理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四個一級學科。本研究所主要培養“電路與系統”和“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兩個二級學科的博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1. 集成電路及IP核設計2.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3. 非線性系統與射頻技術4.寬帶網通訊與網絡安全5.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光電子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系的主要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以服務於日益增長的對光電子技術的科研、技術開發以及人才培養的需要為宗旨。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光學工程及物理電子學兩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承擔光電子學領域的博士、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本研究所擁有博導4人、教授6人、副教授4人以及助理教授5人等在內共有16名教師和科研人員,光電子技術研究所已在光電子技術領域開展了很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具有較好的基礎,尤其是在激光二極管泵浦固體激光器、微結構光學器件、光纖激光器、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光通信技術、激光技術與應用等研究方向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光波技術研究所:電子工程系的主要科研與教學機構之一,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招收光電器件及應用和光通信與光纖傳感技術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依託“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無線電物理、物理電子學以及光學工程碩士點招收碩士研究生。本研究所擁有博導1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以及助理教授2人等在內共有6名教師和科研人員。主要研究領域:1、光波技術與應用方向:包括基於光纖與光電子技術的新型光纖器件、光通信器件與子系統;新型光纖的分析與設計;光纖傳感器與系統;可調諧、窄線寬光纖激光器與應用;光纖傳感系統的電路與信號處理技術;微波信號的光子技術產生;聚合物光波導的研製及其器件開發等。2、射頻與微波技術方向:天線理論與技術、射頻微波電路與系統、計算電磁學與應用電磁學、新型電磁材料及其應用、異向介質和電磁隱身、太赫茲(THz)器件、射頻識別技術(RFID)及其應用、環境電磁學與電磁測量、電磁兼容設計與系統集成等。
我係近幾年來完成了包括國家863 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重點項目、省自然科學基金、省重點科技項目在內的數十項不同層次的科研項目,研究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並取得了數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和多項校級優秀教學獎。
人類嶄新的21世紀,是一個以現代電子科技為強力支撐的信息社會。信息全球化的浪潮必將給電子工程系帶來無窮的機遇,帶來對電子工程人才的強烈需求,使電子工程系蓬勃發展壯大。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
培養目標: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率屬於電子信息專業大類。電子信息大類學生主要學習電子設備與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能力。本計劃首先培養學生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領域中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知識面,能夠用系統的觀點分析、綜合和處理工程技術問題並開展科學研究。在大類培養的基礎上,本計劃培養的畢業生應能系統地掌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相關的基礎理論和方法,瞭解學科前沿和發展趨勢。此外,畢業生應具備發現與分析問題、設計與測試解決方案、文獻檢索、基本工藝操作、計算機應用、以及外語應用等基本能力。學生畢業後適合到企業、事業、以及行政管理部門從事信息技術研發、信息系統運營、以及信息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微電子系

微電子學專業為我係於2002年創辦的專業。微電子學是20世紀6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學科,是當代信息科學技術的關鍵基礎。它主要研究半導體物理、器件、集成電路和材料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術,半導體微電子器件、集成電路、微系統和微電子材料的結構、設計、製造工藝、測試技術和設計軟件系統,計算機輔助器件、工藝模擬,新型器件、微系統和材料的開發,以及設計軟件的開發。本專業設有三個具有自己特色和優勢的研究方向:半導體物理、集成電路與微電子系統設計、信息光電子學。該專業的目標是讓學生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掌握微電子學所必須的半導體物理、半導體材料物理、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和製造工藝的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術,瞭解本學科發展的新成就,有較強的科學研究和一定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該專業本科畢業後可以在微電子領域或相近的領域,如集成電路設計與製造、微電子材料製備與開發、計算機技術應用與開發、電路與電子系統的設計與製造等從事科研、教學、管理和市場開發等工作,也可以在國內外繼續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主要課程:原子物理、大學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數學物理方法等必修課,還開設物理學史、物理學中的線性空間和線性算子入門、基於MATLAB的數值計算方法與其在物理科學問題上的應用等選修課。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科學系

電子科學系的前身為始建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無線電物理和半導體物理。該學科曾經創造過許多國內第一,在廈門大學發展史上寫下了輝煌一筆。電子科學系擁有電子科學與技術福建省重點一級學科和無線電物理福建省重點學科,涵蓋完整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高端人才培養體系,包括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學博士、工學碩士及工學學士學位授予權。本科生專業分信息電子技術和無線電電子學兩個方向。本系擁有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福建省高校優勢學科創新平台、海西光電子與信息技術創新平台(培育)、福建省電子科學與技術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以及多個企業實習實踐基地等。近年來每年招收本科生約80人。
電子科學系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碩士生導師30人、工程技術人員14人,是廈門大學光電子與信息技術科技創新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子科學系擁有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福建省等離子體與磁共振研究重點實驗室、廈門市半導體照明檢測認證中心(廈門大學分部)、廈門大學電磁聲學研究院。
在學生培養方面,電子科學系不僅注重課堂教學,而且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本系大學生多次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北美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活動中獲獎,研究生多次獲得相關研究領域國際會議的資助和獎勵,每年都有研究生獲得資助到國外著名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進行聯合培養。學生就業率在95%以上。
在科學研究方面,電子科學系強調學科交叉與實際應用,在磁共振技術及其應用研究方面具有自身的特色與優勢,形成了電子信息、物理、儀器儀表、新能源、生物醫學緊密相關的多學科交叉與滲透。近五年來已承擔和完成了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在內的一大批縱向科研項目以及企事業單位的委託項目,相關研究成果獲得省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發表的論文被SCI收錄200餘篇,獲授權中國專利40餘項和軟件著作權20餘項。
在學術交流與合作方面,電子科學系本科生可到英國愛丁堡大學等高校進行聯合培養,亦可到台灣、香港、北美、歐洲以及國內其他高水平高校進行短期交流。此外,電子科學系與美國杜克大學、羅切斯特大學、美國國家強磁場實驗室等國際著名高校和國內外研究機構及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廈門華聯電子有限公司等高科技企業有廣泛的科技交流與協作
表2:電子科學系專業介紹
系別
專業
培養方向
就業方向
近三年平均就業率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無線電電子學
電子、信息、通信、計算機、醫療儀器設備等領域企事業單位
95%
信息電子技術
無線電電子學方向培養掌握無線電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瞭解無線電電子技術的理論前沿、應用前景和最新發展動態以及無線電電子產業的發展狀況,能夠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能在無線電電子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生物醫學電子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設計或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子信息領域已經成為國家科技發展的先導,成為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信息電子學是電子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方向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掌握信息電子學基本理論、技能與方法,瞭解本學科發展的新成就以及信息產業發展狀況,能夠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受到嚴格的科學訓練,能在信息電子技術、生物醫學電子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技術開發、產品設計或管理工作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電磁學、光學、大學物理實驗、實踐技能訓練、數學物理方法B、線性代數A、線性電子線路、電子技術實驗A(上)(模擬電路部分)、工程圖學(畫法幾何與機械製圖)B、概率統計(B)、電磁場理論、數字電子線路、電子技術實驗A(下)(數字電路部分)、信號與系統、電子工藝訓練、MATLAB程序設計、量子力學B、電子信息實驗、數據結構、近代物理實驗B等課程。
參考資料